綦江中学高2018级物理周周清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4
綦江中学高2018级高一第七周周周清历史试题出题人:周小龙审题人:代玉林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旳)1.《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D.禅让制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3.“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4.“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5.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
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 )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分封制遭到破坏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6.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用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
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B.树立专制权威C.寻求暴政依D.宣扬君权神授7.(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
一、单选题重庆綦江中学2017-2018高一下期期末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1. 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A .B .C .D .2. 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H 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的高度为h ,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参考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是()(H +h )(H -h )D .mgh ,增加mgC .-mgh ,增加mgB .-mgh ,减少mg (H +h )A .mgh ,减少mg (H -h )3. 如图所示为由地面同一点踢出一个足球的三条飞行路径,三条路径的最高点是等高的.忽略空气对飞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路径3飞行的时间长.B.各路径的初速度的竖直分量相同.C.路径2的初速度的水平分量最大.D.路径1的落地速率最大.4.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碗的光滑表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角速度ω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该平面离碗底的距h为()A.B.C.D.5. 如图所示的是嫦娥三号飞船登月的飞行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地面出发点A附近,即刚发射阶段,飞船处于超重状态B.从轨道上近月点C飞行到月面着陆点D,飞船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环绕月球的圆轨道上B处须点火加速才能进入椭圆轨道D.飞船在环绕月球的椭圆轨道上时B处的加速度小于在圆轨道上时B处的加速度二、多选题6. 现代观测表明,由于引力作用,恒星有“聚集”的特点,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层次的恒星系统,最简单的恒星系统是两颗互相绕转的双星,事实上,冥王星也是和另一星体构成双星,如图所示,这两颗行星m 1、m 2各以一定速率绕它们连线上某一中心O 匀速转动,这样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现测出双星间的距离始终为L ,且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1与r 2之比为3∶2,则 ()A .它们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3B .它们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2C .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2D .它们的周期之比为2∶37. 假设摩托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的速率.如果摩托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摩托艇的最大速率变为原来的()A .4倍B .2倍C .倍D .倍8.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作直线运动,在t 1时间内物体的速度由零增大到v ,F 对物体做功W 1,给物体冲量I 1.若在t 2时间内物体的速度由v 增大到2v ,F 对物体做功W 2,给物体冲量I 2,则( )A .W 1=W 2,I 1=I 2B .W 1=W 2,I 1>I 2C .W 1<W 2,I 1=I 2D .W 1>W 2,I 1=I 29. “静止”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把广阔视野内的气象数据发回地面,为天气预报提供准确、全面和及时的气象资料.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 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倍C .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倍B .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获得的速度的倍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倍10.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直杆上,杆足够长,环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给环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如果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k为常数,v为环的速率,则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可能为A.B.C.D.11. 如图所示,上表面光滑,倾角θ=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顶端固定一光滑的小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和3m的两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其中B被垂直斜面的挡板挡住而静止在斜面上,定滑轮与A之间绳子水平,已知绳子开始刚好拉直,长为L.现静止释放A,在A向下开始运动到O点正下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B一直保持静止状态B.物块B不能一直保持静止状态C.物块A在下摆过程中的机械能处于最大值时,动能最大值为mgLD.物块A在下摆过程中的机械能处于最大值时,动能最大值为12. 质量为M、内壁间距为L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井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A.B.C .D .三、实验题13.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滑块、细沙。
2017-2018学年重庆市綦江区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2016年11月28日,重庆市境内的第二条高速铁路﹣﹣渝万高铁正式通车,渝万高铁全长247.407公里。
首趟渝万高铁动车组C6402次城际列车7:06由重庆发车,8:51列车飙拢万州北站,全程用时1小时45分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7:06为时刻B.1小时45分钟为时间C.247.407公里为路程D.C6402次城际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41Km/h2.(4分)如图所示,A、B为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相同的绕绳轮子。
现按箭头方向以相同的速度缓慢转动A、B,使重物C缓慢上升。
在C缓慢上升过程中绳上的拉力大小()A.保持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3.(4分)如图所示,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竖直运动的电梯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在电梯地板上放置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将质量为4kg的物体放在传感器上.在电梯运动的某段过程中,传感器的示数为44N.g取10m/s2.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大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C.电梯正在减速上升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4.(4分)如图所示,广场小火车是由车头和车厢编组而成。
假设各车厢质量均相等(含乘客),在水平地面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
一广场小火车共3节车厢,则该小火车在加速时,第1、2节与第2、3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A.4:3 B.3:2 C.2:1 D.1:15.(4分)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8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已知声速为340m/s,则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A运动了多远的距离()A.8 m B.10 m C.16 m D.20 m6.(4分)甲物自高处自由落下,同时乙物自地面以初速v0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若甲、乙同时着地,则甲物原来距地面的高度为()A.B.C.D.7.(4分)如图所示的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8.(4分)一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有一上表面光滑的长木板,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上固定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下面连接一个光滑的小球,如图所示,当木板固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现将长木板由静止释放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若斜面的高为h,底边长为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稳定后弹簧处于原长状态B.稳定后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C.μ=D.μ=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有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9.(4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是()A.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速度很大的物体,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C.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某百米赛跑运动员起跑快,我们说他的加速度大10.(4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10N提物体,物体仍静止,g=10m/s2,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5 NB.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10NC.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10 N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10 N11.(4分)如甲图所示,为了求学,傈僳族小女孩每天都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依靠飞索渡江的方式,往返于波涛汹涌的怒江两岸。
重庆市綦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物理量中既是标量又是国际单位制基本量的一组是A. . 长度、质量、时间B. 力、时间、加速度C. 力、质量、速度D. 长度、速度、加速度【答案】A【解析】A、长度、质量、时间是标量,且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故A正确;B、力和加速度是矢量,且力和加速度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故B错误;C、力和速度都是矢量,且力和速度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故C错误;D、速度和加速度是矢量,且速度和加速度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故D错误;故选A。
..................2.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点火后1533秒时,火箭将加速到10.9km/s,这个速度就是奔月速度。
此时,“嫦娥二号”在某一高度完成星箭分离,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研究卫星绕月球运行时,不能把卫星看成质点B. 奔月速度10.9km/s是指平均速度C. 描述火箭的运动要以火箭本身作为参考系D. 18时59分57秒表示的是时刻【答案】C考点:质点的认识、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与时刻、平均速度【名师点睛】主要考查基本概念的理解,属于基本题。
3. 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A. 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 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
C. 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 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答案】B【解析】解:瓶子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对瓶子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静摩擦力,二力平衡,因而静摩擦力等于重力;握力加倍后,瓶子更掉不下,依然保持静止,竖直方向上重力和静摩擦力依然平衡,静摩擦力还是等于重力;故选B.【点评】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这里握力变大,只是滑动摩擦力变大了,而物体受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不变.4. 物体在固定的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分力就是对斜面的压力B.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成正比【答案】B【解析】A、压力是由于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的,虽然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等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但重力的分力不是压力,故A错误;B、物体和斜面之间由于相互挤压而使物体受到了斜面的支持力,而斜面受到了物体的压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C、物体在沿斜面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分力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故二力为平衡力,故C错误;D擦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分力,故D错误;故选B。
綦江中学20172018学年下期半期考试高2020级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1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些量是不变的( )A.线速度 B.角速度 C.向心加速度 D.向心力2.下列选项中可以和能量单位等效对应的是:()A.N·m B.N·m/s2 C.N·m/s D.kg.m/s23.下面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开普勒通过研究第谷的行星观测数据得出了行星运动定律;B.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牛顿不仅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测量出了引力常量;D.经典力学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4.洗衣机的甩干筒在转动时有一衣物附在筒壁上,如图,则此时()A.衣物受到重力、筒壁的弹力和摩擦力、向心力的作用B.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于摩擦的作用C.筒壁的弹力随筒的转速增大而增大D.筒壁对衣物的摩擦力随转速增大而增大5.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F一定对物体不做功.B.如果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F一定对物体做负功.C.如果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F一定对物体做正功.D.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一定对物体做正功.6.2003年秋,中国用“神州”5号飞船将宇航员杨利伟送上太空,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若杨利伟测出自己绕地球球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离地面的高度为H ,地球半径为R 。
2018年重庆綦江中学高三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C、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不同物体的运动规律相同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参考答案:B2. (单选)塔式起重机模型如图甲所示,小车P沿吊臂向末端M水平匀速运动,同时将物体Q从地面竖直向上匀加速吊起。
图乙中能大致反映Q的运动轨迹是()参考答案:B3.(多选)如图所示,木块b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其上表面水平,木块a放在b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a、b均保持静止.则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解: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拉力、支持力,可能有静摩擦力(当F≠mgsinθ时);对a受力分析,受拉力、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最后分析b物体的受力情况,受重力、a对b的压力、a对b向右的静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对b可能有静摩擦力,也可能没有静摩擦力,故b受4个力或者5个力;故选CD4. 用手握住一个油瓶,使瓶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瓶受到的静摩擦力大于其重力B. 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 油瓶质量不变,则受到的摩擦力一定D. 油瓶受到的摩擦力与手对它的压力成正比参考答案:C油瓶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0,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所以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等于瓶子的重力,与其他因素无关.只有选项C正确。
5. 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连接在直流电源上,电容器的极板水平,两微粒a、b所带电荷量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使它们分别静止于电容器的上、下极板附近,与极板距离相等。
现同时释放a、b,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在随后的某时刻t,a、b经过电容器两极板间下半区域的同一水平面,a、b间的相互作用和重力可忽略。
重庆市綦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以前,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人们经常通过“驴拉磨”的方式把粮食颗粒加工成粗面来食用.如图所示,假设驴拉磨的平均用力大小为500 N,运动的半径为1 m,驴拉磨转动一周所用时间约为10s,则驴拉磨转动一周的平均功率约为:A. 0B. 50 WC. 50πWD. 100πW【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力与运动方向的切线共线,故,D考点:考查了平均功率的计算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与计算功,需要用到微元法2. 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物体在距离地心4R(R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答案】D【解析】在距离地心4RA.【点睛】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出重力加速度与距地心距离的关系,从而求出两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3. 变速自行车靠变换齿轮组合来改变行驶速度.图是某一变速车齿轮转动结构示意图,图中A轮有48齿,B轮有42齿,C轮有18齿,D轮有12齿,则下列正确的是A. 当B轮与C轮组合时,两轮的线速度之比V B:V C=7:3B. 当B轮与C轮组合时,两轮的周期之比T B:T C=3:7C. 当A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A:ωD=1∶4D. 当A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角速度之比ωA:ωD=4∶1【答案】C【解析】当B轮与CAB错误;同理当A轮与D C正确,D错误。
4. 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
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2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答案】B【解析】小球A下降h B下降h过程,根据动能B正确。
5. 已知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为v1、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1,近地卫星线速度大小为v2、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大小为v3、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3.设近地卫星距地面高度不计,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D.【答案】D【解析】由于卫星分析,;可得,。
重庆市綦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 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C. 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率一定变化D. 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物体做曲线运动,轨迹是曲线,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为速度方向,故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运动是变速运动,A正确;平抛运动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始终等于重力加速度g,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B正确;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即速率不变,C错误;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例如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合运动不是直线运动,D正确.2.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同学们对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就是同学们进行的实验之一: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改变小锤的打击力度,两球总能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A. 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B. 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C.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①条D.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②条【答案】D【解析】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 A 球就水平飞出,同时 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只能说明A球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与B球的自由落体运动一样,不能反映水平方向运动的规律,所以D正确;ABC错误。
3.如图所示,某公园里的过山车驶过轨道的最高点时,乘客在座椅里面头朝下,人体颠倒,若轨道半径为R,人体受重力为mg,要使乘客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对座椅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过山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 0B.C.D.【答案】C【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选C.4.如图所示,小球A以速半向右运动时跟静止的小球B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以的速率弹回,而B球以的速率向右运动,则A、B两球的质量之比为A. 2 : 9B. 9 : 2C. 2 : 3D. 3:2【答案】A【解析】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故有,解得,A正确.5.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从与悬点O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A 点无初速地释放,让它自由摆下,不计空气阻力,在重物由A点摆向B点的过程中()A. A到B过程重力功率始终为正,所以重力做正功B. A到B过程弹力不做功,但因重力作用弹簧伸长C. A到B过程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一定增加D. A到B过程重力做正功,弹力做负功,动能变化可能为零【答案】C【解析】在重物由A点摆向B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增加,重物的高度下降,重力做正功,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小;重力的功率开始时为零,然后逐渐变大,最后又减小到零;弹簧的形变量增大,则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弹簧弹力做负功;故ABD错误,C正确。
重庆市綦江中学2017-2018下学期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綦江中学2017-2018下学期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綦江中学2017-2018下学期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綦江中学高2020级高一(下)期末模拟2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共32分)1。
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A。
B. C。
D.【答案】B【解析】根据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速度应该沿着曲线的切线的方向,合力应该指向曲线弯曲的一侧,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
【点睛】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来判断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合力应该指向运动轨迹的弯曲的内侧,这是解决曲线运动的时候经常用到的知识点.2. 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离桌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为h,如图所示.如果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物块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A。
mgh,减少mg(H-h)B. mgh,增加mg(H+h)C. —mgh,增加mg(H-h)D. -mgh,减少mg(H+h)【答案】D【解析】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重力势能变化为 ,负号表示重力势能减小,故应选C。
3. 如图所示为由地面同一点踢出一个足球的三条飞行路径,三条路径的最高点是等高的。
綦江中学高2018级高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如图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轨道2。
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A.动能大 B.角速度小C.运行周期短 D.向心加速度大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斜面B上,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推力F分别作用在A、B上,A、B均保持静止不动。
则:A.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m+M)gB.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C.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D.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16.(原创)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静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t=0时刻对物体施加一大小恒为F=10N的作用力,方向为斜向右上方且与水平方向成530;t=2s时将该力方向变为水平向右;t=4s时又将该力变为斜向右下方且与水平方向成370。
物体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摩擦力为f,物体在前6s内以上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不正确的是(g取10m/s2,sin370=0.6,cos37º=0.8):17.(改编)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澳大利亚进行物理课外实验探究,已知当地的地磁场方向与水平面成α角向上,可视为匀强磁场,大小为B。
如图所示,绝缘光滑斜面与水平面成α角,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斜面上高h处,以初速度为v0、方向与斜面底边MN平行射入,已知斜面足够大,小球能够沿斜面到达底边MN。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 .小球到达底边MN 的时间αsin 2g ht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为0sin qv mg B 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为0cos qv mg B 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綦江中学高2018级物理周周清试题
命题:魏楠审题:敖昭余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_班级得分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08 年北京奥运会已成功举办,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包括田径、体操、柔道在内的所有
28个大项的比赛,下列关于比赛项目中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体操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可把运动员视为质点
B.赛车比赛中,车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创造了9.69s的100m的世界纪录,9.69s指的是时刻
D.运动员在环形跑道上参加400m比赛中的位移大小比100m中的位移大
2.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反而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却在增大
C.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且不为0,速度也始终不变
D.物体的速度为0 时,加速度不为0
3.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设无往返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率相同
4.一辆汽车以12 m/s的速度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司机采取制动措施,使汽车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若制动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则( )
A.经3 s,汽车的速度大小为6 m/s
B.经3 s,汽车的位移大小为9 m
C.经3 s,汽车的速度大小为2 m/s
D.经3 s,汽车的位移大小为12 m
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任意1s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这1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
B.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这1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可能比前1s末的速度小3m/s
D.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可能比前1s初的速度大6m/s
6.如图所示是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的速度—时
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
B.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时间内火箭下降
C.t2时刻火箭速度最大
D.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7.图为P、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x-t 图,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有( )
A.t1前,P 在Q 的前面
B.0~t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0~t1,P、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
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x-t 图像B.乙是v-t 图像
C.丙是a-t 图像D.丁是v-t 图像
二、实验探究题(共20分)
9.某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电源的频率为
50Hz。
(1)他做完实验后,写出了如下的操作步骤: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接在低压直流电源上;
B.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
D.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小车,接通电源,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F.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作0,往后第六个点作为计数点1,依此标出计数点2、3、4、5、6,并测算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其中,把你认为有错的步骤序号选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可改正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根据打出的纸带认为不用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有两个,请帮他选出()
A.时间间隔B.位移C.加速度D.平均速度
(3)该同学选出了一条的清晰纸带,并根据纸带上的点,标出了如图所示的计数点,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x 1=7.05cm ,x 2=7.68 cm ,x 3=8.33 cm ,x 4=
8.95 cm ,x 5=9.61 cm ,x 6=10.26 cm 。
上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 、C 、F 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 、E 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4)根据(3)问的数据,以A 点为计时起点,在右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并利用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m/s 2。
(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
位置
B C D E F 速度(m/s ) 0.737 0.801 0.994 x 1 x 2 x 3 x 4 x 5 x 6
三.计算题(10题15分,11题17分,共32分)
10.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4.0 m/s,加速度a=0.2 m/s2。
求:
(1)前3 s内的位移及平均速度
(2)第3 s内的位移及平均速度
11.如图所示,小球以6 m/s 的速度由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中部冲上斜面.已知小球在斜面上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为2 m/s2,试问:
(1)小球的速度大小何时达到2m/s?
(2)经多长时间小球到达出发点下方16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