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组周周清6(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物理周周清: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题型一:汽油机四冲程图辨析解题方法:注意看1.火花塞;2.进气门,排气门;3.活塞运动方向;4.曲轴。
注意: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以及哪个冲程提供动力,哪个冲程排出废气。
针对练习1: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其中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针对练习1图针对练习2图针对练习2: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________冲程;此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针对练习3: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下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图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B图冲程是排出尾气的冲程C.C图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D图冲程是吸气冲程题型二: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解题方法:区别:构造;吸气冲程;点燃方式;应用;效率。
针对练习4: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入汽缸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题型三:“14221”计算题解题方法:1个工作循环,4个冲程,飞轮和曲轴转2圈,活塞往返运动2次,对外做功1次。
列表法:如:热机转速为600r/min,1s中经历了几个冲程?飞轮和曲轴转了几圈?做了几次功?见下图。
142211个工作循环4个冲程飞轮和曲轴转2圈活塞往返运动2次对外做功1次题目52010圈105返运动________次,热机每秒做功________次.题型四:热值影响因素辨析解题方法:热值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无关。
针对练习6:“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这表示“可燃冰”的()A.热量很大B.温度很高C.热值很大D.比热容很大针对练习7:甲、乙两种燃料完全燃烧时的Q一m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种燃料的热值q关系是()A .q 甲 >q 乙B .q 甲 <q 乙C .C .q 甲 =q 乙D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针对练习8: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B .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C .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D .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针对练习9: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2kg 的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比1kg 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B .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 .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有关题型四:热量的综合计算解题方法:热量计算的内容包括热传递过程中吸热与放热的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计算,热机、锅炉等设备热效率的计算.解答此类计算题时,首先要明确热量计算的有关公式:(1)物体升温吸热公式:Q 吸=cmΔt =cm(t -t 0)(2)物体降温放热公式:Q 放=cmΔt =cm(t 0-t)(3)燃料燃烧释放热量公式:Q 放=qm 或Q 放=qV(4)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η=W Q 放×100% (5)锅炉效率:η=Q 吸Q 放×100%=cm 1Δt m 2q (或Vq )×100% 其次要明确解答的基本步骤:一是找温度变化,利用Q 吸=cmΔt 列出式子;二是利用公式Q 放=qm 或Q 放=qV 列出式子;三是如果涉及效率问题,则有公式Q 吸=ηQ 放.由三个所列的式子即可得出所求的问题针对练习10:小亮家有一个容积为2 L 的水壶,水壶里装有初温为25 ℃的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小亮用天然气炉具对水进行加热.[已知天然气的热值q =8.4×107 J/m 3,水的比热容c 水=4.2×103 J/(kg·℃)]求:(1)烧开1 L 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若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30%,则烧开1 L 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 3的天然气?针对练习11:汽油发动机每一个工作循环活塞经历四个冲程,带动曲轴转动两圈.一台汽油机,活塞面积是50 cm 2,活塞行程是25 cm ,做功冲程燃气产生的平均压强为8×105 Pa ,若飞轮的转速是2 000转/分钟,效率为30%,求:(汽油的热值为4.6×107 J/kg).(1) 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是多少?(2)做功冲程中,平均压力做多少功?(3)汽油机在1小时内要消耗多少千克汽油?题型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解题方法:各种能量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但总量不变。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阶段是孩子们认知世界、探索未知的重要时期。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我设计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课程。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生动有趣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旨在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在课程中,我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了解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敢于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了解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过程。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涵,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能量转化演示仪、气球、小车、蜡烛、钢尺等。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套件,包括气球、小车、蜡烛、钢尺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能量转化实验,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能量的转化。
例如,将气球挤压变形,观察气球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2. 实验一:能量转化演示仪。
让孩子们观察实验仪中的滑轮组,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过程。
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物体下滑时速度会越来越快?3. 实验二:小车滑行实验。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行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探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
4. 实验三:蜡烛燃烧实验。
让孩子们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热能的释放,了解热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5. 实验四:钢尺振动实验。
让孩子们观察钢尺振动时产生的声音,探讨振动能量与声音能量的转化。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了解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过程。
九年级物理上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主要知识点(鲁教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能量守恒定律普遍适用。
在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中,只要有能量的转化,就一定服从能量守恒规律。
从物理的、化学的现象到地质的、生物的现象,大到宇宙天体的演变,小到原子核内部粒子的运动,都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
能量守恒定律反映了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电灯发光跟电流有联系,电能转化为光能反映了这种联系。
植物生长更不是孤立的,要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长,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反映了这种联系。
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依据。
人类认识自然,就要根据种种自然现象,总结规律,能量守恒定律就是人类总结出的规律之一,而且人类认识的其他规律也必定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933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在研究β衰变的过程中发现,能量不守恒。
于是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大胆预言了还有一种未发现
的粒子,这就是现在已被科学界公认的中微子。
这一事例说明了能明守恒定律,已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依据。
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利用自然的重要武器。
纵观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也是一部认识能量、利用能量、实现能量转化的历史。
从原始人钻木取火,到水能利用;从蒸汽机发明,到电能的利用;从太阳能,到核能的利用。
人类总是在认识、利用能源,逐步实现能量的转化。
九年级物理组周周清6(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主备人:SUN 审核:九年级物理组
●作业导航
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联系,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一、填空题
1.能量既不会______,也不会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______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2.克服摩擦或压缩气体做功时,消耗______能,使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而且消耗多少______能,就得到多少______能,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
3.“和平”号空间站完成使命后,安全坠入南太平洋海域,当“和平”号进入稠密大气层时,燃起了熊熊大火,这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在“和平”号坠入南太平洋的过程中,它的______能增加,______能减少,而能的总量______.
4.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电动机可以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太阳能电池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燃料燃烧时发热,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5.秋千荡起来,如果不继续用力会越荡越低,甚至停止;皮球落地后,每次弹起的高度都会比原来低.在这两个过程中,机械能______了,转化成了______能.机械能是否守恒?______,能的总量是否守恒?______.
二、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对着手哈气,手变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洗澡时,用毛巾擦背,感觉后背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滑冰时,冰刀与冰之间相互摩擦,出现一道痕迹,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7.在各种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一定守恒
B.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守恒
C.各种形式能的总量一定守恒
D.内能一定守恒
8.给电动机通电后电动机带动其他机器运转起来,同时电动机的外壳也变得烫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B.电能的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内能
C.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D.电能的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来完成的
9.初温、质量都相同的水和铁球,从相同的高度自由落下,落地时,假若它们的势能全部转化为内能,使各自的温度升高,则( )
A.水的温度高
B.铁球的温度高
C.水、铁球的温度一样高
D.无法确定
10.学习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知识后,同学们提出了下面的一些关于利用和开发能源的建议,其中不可行的是( )
A.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应研究并采用如何让燃料充分燃烧,以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
B.电力部门应加快进行将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研究,以减少内能在多次转化过程中的损失
C.我国应进一步开发利用江河水利资源
D.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应研究出一种既可以不消耗或少消耗能量,又能不断对外多做功的机器
11.1998年5月2日,我国用自制的“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利用“一箭双星”技术成功地将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关于火箭发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燃料的化学能经过热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B .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热能
C .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火箭的化学能
D .将燃料的机械能转化为火箭的热能
12.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的储藏量很大,直到现在煤在我国仍作为第一能源.煤中能量从根本上说来源于( )
A .地热与地压的作用
B .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C .细菌的分解和侵蚀作用
D .地球与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
13.下列现象中,有能量的转化的是( )多选
A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
B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C .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
D .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感到凉
14.下面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用锤子敲打钉子时,钉子发热
B .古代人们的钻木取火
C .水沸腾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D .用通电的电炉加热水.水温升高
15.一物体在沿粗糙的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中( )
A .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班级 .姓名 物理学号
B.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6.说出下述过程能量之间的转化(转移)关系.
①石块从空中落下是: .
②水力发电是: .
③电动机工作是: .
④用电炉烧水是: .
⑤电灯发光是: .
⑥火力发电是: .
⑦乒乓球从台板上跳起来是由______.
三、问答题
17.地热是一种新能源,人们是怎样利用地热的?
18.我国有许多火力发电厂,请你说明在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19.有人说:“利用水库的水发电,再利用这些电又把水抽回水库,那么发电机和抽水机就会永远不停的运转下去.”你认为这可能吗?为什么?
20.试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一壶水放在火上烧,过了一会儿水开了,水蒸气将壶盖顶起的整个过程.
21.冬天,我们觉得手冷时,习惯做两种动作:一是用嘴对着手心坷气;一是两手相互搓一搓.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产生使手暖和的效果.请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角度分析其原因.
22.雨滴从20m的高处落下,如果重力对雨滴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雨滴的内能,则雨滴的温度升高多少?
23.瀑布从10m高处下落,如果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的40%用来提高水的内能,则水的温度可升高多少?
参考答案:
一、1.凭空消灭 凭空产生 转化 转移 能量 2.机械 机械 内 机械 内 保持不变 3.机械 内 内 机械 保持不变
4.电 机械 太阳 电 光 化学 化学 内
5.减少 内 不守恒 守恒
二、6.C 7.C 8.B 9.B 10.D 11.A 12.B 13.AC 14.C 15.D
16.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电能转化为内能 ⑤电能转化为光能 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⑦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三、
17.利用地热发电、温泉浴池、利用地热直接供暖等.
18.燃烧煤将煤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水蒸气膨胀做功转化为汽轮机的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9.不可能,因为抽水发电,发电又抽水的过程中,是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在此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和部分电能会转化为内能,即机械能和电能都会逐渐减少,所以机械能和电能的总量不守恒,发电机和抽水机就不可能不停地运转下去.
20.燃料的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一壶水放在火上烧是内能的转移;水开了是内能从壶底转移到水,使水沸腾;水沸腾剧烈汽化是内能从水转移到水蒸气,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是水蒸气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1.两种做法都能使手暖和,说明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而对手心呵气是热气与手发生热传递时,将内能转移到手上,热气变冷,内能减小,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而搓手时由于克服摩擦做功,使机械能减少而转化为手的内能,从而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可见,上述两种方法的原理一是能的转移(形式不变),一是能的转化(形式改变).
22..答案:0.047℃
解析:设雨滴的质量为m ,则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W=mgh .它全部转化为雨滴的内能,所以W =cm Δt
Δt =.047.0)(102.420/8.93C C kg J m kg N c gh cm mgh cm W ︒=︒•⨯⨯=== 23.答案:0.0093℃
解析:重力做的功W G =m 水 gh 40%·W G =Q 吸
40%·m 水·g ·A=c 水·m 水·Δt 水
Δt 水=.0093.0)
(102.410/8.9%40%403
C C kg J m kg N m c h g m ︒=︒•⨯⨯⨯=•••水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