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周周清四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98.50 KB
- 文档页数:4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下)第4周周青物理试卷一、选择题(5′×7=35′)1.关于电视机的遥控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遥控器是利用激光进行遥控的B.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进行遥控的C.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的D.遥控器利用可见光进行遥控的2.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A.凸镜B.凹镜C.凹透镜D.凸透镜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4.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B.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D.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5.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7.小明同学阅读了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水 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 2.7×103A.能装500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500g酒精B.能装500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500g水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利用密度一定可以鉴别物质二、填空题(5′×11=55′)8.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_,“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_位置.9.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______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m.10.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光源照射鼠标垫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接收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来处理比较各个影像,以确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光源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当光源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______反射;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凸透镜到鼠标垫的距离为7mm,光学感应器距凸透镜3mm,则在光学感应器上成______像.11.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为700g,将一金属块放入水中,待水溢出稳定后,把杯的外部擦干,称得其总质量为1040g,将金属块取出后其剩余的总质量为500g,该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g,为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 kg/m3.(忽略金属块带走的水)12.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所示:光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细束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收;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和S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有没有关系?答______.(选填“有”或“没有”).13.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和高超艺术的结晶.“马踏飞燕”工艺品采用密度为8.0×103kg/m3的合金材料制造,总体积为1dm3,飞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3.则该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kg,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三、计算题(10′)14.一铝球的质量为54g,体积为50cm3,(ρ铝=2.7×103kg/m3)求:(1)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若为空心,则铝球空心体积是多少?(2)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78g,则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015-2016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下)第4周周青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5′×7=35′)1.关于电视机的遥控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遥控器是利用激光进行遥控的B.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进行遥控的C.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的D.遥控器利用可见光进行遥控的【考点】红外线.【分析】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两者的特点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利用红外线做电视机的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可以做验钞机.【解答】解:红外线可以用在遥控器上,遥控器发出红外线,实现了无线控制家中的用电器,方便人们的生活.故选C.2.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A.凸镜B.凹镜C.凹透镜D.凸透镜【考点】生活中的透镜.【分析】(1)猫眼实际上是一个光学系统,它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物镜即门外面的透镜是凹透镜,目镜即门里面的透镜是凸透镜.(2)门外的物体首先经过凹透镜成一个正立缩小的虚像,凹透镜成的像作为物体再经过凸透镜成像.【解答】解:(1)凹透镜的焦距极短,它将室外的人或物成一缩小的正立虚像,此像正好落在目镜(凸透镜)焦点之内,此时的目镜起着放大镜的作用,最后得到一个较为放大的正立虚像.(2)人从外向内看时,此时的门镜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所以看不到屋内成像情况.故选C.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进行判断: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答】解: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在凸透镜不动时,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光屏靠近凸透镜.故选A.4.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B.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D.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不随质量和体积而变化,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解答】解:A、根据ρ=可知,1kg冰与1kg水,质量相同时,冰的体积大,密度小.故A 错误;B、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B错误;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故C正确;D、粗铜丝被拉伸后长度变大,横截面积变小,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5.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产生折射现象;(2)水面升至a位置时,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3)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侧壁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再从水中斜射入空气里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P点如下图所示:(2)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壁反射,再折射出水面,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Q点如下图所示:通过画图可知: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故选A.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②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解答】解: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因此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综上分析,只有选项A正确.故选A.7.小明同学阅读了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水 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 2.7×103A.能装500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500g酒精B.能装500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500g水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利用密度一定可以鉴别物质【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由ρ=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小、体积小的密度大;据此分析判断.从表中可以得出信息,物质虽然不同,但密度可能相同,固体物质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不一定相同,已知物体密度的大小和质量的大小,根据密度公式可比较体积的大小.【解答】解:AB、由ρ=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小,而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500g酒精的体积大、500g水的体积小,所以能装500g 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500g 水,故A错,B正确;C、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C错误.A、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相同的,如酒精和煤油.所以仅利用密度不一定可以鉴别物质,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5′×11=55′)8.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凸透镜,“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焦点位置.【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的温度很高.(2)透明的物质都可以制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解答】解:冰可以磨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后面能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焦点的温度很高,物体放在焦点时,达到物体的着火点,物体被点燃.故答案为:凸透镜;焦点.9.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8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5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对称,则可求出人与像的距离.【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距等于物距,已知此人距离平面镜4m,可知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4m,所以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4m+4m=8m.由题意可知他以1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1.5s后走的路程为s=vt=1m/s×1.5s=1.5m,则此时它与平面镜的距离为4m﹣1.5m=2.5m,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距等于物距可知,此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5m,则人和像的距离为:2.5m+2.5m=5m.故答案为:8;5.10.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光源照射鼠标垫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接收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来处理比较各个影像,以确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光源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当光源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漫反射;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凸透镜到鼠标垫的距离为7mm,光学感应器距凸透镜3mm,则在光学感应器上成实像.【考点】漫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①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这就是漫反射现象;②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发生漫反射;感应器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是利用二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的原理,因此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漫;实.11.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为700g,将一金属块放入水中,待水溢出稳定后,把杯的外部擦干,称得其总质量为1040g,将金属块取出后其剩余的总质量为500g,该金属块的质量为540g,为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2.7×103kg/m3.(忽略金属块带走的水)【考点】密度的计算.【分析】(1)已知放入金属块后的总质量和取出金属块后的质量,二者之差就等于金属块的质量.(2)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还有取出金属块后的质量,二者之差就等于排开水的质量,根据公式V=求出金属块的体积,再根据公式ρ=求出该金属块的密度.【解答】已知:m1=700g,m2=1040g,m3=500g,ρ水=1.0g/cm3求:金属块的质量m和密度ρ解:(1)金属块的质量为:m=m2﹣m3=1040g﹣500g=540g;(2)金属块排开水的质量:m排=m1﹣m3=700g﹣500g=200g,∵ρ=,∴金属块的体积:V=V水===200cm3,金属块的密度:ρ===2.7g/cm3=2.7×103kg/m3.故答案为:540;2.7×103.12.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所示:光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细束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收;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上升(选填“上升”或“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和S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有没有关系?答没有.(选填“有”或“没有”).【考点】光的反射.【分析】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可以作图利用光的反射分析.【解答】解: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水面发生变化时,故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图所示,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上升的,且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和S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是没有关系的.故本题答案为:上升;没有.13.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和高超艺术的结晶.“马踏飞燕”工艺品采用密度为8.0×103kg/m3的合金材料制造,总体积为1dm3,飞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3.则该工艺品的质量为8kg,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3.92×104Pa.【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知道工艺品的密度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工艺品的质量;(2)求出了工艺品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工艺品重,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就等于工艺品重,又知道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公式求该工艺品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解答】解:(1)工艺品的质量:m=ρV=8.0×103kg/m3×1×10﹣3m3=8kg;(2)工艺品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mg=8kg×9.8N/kg=78.4N,工艺品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3.92×104Pa.故答案为:8;3.92×104.三、计算题(10′)14.一铝球的质量为54g,体积为50cm3,(ρ铝=2.7×103kg/m3)求:(1)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若为空心,则铝球空心体积是多少?(2)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78g,则液体的密度是多少?【考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此时铝球的实心体积,再与铝球的实际体积(0.5dm3)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用铝球的实际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2)根据铝球的质量和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可求出空心部分液体的质量,然后根据ρ=可求得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设球为实心V铝===20cm3,因为V铝<V球,所以球为空心,则V空=V球﹣V铝=50cm3﹣20cm3=30cm3,答:此球为空心,则铝球空心体积是30cm3.(2)m液=m总﹣m球=78g﹣54g=24g,ρ液===0.8g/cm3.答:液体的密度是0.8g/cm3.文本仅供参考,感谢下载!。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4周周清物理试卷一、选择题(5×6=30)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基本单位是()A.V B.A C.ΩD.W2.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3.如图所示,L1与L2属于串联的是()A. B. C. D.4.在一个电路中,有两个用电器,用电流表测量时发现通过两用电器的电流相同,则这两个用电器的连接()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无法判断5.火车某节车厢有两间洗手间,只有当两间洗手间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的插销都相当于一个开关),车厢内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提示旅客“洗手间有人”.能实现上述设计的电路图是()A. B. C. D.6.小明家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和一个指示灯.若插座开关和指示灯分别用S1、L1表示,台灯的开关和灯泡分别用S2、L2表示.小明断开或闭合S1、212()S1和S2都闭合A. B. C. D.二、填空题(5×11=55)7.经常用来做装饰的“满天星”小彩灯,往往一个坏了,一串灯全都不亮,它们是联.马路边的路灯,灯与灯之间是联.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论开关如何切换,电铃和灯泡都能安全使用.若想让灯泡和电铃同时工作,需要闭合开关;若同时闭合S1和S2,可以工作的用电器是.9.如图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当开关时,灯亮、铃不响;当开关时,灯亮同时铃响.10.如图所示为国产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选填“用电器”或“电源”);汽车各转向灯能独立工作,因此转向灯是联的;干毛巾刚擦完车玻璃,很容易吸附灰尘,这是因为带电体能.11.如图1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与A2指针指示的位置都如图2所示,则通过灯L1电流是A,通过灯L2电流是A.三、作图题(15)12.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015-2016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4周周清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5×6=30)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基本单位是()A.V B.A C.ΩD.W【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A、伏特(V)是电压的基本单位.不符合题意;B、安培(A)是电流的基本单位.符合题意;C、欧姆(Ω)是电阻的基本单位.不符合题意;D、瓦特(W)是功率的基本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是一道基础题.2.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排斥的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解答】解:甲、丙相互排斥,说明甲、丙一定带同种电荷,甲带正电,则丙一定也带正电;甲、乙相互吸引,说明乙带负电或乙不带电.故选C【点评】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吸引可能带异种电荷,其中之一带电.注意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情况.3.如图所示,L1与L2属于串联的是()A. B. C. D.【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专题】应用题.【分析】(1)串联电路是指各用电器首尾顺次连接的电路;(2)并联电路是指各用电器并列地接到电路中的两点间.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解答】解:A、C、D中的L1和L2两灯泡都是并列的连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因此它们是并联电路;只有B中的两灯泡是首尾顺次连接在一起的,是串联电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串并联电路的定义和连接特点,比较简单.4.在一个电路中,有两个用电器,用电流表测量时发现通过两用电器的电流相同,则这两个用电器的连接()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无法判断【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串联电路中处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的电流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在解题时应根据欧姆定律认真分析.【解答】解:若两个完全相同的用电器,当它们组成串联电路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当它们并联时,因为并联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它们各自的电阻相等,由公式I=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也相等.由此可知通过每个用电器的电流都相等时,这两个用电器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了解,尤其要注意当用电器规格相同时,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也会相同.5.火车某节车厢有两间洗手间,只有当两间洗手间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的插销都相当于一个开关),车厢内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提示旅客“洗手间有人”.能实现上述设计的电路图是()A. B. C. D.【考点】电路图设计.【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两间厕所的门都关上时指示灯才会发光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即为串联且控制灯泡.【解答】解:A、由电路图可知,只有两开关都闭合时灯泡发光,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闭合任意一个开关,灯泡都发光,不符合题意,故B不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2时指示灯亮,再闭合S1时指示灯不亮,且会发生电源短路.故C 不合题意;D、闭合S1时指示灯亮,再闭合S2时指示灯不亮,且会发生电源短路.故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路的设计,根据题意得出两开关的连接方式和位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小明家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和一个指示灯.若插座开关和指示灯分别用S1、L1表示,台灯的开关和灯泡分别用S2、L2表示.小明断开或闭合S1、()S1和S2都闭合A. B. C. D.【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解决此题的最好办法是结合表格中的开关闭合和灯泡亮度情况,在选项中的电路图检验,如果一致则选项中的电路图符合题意,否则不符合.【解答】解:A、当闭合开关S l、断开S2时,灯泡L1不亮,所以不符合题意;B、当闭合开关S2、断开S1时,灯泡L2亮,所以不符合题意;C、当闭合开关S l、断开S2时,灯泡L1亮,当闭合开关S2、断开S1时,灯泡L2不亮,当S l、S2都闭合时,两灯都亮,与表格完全一致,符合题意;D、当闭合开关S2、断开S1时,两灯泡都亮,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对于这类选择题,可以适当运用代入法进行排除,省去很多麻烦.二、填空题(5×11=55)7.经常用来做装饰的“满天星”小彩灯,往往一个坏了,一串灯全都不亮,它们是串联.马路边的路灯,灯与灯之间是并联.【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1)每只小彩灯的工作电压很小,所以只能将多个小彩灯串联起来接在家庭电路中使用,这是依据串联分压的特点.(2)路灯和家用电器都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是并联的连接方式.【解答】解: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由于小彩灯的工作电压很小,所以只能将它们串联接在家庭电路中,因此会出现一个坏了,一串灯全都不亮的情况.马路路灯同时亮,同时熄灭,但它们都可以单独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在一起的.故答案为:串;并.【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知道小彩灯工作电压很小的特点和构造上的特殊性.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论开关如何切换,电铃和灯泡都能安全使用.若想让灯泡和电铃同时工作,需要闭合开关S1;若同时闭合S1和S2,可以工作的用电器是电铃.【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电路的三种状态分别是:通路、断路、短路;当用电器的两端被导线相连时,用电器将发生短路现象.断路是电流不再通过该用电器,用电器不工作.【解答】解:开关S2起到对灯泡短路的作用,因此要想让灯泡工作,不能闭合开关S2;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路发生局部短路,即灯泡短路,电流不再通过灯泡;故灯泡不发光,但电铃仍工作.故答案为:S1;电铃.【点评】此题是结合电路图考查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情况,结合开关的组合分析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从而判断电路状态.9.如图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当开关S1、S2闭合时,灯亮、铃不响;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灯亮同时铃响.【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电路的三种状态分别是:通路、断路、短路;当用电器的两端被导线相连时,用电器将发生短路现象;断路是电流不再通过该用电器,用电器不工作.【解答】解:由图知,要使灯泡发光,必须有电流通过灯泡,因此开关S1必须闭合;但此时灯泡发光,电铃发声;要使灯泡发光,电铃不发声,必须再闭合S2,使电铃短路;所以要使灯泡发光并且电铃发声,需要闭合S1、断开S2.故答案为:S1、S2闭合;S1闭合,S2断开.【点评】此题是结合电路图考查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情况,结合开关的组合分析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从而判断电路状态.10.如图所示为国产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选填“用电器”或“电源”);汽车各转向灯能独立工作,因此转向灯是并联的;干毛巾刚擦完车玻璃,很容易吸附灰尘,这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物体带电现象.【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1)电池供电时是电源,充电时则为用电器;(2)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3)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解答】解:(1)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消耗电能,所以相当于用电器;(2)汽车各转向灯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因此转向灯是并联的;(3)干毛巾刚擦完车玻璃,很容易吸附灰尘,这是毛由摩擦起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答案为:用电器;并;吸引轻小物体.【点评】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串并联的判断、带电体的性质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都是基础知识.11.如图1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与A2指针指示的位置都如图2所示,则通过灯L1电流是 1.76 A,通过灯L2电流是0.44 A.【考点】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结构,确定电流表所测电流,并判断两电流表示数大小;然后根据图示电流表确定电流表量程与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示数,求出通过灯L1的电流.【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灯L2所在支路电流,因此电流表A1示数大于A2示数;由于两电流表指针位置相同,因此电流表A1的量程是0~3A,分度值是0.1A,电流表示数I A1=2.2A,电流表A2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示数I A2=0.44A;通过灯L1的电流I1=I A1﹣I A2=2.2A﹣0.44A=1.76A.故答案为:1.76;0.44.【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表读数、求通过灯泡的电流等问题,根据电路结构确定电流表量程是本题的难点,也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三、作图题(15)12.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考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量L2支路电流.【解答】解:从正极开始连接,依次是开关、电流表A2;然后分支,一支经灯泡L1回到负极;另一支经灯泡L2、电流表A1回到负极;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实物电路图作电路图,分析电路结构,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是正确作图的前提与关键.。
检测内容:第十五章第4、5节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4为单选题,5、6为多选题)1.下列用电器中,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最接近0.05 A的是(C)A.电压力锅B.家用电风扇C.节能灯D.家用电炉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会损坏电流表的是(B)3.(临沂中考)两只规格相同的灯泡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将开关S1和S2闭合,则(C) A.两灯泡是串联的B.电流表A2测灯泡L2的电流C.电流表A1的示数是A2的两倍D.断开S2后,灯泡L1的亮度变大第3题图第4题图4.(太原期中)如图所示,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电路的其他部分都已连接完毕,只有导线M还未连入电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导线M与a接线柱相连且闭合开关时,发生短路故障B.导线M与b接线柱相连且闭合开关时,L1和L2串联C.导线M与b接线柱相连且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测通过L1和L2的总电流D.导线M从a接线柱改接到b接线柱且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5.(多选)(青岛中考)“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用导线连接c、e,电流表只能测量通过灯泡L1的电流B.用导线连接d、e,电流表只能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C.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a、d和c、e,电流表只能测量通过灯泡L1的电流D.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b、d和c、e,电流表只能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6.(多选)如图甲所示是我国某环保设备检测仪器,我们选取仪器上的三盏指示灯,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已知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4 mA和10 mA,则通过L3的电流可能是(BD)A.4 mA B.6 mA C.10 mA D.14 mA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7.如图所示是一种LED手电筒,它用两节干电池作电源,由5个LED并联组成,每只LED的正常工作电流为15 mA,则这种LED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为75mA,合0.075A。
检测内容:第二十章第1~3节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成都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在华夏大地上就出现了有关吸铁磁石的记载。
我国古代把“磁石”写作“慈石”.意思就是“石.铁之母也。
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
以下关于磁现象的认识中.表述正确的是( C )
A.磁体能吸引铁、铜、钻等物质
B.同名磁极互相吸引.异名磁极互相排斥
C.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磁体之间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产生相互作用力
2.(天津模拟)关于磁体、磁场、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铜棒能够被磁体磁化
B.磁感线是由铁屑组成的
C.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是不存在的
D.自由的指南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
3.(北京期末)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下列有关指南针和地磁场的说法中正确是( C )
A.指南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地理北极
B.如果地磁场消失.指南针还能指示南北
C.指南针静止时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D.由于地磁场的存在.所以在地球的周围才存在着磁感线
4.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画出的磁极和磁感线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B )
A B
C D
5.小明在一块有机玻璃板上安装了一个用导线绕成的螺线管.在板面上均匀撒满铁屑.通电后轻敲玻璃板.铁屑的排列如图甲所示.螺线管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图甲中Q点处的磁场比P点处的磁场强
B.利用撒在磁体周围的铁屑可以判断该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
C.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不存在磁感线
D.图乙中Q点处的小磁针静止时右端为S极
6.如图所示是一些研究电现象和磁现象的实验。
下列关于这些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图甲中小磁针被铁棒吸引.说明铁棒本身具有磁性
B.图乙中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图丙中条形磁体静止时A端总是指向北方.说明A端是条形磁体的南极
D.图丁中铁钉B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比A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7.(遵义一模)(多选)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电磁铁置于条形磁铁附近并正对。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D )
A.闭合开关前.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也有力的作用
B.闭合开关后.条形磁铁的右端为N极
C.闭合开关后.条形磁铁受到桌面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过程中.若条形磁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将变大
8.(多选)硫化镉(CdS)晶体是一种光敏材料.其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
如图所示的是用它和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电路.可以用来控制路灯.使路灯白天灯灭.夜晚灯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白天流过CdS的电流比夜晚大
B.给路灯供电的电源应接在b、c两端
C.要延长路灯点亮的时间.可将电阻R的阻值调小
D.为缩短路灯点亮的时间.可将电阻R的阻值调小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9.将磁钢M固定在铁块C上。
用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
竖立在磁钢上端。
如图所示。
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
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两枚硬币分开__.原因是每个硬币被__磁化__为一个磁体.磁体的同名磁极靠在一起.相互__排斥__。
第9题图第10题图
10.(苏州一模)如图所示是两个磁体相邻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右边磁体的A端为__N__(填“N”或“S”)极。
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按如图方式放在图中位置.小磁针的N极将沿__逆时针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11.(黑龙江中考)如图所示为巨磁电阻特性原理示意图.图中GMR是巨磁电阻(阻值随周围磁场强度的增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1和S2后.电磁铁左侧为__N__(填“N”或““S”)极.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将__变暗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12.(成都模拟)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的磁体AB.磁极未知。
当闭合电路开关S后.磁体的B端与通电螺线管左端相互排斥.则A端是磁体的__S__极。
断开开关S.磁体静止时.A端会指向地理的__南方__(填“北方”或“南方”)。
13.(黄冈中考)如图所示是某车间自动除尘装置的简化电路图。
空气中尘埃量较少时.光源发出来的光被挡板挡住了。
当空气中尘埃量达到一定值时.由于尘埃的反射.部分光越过挡板射到光敏电阻上.光敏电阻的阻值__减小__.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__增强__.在衔铁的作用下.开启自动除尘模式。
若图中a、b一个是除尘器.一个是指示灯.则__b__是除尘器。
三、作图题(共6分)
14.(辽阳模拟)A、B是两个电磁铁.闭合开关后.小磁针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静止.C是两个电磁铁之间的一条磁感线.请标出:
(1)电磁铁间磁感线的方向。
(2)电源右端的极性(用“+”或“-”表示)。
(3)电磁铁B上方小磁针的N极。
解:
四、实验探究题(共18分)
15.(西安期末)现有三根金属棒:一根铁棒、一根铜棒、一根磁棒.从外表难以区分.请你想办法加以辨别。
磁棒的辨别:将三根金属棒用细线系好.悬挂起来.使其转动.静止时.根据指示的方向可以确定出磁棒。
原理:磁体受__地球磁场力__作用.静止时指向__南北__(填“南北”或“东西”)方向。
铜棒的辨别:__将磁棒分别靠近三根金属棒.若发现磁棒不吸引其中的一个金属棒.则这根金属棒就是铜棒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