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细胞呼吸
- 格式:pptx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68
《细胞呼吸》讲义一、什么是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简单来说,就是细胞内进行的将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这就好比我们人类吃饭获取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细胞也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来“获取”能量,以保证自身的各种功能得以正常运转。
我们每天的活动,从思考问题到跑步运动,都需要能量。
细胞也一样,它的分裂、生长、物质运输等等,都离不开能量的支持。
而细胞呼吸就是细胞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细胞呼吸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涉及到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化学反应。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细胞呼吸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能量盛宴”。
首先,细胞会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丙酮酸。
这一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整个有氧呼吸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 ATP(三磷酸腺苷),ATP 就是细胞能够直接利用的能量“货币”。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可以简单表示为:C6H12O6 +6O2 → 6CO2 + 6H2O +能量(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则是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
当细胞没有足够的氧气时,它就会启动无氧呼吸这个“应急模式”。
无氧呼吸也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比如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的发酵。
另一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我们在剧烈运动时,肌肉会感到酸痛,这就是因为肌肉细胞进行了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相对较少,但在紧急情况下,也能为细胞提供一定的能量支持。
三、细胞呼吸的过程(一)有氧呼吸的具体步骤1、第一阶段: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葡萄糖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被分解为 2 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 ATP 和 H(还原氢)。
2、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先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乙酰辅酶 A),然后乙酰 CoA 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并再次产生少量的 ATP 和 H。
第九讲细胞呼吸一、审视考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场所。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及有关计算。
3、细胞呼吸的意义。
4、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5、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及不同光强度下植物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特点。
二、回顾教材1、细胞呼吸的概念(1)细胞呼吸(生物氧化):生物体内的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的总过程,包括和两种类型。
(2)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出和,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条件下,通过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细胞呼吸的反应式(1)有氧呼吸:C6H12O6+6H22+ +能量(2C6H122+能量(大部分高等植物)C6H12能量(高等动物和人体、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三、互动课堂(一)体验高考例1、(06上海)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解析】本题结合酵母菌的结构考查细胞呼吸发生的条件、场所和产物等相关知识。
据题意,甲管中只有细胞质基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乙试管中只有线粒体,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故不发生任何反应;丙试管中既有细胞质基质.又有线粒体,但无氧气,所以也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少量ATP。
答案:B[知识小结]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物质,哪些进入线粒体?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葡萄糖分解成的丙酮酸和[H]有氧时进入线粒体,无氧时则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从外界吸收的O2经过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