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37.00 KB
- 文档页数:13
17.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分析法。
18.下列能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是增加区间正线数目。
19 .内燃机车构造复杂,单位成本和电力机车相比要高。
20.在运量适应图中,每种措施所能掌握的运量都是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旅客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
21.发展大型货车的可行办法有两种,或是增加轴数或是增加轴重。
22.在既有线上提高货物列车重量主要应发展大型货车。
23.客货运量的增长态势一般是连续型的,而铁路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水平的提高一般是离散型的。
24.增加行车密度主要途径在于提高货物列车运行速度、缩小列车间隔时间、缩短区间长度和增加区间正线数亘。
25.在客货运输密度均较大的干线上,宜采用的重载列车模式是整- 列式。
26 .除划一重量标准外,我们有时还采用区间差别重量标准、区段差别重量标准和平行重量标准。
27.我国目前电气化铁路普遍采用的供电方式是单边供电。
28.为减少牵引供电系统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影响,一般采用的供电方式为旺29.通常把变压器容量分为三个概念,即计算容量、校核容量和安装容量。
30.按车场位置不同,区段站基本布置图分为三种,即横列式区段站、纵列式区段站和客货纵列式区段站。
31.直接妨碍时间比较直观,计算简单,可将其列入道岔组占用时间表。
32.下列会增加咽喉道岔组空费时间的是卩匹喉区平行进路多。
33.在同类列车的交叉中,最为严重的是到达进路之间。
34.随着旅客列车数量向是左端。
44.出发场到发线通过的增加,编组站上咽喉40.调车占用咽喉时间能力主要取决于办理道岔组空费时间的变标准包括车列牵出时出发作业的出发线数、化趋势是增大。
间、车列转线时间和取办理一列出发列车平35.到发场线路合理分车(送车)占用时间。
均占线时间和固定作工方案的实质,就是丄41.在出发场线路总数业时间。
理分配每条线的作业一疋的情况下,出发场45.下列会增加解送禁量。
的衔接方向数越多,会溜车时间的是禁溜车36.咽喉的作业进路按使空费时间增大。
铁路货场作业能力计算方法及实例解析示例文章篇一:《铁路货场作业能力计算方法及实例解析》一、铁路货场是啥?铁路货场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货物中转站。
你看,就好比我们家里的客厅,是个集中放东西的地方。
铁路货场里有各种各样的货物来来去去。
这里有好多轨道,就像我们客厅里不同的过道一样。
火车就沿着这些轨道把货物拉进来或者拉出去。
货场里还有大吊车呢,就像个大力士,把那些很重很重的货物搬来搬去。
我有个叔叔就在铁路货场工作。
有一次我去他那儿玩,我就问他:“叔叔,这个货场这么大,怎么知道它能处理多少货物呀?”叔叔笑了笑说:“这就需要计算货场作业能力啦。
”我当时就特别好奇,这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二、作业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要素叔叔告诉我,要计算铁路货场作业能力,得先看几个重要的东西。
比如说货物的种类。
不同的货物处理起来可不一样。
就像苹果和大石头,苹果可以轻松地堆在一起,大石头就得小心摆放。
再就是货场里的设备啦。
那些吊车、叉车的数量和它们工作的速度很关键。
如果吊车很慢,那能处理的货物肯定就少呗。
这就好比我们在学校做值日,扫帚少、扫地又慢的话,教室肯定打扫不干净呀。
还有就是工作人员的数量和他们的熟练程度。
我叔叔说,他的那些同事们,熟练的人干活就特别快。
要是新手的话,可能就会慢一些。
这就像我们做数学题,学霸很快就能算出答案,学渣可能要想半天呢。
三、计算作业能力的具体方法叔叔说计算铁路货场作业能力有个公式,虽然这个公式有点复杂,但是我还是努力去理解啦。
大概就是根据货物的到达量、货物的装卸时间、设备的工作效率还有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算的。
比如说,一天有1000吨货物到达货场,每辆吊车每小时能装卸10吨货物,有5辆吊车,工作人员能保证吊车一直工作。
那先算出吊车一天能装卸的货物量,5辆吊车每辆每小时10吨,一天工作8小时,那就是5×10×8 = 400吨。
这就是吊车这部分的作业能力。
但是这还不是货场的全部作业能力哦。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复习题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1.铁路运输能力包括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2.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到发线数量。
3.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即现有通过能力、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
5.一般情况下,通过能力大于或等于输送能力。
6.一般情况下,计算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时,后备通过能力约为设计行车量的10%~20%。
7.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8.下列哪项不一定能减少技术作业停站时间对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将技术作业停车站设在一个运行时分最小的区间所相邻的车站。
9.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车站时所需的运行时分称为区间纯运行时分。
10. T周最大的区间是限制区间。
11.当铁路区段上下行车流接近平衡,但因上下行列车牵引重量相差悬殊,因而造成上下行方向列车数有显著差别时,行车量大的方向称为优势方向。
12.必要的最小“天窗”时间,主要决定于工程项目、工程复杂程度、施工技术作业过程、劳动组织和施工机械化水平。
13.能保证最充分地利用区段通过能力的运行图是平行运行图。
14.会车间隔时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15.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前部时,必须规定摘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6.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后部时,仅需规定连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7.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分析法。
18.下列能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是增加区间正线数目。
19.内燃机车构造复杂,单位成本和电力机车相比要高。
20.在运量适应图中,每种措施所能掌握的运量都是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旅客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
21.发展大型货车的可行办法有两种,或是增加轴数或是增加轴重。
22.在既有线上提高货物列车重量主要应发展大型货车。
23.客货运量的增长态势一般是连续型的,而铁路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水平的提高一般是离散型的。
24.增加行车密度主要途径在于提高货物列车运行速度、缩小列车间隔时间、缩短区间长度和增加区间正线数目。
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计算方法研究计算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是铁路设施与运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运运输能力的计算,可以帮助铁路公司确定运输系统的适应性,以及找出需要改进和增强的部分,进而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本篇论文将探讨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一、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是指铁路网络中可以由货车、列车、运输路线、调度机构、信息管理等因素共同完成的货物数量或运输效率。
铁路货物运输能力计算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 铁路网络货物运输能力铁路网络货物运输能力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各地运营的列车以及各个站点的货车装卸能力、机车牵引能力和其他运输设备硬件装备能力等。
运输路线和机车浪费减法在这里也应该得到考虑。
同时,还要比较铁路运输中的大宗商品 , 散装物品,以及集装箱等不同类型的货物,以确定货物的运输目的地和数量,以及路线的可行性等。
2. 运输车辆装载容量铁路运输车辆的载重能力和车厢容积是关键参数。
铁路运输车辆有常见的通用车、罐车、平板车、低平板车等多种类型,其装载容量不能忽视,需要通过资料查询和设备检测等方法来确定。
3. 平均货物送达时间铁路运输中的货物送达时间是铁路货物运输能力计算中另一个重要参数。
铁路货物运输时间的计算可以通过分析铁路网络的运营流程、车辆运行速度等要素来实现。
此外,货物运输需充分考虑各地的交通、天气和运输应急管理等问题。
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货物运输时间的长度和完成度对运输能力的评估至关重要。
二、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的计算方法铁路网货物运输能力计算方法主要有基于传统因素计算、基于计算模型的计算及预测模型计算。
1. 基于传统因素计算基于传统因素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铁路网络实际操作情况,结合历年铁路货运数据,来预测某一时间铁路运作状况。
通过铁路网络的基本运营原理、列车的数量和质量、货车装卸数量等因素,来计算货物运输能力。
这种基于传统因素计算方法可行性高,实用性较强。
2. 基于计算模型的计算基于计算模型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在传统因素基础上,通过建立某个特定的运输系统的运行模型和优化算法,来计算铁路货物运输能力。
铁路货运公式铁路货运这事儿啊,听起来好像挺专业、挺复杂的,但咱要是把它拆解开来,用一些公式去理解,其实也没那么难搞。
咱先来说说铁路货运量的计算。
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你买了多少斤菜,那就是你的购买量。
铁路货运量也是这么个道理,它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铁路运输的货物的总量。
计算这个量的公式呢,通常是货物发送吨数加上货物到达吨数。
比如说,有个工厂要运一批钢材出去,一共发出去了500 吨。
同时,另一个地方给这个工厂运来了 300 吨的原材料。
那这个时期内,这条铁路线的货运量就是 500 + 300 = 800 吨。
再讲讲铁路货运周转量。
这就好比你跑了一段路,不但要看你跑了多远,还得考虑你带了多重的东西。
货运周转量就是把运输的货物重量和运输距离结合起来考虑的一个指标。
打个比方,一批 100 吨的货物,从 A 地运到 B 地,距离是 500 公里,那周转量就是 100×500 = 50000 吨公里。
我之前就碰到过这么一回事儿。
有个小镇,主要靠种植水果为生。
每年水果丰收的时候,那铁路货运可就忙得不可开交。
果农们眼巴巴地盼着自己的水果能快点运出去,卖个好价钱。
这时候,铁路货运的那些公式就派上用场了。
工作人员根据货运量和周转量的计算,合理安排车次和车厢,确保水果能及时、新鲜地运到各地的市场。
铁路货运费用的计算也是有讲究的。
这费用啊,就像你去商场买东西,不同的东西价格不一样。
铁路货运也一样,不同的货物、不同的运输距离,费用都不同。
一般来说,费用的计算公式会考虑货物的种类、重量、运输距离等等因素。
比如说,煤炭这种大宗货物,运输费用可能就会按照每吨每公里多少钱来计算。
还有铁路货运的载重利用率。
这就好比你开车,车能装多少东西,实际装了多少,这利用率就出来了。
铁路货车也有它的载重能力,实际装的货物重量除以货车的载重能力,就是载重利用率。
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列长长的货运火车,车厢里装得满满的。
工作人员在旁边认真地记录着数据,计算着载重利用率,看看这次运输是不是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铁道运输能力计算1、铁路通过能力2、铁路输送能力3、现有通过能力4、需要通过能力5、设计通过能力6、铁路区间通过能力7、列车区间运行时分8、起、停车附加时分9、车站间隔时间10、扣除系数11、技术组织措施和改建措施12、划一重量标准13、动能闯坡14、重载运输 15、越区供电 16能力17、车站通过能力18、妨碍进路和妨碍时间19、咽喉道岔组的空费时间和空费系数20、车站改编能力21、到发线通过能力22、车站最终通过能力23、不均衡到达24、到达场到发线通过能力25、车站的改编能力26、驼峰解体能力27、尾部编组能力28、妨碍驼峰解体时间29、解禁溜车30、编组站综合自动化31、客运站到发线通过能力32、旅客最高聚集人数33、客运服务设备的现有通过能力34、客运服务设备的需要通过能力35、货运设备的能力36、货场的使用面积37、单位面积堆货量38、货物保管期限39、零担货物的中转作业40、计划修 41、铁路运输系统(路网) 1、铁路通过能力:指该铁路线,在一车对数或列车数。
2、铁路输送能力:指该铁路线在一定货物吨数。
3、现有通过能力:在现有技术设备和力。
4、需要通过能力:为了适应一定时期力,称为需要通过能力。
5、设计通过能力:预计铁路固定设备能力,称为设计通过能力。
6、铁路区间通过能力:指铁路区段的数)。
7、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指列车运行于的时间标准。
8、起、停附加时分:列车由车站起动加时分。
9、车站间隔时间:车站办理两列车的在既有技术设备、或在既有技术设备、N 峰前到达场进在解体过程中将车列中将现代电子技作业、列车运行业性指客运站全年据该该项设备的容量可能能用于堆放货物指该项设备使用 路承运货物后,应将各方向来机车运用到规定的走行公维修。
定空历史有哪两种形式,它们分别在什么条件采用? 46、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 47哪些? 48哪些? 49一般包括哪些作业时间? 50修“天窗”? 51、“天窗”取决于哪些因素? 52是什么? 59么? 60足哪些运营要求? 61、铁路为什么要保有适当的后备能力?62径? 63区间通过能力? 64虑哪些因素? 65物列车重量有哪些效果? 66采用哪些提高列车重量的技术组织措施?67、电力牵引优缺点各是什么? 68、大型货车必须具备哪些装备? 69、重载运输有哪几种模式? 70措施? 71些方法?优缺点各是什么? 72、修建双线插入段的优缺点各是什么?73些因素? 74是什么? 75、简述电气化铁路的供电原理? 76备的具体措施? 77念?各自怎么解释? 78些? 79、占用咽喉时间标准有哪些? 80、简述咽喉道岔(组)的选定步骤? 81含义? 82思? 83么? 84么? 85、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有哪些? 86公式,并解释各字母代表的含义? 87货运运转设备的配置? 88问题是什么? 89应满足哪些要求? 90、进路交叉性质的严重程度如何排列?91、简要说明咽喉通过能力的加强措施?92、到发线通过能力的加强措施? 93、改编能力的加强措施? 94、到达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95有关? 96么? 97、编组场出发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在解决加强铁路线通过能力问题时,应首先考虑采用技术组织措施,再考虑采用技术改造措施。
隔时间,简称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τ不)。
4.什么是τ会?画出示意图。
答:在单线区段,自某一方向(上行或下行)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之时起,至由该站向这个区间(该列车开来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之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会车间隔时间(τ会)。
5.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区间内的正线数目;(2)区间长度;(3)线路平纵断面;(4)牵引机车类型;(5)信号、联锁、闭塞设备;(6)行车组织方法;(7)线路及供电设施日常
保养维修的机械设备。
6.什么是追踪运行和I追?
画出示意图。
答:在自动闭塞区段,凡一
个站间区间内同方向有两
个以上列车以闭塞分区为
间隔运行,称为追踪运行。
追踪运行的两列车之间的
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追踪列
车间隔时间(I追)。
7.简析产生妨碍时间的几
种主要情况。
答:(1)客车妨碍:旅客(通
勤)列车横切峰前到达场出
口咽喉妨碍驼峰调车机车
分解车列;
(2)反接妨碍:到达场出
口咽喉反驼峰方向接改编
列车妨碍驼峰调车机车分
解车列;
(3)挂机妨碍:改编列车
自到达场入口咽喉到达妨
碍驼峰调车机车连挂车列
而延误驼峰分解车列的时
间;
(4)机车妨碍:在到达场
出口咽喉处,本务机车入段
妨碍驼峰调机推峰解体。
8.影响整场时间的主要因
素是什么?
答:(1)调车场采用的调速
方式;(2)调车场线路的有
效长度及线路数量;(3)解
体钩数;(4)气候条件;(5)
其它:调车和制动人员的技
术水平,驼峰头、尾部作业
分工等。
9.驼峰解体能力的影响因
素有哪些?
答:(1)妨碍时间;(2)整
场时间;(3)解送禁溜时间;
(4)驼峰间隔时间;(5)
(公
.
运行时分,上行20分,下行16分;列车在车站会车时,下行列车通过a 、b 站不停车;车站间隔时间,τ
不
=4分,τ会=2分,τ连=4
分。
解:
)(连列min 20416t T =+=+'=τ
∑∑∑++=站
起停运周τt t T )()()(42121620+++++= )(min 45=
)
(列周不周
min 11020452T 2T T
=+⨯=+=
(列)周不
周3931101440
n T 1440n ≈⨯=⨯=
'' (列)周不周2621101440n T 1440n ≈⨯=⨯=
' 2.画出单线自动闭塞a ~b 区间的成对部分追踪运行图的周期,并计算其通过能力。
资料如下:区间运行时
分,上行20分,下行15分;起停车附加时分,t 起=2分,t 停=1分;车站间隔时间,τ不=4分,τ会=2分;追踪间隔时间,I=10分,追踪系数γ追=0.25,每一个追踪运行列车组中的列车数K=2;
在车站会车时,按最有利交会方案确定。
解:
∑∑∑++=站
起停运周τt t T )
()()(22221520+++++=
)(min 43=
)()()())((周追
周min 149101012433I I 1K 3T T =+⨯-+⨯=''+'-+=
(对)周追周
38.54149
1440n T 1440n ≈⨯=⨯=
3.画出单线自动闭塞区段a ~b 区间不成对部分追踪运行图周期,并计算其通过能力。
资料如下:区间运行
时分,上行20分,下行18
分;起停车附加时分t 起=2分, t 停=1分;车站间隔时间,τ不=4分,τ会=2分;追踪间隔时间,I 〞=9分,I ′=10分,每一个追踪运行列车组中的列车数K=2;行车量大的方向为上行方向,
不成对系数β不=4/5;在车
站会车时,按最有利交会方
案确定,不受会车站股道数
限制。
解:
∑∑∑++=站
起停运周τt t T )
(()(22221820+++++= )(min 46=
))((周追不
周
4
3I 2I 1K 3T T ⨯''+'-+=(列)周追不
周4351661440
n T 1440n ≈⨯=⨯=''
(列)周追不
周
3441661440
n T 1440n ≈⨯=⨯=
' 4.画出单线半自动闭塞d ~
144⨯
365
3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