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波法检测工程桩桩身完整性
- 格式:ppt
- 大小:9.31 MB
- 文档页数:124
低应变反射波法桩身完整性检测浅解摘要:灌注桩桩身缺陷性状比较复杂,受成孔质量和混凝土浇注工艺影响较大,难以判别引起缺陷的原因,同时受桩径的影响、特别是大直径桩,在同一桩身截面上缺陷分布上存在不均匀性,因此,应根据桩径的大小合理布置检测点,并收集成孔、混凝土灌注记录、地层资料,对存在的缺陷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采用钻孔取芯或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验证。
关键词:灌注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桩身缺陷;检测点数量;验证;准确性和可靠性1前言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土地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建筑物变的越来越密集、并且寻求向空中和地下拓展,钻孔灌注桩因成桩相对容易,成桩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挤土效应,振动小,抗拔效果好,只要控制好成孔过程中泥浆收集、排放问题,对周边建筑物及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适合在相对密集的建筑群以及对沉降控制严格的建筑物周围施工,因此,在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的基础中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成孔质量受机具、成孔工艺和地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灌注桩桩径会发生变化,并存在蜂窝、空洞、夹泥、离析等缺陷,影响成桩的质量。
低应变反射波法能方便快捷检测桩身完整性。
2低应变反射波法桩身完整性检测原理根据一维弹性波在基桩内传播理论【1】,用手锤或力锤、力棒敲击桩顶,由此在桩顶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以波速C向下传播,应力波在沿桩身传播过程中,当遇到桩身阻抗Z发生变化的界面(如扩颈、缩颈、混凝土离析、裂缝、断裂等变化界面时,一部分应力波产生反射向上传播,另一部分应力波产生透射向下传播至桩端,在桩端处又产生反射。
由安装在桩顶的加速度或速度传感器,接收反射波信号,并由测桩仪进行信号放大等处理后,得到加速度时程曲线。
从曲线形态特征可以判断阻抗变化位置或校核桩长,根据反射波的时域特性和幅频特性分析结果,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地基与基桩检测技术规程》表10.4.2所列特征综合分析,定性分析桩身完整性。
混凝土的速度C及桩身缺陷的深度L可按下列公式计算:C=2L/ΔT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地基与基桩检测技术规程》第10.4.条第2款规定,应选取本工程同一条件下部少于5根的有代表性的完整桩的纵波波速值,计算桩身纵波的平均波速值C m。
浅谈建筑基桩的完整性检测摘要:本文介绍低应变反射波法用于检测搅拌桩桩基的检测,就其可行性以及应用中的不确定性、具体操作步骤作些探讨。
关键词:低应变反射波检测桩基完整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与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基桩检测作为隐蔽工程验收的重要环节,对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各种检测方法中,反射波法目前应用最广泛、使用最便捷,理论与实践发展也比较成熟,有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及应用分析软件。
但是总体而言,基桩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发展时间不长,许多测试方法不仅理论上不够完善,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反射波法是低应变测定混凝土桩桩身完整性的一种检测方法,其经过多年的研究、应用及发展,该项技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事实证明它是一种准确可靠、经济快捷的检测手段。
近年来,随着深层搅拌桩在软土地区的广泛应用,工程上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对此搅拌桩桩身质量进行快速有效地分析与评估的检测手段。
但是长期以来,对搅拌桩桩身质量的检测往往只能依赖于钻孔取芯或开挖取样等方法,这些方法尽管直接可靠,但由于其时间长、成本高,所以很难对大批量的搅拌桩进行综合质量评估,其结果也就难免以偏概全。
1 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分析1.1 基本原理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等部位)或桩身截面面积变化(如缩径或扩径)部位,将产生反射波。
经接受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据此计算桩身波速,以判断桩身完整性及估计混凝土强度等级。
还可根据视波速和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对桩的实际长度加以核对。
1.2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体完整性的可行性分析反射波法是建立在一维波动理论的基础上的。
假设桩为质地均匀、各向同性的一维线弹性体(桩的长度远大于直径,且入射波波长λ大于桩的直径),当用手锤在桩顶敲击时,产生的应力波在桩身传播满足一维波动方程,对于水泥搅拌桩的假设设定如下:水泥搅拌桩是否可视为一维杆件。
基桩完整性试验检测报告(反射波法)检测单位名称(专用章):报告编号:检测:审核:批准:日期:年月日1、工程概况xx工程,位于,总桩数为x根,桩径(1700~2300)mm,桩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受xx公司的委托,由我院对其在建的xx工程部分基桩进行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检测,以检测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
2、工程地质概况根据现场勘探、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资料分析,拟建场地地基岩土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第①层:0~1.5m,填土:杂色,松散,稍湿,含植物根茎第②层:1.5m~2.5m,粉质粘土:褐黄,稍密,湿,硬塑,包含沙砾第③层:2.5m~4.0m,碎石土:杂色,中密,稍湿,包含块石第④层:4.0m~12.0m,强风化石英砂岩:灰白色,呈密实状3、检测过程叙述3.1 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3.2 检测目的及抽样方法本次基桩低应变法检测目的为验收性检测。
本工程施工桩总数为根,检测数量为根。
3.3 检测设备及工程检测图4、基桩低应变法检测完整性分类判别标准注: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按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他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5、基桩低应变法检测结果汇总表注:以上桩长、桩径均为施工单位提供6、基桩低应变法检测结论xx工程机械钻孔灌注桩共x根,本次低应变法检测工程桩x根,检测比例为100%,皆为Ⅰ类桩。
波速平均值xx m/s。
本次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比例(桩数)符合设计、JGJ106-2014的相关规定,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可评定该工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符合验收要求。
7、基桩低应变法检测实测信号曲线。
工程检测中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9-14T08:08:10.982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2月4期作者:张晨阳[导读] 桩基础结构一直是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础,但因为其高隐蔽性而无法确定其质量,因此桩基检测对确保工程质量非常重要张晨阳武汉新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63摘要:桩基础结构一直是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础,但因为其高隐蔽性而无法确定其质量,因此桩基检测对确保工程质量非常重要。
低应变反射波法因为方便快捷、成本低、方法可靠等优点被应用于桩基的完整性检测。
对低应变反射波法应用的研究很有必要。
本文着重研究低应变反射波法在现场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工程检测;桩基检测;桩身完整性;低应变反射波法引言:桩基作为一种承载力高、沉降变形小的深基础,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铁路等行业的高层建筑、桥梁工程。
桩基础的质量决定了高层建筑和桥梁的质量和安全使用,而基桩的质量又决定了桩基础的质量,所以基桩质量检测是保证高层建筑和桥梁质量及安全使用的重要手段。
如何快速准确的检验工程桩的质量是目前土木工程届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国内许多学者、检测人员从事的一个研究课题。
1、基本原理1.1分类桩基动力检测技术包括低应变反射波法和高应变法。
当作用于桩顶的激振能量较大,直接测得的应力与设计极限值相当时,这便是高应变法;作用于桩上的激振能量较小,仅使桩土之间产生较小扰动,这类方法称为低应变反射波法。
目前高应变法主要有波动方程法、Case 法、?曲线拟合法、锤击贯入法等。
低应变反射波法主要有机械阻抗法、应力波反射法、球击法,动力参数法和水电效应法等。
桩基动力检测具有费用低、快速、轻便、适于普及等优点,这大大地促进了桩基动力无损检测的应用。
1.2低应变发射波法的应用原理低应变反射波法又称为低应变法,是一种运用弹性传播方法的一维波动理论。
假设桩身为一维弹性杆件,当对桩顶进行激振时,激振点附近会产生能量较低的振动,这些振动会形成应力波,在应力波的传播过程中遇到波阻抗界面变化的时候会产生反射波和透射波,在此处反射波和透射波成为新的振源在此周围引起振动,最后反射波和透射波经过基桩底部再次返回到桩顶的时候,被桩顶的传感器所接收,就会形成一定的波形,通过对其波形的研究就可以得出被检桩的桩身完整性情况。
桩基施工中的桩身完整性检测与材料试验要求引言桩基作为一种重要的土木工程基础结构,其质量和完整性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桩身完整性检测与材料试验是保障桩基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桩身完整性检测与材料试验的要求及其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桩身完整性检测的要求1. 检测方法桩身完整性检测通常采用声波或超声波检测方法,通过测量声波或超声波在桩内传播的速度和反射情况,判断桩身是否存在破损或裂缝。
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能够及时发现桩身的问题,保证桩基施工质量。
2. 检测要求桩身完整性检测的主要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测时间:应在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测点位: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检测,通常选择钻孔设置的探测点位或施工作业中存在疑点的位置进行检测。
(3)检测精度:检测仪器的精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4)检测参数:应测量桩身的声波或超声波传播速度、反射情况等参数,以判断桩身的完整性情况。
(5)检测报告:应将检测结果以正式的报告形式呈现,包括桩身的完整性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处理措施等内容。
二、材料试验的要求1. 试验对象桩基施工中常用的桩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桩和钢管桩。
对于钢筋混凝土桩,主要试验对象是混凝土和钢筋;对于钢管桩,主要试验对象是钢管的材质和焊接接头。
2. 试验内容(1)混凝土试验:包括强度试验、密度试验和收缩试验等。
强度试验主要包括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拉强度试验,通过试验可以评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2)钢筋试验:包括钢筋的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通过试验可以评估钢筋的强度和延性。
(3)钢管试验:包括钢管的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通过试验可以评估钢管的强度和韧性。
(4)焊接试验:对于钢管桩的焊接接头,应进行焊缝强度试验和焊缝断裂韧性试验,以评估焊接质量。
3. 试验要求材料试验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试验方法、试样制备、试验设备和试验结果的评定等。
桩基完整性检测方法
桩基完整性检测方法通常分为两种:非破坏性检测和破坏性检测。
1. 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 应力波法:通过在桩顶施加冲击或震动,利用应力波在桩体内的传播特点,检测桩体的完整性。
通过分析反射波和散射波的特征,可判断桩体是否存在缺陷。
- 超声波法:通过超声波在桩体内传播的速度和衰减情况,检测桩体的完整性。
如果桩体存在裂缝或空洞等缺陷,会导致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变化和能量衰减。
- 电磁法:利用电磁波在桩体内的传播特性,检测桩体的完整性。
通过测量电磁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相位等参数,可以判断桩体的状态和存在的缺陷。
2. 破坏性检测方法:
- 钻孔取芯法:通过钻孔在桩体中取芯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室内试验,如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来评估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
- 桩顶弯曲监测法:通过在桩顶安装位移传感器,监测桩顶的变形情况,并结合弯矩传感器监测桩顶的弯曲变形情况,来评估桩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 桩身钻孔检测法:通过在桩身上钻孔,检测桩身的质量和连续性。
如通过钻孔取芯、钻孔埋置传感器等方式,检测桩身的材料性质和存在的缺陷。
选择具体的检测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包括桩基类型、场地条件、检测目的和要求等。
工作研究简述低应变反射波法在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应用杨 帆 刘海艳(沈阳岩土工程技术测试开发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15)摘 要:简述低应变反射波法在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应用,总结出低应变反射波法的优缺点,为检测人员在工程现场更好的应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提供依据,更高效更准确的运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检测工作。
关键词: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适用条件及提高准确性灌注桩因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常见的桩基础形式。
灌注桩根据成孔的机械不同而通常有以下几种:螺旋钻机成孔法、冲击钻机成孔法、正循环回转法、反循环回转法等。
受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工艺、原料及施工进度安排、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制约,灌注桩成桩质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易产生桩身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蜂窝、空洞、夹泥、离析等缺陷,影响成桩的质量,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而桩基础属于重要的隐蔽工程具有不可逆性,又是整个建筑物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所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行之有效的完整性检测方法,对灌注桩进行桩身完整性评价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低应变反射波法作为一项广泛应用于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方法,任何更好的准确的运用于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总结多年的现场工作经验,简述低应变反射波法的优缺点,将低应变反射波法更好的应用于不同条件下的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
1 低应变反射波法桩身完整性检测简介:该方法是将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用耦合剂粘贴在桩顶上,用激振锤敲击桩顶激发产生应力波沿桩体向下传播,根据振动理论和波动理论分析应力波在桩体内的传播与反射的固有规律,对完整桩体,只会在桩端产生反射,对桩体中的蜂窝、断桩、缩(扩)径、沉渣、离析等破损部位,因存在波阻抗差异,也会产生反射波。
这些信息经桩基动测分析仪记录下来,将室外记录下来的信息通过室内回放,借助于计算机进行对实测信号在时域内进行波形分析,在频域内进行频谱分析,以了解桩内波阻抗的变化情况,进而据其规律和特征确定桩体的缺陷性质和缺陷位置。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基以动测方法发展起来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是依赖于桩身及其缺陷对入射波的反应而进行间接判断的一种方法,其中低应变反射波法是工程中检测桩基完整性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本文中将对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的原理、特点结合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并就低应变反射波在使用上的限制及影响因素进行简单介绍。
1、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的特点低应变反射波法是工程中检测桩基完整性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众多不足带来的误判、漏判等,给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1) 反射波法的优点仪器设备轻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检测覆盖面大,可对桩基工程进行普查;可检测桩身完整性和桩身存在的缺陷及住置,估计桩身混凝土强度、核对桩长等。
(2) 反射波法的局限性①检测桩长的限制,对于软土地区的超长桩,长径比很大,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匹配好,常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
②桩身截面阻抗渐变等时,容易造成误判。
③当桩身有两个以上缺陷时,较难判别。
④在桩身阻变小的情况下,较难判断缺陷的性质。
⑤嵌岩桩的桩底反射信号多变,容易造成误判。
2、原理低应变反射波法是在时间域上研究分析桩的振动曲线,通常是通过对桩的瞬态激振后研究桩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而判断桩的质量。
一般是根据反射波与入射波相位的关系,判别某一波阻抗界面的性质,这是低应变反射波法判别桩底情况及桩身缺陷的理论依据。
3、桩身混凝土强度判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针对具体的测试信号进行分析时还要结合桩周土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判断。
嵌岩桩的时域曲线中桩底反射信号变化复杂,一般情况下,桩底反射信号与激励信号极性相反;但桩底混凝土与岩体阻抗相近,则桩底反射信号不明显,甚至没有;如桩底有沉渣,则有明显的同相反射信号。
因此,要对照受检桩的桩型、地层条件、成桩工艺、施工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不宜单凭测试信号定论。
4、在桥梁桩基检测中的应用(1)工程概况该新建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圆桩,测桩布置图见图1。
实验报告课程:桩基检测与评定题目: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与桩基超声波透射法院系:土木工程系专业:年级:姓名:指导教师: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12 年7 月 1 日基 桩 反 射 波 法 试 验检 测 报 告一.基本原理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桩身假定为一维弹性杆件(桩长>>直径),在桩顶锤击力作用下,产生一压缩波,沿桩身向下传播。
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Z 变化的截面将产生反射和透射波,反射的相位和幅值大小由波阻抗Z 变化决定。
桩身波阻抗Z 由桩的横截面积A 、桩身材料密度ρ等决定即Z=A C ⋅⋅ρ。
假设在基桩中某处存在一个波阻抗变化界面,界面上部波阻抗1Z =111A C ρ,上部波阻抗2Z =222A C ρ①当1Z =2Z 时,表示桩截面均匀,无缺陷。
②当1Z >2Z 时,表示在相应位置存在缩径或砼质量较差等缺陷,反射波速度信号与入射波速度信号相位一致。
③当1Z <2Z 时,表示在相应位置存在扩径,反射波与入射波速度信号相位相反。
当桩身存在缺陷时,根据缺陷反射波时刻与桩顶锤击触发时刻的差值△t 和桩身传播速度C 来推算缺陷位置Lx=△t ²C/2二.现场检测大致流程是用力锤对桩顶作瞬态激振,以产生脉冲应力波,由设置在桩顶的加速度传感器接收入射波和反射波信号,该信号经电荷放大后,经桩基分析系统处理,根据反射波的时差,相位和幅值即可判断桩身的缺陷位置、类型及程度。
传感器的安装对现场信号的采集影响较大,理论上传感器越轻、越贴近桩面、与桩面之间接触刚度越大,传递特性越好,测试信号也越接近桩面的质点振动。
对实心桩的测试,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心2/3~3/4半径处;对空心桩的测试,锤击点与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90°夹角,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
传感器的安装必须通过藕合剂垂直与桩面粘接,此次实验使用的是经口加工的口香糖。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620121202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探讨龚献忠摘 要: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反射波法对判断完整桩、缩颈、扩径、离析、断裂或夹层等现象的依据进行了阐述,并对现场测试中需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反射波法,基桩检测,缩颈,离析中图分类号:TU473.16文献标识码:A 作为基桩完整性检测的常规手段,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我国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并已纳入国家规范,由于此种方法具有野外数据采集快速、方便,测试资料分析简单、精确,费用低廉等优点,因此其被众多的检测单位所采纳与使用[1,2]。
现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浅谈在检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反射波法基本原理由于应力波的波长λ大于桩径d,且桩长L一般远大于桩径d,可将桩视做一弹性杆件体,用锤锤击桩顶后,产生的应力波在桩体内按一维波动方程传播:92U 9t2=c292U9x2(1)c=Eρ(2)其中,c为波速;E为桩的弹性模量;ρ为桩材料的密度。
如果不考虑桩周土的影响,当桩身阻抗发生变化时,可简化求解出反射波的运动速度V R与入射波的运动速度V之间的关系式为:V R=Z1-Z2Z1+Z2(3)Z=ρcA(4)其中,Z为桩身阻抗;A为桩的截面积。
当桩身有缺陷时,缺陷处波阻抗发生变化,Z1≠Z2,V R≠0,产生向上的反射波,由此可以通过对桩的完整性进行判断。
2 判断依据1)完整桩:其任意两个截面A i=A i+1,各截面阻抗相等,桩身内不产生反射波,桩顶的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各截面上的反射波的信号为0。
2)缩颈:表现为弹性波由桩顶向下时A i>A i+1,即由大截面传播到小截面(缩颈处阻抗变小)。
反射波到达桩顶时,检波器测到的应力波与初始冲击压缩波的方向一致,且反射波的速度方向也与入射波相同。
3)扩径:表现为弹性波由桩顶向下时A i<A i+1,即由小截面传播到大截面(扩径处阻抗变大)。
浅谈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近年来,随着波动理论的的深入研究和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提高以及微型便携机的大量普及,反射波法诊断桩身完整性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
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判断桩身的局部缺陷。
是一种经济、轻便、高效的桩基完整性检测手段。
低应变反射波法源于应力波理论,基本原理是在桩顶进行竖向激振,使桩中产生应力波,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界面(如桩底、断裂或离析、夹泥等部位)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颈或扩径)部位,将产生反射波,利用特定的仪器设备经接收、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
通过对反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来判断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其位置。
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它属于快速普查桩身质量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具有检测速度快、费用低和检测覆盖面广的优点,它已成为基桩完整性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反射波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应引起注意和重视,否则将对基桩完整性检测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笔者根据多年来现场及室内工作经验,现将日常低应变检测中常见的几个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一、桩头处理在低应变反射波法现场信号采集工作中,桩头处理的好坏关系到测试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测试前需要准备的关键性步骤。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由于破桩头不到位,桩顶面存在浮浆或低强度混凝土,此外,在破桩头时很容易使桩顶混凝土出现裂纹或疏松、破碎,有时桩头被水或淤泥等覆盖,所以在检测时必须对桩顶面进行处理,但在大多情况下,很多测试工作人员忽略了这一点,结果无论怎么改变传感器及其安装位置或激振方式,始终得不到理想的信号曲线。
因此,桩头应为达到设计标高的有效桩头,必须凿去表面浮浆,处理到有新鲜含骨料的混凝土为止,且桩头不能破碎,含水,不能有杂物,要尽量保证桩头干净,平整。
这可以通过随身携带凿子以凿平安装点和锤击点或委托施工方在测试前用电砂轮打磨4至5个小平面,这样有利于传感器的安装和力棒的锤击。
第五章 工程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技术5.1 概述桩式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均匀,可提供较大的水平荷载,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等优势。
故桩式基础是应用广泛的建筑基础。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1997)的统计表明全国用桩量约300万条,进入二十一世纪 ,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建筑力度加大,全国的用桩量显然早已大大超过300万条。
但是,工程桩的施工是隐蔽于地下,由于地层的复杂、技术的难度、施工的人为因素,桩身的完整性难于保证。
例如根据原地质矿产部1995~1997年对其所属80余个桩基检测单位的综合统计结果表明:“每年平均检测的12万条桩中,有缺陷的桩平均在20%,甚至有的年份高达25.6%”,由此说明基桩在施工后对其完整性检测的必要性。
在论述工程和桩完整性检测之前,先对桩及桩的检测基本情况分述于下:5.1.1 桩的分类1. 按桩身材料类型分: ⎪⎪⎩⎪⎪⎨⎧组合桩木桩钢管桩混凝土桩2. 按桩的功能分: ⎪⎩⎪⎨⎧水平受荷桩抗拔桩端承型桩摩擦型桩抗压桩)(、3. 按成桩工艺分:5.1.2工程桩完整性检测方法5.1.3 工程基桩可能出现的缺陷工程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因素,成孔工艺条件,混凝土浇灌工艺等因素的影响,桩身可能出现下列缺陷:沉渣、蜂窝、夹泥、空洞、缩径、二次浇灌面(断桩)、裂缝、离析、桩头低强度区、扩径。
这些桩身不完整性的检测,是本章要讨论的问题。
5.1.4工程基桩完整性检测的有关规程 1.《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T 106-2003)2.《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3.《基桩低应变动力测桩规程》(JGJ/T 93—95)4.《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5.2 工程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5.2.1 声波透射法的检测原理:声波透射法检测,是在预埋在桩身内成对的检测管内,分别放入声波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发射换能器发射的声波穿透桩身混凝土后,被接收换能器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