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
- 格式:pdf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5
国测一大队:把忠诚写在地球之巅作者:***来源:《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21年第08期在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以下简称“国测一大队”)的走廊上,镶着一幅宽幅彩照——《跨越》。
这是2005 年珠峰复测登攀途中,队员任秀波在海拔7000 米拍摄的队友刘西宁负重跨越一条冰裂缝的情景。
15 年后的2020 年5 月,由国测一大队与中国登山队组成的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8 名勇士,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树立起橘红色觇标,连续工作150 分钟,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顶峰停留时间最长的纪录。
同年12 月8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8848.86 米。
这是国测一大队第7 次为珠峰“量身高”。
两下南极,七测珠峰,39 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 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 次踏入沙漠腹地,徒步行程6000 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 多圈……这就是“尖兵铁旅”——国测一大队为祖国筑起的测绘丰碑。
从1954 年至1989 年,46 名测绘队员殉职于野外测绘一线,将自己的生命年轮永远留在了戈壁、沙漠、沼泽、雪山上。
他们当中,大多数连一块墓碑都没来得及立,有的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他们倒下的地方,矗起的是一座座测量觇标。
几十年来,英雄的名字被传颂着,英雄的故事被传唱着。
新一代忠诚事业、甘于奉献的测绘人,正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用自己坚实的脚步和滚烫的热血,续写着“尖兵铁旅”新的辉煌。
今年2 月17日,英雄团队入选“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2 月27 日,2020 珠峰高程测定入围“2020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珠峰峰顶,登顶队员摘去氧气面罩无氧奋战150分钟从1975年的8848.13米,2005年珠峰复测的8844.43米,到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的8848.86米,中国测绘人在一次次标定和刷新珠峰高度的同时,也一次次擎起了几代中国测绘人的精神高度。
1975年7月23日:我国正式公布珠峰海拔高程的那一刻作者:来源:《百科知识》2019年第09期1975年7月23日,我国政府授权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
测定珠峰的高度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个标志。
仅1718~2005年,人类探索并求证珠峰高程就有10次之多。
这些测量工作全部在极端环境中完成,对于科学技术与人的考验达到了极致,展现了人类探索自然奥秘、勇攀高峰的奋斗过程。
1852年,英国人最先测量出了珠峰的高度为29002英尺(相当于8839.8米),从而确认了珠峰是世界最高峰,代替了此前普遍认可的最高峰干城章嘉峰。
事实上,珠峰早就有了名字,而且早在18世纪初叶就标在了中国的地图上。
1708年和1711年,清朝康熙皇帝颁令绘制地图,两次派人入藏。
在于1719年制成的铜版《皇舆全览图》上,明确标注了珠峰的位置,并定名为“朱母郎马阿林”。
这成为记载珠穆朗玛峰最早的历史文献。
在1852年首次确认珠峰为最高峰后,很多国家都对其高程进行过测量。
最早比较受到认可的数据是印度测量的8848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珠峰测量被列为最有科学价值和国际意义的“填空”项目之一。
1958~1960年,我国测绘人员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基线端丘高程并进行了天文观测,得到珠峰高8882米的数据;不过,水银气压计测量存在较大误差,得到的高度并不准确。
1965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西藏科考队,其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精确测量珠峰高程和测绘珠峰北坡1∶2.5万地形图。
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测绘人员要以青岛的水平原点为基准,由北向南、自东向西设站测量,推算高程。
仅从该水平原点至珠峰定日这条线,就有6000多千米的距离,科考队员完全靠双腿,每隔几十米设一个站,每站测两遍,相当于步行了1.2万千米。
1966~1968年,我国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和一次补充测量,在历史上首次完成从北坡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但因未在峰顶竖立测量觇标,也缺少峰顶冰雪厚度,测试高程未公布。
时事地理:为什么总是要测量珠峰多高?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
巅峰时刻,全民沸腾。
说到珠峰,8848米是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
其实,那只是1975年的数据。
在2005年,珠峰的高度已经被更新为8844.43米。
为什么要一测再测?珠峰高度有那么重要吗?测量珠峰高度意味着什么呢?为何要重测身高?为什么要给珠峰重测身高,一是因为珠峰的身高随时在变化(原因见下文),二是珠峰测量技术有了大的飞跃,新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珠峰测量精度。
(1)地壳抬升珠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处消亡边界带上,还在隆起抬升。
长期来看,珠峰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缓慢升高,这就意味着10年会升高4厘米左右,30年升高13厘米多。
(2)地震活动地震对珠峰高度也会有影响。
1934年,尼泊尔发生了一次8.2级的地震,离珠峰大概只有9.5公里。
这次地震就影响了珠峰的高度,海拔降了半米有余。
2015年的尼泊尔大地震,也可能会影响到珠峰的高度。
(3)风化侵蚀在长达4000万年的造山过程里,喜马拉雅山区岩石的最大抬升高度约有20~25千米,被降雨和冰川等各种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掉的岩石则有至少12千米。
在当代,珠峰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南坡仍然保持着很高的风化速率,每年仍能损失2~5mm的地表岩石。
(4)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峰顶积雪融化,海拔的数值必然会产生变化。
海拔0米在哪里?测量高度,首先需确定水准原点,也就是说海拔为0的起始点,我国采用设立在青岛市的验潮站所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水准基面。
但由于验潮测得的平均海水面无法直接观测,也不方便保护,最终水准原点选择建设在观象山顶上(高程为72.2604米),而没有建在海边。
水准原点设在青岛一是因为青岛位于中纬度地区,更能代表全国的平均海水面,便于向外传递高程;二是由于青岛海域是有代表性的半日潮汐,验潮站所在的胶州湾风浪小,海面稳定,便于验潮;三是青岛地质结构稳定;四是青岛早在一百年前就有验潮资料,几乎从未间断,具备天文、海洋、气象、验潮等多种科学资料,因此更有利于精确确定全国平均海水面。
登顶珠峰的英雄这几天,非常引人关注的事件之一,就是我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8位队员们于5月27日11时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峰顶,竖起测量觇标,为精确测定珠峰的高度奠基。
我们在课本里知道,珠峰的高度为8848米。
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一高度,为什么还要再次测量呢,其意义何在?一、珠峰的高度有争议珠峰的高度问题,在国际中一直都存在争论。
有关珠峰最早的地理信息是1719年康熙时期所进行的全国土地测量,根据测绘结果出版的《康熙皇舆全览图》中,明确地标出了珠峰的经纬度。
但当时还没有出现人登上珠峰的相关记录,因此关于高度的信息是空白的。
1852年,英属印度测绘局长安德鲁·华欧带领测绘队征服珠峰。
4年后,英国公布了这次测量得到的珠峰高度——8840米。
这是国际上公认的第一次测得的珠峰高度。
而珠峰也因此被证实为世界第一高峰。
这次测量之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测绘队纷纷跟上,并先后公布了自己所测的高度数据。
比如说,1954年印度人公布珠峰的高度为8848米,1992年意大利人公布珠峰的高度为8849.04米,1995年美国人宣布珠峰的高度为8850米,等等。
我国第一次测量珠峰高度是在1975年,并公布珠峰的测量高度为8848.13米。
我国的课本中所描述的珠峰的高度,就源于1975年的这次测量。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国家测量的结果并不相同,很难说哪一个数据更为精准。
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偏差?除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之外,还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首先,珠峰测高的0米起点的确定,也就是与珠穆朗玛峰最高峰所对应的大地水准面在哪里?这看上去似乎比较简单,但事实上非常复杂。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测量人员为了获得这一基点位置曾付出了相当艰苦的努力。
其次,珠峰的高点位置如何确定。
即便人到达了珠峰的顶端,依然是站在皑皑白雪之上,它的岩石层在哪里?1975年我国登山队登顶测量时,女测绘员潘多采用的是把一根直径4、5厘米的木头杆子直接插进雪层,直到插不动为止,以此来确定雪层的厚度。
直击高考作文写作:从珠峰高度的测量,看对人生与时代的(附:精点细评)作文题【合肥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采用传统测量方法,首次精确测定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
2005年5月22日,中国采用传统大地测量与卫星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经过严密计算,确定珠峰高程为8844.43米。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测量登山队采用最新科技方法进行第三次测量。
据推算,珠峰实际是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在“长高”。
世界之巅今年有多高?世界瞩目的数字即将公布。
一座山峰,一种人生,一个时代……都有着各自的高度。
同时人们对于这一高度的认识和把握也在不断变化。
如何定义或重新定义这一高度,需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的追求等。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实践创新:问题解决、技术运用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题目中关于“珠穆朗玛峰三次高度测量”的叙述即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除此之外,命题者还在叙述真实事件之后又加了一段带有提示性和限制性的文字。
如果说三则消息给了我们一个感性认知的空间,那么,“一座山峰,一种人生,一个时代……都有着各自的高度。
同时人们对于这一高度的认识和把握也在不断变化”,则给我们一个理性思考的维度,提醒我们面对不断变化的“珠穆朗玛峰的高程”,我们要有为之重新定义的勇气和精神。
“如何定义或重新定义这一高度,需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的追求等”,这是题目给定的思考方向,考生要结合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
2.典型任务的限制。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这一指令要求考生写作时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作为青年学生,如何定义自己人生的高度,如何定义国家的高度,需要做出自己的思考。
英国:技术革新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中国: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自主出舱。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2、青藏铁路全线铺通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者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在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雪域高原上,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任务,这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壮举。
装载着大批援藏物资的列车10月15日陆续抵达拉萨。
3、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龙芯2号,其单精度峰值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20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10亿次,最高频率为500MHz,功耗为3瓦至5瓦,远远低于国外同类芯片,其标准测试程序的实测性能是1.3GHz的威盛处理器的2倍至3倍。
信息产业部、科技部、中科院和江苏省合作,建立“中科梦龙”龙芯产业化基地,一条以龙芯产业化为目标的高科技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4、中国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分,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登上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
按照计划,冰盖科考队将在最高点建立科学观测站,开展气候环境监测,进行冰雷达测厚、高精度GPS定位和综合气象观测。
我国科考队成功登上冰盖最高点,是人类南极考察历史上的一次壮举,表明我国南极事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5、全球记载种类最多的《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与世界上同类著作相比,126卷册的《中国植物志》收载植物种类和所含卷册最多,总体编研水平高,是我国近百年来第一部最全面、最系统的全国植物志。
国测一大队基本情况介绍2009年07月23日 15:32:41 来源:新华网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暨国家测绘局精密工程测量院、陕西省第一测绘工程院),是全国测绘战线上一支思想作风好、技术业务精、艰苦奋斗、敢打硬仗、不怕牺牲、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
国测一大队自1954年建队以来,先后完成和参与完成了全国大地测量控制网布测,中蒙、中苏、中尼边境联测,京、津、唐、张地震水准会战,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的布测,全国天文主点联测,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南极中山站建站和第21次南极科考测量,国家GPS A、B级网、国家高程控制网、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的建设、施测和管理等国家重点测绘项目,以及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东等一大批市场测绘项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
量天测地50余载,大队为祖国的测绘事业做出了贡献,争得了荣誉,1991年国务院通令嘉奖,授予大队"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荣誉称号。
大队先后26次受到国家、省、部级表彰,有25人获得国家、省和市级各种荣誉称号,2005珠峰复测有4人荣立一等功,12人荣立二等功,9人荣立三等功。
开路先锋南征北战功绩卓著大地测量野外作业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高度流动分散。
50多年来,囯测一大队曾38次去新疆,25次到内蒙,28次进西藏。
足迹遍及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广袤神奇的土地上洒下了测绘队员的鲜血和汗水,在杳无人烟的地方,留下了测绘队员们第一个足迹。
凭着队员们的坚强意志,全队测量行程5000千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200多圈。
1954年建队至1965年,是国测一大队艰苦创业时期。
当时,由于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测绘资料残缺不全,不少内地省份,特别是边缘省区,几乎一片空白。
国民经济建设测绘先行,按照国家的部署,十余年间,大队先后投入约1000多名作业人员,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甘肃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地区,新疆的石油农垦开发区,东北的大庆地区以及云、贵、川等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大地控制测量,为这些地区1∶10万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提供了基础测量控制。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口语交际(8分)认真听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1.这篇新闻报道了一个什么消息?(2分)2.2005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的结果: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米,精度为±0.21米,峰顶冰雪深度为米。
(2分)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珠峰的新高程数据,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在行政管传播、闻传播、对外交流、公开出版的地图、教材及社会公众活动中使用。
B.成功进行登顶测量后,科学家在理论研究、严密计算和反复验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珠峰大致高程。
C.从2004年着手准备、2005年3月正式开始的珠峰高程测量,于5月22日成功进行登顶测量。
D.目前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高程为8611米,仍比珠峰低200多米。
4.本次测高,珠峰变“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写出其中一条即可)(2分)二、语言积累和运用(26分)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8分)等待,应该是一种向上力量的潜藏和孕育;等待,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完善。
正在读书的众多莘莘学子,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正处于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大好光阴,在刻苦学习中等待,攒聚日后“浪()飞舟”的力量,为理想殿堂签下无悔的(q)约。
空等,达不到理想的彼岸;傻等,等不到日后的腾飞。
生活中处处有等待,人人在等待。
草儿等待生命的翠绿,;农民等待秋季的收获,;……谁不在等待幸福?谁不在等待成功?但是,我们每个人又都不能等待,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q()莘()攒()(2)解释“意气风发”在句子的意思。
(2分)意气风发:(3)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各补写一个句子,句式和结构要与前一句一致。
(2分)草儿等待生命的翠绿,;农民等待秋季的收获,。
6.根据课文诗文填空。
(12分)(1),。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2)《竹里馆》中以声响托出静境的句子是:,。
1、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⑴建立和维护高精度全球和区域性大地测量系统与大地测量参考框架⑵获取空间点位置的静态和动态信息⑶测定和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地球外部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⑷测定和研究全球和区域性地球动力学现象,包括地球自转与极移、地球潮汐、板块运动与地壳形变以及其他全球变化⑸研究地球表面观测量向椭球面和平面的投影变换及相关的大地测量计算问题⑹研究新型的大地测量仪器和大地测量方法⑺研究空间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⑻研究月球和行星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
2、大地测量的六个特点是什么?长距离,大范围;高精度;实时、快速;“时间维”;地心;学科的融合。
3、地心坐标系统应满足的四个条件是什么?⑴原点位于整个地球的质心⑵尺度是国际统一规定的长度因子⑶定向为国际测定的某一历元的地球北极和零子午线,称为地球定向参数⑷满足地球地壳无整体旋转的约束条件4、大地测量常数的概念?大地测量常数是指与地球一起旋转并和地球表面最佳吻合的旋转椭球的几何和物理参数。
5、深度的概念是什么?深度是指在海洋水深测量所获得的水深值,是从测量时的海面(即瞬时海面)起算的。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1957 、1985 和2000 三个国家重力基本网。
目前启用的国家重力测量框架为2000 国家重力基本网。
7、实用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实用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地面大地控制网,即以精确可靠的地面点坐标、高程和重力值来实现大地测量系统。
8、地面大地控制网大体分为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重力控制网三类。
9、进行平面控制测量主要目的是完成点位(坐标)的传递和控制。
10、平面控制测量按测量的精度等级高低分为四个等级的平面控制网。
11、平面控制测量的技术有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卫星定位测量。
12、一等三角锁一般沿经纬线方向构成纵横交叉的网状。
13、国家高程控制网布设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国家高程控制网布设的目的和任务有两个: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高程控制网,为地形测图和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高程控制;二是为地壳垂直运动、海面地形及其变化和大地水准面形状等地球科学研究提供精确的高程数据。
中国十大测绘科技事件为了纪念中国测绘学会成立50周年,增进公众50年来我国测绘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辉煌历程的了解,激发公众关注测绘、理解测绘、学习测绘的兴趣,进一步促进测绘科学发展,提高测绘保障能力,中国测绘学会于2009年1月至11月举办50年来对中国测绘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10大测绘科技事件”评选活动。
事件评选12月5日揭晓: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覆盖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包括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1万、1:5000和1:2000地形图。
我国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已覆盖全部陆地国土;1:5万和1:1万地形图分别覆盖陆地国土约85%和47%;1:5000、1:2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基本覆盖了全国城镇地区。
全国1:5万地形图是国家最重要的基本比例尺地图,完成全国1:5万地形图覆盖,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测绘水平。
全国1:5万地形图测绘始于1951年,1956年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施测,1964年开始施测与更新并举。
截止2005年,共测制1:5万地形图19000余幅,覆盖面积760万平方公里。
2006年开始实施“国家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陆续测制5000余幅1:5万地形图,覆盖面积200万平方公里。
到2010年,我国将实现1:5万地形图陆地国土全覆盖。
1:1万地形图测图始于1978年,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农业区划和土地资源详查的需要,目前已成为省、区(直辖市)级最主要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1万地形图已测制15万余幅,覆盖面积450多万平方公里,基本覆盖主产粮食与经济作物的平原丘陵地区。
2.国家大地基准建立和2000坐标系启用国家大地基准包括平面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和重力网,是国家测量工作和地图测制工作的基础。
1954年,我国军事测绘部门通过东部地区一等三角锁区域性平差,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大地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为全面开展天文大地网布设工作和地形图测图工作提供了保障。
高程height定义:地面点到高度起算面的垂直距离。
所属学科:测绘学(一级学科);大地测量学(二级学科)定义高程(标高)【elevation】指的是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称绝对高程。
简称高程。
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某假定水准基面的距离,称假定高程。
测定办法“高程”是测绘用词,通俗的理解,高程其实就是海拔高度。
在测量学中,高程的定义是某地表点在地球引力方向上的高度,也就是重心所在地球引力线的高度。
因此,地球表面上每个点高程的方向都是不同的。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一个要素。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是精密测定高程的主要方法。
水准测量是利用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仪),测定地面点间的高差,推算高程的一种方法。
分类世界各国采用的高程系统主要有两类:正高系统和正常高系统,其所对应的高程名称分别为海拔高和近似海拔高,统称为高程。
正常高系统和正高系统是有区别的,主要是由于重力场的影响不同,重力线就会产生一些偏移。
我国规定采用的高程系统是正常高系统。
如果不是进行科学研究,只是一般使用,正常高系统结果在国内也可以称为海拔高度。
过去我国采用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观测成果求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的零点,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后经复查,发现该高程系验潮资料过短,准确性较差,改用青岛验潮站1950-1979年的观测资料重新推算,并命名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国家水准点设于青岛市观象山,作为我国高程测量的依据。
它的高程是以“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所定的平均海水面为零点测算而得,废止了原来“1956年黄海高程系”的高程。
2005年,中国对珠穆朗玛峰的高程的重新测定,耗时近半年。
2005年九月公布的测量结果是:珠穆朗玛峰高程为8844.43米。
10月9日,国家测绘局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度为8844.43米。
之前沿用多年的8848.13米今后不再使用。
珠峰测高的主要方法是两种:第一种方法是传统的经典测量方法,就是以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为基础,配合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方式,获得的数据进行重力、大气等多方面的改正计算,最终得到珠峰高程的有效数据。
2.4 海陆变迁一、选择题(2020·全国单元测试)我国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在峰顶竖立测量觇(chān)标。
左图示意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右图为珠峰顶竖立觇标照片。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珠穆朗玛峰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这两大板块是()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2.登顶当日,珠峰昼夜长短状况是()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等长D.出现极昼3.正午时觇标影子朝向()A.正东B.正南C.正西D.正北(2020·全国单元测试)“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5.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B.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2020·全国单元测试)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太行山中发现了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沈括的记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古代的海螺是生活在陆地上的B.太行山不久将从陆地变为海洋C.太行山曾发生过火山喷发活动D.太行山是从古老海洋演变来的7.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活动B.火山爆发C.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升降D.地球的公转运动(2020·全国单元测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现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大洋,其原因是A.海平面上升B.海底地震C.板块分离D.板块碰撞(2020·全国单元测试)某地质调查小分队准备对如图所示区域进行一次野外调查.读“世界局部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