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绍兴市纺织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教学文案

绍兴市纺织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教学文案

绍兴市纺织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教学文案
绍兴市纺织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教学文案

绍兴市纺织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内容提要:

绍兴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已具备较明显的集聚优势、设备优势、信息优势、市场优势。但是,近几年纺织业内忧外患并存,内有要素、资源、环境等制约,外有国际贸易冲突、市场竞争等压力,使得绍兴纺织界开始真正认识到粗放型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之后的众多现实问题。绍兴纺织既要做大做专,又要做精做强。

本课题借助于经济普查的完整资料,结合调查走访,对绍兴纺织工业进行一次较系统的盘点,摸清家底,把明脉搏,在此基础上对绍兴纺织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以为绍兴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情况、理论、政策等方面的参考。

绍兴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纺织业[注]是绍兴的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上游的PTA、聚酯、化纤,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组成的完整产业链。这些内在紧密联系并频繁互动的行业及其所属的企业构成了一个纺织产业集群,成就了绍兴经济二十多年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日益频繁的贸易摩擦、错纵复杂的要素制约引起了各界人士对绍兴纺织优、劣势的思考和探讨,对绍兴纺织前景的焦虑和研究。在当前,重新审视我市的纺织产业结构布局并实施有效的措施,对继续发挥纺织产业优势,巩固提高其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构筑绍兴制造业高地,促进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绍兴市纺织工业发展的现状

绍兴素有“纺织之乡”的历史传统,自古柯桥一带便有“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绸”的美誉。现代绍兴纺织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崛起于90年代,成熟于21世纪。在二十多年的产业发展中,历经“化纤”革命(上世纪80年代初期)、“市场”革命(1988年)、“体制”革命(1993年)、“无梭化”革命(1995年前后)、“外贸”革命(1998年之后),

[注]本文中的纺织工业,泛指纺织、服装、化纤及相关产业,具体包括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三大行业。

五大革命,创造了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奇迹,记载了绍兴纺织不断创新与超越的发展历程。当前,面对纺织产业发展的新形势,绍兴纺织界又悄然掀起一场以创新为特色的产业革命,探寻着一条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之路。绍兴纺织工业发展至今,已具备“六大优势”,但也存在“六大不足”,并逐步向“四大趋势”发展。

(一)六大优势

1.总量规模优势。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表明,2004年底全市共有纺织工业法人单位5397家,从业人员44.70万人,实收资本332.36亿元,资产总额1229亿元;纺织工业个体户共有5.33万户,从业人员18.74万人。纺织工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99.4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6%,年平均从业人员63.44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53%(详见表一)。我市纺织工业增加值已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强(26.5%),其中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

同时,绍兴纺织业还具有较明显的单体规模优势。纺织工业法人单位平均资产达到2277万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全省平均水平的1.7倍。其中以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最具优势,其平均资产规模为全国的1.8和2.2倍,服装制造业平

均资产规模为全国的1.2倍,但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表二 2004年户均资产规模对比

2.产业集聚优势。绍兴纺织业的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区块特色,已形成了全国闻名的三个生产基地:一是以绍兴县和绍兴市区为主的全国最大的化纤布生产和销售基地,

二是以嵊州为主的全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三是以诸暨为主的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从区域产品角度上讲,绍兴纺织业已形成“化纤布生产量、领带生产量、袜子生产量、纺织品(布)市场交易量”四个全国第一。在每一区块中,都有与之依托的配

图一: 绍兴市纺织工业地域分布情况

市区

7%诸暨①纺织业

②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③化学纤维制造业

套专业市场,尤其是绍兴县,拥有亚洲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中国轻纺城钱清原料市场则是全国化纤原料交易中心。围绕专业市场形成的区域特色经济,既有规模优势和分工优势,又有趋于成熟的技术优势和销售网络优势。与发达国家和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具有低成本优势,与国内中西部地区相比,具有技术、质量和销售渠道的优势。

3.同业竞争优势。产业集聚较大程度地节省了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了资金周转速度,加上区域内较严密的深度分工,使得绍兴纺织工业以较高的资金回报率和劳动生产率而屹立市场潮头。服装、化纤业每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分别达15.34元和7.36元,均高于全省平均的12.50元和6.96元,纺织业接近于全省平均,也达到8.98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也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与全省平均基本接近。除服装业外,成本费用利润率、劳动生产率处于全省领先(详见表三)。

4.产业体系优势。绍兴纺织业从织造起步,通过向前向后延伸,至今已形成了上游的PTA、聚酯、化纤,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组成的完整产业链,并向纺织机械、印染原

料、绣花等产业延伸,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市场产销体系。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绍兴纺织业的产业链最完整,并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区域品牌也远扬在外。但总体上,目前绍兴纺织产业网络“橄榄型”特征明显,强势环节主要集中在中间阶段,前端的石油冶炼和后端的服装服饰相对较弱,纺织机械与技术服务等配套领域则仍需加强。

图二:绍兴纺织产业链示意图

5.设备技术优势。尤其是1995年前后发起的“无梭化”革命,是绍兴纺织历史上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3年中共淘汰4万多台有梭织机,引进了2万多台无梭织机,使无梭化率达到50%以上,走过了国外需要二三十年才能完成的织机无梭化历程,绍兴的纺织技术装备水平一下子达到90年代中期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目前全市已拥有无梭织机3万多台,形成了无梭织机占全国1/6的绝对优势,织造设备的先进性国内外首屈一指。与之相配套的化纤、印染、服装也引进了大量先进设备,进口设备比例接近60%,形成了织造为核心的一条龙专业化生产格局。在产品开发能力上,绍兴纺织业从应用CAD技术入手,广泛采用信息化技术,产品开发从原来“三天出小样,五天上批量,七天进市场”,进一步提升为“三分钟出小样,三天上市场”,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时间。质量档次上,积极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原料,开发新产品。从原来的低档次的涤纶布到现在的仿毛、仿丝、仿麻等仿天然织物,逼真度和服用性能大大改观,极大地提高了绍兴纺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

6.机制体制优势。1993年,绍兴在全省率先拉开了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1998年,再次推动以股份制改造为主的乡镇企业“二次改制”,到1999年,全市乡镇企业改制面超过99%,纺织企业基本实现民营化。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纺织工业法人单位实收资本中,国有和集体成份已降到7%以下(详见表四)。据测算,全市纺织工业增加值中,个私经济占到62.4%、外商和港澳台经济占30.1%,而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分别仅占0.7%、6.8%。时间证明,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这批企业因权责分明,较出色地显示了高效决策和快速应变能力,开始在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甚至傲立行业之巅。

(二)六大不足

1.结构性矛盾突出。从总体上看,纺织产业结构中织造

部分相对庞大,而服装部分占的比重很小,化纤、印染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织造产品中显示以化纤类为主的单一结构。产业链各环节中,化纤常规产品产能增长较快,而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供应不足,配套原料发展滞后;在衣着、家用和产业用三大纺织产品中,劳动密集的服装加工竞争激烈,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用纺织品仅占3%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近几年,面对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绍兴纺织上游受制于化纤原料,下游受制于终端产业,企业微利恶性竞争日益加剧。

2.产业链整合度不高。纺织产业群中,整个生产链缺乏有机的协作,印染产品与服装面料脱节,面料与纺织坯布脱节,纺织坯布与化纤原料脱节,并且化纤、织造、染整等相关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新型原料开发不足和印染后整理技术低已成为制约绍兴纺织工业的两大瓶颈。同样的坯布,可能就因为后整理这道工序的差距而相差几个档次。同时绍兴纺织工业还表现出与周边区域的对接不力,与杭州、宁波、温州等庞大的面料需求相脱节。大量企业因在绍兴找不到合适的面料,不无遗憾地舍近求远。不仅如此,本地的服装面料自给率也相当低,名牌服装企业基本上都从外地引进高档面料。

3.产品竞争同质化。绍兴纺织工业拥有一支众多中小企业组成的生产队伍,这些企业自身开发能力和意识弱,加上面料可复制性强,他们对中低档次面料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已形成“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纺织”俨然成为“仿织”,以致产业结构趋同,产品主要以化纤类布料为主,大众产品信息流活跃,尖端产品、前沿产品信息匮乏,精加工、深加工产品少,产品的市场周期越来越短,附加值超低运行。可以说,目前绍兴纺织业的产业集聚还停留在横向简单

集聚,企业合作理念还不强,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松散型特征。

4.企业自主创新不足。大部分纺织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意识不强,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1%,有的更低甚至空白,大型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和跨国配置资源的能力,尤其是应用高新技术的新原料开发产品能力方面先天不足,技术上“跟而不领”。由于技术开发能力跟不上先进装备的跳跃式发展,致使绍兴纺织产品的主流仍停留在中低档水平。如:我市涤纶丝90%是长丝类,其中极大部分是常规丝;诸暨的衬衫在全国衬衫行业中只能以中档产品排列;几家档次较高的服装企业如恒柏集团、步森集团的面料,95%以上来自外地或国外;诸暨的袜业、嵊州的领带已形成规模,但绝大多数以定牌、来料加工为主。目前绍兴纺织产品开发主体不太明确,一些布商成了产品开发的主体,而企业却置身事外。因此,技术开发人才难以发挥作用,或者是因不了解市场需求而开发不出新产品,而布商了解市场信息,但无力开发,呈现出技术与市场脱节的尴尬,研究机构与市场销售部门互通信息的配合程度明显不够。

5.人才资源短缺。绍兴纺织业已涌现了一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擅于技术的纺织人才队伍,对现代化设备运用自如,先进的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借鉴与应用。但目前最大的制约因素仍是专业人才,特别是产品开发和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的人才相对缺乏,要适应全球贸易一体化的世贸游戏规则,集技术、管理、金融、法律、国际贸易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更是极其缺乏。2004年底,全市各类纺织科技活动人员仅5370人,不到纺织业从业人员的1%。“技工荒”则是近几年快速提升生

浙江省纺织业现状及其发展

浙江省纺织业现状及其发展 内容摘要 本文从浙江纺织产业在这个后配额时代中的存在问题情况为出发点,了解浙江纺织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人民币的升值、欧美对我国纺织品各种的限定、壁垒、技术发展、创新能力较弱等,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政策等,从技术角度考虑解决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加强人才技术发展方面入手解决现实中面对的新情况。 我认为浙江的纺织产业,要根据自己实际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不能光靠国家指定的法律法规,参照每个取得成功的企业发展轨迹,从中吸取有利的因素,同时根据自己本身的特点去争取适合自己的一条发展道路,逐渐减少现实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后配额、发展策略、国际竞争

THE PRESENT AND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TEXTILE INDUSRYY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base on the problems and tough situations of textile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after in this quota time,to understand exactly the existing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these companies such as:the Renminbi revaluation, Europe and America's limit and barrier,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innovation ability is weaker and so on.This paper will analysis the cause of those problems and methodologies to it , evadable the Renminbi revaluation risk from the technical method, strengthens the talented perso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o solve realistic problem to new situation. In my point of view, all textile company in the Zhejiang province, we must give the right medicine according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but not the regulations and laws of our country. Learning the successful model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 and export comp any’s trace and making use of the ourselves advantages or specificity, at the same time reducing the liability on the outside gradually, to own ourselves a suitable and adequate developing path, maybe this is the right choice! KEYWORDS:Renminbi revaluation,after quota,development policy,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正式版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全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及运行特点 纺织工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的4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纺织业(含服装工业、下同)已成为拥有最初的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整理和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其内容已涵盖化纤、织造、针织、脱漂、服装五个重要的纺织领域。 截至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9家,占全市规模工业总数的 18.1%,单位个数居市县市区之首,主导产

品有棉纱、药纱坯布、医用纱布片、服装、涤纶短纤维、防护口罩等若干个品种,全市纺织行业已涉及纺纱(6家)、医用纱布(5家)、棉布(12家)、化纤(2家)、服装(3家)等6大门类,现有纺纱能力30万锭(其中:朝阳纺织5万锭、凯达纺织5万锭,中冠纺织11万锭),资产总额91408万元,从业人员7099人,占市属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数的30%。年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6697万元,其中:奥美、朝阳公司分别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总额13000万元,入库税收3000万元以上。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年产混支纱3万吨,药纱坯布2.75亿米,医用纱布片7033万包,各类服装500万件,涤纶短纤

浙江省特级老师

附件 第十一批浙江省特级教师名单 杭州市(42人): 陈欢(女)杭州第二中学 钟小平杭州第二中学 陈萍(女)杭州学军中学 方淳杭州第十四中学 孔慧敏(女)杭州第十四中学 周顺钿杭州高级中学 蒋春英(女)杭州聋人学校 吴国良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杨志敏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李学军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孔晓玲(女)杭州市建兰中学 高军玉(女)杭州市时代小学 蒋军晶杭州市天长小学 陆虹(女)杭州市胜利小学 张群(女)杭州市行知幼儿园 唐彩斌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苏建强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 王盛之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 徐惠琴(女)杭州长江实验小学 汪燕宏(女)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 陈竹根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潘云芳(女)杭州市三墩中学 江萍(女)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李勤杭州市学军小学 厉志光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 沈颖洁(女)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沈旭东杭州市长征中学 胡柳蔚(女)杭州市文澜中学 张翼文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汤肖丽(女)杭州采荷第二幼儿园教育集团 吴金炉杭州市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 阮长海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初级中学 汪坚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凌静(女)杭州市乔司职业高级中学 吕桐军桐庐县实验小学 汪永成千岛湖中等职业学校 赖朝晖严州中学 邵锋星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华志红富阳市郁达夫中学 裘志平富阳市永兴学校 吕立峰富阳市实验小学 许强临安市玲珑小学 宁波市(32人): 杨榕楠宁波市效实中学 张悦(女)宁波市效实中学 盛艳萍(女)宁波外国语学校 王姬(女)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吴利文(女)宁波市孔浦中学 沈晓英(女)宁波市通途小学 王勇宁波市鄞州区正始中学 张全民鄞州高级中学 章玲(女)鄞州中学 钟辉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小学徐春燕(女)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陶育义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王彧钊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郑巍巍(女)宁波市北仑区淮河小学 周汉斌(女)宁波市海曙区海曙中心小学邹艳(女)宁波市海曙第二外国语学校胡剑红(女)宁波市第二幼儿园

纺织业特点及现状

纺织业 行业特点 ?纺织业在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 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 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 续发展至关重要。 ?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纺织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 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纺织业细分下来包括棉纺织、 化纤、麻纺织、毛纺织、丝绸、纺织品针织行业、印染业 等。 ?纺织业同时也是一个高污染行业。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纺织业被列为重点污 染行业。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印染行业污水排放总量居 全国制造业排放量的第5位。60%的行业污水排放也来自 印染行业,且污染重、处理难度高,废水的回用率低。化 纤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些产品大量使用酸和碱,最终产 生硫磺、硫酸、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有些则是所用溶剂、介质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化纤生产 污染环境的另一种表现是化纤产品本身的不可降解性,特

别是合成纤维,其废弃物回收成本高,燃烧后污染空气;废弃后不易降解,造成土壤环境恶化。另外,毛麻丝行业的前处理过程也是行业污水排放的重点。在能源消耗方面,

纺织机械、化纤机械电力消耗十分突出。化纤行业总耗能 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30%左右。 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 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 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 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07年1-11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690,091,13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4 6%;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625,893,972千元,比上年 同期增长了21.2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61,878,749千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27%。 ?2008年1-2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70,235,318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44%; 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55,274,904千元,比上年同期增 长了17.08%;实现累计利润总额7,551,666千元,比上年 同期增长了17.14%;截至2008年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 上企业数量为28,174家。

绍兴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现状与转型升级之路

绍兴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现状与转型升级之路-国际贸易 绍兴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现状与转型升级之路 陈黛霞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 纺织服装业素来是我国的民生产业。浙江,作为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生产强省和出口重省,纺织服装业是其支柱产业,年出口量占据了全国纺织品出口的五分之一,享有“中国纺织看绍兴”的美誉、中国“丝绸之府”、“纺织之乡”、“轻纺城”众多美称,是全国著名的全球纺织城和纺织品贸易中心。经起步、发展、崛起,绍兴纺织服装业已日趋成熟。现今,占据了市工业经济“半壁江山”的纺织服装业,几经变革和发展,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屡屡创造纺织业奇迹,现已成为绍兴国民经济命脉中十分重要的传统制造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出口产业。 一、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现状分析 (一)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的规模数量及地位 浙江一直是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大省,出口一直位居各省市之首,在全国占比较大。其中,绍兴是最大的贡献者之一。一直以来,绍兴的纺织服装业的规模数量增长迅速,在全省各主要纺织服装出口城市中位居前列。如表1所示,其出口额由2009 年的105.6878 亿美元一跃而升至2013年的188.9713 亿美元,首创历史新高,短短几年,出口额高出83.2835亿美元。近五年中,绍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比重整体上不断上升,且出口地位稳固,2010 年出口额达到了最高点为99.1%,依然是浙江的出口大户。2013 年,出口有复苏的趋势,实现了平稳增长。与全国其他的省份比较看,历年绍兴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均保持前列,在省乃至全国的出口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 (二)绍兴纺织服装业出口态势分析 “纺织兴,绍兴兴”,纺织品服装出口是绍兴对外贸易的主导出口商品。如表2所示,近五年来,绍兴纺织服装业发展迅速,出口增长稳定,出口总额实现了近两倍的飞速发展,整体呈稳步上升的趋势。近五年中,仅2009 年和2012年分别出现了4.08%和0.41%的负增长,2012 年整个绍兴的外贸出口总额也下降,且同比萎缩1.67%。外贸形势严峻,但仍逐步企稳回暖,2013 年绍兴的纺织服装出口出现了9.82%较为强劲的反弹,使绍兴纺织服装出口首次突破180 亿美元,与2009年相比近乎增长了两倍。从近五年绍兴纺织服装出口的整体情况看,总体呈现了前段起伏后端趋稳的态势,但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依然很多。 与浙江其他主要纺织服装出口城市比较,绍兴历年纺织服装出口额均保

【精品】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对1980 年前韩国具有竞争力的前五十大出口企业的统计表明,韩国的纺织与服装产业占据了半壁江山。1990年初韩国纺织业面临大多数东亚经济体的低工资国家和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国际市场占有率减少,国内企业转往低成本地区生产;2000 年后为适应市场变化,重新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强化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差异化策略,由内需转为出口导向,发展自我品牌产品,使得纺织业在韩国的经济发展中仍居重要地位。 1 韩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 1.1 生产与进出口现状 纺织服装业是韩国重要的产业之一。2000 年韩国纺织服装业占国民总产值的8%,从事纺织业的人数占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9%;2002 年韩国棉纺业通过结构调整,将细纱机保有量减少了20 万锭,使棉纺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大幅度提升。韩国成衣主要出口地区为美欧、日本及中国,近年来对中国出口增加。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2001 年韩国纺织品出口值为153 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4.4%,居世界第五位;2002 年成衣出口总额38.52 亿美元,2003 年增长到66 亿美元;2004 年纤维类产品的出口总额为152 亿美元,其中纺机设备的出口金额为11.13 亿美元,比2003 年的出口额9.26 亿美元增长了20.2%。韩国纺织业年贸易顺差一般在100 亿美元左右,纺织及成衣业出口值占制造业出口总值11.3%,其中成衣业占3.4%。 1.2 消费现状 在韩国纺织品销售中以中低价为主的通路型态居重要地位:2003 年,韩国成衣卖场面积在3 000 平方公尺以上的大型商店共1 863 家,其中803 家分布在汉城、仁川及京畿地区。其中,一般商店 1 458 家,折扣店238 家,百货商场98 家,购物中心46 家,批发中心 5 家。大型折扣店及购物中心较1999 年增长174%、48%,增长幅度最大。另外电视购物及网上购物等无店铺的流通方式亦迅速发展,2003 年网上购物、电视购物及邮购等无店铺市场销售额分别占39%、36%、24%。韩国的家用纺织品消费呈快速上升趋势,服装消费市场分布非常广泛,除了连锁店、专卖店,还有很多大型市场。如汉城的东大门纺织品服装市场,每年约有12 万人次的外国游客光临。像这样规模的纺织品服装批发零售市场,韩国至少有30 多个。 1.3 对外投资现状

绍兴纺织业现状

2010 年第02 期(下) 1.产业升级必然———绍兴纺织业的现状 1.1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不少加工工序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然依靠大量的进口。其次,高新技术、纤维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还很大,致使这些纤维在相关产业的研发应用上受制于人。第三,纺织机械方面,尽管我国纺织机械在产量和产能上呈快速发展势态,但许多高档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依然需要大量进口,近几年进口设备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第四,面料方面,虽然国内产能产量大,但真正出口的高档服装却用的是进口面料。最后,在服装上,可以生产世界上任何服装但大多是贴牌加工,自主品牌寥寥无几,就连国内的知名服装品牌也被国外的品牌主宰。 1.2 产品结构不合理 产品结构不合理首先体现在衣着、装饰、产业用布三类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绍兴三者间的比例为97:2:1,与发达国家40:30:30 和我国今后十年所要达到的50:30:20 的比例相距甚远;其次同构性档次较低,用料化纤为主,织造方式以梭织为主,高档次、个性化、差异化面料少,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印染后整理水平低严重制约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出口产品屡遭国外绿色贸易壁垒。 1.3 产业链整合度不高 在绍兴,整个纺织产业生产链缺乏有机的协作,印染产品与服装面料脱节,面料又与纺织坯布脱节,纺织坯布又与化纤原料脱节,并且化纤、织造、印染等相关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此形成的“水桶效应”为绍兴纺织企业最终产品质量档次提升带来极大困难。另外,绍兴纺织企业近几年的超速发展,时期也的资产负债率始终在70%的高位上徘徊,高资产负债增加了企业还贷付息的压力,影响企业流动资金正常使用,同时对企业今后的融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最终阻碍企业的全面发展。 2.产业升级阻力-资源和环境 2.1 纺织业的资源因素 绍兴县有4500 多家纺织企业,每年产值达到700 多亿,占全县产值的70%,纺织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普遍超过30%,绍兴县纺织品出厂价格却只涨3,1%,由于成品的低价竞争,上涨的成本无法转嫁给成品,由于纺织业是一项高能耗行业,能源的短缺也同样制约着纺织业的发展。__________另外劳动力资源也面临着相同的情况。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其竞争优势大部分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之上。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最新统计表明,今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经济呈V 字走势,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同时80﹑90 后的新生代民工需要选择优良的工作环境,还有内地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形成气候,这些都逼迫企业不得不改善劳动条件来吸引民工,无形增加了企业劳动力的成本,也大大减少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2 纺织业的环境因素 纺织业是中小企业之一,是从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而来的,自身利益的诱导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往往容易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绍兴纺织业发展 的同时,社会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首先,绿色标准日益严格,国际市场入市门槛不断提高。绍兴纺织品的国际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中东、日本和东盟, 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采取环境保护行动较早、公众环保意识较强、环境技术较先进、环标准较严格的区域。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欧盟制定一些新的贸易壁垒和产品限制也是极有可能。这些都带来严峻的挑战。由于绿色壁垒的影响,在绿色标志认证、技术革新及设备进口、使用进口原料等方面的费用大大增加,使得出口成本增加,使部分企业的产品丧失了原有的价格优势,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次,过高的国际依存度和货币风险使绍兴纺织业面临极大的国际市场风险。据统计表明,中国纺织业的国际依存度约40%以上,绍兴纺织企业出口

纺织业的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纺织业的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全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及运行特点 纺织工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的4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纺织业(含服装工业、下同)已成为拥有最初的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和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其内容已涵盖化纤、织造、针织、脱漂、服装五个重要的纺织领域。 截至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9家,占全市规模工业总数的18.1%,单位个数居市县市区之首,主导产品有棉纱、药纱坯布、医用纱布片、服装、涤纶短纤维、防护口罩等若干个品种,全市纺织行业已涉及纺纱(6家)、医用纱布(5家)、棉布(12家)、化纤(2家)、服装(3家)等6大门类,现有纺纱能力30万锭(其中:朝阳纺织5万锭、凯达纺织5万锭,中冠纺织11万锭),资产总额91408万元,从业人员7099人,占市属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数的30%。年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6697万元,其中:奥美、朝阳公司分别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总额13000万元,入库税收3000万元以上。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年产混支纱3万吨,药纱坯布2.75亿米,医用纱布片7033万包,各类服装500万件,涤纶短纤维3500吨,防护口罩6000万片。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改上档升级,纺织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织造行业拥有各类织机1500台,其中:喷气织机80台,剑杆织机110台;拥有各类细纱机480台套(按420锭1台车计算),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中高档缝纫机700台套。 (一)产业链条比较完整。

纺织业已成为拥有从最初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和服装加工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进行纺纱→织造→脱漂→制造。朝阳纺织、中冠纺织、森达纺织、金格纺织等4家主要棉纺织企业全年耗用本地棉花1.5万吨,纺纱后链接到下游卫材行业,卫材行业全年耗用棉纱1.4万吨,以此生产制造医用药纱布、帆布,然后链接到服装企业生产服装。 (二)块状特色比较鲜明。 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医用卫生材料为主导,江南产棉大镇百里洲镇以棉纺织业为主,仙女经贸区以服装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鲜明,已形成织造、折叠、脱漂一条龙生产体系。 (三)纺织行业外向度较高。 近几年,我市坚持“工业立市、开放活市”发展战略,积极吸引外资,努力扩大出口,外向型经济尤其是纺织产业对全市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年全市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2849万美元,纺织服装业成为我市四大出口创汇支柱产业之一。 从我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看,影响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偏小,缺乏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二是技术装备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三是产品档次偏低、附加值不高;四是创新和市场应变能力不强。 二、准确把握纺织工业发展趋势,合理定位我市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关于公布绍兴市中小学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关于公布绍兴市中小学 第二届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成员名单及组织第一次培训活动的 通知 各县(市、区)教研室、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各有关学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培养,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根据绍市教研字〔2009〕31号文件精神,经基层与市教研院学科教研员推荐,研究院审核同意,共有403位老师为第二届绍兴市中小学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成员,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根据工作安排,第一次培训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2009年5月23日9:00~16:30 (参加培训人员须上午9点前报到) 二、活动地点:绍兴市稽山中学报告厅; 三、参加对象:第二届中小学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成员。 四、活动内容: 1.青年教师教科研专题讲座; 2.学科教改项目、学术主题报告培训; 3.布置2009~2012年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研修活动要求; 4.分学科讨论研修计划。

五、其他: 1.与会人员资料培训费、差旅费回原单位报销; 2.请各县(市、区)教研室及时通知各校,并组织有关教师按时参加,无特殊情况,不予请假。 其他未及事项,请与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汤国荣老师老师联系(电话:88905976)。 附件:绍兴市第二届中小学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成员名单 二OO九年五月十二日 附件: 绍兴市第二届中小学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成员名单 小学语文品德(32人) 范盈颖绍兴市秀水小学陈建新绍兴县钱清镇小 沈耀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车霞萍绍兴县实验小学 冯朱敏绍兴市袍江小学樊国华绍兴县孙端镇小 钱燕群绍兴市群贤小学罗才军上虞市阳光学校 董丽雅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罗春君上虞市盖北镇小 祁玲娟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林志明上虞市崧厦镇中心小学 金燕越城区北海小学鲁国华上虞市实验小学 潘樱越城区北海小学马晓颖上虞市师范附小 王秀兰越城区树人小学张小洁嵊州市剡山小学 方利诸暨市新世纪小学徐铝萍嵊州市城北小学 郦泺静诸暨市实验小学余科峰嵊州市城南小学 候科顶诸暨市实验小学骆美玲嵊州市剡山小学 周州晖诸暨市暨阳小学王东明新昌县实验小学 柴少曼诸暨市店口教办张小勇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 张幼琴绍兴县柯桥小学徐鑫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 卢海勇绍兴县安昌镇中心小学石晓霞新昌县城西小学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纺织行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显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关键词】纺织行业;现状;趋势 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国际国内纺织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我国众多产业当中,纺织产业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民族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纺织产业的多次结构调整和发展壮大,我国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被誉为”世界纺织巨人”。纺织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十三亿多人口的穿衣问题,还向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供应着物美价廉的纺织品,对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治安以及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联合国今年预测全球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90亿,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多,纺织服装行业的前景较为乐观。同时,我国是纺织服装的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上我国在原料、劳动力成本和产品数量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据统计,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世界的比重由2000年的15.1%增长到2011年的超过30%。可见,纺织服装产业在未来具有更加广阔的需求空间。(2)国家为了支持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专门设立了“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专项资金”,围绕“纺织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创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纺织新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行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基础研究及共性技术研究”等领域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给予资金支持。为了振兴纺织工业,国务院于2009年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后在2009年4月再次提高至16%。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1)全球一体化导致了国际贸易的盛行,尤其在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投资领域的全方位开放,使我国经济更大程度地融入了全球竞争体系,从而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在国际贸易市场所占的份额,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2)伴随着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正面冲击,美国和欧洲经济衰退,纺织品作为这些地区一个重要的消费部分,自然受到影响。此外,在国际贸易中,还有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往往因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而产生实质性技术壁垒。(3)天然纤维原料和化纤产品价格的大幅上升使纺织产品水涨船高,面临着生产成本提高的问题。同时,随着规模的扩大,土地

绍兴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条件

附件1: 绍兴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条件 (试行) 一、必备条件 1.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思想端正,工作认真负责,教育教学实绩显著,有良好职业声誉和一定的知名度。 2.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学生满意率高。有与申报学科(专业)相对应的两篇及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等(每篇不少于2500字)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或获省一等奖及以上(B类学科放宽至获绍兴市一等奖或省二等奖及以上)。 3.近三年内主持或参与过县(市、区)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组织主持过学校主题教研活动。 4.获得县(市、区)级及以上荣誉。 5.执教县(市、区)级及以上公开课。 6.主讲“绍兴市学术主题报告”,认可度达到规定要求(中职系列和德育类本届评选暂不作要求)。 7.近五年来连续担任申报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具有申报学科的高级教师职称。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应有二年以上的任教经历。 二、选备条件: 具有下列选备条件中的2条,可以推荐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中学一级教师如果具有下列选备条件中的3条,可以破格推荐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 小学段: 1.曾获绍兴市及以上优质课一等奖,或省、市级教坛新秀,或绍兴市“三十佳”,或省级综合(专业)先进荣誉。 2.主持与申报学科(专业)一致的课题成果在绍兴市教科规划领导小组、省教研室组织的评比中获一等奖或在省教育厅、省教科规划领导小组组织的评比中获二等奖及以上。 3.近五年内在绍兴市级及以上教学研修活动中作过讲座二次及以上(不含学术主题报告)。 4.执教绍兴市级及以上公开课或应邀为省级或外地(市)开公开课二次及以上。 5.2000字以上的论文、案例、课堂实录等在省级以上正规刊物上发表累计达15000字以上。 6.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近三年参与由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组织的教学用书的编写; ②近五年正式出版过本学科较有价值的专著、译著或教师指导用书。 7.国家级本专业学术团体会员。

全球纺织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全球纺织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全球纺织品生产业发展现状 中投顾问《2017-2021年中国纺织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数据指出,2016年第4季度全球纺织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而服装生产总值同比增幅仅为0.5%。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第4季度,全球制造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7%,增速高于纺织品和服装领域,同时,发展中经济体的整体增速有所减慢。 从整体来看,全球纺织品服装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发展中经济体,其纺织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7%,服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作为对比,发达经济体纺织品和服装生产总值分别下降了1.1%和3.3%。 不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专家在报告中指出,虽然总体趋势如此,但是具体国家的表现和整体趋势之间可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比如,在10月到12月期间,巴西的纺织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6%,中国增长了4.3%,墨西哥增长了 2.6%。而同样是发展中经济体,印度尼西亚的纺织品生产总值同比却下降了7.9%,土耳其下降了2.9%,印度下降了2.1%。 发达经济体的情况也与之类似。比如,德国的纺织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2%,美国增长了0.3%,但是意大利和法国则分别下降了5.7%和4.9%。 再比如,在服装方面,第4季度中,越南的服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8.6%,中国增长了3.2%,但是土耳其同比却下降了7.2%,墨西哥同比下降了6.5%,印度同比下降了5.9%,秘鲁同比下降了5.7%。 在发达经济体中,法国的服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6.7%,西班牙增长了2.9%,而美国的服装生产总值却同比下降了5%,意大利下降了3.1%,德国下降了2.4%。 二、国际纺织品行业贸易强国 中国和欧盟都是全球重要的纺织品出口方和消费市场,纺织品贸易是中欧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5年11月,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规模约有2700亿美元,欧盟排第二,大约有1700亿美元,第三是印度和孟加拉国,大概有三四百亿美元左右的出口额。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纺织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特别是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迎来“零配额时代”、实现一体化以来,中欧纺织品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中国纺织服装对欧盟出口531.32亿美元,欧盟对华纺织服装出口额达到40多亿美元,都比2005年翻了将近一番。2015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5647.5亿美元。纺织服装贸易占中欧双边贸易的1/10。

纺织企业目标市场定位分析--毕业论文...

附件一 专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目标市场定位分析 专业市场营销 班级091 班 姓名韩方杰 指导教师万国伟(博士) 所在学院管理学院

浙江省纺织企业目标市场定位分析 韩方杰 浙江树人大学09 市场营销(专) 1 班 摘要:在浙江省的企业中,纺织企业因产品、消费者和市场定位模糊,而且目标市场不明 确,导致其不能很好的打开国内市场或国外市场并发展壮大。文章在分析了目前浙江省纺织 企业的营销现状,并且以惠丽金祥惠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为例找出了浙江省纺织企业STP的营销问题,最后得出浙江省纺织企业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策略。 关键词:纺织企业,目标市场,市场定位,营销策略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结构与思路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STP 相关理论 2.1.1 市场细分 2.1.2 目标市场选择 2.1.3 市场定位 2.1.4 市场定位全过程 2.1.5 市场定位的重要性 2.2 STP 营销策略对中小纺织企业的作用 2.2.1 有利于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2.2.2 有利于发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 2.2.3 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标市场 2.2.4 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3 浙江纺织企业发展现状 3.1 浙江纺织企业发展现状 4 浙江纺织企业市场环境SWOT 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块状经济 4.1.2 人力资源与劳动力供给 4.2 劣势分析 4.2.1 出口依存度高 4.2.2 创新能力不强,资金短缺 4.3 机会分 4.4 威胁分析 4.5 浙江企业STP 营销问题分析 4.5.1 营销观念,不重视STP 战略 4.5.2 缺乏科学的STP 营销战略与强的战略执行力 4.5.3 STP 营销创新不足 4.5.4 营销人才相对不足 5 浙江企业STP 营销问题诊断------- 以金祥惠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为例

绍兴纺织企业品牌化升级之路分析

绍兴纺织企业品牌化升级之路分析 [摘要] 创建强势品牌对于绍兴纺织业尤为重要。纺织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绍兴市的第一大产业。虽然绍兴纺织业规模庞大,但还存在没有掌握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模型及研究洁丽雅集团品牌化升级的成功案例显示,绍兴纺织企业可通过选择品牌元素、营销方案和次级品牌杠杆来创建强势的品牌,并借鉴其成功经验进行有效的品牌创建和管理。 [关键词] 绍兴;纺织企业;品牌化;升级路经分析 一、引言 纺织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是绍兴第一大产业,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截至2012年年底,绍兴共有大小纺织企业6.5万家,从业人员75万,其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413家,职工人数37万人,完成总产值323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162亿元,实现利税225亿元,自营出口总额172亿美元。 虽然绍兴纺织业的规模庞大,但从目前所处的整个纺织产业链来看,还没有掌握产业链的主要链节,仍局限在制造领域这个不掌握定价权的环节,处于价值链中的最低层,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低。大量纺织企业集中在生产加工环节,然而在行业最有价值、能创造出最多利润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渠道终端等环节比较欠缺或者薄弱。 绍兴纺织企业在品牌化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虽然绍兴是个纺织大市,特别是柯桥区(原绍兴县)拥有大量的纺织生产、贸易企业,但是纺织企业的知名、驰名品牌商标却明显缺少,与庞大的企业数量不相符合,其最重要原因可能在于纺织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或者想创建品牌,但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地进行品牌创建和管理。 在当前的形势下,创建强势品牌对于绍兴纺织来说尤为重要,讨论绍兴纺织企业品牌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将运用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理论模型,分析绍兴纺织企业品牌化问题。在第二部将介绍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理论模型,在第三部分将通过洁丽雅的案例来具体说明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理论模型在绍兴纺织企业品牌化中的应用。 二、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理论 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是指顾客品牌知识所导致的对营销活动的差异化反应。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品模型是从顾客的视角来探讨品牌资产,理解顾客的需求和要求并设计产品与方案满足他们,是成功营销的核心所在,也是创建强势品牌的重要手段。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模型的基本前提是:一个品牌的强势程度取决于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分析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提示:值得高兴的纺织服装的配套方而,不久的将来河南将有所突破。记者了解到由科技部资助、南京大学计算机科研团队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团队合作的名为“智能型服装版型设计机器人”软件己经进入验收阶段,届时“只要在电脑里输入顾客的腰围尺寸等指标,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想要的服装 值得高兴的纺织服装的配套方而,不久的将来河南将有所突破。记者了解到由科技部资助、南京大学计算机科研团队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团队合作的名为“智能型服装版型设计机器人”软件己经进入验收阶段,届时“只要在电脑里输入顾客的腰围尺寸等指标,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想要的服装” 2008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收入1180亿,居全国第六位,棉纺能力达到1500万锭,居全国第三位。但这些华丽的数据依然让人高兴不起来。河南省纺织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认为,河南生产的纺织品尽管量大,但都是大路货”深加工产品太少。 河南省高举重振纺织服装业的大旗下,河南纺织服装所要跨越的产业链上缺乏卬染、终端产品缺乏大品牌的两大障碍。 振兴规划出台河南纺织服装业“急行军" 河南省高调表示将重振纺织服装业后,时隔两天,有关的产业扶持

政策就出台了 9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豫政(2009 75号《河南省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文件。按照这个文件,2012年全省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2015年,全省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000亿元;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 从3000亿到6000亿的翻番,再到2015年再实现翻番,河南纺织服装业将进入一个“急行军”阶段。该文件还表示,将建设4 个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5个产业集群区。其中,郑州、新乡、南阳、周口成为河南未来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而许昌、开封、安阳、商丘、平顶山则成为产业集群区。 河南省纺织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认为,河南省对纺织服装业的重视一方而源于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看到国家对该行业的高度重视。就在今年2月4日,国务院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成为国家“十大振兴规划”之一。 卬染缺失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一大软肋 重振纺织服装业的道路上,缺失印染业是河南的一大软肋。

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对于这门课程,在进入贸易的学习前,我们必须先对中国纺织行业有所了解,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那么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究竟如何呢?它的现状与特征又是怎样呢?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消费以投资需求,生产组织方式,要求比较优势,市场竞争格局,资源环境因素等方面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的变化。纺织行业当前正处于深化转型升级,加快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新形势使发展的任务更显得紧迫和艰巨。全行业必须正确的把握宏观经济新常态下自身所面临的外部形势特征和内在特点。进一步明确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任务,更好的适应新常态要求,谋求实现更高水平的新的发展。 新常态简单的说,就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此我认为认识和把握纺织经济发 展新常态,可以从整个行业与外部环境形势和自身发展变化的本质联系上去研究 和探讨。从外部形势看,纺织行业主要面临4个方面的新常态的趋势。 一是内需消费结构升级加快。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纺织服装作 为生活必需品已经得到基本满足的条件下,个性化、多元化取代数量扩张,日益 成为新的消费趋势特征。更好满足消费者对衣着产品时尚性、功能性、生态按照 性等方面高品质的要求,成为纺织行业在新时期的重要使命。纺织的内需潜力随 着国民经济发展不断转化为现实的市场机遇,积极加强跨产业链、跨部门合作, 促进市场机遇为现实生产力,也是纺织行业重要发展任务。 二是国际竞争格局调整重构。国际市场长期处于缓慢复苏周期。发达经济体 进入了理性消费常态,市场需求端增长平缓,而且供给端,发达国家重启工业化 进程,加强控制纺织产业链高端,新型经济体深入参与国际产业布局调整。纺织 制造能力快速提升,逐步加强纺织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国际竞争。我国纺织行业 成本比较优势显著下降,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凸显。需要通过资本输出拉动跨国 研发设计,品牌渠道和原料以及加工基地建设,以及技术、人才、高水平的引进 等方式,深度参与国际产业体系分工合作,创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稳定国际市 场份额。 三是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改变。我国劳动人口增长进入拐点,大众就业偏好改 变,使纺织行业人力资源结构短缺成为常态,用工成本快速提升,比较优势基本 不负存在,天然性的短缺矛盾,随着消费需求增长日益凸显。国内棉花流通体制 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纤维原料供给的素质、品质、价格等仍是纺织行业面临的 重要挑战。行业发展必须更多的依靠人力资源质量提升和技术、支持、管理等非 物质要求投入,才能有效地破解要素制约和成本压力。

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状况及策略研究(毕业论文)

摘要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造成世界经济低迷,外部市场需求疲软, 经济危机所引起的就业压力、流动性不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跌等, 使我国纺织品行业在这轮危机中一度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充分暴露了中国纺织业长期以来依靠低成本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了一些新的困难。据海关统计,2008 年我国出口纺织服装幅度较上年回落10.7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出口1670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10.1%。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为中国纺织工业抢占新的制高点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低碳经济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碳排放指标成为欧美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另一借口。我国纺织行业必须尽快进行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现状,问题,策略;转型和升级 I

Abstract In 2007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causing the world economic downturn, the external market demand weak, the economic crisis caused 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lack of liquidity,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fell, so that our textile industry in this round of crisis was faced with very difficult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not only fully exposed the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have long relied on low-cost expansion of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mode, but also to the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has brought new difficulties. According to customs statistics, China's textile and garment exports in 2008 over the previous year rate down 10.7 percentage points. 2009 China's export 167 billion U.S. dollars, down 10.1% over the previous year.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for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to seize the commanding heights of the new provides a rar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With the climate conference held in Copenhagen, low-carbon economy has been widespread concern about carbon emissions targets or restrict China's textile exports to Europe and America to become another excuse.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must restructure as soon as possible to speed up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Key words: Post-crisis era; Status of the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problems, strategie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