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外工程质量管理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对国外工程质量管理的思考关于公司本部对国外工程质量管理的思考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外工程施工项目日益增多,公司能作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EC)的分包合作伙伴,为承建印度莎圣项目提供技术服务,感到非常荣幸。
为实现共同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要求,现从公司质量管理的角度对莎圣等国外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作如下思考,因此前无相关经历,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教。
一、准确界定国外工程所遵循的质量法规、标准和SEC 质量要求以合同约定为依据,准确界定承建/服务工程项目范围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是履行合同要求的基础。
为此需要组织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质量管理人员,认真梳理相关资料,加强与SEC 的联系、沟通,建立项目所需执行的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包括经业主认可的任何效力等同的国内标准和规范。
根据国外工程具体情况,由项目自备各类技术资料及规范标准,并按照甲方或业主要求提供安装、调试、试运行等所采用的国内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等的英文版本以满足项目质量管控需求。
对合同中没有明确相应标准、规范的,则按照国内电力行业惯例进行收集和准备,并要求项目部组织培训等方式学习相关知识,按照有关质量标准要求,配合业主方代表,严格控制现场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规定及设计要求。
二、建立健全公司、项目质量网络,明确各级质量职责和权限建立以公司总工程师为首、公司质量管理部(日常质量管理部门)与项目部直接相连的质量管理网络,直至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
在项目质量保证大纲中明确各级质量责任和管理权限。
同时在项目部与公司签订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明确公司与项目部的定位和责权关系。
项目部在行政上受公司领导,在项目管理上与公司是平等的双方责任关系,业务、专业上受职能部门和专业工程公司的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
项目部是项目执行的责任主体,对项目执行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和内外关系协调等全面负责。
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即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实施对工程项目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管理。
促进工程品质提升的实践与思考在当今社会,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工程品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工程品质不仅关系到项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还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如何促进工程品质的提升,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工程品质提升的重要性工程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
高质量的工程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
例如,坚固的桥梁能够保障交通的顺畅,稳定的电力设施能够确保电力的正常供应。
相反,低品质的工程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
从经济角度来看,优质的工程能够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
一个品质良好的工程项目,在其使用寿命内能够节省大量的维修和改造费用,同时也能够提高其市场价值和竞争力。
此外,工程品质的提升对于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促进工程品质提升的实践1、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是提升工程品质的基础。
施工企业应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质量职责,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监控。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通过引入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某建筑公司在承接大型住宅小区项目时,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施工,从原材料采购到施工工艺控制,再到工程验收,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最终该项目获得了优质工程奖。
2、优化工程设计工程设计是工程品质的源头。
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为工程品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工程的使用功能、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等因素,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思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
本篇文档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
一、加强监督管理的必要性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仅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更是一项关系到全民福祉的公共事业。
如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差,不仅会导致投资浪费,也会影响人民的饮水安全和生产生活。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质量优良,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优质的水利服务。
二、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备的监督管理制度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我们需要设计出一套完整、科学、规范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要有明确的工作责任、工作流程和检验标准,并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估。
同时,制度的执行者应该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工程质量的优劣、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三、强化工程验收的过程与标准工程验收是水利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对于一项工程,只有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并达到规定的验收标准,才可以投入使用。
因此,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进行工程验收。
其中包括材料和设备的检测、工程验收前验收组织的准备、现场施工质量的评估等环节。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并真正起到保障公共安全的作用。
四、加强事后跟踪与维保水利工程建设不是一次性的投资,而是需要长期维护和管理。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水利工程的事后跟踪和维保。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排除隐患,解决问题,在维护过程中做好记录,为今后的工程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我们也需要加强对于工程运转中单位的考核,提高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以上就是本文档对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思考的总结。
在建设水利工程时,我们需要注重监督管理,提高工程验收标准,加强事后跟踪和维保等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优良。
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有效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为广大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水利服务。
对比中西方文化对质量管理理解的实践差异中文摘要质量概念和质量管理理论是来自于西方100多年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探索,脱胎于典型的西方探索自然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科学思维,并由此成为现在体系化良好、适应性广泛的一种管理概念和理论。
我国的质量管理在30多年的生产建设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质量管理现在处于一个混合阶段。
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是夹生饭,是混合性的管理。
这种夹生除了来自于部分企业不愿意学习外,更多的是来自于东方文化对来自于西方管理实践和思维方式的质量管理理念的学习障碍。
由此这种夹生现象将长期存在。
破除这种理解差异造成的障碍,必须从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去发现,去寻求突破的根源。
由此,本文从质量管理来源、质量概念的正确内涵和质量管理的内在逻辑,以及东西方文化对此的不同导向和生产实践对比,厘清了各种认知差异来源及认知差异,从而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进入质量管理的新世界。
英文摘要The concept of quality and the theory of quality management come from the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socialized mass production in the West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They are derived from the typical Western cultural tradition of exploring nature and modern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thus become a well-systematized and widely adaptable management concept and theory.China's quality management has made tremendous progress in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for more than 30 years, but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in China is now in a mixed stag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many enterprises is mixed management. In addition to the reluctance of some enterprises to learn, this kind of entrepreneurship comes from the learning barrier of Oriental culture to the quality management concept from western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thinking mode. Therefore, this phenomenon will exist for a long time.To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s caused by this understanding difference, we must find the root of the breakthrough through through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refore, from the source of quality management, the correct connotation of quality concept and the inherent logic of quality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nd production practic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sources and cognitive differences of various cognitive differences, so as to help us enter the new world of quality management faster and better.1、缘起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三个基本目标之一,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基础内容,是工程实践中最普遍、最广泛的管理活动之一,学习和理解质量概念,无论是在理论中、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其最重要、甚至举足轻重的意义。
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思考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达到客户的要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一些关于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思考。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优点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此外,它还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效率和生产率,并增强企业的信誉和竞争优势。
因此,一个好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不足之处尽管质量管理体系带来的优点很多,但它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过度关注细节可能会导致效率降低,以及对员工的任务需求过于严格,造成对员工的压力和不满。
此外,大量的时间和资源需要投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这可能会妨碍其他企业活动的开展。
因此,企业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适当的改进。
三、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为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建立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系统。
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标准、检验程序、流程和流程重视,并制定质量管理系统的标准指南。
同时,企业还应通过培训和沟通来确保所有员工都理解该系统并在实践中执行。
2.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企业需要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收集数据,分析和评估质量问题,以便确定根本原因。
提高与质量有关的员工技能和知识,并将改进策略和方法介绍给员工。
3.持续改进。
企业还应制定持续改进计划,并不断监测并评估其效果。
企业应该定期检查和调整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它们始终保持有效。
4.加强内部协作。
企业应鼓励内部交流和合作,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需制定相应的看板和工作流程,以促进全员行动和参与。
四、管理人员的角色作为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他们的角色关键在于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他们应该在整个流程中发挥领导作用,指导员工解决问题,走向更高效,更优质的方向。
促进工程品质提升的实践与思考在当今社会,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工程品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品质的工程不仅能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提升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然而,要实现工程品质的提升并非易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促进工程品质提升的一些实践做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一、工程品质的重要性工程品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一个品质低劣的工程,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如结构倒塌、设备故障等,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同时,低品质的工程也会增加维护和修复的成本,浪费社会资源。
此外,优质的工程还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促进工程品质提升的实践做法1、加强前期规划和设计在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进行充分的规划和精心的设计是确保工程品质的基础。
规划要考虑到工程的用途、周边环境、未来发展等因素,确保工程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设计要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同时注重创新和优化,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例如,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要提前对交通流量、地形地貌等进行详细的调研,合理规划道路的走向和宽度。
在桥梁设计中,要根据桥梁的跨度、荷载等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
2、严格把控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是影响工程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采购过程中,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供应商,对原材料和构配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要对钢材、水泥、砖块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防止使用不合格的产品。
在机电安装工程中,要对电气设备、管道阀门等构配件进行性能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3、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品质。
因此,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认识与思考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效果。
一个好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改善建筑产业的环境,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
本文将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定义、重要性、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定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包括对工程材料、施工工艺和工程实施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验收和评定,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最终达到建筑工程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
1.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建筑工程是国家的重点基础设施,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3.对于建筑工程参与者的利益。
对于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来说,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利益,一个优质的建筑工程可以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和经济利益。
1.监管机构不足。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机构不足,导致工程质量监管不够到位,有的施工单位存在一些违规行为。
2.监督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工巡查模式上,效率低下,容易出现漏检、漏查等情况。
3.监督管理标准不一。
由于各地的监督管理标准不一,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建筑工程中一些低水平的监督管理标准也会带来一些隐患。
1.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构。
应当加大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投入力度,增加监管人员数量,提高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
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加强标准化建设。
01 I 大Broadview质量管理变革的思考与展望文/钱仲裘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必然促进经济发展上一个台阶,同时也必然引发企业的管理革命。
纵观人 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不难发现,不同的科技经济发展阶段必定深刻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方 式,自然也会引发质量管理的变革。
质量管理的发展脉络质量几乎贯穿于人类的所 有活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 质量发展史。
伴随着人类追求 质量前进的脚步,质量管理也 同时在发展:,对质量管理发展 脉络的梳理,有助于对新时代 质量管理变革的内容和方向进行 更深入和准确的思考和判断。
1.手工业时代的质量管理据考古发现,我国在商周 时期手工业已高度发达,如铸 造、木工、纺织、皮革和土木 建筑等。
据商代的甲骨文记栽,当 时已有“百工” “司工”等专 门管理营建制造的官吏,其主 要职责就是对生产和产品质量 进行监督管理。
商周时期也已 经开始重视度量衡等计量器具 的管理。
至公元前221年,秦始 皇统一全国。
在他采取的一系 列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便是 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实施依法 管理,并成为我国古代质量管 理的技术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 记》是一部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 的技术规程、制造工艺、施工 规范;北宋时期编修的《营造 法式》是一部关于建筑标准规 范的典籍;明末的《天工开 物》介绍了产品生产技术规 范。
这些文献和典籍显示出我 国质量管理具有悠久的历史。
至清朝中期,我国手工业更加 发达,技术较国外相对先进, 生产总量已居当时全球之首。
2.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经过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成敁丨-j 标准化 Quality and Standardization2021.02Broadview 大视野02随着规模化生产的不断升级与技术的发展,质量管理开始渗透于工业革命带来的规模化生产。
当时,前所未有的规模化大生产需要科学的质量管理来保证,由此催生和演化出了质量管理模式的4次重大变革。
质量管理的思考和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质量管理的经验。
我觉得吧,质量管理这事儿,真不是那么简单的。
一开始我就想得特简单,觉得不就是按照标准把产品检查一遍,合格的要,不合格的不要呗。
可实际上,这里面的水深着呢。
就好比你做菜,你觉得按照食谱来就肯定错不了,但有时候盐多一点,火候过一点,那味道就差远了,质量管理也是这个道理。
比如说我曾经参与的一个项目,我们有很严格的质量标准。
刚开始的时候,我单纯地认为只要每个环节的工人都严格按照步骤做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我发现,总有人会不自觉地偷个懒或者走个捷径。
这个时候我就意识到,光靠员工自觉可不行,得有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
我和团队商量了之后就建立了抽检制度,时不时地去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成果。
但是这又出现问题了,因为抽检是随机的,有的员工就抱着侥幸心理。
这可把我给气坏了,我当时就想,这咋整呢?哦对了,还有一个事儿。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工具的使用也非常关键。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检测产品的某项指标,我们用了比较老式的检测设备,那个准确度啊,真是不敢恭维。
我感觉在质量管理当中,如果想要得到准确的数据,一定要舍得在工具设备上投资,你拿个破网去捞鱼,再怎么努力也捞不干净啊。
我觉得培训员工的质量意识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很多时候员工不知道质量为啥重要,只想着完成任务。
就像你给孩子安排任务,你得告诉他为啥要这么做。
我们公司之前就组织大家观看因为质量问题引发严重后果的视频,这一下大家的质量意识就上去不少。
不过我得承认啊,我这些经验也有局限性。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规模,质量管理的方式都得灵活调整。
如果是小团队,可能大家互相监督就够了,不需要太复杂的制度。
大一点的企业就必须得有完善的体系。
质量管理这事儿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也一直在摸索学习。
至于参考资料方面,大家可以去看看《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很基础也很实用的概念。
反正搞质量管理啊,真是任重道远,得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方法。
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思考摘要: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其质量高低关系着企业自身的生存和社会效益,提高工程质量是有规律可循的。
关键词: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已经为研究质量问题的学者和国内外绝大多数企业和人们所认同,工程项目作为产品固其所具有的一次性特征,所以其每个环节的质量必须达到“合格”。
否则,则影响到其整体功能的发挥。
由此可见,工程质量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人通过多年来在电力企业工作的经验及对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研究谈一些认识。
一、当前,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关于质量管理,当前世界上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质量管理从20世纪初的质量检验阶段,逐步发展到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其主体趋势是积极的。
到20世纪末,我国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尤其是作为施工企业花费大量人力、财力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只不过是为投标而具有的一个硬件条件。
但是很少有企业真正按照质量体系要求来实施质量管理,只是将拥有iso9000质量体系证书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推进企业质量提高为手段。
纵观近几年的工程建设质量,以电力建设工程质量为例,应该说,其整体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但也有不足之处。
因为施工质量造成重大事故也是有发生,分析原因,有以下三点:1.企业用于工程质量的投入不足质量问题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质量问题从本质上应理解为商品产生之初到消亡的全过程对社会和消费所造成的损失,而计量损失的大小,是经济问题。
电力工程施工全面推行招投标,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施工企业的建设能力远远大于工程建设规模,而作为招标方,又将价格在评标过程有意加大其权重,这个现象势必造成在招投标过程中施工企业竞相压价,造成施工企业的价格仅能够维持生存的现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能留出资金作为质量投入。
电站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8000多元/千瓦到目前的3000多元/千瓦,就可以看到,从设备制造到施工建设在价格方面都有很大的压低。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项目策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其复杂性和风险性较高。
因此,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做好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思考。
一、明确工程项目管理目标1. 项目质量目标工程项目质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做好工程项目管理,首先要明确项目质量目标。
项目质量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2)满足项目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要求;(3)满足用户需求,确保项目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2. 项目进度目标项目进度目标是衡量项目完成情况的指标。
做好工程项目管理,要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实现进度目标。
项目进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完成项目建设;(2)确保项目关键线路的进度;(3)合理安排项目资源,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3. 项目成本目标项目成本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
做好工程项目管理,要控制项目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项目成本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控制项目投资,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2)降低项目施工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3)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减少项目运营成本。
4. 项目安全目标项目安全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
做好工程项目管理,要确保项目安全、文明施工。
项目安全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3)提高项目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二、加强工程项目前期管理1. 项目策划项目策划是工程项目管理的起点。
做好工程项目管理,要重视项目策划工作,确保项目策划科学、合理。
项目策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调研与分析;(2)项目可行性研究;(3)项目设计方案的比选;(4)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 项目设计管理项目设计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
金港高速公路项目质量管理的若干思考方喜生发布时间:2021-10-08T00:37:43.946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0月上28期作者:方喜生[导读] 金港高速是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柬埔寨以BOT形式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填补了东南亚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空白。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方喜生北京 100011金港高速是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柬埔寨以BOT形式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填补了东南亚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空白。
区别于国内的自然、地理环境、后期运营及维护的成本考虑,建设期的质量管理非常重要。
为建设百年品质工程,项目做好质量工作顶层设计,重视质量文化建设,推行标准化管理,推广四新技术应用。
一、做好顶层设计是前提1、金港高速从系统设计、安全设计、环保设计、质量设计出发,实现整个项目高位起步。
强夯系统设计,注重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论证分析,牢筑设计基础;充分考虑各项工程的建养一体化,实现运营阶段的结构可检、可修、可换。
软弱土路基实施专项勘察、处治方案,下发管理制度;针对质量通病加强防治措施,提高耐久性控制指标。
路基、桥涵所有施工材料均提出明确设计指标及施工工艺要求,提倡标准化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采用适应柬埔寨国情特色的倒装式路面结构,保障工程质量,结合金港高速公路沿线交通、气候环境,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技术经验的基础上,金港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倒装式沥青路面结构,一方面提高路面结构承载力以适应重载交通的需求,另一方面全面避免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同时有效适应柬埔寨地区降雨量大的实际环境。
3、金港项目积极利用国内外专家资源,引入国内先进的高速公路建设技术。
目前已在SBS改性沥青厂建设与生产、季节性浸水路基等领域,邀请了国内外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有效提高了项目质量水平,并促进了当地的技术进步。
4、在设备选型、改性材料要求、生产工艺、试验设备、运输保供、人员配备等方面向供应商提出了全面、细致的要求,为下阶段控制SBS改性沥青质量积累了良好基础。
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认识与思考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我有一些思考和认识,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建筑工程是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它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工程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合理设计,规范施工,严格质量检验,以及做好建筑工程的后期维护,绝不能麻痹大意地对待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必须强化责任意识。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都能够承担起责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政府部门要强化监管责任,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不能因疏于监管而出现事故。
建筑企业要强化主体责任,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不能为了图利而忽视质量。
建筑施工人员更要加强责任意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绝不能马虎,把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需要加强科技支持。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
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必须加强科技支持,推动科技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利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需要加强社会监督。
建筑工程是一个公共事务,它涉及到全社会的利益。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能只依靠相关部门的监管,还需要广泛加强社会监督。
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提出合理建议,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监督,共同维护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让人民群众放心安心地使用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建筑企业、建筑施工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一起合作,共同努力,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对国外工程质量管理的思考
关于公司本部对国外工程质量管理的思考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外工程施工项目日益增多,公司能作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EC)的分包合作伙伴,为承建印度莎圣项目提供技术服务,感到非常荣幸。
为实现共同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要求,现从公司质量管理的角度对莎圣等国外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作如下思考,因此前无相关经历,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教。
一、准确界定国外工程所遵循的质量法规、标准和SEC 质量要求
以合同约定为依据,准确界定承建/服务工程项目范围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是履行合同要求的基础。
为此需要组织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质量管理人员,认真梳理相关资料,加强与SEC 的联系、沟通,建立项目所需执行的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包括经业主认可的任何效力等同的国内标准和规范。
根据国外工程具体情况,由项目自备各类技术资料及规范标准,并按照甲方或业主要求提供安装、调试、试运行等所采用的国内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等的英文版本以满足项目质量管控需求。
对合同中没有明确相应标准、规范的,则按照国内电力行业惯例进行收集和准备,并要求项目部组织培训等方式学习相关知识,按照有关质量标准要求,配合业主方代表,严格控制现场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规定及设计要求。
二、建立健全公司、项目质量网络,明确各级质量职责和权限
建立以公司总工程师为首、公司质量管理部(日常质量管理部门)与项目部直接相连的质量管理网络,直至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
在项目质量保证大纲中明确各级质量责任和管理权限。
同时在项目部与公司签订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明确公司与项目部的定位和责权关系。
项目部在行政上受公司领导,在项目管理上与公司是平等的双方责任关系,业务、专业上受职能部门和专业工程公司的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
项目部是项目执行的责任主体,对项目执行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和内外关系协调等全面负责。
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即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实施对工程项目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管理。
对完成工期、质量、安全环境、成本控制目标负责。
实施以履行工程合同、完成项目管理责任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目标管理,并服从公司对项目管理的宏观调控。
在项目质量管理中,建立质量责任制,由项目总工和工程部负责组织对质量责任制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的考核,保证各级质量责权到位,确保技术服务和工程质量。
三、分层制定质量目标及其保证措施、有效开展质量体系运行
根据合同中明确的质量目标,公司和项目部组织对其层层分解,落实到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和项目部各层次,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按季度对实现情况进行监测,项目自测,动态调整执行偏差和薄弱环节,并将监测结果发至公司质量管理部。
公司结合内审采取异地调取资料等方式进行监测。
项目部应依据合同规定,按顾客方明确的质量体系运行要求进行管理。
如合同未做规定,应按公司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等体系文件,制定适合项目现场实际情况的项目管理实施大纲和各项目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按P-D-C-A 的体系管理方法,有效开展质量体系运行。
四、组织编审项目质量保证大纲及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是国外工程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和重要部分。
在熟悉项目质量定位和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公司职能部门与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充分沟通,根据需要,组织编制和建立各项目管理制度,质量管理部向项目部提供项目管理标准和模板,并进行相关编制要求交底。
项目管理实施大纲是包括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项目管理手册,完全涵盖了质量保证大纲的要求,是项目开展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大纲按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结合项目特点和具体情况,
对项目全过程进行了质量管理方面的规定,明确了项目必须编制的管理制度目录,覆盖全部分包工作范围,符合总合同中有关内容;明确该项目的质量管理机构、人员,明确项目质保负责人;确定资源(包括经验证合格的施工机械、检测设备,及有相应资格的人员);工程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对施工过程中不符合项的处理,以及所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等。
管理制度的制定前提必须符合SEC 要求,并充分考虑其使用对象是不了解中国国产机组设备性能及安装调试过程的国外施工单位,该制度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时也应充分考虑国外工程的特殊性,包括标准的采用、机具配备、施工人员素质、外部环境等因素。
五、识别、确定过程质量管控点和质量通病防治
公司质量管理部协助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识别本项目重大施工项目、特殊施工项目和危险性施工项目。
在工程开工前与相关方充分协商,组织编制本项目工程质量检验计划,明确工程的质量检验、试验的程序,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分专业编制《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表》,提出各专业的H(停工待检)点、W(见证)点和S(旁站)点,并监督执行。
要求项目部在开工前对识别出的重大(特殊)及危险施工项目,由项目工程部长或总工组织人员进行交底,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填写“特殊工种人员资格审查表”,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确认审查。
要求施工方负责对使用机械、工器具、计量器具、材料进行检查确认,填写“重大施工项目施工前准备工作检查表”,以确保材质、规格和作业环境符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保证施工过程能力满足要求。
要求项目质量负责人应充分了解国外当地物资供应市场的新材料、新动态,以施工图为依据,保证采购的物资合格,满足标准和设计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每道工序,实行跟踪、监督、记录、复查或抽查,从技术措施到实际操作严把质量关。
坚持自检、互检、抽检相结合;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流入下一道工序,特别对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工种及工序组织人员进行跟踪施工,以强制的手段来克制质量通病,改变不规范的做法。
六、畅通国内外施工过程质量信息渠道,保证信息及时传递和有效处置
现代信息化管理为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公司将建立与项目直接通话、邮件及可视信息通道,保证国内外信息及时传递、处置。
在项目质量管理中,实行制度化、网络化,在管理制度中予以明确。
并规定项目质量负责人定期召开质量例会和必要的质量分析会及专题会,同时将会议结论、处置信息及时传递到公司,以便对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协调,及时有效处理。
在项目管理层面上,明确要求项目部定期向SEC 提供安装质量、监督指导工作情况和进度简报,包括施工质量情况和重大、关键工序质量统计情况;按时参加由SEC、业主方组织的设计联络会、工程联络会、技术专题会等各类与工程有关的会议。
跟踪检查并及时发现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施工缺陷,分析缺陷原因及时向施工单位口头及书面告知,同时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如施工单位仍继续进行错误施工活动,项目将向SEC 或通过SEC 向业主提交书面报告。
七、过程质量监督、考核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评价
过程质量监督的实施,按照策划要求在制度中加以明确,形成正常的工作机制。
按质量检验计划进行项目验收,专业间进行工程中间交接验收,实施施工过程质量监督巡查和专项检查,执行有关质量奖罚规定。
对不合格品按程序进行报告、隔离、评审、处置,属重大质量事故,报公司质量管理部,由其组织重大质量事故原因分析、评审处置,采取纠正措施,并验证。
每年初公司下达对国外项目的内部审核检查计划,明确审核检查方案、频次和审核重点,并要求项目部自审自查,公司负责组织对内审员的培训和审核协助、指导。
项目自审自查工作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并担任组长,制定管理体系自审计划和提纲,按公司内部审核程序规范审核,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对不符合项报告中已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完成情况做如实记录,实施整改封闭,形成项目内审/检查报告,发送至公司质量管理部和公司领导,每年至少两次。
八、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管控和对SEC 后续工作的配合
在技术资料管理方面,要求质量管理人员规范填写施工日记,保持工程前后期间的关联性。
各类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或积累)与工程进度同时进行,并按类别整理,包括照片等分别装入资料袋,为竣工验收资料做到准、快、齐奠定基础。
在工程各项服务已履行,设备和所有的系统均能够根据合同要求成功通过机组试运行,同时按照公用设施良好惯例全部完成调试工作且业主和SEC 验收完毕,提交了所有的竣工文件和相关资料,并且SEC 取得由业主签发的“移交证书”和“最终完工证书”后,如需要,公司将应SEC 要求继续做好相关配合工作,确保SEC 对项目工程总体的全部工作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