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地铁车站设计_pdf
- 格式:pdf
- 大小:345.57 KB
- 文档页数:2
上海地铁(图)背景资料上海地铁,其第一条线路于1995年4月10日正式运营,是继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中国内地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目前中国线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截止2010年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运营11条线、266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10公里(不含磁浮示范线),另有全线位于世博园区内,仅供世博园游客和工作人员搭乘的世博专线,近期及远期规划则达到510公里和970公里。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的总长超过4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运营中线路上海地铁1号线运营时间:5:30-22:32长度:37公里时速:80km/h途径站点:莘庄(换乘5号线)——外环路——莲花路——锦江乐园——上海南站(换乘3号线)——漕宝路——上海体育馆(换乘4号线)——徐家汇(换乘9号线)——衡山路——常熟路(换乘7号线)——陕西南路(持公交卡在30分钟内出站换乘10号线)——黄陂南路——人民广场(换乘2、8号线)——新闸路——汉中路——上海火车站(持公交卡在30分钟内出站换乘3、4号线)——中山北路——延长路——上海马戏城汶水路——彭浦新村——共康路——通河新村——呼兰路——共富新村——宝安公路——友谊西路——富锦路上海地铁2号线运营时间:5:55-22:30长度:68公里时速:80km/h途径站点:徐泾东——虹桥火车站——虹桥2号航站楼——淞虹路——北新泾——威宁路——娄山关路——中山公园(换乘3、4号线)——江苏路(换乘11号线)——静安寺(换乘7号线)——南京西路——人民广场(换乘1、8号线)——南京东路(换乘10号线)——陆家嘴——东昌路——世纪大道(换乘4、6、9号线)——上海科技馆——世纪公园——龙阳路(换乘7号线,出站转乘磁悬浮示范线)——张江高科——金科路——广兰路(8节编组、4节编组换乘站)——唐镇——创新中路——华夏东路——川沙——凌空路——远东大道——海天三路——浦东国际机场(换乘磁悬浮示范线)上海地铁3号线运营时间:6:00-22:02长度:40.5公里时速:80km/h途径站点:江扬北路——铁力路——友谊路——宝杨路——水产路——淞滨路——张华浜——淞发路——长江南路——殷高西路——江湾镇——大柏树——赤峰路——虹口足球场(持公交卡在30分钟内出站换乘8号线)——东宝兴路——宝山路(与4号线共站)——上海火车站(与4号线共站,持公交卡在30分钟内出站换乘1号线)——中潭路(与4号线共站)——镇坪路(与4号线共站,换乘7号线)——曹杨路(与4号线共站,换乘11号线)——金沙江路(与4号线共站)——中山公园(与4号线共站,换乘2号线)——延安西路(与4号线共站)——虹桥路(与4号线共站,换乘10号线)——宜山路(换乘9号线,持公交卡在30分钟内出站换乘4号线)——漕溪路——龙漕路——石龙路——上海南站(换乘1号线)上海地铁4号线运营时间:5:37-21:13长度:33.6公里时速:80km/h途经站点:宜山路(持公交卡在30分钟内出站换乘3、9号线)——上海体育馆(换乘1号线)——上海体育场——东安路(换乘7号线)——大木桥路——鲁班路——西藏南路(换乘8号线)——南浦大桥——塘桥——蓝村路(换乘6号线)——浦电路——世纪大道(换乘2、6、9号线)——浦东大道——杨树浦路——大连路——临平路——海伦路(换乘10号线)——宝山路(与3号线共站)——上海火车站(北广场)(与3号线共站,持公交卡在30分钟内出站换乘1号线)——中潭路(与3号线共站)——镇坪路(与3号线共站,换乘7号线)——曹杨路(与3号线共站,换乘11号线)——金沙江路(与3号线共站)——中山公园(与3号线共站,换乘2号线)——延安西路(与3号线共站)——虹桥路(与3号线共站,换乘10号线)上海地铁5号线运营时间:6:00-22:08长度:17.04公里时速:80km/h途经站点:莘庄(换乘1号线)——春申路——银都路——颛桥——北桥——剑川路——东川路——金平路——华宁路——文井路——闵行开发区上海地铁6号线运营时间:5:55-21:55长度:36公里时速:80km/h途经站点:港城路(北起讫站)——外高桥保税区北——航津路——外高桥保税区南——洲海路——五洲大道——东靖路——巨峰路——五莲路——博兴路——金桥路——云山路——德平路——北洋泾路——民生路源深体育馆——世纪大道(换乘2、4、9号线)——浦电路蓝村路(换乘4号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新村——高科西路(换乘7号线)——东明路——高青路——华夏西路——上南路——灵岩南路(南起讫站)——济阳路(目前暂未开通,换乘8号线)上海地铁7号线运营时间:05:55-22:41长度:37公里时速:80km/h途经站点:美兰湖——罗南新村——潘广路——刘行——顾村公园——祁华路(美兰湖—祁华路暂未开通)——上海大学——南陈路——上大路——场中路——大场镇——行知路——大华三路——新村路——岚皋路——镇平路(换乘3、4号线)——长寿路——昌平路——静安寺(换乘2号线)——常熟路(换乘1号线)——肇嘉浜路(换乘9号线)——东安路(换乘4号线)——船厂路——后滩——长清路——耀华路——(换乘8号线)——云台路——高科西路(换乘6号线)——杨高南路——锦绣路——芳华路——龙华路(换乘2号线,出站换乘磁悬浮示范线)——花木路上海地铁8号线运营时间:05:55-22:41长度:41公里时速:80km/h途经站点:市光路——嫩江路——翔殷路——黄兴公园——延吉中路——黄兴路——江浦路——鞍山新村——四平路(换乘10号线)——曲阳路——虹口足球场(持公交卡在30分钟内出站换乘3号线)——西藏北路——中兴路——曲阜路——人民广场(换乘1、2号线)——大世界——老西门(换乘10号线)——陆家浜路(换乘9号线)——西藏南路(换乘4号线)——周家渡(暂未开通)——耀华路(换乘7号线)——成山路杨思——济阳路(暂未开通)——凌兆新村——芦恒路——浦江镇——江月路——联航路——航天博物馆上海地铁9号线运营时间:6:00-21:15长度:45公里时速:80km/h途经站点:松江新城——松江大学城——洞泾——佘山——泗泾——九亭——中春路——七宝——星中路——合川路——漕河泾开发区——桂林路——宜山路(换乘3号线,持公交卡在30分钟内出站换乘4号线)——徐家汇(换乘1号线)——肇嘉浜路(换乘7号线)——嘉善路——打浦桥——马当路(换乘13号线)——陆家浜路(换乘8号线)——小南门——商城路——世纪大道(换乘2、4、6号线)——杨高中路上海地铁10号线运营时间:5:30-19:30长度:36公里时速:80km/h途经站点:航中路——紫藤路——龙柏新村(航中路—龙柏新村为支线)——虹桥火车站(换乘2号线)——虹桥2号航站楼(换乘2号线)——虹桥1号航站楼——上海动物园(虹桥火车站—上海动物园暂未开通)——龙溪路——水城路——伊犁路——宋园路——虹桥路(换乘3、4号线)——交通大学——上海图书馆——陕西南路(持公交卡在30分钟内出站换乘1号线)——新天地——老西门(换乘8号线)——豫园——南京东路(换乘2号线)——天潼路——四川北路——海伦路(换乘4号线)——邮电新村——四平路(换乘8号线)——同济大学——国权路——五角场——江湾体育场——三门路——殷高东路——新江湾城上海地铁11号线运营时间:6:00-22:00长度:66.5公里时速:100km/h途经站点:马当路(换乘9号线)——卢浦大桥——世博大道建设中线路【上海地铁12号线】基本情况12号线(M2线)工程线路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贯穿上海西南部与东北部的直径线,横贯上海市城市中心区域,途经途径闵行、徐汇、卢湾、静安、闸北、虹口、杨浦、浦东新区等8个行政区,由七莘路站至上川路站。
上海地铁轨道交通一号线线路说明海地铁1号线,又称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是上海的第一条地铁,也是上海轨道交通最为繁忙、最重要的线路之一。
最早由南段(锦江乐园—徐家汇)于1993年5月28日开始试运营;1994年12月12日,全线通车调试;1995年7月,全线正式运营。
上海地铁一号线南起闵行区莘庄站,北至宝山区富锦路站,全长近37公里,共设28个车站及2个车辆段,最低票价3元。
上海地铁一号线的运营使上海成为继北京,天津之后中国大陆第三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如下为其线路图:1.由其线路图可进行其途径的商圈分析:其由南向北跨过多个商圈,途径徐家汇、人民广场、淮海路三大城市最繁华商圈以及商务CBD,线路首尾分别连接湖北大型生活区和沪闵、莘庄大型生活区。
目前一号线南起闵行区莘庄站,北至宝山区富锦路站,全长近37公里,共设28个车站及2个车辆段(梅陇停车场,富锦路停车场),途径宝山、闸北、静安(途径,无车站)、黄浦、卢湾、徐汇、闵行7个区。
2.线路建设历程:一号线一期(锦江乐园—上海火车站)1995年4月10日,上海首条地下快速有轨干道——地铁一号线建成试运营,7月正式投入运营。
地铁1号线全长16.1公里,设锦江乐园、新龙华、漕宝路、上海体育馆、徐家汇、衡山路、常熟路、陕西南路、黄陂南路、人民广场、新闸路、汉中路和上海火车站13座车站,锦江乐园站、新龙华站为地面站,余为地下站。
此外,设地面车辆段1处,地下主变电站2座,牵引变电站7座,控制中心1座。
区间隧道单线长18.5公里。
征借地69.8公顷,建动迁房屋53万平方米,动迁居民5800户,单位304家。
工程总概算人民币53.9亿元。
上一号线南延伸段(锦江乐园—莘庄),地铁一号线南延伸段工程于1994年12月10日开工,由区政府和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共同建设,总投资6.2亿元,闵行区承担1.6亿元。
延伸段全部在闵行区境内,位于沪闵路以南、沪杭铁路以北两路中间地带,沿线设虹梅路、莲花路、外环路、莘庄4个车站。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报告地下空间规划号线地下空间规划关于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的调研分析报告授课教师:彭芳乐教授小组成员:张雨063061孙雨晨070781沈晨070951唐敏070963调研时间:2010年12月关于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地下空间规划的调研分析报告根据此次课程作业的要求,我们要对上海地铁的其中一条线路进行地下空间规划的调研。
在上海目前已建成通车的地铁线路中,我们小组选定轨道交通1号线作为此次调研的对象,对其整体选线及重点车站的地下空间规划进行分析。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于1990年1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1995年4月10日开始运营,是上海最早的地铁线路,亦是上海轨道交通最为繁忙、最为重要的线路之一。
目前1号线从南部闵行区莘庄站到北部宝山区富锦路站共长36.39公里,28个车站,其中地下区间从上海南站南至汶水路南,共包括15个车站。
1 整体线路规划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南起锦江乐园北至上海火车站,共设13个车站,分别是锦江乐园站、新龙华站、漕宝路站、上海体育馆站、徐家汇站、衡山路站、常熟路站、陕西南路站、黄陂南路站、人民广场站、新闸路站、汉中路站和上海火车站站。
地铁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缓解城市交通矛盾,起到分流人流的作用,它同时也将城市的地下空间串联起来,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上海第一条地铁线路,它就是要解决城市中矛盾最突出地区的问题,而当时漕河泾、徐家汇、人民广场及上海火车站之间的南北客流交通问题就是最急需解决的,因此新龙华、徐家汇、人民广场、上海火车站就是必经的控制点。
在进行线路规划时,为了最大吸引客流量,提高地铁的内部效应,方便市民搭乘地铁,往往放弃控制点间的最短路由方向,1号线正是如此。
从衡山路至人民广场间长约5km ,当时有复兴路、淮海中路和延安路3条路由可选,以复兴路方案为最短,施工干扰小,但最后选定长200m图1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的淮海中路方案,就是考虑到淮海中路是繁华商业街,吸引客流比复兴路大50%。
上海一号线引言:上海一号线,是上海地铁系统中的第一条地铁线路,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拥有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自1993年开通以来,上海一号线深受上海市民和游客的喜爱,成为上海的交通主干线之一。
本文将从上海一号线的历史背景、线路特点、市民评价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历史背景上海一号线的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上海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上海政府决定建设地铁系统。
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最终确定了上海一号线的建设。
1993年5月28日,上海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起初,上海一号线只有10个车站,全长16.1公里,连接了上海市黄浦区的蓬莱公园和上海火车站。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上海一号线得到了多次扩容和延伸,如今已成为上海地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线路特点1. 线路规划:上海一号线全长36.4公里,共设29个车站,串联起上海市的东西部。
线路规划沿着市区主干道,穿越了许多地标性建筑和重要商业街区,如蓬莱公园、人民广场、西藏南路、徐家汇等。
这使得上海一号线成为了连接市区主要景点和商业中心的便捷交通线路。
2. 设计风格:上海一号线的车站设计充分体现了上海的现代城市风貌。
车站站厅宽敞明亮,墙面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让光线和空气充分流通,给乘客带来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
同时,车站内部装饰采用了现代简约风格,给人以时尚、高品质的感觉。
3. 列车运营:上海一号线的列车运营时间为早上6点至晚上10点,平峰时段约5分钟一班,高峰时段约2至3分钟一班。
列车采用了自动驾驶系统,保证了运行的安全性和准点性。
同时,车内设有空调和舒适的座椅,给乘客带来了愉快的乘坐体验。
三、市民评价上海一号线自开通以来,深受上海市民的喜爱和好评。
作为上海最早的地铁线路,上海一号线承担了许多市民的出行需求。
乘坐上海一号线,不仅可以避开拥堵的交通,还能够快速、方便地到达各个目的地。
一号线设地面站2座、地下站11座。
地下站设置在道路下的6座、设在道路一侧的5座。
地下站为两层框架式结构,上层为站厅层,下层为站台层,站厅与站台下行以步行扶梯连通、上行以自动扶梯连通,站厅层设出入口与地面连通。
站台层设岛式站台,停车长度186米,供8节车辆编组列车停靠。
各站按其不同的功能要求,工程规模和结构形式各异,内部装饰也因其所处环境而各具特色。
地下站均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深基坑的施工围护结构,其中4座车站的地下连续墙既作为施工围护结构又作为工程的永久结构,另7座车站均筑有内衬墙。
除设在淮海中路的3座地下站采用顶板以下逆作法施工外,余8座地下站均采用顺作法。
上海火车站站因与铁路客站建设同步施工,1987年10月先期建成。
其余12座车站于1993年12月完成主体结构。
1994年底完成各站内部装饰。
自锦江乐园站经新龙华站至漕宝路站,由地面线路经敞开引道入暗埋地下连续墙矩形隧道段;由漕宝路站至上海火车站站为盾构法施工的圆形隧道。
圆形隧道内径5.5米、外径6.3米,覆土5~18米;上行线长度9262.2米,下行线长度9343米。
圆形隧道施工始于1980年10月漕溪北路段试验工程,至1983年建成,长度913米;正式工程于1991年6月8日盾构由151井始发掘进,至1994年5月31日,上、下引线隧道全线贯通。
一号线正线线路轨道全长16.21双线公里,其中钢筋混凝土整体道床13.33双线公里;地面碎石道碴道床2.88双线公里;全线均为无缝轨道。
1994年11月26日,双线全线铺轨完成。
车辆段按近、远两期施工。
近期按一号线运营要求建设站场线路股道、信号楼、变电所、停车库、检修库和运转楼等,1994年底完成。
第一节车站一、锦江乐园站、新龙华站锦江乐园站位于沪闵路南侧,近虹梅路。
扩初设计时为乘降所,由于该地新规划为住宅小区,于1992年改为正式车站。
单侧式站台,长140米。
新龙华站位于梅陇乡牌楼村,沪闵路以南。
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地铁1号线简介上海地铁1号线是上海地铁系统中的一条主要干线,是上海地铁系统首条开通的线路。
该线路北起上海市虹桥火车站,南至莘庄,全长累计43.2公里,共设29个车站。
历史背景上海地铁1号线的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上海市政府决定开展地铁建设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1993年6月10日,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兴建工作。
在建设期间,面临了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克服地质工程、施工环境、市政调整等方面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地铁1号线于1995年9月末实现了全线贯通,并于同年10月开通运营,标志着上海地铁系统的正式诞生。
线路特点地铁1号线是上海地铁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线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运力:地铁1号线全长43.2公里,设有29个车站,可提供大量的运力供乘客出行。
该线路采用了6节编组的列车,每列车可容纳近2000名乘客。
2. 交通枢纽:地铁1号线连接了上海市的两大交通枢纽——虹桥火车站和莘庄地铁站。
虹桥火车站是上海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了高铁、火车、飞机等多个交通方式,方便乘客出行。
莘庄地铁站则是上海地铁系统的换乘站,与其他多条地铁线路相连。
3. 覆盖面广:地铁1号线途经了上海市的多个重要城区,包括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闸北区等。
乘客可以通过该线路方便地到达各区域,解决出行问题。
4. 服务完善:地铁1号线提供全天候的服务。
列车运营时间为早6点至晚10点半,保证了乘客的出行需求。
车站设有自助售票机、自动取票机、无障碍设施等,方便乘客的购票、出行。
5. 与地铁2号线的联系:地铁1号线与地铁2号线在人民广场站进行换乘。
这个换乘节点不仅便利了乘客的出行,也提供了更多的线路选择,缓解了交通压力。
未来发展地铁1号线在运营多年后,也面临了发展和升级的需要。
据规划,未来地铁1号线将进行线路延伸和车站改造,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其中,位于虹桥火车站北的虹桥2号航站楼将成为地铁1号线北延的终点站,方便乘客前往虹桥机场。
上海市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地铁车站设计人民广场地铁车站是上海市地铁一号线的一个重要的换乘站,也是上海市地铁系统中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车站,它的设计与运营深深地体现了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地铁文化。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人民广场地铁车站的设计。
一、车站的地理位置人民广场地铁车站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交通枢纽中的一个重要站点,其周围环境非常繁华。
因此,在车站的设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和人流的密集程度。
车站的入口量和出口量需要相当,以满足人流的需求。
此外,车站的通道和过道也需要设计得宽敞明亮,便于人们出入。
车站的设计要避免拥挤和嘈杂,建立起流畅和安全的人流通道。
二、车站的设计方案人民广场地铁车站采用了现代设计理念,主题设计是“共享”的。
车站内部设置了丰富的商业和文化设施,如咖啡厅、书店、艺术展览等,让乘客在候车等待的时间里有更多选择。
车站内部的装饰和摆设也非常精致,使用了多样化的元素,包括灯光、大理石、玻璃、金属等,营造出舒适、宽敞、明亮的空间。
车站内的各个角落,都体现了设计者所注重的细节和人性化的考虑,如候车座椅的舒适度、信息显示屏的排版等。
同时,车站也非常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利用自然光线和节能设备等,来减少能源的浪费。
三、车站的安全和便利性车站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极为重要,这涉及到乘客的安全和舒适,以及车站的运营效率。
人民广场地铁车站安装了高科技的安保系统,如安检门、监控系统、紧急报警按钮等。
保证了乘客的安全,同时减少了违禁品的运输。
此外,车站还设置了方便乘客的救援设施,如顶灯、卫生间、紧急出口等。
对于乘客来说,车站的便利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车站内设置了导览图、多媒体信息、语音广播等,让乘客可以快速地找到目的地。
车站同时还设置了电梯、手扶梯等,便于行动不便的乘客出入车站。
总之,人民广场地铁车站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商业、文化和社会的需求,综合大量的设计元素,营造出了安全、舒适、方便、环保的乘客空间,为上海市地铁一号线的运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市民生活视角下的城市地铁站地下空间设计——以上海人民广场站为例刘力;徐蕾【摘要】地铁站作为城市、市民和地铁交通的连接点,是人们乘坐地铁的必经之地,而地铁站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市民日常出行和生活的场所之一.文章针对城市大型地铁交通枢纽站,调研市民在地铁站地下空间中的不同行为类型,以人群行为和物质空间的构成与关系为研究主线,探讨交通人流影响下的地下生活空间设计,提出在满足交通和安全的基本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定位与设计,扩大非付费空间所占的比例,以及充实多元复合的功能设施等方式,提升和完善地铁站地下生活空间的设计和建设.【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8(000)010【总页数】2页(P172-173)【关键词】生活空间;地铁站地下空间;人流;行为类型【作者】刘力;徐蕾【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引言纵观国内外发达城市,都面临着人口、交通、资源等等问题,在城市空间急剧膨胀的压力下,向地下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解决途径,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中国各地方政府的规划,中国将于2020年有超过40个城市拥有地铁系统,在面对城市化进程和城市交通问题以及城市更新发展的诉求时,地铁的建设已经成为解决城市诸多问题的重要方式。
1 地铁站地下空间与市民生活毫无疑问,地下空间逐渐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站是联系地铁与城市、市民的连接点,随着中国城市地铁快速建设的浪潮,地铁站在城市中不断植入,激发了周边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建设,依托地铁站开发和建设的地下空间也成为城市空间中非常具有活力的部分。
伴随着城市中地铁的建设并逐渐形成网络,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地铁作为出行工具。
而地铁站域的地下空间是联系地铁站点与周边区域、周边建筑的纽带,更是城市地上、地下空间整合设计中的触媒通道。
作为出入地铁站台的必经之路,它往往集聚了大量的人流,同时部分人群会较为固定,不受气候与非人行交通的干扰,尤其是在部分大型换乘站,经过精心的场所设计,已经成为市民出行过程中重要的生活空间。
上海市人民广场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方案研究上海市人民广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研究的目标是为了提升人民广场地区交通的效率和便捷性,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一、规划内容:1. 新建地铁线路:在人民广场地铁站附近新建地铁线路,增加地铁运力,提高地铁出行效率。
同时,规划与现有地铁线路的换乘节点,方便乘客换乘。
2. 优化公交线路:重新规划公交线路,将公交站点与地铁站点对接,提高公交系统与地铁系统的衔接度。
增加公交线路和车辆,缩短乘客的等待时间。
3. 增加停车位: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规划在人民广场周边增加更多的停车位,提供方便的停车场地给自驾车用户。
4. 增加步行和自行车道:在人民广场及周边区域增设步行和自行车道,鼓励居民和上班族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提倡步行和骑行出行,减少交通拥堵。
5. 增设非机动车停放点:增加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停放点,方便骑行者停车。
二、规划原则:1. 以人为本:规划方案应以满足居民和上班族的出行需求为出发点,提供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2.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应将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形成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
3. 绿色出行:规划方案应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等,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4. 便捷换乘:规划方案应将地铁、公交站点、停车场等有机整合,提供便捷的换乘条件。
5. 合理布局:规划方案应合理布局交通设施,避免拥堵点的形成,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
三、规划步骤:1. 收集数据:收集人民广场及周边区域的交通数据,包括交通流量、交通方式、拥堵情况等,为规划提供依据。
2. 市民需求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市民的出行需求和意见,以市民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规划。
3. 规划设计:根据数据和市民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地铁站点规划、公交线路规划、停车场布局等。
4. 评估优化: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考虑交通运输效益、环境影响等因素,确定最终的规划方案。
5. 实施监管:进行规划方案的实施和监管,确保规划方案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上海地铁1上海地铁1号线简介引言:上海作为中国一线城市,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其中地铁系统是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地铁1号线作为上海地铁系统中最早建成的线路之一,承载着巨大的客流量,对于上海市民的出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上海地铁1号线进行全面的介绍,包括线路概况、车站情况、开通时间等等。
一、线路概况上海地铁1号线全长42.3公里,是上海地铁系统中最长的线路之一。
1号线起点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富民路站,终点位于闵行区的莘庄站。
经过上海市中心的主要商业街区,包括人民广场、南京东路、徐家汇等,1号线也成为了游客们游览上海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二、车站情况目前,上海地铁1号线共设有28座车站,分布在黄浦、静安、徐汇、长宁、普陀和闵行6个区。
这些车站均配有先进的设施和装备,为乘客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同时,这些车站还设置了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出行。
三、开通情况上海地铁1号线于1993年开始筹建,历经7年的时间,于2000年正式开通运营。
在开通初期,1号线只是连接了上海市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等几个商业繁华区域,但随着人流量增加和城市扩张的需要,车站数量逐渐增加,覆盖面积也逐渐扩大,成为了上海市民出行的主要线路之一。
四、发展前景随着上海市的不断发展,地铁1号线在未来也将继续扩展和完善。
根据规划,1号线将与其他地铁线路进行连接,形成更为完善的地铁网。
这将大大方便市民的出行需求,并减轻交通压力。
总结:上海地铁1号线作为上海地铁系统中最早建成的线路之一,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
线路全长42.3公里,共设有28座车站,覆盖了上海市的主要商业区。
1号线的开通不仅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也促进了上海城市的发展。
未来,随着上海地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地铁1号线将在更大范围内服务于市民,成为上海城市交通的重要支柱。
上海地铁线路图及介绍:1-18号线!轨道一号线 -----------------------------------------一列庞巴迪列车,正停在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常熟路站长度:28.795公里投入运营:莘庄至上海火车站 1995年4月,上海火车站至共富新村2004年12月标志色:大红色途经站点:莘庄(南起迄站) -外环路-莲花路-锦江乐园-上海南站-漕宝路-上海体育馆-徐家汇- 衡山路-常熟路-陕西南路-黄陂南路-人民广场-新闸路-汉中路-上海火车站 -中山北路-延长路-上海马戏城-汶水路-彭浦新村-共康路-通河新村- 呼兰路-共富新村(北起迄站)轨道二号线 -----------------------------------------长度:全长57公里投入运营:标志色:浅绿色途经站点:中山公园(西起迄站)-江苏路-静安寺-石门一路-人民广场-河南中路 -陆家嘴-东昌路-东方路-上海科技馆-世纪公园-龙阳路-张江高科(东起迄站)延伸情况:地铁二号线西起虹桥机场,经天山居住区、中山公园、静安寺、人民公园,并通过上海最繁忙的闹市区--南京东路,跨越黄浦江至浦东花木地区,把多个商业中心及浦东开发区连接起来,与浦东新建国际空港连接。
轨道三号线 -----------------------------------------(高架轨道)长度:全长40.3公里,29座车站投入运营:标志色:黄色途经站点:上海南站(南起迄站) -石龙路-龙漕路-漕溪路-宜山路-虹桥路-延安西路-中山公园 -金沙江路-曹阳路-镇坪路-中潭路-上海火车站-宝山路-东宝兴路- 虹口足球场-赤峰路-汶水东路-江湾镇(北起迄站)向北延伸到宝钢轨道五号线 -----------------------------------------(轻轨线路)长度:17.04公里投入运营:2003年11 月标志色:紫色途经站点:莘庄(起迄站)-春申路-银都路-颛桥-北桥- 剑川路-东川路-金平路-华宁路-文井路-闵行开发区(起迄站)磁悬浮轨道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 ------------------------是上海市交通发展的重大项目,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磁浮示范线,具有交通、展示、旅游观光等多重功能。
点击看大图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人民广场地铁站是目前上海最大的地铁交通枢纽换乘站,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和八号线在此站交汇。
也是上海最大规模的“地下城”。
换乘站上下三层,设计换乘能力可达到每小时近7。
64万人次,安装的自动电梯我也闹不清有多少台,就象我闹不请到底有几个出口一样,听说有20几个出口,如同个地下迷宫。
高峰时段形成大规模的换乘客流,看了之后才知道什么叫汹涌人潮,为避免拥挤堵塞,缓解客流对冲,保障换乘客流的安全有序,采取大三角形的人流分流,各行其道。
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后的人民广场地铁站,宽敞了,天棚自然采光亮堂了,中央广场的顶部有一直径9米的圆形采光窗,地铁站与地下商城相通,人民广场地铁站地下商城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下商业中心。
查看原图11f8e19fb2eg213.jpg【推荐此帖给好友】主题:11f8e19b525g213.jpg[ ddddd_2003@sohu] 发表于2009-04-18 13:33:05 [回复] [编辑] [投诉此帖] [ ]查看原图11f8e19b525g213.jpg主题:11f8e02fd5bg214.jpg[ ddddd_2003@sohu] 发表于2009-04-18 13:33:05 [回复] [编辑] [投诉此帖] [ ]查看原图11f8e02fd5bg214.jpg主题:11f8e007b64g214.jpg[ ddddd_2003@sohu] 发表于2009-04-18 13:33:05 [回复] [编辑] [投诉此帖] [ ]查看原图11f8e007b64g214.jpg主题:11f8e15fd44g213.jpg[ ddddd_2003@sohu] 发表于2009-04-18 13:33:05 [回复] [编辑] [投诉此帖] [ ]查看原图11f8e15fd44g213.jpg主题:11f8e16ba0eg213.jpg[ ddddd_2003@sohu] 发表于2009-04-18 13:33:05 [回复] [编辑] [投诉此帖] [ ]查看原图11f8e16ba0eg213.jpg主题:11f8e16e4cbg213.jpg[ ddddd_2003@sohu] 发表于2009-04-18 13:33:05 [回复] [编辑] [投诉此帖] [ ]查看原图11f8e16e4cbg213.jpg主题:11f8e1233b0g215.jpg[ ddddd_2003@sohu] 发表于2009-04-18 13:33:05 [回复] [编辑] [投诉此帖] [ ]查看原图11f8e1233b0g215.jpg主题:11f8e1966cbg213.jpg[ ddddd_2003@sohu] 发表于2009-04-18 13:33:05 [回复] [编辑] [投诉此帖] [ ]查看原图11f8e1966cbg213.jpg主题:11f8e172217g213.jpg[ ddddd_2003@sohu] 发表于2009-04-18 13:33:05 [回复] [编辑] [投诉此帖] [ ]。
专题片人民广场地铁站策划案(共五则)第一篇:专题片人民广场地铁站策划案人民广场地铁站【主题表述】本片通过对人民广场地铁站的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上海普通都市人的采访介绍,表现上海人对于人民广场站的感情以及都市人对于一件事物甚至对于一个城市的认同感。
【总体结构设计】大致主要分两条线索。
第一条是人民广场站的历史回顾以及现在的发展。
第二条是对上海普通人的采访,在采访中他们可以说自己和人民广场站的关系,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第二条线索穿插在第一条中【细化结构设计】A人物采访1(对于人民广场站的印象以及自己和车站的关系)→B 90年代中期一号线通车,人民广场站的情况以及当初设置这个站点的原因(采访+解说词)→C 人物采访2(对人民广场站当时状况的介绍,人们都是首次接触地铁这个东西,一些新奇的表现)→D 上海地铁二号线通车,人民广场站客流量逐步加大,人民广场站出现换乘难题(表现),这是一个当初设计的问题(以一个故事展开的段落,必须要有时间地点人物)→E 人物采访3(主要是一些被访者的经历,他们在人民广场站发生的一些细小的事情,关乎亲情爱情友情)→F 人民广场站人潮拥挤,到了一种难以接受的程度,产生了事故(采访或者以故事的形式)8号线的通车,人民广场站进行了换乘大改造,改造后焕然一新→G 人物采访4(这个被访者是一个摄影师,他记录上海地铁的发展,通过照片来反映一些过去的事情)→H人民广场站中的艺术品(壁画+广告)→I 人物采访5(感性的温暖的阐述,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一种情感,一种隐喻)点明主题的第二篇:作文人民广场作文题目:美丽的连江人民广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并展开想象。
2、引导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写作的方法。
3、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美、捕捉美,表现美。
重点、难点:把观察的美景按一定的顺序写具体。
教学过程:导课——话说连江同学们,现在老师请大家一起欣赏我们的家乡——连江的美丽风景。
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掠影上海轨道地铁人民广场站掠影——2012.9.5摄【1】上海地铁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广告画面选拍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位于黄浦区人民广场,为地下车站,是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和八号线的三线换乘枢纽。
其中二号线和一号线的站台为地下岛式站台,八号线的站台平行于一号线,为一岛一侧式站台,其中的侧式站台系2008年底利用原有的1号线-8号线列车联络线改建而来,此前的8号线站台亦为岛式站台,二号线站台位于一号线和八号线站台西北数百米处。
车站周边:由于人民广场站周围集中了人民广场、人民大厦、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上海美术馆、南京路步行街以及公交枢纽站和大量写字楼,再加上这里是目前一号线和二号线之间唯一的换乘站,因此该站每天的客流量都非常大。
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周转大厅的体育宣传画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周转大厅的电影海报——《画皮-2》【5】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客运一分公司人民广场车站——“上海市劳模集体”奖牌上海轨道交通,又称上海地铁,其第一条线路于1995年4月10日正式运营,是继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后中国内陆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目前中国线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截止2010年4月,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运营11条线、266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10公里(不含磁浮示范线),另有全线位于世博园区内,仅供世博园游客和工作人员搭乘的世博专线,近期及远期规划则达到510公里和970公里。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的总长超过4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乘客上下车处掠影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人民广场地铁站是目前上海最大的地铁交通枢纽换乘站,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和八号线在此站交汇,也是上海最大规模的“地下城”。
换乘站上下三层,设计换乘能力可达到每小时近7.64万人次,采取大三角形的人流分流,各行其道,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高峰时段大规模的换乘客流的秩序井然和绝对安全。
人民广场车站是上海市地铁一号线中最大的车
站之一,东临西藏路,北接南京路,西面为人民公
园,南为人民大道。
为全长368.9m 宽20m 的全地下
二层车站,包括车站段、渡线段、11万伏地铁主变
电站、人民大道过街道,并与香港名品街、上海规
划展示厅相通,并预留了与地铁二号线、八号线站
厅换乘的连通位置,总建筑面积为19224m 2。
车站
设计自1987年开始,1992年完成,并于1994年6月建
成投入试运营。
本工程主要特点为:
1.建筑: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
层,内部建筑布置、客流走向合理,还利用线路上
必须设置渡线段在站厅层形成的空间辟出人流专用
通道,兼作人民大道过街道与上海市地下商业街(香
港名品城)及地下车库迪美商城相通,使人流可从南
京路在地下通至武胜路,起到实现人流疏散与换乘
的目的。
充分重视车站室内外环境设计,在设计上
努力使车站出入地面的建筑与公园的景观相协调,
首次采用了下沉式出入口,使出入口与人民广场绿
化环境相协调,并改善了人员进出时的局促感,又
在风井设计中尽量将多个风井组合,减少地面风井
数量,并做成雕塑造型,做到与地面公园景观相协
调。
首次在上海地铁车站中设置中庭,在站厅中央顶
部开一个长42m ,宽6m 的全封闭天棚,将公园景观
引入封闭的车站建筑内,并通过楼板上中央孔洞及
二边楼梯开孔,形成上、下通道,使地面、地下、站厅、站台形成一个共享空间,大大改善了车站内的封闭气氛,使公园的静和地铁的动巧妙结合。
车站装饰简洁明快,高雅大方,具有现代气息。
同时在站厅层设置了长80m 的大型不锈钢雕塑壁画《上海城市建筑神韵》,使旅客在市中心宽广的站厅领略到上海市建筑万国博览会的韵律,并与地面规划
上海市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地铁车站设计
周涤生
展示馆相呼应。
2.结构:设计在上海地铁中首次应用单层无内衬连续墙直接作为结构外墙,应用先进的计算理论,对施工各阶段进行模拟受力分析,按“先变形、后支撑”的原则,计入结构先期位移及支撑的弹性变形,实践证明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施工情
况。
设计中还解决了单墙与板的连接问题;对连续墙接缝与墙面渗漏设专题研究,采用刚柔结合的防渗堵漏措施,较好解决了单层连续墙的防水问题。
车站长368m ,大部覆土0.7m ,特设立了《地铁车站顶盖防止裂缝研究》项目。
在理论上对温度裂缝、干缩裂缝的控制作了深入分析,在设计上分析了结构约束力的特性,合理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加强了构造配筋,并在施工方面优选有利于抗裂的材质级配,采取温控措施,实行科学养护,取得了只设施工缝,不设伸缩缝,整个顶板无贯穿性裂缝,大大减少渗漏水的成果。
不仅减少了施工工序及堵漏费用,并缩短工期,取得了大体积混凝土浇捣养护的经验。
该科研项目经市科技委鉴定,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该科研成果还获市民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设计中充分利用车站位于公园的特点,采用尽可能浅埋的原则(覆土0.7m),并在车站中成功采用倒滤层抗浮措施,以减薄底板厚度,节约造价。
3.设备:设计先进,环控设计系统划分明确,较好处理了车站与渡线岔道口处活塞风的短路问题,并重视噪声控制,合理选用、布置消声器,使车站内、外环境的噪声值均达到规范要求。
给排水系统较全面,较好处理了倒滤层、消防等排水问题。
电气系统、平面设计新颖合理。
在人防设计中较好实现了地铁兼顾人防的原则,对所有人防孔口予留了临战前加固改造的设施。
人民广场地铁车站荣获1994年白玉兰奖、1995年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