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件美术《青花瓷》
- 格式:ppt
- 大小:5.81 MB
- 文档页数:14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六章《传统文化与美术》,详细内容为第三节《青花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青花瓷的艺术魅力,掌握简单的青花绘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感受青花瓷的艺术风格。
2. 学习青花绘图技巧,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孩子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花绘图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了解青花瓷的特点,感受青花瓷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发现青花瓷的特点。
2. 讲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特点(5分钟)简要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让孩子们了解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同时,讲解青花瓷的特点,如色彩、纹饰等。
3. 示范青花绘图技巧(5分钟)现场示范青花绘图技巧,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绘制过程。
同时,强调绘制时要注意的细节,如线条流畅、颜色均匀等。
4. 课堂实践(10分钟)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绘制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期间,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孩子们的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画纸、画笔、颜料等,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幅青花瓷作品。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青花绘图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
答案:略。
2. 作业要求:线条流畅,颜色均匀,纹饰美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让孩子们了解了青花瓷的特点和绘制技巧。
课后,可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中的青花瓷元素,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同时,可拓展延伸到其他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中国传统艺术》,详细内容为第三节《青花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特点,掌握简单的青花绘制技巧,培养幼儿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制作过程。
2. 技能目标:使幼儿掌握简单的青花绘制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青花作品。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花绘制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重点:青花瓷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花瓷实物、图片、视频、绘画材料(蓝色颜料、画笔、调色盘等)。
2. 学具:画纸、蓝色颜料、画笔、调色盘、水杯、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花瓷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花瓷的特点。
2. 新课导入:观看青花瓷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制作方法。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绘制青花,讲解绘制技巧。
(2)幼儿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让幼儿根据所学技巧,独立完成一幅青花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的特点:色彩:蓝色纹饰:线条流畅,图案多样2. 青花绘制技巧:湿笔:先用水将画笔打湿,再蘸取颜料绘制。
干笔:直接蘸取颜料绘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为家人绘制一幅青花作品。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运用湿笔和干笔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视频观看、教师示范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充分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和绘制技巧。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幼儿对绘制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一幅青花作品,提高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同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青花瓷元素,培养观察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六章《传统工艺之美》,详细内容为第二节《青花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幼儿动手绘制属于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知识,提高幼儿对传统工艺的认识和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创造美好事物的欲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流畅、图案的布局等。
2.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绘画材料(如笔、纸、颜料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蓝色颜料、调色盘、画笔、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花瓷的特点。
(2)引导幼儿谈论在生活中见到的青花瓷,如餐具、花瓶等。
2. 知识讲解(5分钟)(1)介绍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流畅、图案的布局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1)展示一幅青花瓷作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作品的图案、颜色等特点。
(2)教师示范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绘画材料,让幼儿按照示范步骤绘制属于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将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2)引导幼儿互相评价,说出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的特点:历史悠久、图案丰富、色彩鲜明等。
2. 青花瓷的绘画技巧:线条流畅、图案布局合理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自行创作一幅青花瓷作品。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传统文化与美术》,详细内容为第三节《青花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陶瓷艺术,感受青花瓷的魅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知识,认识青花瓷的特点和寓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简单的绘画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花瓷绘画技巧的掌握。
重点: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和寓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图片、视频、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青花瓷,引导幼儿说出青花瓷的特点。
(2)观看青花瓷视频,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制作过程。
2. 讲解(10分钟)(1)讲解青花瓷的基本知识,如: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寓意等。
(2)介绍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如:勾勒轮廓、填色等。
3. 实践(10分钟)(1)教师示范绘画青花瓷,讲解绘画步骤和注意事项。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幅简单的青花瓷作品。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1)让幼儿谈谈对本节课青花瓷的认识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的特点:蓝白相间、寓意丰富、历史悠久等。
2. 青花瓷绘画步骤:勾勒轮廓、填色、修饰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青花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在绘画环节,部分幼儿对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其他传统陶瓷艺术,如:景德镇陶瓷、唐三彩等,丰富幼儿的美术知识。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创作青花瓷作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优质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中第五单元“美丽瓷器”中第二个课时——“青花瓷”。
我们将详细学习青花瓷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制作工艺。
具体内容包括青花瓷起源、发展,以及其独特审美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青花瓷基本知识,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认识。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青花瓷制作工艺及其图案设计。
教学重点:青花瓷特点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设备、颜料、画纸等。
学具:画笔、颜料、调色盘、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青花瓷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
(2)讲解青花瓷特点,如色彩、图案等。
(3)分析青花瓷制作工艺,让学生解其制作过程。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展示青花瓷图案设计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其设计原理。
(2)现场演示青花瓷绘画步骤,指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绘制一幅青花瓷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2. 内容:(1)青花瓷起源与发展(2)青花瓷特点(3)青花瓷制作工艺(4)青花瓷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青花瓷作品。
2. 答案要求:(1)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具有创意青花瓷图案。
(2)作品要求色彩鲜明,线条流畅,具有审美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青花瓷制作工艺和绘画技巧掌握得较好,但部分学生在设计图案时创新意识不足,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解其他类型瓷器,如彩瓷、白瓷等。
(2)组织学生参观瓷器展览,提高他们审美鉴赏能力。
(3)开展“我是小工匠”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瓷器作品,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中班教案《青花瓷》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利用美丽的线条将事物进行装饰提亮,欣赏青花瓷,能初步感受到白底青花的古朴简约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以及表现能力,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青花瓷》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欣赏青花瓷,能初步感受到白底青花的古朴简约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以及表现能力。
2、引导幼儿懂得利用美丽的线条将事物进行装饰提亮。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事先幼儿有认识过生活中的普通瓷器制品。
2、物质材料准备:场景--米奇妙妙屋;展示台--1个大藏宝箱,内部摆放各种青花瓷实物;电脑投影仪;青花瓷课件;音乐情境--3首古典音乐,分别对应于幼儿出场、欣赏以及创作时间的不同氛围;幼儿人手一份--1次性纸盘、蓝色记号笔。
活动过程:一、欣赏青花瓷欣赏一:(实物欣赏)1、以幼儿喜爱的"米奇妙妙"引入课题,(音乐)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美术欣赏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去米奇妙妙屋做客,妙妙屋里有很多好玩的宝贝,小朋友想不想去呀?现在就让我们跟着美丽的音乐轻轻地出发吧。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古典音乐的舒缓旋律,轻轻地舞动入场。
2、进入展示区--发现米奇的藏宝箱,教师与幼儿一同揭开藏宝箱里的秘密,并进行实物欣赏。
师:这些是什么宝贝呀?它们上面画了什么?有什么形状?它们的颜色呢?3、组织幼儿进入米奇妙妙屋内做客,教师出示现代瓷器与青花瓷器实物,引导幼儿在直观的比较中小结刚才发现的奥秘。
师:刚才我们看见的那些瓷器,你们发现了什么?在颜色上它跟我们现代这种瓷器有什么不一样?师小结:这些瓷器它们只有白底和蓝色,这种白底蓝色的瓷器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花瓷。
()古代人把蓝色叫做青,他们又觉得这种瓷器像花儿一样美,所以叫青花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瓷器。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青花瓷》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创意美工》第五章《传统工艺之美》中的第二十三节《青花瓷》。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青花瓷的历史、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青花瓷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知识,感受传统工艺之美,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学习青花瓷的绘画技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花瓷绘画技巧的掌握。
重点: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知识,感受传统工艺之美,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青花瓷实物、图片、视频、绘画材料(蓝色颜料、画笔、画纸等)。
学具:蓝色颜料、画笔、画纸、调色盘、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青花瓷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播放青花瓷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介绍青花瓷的基本知识,如制作工艺、图案特点等。
(2)讲解青花瓷绘画技巧,如线条、构图、色彩等。
3. 随堂练习(1)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业展示与评价(1)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2. 内容:(1)青花瓷的基本知识(2)青花瓷绘画技巧(3)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2. 答案:(1)线条流畅、构图饱满。
(2)图案富有创意,具有个人特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青花瓷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绘画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大班课件《青花瓷》目录CONTENCT •青花瓷概述•青花瓷造型艺术•青花瓷装饰纹样•青花瓷色彩搭配•青花瓷制作工艺•幼儿创意制作实践•作品展示与评价01青花瓷概述定义与特点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历史背景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青花瓷的纹饰题材广泛,包括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
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内涵02青花瓷造型艺术01020304瓶类罐类碗类盘类造型分类及特点折沿碗、高足碗等,造型各异,用途广泛。
将军罐、瓜棱罐等,器型饱满,实用性强。
梅瓶、玉壶春瓶、蒜头瓶等,造型优美,线条流畅。
撇口盘、折沿盘等,造型规整,装饰性强。
典型器型赏析梅瓶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
玉壶春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
将军罐明清时期罐器之一,其盖颇似将军的头盔,故而得名。
将军罐始见于明嘉靖、万历年间,至清顺治之气基本定型,盛行于康熙朝。
造型艺术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欣赏与感受01通过展示不同造型的青花瓷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欣赏其独特的造型美和艺术魅力,激发幼儿对青花瓷的兴趣和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