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制作模拟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473.83 KB
- 文档页数:9
大学陶艺课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陶艺起源于哪个国家?A. 中国B. 埃及C. 印度D. 美国答案:A2. 陶器与瓷器的主要区别在于?A. 形状B. 颜色C. 烧制温度D. 原料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A. 揉泥B. 拉坯C. 雕刻D. 抛光答案:D4. 釉下彩是指在哪个阶段进行的彩绘?A. 泥坯干燥前B. 泥坯干燥后C. 釉烧前D. 釉烧后5. 以下哪种陶土不适合制作陶器?A. 高岭土B. 瓷土C. 粘土D. 沙土答案:D6. 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中,哪个阶段的温度最高?A. 预热阶段B. 烧制阶段C. 冷却阶段D. 保温阶段答案:B7. 以下哪种工具不是陶艺制作中常用的?A. 转盘B. 刮刀C. 雕刻刀D. 剪刀答案:D8. 陶艺中的“釉”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装饰B. 增加强度C. 防水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陶艺作品的装饰手法?B. 雕刻C. 镶嵌D. 印刷答案:D10. 陶艺作品的成型方法中,哪种方法不需要使用转盘?A. 手捏成型B. 拉坯成型C. 压模成型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陶艺作品的装饰手法包括哪些?A. 彩绘B. 雕刻C. 镶嵌D. 印刷答案:ABC12. 陶艺制作中常用的工具包括哪些?A. 转盘B. 刮刀C. 雕刻刀D. 剪刀答案:ABC13. 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中,以下哪些阶段是必要的?A. 预热阶段B. 烧制阶段C. 冷却阶段D. 保温阶段答案:ABC1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陶艺作品的质量?A. 原料B. 烧制温度C. 制作技巧D. 装饰手法答案:ABCD15. 陶艺作品的釉料可以有哪些颜色?A. 白色B. 蓝色C. 红色D. 黑色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简述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
答: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包括揉泥、拉坯、修坯、干燥、上釉、烧制等。
陶艺造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陶艺造型中,以下哪个不是基本的成型方法?A. 手捏成型B. 拉坯成型C. 压模成型D. 雕刻成型答案:D2. 制作陶艺时,以下哪种材料不是常用的陶土?A. 高岭土B. 瓷土C. 石膏D. 紫砂土答案:C3. 陶艺作品在烧制前需要进行的步骤是?A. 干燥B. 打磨C. 上釉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陶艺装饰技法?A. 彩绘B. 浮雕C. 镶嵌D. 雕刻答案:D5. 陶艺作品在烧制过程中,以下哪个温度范围不是烧制温度?A. 800℃-1000℃B. 1000℃-1200℃C. 1200℃-1400℃D. 1600℃-1800℃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陶艺造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品的最终效果?A. 陶土的选择B. 烧制的温度C. 造型的设计D. 装饰的技法答案:ABCD7. 陶艺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以下哪些步骤是必要的?A. 揉泥B. 制作C. 干燥D. 烧制答案:ABCD8. 以下哪些是陶艺作品的常见釉色?A. 青釉B. 白釉C. 黄釉D. 黑釉答案:ABCD9. 陶艺作品在烧制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A. 变形B. 裂纹C. 气泡D. 颜色不均答案:ABCD10.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A. 釉下彩绘B. 釉上彩绘C. 浮雕D. 镶嵌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陶艺作品的烧制温度越高,作品越坚固。
(对)12. 陶土的干燥过程需要避免阳光直射。
(对)13. 陶艺作品在烧制前不需要上釉。
(错)14.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中,浮雕只能在作品表面进行。
(错)15. 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影响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16. 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拉坯成型是唯一的成型方法。
(错)17. 陶艺作品在烧制后,不需要进行任何后续处理。
(错)18.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中,彩绘只能在釉下进行。
大学陶艺课考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陶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新石器时代B. 商朝C. 周朝D. 汉朝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陶艺的基本成型方法?A. 手捏成型B. 拉坯成型C. 铸造成型D. 泥板成型答案:C3. 釉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强度B. 提高美观C. 增加重量D. 增加硬度答案:B4. 陶艺作品的烧制温度通常是多少?A. 800-1000℃B. 1000-1200℃C. 1200-1400℃D. 1400℃以上答案:C5.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艺作品?A. 唐三彩B. 青铜器C. 景泰蓝D. 紫砂壶答案:A6.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彩绘B. 雕刻C. 镶嵌D. 抛光答案:D7. 陶艺中,釉下彩是指什么?A. 在釉料上绘画B. 在釉料下绘画C. 在陶土上绘画后再上釉D. 在陶土上绘画后再烧制答案:B8. 陶艺作品的干燥过程通常需要多长时间?A. 几小时B. 一天C. 一周D. 一个月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陶艺作品的烧制方法?A. 电窑烧制B. 柴窑烧制C. 气窑烧制D. 水窑烧制答案:D10. 陶艺作品的釉料通常需要在什么温度下烧制?A. 800℃以下B. 800-1000℃C. 1000-1200℃D. 1200℃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陶艺作品的成型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揉泥、成型、修整12.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中,______是指在陶器表面刻画出图案或文字。
答案:雕刻13. 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中,______是指在高温下使陶土中的水分蒸发,使陶土硬化的过程。
答案:干燥14. 釉料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石英、长石、高岭土15. 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中,______是指在烧制过程中控制窑内温度和气氛的过程。
陶艺基础期末考试题1一、填空(每小题4分,共20分)1、釉上彩的“烤花”温度一般在( 700度—900度) 之间。
2、绘制釉上彩的笔主要有( 勾线笔)、(彩笔)、(蘸色笔)、(扒笔)。
3、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 完整的表明),成型速度较快。
4、釉上彩绘画的基本表现技法是(勾填法)。
5、画没骨画的新花用老油调料,主要是蘸(樟脑油)画,因瓷釉面没有吸水性,光滑。
6、彩陶是陶艺的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法,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等形式。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中国成熟的瓷器——青瓷,最早在(A )地区出现。
A、浙江B、福建C、广东D、河南2、我国在( A )烧制成真正的瓷器。
瓷器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A、东汉晚期B、西汉晚期C、东汉时期D、东汉早期3、在以下说法中,最正确的说法是:( C )A、斗彩就是釉上五彩B、斗彩就是釉下三彩C、斗彩既是釉下彩,也是釉上彩D、斗彩就是珐琅彩4、宋代汝窑窑址在今天的(D )。
A、河南临汝B、河南平顶山C、河南开封D、河南宝丰清凉寺5、宋代定窑白瓷釉色特征为(D )。
A、灰白色B、青白色C、纯白色D、白中闪黄色6、宋代磁州窑装饰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D )。
A、白地绿斑B、珍珠地划花C、铁锈花D、白地黑花7、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 C )多年的悠久历史。
A、1700B、17000C、11700D、1170008、英语中的“CHINA”最初的意思是(D )。
A、华夏B、中华C、中国D、瓷器9、我国白瓷的起源可以上溯至( D )A、三国时期B、两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北朝的北齐时期末期10、(B )的收藏是所有文物收藏中时间最长,数量、品种最多的一项。
A、石器B、古陶瓷C、青铜器D、玉器三、简答题(每题6分)1、刻坯装饰的步骤?用特殊的刀具在干燥的坯体上刻画出装饰纹样,然后上透明油烧成,主要步骤包括:描图、刻大形、粗刻、细刻。
陶艺制作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制作陶艺的基本原料是什么?A. 塑料B. 金属C. 粘土D. 玻璃答案:C2. 陶艺作品在烧制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作品质量的影响是?A. 无影响B. 影响不大C. 影响很大D. 完全无关答案:C3. 下列哪种工具不是陶艺制作中常用的?A. 陶轮B. 雕刻刀C. 剪刀D. 拉坯机答案:C4. 陶艺作品在干燥过程中,以下哪个步骤是必要的?A. 快速干燥B. 均匀干燥C. 随意干燥D. 潮湿环境干燥答案:B5. 陶艺作品上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重量B. 提高硬度C. 增加美观D. 改变形状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陶艺制作中,______是用来固定和旋转陶泥的工具。
答案:陶轮2. 在陶艺制作中,______是指通过手工或机械将陶泥塑形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答案:拉坯3. 陶艺作品在烧制前需要进行______,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答案:干燥4. 陶艺作品的装饰手法之一是______,通过在表面刻画图案或文字来增加艺术效果。
答案:雕刻5. 陶艺作品在烧制完成后,可以通过______来增加作品的光泽和色彩。
答案:上釉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
答案: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选材、揉泥、拉坯、干燥、修坯、上釉、烧制等步骤。
首先选择适合的粘土作为原料,然后通过揉泥使其均匀;接着使用陶轮或手工拉坯成型;成型后的作品需要放置一段时间进行自然干燥;干燥后的作品需要修整,去除多余的边缘和不平整的部分;修整完毕后,作品表面需要上釉,增加美观和保护;最后将作品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硬化成型。
2. 描述陶艺作品上釉的过程。
答案:陶艺作品上釉的过程首先需要准备釉料,釉料可以是液态或粉末状。
将干燥后的陶艺作品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使用刷子、喷枪或浸釉等方法将釉料均匀地涂抹在作品表面。
涂抹釉料时要确保覆盖均匀,无遗漏。
陶艺创作与技巧模拟试题陶艺是一门古老而又饱含创造力的艺术形式,通过陶瓷材料的塑造和装饰,艺术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这份模拟试题中,我们将探索陶艺创作中的技巧和方法。
请你根据提供的题目,按照对应的格式完成以下试题。
试题一:陶艺形式与风格根据你的个人喜好和创作风格,选择一种陶艺形式(如陶盆、陶壶、陶罐等)进行创作,并解释你选择这种形式的原因。
另外,选择一种陶艺风格(如传统、现代、抽象等)进行创作,解释你选择这种风格的理由。
试题二:陶艺材料与工具选择适合你创作的陶瓷材料(如红陶、白陶、瓷砖等),并解释你选择这种材料的原因。
同时,选择适合你创作的陶艺工具(如捏土工具、转盘、刀具等),并解释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试题三:陶艺技巧与表现手法选择一种陶艺技巧(如捏塑、轮盘制作、坯胎法等),描述该技巧的步骤和使用过程,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技巧。
另外,选择一种陶艺表现手法(如刻画、贴花、彩绘等),描述该表现手法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并解释你选择这种表现手法的原因。
试题四:陶艺装饰与表达主题选择一种陶艺装饰方式(如釉彩装饰、贴花装饰、雕刻装饰等),解释该装饰方式的特点和效果,并说明你选择这种方式的理由。
另外,选择一个主题(如自然、爱、和平等)进行陶艺创作,并通过你选择的装饰方式表达出该主题的内涵和意义。
试题五:陶艺与现代社会从你对陶艺的理解和体验出发,谈谈陶艺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阐述你认为陶艺如何与当代生活、艺术市场以及文化传承相结合,并为此提出你的建议和看法。
试题六:陶艺创作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法回顾你在陶艺创作中遇到的挑战,可以是技术难题、创作灵感不足等,详细描述挑战的具体情况。
然后,针对每个挑战提出你的解决方法,包括如何获取灵感、如何克服技术难题等,并举例说明这些解决方法的有效性。
试题七:陶艺创作的未来展望从你个人的角度出发,对陶艺创作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可以谈谈陶艺技术、材料以及创作手法的发展趋势,以及对陶艺艺术家的要求和期望。
(完整word版)陶艺制作模拟试卷陶艺制作一、单选题:1.在进行圆形制作的时候应将泥板顶端切成(C)角?A 60度B 30度C 45度D 90度2.先将泥板擀成理想的形状是哪种形状的制作步骤第一步?(C )A方形B圆形C小盘D自由形3.在进行自由形制作时,在一器皿内需要垫上(B )?A纸B麻布C塑料D丝绸4.下面哪幅图是泥条盘型?(A )A BC D5.辘轳成型法第一个步骤是(B )?A启动转盘B定中心C下压D扶正6.瓶形成型的第一个步骤是(A)?A BC D7.盘形器成型的正确顺序是(A)?ABCD8.在进行特殊形成型时最后修理口沿所用的工具是(B)?A木条B皮条C刀D布条9.在制作泥条叠放泥条时应采取什么顺序?(A )A从上向下B从下到上C从左到右D从右到左10、下列关于盘形器成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盘形器的形状容易控制B、盘形器不易拿取,因而先用泥置于转盘,后在放在木板上固定C、开动转轮从底部开始,慢慢向两边扩展D、制作适合内侧曲线的木板11、小杯成型是指 DA、先从杯口制作开始B、制作杯底C、准备制作的泥,把他制作杯状D、先将制作泥量拉成一个平台,用手将平台捧起,注意大拇指压在中间,然后规整杯口,最后用软皮条修理口沿12、对于大器形的制作,需注意的是ABCA、先制作好底部,晾置到具有一定的强度B、在上面用泥条盘筑将所需的部分加上去C、开动辘轳完成D 制作成功后在定型。
13、不列不属于辘轳成型法的修坏所具备的步骤有:CA、陶泥或石膏制作适合所修器物大小的修坏台,并固定在电辘轳中央B、准备好修坏用的不同斜度的工具C、将要修理的坏放在修坏台,然后修理D、先修理下腰,修理好底部后翻过来修理上肩及口、腰14、陶器装饰是指CA、在陶器底部印上印章B、用丝稠绑在陶器口C、是指陶器上各种各样的纹饰D、给陶器包装一些装饰物15、陶器制作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是A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16、在陶器成型后,用陶泥直接在器形表面,粘贴上各种图形的方法是A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17、快速、表现效果直接的方法是B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18、在较平整的坏体上,雕刻上图案的方法是B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19、用较锋利的刀,把坏体刻透镂空的方式来表现图案的方法是C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20、在现代陶艺制作中,常使用的方法有C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21、在坏体较软的时候,用现成的或自制的工具,在坏体表面刮刻出所需要的纹样的方法是D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22、印压法是指BA、粘贴陶器上B、印压在坏体上C、透雕在坏体上D、刮刻在坏体上23、像制作蛋糕一样,用购买自制的布袋或竹桶挤泥器把稀泥挤在坏体上的方法是CA、粘贴法B、雕刻法C、挤泥法D、刮刻法24、制作坏体技法使用两种以上的方法称为 AA、综合技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25、在一件陶艺作品的表现中,最重的特征之一是 BA、粘贴图案B、釉色C、土坏D、纹样26、我国最早发现的石灰釉制品是在 AA、商代B、唐代C、宋代D、周朝27、按照釉料特性的配料成分,釉分为ABCA、长石釉B、土釉C、铅釉D、易釉28、按制备方法可分为BDA、长石釉B、生料釉C、铅釉D、熔块釉29、按釉的熔融特征分为CDA、长石釉B、土釉C、难熔釉D、易熔釉30、按釉的外貌区分为ABCDA、透明釉B、乳白釉C、有色釉D、无色釉31、按使用特点分ABCDA、瓷器釉B、陶器釉C、缸器釉D、炻器釉32、在施釉前,釉料必须经过(A)才能使各种矿物质充分熔合A、研磨B、加水C、直接混合D、都不需要33、烧制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A)A、上釉B、施釉C、加釉D、上色34、把坏体直接浸入釉中的是DA、上釉B、淋釉釉C、加釉D、浸釉法35、浸釉的时间最宜是BA、1-2秒釉B、2-3秒C1-2秒D、3-5秒36、对于坏形大,不易拿放的坏体采用的上釉法是BA、上釉法B、淋釉釉C、喷釉法D、浸釉法37、现代常用的施釉方法有CA、上釉法B、淋釉釉C、喷釉法D、浸釉法38、比较自由随意的施釉方法是 AA、画釉B、淋釉釉C、喷釉法D、浸釉法39、陶器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 AA、烧成B、上釉C、施釉D、浸釉40、下列属于连续窑的是DA、间歇窑B、梭式窑C、倒焰窑D、隧道窑41、下列属于间歇窑的是BCA、间歇窑B、梭式窑C、倒焰窑D、隧道窑42、按操作办法窑分为ABA、间歇窑B、连续窑C、倒焰窑D、隧道窑43、按能源分ABCDA、煤烧窑B、油烧窑C、煤气窑D、电窑44、装窑是指DA、把坏体放入窑中B、就是素烧C、不分轻重,直接放D、分轻重,同时要用耐火板和支架隔离成数层45、素烧充分完成的标志是BA、温度达550℃B、温度达900℃C、温度达350℃D、温度达150℃46、釉烧是指BA、素烧B、坏体要擦釉料C、不分轻重D、温度达150℃判断题1.陶艺制作不仅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并且可以制作成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器物。
陶艺试题(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1.釉上彩的“烤花”温度一般在(700度—900度)之间。
2.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完整的平面),成型速度较快。
3.釉上彩绘画的基本表现技法是(勾填法)。
4.没骨画的新彩调和剂主要是(樟脑油),因瓷釉面没有吸水性,光滑。
5.在《陶瓷工艺学》中我们用(吸水率)来划分陶与瓷的界限。
6.陶瓷是陶瓷器的统称,它共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陶器)类、(炻器)类、(瓷器)类。
7.元代青花瓷器的三大特点是:(器型大)、(装饰满)、(胎体厚)。
8.《中国陶瓷史》将我国瓷器产生的时间定于(东汉)时期。
9.广东佛山石湾窑仿均釉中,以一种俗称“(广钧)”的最为著名,它是一种蓝釉中流淌成葱白色如雨点状的品种,好像夏日在蔚蓝的晴空中,突然下了一场暴雨似的。
10.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烧成于(唐)代(巩义)窑。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35分)1.唐三彩的釉料以何种金属氧化物作助熔剂。
(D)A.纳 B.钾 C.钙 D. 铅2.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斗彩”瓷器是( C )创制的。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3.宋代定窑白瓷釉色特征为( D )。
A.灰白色 B.青白色 C.纯白色 D.白中闪黄色4.宋代官窑瓷器口沿与底足的外观特征为( A )。
A.紫口铁足 B.青口灰足 C.白口黑足 D.白口、火石红足5.北宋龙泉窑青瓷胎的呈色为(C)。
A.白 B.灰白 C.灰或浅灰 D.深灰6.中国成熟的瓷器——青瓷,最早在(A)地区出现。
A.浙江 B.福建 C.广东 D.河南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斗彩就是釉上五彩 B.斗彩就是釉下三彩C.斗彩既是釉上彩,又是釉下彩 D. 斗彩就是珐琅彩8.宋代汝窑窑址在今天的(D)。
A. 河南临汝B. 河南平顶山C. 河南开封D. 河南宝丰清凉寺9.宋代磁州窑装饰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D )。
陶艺制作一、单选题:1.在进行圆形制作的时候应将泥板顶端切成(C)角?A 60度B 30度C 45度D 90度2.先将泥板擀成理想的形状是哪种形状的制作步骤第一步?(C )A方形B圆形C小盘D自由形3.在进行自由形制作时,在一器皿内需要垫上(B )?A纸B麻布C塑料D丝绸4.下面哪幅图是泥条盘型?(A )A BC D5.辘轳成型法第一个步骤是(B )?A启动转盘B定中心C下压D扶正6.瓶形成型的第一个步骤是(A)?A BC D7.盘形器成型的正确顺序是(A)?ABCD8.在进行特殊形成型时最后修理口沿所用的工具是(B)?A木条B皮条C刀D布条9.在制作泥条叠放泥条时应采取什么顺序?(A )A从上向下B从下到上C从左到右D从右到左10、下列关于盘形器成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盘形器的形状容易控制B、盘形器不易拿取,因而先用泥置于转盘,后在放在木板上固定C、开动转轮从底部开始,慢慢向两边扩展D、制作适合内侧曲线的木板11、小杯成型是指 DA、先从杯口制作开始B、制作杯底C、准备制作的泥,把他制作杯状D、先将制作泥量拉成一个平台,用手将平台捧起,注意大拇指压在中间,然后规整杯口,最后用软皮条修理口沿12、对于大器形的制作,需注意的是ABCA、先制作好底部,晾置到具有一定的强度B、在上面用泥条盘筑将所需的部分加上去C、开动辘轳完成D 制作成功后在定型。
13、不列不属于辘轳成型法的修坏所具备的步骤有:CA、陶泥或石膏制作适合所修器物大小的修坏台,并固定在电辘轳中央B、准备好修坏用的不同斜度的工具C、将要修理的坏放在修坏台,然后修理D、先修理下腰,修理好底部后翻过来修理上肩及口、腰14、陶器装饰是指CA、在陶器底部印上印章B、用丝稠绑在陶器口C、是指陶器上各种各样的纹饰D、给陶器包装一些装饰物15、陶器制作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是A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16、在陶器成型后,用陶泥直接在器形表面,粘贴上各种图形的方法是A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17、快速、表现效果直接的方法是B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18、在较平整的坏体上,雕刻上图案的方法是B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19、用较锋利的刀,把坏体刻透镂空的方式来表现图案的方法是C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20、在现代陶艺制作中,常使用的方法有C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21、在坏体较软的时候,用现成的或自制的工具,在坏体表面刮刻出所需要的纹样的方法是D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22、印压法是指BA、粘贴陶器上B、印压在坏体上C、透雕在坏体上D、刮刻在坏体上23、像制作蛋糕一样,用购买自制的布袋或竹桶挤泥器把稀泥挤在坏体上的方法是CA、粘贴法B、雕刻法C、挤泥法D、刮刻法24、制作坏体技法使用两种以上的方法称为 AA、综合技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25、在一件陶艺作品的表现中,最重的特征之一是 BA、粘贴图案B、釉色C、土坏D、纹样26、我国最早发现的石灰釉制品是在 AA、商代B、唐代C、宋代D、周朝27、按照釉料特性的配料成分,釉分为ABCA、长石釉B、土釉C、铅釉D、易釉28、按制备方法可分为BDA、长石釉B、生料釉C、铅釉D、熔块釉29、按釉的熔融特征分为CDA、长石釉B、土釉C、难熔釉D、易熔釉30、按釉的外貌区分为ABCDA、透明釉B、乳白釉C、有色釉D、无色釉31、按使用特点分ABCDA、瓷器釉B、陶器釉C、缸器釉D、炻器釉32、在施釉前,釉料必须经过(A)才能使各种矿物质充分熔合A、研磨B、加水C、直接混合D、都不需要33、烧制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A)A、上釉B、施釉C、加釉D、上色34、把坏体直接浸入釉中的是DA、上釉B、淋釉釉C、加釉D、浸釉法35、浸釉的时间最宜是BA、1-2秒釉B、2-3秒C1-2秒D、3-5秒36、对于坏形大,不易拿放的坏体采用的上釉法是BA、上釉法B、淋釉釉C、喷釉法D、浸釉法37、现代常用的施釉方法有CA、上釉法B、淋釉釉C、喷釉法D、浸釉法38、比较自由随意的施釉方法是 AA、画釉B、淋釉釉C、喷釉法D、浸釉法39、陶器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 AA、烧成B、上釉C、施釉D、浸釉40、下列属于连续窑的是DA、间歇窑B、梭式窑C、倒焰窑D、隧道窑41、下列属于间歇窑的是BCA、间歇窑B、梭式窑C、倒焰窑D、隧道窑42、按操作办法窑分为ABA、间歇窑B、连续窑C、倒焰窑D、隧道窑43、按能源分ABCDA、煤烧窑B、油烧窑C、煤气窑D、电窑44、装窑是指DA、把坏体放入窑中B、就是素烧C、不分轻重,直接放D、分轻重,同时要用耐火板和支架隔离成数层45、素烧充分完成的标志是BA、温度达550℃B、温度达900℃C、温度达350℃D、温度达150℃46、釉烧是指BA、素烧B、坏体要擦釉料C、不分轻重D、温度达150℃判断题1.陶艺制作不仅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并且可以制作成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器物。
( )3.在制陶专业工厂中,制作加工方法有:干式加工法和湿式加工法。
( )5.选泥是制作陶艺的第一步。
( )答案:练泥6.泥的炼制一般分为手工和机械两种。
( )7.太湿的泥可通过加入适量的水分进行调试后使用。
( )答案:干料8.太干的泥捏塑性太差。
( )9.合适的泥软硬度应如手掌的软硬度一样,这样制作方便,造型自如,粘结性能良好。
( )第二章成型1.捏塑成型法是制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 )4. 捏塑成型法制作方便、合理,可较为自由的制作各种形状的器物。
( )答案:泥条盘筑法5.在泥条盘筑法中,泥条的制作和泥条之间的连接,是其制作的技术关键。
( )二、问答题:1.方形制作的步骤是什么?答:第一步:将所需大小的泥擀成厚泥板后,将准备抽取的木板置于两侧,用细钢丝割取;第二步:将切好的泥板轻轻拿起置于木台上;第三步:把泥板按需要切好后晾置等有一定的硬度时使用;第四步:在泥板上把需要粘结的部分用锯条刮毛,以便粘结;第五步:在刮毛的部分涂上泥浆。
第六步:在要粘接的泥板侧面也刮毛并涂上泥浆;第七步:对准后均匀用力下压;第八步:在内侧用工具撮合;第九步:在陶板侧面切出45度;第十步:把侧面也刮毛并涂上泥浆后粘接;第十一步:在外侧也进行撮合;第十二步:内侧角部进行撮合;第十三步:外角进行撮合;第十四步:完成后应阴干,以防开裂。
2.获取粘土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答案:直接从自然中获得粘土;水簸法。
3.捏塑成型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案:不借助任何工具,信手捏来,它最直接的表达制陶者的构思和造型观念。
4.简述制陶专业工厂中的加工方法有哪些?答案:干式:是将采集来的矿物质原料,放进粉碎机通过研磨球进行研磨;湿式:是将采集来的矿物质原料,放入研磨机,通过研磨球或石墨,磨成细泥浆后流入沉淀池,待沉淀后排出水分使用,也将细泥浆倒入布袋中,空出水分后,取泥使用。
5.简述一般练泥的基本方法?答案:用手用力均匀的向前反复卷压;将反复卷压后两侧多出的陶泥再向中间卷压;卷回后再用力下压,多次反复,直至陶泥软硬适中;将练好的泥揉成塔形待用。
6.简述菊形练泥法?答案:将陶泥旋转式卷压;用力均匀反复卷压;泥的中心,会出现如菊花般的旋转,这样可以有效的排除泥中所含的气泡。
7.简述机械练泥法的主要内容?答案:机械练泥法不仅省力、省时,而且经过真空练泥机练泥后不含气泡,泥的粘性好,密度大。
8.简述如何对泥进行检查?答案:用一结实的细线或细钢丝将练制好的陶泥分开;可反复多切数层以检查泥中是否还有气泡;将泥切开后,如发现含有杂质,如小石块等需要剔除;练成的泥用钢丝切开后,应无气孔及杂质,干干净净,这样的泥就可以制作陶艺了。
10.简述小器型成型法的主要内容?答案:取适量的陶泥,放在两手中心,揉成圆形;两拇指放在中央,下压并按一定方向旋转,其他手指应配合控制器型,以防口沿向两边张开;注意手的力度应均匀,否则会厚薄不匀,一般来讲,器型较小,应捏的薄一些,器型较大应捏的厚一些。
11.泥条制作的方法是?答案:先取一块泥,放入手心,揉成圆锥形;将圆锥形的泥放双手中心;双手用力均匀的搓出泥条,这种方法需反复练习,搓出的泥条应粗细均匀;如果搓出的泥条不是粗细均匀的,可将泥条平放在工作台上,将泥条搓擀成泥条;理想的泥条应粗细均匀,长度适中;在这一基础上,将泥条置于基础内侧一周;一只手捏制,一只手控制,使泥条在与基础紧密结合的同时向上升起,不要使所受挤压的泥条,向外侧扩张,用力要均匀,否则厚薄不均,影响器型;在制作完基础后,应及时从内侧处理好结合部,底部与侧部应有一定弧度;在制作一定高度时,应在多角度观察器型是否合乎自己的要求,如有不妥,应及时整形;在收口前,应将器型里面处理好;口沿部分,应用较软的泥进行制作;如要加泥,应在有一定湿度的情况下完成;器型完成后,用锯条将器型表面刮平滑;修理至满意后,用自制的有多个角度的有机玻璃片,将器型表面刮平滑;完成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