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概论
- 格式:docx
- 大小:15.24 KB
- 文档页数:6
新能源概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量与能源:能量——宇宙间⼀切运动着的物体,都有能量的存在和转化,⼈类⼀切活动都与能量及其使⽤紧密相关。
所谓能量,也就是“产⽣某种效果(变化)的能⼒”。
反过来说,产⽣某种效果(变化)必然要伴随能量的消耗和转换。
⼈类所认识的六种能量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辐射、化学能、核能。
机械能:包括固体和流体的动能、势能、弹性能及表⾯张⼒能等。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宏观机械能——⼈类认识最早的能量。
热能:构成物体的微观分⼦运动的动能表现为热能。
它的宏观表现是温度的⾼低,反映了分⼦运动的强度。
地球上最⼤的热能资源应为地热能。
电能:它和电⼦流动与积累有关,通常由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来,或通过发电机由机械能转换得到。
反之,电能也可以通过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电做功。
在⾃然界中,还有雷电等电能辐射能:即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发射的能量。
如太阳能,太阳是最⼤的辐射源。
化学能:它是物质结构能的⼀种,即原⼦核外进⾏化学变化时放出的能量。
按化学热⼒学定义,物质或物系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以热能形式释放的内能,称为化学能。
利⽤最普遍的化学能是燃烧碳和氢。
核能:它是蕴藏在原⼦核内部的物质结构能。
释放巨⼤核能的核反应有两种:核裂变反应、核聚变反应。
能源及能源的分类:所谓能源,是指能够直接或经过转换⽽获取某种能量的⾃然资源。
⾃然资源:煤、⽯油、天然⽓、太阳能、风能、⽔能、地热能、核能等。
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经上述资源加⼯可得到⼀些更符合使⽤要求的能量来源,如煤⽓、电⼒、焦炭、蒸汽、沼⽓、氢能等。
由于可被⼈类利⽤的能源多种多样,因此有以下6种不同的分类⽅法:按地球上的能量来源分:(1)来⾃于地球本⾝,如核能、地热能等;(2)来⾃于球外天体,如宇宙射线及太阳能,以及由太阳引起的⽔能、风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物质能、光合作⽤等;(3)来⾃于地球和其他星体的相互作⽤,如潮汐能。
按被利⽤的程度分:(1)常规能源,如煤炭、⽯油、天然⽓、薪柴燃料、⽔能等;(2)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物质能等,另外还有核能。
新能源概论1. 简介新能源是指能够代替传统石化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一类能源,其主要特点是可再生、清洁、资源丰富。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2. 新能源的分类2.1 太阳能太阳能是指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发电或供热的能源。
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商业发电系统中。
此外,太阳能热能也可以用来供暖或供应热水。
2.2 风能风能利用大气中的风力产生动力,通过风力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风能发电具有环保、资源丰富等特点,并且在适当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可实现大规模利用。
2.3 水能水能利用水流、海洋潮汐和潜流等能量产生动力,通过水轮机或涡轮机转化为电能。
水电是最主要的水能利用方式,广泛应用于电力生产和供应系统。
2.4 生物能生物能利用生物质资源(如农作物秸秆、木材废料等)进行发电或制热。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广泛应用于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
2.5 地热能地热能利用地下的热能产生动力,通过地热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地热能具有稳定可靠、永久可用等特点,适用于供应热能和发电。
3. 新能源的优势3.1 可再生性新能源是指能源资源具有自然再生能力,不会因为使用而减少或消失。
相比之下,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属于非可再生能源,其消耗速度远快于再生的速度。
3.2 清洁无污染新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或产生极少的污染物排放。
相比之下,传统能源的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
3.3 资源丰富新能源的资源分布广泛,且资源量相对较大,能够满足人类长期能源需求。
相比之下,传统能源的资源严重依赖于特定地域和有限存量的资源,难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
4. 新能源的挑战4.1 技术成本新能源技术相对传统能源技术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例如,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和安装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工程成本。
因此,降低新能源技术的成本是实现新能源普及应用的重要挑战。
2023-11-09CATALOGUE目录•生物质能概述•生物质能资源•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及挑战•生物质能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案例分析01生物质能概述生物质能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废弃物等)作为燃料,通过燃烧或转化技术将其转化为热能、电能等能源形式的能源。
特点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低碳、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同时,生物质能在农村等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生物质能定义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气体或固体燃料进行燃烧产生热能。
直接燃烧生物转化热化学转化利用微生物或酶等生物手段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如生物柴油等。
通过热解、气化等技术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或液体燃料。
03生物质能转化技术0201利用生物质发电技术,如生物质电厂、生物质气化发电等,生产电力。
电力生产在农村地区利用生物质能作为生活用能,如炊事、取暖等。
农村能源利用生物柴油等生物质燃料替代石油等传统燃料,促进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
交通能源生物质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02生物质能资源包括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废弃物,如树皮、木屑等。
林业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谷壳等废弃物。
农业资源包括藻类、水生植物等。
水生资源木质生物质资源非木质生物质资源食品加工废弃物如废啤酒糟、废糖蜜等。
能源植物如甘蔗、油菜等。
动物粪便家畜和家禽粪便等。
03工业废弃物包括废塑料、废橡胶等。
城市废弃物资源01生活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等。
02污水污泥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废弃物。
03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直接燃烧技术是指将生物质原料直接送入锅炉中燃烧产生热能的过程。
该技术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锅炉结构复杂、燃料运输和储存难度大等问题。
生物质燃料由于其高水分、高灰分和低热值等特点,给直接燃烧技术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该技术的应用需要针对不同的生物质燃料进行相应的锅炉设计和操作优化。
直接燃烧技术热化学转化技术是指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气、液体燃料等的过程。
新能源概论
(IntroductionofNewEnergy)
总学时:32 理论:32 实验(上机、实习等):0
学分:2
课程主要内容:
新能源概论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学科,它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可燃冰、潮流能、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利用技术。
这些能源的应用研究内容主要是计算各方面自然存在的能量,再通过研究不同机构用其吸收这些能量,将其转换为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工作。
它的应用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技术,这包括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电工及电控学等。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新能源能利用技术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教材:
王革华.新能源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o
教学参考书:
[1]左然.可再生能源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o
[2]苏亚欣.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新能源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新能源概念新能源是指相对于传统火力发电、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而言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
它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新能源具有不污染环境、资源丰富、可再生、分布广泛等特点,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太阳能太阳能是源于太阳的能量,主要有两种利用方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利用。
光伏发电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而光热利用则是通过太阳能热集中、吸收和转换等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环保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能源。
三、风能风能是指利用风力发电,主要通过风轮的旋转驱动发电机来转换风能为电能。
风能具有资源广泛、可再生、环保无污染等特点,且在适宜地区发电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能源。
四、水能水能是指利用水流产生的动能来发电,主要包括水电、潮汐能和波能等。
水能具有稳定可靠、规模化利用、无污染等特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五、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通过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能源利用。
生物质能主要包括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体燃料等。
生物质能资源广泛,可再生,且可以通过生物质废弃物的转化来减少环境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能源。
六、地热能地热能是指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产生电能,主要通过地热热水或蒸汽驱动发电机来实现。
地热能资源稳定、可再生且富集度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能源。
七、海洋能海洋能是指利用海洋资源产生能源,主要包括波浪能、海流能、潮汐能和海水温差能等。
海洋能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不受季节影响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
八、新能源发展现状目前,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传统能源的局限性,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各国纷纷推出政策支持和补贴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发展。
中国作为新能源的大国,也在积极推进新能源的发展,且在风能、太阳能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新能源概论新能源是指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能源来源更加清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形式。
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这些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存在资源枯竭的问题。
而新能源则是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自然资源转化而来,具有环境友好、可再生、永续利用等特点。
太阳能是指利用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的能源形式。
太阳能广泛分布于地球上的各个地区,不仅充足而且可以再生利用。
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利用的主要途径,它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领域的电力供应。
太阳能热利用则是通过利用太阳能将热能转化为热水或蒸汽,用于供暖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风能是指利用风力将其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的能源形式。
风能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尤其是海洋和高地等地区。
风力发电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风能利用方式,通过风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具有技术成熟、稳定性好、零排放等优点,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能是指利用水的流动或水压将其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的能源形式。
水能广泛存在于河流、瀑布和海洋等地方。
水力发电是应用最广泛的水能利用方式,通过水轮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水力发电具有资源丰富、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质资源转化为能源的方式。
生物质可以通过燃烧、厌氧消化和发酵等方式转化为热能、电能和生物燃料。
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低碳排放等特点,可以有效地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新能源外,核能也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形式。
核能是指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或电能的能源形式。
核能具有能量密度高、资源丰富等特点,但核能的发展需要高度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新能源的发展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清洁、环保、永续利用等特点,能够有效地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概论试讲教案教案名称,新能源概论。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新能源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新能源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了解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4. 分析新能源的优势和挑战。
5. 探讨新能源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能源的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
难点,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
1. 新能源的概念和分类。
a. 新能源的定义。
b. 新能源的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2. 新能源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a. 新能源的发展历程。
b. 新能源在全球和中国的应用现状。
3. 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a. 新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b. 新能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4. 新能源的优势和挑战。
a. 新能源的优势。
b. 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5. 新能源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a. 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b. 新能源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授。
2. 学生讨论。
3. 小组合作。
4. 多媒体辅助。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新能源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新能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讲解,介绍新能源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新能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 发展历程和现状,通过多媒体资料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在全球和中国的应用情况。
4. 讨论环节,组织学生讨论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新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5. 优势和挑战,分析新能源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新能源发展的现实问题。
6. 展望未来,介绍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和在未来的应用前景,让学生对新能源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新能源的兴趣和热情。
六、课堂作业。
1.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新能源的案例研究,总结一种新能源的应用案例,并就其优势和挑战展开讨论。
新能源概论教学设计前言随着全球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环境问题的严重加剧,新能源作为可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为了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对新能源概论的教学也逐渐重视起来。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四个方面,对新能源概论的教学进行设计。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领域本课程主要着重讲解新能源概念、分类、应用和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新能源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
1.2 能力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掌握新能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理解不同种类新能源的特点、原理以及应用;•熟悉我国新能源的政策法规和现状;•掌握新能源评估和管理的基本方法;•具备新能源设计、改造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1.3 思想品德素质在新能源研究领域中,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本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在相关领域中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教学内容2.1 新能源概况•新能源的概念和分类•新能源的应用领域•新能源技术的总体规划•新能源政策法规2.2 太阳能能源•太阳能简介•太阳能应用领域•太阳能光电技术•太阳能热技术2.3 风能•风能的来源和特点•风能应用领域•风能技术原理•风电场规划和设计2.4 水能•水能的来源和分类•水能应用场景•水力发电技术•水电站规划和设计2.5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简介•生物质能应用领域•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生物质能制氢技术2.6 其他新能源•潮汐能•地热能•氢能2.7 新能源管理和评估•新能源管理目标和内容•新能源评估方法•新能源投资风险分析三、教学方法3.1 课堂教学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将新能源学科的知识面向学生打开,提高学生对新能源领域的理解和认识。
3.2 实验教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技术和方法,并较好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新能源概论复习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的发展成为全球热门话题。
在这个复习文档中,我们将回顾一些关于新能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以便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1. 新能源的定义和分类新能源是指相对传统能源而言,更加环保、可再生且不会耗尽的能源资源。
根据其特点和来源,新能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太阳能:利用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形式,如太阳能电池板、太阳热能等。
- 风能:利用风力转化为电能,如风力发电。
- 水能:利用水流或水位差转化为电能,如水力发电。
- 生物质能:利用植物、动物等有机物质转化为热能、燃气等形式。
- 地热能:利用地球内部热量转化为热能、电能等形式。
- 潮汐能:利用海洋潮汐运动转化为电能。
2. 新能源的优势新能源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发展新能源的原因:- 环保:新能源的发展能够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和应对气候变化。
- 可再生:与化石能源相比,新能源是可再生的,不会耗尽。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持续利用新能源资源,满足长期的能源需求。
- 分布广泛:新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不受地理因素限制。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几乎没有地域限制。
- 经济性:尽管新能源的建设和发展成本较高,但其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新能源将逐渐成为经济可行的选择。
- 创造就业机会: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经济增长,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全球新能源发展现状目前,全球各国纷纷加强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并采取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措施,以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以下是全球新能源发展的一些主要现状:- 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成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并设定了一系列目标和政策,加速清洁能源的转型。
- 美国:美国是全球新能源技术领导者之一,尤其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新能源概论考试题孔亮一、名词解释:1(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以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而获得的,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资源。
2( 比结合能:原子核平均每个核子的结合能力称为比结合能。
3( 生物质气化:以生物质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为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生物质中可以燃烧的部分转化为可燃气的过程。
4( 潮汐能: 海水朝张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其利用原理和发电相似。
二、填空:1. 沼气是由有机物质在适宜的温度、湿度、酸碱度和厌氧的情况下经过微生物发酵分解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
2. 质子交换膜又称离子交换膜,在PEFC中华起着电解作用,可以说它是PEFC 的心脏部分。
3. 超临界水冷堆(SCWR是运行在水临界点(374?、22.1mp)以上的高温、高压水冷堆。
4. 海洋温差能是海水吸收和储存的太阳辐射能,亦称为海洋热能。
5. 可燃冰的全称是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天然气干冰、气体水合物、固体瓦斯等。
6. 《可再生能源法》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立法原则:国家责任和全社会支持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相结合。
三、判断1. 太阳辐射测量包括全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测量。
2. 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的装置。
3. 风能是一种过程性能源,不能直接储存起来,只有转化成其他形式的可以储存的能量才能储存。
4. 电解池是电解制氢过程的主要装置,决定电解能耗指标的电压和决定制氢量的电流密度是电解池的两个重要指标。
5.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直接利用甲醇水溶液作为燃料,以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的一种燃料电池、6. 氮在碳材料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它们被分别称为化学态氮和晶格氮。
7. 对于不同温度的地热流体可利用的范围如下:200-400?C 直接发电及综合利用;150-200?C可用于双循环发电、制冷、供暖、工业干燥、脱水加工、回收盐类、制造罐头食品等;50-100?可用于供暖、温室、家庭用水、工业干燥;20-50?,可用于沐浴、水产养殖、饲养牲畜、土壤加温、脱水加工等。
新能源概论引言新能源是指在现代社会能够满足人类日常生活需求的能源,包括但不限于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新能源的定义、分类、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1. 新能源的定义新能源是指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为基础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来自于自然界,并能够不断恢复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是指在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排放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的能源,如核能、地热能等。
2. 新能源的分类根据能源的来源和利用形式,新能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太阳能太阳能是指通过太阳辐射转化为可用能量的能源。
利用太阳能可以发电、供热、照明等。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农业等领域。
2.2 风能风能是指通过风的动力转化为电能或机械能的能源。
利用风能可以发电、驱动风车等。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3 水能水能是指通过水的动力转化为电能或机械能的能源。
利用水能可以发电、供水、灌溉等。
水能是一种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广泛应用于水电站、水轮机等项目。
2.4 核能核能是指利用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来产生电能或热能的能源。
核能具有能量密度高、污染少等特点,但是核能开发利用过程中涉及核废料处理和安全问题等挑战。
2.5 地热能地热能是指通过地壳内部的热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的能源。
地热能具有稳定可靠、无污染等优势,目前在地热供暖、温泉开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2.6 生物能源生物能源是指通过生物质和生物化学反应转化为能源的能源形式。
利用生物能源可以发电、生产生物燃料等。
生物能源具有可再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优势,但也面临着农业用地占用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问题。
3. 新能源的发展现状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之一。
新能源概论论文新能源概论在当前全球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是指利用自然界中不断生成、更新且能够再生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及地热能等。
相比于传统能源,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清洁、环保等优势,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首先,新能源具有可再生的特点。
传统能源如石油、煤炭等是地球上非常有限的资源,其产量减少、价格升高、污染环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而新能源则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不断更新,因此具有可再生的特点。
太阳能是最充足的新能源之一,每年阳光能到达地球表面的总量相当于煤炭、石油的100倍,而且每天都会不断地提供能量。
风能是另一种广泛存在的新能源,风力是由太阳的辐射热量引起的大气运动,因此风能也属于可再生能源。
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资源,不再依赖有限的传统能源。
其次,新能源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
传统能源的开采、利用和储存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而新能源的开发过程不会产生污染物,能够减少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例如,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既能满足人们的电力需求,又能保护环境。
此外,新能源的利用还能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带来的环境破坏。
再次,新能源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能改善能源供应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使得新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成本逐渐降低,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太阳能和风能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主要替代品,其发展前景广阔,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同时,新能源的开发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技术难题。
虽然新能源技术取得了诸多突破,但目前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稳定性不高等问题。
新能源概论课程思政教案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新能源概论授课教师:XXX课程类型:专业必修/选修课时安排:32课时授课对象: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新能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理解国家新能源政策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和解决新能源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操作技能。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4. 思政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新能源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 新能源概述(4课时)新能源的定义与分类国家新能源政策与发展规划新能源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2. 太阳能利用(6课时)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与应用太阳能产业现状与趋势3. 风能利用(6课时)风能发电原理与技术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风能产业现状与趋势4. 水能利用(4课时)水力发电原理与技术水能资源评估与开发水能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5. 生物质能利用(4课时)生物质能发电原理与技术生物质资源评估与利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6. 地热能利用(4课时)地热能发电原理与技术地热资源评估与开发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7.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4课时)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发展趋势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前景8. 课程思政综合实践(2课时)新能源项目参观与实践操作新能源创新创业案例分析学生新能源项目策划与展示9. 课程思政总结与考核(2课时)新能源领域前沿动态与展望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成果考核与评价新能源领域职业素养与道德规范引导。
本章结构:1新能源的发展背景2能源的含义、分类及发展现状3新能源的分类及其发展4新能源利用发展现状和趋势本章内容1新能源的发展背景能源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和高效、清洁、经济的能源利用,是支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能源的供应方式和技术水平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每次能源革命都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
世界各国的经济腾飞和工业化必须以大量的能源消费作为支撑,由于各国历史背景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经济积累不同,且地域各异,故展现出各国对能源的消费和需求是极不均衡的。
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孕育着新一轮产业革命,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欧盟最新出台的能源规划中提出了到2050年构建完全可持续能源系统的构想,届时将使用可再生能源满足全部能源需求。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比重达到15%左CO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2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我国能源资源的格局是富煤、贫油、少气、可再生能源丰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多种能源互补均衡发展的能源结构可以显著提高能源转化效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十一五”期间确立了新能源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2012年10月24日,《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新能源的发展目标,并再次夯实了新能源地位的重要性。
2能源的含义、分类及发展现状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能源科学技术的突破,都会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和社会的发展。
世界能源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正趋向于取代20世纪的传统能源技术,这将在能源和环境交叉方面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新农村建设与新能源发展
摘要:农水局能源办深刻地领会到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高温将柴、草、树叶等可燃性高分子固体物质裂解成同样可以燃烧的低分子气体物质,而且还有致力于研制氢气,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技术, 地热梯级利用系统技术, 水煤浆供热.
关键词:新农村,柴草气化, 研制氢气, 研制氢气,污水源热泵空调, 地热梯级利用,
水煤浆供热
在深入开展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农水局能源办深刻地领会到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解放思想、查找问题、创新机制、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并深刻地懂得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工作实践。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农水局能源办立足于发展农村能源事业的本职工作,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大胆创新,积极指导有兴趣的能人志士研究能源利用新技术。
通过引进并经22次的改进,目前,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利用新设备——新型柴草气化炉在我区被成功制造出来。
该气化炉是利用物理学的裂解原理而研制出来的能源利用新设备,它通过高温将柴、草、树叶等可燃性高分子固体物质裂解成同样可以燃烧的低分子气体物质——如:甲烷、一氧化碳、氢气等,再利用专用灶具进行燃烧。
这种设备可以使我们最大限度地将柴草中储存的能量加以释放利用。
经实际测试,一斤含水率在25%左右的柴草可以持续大火(比液化气灶最大火力还大)燃烧一小时,其柴草利用率比省柴灶提高了五倍,而且裂解以后的残留物是与原柴草同样形状的完整的柴碳,还可以再利用。
同时经与其它各地(包括已经上电视宣传推广的产品在内)所制造的柴草气化炉相比较,我区改进制造的新型柴草气化炉有三个最显著的优点:
1、炉体牢固:炉墙和炉底板均用钢板制成,炉盖板及炉盖均由铸铁制成,经久耐用。
而其它地区所制造的气化炉都是用铁皮制成。
2、对柴草含水率的要求下降了15%以上。
本炉适合于我们南方潮湿气候条件下柴草含水量大的特点,柴草含水率在25%左右都可以正常产气。
而目前其它地区所制造的气化炉要求柴草含水率要在10%以下才能够正常产气。
3、无焦油析出。
在三大优点中这个优点是最具有价值的,它利用了一个二次裂解装置,将柴草在第一次裂解过程中所析出的不能直接燃烧的焦油自动回炉进行第二次裂解,将焦油也裂解成了可燃气,一方面彻底解决了焦油污染环境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提高了柴草的利用率。
在整个正常燃烧过程中,完全达到烟尘“零排放”的标准。
日前,怀化市农村能源办石大凡副主任带领市能源服务站站长等行业领导专程前往我区实地考察了该气化炉的制造和使用情况,证实了我区所研制的气化炉在目前条件下各项指标水平都要超前其它地区所制造的气化炉,称赞这种气化炉的研制成功是我区在能源建设事业上所取得的新成就,是对能源事业的贡献。
同时,鼓励我区再接再厉,紧接着要向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产品开发方向迈进,争取将柴草气化和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这两个技术项目都挤进国家补助政策的笼子中去,争取将这一科技成果尽快普及到千家万户,造福人民。
目前製取氫較常見的方法有四種:
一、利用太陽能產生的電力為催化劑,以水為原料,電解水生成氫和氧;
二、利用鈰氧化物與金組合為催化劑,以天然氣和化石燃料(石油、煤)為原料,經由水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氫和二氧化碳;
三、利用鐵附加鈰氧化物為催化劑,以天然氣為原料,通過氣態轉化製取氫;
四、利用鎳、鋁和錫合金為催化劑,以動植物廢料為原料,通過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氫液態轉型製取氫。
日本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对外展示了一款名为AquaFairy的充电器为该公司的另一
款3GFOMA 手机进行充电,虽然从外形上我们无法看出AquaFairy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据NTT DoCoMo公司这款充电器与其它同类产品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为这款充电器是以水作为能量来源的!对此NTT DoCoMo公司表示AquaFairy能够将水里的氢提取出来作为充电使用的能源。
很明显,如果你拥有这样一款充电器那么在任何有水的地方你都可以对手机进行充电,而且由于这款充电器采用的是水能源,因此在环保方面也是无话可说的。
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技术介绍
原理介绍:
污水源热泵系统是以污水作为冷、热源,通过1份电能的输入,利用热泵技术,将污水中的低品位能量开发利用,使其产生可利用的4~5份高品位能量。
污水干渠中的污水经过“全自动液体过滤器”将污水中的杂质过滤掉并将杂质排放回污水排水管中,过滤后的污水直接进入污水源热泵机组进行换热,经换热后的污水依然排放到污水干渠下游。
整个过程污水一直处在密闭的管路及设备中,只提取污水中的热量,不消耗污水。
系统特点:
不受建筑冷热平衡的限制,不打井、不埋管、将污水变废为宝,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供热、制冷及生活热水。
应用条件:
污水处理厂及周边、中水处理厂及周边,建筑物附近有污水干渠且污水量充足。
环保及经济效益:
该空调在夏季制冷过程中,不同于常规空调通过冷却塔将废热排放到大气中,而是排到污水中,可避免“热岛效应”、霉菌污染及噪声污染。
冬季替代传统锅炉供热,既可减少燃煤,又可减少CO2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每利用1
吨污水相当于减少燃煤2kg,减少CO2排放3kg。
我国每年污水排放量约750亿m3,可供13.2亿m2以上的建筑采暖、制冷,如果将污水全面利用起来,每年可节约燃煤1.5亿吨,减少CO2排放4.5亿吨。
污水的温度冬暖夏凉,经过我公司的实际检测,冬季哈尔滨污水最低温度12oC,夏季重庆污水最高温度24oC,所以污水是最好的冷、热源。
与常规市政锅炉供热和冷水机组比较,该空调运行费用降低30%以上,同时,污水源热泵系统能够冬季供热、夏季制冷、全年提供生活热水,具有一机三用的功能,使系统初投资降低30%以上。
二.地热梯级利用系统技术介绍
地热梯级利用就是将深层的地热水取出,首先进入一级板换,与系统末端循环水进行换热,供建筑采暖、生活热水。
经过一级板换后的地热水再进入二级板换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热泵机组,热泵机组将热量传递给末端循环水,从而达到地热梯级利用。
经过二级换热后的地热水温度较低,直接回灌到地下。
整个过程只提取地热水中的热量,不消耗地热水。
系统特点:
利用地热资源为建筑供热、提供生活热水、温泉洗浴,适用于大中型建设项目。
应用条件:
地热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地质条件满足打井要求。
环保及经济效益:
冬季利用地热水作为热源,替代传统锅炉,减少燃煤、减少CO2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地热水温度较高,在冬季大部分时间,仅需要消耗水泵的用电量即可以满足建筑的供热需求,所以与常规的市政锅炉供热比较,运行费用节省40%以上,初投资节省20%左右。
环保及经济效益:
夏季空调过程中,将废热排放到海水中,而不是像常规空调那样通过冷却塔排放到大气中,可避免“热岛效应”、避免霉菌污染、避免噪声污染。
冬季替代传统锅炉供热,减少燃煤、减少CO2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海水的温度夏季比室外温度低,冬季比室外温度高,是较好的冷、热源,与常规市政锅炉供热和冷水机组比较,运行费用降低20%以上,同时,热泵可以一机多用(供冷、供热、生活热水),使系统初投资降低10%以上。
二.水煤浆供热工程
水煤浆是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的煤基燃料,是燃料家庭的新成员,它是由65%-70%不同粒度分布的煤,29-34%左右的水和约1%的化学添加剂制成的混合物。
经过多道严密工序,筛去煤炭中无法燃烧的成分等杂质,仅将碳本质保留下来,成为水煤浆的精华。
它具有石油一样的流动性,热值相当于油的一半,被称为液态煤炭产品。
水煤浆技术包括水煤浆制备、储运、燃烧、添加剂等关键技术,是一项涉及多门学科的系统技术,水煤浆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等特点,可用于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代油、代气、代煤燃烧,是当今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煤浆的优点:
经济性:水煤浆属于煤基情节燃料,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煤炭的价格涨幅低于燃油、燃气。
安全性:水煤浆属于非易燃流体,相对于油、气、煤粉的易燃、易爆来说,其安全性大大提高。
广泛性:水煤浆适用于各种锅炉。
高效性:水煤浆燃尽率高,节省燃料。
环保性:水煤浆是一种深度洁净煤技术,环保达标。
水煤浆使用范围:
可广泛用于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代替油、气、煤燃烧以及宾馆、住宅、酒店、办公楼等各种建筑物供暖和生活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