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情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商南县概况概述:商南县位于鄂豫陕三省八县结合部是陕西的东南门户衔豫接楚地联八县依秦岭东南而居缘丹江润泽而兴总面积2307平方公里全县辖13个镇164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23.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94万人有耕地19.5万亩人均0.9亩商南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商南茶叶及生态旅游日益兴盛被誉为中国茶叶之乡浅山丘陵地貌基本地理状况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商南交通以312国道沪陕高速宁西铁路为主宁西铁路二线在建火车站为商南站交通十分便利人口:2011年商南县人口24.20万人增长1.1%其中非农业人口9.96万人增长4.1%全年出生人口2307人死亡人口135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95%。
教育:2011年奶蛋工程有序实施义务教育稳步推进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小学入学率99.1%小学在校学生数16006人行政区域:名称面积位置及直辖城关镇170.6 位于商南县东北部辖3个社区21个行政村富水镇147 位于商南县东北部辖16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湘河镇158.8 位于商南县东南部辖10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白浪镇62.4 位于商南县东南部辖7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赵川镇170.7 位于商南县南部辖9个行政村61个村民小组过风楼镇87.9 位于商南县西南部辖12个行政村142个村民小组试马镇133.8 位于商南县西部辖15个村158个村民小组清油河镇258 位于商南县西北部辖11个行政村124个村民小组十里坪镇204.7 位于商南县南部辖13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金丝峡镇117 位于商南县西部辖20个行政村164个村民小组青山镇209 镇位于商南县东部辖10个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水沟镇158.8 位于商南县中部偏南辖7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魏家台镇146.5 位于商南县东南部辖7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名优产品:茶叶:陕西商南泉茗荣获陕,省优质产品称号与省内名茶汉水银棱秦巴雾毫紫阳毛尖齐名商南县是新茶区是陕西省茶业基地我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产茶区中国名茶百强县,中国茶叶之乡。
商南县城冬季旅游景点
商南县城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部,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魅力的地方。
作为一个四季宜人的旅游目的地,商南县城在冬季也有许多吸引人的旅游景点。
首先是商南县城的冬季樱花观赏。
每年冬季的1月中下旬至2
月上旬,商南县的樱花盛开,整个县城都被粉色的花海所装点。
在这个时候,游客可以漫步在樱花树下,感受浪漫而温馨的氛围。
其次是商南县城的冬季温泉养生。
商南县境内有多个温泉度假村,这些温泉以其丰富的矿物质和温暖的水质而闻名。
在寒冷的冬季,泡温泉不仅可以暖身驱寒,还对身体健康有着良好的疗效。
游客可以选择在这些温泉度假村中享受温泉按摩、温泉浴和康复疗养等服务。
再次是商南县城的冬季雪景体验。
商南县周边的山区有丰富的雪景资源,当冬季雪花纷飞时,山间银装素裹,景色十分壮丽。
游客可以选择在商南县的雪山上进行雪地徒步、滑雪和雪地摄影等活动,体验纯正的冬季雪乡风情。
最后是商南县城的冬季民俗文化探索。
冬季是商南县的传统节日--黄姚大寨大庙会的时候。
在大庙会上,可以观赏到各种传
统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还可以品尝到各种地方特色美食和购买到特色手工艺品。
商南县城在冬季有如此多的旅游景点可供游客选择,无论是赏
花、养生、欣赏雪景还是体验传统文化,都能在这里找到满意的旅游体验。
前往商南县城,冬季旅游可以带给您一个温暖而难忘的假期。
关于明清时期商南县经济发展的调研商南县位于鄂豫陕三省八县结合部,是陕西的东南门户。
浅山丘陵地貌,基本地理状况是“八山一水一分田”。
境内集市,因人口居住分散,明清时期有大小集市8处。
农村集市贸易,传统以“赶场”形式,“日中而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赶场”历来是农民与手工业交换产品、互通有无的主要方式。
还利用“赶会”进行牧畜、农具、生活用品的物资交流,以适应四季农事,日常生活的需求,赶集商贩在集市上收购和贩卖商品,手工业也在集市上同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每逢集日,饮食小吃,应时水时,粮食蔬菜,货郎小担,农畜家禽,分行而处,商民各取所需,自由交易,早聚早散。
”[《陕西省志·商业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0页。
] 商南县自有赶庙会的风格习惯,庙会(赛会)“每籍祀神开设,而其实在行销土货”,且“招集众而市肆骈阗,贸易蕃而金钱萃集”,[《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一百九十八,《风俗》。
]如每年四月八日是城隍庙会,五月十三日是关帝庙会,县城内分五区,即中区、东区、西区、南一区、南二区,[《商南县志》卷二,风俗,卷三月区。
]各区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集市贸易的兴盛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与手工业者交换商品互通有无的主要方式。
频繁的丹江水运贸易为商南县养育了一串串珍珠状的集市格局,如梳洗楼、湘河街、庙沟街、耀岭河街、晋峪河街、徐家让街等众多的商业物资集散地。
人们可以根据集散日,上街去买卖东西,此时商人和顾客很多,买者可以随心挑选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给予合适的价格,卖者也可省去整天在街上却获得不到足够的报酬,集中在某天拿出所有精美物品,以获得跟多的顾客喜爱,从而达到经济效益,极大的方便了买卖双方的需求,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带动了商业的发展。
商南县集市贸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汉代,富水镇已是10里长街,商贾云集,贸易繁忙,集市兴旺。
明代,县城有集市4处,县城东关、西关、南关3处每旬逢3、6、9为集日,富水街每逢1、5为集日。
商南县未来规划方案前言商南县是陕西省直辖市铜川市下辖的一个县。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商南县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商南县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未来规划方案。
1. 经济发展商南县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农业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商南县需要发展其他的产业,如制造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
同时,商南县政府需要积极引导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商南县政府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改善公路和交通系统,方便各类企业的运输和交流。
•减税降费,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利润。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建立市场监管机制,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
2. 城市建设近年来,商南县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开始,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环保、交通瓶颈、住房紧缺等。
因此,商南县政府需要积极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化水平。
具体来说,商南县政府需要:•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如公园、体育场馆、文化中心等。
•推广新型城镇化,注重人文环境建设。
•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创新交通管理模式。
•加强环保,推广可再生能源,重点治理污染。
3. 文化旅游商南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具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商南县政府可以适时制定旅游开发规划,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来说,商南县政府需要:•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如生态旅游、文化旅游、鄂温克文化旅游等。
•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扩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统一的旅游管理机制,优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避免旅游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
4. 教育和医疗教育和医疗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商南县政府需要重视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具体来说,商南县政府需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条件,加强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推广互联网+医疗模式,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
商南县青山乡中心小学“7.24”受灾情况汇报由于遭受7.24特大暴雨侵袭,我校校舍、食堂、厕所、新农村卫生沼气系统、阳光温室、大门、院墙、水塔、车棚、运动场、活动场所、排水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校园文化设施、健身器材等不同程度受损,灾情严重,现将受灾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青山乡中心小学位于商南县东南19公里,地处青山乡青山村,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学生255人。
二、受灾情况1、大门及路道一扇3.5米高的铁大门被冲出5米开外,门柱严重受损。
路道300平方米街面砖80%被掀起冲走,满地沙石、杂物。
损失8万余元。
2、北院墙及乒乓球台两面北院墙60延米,根基60延米,石坝15延米被冲垮,六幅乒乓球台被冲倒,台面、台柱严重受损。
损失6.4万元。
3、厕所外墙厕所外墙32延米整个倒塌,导致5个空调完全损坏,6个不锈钢防盗网变形,屋内3台电脑受损,数码相机、手机、电视、冰箱及床、衣物等日常用品遭水浸泡,损失12.6万元。
4、车棚冲毁车棚两间50平方米,价值4万余元。
5、后院后院800平方米街面砖60%被掀走,8个花坛和200多个盆景被冲毁,淤泥厚度达90公分。
损失4.8万余元。
6、健身器材导致16个健身器材损坏,40余件幼儿玩具、器材被水冲走,损失合计8万元。
7、不锈钢护栏20米不锈钢护栏、20延米石坝及台阶被冲毁,损失1.5万元。
8、南院墙南院墙被冲倒30余米,排水管道80米、自来水管道300米、花池80米被冲毁,绿化树木、名贵花草被冲走,损失合计9万元。
9、前院前院运动场300平方米被冲坏,花坛8个被完全冲毁,损失近4万元。
10、师生食堂5间120平方米师生食堂根基受损,形成危房,直接损失15.6万元。
由于室内进水,致使两台电冰箱、四个冰柜和蛋奶加工设施、8组学生餐桌、沼气管道200延米、各种灶具等物品被毁,损失3万余元。
11、新农村卫生校园项目农村卫生校园沼气池30立方米、阳光温室48平方米和卫生厕所96平米等受损,损失近8万元。
商南旅游景点大全集
商南县位于中国陕西省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以下是商南旅游景点的大全集:
1. 南山:商南县境内的主要山脉之一,具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植被。
2. 大畈古镇:商南县的历史文化古镇,保留着古老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民俗。
3. 星南湖:商南县最大的湖泊,湖水碧绿清澈,周围景色宜人,是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4. 韩家湾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商南县西部,拥有广袤的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野外探险和观赏风景的好地方。
5. 瓦亭乡:商南县的一个古老的农业乡村,保存着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
6. 玉水寨:商南县东部的一座古老寨堡,建在山间,具有独特的格局和建筑风格。
7. 东水峪景区:商南县北部的一个山水世界,有壮丽的峡谷、清澈的溪水和秀美的山峦。
8. 团结山公园:商南县城中心的一个市民公园,有绿树成荫的步行道和休闲设施,适合散步和休闲。
9. 青龙山:商南县东南部的一座山峰,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
10. 商南文化广场:商南县的文化中心,有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
以上是商南旅游景点的大全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商洛市情概况商洛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鄂豫陕三省结合部,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
2002年撤地设市,辖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和柞水1区6县,98个镇办,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1万。
商洛的市情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人文历史悠久。
商洛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重镇,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商洛就有先民活动。
公元257年,晋泰始二年设上洛郡,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仓颉造字、夏禹治水、“四皓”隐居之地,是商鞅改革创新精神、法治精神的重要见证地。
商洛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刘邦因取道商洛先于项羽而得咸阳,明末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曾屯兵商洛,商南县至今仍保存有闯王寨遗址。
革命战争年代,商洛是鄂豫陕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李先念、徐向前、贺龙、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奋战。
区位条件优越。
商洛地处成渝、江汉、中原和关-天四大经济区中心位置,是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中心城区距西安仅120公里。
境内西康、宁西铁路、包茂、沪陕、福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9公里,形成西北各省到华东、华中、东南、长江三角洲等区域最经济便捷的交通大通道。
即将开工建设的西武、西渝高铁,将使商洛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生态环境优美。
商洛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保护区和关中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高达67%,丹江出境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市区年均二级以上空气良好天数300天以上,素有“天然氧吧、城市绿肺”之美誉,被誉为“秦岭里最美的地方”。
境内有各类自然及珍稀动物保护区4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3A级以上景区34家,陕南金丝峡为陕南首家5A级景区,镇安木王、山阳天竺山、柞水牛背梁等旅游景点具有较高知名度。
朱家湾、前店子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清洁的水质、翠绿的青山、最美的蓝天,成为商洛的最靓名片。
自然资源富集。
商洛位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半湿润山地气候。
商南县未来规划方案1. 引言商南县位于中国陕西省,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资源优势的地方。
为了提升商南县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本文将提出商南县未来规划方案,以期能够有效地指导县域发展,并取得可持续、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成果。
2. 发展目标商南县的发展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和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具体而言,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年均经济增长率在6%以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加居民人均收入。
•社会发展目标–提高教育水平,健全教育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人民福祉;–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
•基础设施发展目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城乡互联互通;–提高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供应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3. 经济发展方案3.1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商南县将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核心,加大培育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力度,并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链的延伸。
•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化产业的贡献率,并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3.2 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商南县将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力度,以支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提供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技术专家来商南县创新创业。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和开展科技研究。
3.3 促进创新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商南县将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包括项目申报、融资、法律咨询等。
•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贷款支持,帮助创业者顺利开展业务。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提供贷款和融资支持,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按游览顺序写商南县的后湾作文一小段这次咱们说说商南县的后湾,真是个绝妙的地方,想当年我一去就被它的美给震撼到了。
先说说那天,我和几个朋友约好了一起去,大家都兴奋得像小鸟一样,早上七点就集合了。
“嘿,快点啊!别磨蹭了,我可是要看那里的水世界!”小李急得像个黄鼠狼,看着他那鼻尖直冒汗,真是忍不住笑。
“你那么兴奋,不会是想泡水吧?”我打趣道。
他冲我翻了个白眼:“少扯!我是想拍照片,记录这个风景!”一到后湾,眼前的景色立刻把我们都呆住了。
那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大镜子,周围的山峦倒映在水中,简直美得不像话。
小张嗷嗷叫:“来!快拍!这张会火的!”我们一边拍照一边开玩笑,气氛轻松得很。
小王抓起一根长草,故作严肃地说:“看我这根‘权杖’,我是后湾的水王,谁敢来挑战我?”“水王倒是挺有范儿,但你负责把水救起来吗?”小李捧着肚子笑,边说边假装敬畏地朝小王鞠躬。
大家都跟着笑了,水王的形象瞬间崩塌。
随后,我们决定顺着小路往里走,路过一个小亭子,这里可以俯瞰到更广阔的景色。
正当我们站在那儿大口喘气时,一个热情的阿姨过来了,手里还拎着一篮子新鲜的水果。
“年轻人们,来尝尝我的桃子,刚摘下来的,特别甜!”阿姨笑得像夏天的阳光,真让人心里暖烘烘的。
“谢谢阿姨!我最爱吃桃子了!”小张一边接过桃子,一边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就在我们幸福地吃着桃子时,耳边传来一阵欢笑声,原来是几个孩子在旁边嬉闹。
一个小女孩看着我们,眼睛亮晶晶的,问道:“叔叔阿姨,你们在干什么呀?”“我们在欣赏这美丽的后湾,想不想一起玩?”我问她。
她一本正经地点头,拉着小伙伴过来了。
于是,这群小家伙跟我们一块儿玩,捉迷藏、跳石头,笑声响彻了整个水边。
小女孩叽叽喳喳地说:“你们太好玩了,我也要当水王!”“好啊,水王的职责就是让大家开心!”小王立马又来了。
我们就这么在后湾的水边,吃着桃子、玩着游戏,整个人焕然一新。
这种团聚的感觉,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得不到的,真心觉得,后湾的美不光在于风景,更在于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吧。
商南县林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摘要] 本文阐述了商南县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与对策,对商南乃至其它地区林果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林果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27-02引言商南县位于陕西东南部,北纬33°05′49″~33°44′39″,东经110°23′54″~110°01′50″,地处北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气候带,土壤为沙壤土,境内背风向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十分适宜核桃、板栗、油茶、桃、樱桃等果树生长,为了准确掌握商南林果业生产现状,充分利用商南林果业现有生产条件和可利用因素,进一步加快商南农村经济发展,为全县加快推进林果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指导,本人在工作之余对商南林果产业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
一、林果业生产现状商南县具有发展林果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商南县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把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突出基地建设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产品的市场化和品牌化,注重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果树品种,实现了林果业发展的新突破。
止2012年底,全县林业总产值产值6233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1%。
其中,林产品产量1054万公斤,产值21840.75万元;果品产量850.7万吨,产值6805.6万元。
主要特点是:1.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全县各镇不断加大林果业基地建设,以基地发展带动林果业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适应市场、突出特色、优化调整”的原则,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累计发展特色林果经济林63.6万亩,其中干果55.8万亩,水杂果1.8万亩,油茶5.9万亩,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核桃良种丰产示范基地、板栗良种示范基地、油茶良种示范基地、猕猴桃良种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逐年扩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良种核桃、良种油茶、良种板栗、良种猕猴桃等优势品种生产基地,商南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油茶发展重点县。
商南富水工程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商南富水工程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境内,是商南县人民政府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项目。
商南县地处秦岭南麓,地势西高东低,地广人稀,是典型的山区县。
由于地处山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局部地区常年缺水。
为了解决该县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高农田灌溉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必要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满足农田灌溉和农村生活用水需求。
二、项目建设目标商南富水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在综合分析了商南县水资源分布、土地利用状况、灌溉用水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打造一个安全、高效、稳定的水利工程项目,为商南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项目规划方案1. 项目地理位置商南富水工程项目主要位于商南县境内,涉及河流、水库、灌溉渠道等建设区域。
2. 项目主要内容商南富水工程项目主要分为水源工程、灌溉工程和供水工程三大部分。
(1)水源工程水源工程是商南富水工程项目的基础,主要包括新建水库、修建拦河坝等内容。
新建水库:在商南县指定地点,新建一个大型水库,用于集水、蓄水和调节水流。
水库的设计水位和总容积需满足商南县的灌溉和供水需求,通过科学测算确定。
修建拦河坝:合理选址,在需要拦截的河流上修筑坝体,形成人工湖泊或者水库,用于灌溉、供水等用途。
(2)灌溉工程灌溉工程是商南富水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渠道、泵站等内容。
新建灌溉渠道:根据农田的分布和灌溉水需求,选定合适的路线,新建一条或者多条灌溉渠道,用于将水源输送到农田上进行灌溉。
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设计断面、渠道长度等参数需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
新建泵站:在水源和灌溉渠道交汇的位置,新建泵站,用于将水从水源抽取到灌溉渠道中,保证灌溉系统稳定供水。
(3)供水工程供水工程是商南富水工程项目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供水管网、水厂等内容。
新建供水管网:根据商南县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供水管网系统,将水源输送到城乡居民的家中,保证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
2007年度全国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普查项目陕西省商南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二O O八年三月陕西省商南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编写单位: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经理:夏季总工程师:杨鲁飞项目负责:常喜顺编写人:常喜顺杜成涛陈俊野外调查人员:常喜顺杜成涛李吉海(商南县国土资源局地环股)李宏波(商南县国土资源局地环股)审核人:杨鲁飞提交单位: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提交时间:二O O八年三月目录0序言 (1)目的任务 (1)交通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地质灾害灾情 (4)以往调查工作程度 (5)本次调查工作部署及质量评述 (6)1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13)地形地貌 (13)气象与水文特征 (13)地层与地质构造 (22)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7)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27)地下水类型与补、径、排特征 (29)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特征 (30)2 地质灾害分布与特征 (32)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及特征 (32)地质灾害分布及发育规律 (36)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38)3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评价 (42)地质灾害隐患点潜在危险性评价 (42)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点危险性评价 (44)4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70)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依据及方法 (70)分区与评价 (73)5 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84)评估原则要求与方法 (84)经济损失现状评估 (85)经济损失预测评估 (86)6 防治建议 (87)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导思想与防治原则 (87)防治目标与要求 (87)重点防治分区的划分与评价 (94)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建议 (100)群测群防系统建设与运行方案 (117)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119)7 结论与建议 (124)主要成果 (124)工作质量评述 (125)减灾防灾效益综述 (126)合理利用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 (126)下一步工作建议 (127)附件1、陕西省商南县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建议稿)2、陕西省商南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建设及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建议稿)3、陕西省商南县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一览表附图1、陕西省商南县地质灾害调查实际材料图(1∶100000)2、陕西省商南县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1∶100000)3、陕西省商南县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1∶100000)0序言商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的秦巴山区,山高坡陡,沟谷发育,地质构造复杂,深大断裂发育,地层岩石破碎,地质环境条件较差,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十分发育,且造成损失较大,是我省地质灾害严重县份之一。
商南方言雷家炳商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在秦岭东段南麓(lu),隶属商州市(原商洛地区),地处陕、豫、鄂三省交界,周邻八县。
历为南接豫、楚,北通秦晋之重隘,扼南北之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
商南虽属陕西,然则,其语言和民俗风情皆大异于关中与商州,也不同于周邻的河南与湖北,而十分接近江南文化。
这里特殊的民俗和方言,是由于历史的沿革变迁与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其人口源流的多样性,再加上长期尘封的族群生活文化,构成了这一特殊多样格局的“方言岛”。
一、蛮子腔、呔子腔与啁子腔。
商南方言,多种多样。
有“十里不同语,隔河两重天”的说法。
一家人讲几种方言都是习以为常的事。
统括地讲,主要有“蛮子腔”、“呔子腔”与“啁子腔”三大种地方语言。
“蛮子腔”蛮子,系旧时指我国的南方民族,也泛指一些少数民族。
蛮子语言,也就被称作“蛮子话”和“蛮子腔”了。
中国古代有“南蛮北侉”之说,“南蛮北侉”的分界线在接近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的分界线,即对淮河以南的南方民族语言贬称为“蛮音”;南方则贬称北方语言为“侉音”。
南蛮北侉也是现实中人们区分南北方话的最常用方式的称呼。
从此可以看出,“蛮子”是对南方人与某些少数民族的一种贬称,蛮子讲的话叫“蛮音”,即商南人称谓的“蛮子话”或“蛮子腔”。
蛮子语音,是商南的主要地方方言,约占70﹪以上的人皆为蛮音。
普遍分布在除县城与街镇以外的广大乡村。
这是由于70﹪以上的人口,都是来自安徽安庆地区以及湖北与江西移民后裔的缘故。
在明末、清初,由于战争不断,兵燹匪患频繁,再加上灾荒连年与瘟疫流行等原因,境内人口骤减,十室九空,满目疮痍,所种者十之一二。
以致形成“官虽设而无民可治,地虽广却无人可耕”的局面。
据罗文思创修《商南县志》中载:乾隆十七年(1752),全县仅有1500余户,5900余口人。
清王朝在巩固了统治地位以后,开始着手恢复社会经济。
为避免土地撂荒,保证财政收入,强化统治,巩固政权,顺治专此制定了《垦荒令》:“招来各处流民,不论原籍别籍,编入保甲开垦荒田,给以印信执照永准为业”。
商南县概况一、地理位置商南县位于鄂豫陕三省八县结合部,是陕西的东南门户。
浅山丘陵地貌,基本地理状况是“八山一水一分田”。
二、概况商南县历史悠久。
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建制,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汉刘邦、明闯王和不少文人墨客曾留迹于此。
现代革命史上,李先念、徐海东、汪锋、程子华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境内赵川镇曾是前中共商洛地委、商洛军分区所在地。
近年来,商南县大力实施产业带动、项目带动、城镇带动、旅游带动、开放带动“五大带动”战略,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200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0.28亿元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2元,同比分别增长15.4%、93.6%、24.4%、25.7%、19.3%、28.8%。
商南县历史悠久。
初建于北魏景明元年,因位于商山之南而始名为南商县,明成化13年更名为商南县,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李白、白居易、元稹、韩愈等文人墨客曾在此赏景休闲,吟诗抒怀;汉刘邦、明闯王曾在此安营扎寨,秣马厉兵;李先念、贺龙、程子华、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境内赵川镇曾是前中共商洛地委、商洛军分区所在地。
商南这块红色热土为解放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商南县资源丰富。
盛产花生、茶叶、芝麻、油桐、板栗、生漆、核桃等农林特产,是我国油桐、生漆基地县之一。
森林覆盖率62.4%,有各类植物1696种,野生动物278种;药用植物1192种,其中国家挂牌收购的127种。
水能蕴藏量13.2万千瓦,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条,开发潜力巨大。
已探明矿产资源270种,其中镁橄榄石、金红石、钾钠长石、水晶等储量大,开采价值高。
商南县商南县基础设施完善。
312国道、西南铁路、丹江水道横贯东西,商郧路、郭山路、商卢路纵横南北,西合高速公路全面建成,“三横三纵”的道路网络基本形成;程控电话、全球移动通讯和有线电视遍布城乡,西北网电覆盖全县,商贸流通繁荣活跃,城镇设施配套完善,投资硬环境日趋完善。
商南县的旅游景点
商南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以下是商南县的几个旅游景点:
1. 商南古楼山景区:古楼山是商南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被誉为陕南第一高峰。
山上有陈列馆、观景台等设施,可以欣赏到绝美的自然风光。
2. 千佛山:千佛山位于商南县城西南约20公里的赵家坡,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胜地。
山上有众多的佛像和寺庙,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宗教氛围。
3. 汇川公园:位于商南县城区,是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园内有人工湖、游乐设施、草坪等,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 霸王山景区:霸王山景区位于商南县城北部,是一个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山上有泉水、古庙、古树等,可以进行登山、观光和拍照。
5. 商山脚雨鸣飞瀑:位于商南县城南约15公里的杨家塬,是陕南地区最高的瀑布之一。
瀑布形成水雾缭绕的美景,是夏季游玩的热门景点之一。
6. 闫家古村落:位于商南县城东南约10公里的广场沟镇,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老村落。
这里有传统的土式建筑和古道,可以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农村风情。
以上是商南县的部分旅游景点,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地方等待游客的到来。
商南县情
一、基本情况
商南县处于北纬33°06′——33°44′,东径110°24′——111°01′,位于陕西省东南隅,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毗豫连楚,东与河南省西峡县、淅川县接壤,南同湖北省郧县、郧西县相望,西与丹凤县、山阳县相连,北同河南省卢氏县毗邻(处于三省八县结合部)。
这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312国道、西南铁路、沪陕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商郧路、郭山路、商卢路纵横南北,“三横三纵”的道路网络业已形成。
融于西安、十堰两小时经济圈。
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0℃。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县年平均降水量800mm.无霜期大致在270天左右。
丹江由西向东穿越县域中部,形成南北高中部低的地形,整体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
海拔最高清油河镇沙坪琉璃庙2057.9米,海拔最低湘河镇梳洗楼附近的丹江河谷216.4米。
其地貌特点是结构复杂的低山、丘陵为主体的山区。
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占总面积的77%。
境内河流为汉江流域丹江水系,大多为山溪河流特点,大小河流沟溪2200余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条,水能储量14万千瓦。
全县人口现在说的是24万人。
2010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9.6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6亿元,完成财政总
收入2.3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653元。
荣获了全国平安畅通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县等多项荣誉。
二、历史文化
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是地方发展的根,是旅游开发的魂。
北魏景明元年置县,曰南商县。
后几经变革,于明成化十三年重新设县,称商南县。
全县总面积2300.74平方公里,南北长72公里,东西宽58公里。
耕地面积24.26万亩。
商南地处秦岭东南支脉与伏牛山西北支脉之交错接壤处,东临南阳盆地,南接襄郧,西隔秦岭与古都西安相望,是豫鄂通陕甘的通道。
李白、白居易曾在此借景抒怀,诗韵犹存;陶渊明、徐霞客曾境内群山绵亘,峡窄谷深,峰峻隘险,林茂草密,据之进可攻,退可守,是夺武关取关中必经之道,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故素有“商南若失,武关不保;武关若失,关中不保”之兵事评说。
春秋时期,秦、楚多次在此地相争战。
战国后期,秦昭王发兵出武关经此地,斩首五万,取析(今西峡县)及其左右15城而去。
秦二世三年,沛公刘邦下宛城(今南阳),引兵西略,经此攻武关入关中灭暴秦,立帝业。
此后,这里又留下了绿林、赤眉、黄巢、红巾军、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白郎等农民起义军的戎马足迹。
特别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自潼关战败后退居商洛,囤兵于商南富水,秣马厉兵,养精蓄锐,重振义军雄风,自商南东进宛襄,逐鹿中原,尔后北上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大顺王朝。
由于受历代农民革命的影响,自古以来,商南人民就形成了不屈压迫、不畏强暴、勤劳朴实、勇于革命的顽强精神。
三、优势资源
1旅游资源。
金丝大峡谷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4A级风景旅游区”获得“中国生态贡献奖”、入选“中国王牌旅游景区”。
到商南“游世界奇侠,品中国茗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以金丝峡景区为重点,全面加快泉茗生态观光区、任家沟、丹江漂流迁建、生龙寨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启动上苍坊、莲花台水利风景区、赵川前坡岭战斗遗址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努力努力构筑我县旅游发展大框架。
2矿产资源。
地下矿种多、储量大,已探明矿产资源270多种,其中开采价值较大的有镁橄榄石沙,储量5亿吨,钾钠长石储量5500万吨,水晶是全国四大富矿之一。
金红石、镁橄榄石沙、钒量大质优,品位较高。
金、镜铁、石英、兰石棉、大理石、石榴子石等储量都很丰富,开采价值高。
3农林牧。
境内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适合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薯类等粮食作物的生长,也全县森林面积200多万亩,覆盖率为62.4%。
适合油料、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的生长,盛产花生、茶叶、芝麻、桐油、板栗、核桃、木耳、香菇、生漆等农特产品。
是我国油桐、生漆基地县之一。
有各类植物1696种,其中药用植物1192种,有天然中草药库之称。
野生动物278种。
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植被富集,素有“天然药库”之美称,有红豆杉等各种植物1696种,其中药用植物1192种;是“中国茶叶之乡”、国家桐油、生漆基地、国家级丹参、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大力实施茶叶、核桃、板栗、油茶、油桐“五个20万亩”建设工程;“千百万工程”:实施千万只鸡、百万头生猪、万户养殖大户发展工程。
四产业发展定位
三大资源优势(矿产、生态、水能),加快四大园区建设(县城循环经济核心区、县生态科技产业园、金丝峡旅游示范区和丹南矿业园区),四大园区发展定位:山水园林式宜居城市、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和新兴产业聚集区、秦岭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西部钒业基地。
大力实施县城“东扩南移西延北改”战略,加快四条大道、四大片区建设,积极打造“绿色商南、水韵商南、不夜商南、文化商南、健康商南”。
持续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三大战略,着力打造现代材料工业基地、优质绿色食品供应基地、水电能源基地三大基地,坚持项目带动、城镇带动、旅游带动、开放带动、科技带动“五大带动”,着力发展现代材料、生态旅游、绿色食品、水电能源、矿产建材、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大力发展钒、钛、硅、镁和建筑材料、水电能源、绿色食品、循环生物、生态旅游、生物医药十大循环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