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胆结石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300.98 KB
- 文档页数:2
胆结石治疗中的手术后护理与康复建议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病程较长,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剧烈的腹痛、黄疸等并发症。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来说,手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阶段同样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胆结石治疗中的手术后护理与康复建议。
一、手术后的护理1. 术后休息与观察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同时,护士和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观察,以确保身体恢复正常。
观察内容包括术后出血、伤口感染、伤口情况等。
2. 伤口护理伤口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
患者需要定期清洁伤口,并遵医嘱更换敷料。
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有助于伤口尽快愈合。
3. 用药指导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一定的药物来控制疼痛、预防感染等。
护士会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包括如何正确服药、注意事项等。
二、康复建议1. 饮食调理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理。
一方面,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另一方面,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2. 温和的运动术后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康复状态。
但要避免过度运动或剧烈活动,以免对伤口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3. 定期复诊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诊,以便医生及时评估康复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
在复诊过程中,患者还可以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并获得个性化的康复建议。
4. 舒缓情绪术后身体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疲劳及情绪波动等问题。
在康复期间,患者应积极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或抑郁,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参与适合自己的爱好等方式来舒缓情绪。
5. 定期体检即使手术后恢复良好,患者也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早发现疾病复发或其他并发症的情况。
体检包括肝功能、胰腺功能、胆固醇水平等指标的检查。
总结:胆结石治疗中的手术后护理和康复建议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步骤。
合理的护理和康复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预防并发症。
胆结石治疗中的术后护理要点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胆结石治疗中的术后护理要点。
一、术后休息与饮食调理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
饮食上也需要进行调理,遵循医生的建议,比如少量多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二、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根据医生处方使用药物,并注意服药的时间和剂量。
如果出现不适或者药物过敏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此外,患者应避免进行自行购买药物或者增减剂量的行为,以免影响疗效或者导致不良反应。
三、术后伤口护理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
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避免碰撞或者摩擦。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更换敷料,及时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四、疼痛管理与康复锻炼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疼痛感,患者可以按医嘱规定的时间和剂量使用止痛药物。
同时,适当进行康复锻炼也有助于恢复。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慢走、做柔软体操等。
五、注意术后并发症术后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态,特别是是否出现了并发症。
胆结石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胆管损伤等。
如出现持续性高热、剧烈腹痛、大量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六、定期复诊与随诊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复诊和随诊。
复诊时医生会进行相关检查,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给予进一步的治疗指导。
患者在复诊前应遵循医生的嘱咐,完成相关检查的准备工作。
术后护理是胆结石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术后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需要密切遵循医生的嘱咐,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理、定期复诊以及避免行为上的不良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手术的疗效和患者的健康。
胆囊结石术后护理措施胆囊结石手术概述胆囊结石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炎、胆囊疼痛和其他相关症状。
手术通常通过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来完成。
在术后,患者需要接受一些特定的护理措施,以促进康复和避免并发症。
术后护理措施胆囊结石术后护理措施的目标是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减轻术后痛苦,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1. 观察术后反应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留在医院观察。
护士会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术后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腹胀和腹痛等。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不适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告知医生。
2. 控制疼痛术后疼痛是常见的问题,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具相应的止痛药物,并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患者应按时服用药物,遵循医生的建议来缓解疼痛。
3. 饮食与液体摄入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禁食,并通过静脉输液来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逐渐开始进食。
开始时,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汤、米粥、面条等,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逐渐恢复后,可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4. 伤口护理术后,患者的伤口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
患者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感染或出血的迹象。
如果伤口有问题,如红肿、流脓或疼痛加剧等,应及时就医。
5. 洗澡与活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避免湿润伤口。
因此,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以使用湿巾擦拭身体,避免直接浸泡在水中。
同时,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举重,以避免伤口裂开或出现其他并发症。
6. 注意事项•患者应遵循医生的给药指导,按时按量服药。
•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避免湿润伤口,定期更换敷料。
结束语胆囊结石术后护理是术后恢复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患者能够尽快康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同时,在术后应定期进行复诊,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性锻炼,以恢复肌力和提升身体健康水平。
胆管结石内镜微创的术前术后护理内镜微创手术是目前治疗胆管结石的一种常见方法,术前术后的护
理工作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分别介绍胆管结
石内镜微创手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内容。
术前护理:
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检测,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手术。
2. 术前饮食: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禁食,一般会在前一天晚上开
始禁食,避免手术时出现胃内内容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等情况。
3. 术前心理护理:在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和患者进行沟通,解释
手术的过程和风险,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保持心理平稳。
术后护理:
1. 观察患者病情: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
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术后饮食:在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饮食,一般采用低脂、低蛋白的流质饮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过量进食。
3. 伤口护理:对于内镜微创手术,患者通常只有极小的切口,术后
伤口护理主要是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4. 术后康复指导: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术后康复指导,
包括饮食、注意事项、常规复诊等内容,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综上所述,胆管结石内镜微创手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做好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康复。
希望患者和家属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共同努力,早日康复。
一、概述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但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
以下是对胆结石患者术后护理措施的详细介绍。
二、术后护理措施1.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术后6小时内,每半小时测量一次生命体征,之后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测量频率。
2. 疼痛管理(1)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2)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 创面护理(1)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洁切口,更换敷料。
4. 饮食调理(1)术后初期,患者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稀饭等。
(2)术后3-5天,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
(3)术后1周,患者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5. 药物治疗(1)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等药物,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2)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 休息与锻炼(1)术后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术后1周内,患者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以促进康复。
(3)术后1个月,患者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
7. 心理护理(1)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护士应给予关心、安慰,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8. 复诊随访(1)术后定期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2)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三、注意事项1. 术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换内衣,预防感染。
2. 术后患者应避免吸烟、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手术部位的恢复。
4. 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总之,胆结石患者术后护理是一项重要工作,护士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掌握护理技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
胆结石的手术后护理手术后如何正确护理胆结石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胆结石的方法,手术结束后,正确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胆结石手术后的护理要点,以帮助患者正确进行术后护理。
1. 术后休息和疼痛管理手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术后可能会存在疼痛感,医生会开具适当的药物来缓解疼痛。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遵循医嘱,按时服用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2. 伤口护理术后的伤口需要妥善护理,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用手触摸伤口,如果有必要触摸,务必先洗净双手。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医生建议的方法进行伤口清洁,并及时更换伤口敷料。
3. 饮食调整胆结石手术后,饮食的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在术后的几天内,患者应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汤、果汁、果泥等,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但仍需避免食用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以保护胆囊和减少胆结石的形成。
4. 活动恢复术后适度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慢走、体育锻炼等,以帮助胆囊收缩和促进胆汁排出。
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5. 定期复诊术后定期复诊是必不可少的。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前往医院复诊,以确保伤口愈合良好,术后恢复正常。
在复诊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检查,并给予进一步的指导。
6. 注意事项在胆结石手术后的恢复阶段,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a. 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b.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有助于促进康复。
c.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并在用药过程中避免饮酒等影响药效的行为。
在进行胆结石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以确保恢复的顺利进行。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向医生咨询并接受专业的建议。
通过正确的护理,患者可以更快地康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道结石患者的护理心得胆道结石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胆道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手术前、中、后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顺利地度过手术过程。
一、手术前护理1、与患者充分沟通,详细询问患者病情、用药情况、过敏史等。
对于心理较弱的患者,要进行心理疏导。
2、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判断患者手术前是否适宜手术。
3、告知患者手术前需要空腹至少8小时,并严格遵守此要求。
4、安排好患者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穿好手术服、戴上手术帽、拆卸饰品、清洗皮肤、打结肠镜等。
5、为患者妥善安排好手术后的床位和卫生环境。
1、保持手术室清洁卫生,确保手术室内无尘、无烟,细菌污染量低。
2、根据患者的情况配合医生进行手术,遵循术中无话的要求,注意协助医生打开腹腔镜,维持手术视野的清晰度。
3、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提醒医生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避免因医疗事故而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
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患者苏醒后,应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密切观察患者手术部位,观察手术切口情况,检查皮肤血肿、疼痛、出血等情况。
3、及时安排患者的饮食和排便。
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控制饮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适应普通饮食,同时注意口腔清洁和口腔护理。
4、重点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心理状态和情绪的稳定和调节至关重要。
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和医学咨询。
同时,给予患者情感的关怀和支持。
5、要求患者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康复锻炼,逐渐恢复身体健康。
总之,在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指标,紧密协作医疗团队,全面护理患者,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顺利恢复,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胆结石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下面就是胆结石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
一、胆结石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胆结石手术之前,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术前检查:患者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等一系列检查,以评估身体状况,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2. 饮食调整:手术前一天,患者需要进行清水或者半流质饮食,避免进食高脂、高胆固醇等食物,以减少手术的风险。
3. 忌药忌酒:手术前一周,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嘱托,停止使用一些会影响手术的药物,如抗凝剂等,并且避免饮酒。
4. 精神调整:术前紧张的情绪可能会增加手术的风险,患者需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放松身心,以减少手术带来的不适感。
二、胆结石手术后的护理要点胆结石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护理要点:1. 休息与活动: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但也不能长时间卧床不起,适量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血栓。
2. 饮食调理:手术后的患者需要遵循医嘱进行适当的饮食调理,一般会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开始进食清流食物,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等,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胆道引发不适。
3. 伤口护理:手术后的伤口需要保持干燥清洁,换药时需要注意消毒,并避免碰触伤口。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4. 疼痛管理: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胀痛或疼痛感,患者可以按医生嘱咐使用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疼痛,但不宜滥用镇痛药物,避免对身体产生负担。
5. 定期复诊: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检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注意并发症:手术后患者需要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发热、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及时就医,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有效方法,但护理工作也不可忽视。
浅议胆结石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摘要】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手术前后护理。
方法2011年至2012年来我院就诊的胆石症手术65例行胆囊切除术,手术前后对患者T型引流管、饮食、及痰液排出等进行严密的护理工作。
结果65例患者均痊愈。
结论细致耐心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基础。
【关键词】胆结石肝内胆管手术护理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244-02当前,群众中患有胆囊结石人越来越多,相对了,需要通过手术进行胆囊切除恢复健康的病患也就日益增多。
不过,虽然目前胆囊的切除手术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大众依然对手术这一治疗方式存在不信任的态度。
因此,为了做好患者的康复工作,消除患者的警戒心,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手术前与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以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至2012年来我院就诊的胆石症手术65例,男性32例,女性33例,年龄为32至67岁,病程为3年至12年。
其中,胆总管结石22例,慢性胆囊炎14例,胆结石13例,胆囊萎缩17例,且有伴肝内外胆管扩张迹象。
对所有患者行胆囊切除术。
1.2护理方法1.2.1术前护理首先需要对胆石症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治疗方案进行确定,而后根据方案配合医生做好各类术前准备,一是对病患的心脏功能进行检查,二是对病患进行心电图测试,三是检测病患的各项肝功能。
此外,为了预防病患胆绞痛发作,应避免食用可引起发作的食物如大量脂肪的摄入,护理人员应向病患及其家属说明,使其了解术前饮食的重要性,并配合好术前准备工作。
除了做术前的准备工作外,还需做好术前的心理工作。
由于大部分患者在病前并没有做过手术,因而对开刀存在着惧怕的心理,患者往往手术是否会危及到其生命安全,或是手术中是否会感觉到疼痛,以及手术后会否产生并发症等。
而患者在诸多疑问之下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将对患者机体的承受能力造成损害,为了有利于手术的进行以及术后的康复,应告知患者现今医疗技术的先进性,患者的手术是在麻醉中进行的,完全不必担心术中疼痛,往往是睡上一觉,醒来时手术已经结束。
胆结石手术的术前后护理胆结石多由于患者不规律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等引起,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来切除患者的胆囊或结石。
那么你知道胆结石患者在术前、术后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吗?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胆结石手术的护理相关问题。
一、胆结石患者的术前护理1、将患者术前的各项相关辅助检查进行完善。
2、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治疗,在病情急性期积极为其补充电解质及液体。
3、如果患者合并中毒性休克等症状表现,应先使用长压药等将其休克纠正好后,在为其行手术治疗。
4、如果患者合并严重黄疸,有皮肤瘙痒症状,应为其行术前皮肤护理,避免由于瘙痒而使其抓挠皮肤,导致皮肤破损或感染等症状。
5、由于患者的胆道内缺乏胆盐,而且有合并吸收维生素K的障碍,可对其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应在术前为患者注射维生素K。
6、为了避免患者术中、术后呕吐或是误吸呕吐物、窒息等症状的发生,患者术前应做好消化道准备,比如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至6小时禁水。
7、男性患者术前应禁烟,同时嘱其术前有效咳嗽和深呼吸,做好呼吸道准备,必要时还可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以抗炎和排痰。
8、由于患者术前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面对手术的恐惧感或是焦虑感,因此术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对其情绪及心态变化进行关注,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安慰与指导,使其能够正确面对和看待疾病,避免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
二、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1、术后在患者麻醉清醒前应将其枕头取出,帮助其处于平卧状态,并将其头部向一侧偏,确保其呼吸道的畅通无阻碍,待其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变化为半卧位,以顺利引流。
2、术后为患者行心电监护,并给予其吸氧等治疗,同时还应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定时监测,特别要注意检测患者的心律以及心率变化,同时还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恢复意识慢时,考虑是否是其出现了低血糖、休克、肝功能损害或是脑缺氧等因素而引发了意识障碍。
3、加强对患者腹部体征的关注,并对其是否出血以及有无出现胆汁渗出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每日对连接管以及引流瓶进行定期的更换,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腹痛或是发热等症状,应考虑是否为胆汁性腹膜炎,并在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同时为其行对症处理。
胆道结石手术病人的临床护理【摘要】胆道结石手术是常见的外科手术,对于患者的临床护理至关重要。
术前准备护理包括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准备手术前所需的检查和药物,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中护理要求护士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医生操作,并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术后护理包括监测患者恢复情况,管理疼痛和并发症,以及指导患者恢复饮食和活动。
并发症护理要求护士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保障患者的安全。
营养护理帮助患者顺利恢复,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胆道结石手术病人的临床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胆道结石手术病人、临床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营养护理、重要性1. 引言1.1 胆道结石手术病人的临床护理概述胆道结石手术病人的临床护理是指针对接受胆道结石手术的患者所进行的护理工作,旨在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并促进康复。
胆道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及术后康复过程中都需要接受护理,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恢复。
在胆道结石手术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相关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全程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术前准备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准备手术所需物品、指导患者术前准备等工作;术中护理主要包括协助外科医生完成手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术后护理则包括监测术后恢复情况、控制并发症等。
胆道结石手术病人的临床护理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专业的护理工作,才能保障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的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2. 正文2.1 术前准备护理术前准备护理是胆道结石手术病人临床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 评估病人的病情: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以便为手术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胆囊结石护理常规一、执行普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一)一般护理1.给予舒适的体位,疼痛时可采用下肢屈曲的仰卧或侧卧位,以减少腹壁紧张,使腹痛减轻。
2.指导病人进食低脂肪饮食。
因为脂肪饮食可促进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加剧疼痛。
(二)病情观察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3.意病人皮肤有无黄染及粪便颜色变化。
(三)用药护理疼痛较严重者可使用镇痛剂和解痉剂,但避免使用吗啡,因吗啡有收缩胆总管作用,可加重病情。
(四)做好心理护理(五)病情有变化时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三、术后护理(一)一般护理1.活动与体位:去枕平卧位6个小时,头偏向一侧。
6小时后可予以半卧位。
鼓励早期活动。
2.饮食与营养:LC手术常规禁食禁饮6小时后可流质饮食;开腹手术者待蠕动恢复后进低脂流质,逐步过渡至普食。
忌油腻食物和饱餐。
(二)病情观察1.定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2.观察切口有无渗血,保持敷料干燥。
3.观察引流液性质及量的变化。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按时用药,观察用药反应,做好药物宣教工作。
(四)引流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2.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
3.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做好记录。
(五)并发症的护理1.出血:手术后密切观察腹痛情况、生命体征、引流液、排泄物的性质和量。
2.胆漏:术后严密观察胆汁的引流量、颜色和性质,同时注意腹部的症状和体征。
一旦出现胆汁性腹膜炎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健康教育1.低脂饮食1—3个月。
2.适当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3.如出现腹痛、腹胀、发热等不适及时就诊。
胆结石的治疗与护理1.胆结石手术后如何护理2.胆结石怎么有效治疗?3.胆结石怎么治?胆结石手术后如何护理胆结石手术后应注意以下几点:1、手术后病人一般在24小时,肛门排了气,病人没有恶心呕吐,也不感到腹胀,才可以开始吃东西。
依肠蠕动情况渐进式饮食。
2、术后多做深呼吸,并每两小时在床上翻身运动,以利肺部扩张,促进伤口愈合。
3、护理人员或家属陪同下即早下床活动,预防手术后并症发生。
4、拆线后2天才可淋浴。
5、术后6周内,应避免提2公斤以上之重物,以防腹压增加。
6、请采取低油饮食。
做了胆结石手术,在以后的生活中应注意脂肪高的食物要限制,一切油炸食品和脂肪高的食物不要吃,因为体内缺少了胆汁浓缩功能,因此对油腻食物的消化能力减弱,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的现象或者是腹泻。
蛋白质和正常人一样,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注意多饮水。
胆结石怎么有效治疗?胆结石的家庭护理1:胆结石患者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每天还可以吃一些苹果、酸乳、鱼等,尽可能喝纯的苹果汁,梨子汁也不错,甜菜汁也有清肝的作用。
2:胆结石患者应该避免食物避免各种动物性脂肪、肉类、油炸食物、辛辣食物、人造奶油、汽水、咖啡、巧克力等,酒类及刺激性食物或浓烈的调味品均可能导致胆结石发作,宜尽量避免。
3:胆结石患者要多喝水,因为补充水分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也有利于胆汁的分泌。
4:要适当的节制饮食,避免过量食用任何会造成疼痛或消化不良的食物。
5:如果有类似胆绞痛的严重疼痛,应该看医生,接受血液采样分析,或做X光照射检查。
6:如果发生了胆绞痛,患者应该立即卧床休息,在必要时服用一些镇痛剂,但不要吃东西,偶尔可少量饮水。
胆结石怎么治?随着年龄的增长,胆结石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的。
爱吃大鱼大肉,搞的胆固醇超标,胆固醇结石就很容易产生了。
还有人喜欢过度节食、或者长期不吃早餐,这些因素都会诱发胆结石的发生。
这炎热的夏季,还是胆结石的高发季节。
得了胆结石,只有趁早治疗,才能摆脱疾病的困扰。
浅议胆结石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19T10:34:26.8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苟志娥
[导读] 为使患者胆总管的缝合处可较少的承受来自高张力的压迫,可通过T型引流管使胆汁引流至体外或是肠道中。
苟志娥(甘肃省会宁县人民医院甘肃会宁 730700)
【摘要】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手术前后护理。
方法2011年至2012年来我院就诊的胆石症手术65例行胆囊切除术,手术前后对患者T型引流管、饮食、及痰液排出等进行严密的护理工作。
结果65例患者均痊愈。
结论细致耐心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基础。
【关键词】胆结石肝内胆管手术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244-02 当前,群众中患有胆囊结石人越来越多,相对了,需要通过手术进行胆囊切除恢复健康的病患也就日益增多。
不过,虽然目前胆囊的切除手术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大众依然对手术这一治疗方式存在不信任的态度。
因此,为了做好患者的康复工作,消除患者的警戒心,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手术前与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以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至2012年来我院就诊的胆石症手术65例,男性32例,女性33例,年龄为32至67岁,病程为3年至12年。
其中,胆总管结石22例,慢性胆囊炎14例,胆结石13例,胆囊萎缩17例,且有伴肝内外胆管扩张迹象。
对所有患者行胆囊切除术。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
首先需要对胆石症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治疗方案进行确定,而后根据方案配合医生做好各类术前准备,一是对病患的心脏功能进行检查,二是对病患进行心电图测试,三是检测病患的各项肝功能。
此外,为了预防病患胆绞痛发作,应避免食用可引起发作的食物如大量脂肪的摄入,护理人员应向病患及其家属说明,使其了解术前饮食的重要性,并配合好术前准备工作。
除了做术前的准备工作外,还需做好术前的心理工作。
由于大部分患者在病前并没有做过手术,因而对开刀存在着惧怕的心理,患者往往手术是否会危及到其生命安全,或是手术中是否会感觉到疼痛,以及手术后会否产生并发症等。
而患者在诸多疑问之下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将对患者机体的承受能力造成损害,为了有利于手术的进行以及术后的康复,应告知患者现今医疗技术的先进性,患者的手术是在麻醉中进行的,完全不必担心术中疼痛,往往是睡上一觉,醒来时手术已经结束。
并且,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来说,胆囊切除术是当前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也是最不必担心会出现安全事故的手术之一[1]。
为了配合手术,患者在术前应保持合理的饮食、休息和日常习惯。
首先,在饮食方面,应重点选择较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比如五谷杂粮、肉、蛋、蔬菜水果等等,不可吃高脂肪或是煎炸等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的食物。
为了避免在手术中患者因麻醉或是呕吐而引发吸入性肺炎,患者需在术前12小时禁止用食,术前4小时禁止饮水。
同样的,为了避免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需在术前半个月开始禁止吸烟。
除上述外,患者还应做好在床上深呼吸、咳嗽,以及进行大、小便等训练,并在术前还做好个人清洁工作,对于身体上的手术区,如肚脐等位置应仔细清洗,配合护理人员进行腋毛及阴毛的剃除。
因经期不宜进行手术,若女性患者正值经期,应立即向医生作出说明。
在术前,患者需排空身体内的大小便等,并将身上饰物、假牙等取下。
若患者正患有感染性疾病或是心脏、肺部、肾脏等脏器疾病,为使医疗人员做好相对处理准备,患者应及时告知医疗人员[2]。
1.2.2术后护理
手术后,应固定好引流瓶及引流管等,以防病人在步行或是翻身时发身引流管脱落现象。
当T型引流管引流出现问题时,将会导致引流胆汁减少或是不流,因而需保持管内流畅通顺,如发生引流管受阻碍现象,可检查引流管是否因压迫、扭曲、或是存在异物,又或是过短过长引发的引流物堵塞。
对于患者每日引流量的颜色、量以及性质等进行记录,若是胆道受到感染,胆汁较为混浊不清,并伴有异物,或是正常的胆汁,则会呈现无臭的浅褐色,且较为清澈。
基于胆汁流量过多会引发电解质紊乱问题,而过少又会引发其它问题,应保持患者肝细胞日分泌胆汁量500至800毫升左右,如引流量超出范围,则可能是梗阻或是胆道炎症引发,此时应查明引发因素。
当患者术后腹腔胆汁的渗漏以及出血占10%以上时,应对其引流量进行观察,并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来判定其是否存在胆管或是副肝管受到损伤。
若出血量较多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内出血问题,如引流胆汁过多可能是胆道损伤问题,此应尽快告知医生并进行手术[3]。
如胆汁出现溢出现象则需保持胆道通畅即可使该现象消失。
此外,需定时对患者引流瓶进行无菌更换,同时为避免因逆行而导致的感染问题,应向病人讲解瓶身不可超过伤口水平高度,防止伤口愈合速度受到拖延。
当患者术后胆汁无问题,且流量正常,无高热现象之后,可对患者进行拔管准备,拔管准备通常持续两周时间,首先对患者进行夹管试验以检测其血胆红素是否正常,而后通过T型管胆道造影观察其是否存在胆道受阻现象,如发生受阻或是流量过多需遵循医嘱进行处理,若正常则可在3天之内进行拔管。
由于患者术后伤口将会产生剧痛,特别是术后24小时之内,为了缓解患者的不适,可对患者使用适量的镇痛药物。
然而,会存在有某些患者不断要求使用止痛药物的现象,此时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止痛药物可带来的副作用,一是会影响患者咳出痰液,极易引发肺部感染;二是会阻碍患者肠胃功能的康复并使患者腹部鼓胀;三是会使病患术后可能发生的胆痊肠痰或是腹腔感染等病症不明显,使医生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导致治疗被延误;四是会加重患者肝脏负担;五是易使患者上瘾。
因而,过量使用止痛药物并不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4]。
患者术后会极易发生肺部感染,为了减少发病机率,患者在术后应积极进行深呼吸以及恰当的咳嗽以帮助痰液和废气的排出,这对于拥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来说特别需要重视。
某些患者因疼痛而难以进行咳嗽,此时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通过将双手放于患者伤口并进行适当的压迫既保护患者伤口,也可略微缓解患者的疼痛感[5]。
在饮食上,患者术后的食物应根据其消化道功能的状态来确定,一般而言,当患者肛门可排气之后才可饮食,饮食以五谷杂粮、肉、蛋、蔬菜水果为宜,且应是从流质向半流质食物进行过渡,通常需要一周过渡时间,在份量上,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
2.结果
65例患者,胆总管结石22例,慢性胆囊炎14例,胆结石13例,胆囊萎缩17例,通过对所有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并做好患者术前心理准备及术前准备工作,以及术后的T型引流管护理、饮食及痰液排出等工作,所有患者均痊愈,且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
3.小结
患者术后初期,由于其胆汁分泌功能较低,其日引流量在150至300之间,而随着其胆道炎症的康复,胆汁分泌功能的逐渐恢复,其引流量也将达到300到800毫升,甚至会超过800毫升。
而在正常状况下,胆汁日分泌量应为500至800毫升之间。
当胆道下端梗阻消失,引流量应呈现降低现象,若引流量仍是较多,则可能是梗阻仍然存在于胆道远道中。
为使患者胆总管的缝合处可较少的承受来自高张力的压迫,可通过T型引流管使胆汁引流至体外或是肠道中。
此外通过引流管还可促进炎症的康复,加速患者痊愈,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因引流管的作用,故而需保证其正常工作,避免其因受压迫、扭曲或是堵塞而引发的患者流量过多而导致的吸收障碍或是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总而言之,护理人员应做到凡事细致、耐心,对于患者导流管的引流状况要多加观察,仔细分析,并协助做好患者的日常饮食与痰液排出的工作,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张静.浅谈胆结石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J].海南医学,2009,5(S2): 75-189.
[2]郝玉杰.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8(13):23-98.
[3]滕明芳.胆囊切除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J].蛇志,2009,3(04):53.
[4]张润芝,兰岚,徐凤梅,王红,刘艳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2(16):654-731.
[5]田桂斌,鲁雪.20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与护理[J].中外医疗,2010,7(1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