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史--28年共37页
- 格式:ppt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37
第28卷第1期 普设鲁院学报Vol.28 No. 1 2〇2i年2月Journal of Putian University Feb.2021文章编号:1672-4143(2021)01-0086-05 中图分类号:J527.4 文献标识码:A中国当代琉璃艺术作品的创作表现解读张翼,程雪芳(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探讨当代艺术语言中琉璃作品的创作表现和材料语境。
举例说明中国当代琉璃艺术作品在自然题材、人文题材、现实生活题材和时间观念等方面的创作表现,分析琉璃材料在新表现形式下的新语境。
总结和归纳现有的创作形式并分析作品的创作思想,指出未来琉璃艺术作品创作发展的方向,提倡多学科门类的相互融合、互相汲取,以及创作材料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琉璃艺术;当代艺术;创作表现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reative Expression ofContemporary Chinese Color Glazed Art WorksZHANG Yi,CHENG Xuefang(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Putian University,Putian Fujian 351100,China )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reativity and material context of glazed works in contemporary art language.The creativity of Chin’s contemporary color glazed art"works is illustrated in terms of natural themes,humanistic themes,real life themes and time concept,and the new context of glazed materials under new forms of expression is analyzed.Meanwhile,this paper sums up the existing creative forms and analyzes the creative ideas of glazed art works.We aim to point out the trend of glazed art"works creation,and promote the mutual integr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categories as well a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reative materials.Key words:color glazed art;contemporary art;creative expression据考古资料证实,中国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的许多墓葬中就已经出现了琉璃工艺品[|]。
中国顶尖当代艺术家,告诉你英⽂也可以写书法⼀幅拍出1000万Mad World Gary Jules - Mad World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编辑:耀匀 | 图:Google转载请在后台输⼊授权「艺术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答案,⽽在于引发思索。
」它迫使我们⽤全新的⾓度,看待熟悉的⼀切。
当代艺术家之中,徐冰是个在任何意义上都⽆法忽视的存在。
作为国际舞台最具影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由始⾄终对所处的现实,有着⾃⼰独特的视⾓和解读。
他的⼀幅看不懂的英⽂书法,曾被拍到了1035万。
从⽆⼈能懂的「天书」,到举世皆懂的「地书」;从新鲜有趣的「⽂字写⽣」,到争议⽆限的「凤凰」,徐冰的艺术在各种语境中⾃由转换,始终专注于⽤全新的创作⽅式,回应变幻的社会问题。
如同当代艺术的魔法师,徐冰赋予平凡之物以全新意义,⼀次⼜⼀次,⽤充满回味的惊诧告诉世界:最顶尖的中国当代艺术,在吸睛的表象之下,有深度,更有内涵。
艺术不是真理,是谎⾔但它教导我们理解真理▼视频来源:《⼗三邀》⼁许知远 VS 徐冰析世鉴 —— 天书BOOK FROM THE SKY1887-1991⼀个⼈,花了四年的时间做了⼀件什么都没说的事80年代末,正值中国传统⽂化⼤反思之时。
华夏⽂明的代表 ——「语⾔⽂字」被视为愚昧落后的封建象征,⾸当其中,成为被质疑和批判的对象。
沉迷海量阅读之上,深陷⽂化讨论之中,徐冰愈发错落迷离、混沌不清。
他将这种深刻⽽空洞的感觉付诸实践:耗时四年,以超越想象的耐⼼创造并刻制了四千多个毫⽆意义的「伪汉字」:汉字的部⾸结构,宋体的笔画疏密。
徐冰在北京寒营乡古籍印刷⼚逐字刻板⼿⼯雕版,活字印刷,装帧成册;序⾔页码,跋⽂注释、⽬录眉批,每个阶段,每道⼯序、每个细节,由始⾄终⼀丝不苟,精益求精,毫⽆破绽。
徐冰「析世鉴 — 天书(四卷本)」历时四年的孤独与执着,《析世鉴 —— 天书》横空出世 —— 四册书卷的宏⼤形式,展现了⼀个沉浸式的装置艺术。
现当代文学三十年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1.1915年9月,独秀发表《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是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2.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作人、雁冰、地上、统照等等;月刊《小说月报》;写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
3.文学革命取得重大胜利是白话文推翻文言文,白话文获得全面的推广;4.创造社于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成员:郭沫若、资平、郁达夫等等,都是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五卅”为界分前后期,前期为艺术而艺术,后期同情无产阶级革命;5.新月社、语丝社6.迅主要作品《呐喊》《彷徨》深刻思想主题:国民性与人性主题(1)对旧中国不幸人生的艺术概括(例如啊Q的不幸人生)(2)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彻底揭露(《狂人日记》《祝福》)(3)对国明精神弱点的揭露批判(阿Q精神、阿Q主义)(4)对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隔膜,冷酷关系的揭露批判(祝福中的人们把祥林嫂的悲剧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5)对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思考(伤逝中)(6)对美好人性的赞颂(一件小事中车夫撞了人之后。
)7.小说情节,结构模式:(1)看/被看模式,例如《示众》里面因为一个示众的罪犯而引起的人们的聚集,将看与被看体现得淋漓尽致.罪犯被人看,也在看别人,而围观的人们在相互的看,又被看;(2)离去-归来-再离去的还乡模式,例如《故乡》,小时候看到的闰土形象,后来出去读书回来时再看到润土,此时的形象完全不同了,后面又离开了故乡,体现了这一模式;8.阿Q的精神特征:一般特征:遵守“男女之打防”,盲目排外;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虚妄自大,麻木健忘,自轻自贱,化丑为美,欺软怕硬;9.问题小说,针对社会现象,人生问题,提出问题,试图解决问题核心,人生目的,意义,价值题材;主题: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解放故事社会(问题)代表作家:冰心,庐隐,地山10.问题小说衰落的原因:1.一般只是提出问题而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或是抽象的“爱的哲学”或是皈依宗教信仰等,削弱了作品的思想艺术力量,客观上也造成某些积极影响;2.在艺术上问题讲说比文学革命初期的作品元素,更多的摆脱了旧小说的痕迹,但作品视野比较狭窄往往承载概念化的毛病。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二)22秋在线作业1答案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生从事于革命文学的鼓吹和创作,作品曾发生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家是()
【A.项】1935年
【B.项】1936年
【C.项】1932年
【D.项】1937年
【此题正确选项是】:C
2.表现农村生活和农民的苦难、-农民的坚忍精神的诗集是()
【A.项】艾青的《大堰河》
【B.项】臧克家的《烙印》
【C.项】蒲风的《茫茫夜》
【D.项】刘半农的《扬鞭集》
【此题正确选项是】:B
3.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以深刻描写城市底层人民和市民的性格、命运为重要特色,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项】叶绍钧
【B.项】老舍
【C.项】郁达夫
【D.项】鲁迅
【此题正确选项是】:B
4.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是()
【A.项】抒情长诗
【B.项】叙事长诗
【C.项】格律诗
【D.项】自由体诗
【此题正确选项是】:B
5.抗战时期在上海"孤岛"创作南明史剧,颂扬忠烈、指斥奸伪的剧作家是()
【A.项】于伶
【B.项】夏衍
【C.项】田汉
【D.项】阿英
【此题正确选项是】:D
6.《兄妹开荒》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出现的()
【A.项】丁玲
【B.项】艾青。
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历史时序清末民初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艺术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方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形式被引入中国,对传统的中国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用西方的绘画技法来表现中国的主题,形成了中国近代绘画的雏形。
五四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化的崛起,也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一些艺术家开始反对传统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形式,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中国现代绘画、雕塑和摄影等艺术形式开始兴起,艺术家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1949年)在这一时期,中国艺术家们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艺术成为了反抗侵略和追求民族独立的重要手段。
不少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和电影等形式,表现了人民的英勇斗争和对自由的渴望。
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年至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政府开始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艺术家们被鼓励表现社会主义建设和劳动人民的形象。
在这一时期,中国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发展,艺术作品广泛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的生活。
当代中国艺术(20世纪末至今)在当代中国,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多样化,艺术家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个体经验的表达。
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国际艺术展览和拍卖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以上是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历史时序,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时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1当代文学: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尚在延续的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属于我国的断代文学史之一。
中国当代文学既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延续,同时,它又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开放性的体系,是一个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变革发展的全新的文学历程。
2十七年的文学:(1949-1966)实用主义和狂热政治激情的结合,英雄主义情绪高度发扬,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普遍存在,以及民族主义热情占支配的情绪。
3文革“十年”文学:(1966-1976):万马齐喑,百花凋零。
沦为政治斗争工具的主流文学;传递弥足珍贵文学声音的非主流文学(地下文学)。
4新时期文学:(1976- )当代文学中最富有探索性的阶段。
“五四”文学精神回归。
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但文学的浮躁也不可忽视。
5隐失诗人:在十七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是政治原因)造成了一大批诗人/诗派停止了创作,离开了诗坛。
这些诗人/诗派被称为隐失的诗人/诗派。
包括七月诗派、右派诗人、九叶诗人等。
6当代散文:狭义:指的是所谓“抒情性散文”,其特征近于“五四”文学革命提出的“美文”,后来称为“艺术散文” 广义:还包括“叙事性”的、具有文学意味的通讯、报告(“报告文学”或“特写”),也包括以议论为主的文艺性短论,即“杂文”等。
在有的时候还包括文学性的回忆录、人物传记等等。
7复调: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提出“复调小说”的理论。
他认为,陀氏创作的是一种“多声部性”的小说,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
“恰恰是在不同声音、不同意识相互交往的联接点上,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生活”,所以“思想就其本质上来讲是对话的”。
8显性文学:即公开发表,进入了“印刷传媒”,处在流通地位,可以“正当”地、“合法”地拥有读者的作品。
9潜在写作:未公开发表,未经出版社正式出版,不能进书店上书架,不能跟读者见面的不具“合法”身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