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远景预测及找矿方向 地质论评 2016
- 格式:pdf
- 大小:557.79 KB
- 文档页数:2
第九章砂岩型铀矿床概念:砂岩型铀矿床是指工业铀矿化主要产于砂岩(包括含砾砂岩、粉砂岩、泥岩)中的铀矿床。
二、成矿地质条件1、大地构造背景条件■所有砂岩铀矿的产出都与沉积盆地有关。
■铀矿化多产于邻近基底的中、新生代盆地之中。
■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多数以稳定克拉通盆地和介于相对活动褶皱造山带之间的克拉通边缘活动带。
砂岩型铀矿床的有利地质环境包含两方面的涵义即:■主岩沉积时的相对稳定和成矿时的活化。
2、产铀盆地条件卷状亚型砂岩铀矿成矿必须具备两个阶段:早期赋矿砂体的形成→晚期活化构造产生→层间氧化带形成。
盆地动力学条件往往有个转化过程,常表现为:早期弱伸展(主岩沉积时期)→晚期转为弱挤压(成矿时期),从而形成盆地双层结构3、岩相古地理条件砂岩型铀矿化的岩相古地理主要是河流相,滨湖三角洲相和滨海三角洲相,重要矿化多数产于河流相中矿化多分布于辫状河所形成的岩层中。
以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对铀成矿较为有利。
4、赋矿砂岩的沉积相和沉积体系条件■砂体的规模;■砂体的渗透性;■砂体间的连通性;■砂体的成层性从铀的成矿条件分析,有利于后生砂岩型铀矿化形成的砂体类型必须是渗透性好的层状砂体、或席状砂体、或似层状砂体、或带状砂体。
5、古气候条件■炎热干旱、半干旱的交替气候有利于后生铀矿床的形成。
■蒸发作用使水中铀含量不断提高,这样高铀含量的水溶液,进入上述潮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或其他富含还原剂和吸附剂的岩层,经过较长时间的持续作用,就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后生铀矿床。
6、水文地质条件■地浸砂岩铀矿只存在于渗入方式的成矿类型中。
2)渗入水的成矿其地质条件必须具备:(1)透水岩层或构造破碎带处于开启状态(2)成矿盆地处于相对缓慢上升过程。
(3)存在蓄水构造和滞水构造。
7、层间氧化与潜水氧化作用条件层间氧化属成岩后的氧化,对于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潜水氧化一般发生在成岩期或紧随其后,但在盖层沉积覆盖之前。
目前很多底河道型砂岩铀矿层间氧化带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强氧化砂岩;2-弱氧化砂岩;3-氧化带尖灭端,铀矿体;4-原生未蚀变砂岩;5-不透水泥质岩;6-含氧含铀水流动方向2)潜水氧化的形成及其分带含氧含铀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在沿透水性较好的浅色砂岩渗透运移时,将透水层中的还原组分如黄铁矿、有机质等氧化。
铀矿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的思考作者:覃华相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年第06期摘要:为结合当前我国西南地区铀矿资源勘查现状,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该文分析了铀矿成矿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找矿思路及技术应用方向,一是结合地质学方法找矿,二是采用地球化学法找矿,三是采用地球物理学方法找矿。
这些方法与我国西南地区铀矿资源的赋存及成矿远景地质条件极其相符,便于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希望通过该文的论述,为有关工作实施提供一定启发。
关键词:铀矿;勘查现状;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9.14 文献标志码:A“铀矿”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核工业发展资源,其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但由于西南地区地质条件特殊,地质险要,勘查与探测、开采铀矿资源难度极大。
因此,立足于现阶段我国铀矿资源勘查技术现状及找矿前景,提出针对性的找矿技术实施和应用方向,对于铀矿资源的勘查与寻找及开采,促进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铀矿勘查现状及前景首先,据分析铀矿资源的矿床规模一般都是中、小型类型,这种类型的矿床占所有矿床总量的60 %。
但由于铀矿矿石主要由很多稀有金属元素及硫元素、磷元素等有色金属元素混合而成,因此其质量不高。
目前,在我国西南地区,已经探明的铀矿资源矿床主要包括4种类型,即碳硅泥岩、砂岩、火山岩及花岗岩铀矿矿床。
而在这些不同类型的铀矿中,成矿年龄最小的铀矿矿床至今也已有几百万年。
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探明的铀矿矿床类型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这类铀矿矿床共计约200多个,此种类型的铀矿床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铀矿矿床,其累计赋存的铀矿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对于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其次,虽然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量其他类型的铀矿床,但在这些矿床当中,富含的铀矿资源总量占了我国铀矿总矿产总量的90 %以上,其中在已查明的铀矿储量中,花岗岩型铀矿矿床成矿条件和机理复杂,而在含煤地层及碱性岩中也分布着其他的类型的铀矿床,这些矿床地层、地质都为我国西南地区铀矿资源的成矿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章编号:1007-967X(2021)01-05-04中国砂岩型铀矿勘探开发现状调研李 凡1,2(1.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2.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5)摘 要:以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调研为基础,联系基础地质知识,对关于我国各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勘探开发现状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和总结。
明确了我国各种类型砂岩型铀矿的成因类型;详细总结了当前我国的砂岩型铀矿在各个盆地的勘探及开发状况,认识当前我国在铀矿勘探开发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当前砂岩型铀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勘探;开发中图分类号:P619.14 文献标识码:A0 引 言核能是当前世界新兴能源的主流能源之一,铀作为核反应堆所必须的资源,其勘探开发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通过查找文献,研究当前我国砂岩型铀矿的最新勘探开发进程,认识我国各盆地的砂岩型铀矿勘探开发工作的新方法、新理论,对我国的砂岩型铀矿勘探开发起到指导作用。
1 砂岩型铀矿铀矿由于其所在矿床的岩性不同,被分为各种类型,赋存于砂岩中且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铀矿被称为砂岩型铀矿,其主要是外生地质作用成因,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沉积盆地中。
世界上砂岩型铀矿资源量最丰富的为位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含矿带,北方的各大沉积盆地是我国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分布区。
由于其具有矿石品位好,含矿地层渗透性好,矿石埋深较浅,适宜用地浸法来进行开采,是当今世界上开采程度最高的铀矿类型,也是当前各个国家铀矿勘探开发的重点。
2 我国砂岩型铀矿勘探开发现状2.1 我国砂岩型铀矿资源分布如图1所示,我国的砂岩型铀矿主要分布于北方的各大沉积盆地,北方各大沉积盆地的铀矿资源量可占全国总量的88%,近些年的勘探开发工作也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沉积盆地中。
砂岩型铀矿所处地层层位整体较新,大多为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
根据最新的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可知,将我国划分为4个铀成矿域,11个成矿省和49个成矿区(带)(图1)。
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探讨
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以下是对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的一些基本探讨:
一、铀成矿理论
1. 铀成矿的地球化学条件:铀在地球上广泛分布,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形成铀矿床。
铀成矿需要特定的地球化学条件,如适当的温度、压力、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等。
2. 铀成矿的地质条件:铀矿床通常形成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如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等。
这些岩石中的铀含量较高,且易于被还原成可溶性的铀化合物。
3. 铀成矿的物理化学过程:铀成矿过程中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如铀的溶解、迁移、沉淀等。
这些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
二、找矿方法
1. 地质调查:通过地质调查,了解区域的地质背景、岩石类型、构造特征等,为寻找铀矿床提供线索。
2. 地球化学测量:利用地球化学测量技术,测定岩石中的铀含量,判断是否有铀矿床存在。
3. 地球物理测量:通过地球物理测量技术,如重力测量、磁法测量等,可以发现地下隐伏的铀矿床。
4.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表进行成像和分析,可以发现与铀矿床相关的地质信息和异常。
5. 探矿工程:通过探矿工程,如钻探、坑探等,可以直接揭露地下矿体,确定铀矿床的规模和品位。
总之,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对铀成矿理论的认识将更加深入,找矿方法也将更加高效和准确。
世界主要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的六种演化模式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不够成熟,矿产能源的重要性有所突显。
其中,铀作为一种富含能量的矿产,更成为世界范围内争夺的对象。
为了更好地认识矿产铀的产出,下面将围绕“世界主要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的六种演化模式”进行阐述。
第一种演化模式:古老裂谷洼地型。
这种演化模式通常出现在早期地质环境中,其定位一般靠近板块边缘,因板块的拉伸和破碎而铀可以富集。
经过数十亿年的历史运动,地下的水流逐渐调整,并因与岩层结构不同而发生改变,导致铀分布的不均匀性升高。
第二种演化模式:构造隆起型。
这种演化模式形成较为普遍,其因为强烈的地壳形变,造成了区域性隆起。
其内部斜坡的地下水流通较容易,因此,砂岩堆积结束后,水流逐渐将铀沉积在整个隆起区域内。
这种模式在印度次大陆中较为常见。
第三种演化模式:古海侵入型。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在后寒武纪、奥陶纪和泥盆纪中,因为古海洋的侵袭,使得堆积物沉积。
同时,侵入的海水也会影响到了地下水的流通,导致铀得以富集。
第四种演化模式:水动力输送型。
这种模式一般发生在大尺度的河流、三角洲和陆棚区域内,因河流、海水的流动,铀矿物可以被冲刷到地表。
随着化学过程的进行,矿物中的铀离子浓度逐渐降低,同时矿床的厚度也相应的降低。
这种模式在环地中较为常见。
第五种演化模式:休眠-再激活型。
这种模式中,最初的泥沙堆积结束后,矿床内的地下水逐渐干涸,使得铀离子的富集逐渐减少。
这样的丰富程度减少可以持续数以十―数百年之久。
但经过一定的时间,内部的结构被改变再次受到的化学作用,铀离子从而得以再次富集。
第六种演化模式:后侵入锆石的准同位素132型。
在该模式中,锆石过程中经过化学作用,陆地流失了大量的微量元素。
其中就包括铀及其子体系物质,使得铀逐渐富集起来。
此外,该模式中的化学过程也会延长地质时间的作用,影响矿床的分布。
总体来看,以上六种演化模式均在不同地质历史环境中发生。
对于不同类型的铀矿石来说,了解其形成机制和富集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寻找和利用地下资源,为我们的生活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 NO.3(下)- 131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铀矿”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核工业发展资源,其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但由于西南地区地质条件特殊,地质险要,勘查与探测、开采铀矿资源难度极大。
因此,立足于现阶段我国铀矿资源勘查技术现状及找矿前景,提出针对性的找矿技术实施和应用方向,对于铀矿资源的勘查与寻找及开采,促进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铀矿勘查现状及前景首先,据分析铀矿资源的矿床规模一般都是中、小型类型,这种类型的矿床占所有矿床总量的60 %。
但由于铀矿矿石主要由很多稀有金属元素及硫元素、磷元素等有色金属元素混合而成,因此其质量不高。
目前,在我国西南地区,已经探明的铀矿资源矿床主要包括4种类型,即碳硅泥岩、砂岩、火山岩及花岗岩铀矿矿床。
而在这些不同类型的铀矿中,成矿年龄最小的铀矿矿床至今也已有几百万年。
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探明的铀矿矿床类型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这类铀矿矿床共计约200多个,此种类型的铀矿床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铀矿矿床,其累计赋存的铀矿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对于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其次,虽然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量其他类型的铀矿床,但在这些矿床当中,富含的铀矿资源总量占了我国铀矿总矿产总量的90 %以上,其中在已查明的铀矿储量中,花岗岩型铀矿矿床成矿条件和机理复杂,而在含煤地层及碱性岩中也分布着其他的类型的铀矿床,这些矿床地层、地质都为我国西南地区铀矿资源的成矿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从具体勘查及开发、技术应用前景来看,铀矿资源在西南地区勘查及开发潜力大,前景广,其作为一种核心的核电站建设原料及核武器制造所需原料,铀矿资源在世界政治、军事及经济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体现和巨大需求。
随着当今能源格局变化,各国政府已经大力倡导使用核电等清洁、环保、绿色能源,由此为铀矿资源的勘查及找矿提供了良好机遇。
2 铀矿勘查及找矿方向铀矿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在矿产勘查及找矿方面,应注重工艺革新,结合如下方法高效找矿,突破当前技术瓶颈,寻找高质量的铀矿资源。
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
砂岩型铀矿是一种主要产于砂岩地质体中的铀矿,其成矿机理主要受到地质构造、沉积环境、热液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质构造对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在具有一定构造背景的沉积盆地中,构造断裂、褶皱等地质构造活动可以改变沉积环境,促进铀的富集。
例如,断裂活动可以使含铀的流体在岩层中聚集形成较高浓度的铀矿体。
其次,砂岩型铀矿的形成也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一些高质量的含铀沉积岩石,如砂岩、泥岩等,往往是由富含铀的流体在沉积盆地中沉积而成。
这些流体通常是由深部岩浆的热液活动、地下水的流动、化学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此外,热液活动也是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成矿因素之一。
砂岩型铀矿往往分布在具有一定破碎度的地层或构造中,这些地层或构造往往是由于热液活动引起的。
热液活动可以使流体在地层或构造中形成较高浓度的铀矿体。
总之,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但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和热液活动是其形成的关键因素。
对于砂岩型铀矿的勘查和开发,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勘探和开发策略。
- 1 -。
SerialNo.621January2021现 代 矿 业MODERNMINING总第621期2021年1月第1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5012501)。
王 健(1987—),男,工程师,271000山东省泰安市。
准噶尔盆地老君庙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潜力分析王 健 张 鹏 刘敬杰 曲守全 邢 楠 曹德强(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 摘 要 砂岩型铀矿是当前国内外铀矿勘探的主要类型,而新疆是我国砂岩型铀矿最早实现突破的地区。
老君庙地区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砂岩型铀成矿带,为了研究其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通过对该区铀源、构造、地层、水文地质、古气候等条件系统梳理,并深入研究前人面上放射性测量工作成果及煤田测井资料,显示了老君庙地区具备非常有利的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明确指出了侏罗系地层尤其是石树沟群良好的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为今后该区的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成矿条件 潜力分析DOI:10.3969/j.issn.1674 6082.2021.01.002MetallogenicConditionsandProspectingPotentialofSandstoneTypeUraniumDepositsinLaojunmiaoArea,JunggarBasinWANGJian ZHANGPeng LIUJingjie QUShouquan XINGNan CAODeqiang(ThefifthGeologicalandMineralExplorationInstituteofShandongProvince)Abstract Sandstonetypeuraniumdepositsarethemaintypesofuraniumexplorationathomeandabroad,andXinjiangisthefirstareatoachievebreakthroughinsandstonetypeuraniumdepositsinChina.LaojunmiaoareaislocatedinthesandstonetypeuraniummetallogenicbeltintheeasternJunggarbasin,Xinjiang,basedonthesystematicanalysisofuraniumsource,structure,stratigraphy,hydrogeology,paleocli mateandotherconditionsinthisarea,aswellasin depthstudyofprevioussurfaceradioactivitysurveyre sultsandcoalfieldloggingdata,itisshownthatLaojunmiaoareahasveryfavorablemetallogenicconditionsforsandstonetypeuraniumdeposits,andclearlypointsoutthatJurassicstrata,especiallytheShishugougroup,havegoodprospectingprospectsforsandstonetypeuraniumdeposits,itprovidesareferencefortheprospectingofsandstonetypeuraniumdepositsinthisareainthefuture.Keywords sandstone typeuraniumdeposit,metallogenicconditions,potentialanalysis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叠合盆地,也是新疆中新生代陆相沉积赋铀矿盆地之一。
砂岩型铀矿床一.砂岩型铀矿床概况。
砂岩型铀矿床是指工业化主要产于砂岩中(包括产于含砾砂岩、粉砂岩、泥岩中)的铀矿床,矿床一般属后生成因。
这类矿床具极大的工业意义,它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工业储量与世界铀储量得30%±,以美国中亚加蓬、尼日尔等最为突出,据首往的美国砂岩铀矿,是五十年代初发现的,这种类型的矿床占美国美国总储量的95%以上,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地区,尤以科罗拉多高原和怀俄明盆地的沉积岩为主,尼日尔的砂岩型铀矿床储量仅次于美国,该国的铀矿类型全部为砂岩型,加蓬的铀矿床主要类型也为砂岩型,并产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奥克洛矿床,该矿床以“奥克洛现象”而闻名于世。
“奥克洛现象”即天然核反应堆,是由于砂石的品位很高(属沉积成岩型铀矿床),铀元素自发地产生核链式裂变反应的现象。
此外,如哈萨克斯坦、乌克兰、澳大利亚、日本和法国均有一定程度的产生。
我国的砂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铀矿化类型,它占我国储量的1/5±,但与国外重要矿床相比,其规模小,寻找大型矿床目前未能取及大的突破,我国砂岩型铀矿床最早是在1955年於新疆伊犁盆地侏罗纪煤多含铀地层中发现的。
大规模的沙岩型铀矿床的发现是在六十—七十年代相继突破的。
该类矿床的工业意义在于,矿石质量好,品质中等,一般在0.1%-0.2%上,产状稳定。
易于开采和选冶,尤其是在矿石胶结程度较差的情况下,还可采用溶液采矿法(即地浸)。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二.成矿地质条件特征△△1.大地构造背景位于两个不同构造单元的接址地带。
如地槽褶皱带与相邻近的中生带盒地(褶皱带前缘的次级断陷或凹陷中,少数在大型盆地边缘或位于板块构造中的缝合线附近,成矿具近源特点。
如美国科罗拉多高原,我国华北地台北缘的一系列盆地。
从地壳运动的活动程度看,砂岩型铀矿床最有利的背景是地壳运动半稳定区,这是因为,(下接讲稿 1.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之①②③)△△△2.中新生代盆地的分布受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展布方向与区域构造一致,西部地区基本是在海西褶皱带上发展起来的,盆地主要沿EW方向或NNW方向分布形成一系列山间坳陷和山前盆地;东部地区是在加里东地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成一系列线型小型断陷盆地,呈NW ——NNW方向展布,规模上相对西部要小,滇西地区主要产於SN向构造控制之下,所以盆地呈SW向产生,规模上多为中小型。
砂岩型铀矿成分简介砂岩型铀矿是一种重要的铀矿类型,其成分包括矿石矿物、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等。
本文将就砂岩型铀矿的成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介绍。
矿石矿物砂岩型铀矿的矿石矿物主要有以下几种:1.铀矿石: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矿石是铀矿石,包括铀铅矿、铀钍矿和铀铜矿等。
其中,铀铅矿是最常见的一种,其化学式为U3O8,含有丰富的铀元素。
2.硅质矿物:砂岩型铀矿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硅质矿物,如石英和长石等。
这些硅质矿物对矿石的形成和富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黄铁矿:砂岩型铀矿中常常伴生有黄铁矿,其化学式为FeS2。
黄铁矿的存在对铀矿石的富集和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元素砂岩型铀矿中的主要元素主要包括铀、氧、硅、钍等。
1.铀:砂岩型铀矿的主要成分是铀,其化学符号为U。
铀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具有较高的核裂变能力,是核能的重要燃料。
2.氧:氧是砂岩型铀矿中的重要元素,其化学符号为O。
氧在铀矿石中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如U3O8。
3.硅:硅是砂岩型铀矿中的次要元素,其化学符号为Si。
硅质矿物在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和富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钍:钍是砂岩型铀矿中常见的次要元素,其化学符号为Th。
钍在铀矿石中作为稳定同位素存在,其含量可用于铀矿石的年代学研究。
次要元素砂岩型铀矿中的次要元素包括钠、钾、钙、镁、铝、钛等。
1.钠:钠是砂岩型铀矿中的重要次要元素,其化学符号为Na。
钠的存在对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和富集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2.钾:钾是砂岩型铀矿中常见的次要元素,其化学符号为K。
钾的含量与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环境和成矿过程密切相关。
3.钙:钙是砂岩型铀矿中的次要元素,其化学符号为Ca。
钙的存在对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和富集具有一定的影响。
4.镁:镁是砂岩型铀矿中常见的次要元素,其化学符号为Mg。
镁的含量与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环境和成矿过程密切相关。
5.铝:铝是砂岩型铀矿中的次要元素,其化学符号为Al。
铝的含量与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和富集密切相关。
第62卷 增刊 V ol. 62 Supp.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 REVIEW
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远景预测及找矿方向*
邓祖林,晏中海,林洋,庄景遗,张亮
核工业二八〇研究所,四川广汉,618300
*
注:本文为中国核工业局项目(编号:201365)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6-07-10;改回日期:2016-09-20;责任编辑:章雨旭。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6.s1.014 作者简介:邓祖林,男,1984年生。
工程师,主要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工作。
Email:512347088@ 。
关键词: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远景预测;找矿方向
砂岩铀矿主要指形成于层间氧化还原过渡带的层间氧化型砂岩铀矿(王正邦,2002),一般产于中新生代盆地内,具品位低、储量大的特点(侯惠群等,2015)。
四川盆地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中生代盆地,铀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其找矿前景备受关注,其基底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前震旦纪结晶基底或褶皱基底,上部为震旦纪—中三叠世上扬子陆表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建造,和盆地周边的火山岩、侵入岩组成了盆地的基底和蚀源区,广泛出露于盆地周边。
前人曾在四川盆地内开展过大量的基础地质及矿产地质工作,以石油、煤炭工作程度较高,而铀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
总体来说,铀矿勘查工作以四川盆地北部研究多,南部研究少;盆缘研究多,盆中研究少;局部研究多,全盆研究少;沉积相研究多,构造研究少;矿床研究多,成矿带研究少;矿床工作多,外围工作少。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工作手段及研究手段的丰富,对四川盆地、川北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理论有新的认识(巫声扬,1989;张金带,2005;荣建锋,2009;黄昌华,2015)。
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川北砂岩铀矿化经历了沉积成岩和热液改造富集两个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肯定后生成矿作用的重要性。
上述这些研究为在四川盆地开展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提供了信息,为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远景预测及找矿方向提供了新的找矿思路。
1 地质背景
四川盆地及邻区主要存在扬子准地台、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秦岭地槽褶皱系、三江地槽褶
皱系四个一级构造单元。
调查区主要位于扬子准地台之四川台坳上,区内铀矿床主要分布在四川台坳之川北台陷上。
四川盆地及邻区各时代地层发育齐全。
以龙门山—菁河断裂为界,东、西两地区的地层特征差异明显。
东部地层发育齐全,西部缺失侏罗系—白垩系。
四川盆地及邻区岩浆岩比较发育,花岗岩类占70%以上,集中分布于龙门山、攀西和川西高原地区。
元古代及其以早的岩浆岩,大致自康定—攀枝花一线向两侧有时代逐渐变新的趋势,古生代以来的岩浆岩,大致平行于金沙江呈带状分布。
四川盆地内岩浆岩出露极少,仅分布在盆缘南江县以北大巴山一带,龙门山一带也有零星出露。
大巴山一带,侵入岩多呈岩基、岩株、岩脉状产出,侵入于元古界火地垭群中,为基性—中基性—中酸性—酸性的岩浆杂岩体,表现为地槽型特征。
火山岩主要为一套变钾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变凝灰质大理岩,常为变英安质角砾岩—安山晶质凝灰岩—变凝灰质大理岩。
四川盆地及周边构造发育,盆地内则以断裂构造为辅,褶皱构造为主,广泛发育背向斜;盆地周边则仅见断裂构造。
四川盆地是扬子准地台之上发育的大型陆相中新生代盆地,中条运动、晋宁运动、澄江运动、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在盆地内均存在明显的构造运动痕迹,以晋宁运动、印支运动、喜山运动最为强烈。
2 找矿目的层及类型的确定
砂岩型铀矿主要是外生后成的,其找矿目的层应选择区域上发育稳定,最好是河流—三角洲
地质论评2016年62卷增刊
相沉积砂体,因为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砂体具备泥—砂—泥结构,区域上发育稳定隔水层,有利于后期含铀含氧水沿层间向深部渗入,从而氧化层间砂体,发育层间氧化带,形成砂岩型铀矿。
四川盆地盖层以河流—洪泛平原相、河流—河湖交替相沉积为主。
岩性为粗—中—细粒长石砂岩与紫红色泥岩多韵律不等厚互层,具泥—砂—泥的结构,均具备形成砂岩型铀矿的岩性岩相条件。
考虑盆地内已发现铀矿床、铀矿(化)点,以及异常点(带)的赋存层位,以及区域上的发育程度,确定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上侏罗统遂宁组和蓬莱镇组、下白垩统苍溪组为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找矿目的层。
川东南拗褶区内发育的隔挡式褶皱形成的山间盆地,背斜紧凑,向斜宽缓,向斜翼部地层倾角5°~10°,每个山间盆地都是一个次级水文地质单元,发育相对独立的补、径、排系统;川中隆起区的威远—自贡地区、南充—广安、泸县—合江地区地处基底斜坡带,地层倾角1°~5°,地下水径流途径长。
上述地区盖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上侏罗统遂宁组发育河流—洪泛平原相、河流—河湖交替相沉积砂体,具备泥—砂—泥的结构,区域上发育了稳定的隔水层,有利于后期含铀含氧水沿层间向深部渗入,从而氧化层间砂体,发育层间氧化带,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因此,确定上述地区砂岩铀矿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
川西北拗陷区的川北地区发育复式褶皱,构造平缓,次级水文地质单元受褶皱构造控制,补、径、排系统发育完善,含矿层下白垩统苍溪组发育古河道系统,且上下发育了稳定的隔水层,砂岩铀矿受古河道控制。
因此,确定川北地区砂岩铀矿找矿类型为古河道型。
3 远景区划分及特征
根据《铀矿地质勘查成果分类分级》(EJ/1213—2006),结合四川盆地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和古河道型砂岩铀矿成矿条件,预测巴中—通江、綦江—南川、威远—自贡、南充—广安四片地区为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远景区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划分表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侯惠群,韩绍阳,柯丹. 2015. 砂岩型铀矿弱信息提取方法应用. 地质通报,34(7):1344~1349.
黄昌华,张成江. 2015. 四川若尔盖铀矿田成矿地质条件.成都理工大学学报,42(3):303~311
荣建锋,何发扬,巫声扬. 2009. 四川盆地龙潭向斜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铀矿地质,25(1):7~13
王正邦. 2002. 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现状与展望. 铀矿地质,18(1):9~21.
巫声扬,王德生,王淑华. 1989. 川北砂岩型铀矿床沥青铀矿特征及成矿时代. 矿物学报,8(4):365~372. 张金带,徐高中,陈安平,王成. 2005. 我国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初步探讨. 铀矿地质,21(3):139~145
DENG Zulin, YAN Zhonghai, LIN Yang, ZHUANG Jingyi, ZHANG Liang:Prospective forecasting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 and its prospecting direction in Sichuan Basin
Keywords:Sichuan Basin;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Prospective forecasting;Prospecting dir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