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概况
- 格式:ppt
- 大小:404.00 KB
- 文档页数:21
锂离子电池简介2017-021.锂离子电池原理充电的时候,在外加电场的影响下,正极材料LiCoO2中的锂元素脱离出来,变成带正电荷的锂离子(Li+),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正极移动到负极,与负极的碳原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LiC6,于是从正极跑出来的锂离子就很“稳定”的嵌入到负极的石墨层状结构当中。
从正极跑出来转移到负极的锂离子越多,电池可以存储的能量就越多。
放电的时候刚好相反,内部电场转向,锂离子(Li+)从负极脱离出来,顺着电场的方向,又跑回到正极,重新变成钴酸锂分子(LiCoO2)。
从负极跑出来转移到正极的锂离子越多,这个电池可以释放的能量就越多。
在每一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锂离子(Li+)充当了电能的搬运载体,周而复始的从正极→负极→正极来回的移动,与正、负极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换,实现了电荷的转移,这就是“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
由于电解质、隔离膜等都是电子的绝缘体,所以这个循环过程中,并没有电子在正负极之间的来回移动,它们只参与电极的化学反应。
2.锂离子电池构成锂离子电池内部需要包含几种基本材料: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隔离膜、电解质。
正负极需要活性物质,是为了更容易参与化学反应,从而实现能量转换。
正负极材料不但要活泼,还需要具有非常稳定的结构,才能实现有序的、可控的化学反应。
一般选用锂的金属氧化物,如钴酸锂、钛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镍钴锰三元等材料。
负极通常选择石墨或其他碳材料做活性物质。
电解质是锂离子传导的介质,要求锂离子电导率要高,电子电导率要小(绝缘),化学稳定性要好,热稳定性要好,电位窗口要宽。
人们找到了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电解质。
有机溶剂有PC(碳酸丙烯酯),EC(碳酸乙烯酯),DMC(碳酸二甲酯),DEC (碳酸二乙酯),EMC(碳酸甲乙酯)等材料。
电解质锂盐有LiPF6,LiBF4等材料。
1.锂离子电池哪一年商业化?锂离子电池首次由日本Sony公司在1990年研制成功并实现商业化。
2.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以炭为负极,钴酸锂(LiCoO2)为正极为例。
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脱出,释放一个电子,三价钴氧化成四价钴,锂离子通过电解质嵌入负极,维持电荷平衡;放电过程中,电子从负极流经外部电路到达正极,在电池内部,锂离子通过电解液嵌入到正极,正极得到外电路一个电子,四价钴还原成三价钴。
3.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外包装组成。
其中,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四大主材。
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作用。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不仅作为电极材料参与电化学反应,还要作为锂离子源。
5.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应该满足哪些条件?①比容量大,这就要求正极材料具有低的相对分子质量,且其宿主结构中能插入大量锂离子;②工作电压高,这就要求体系放电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负值要大;③高倍率下的充放电性能好,这就要求锂离子在正极材料内部和表面的扩散速率大;④循环寿命长,这就要求锂离子脱出和嵌入正极材料的过程中,正极材料的结构变化要尽可能小;⑤安全性好,这就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⑥容易制备,对环境友好,价格便宜。
6.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哪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般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或聚阴离子化合物,包括LiCoO2、LiMnO2、LiFeO4及其相关衍生材料。
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优势。
过渡金属往往具有多种价态,可以保持锂离子嵌入和脱出过程中的电中性;另外,过渡金属氧化物对锂有较高的电极电势,可以保证电池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
一般来说,对锂电势,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硫化物;3d过渡金属氧化物>4d过渡金属氧化物>5d过渡金属氧化物。
3d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尤其以含Co、Ni、Mn元素的锂金属氧化物为主。
7.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该满足哪些条件?①低氧化还原电位,以满足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输出电压;②锂离子脱嵌过程中的电极电位变化较小,以保证充放电的电压波动小;③脱嵌锂离子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以使电池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④具有高的可逆比容量;⑤良好的锂离子导电性和电子导电性,以获得较高的充放电倍率和低温充放电性能。
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
因此,对于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新型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锂离子电池因其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环保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现状1.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将锂离子嵌入和从电极材料中取出的可充电电池。
其基本结构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质。
当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取出并通过电解质传递到负极材料中,放电时则相反。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和容量增加,锂电池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2. 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锂离子电池就已经开始研究了。
1991年,索尼推出了第一款商用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逐渐提高,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环保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目前,锂离子电池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入相应的研究和开发。
3.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其中,电动汽车市场是锂离子电池应用的一大重点领域。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扶持和落地,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猛,锂离子电池也将会随之大幅提升。
二、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前景1. 锂离子电池市场前景分析从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来看,锂离子电池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政策层面上,国家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出台,给了新能源汽车和锂离子电池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人们对绿色环保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青睐使用绿色、可再生能源的产品,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2. 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趋势未来,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将会朝着更高的性能、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简述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和缺点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性能、环保、可充电的电池。
它具有以下特点:
1.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高,比较轻便,适合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2. 长寿命:相比其他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长的寿命和循环次数。
3. 无记忆效应:锂离子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可以随时充电,不需要完全耗尽电量。
4. 低自放电率: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率低,可以长时间保存电量。
5. 环保:锂离子电池没有重金属污染,具有较高的环保性。
然而,锂离子电池也存在一些缺点:
1. 容量衰减: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容量会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使用时间。
2. 整体存储问题:如果长时间不使用锂离子电池,电池容量可能会持续下降,甚至无法充电。
3. 可能发生热失控:在一些极端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可能会发
生热失控,导致爆炸或火灾。
4. 充电速度较慢: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充电速度相对较慢。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性能、环保的电池,但仍需要解决容量衰减、存储问题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缺点。
一锂离子电池简介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是一种高能量密度、高电压的可充电电池。
它由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来储存和释放电能。
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得它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充电电池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电动工具、电动车辆、家庭储能等领域。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构造包括正极、负极、分离膜和电解质。
正极通常由锂重氧化物(如LiCoO2、LiFePO4等)制成,负极由石墨材料制成。
分离膜通过电解质来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和电化学反应。
电解质通常是有机液体(如碳酸酯),它允许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从而实现充放电过程。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离子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来完成充放电过程。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锂重氧化物)释放出来,经过电解质迁移到负极(石墨),在负极与锂发生化学反应,同时释放出电子。
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迁移到正极,与正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吸收电子,形成锂离子化合物。
通过充放电过程,锂离子的迁移实现了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锂离子电池相对于传统的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即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所存储的电能更多。
这使得锂离子电池在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因为它们需要小型轻便的电池。
其次,锂离子电池具有较低的自放电率,即静置时电池不会快速放电。
这使得锂离子电池具有长期储存的能力,可以作为备用电池使用。
此外,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即充放电循环次数较高,这使得它成为电动车辆和家庭储能系统等领域的理想选择。
然而,锂离子电池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锂离子电池存在较高的成本。
它的生产过程相对复杂,涉及到许多稀有材料和技术。
其次,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电池受到过热、过充、过放或物理损坏时,可能会发生热失控、爆炸或火灾等事故。
因此,在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安全性应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清洁、高效的能源存储技术成为了科技研发的重点领域。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存储技术,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包括其技术原理、应用领域、产业规模等,同时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我们将深入探讨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创新、结构设计、安全性提升以及环保回收等关键问题,以期为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早在1970年,M.S.Whittingham首次使用硫化钛作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制成了首个锂电池。
然而,由于金属锂的化学特性极为活泼,使得电池的安全性存在严重问题,因此这种锂电池并未得到实际应用。
随后,在1980年,John B. Goodenough发现了钴酸锂可以作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这一发现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982年,R.R.Agarwal和J.R.Selman发现锂离子具有嵌入石墨的特性,此发现为开发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铺平了道路。
1990年,日本索尼公司正式推出了首个商用锂离子电池,该电池以碳材料取代金属锂作为负极,钴酸锂为正极,使用有机电解质,这种电池不仅保持了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还解决了金属锂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进入21世纪,锂离子电池技术继续得到发展。
特别是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崛起,对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需求日益增大。
因此,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新型的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例如,硅基负极材料、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出现,都为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升提供了可能。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突破技术瓶颈、追求性能提升的历史。
锂离子电池概述1.介绍锂离子电池作为最新一代的“21世纪绿色二次电池”,与常用的铅酸蓄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等二次电池相比,具有开路电压高,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无污染及自放电小等优点。
自1990年诞生以来,短短几年内就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全球锂离子电池销售总额已超过了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和。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相机,家用电器等。
锂离子电池是指分别用二个能可逆地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构成的二次电池。
这种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来完成电池充放电工作的电池被称为“摇椅式(Rocking Chair)电池”。
1980年,M. Armand等人首先提出用嵌锂化合物来代替二次锂电池中的金属锂负极,并提出“摇椅式电池”(rocking chair battery)的概念。
嵌锂化合物代替二次锂电池中的金属锂负极,电池的安全性大为改善,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同时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也得到提高。
1990年日本Sony公司研制出以石油焦为负极、LiCoO2为正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锂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LB)2类。
其中,液态锂离子电池是指Li+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
电池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CoO2或LiMn2O4,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
锂电池是迄今所有商业化使用的二次化学电源中性能最为优秀的电池,相比与其它电池,锂电池具有很多优点。
(1)比能量高,无论是体积比能量,还是重量比能量,锂电池均比铅酸蓄电池高出三倍以上。
由此决定了锂电池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其市场消费感觉很好。
(2) 循环寿命长,锂电池用于电动助力车的循环寿命一般在800次以上,采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锂电池可以达到2000次左右,超出铅酸蓄电池1.5倍至5倍以上。
这大大降低了锂电池的使用成本,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便利程度。
(3) 具有较宽的充电功率范围,这是锂电池具有的独特优势。
2023年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性能动力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本文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市场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一、行业概况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激烈的领域,市场主要由三大巨头:松下、LG 化学和宁德时代垄断。
这三家公司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0%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企业和新兴企业正在发力,力图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据统计,201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约为60亿美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2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以上。
这主要是受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动和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所驱动的。
二、市场分析1.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动需求增长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节能减排的要求逐渐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得到快速发展,这也带动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
以中国为例,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达到125万辆,同比增长了82.1%。
此外,欧洲、美国等地也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这些都促进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
2.电子产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高电子产品的需求正在逐年增长,这也为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目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高端电子产品都采用了锂离子电池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未来还有更多新兴的技术产品将会出现,这些都将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带来更多机会。
3.市场竞争激烈,但头部企业优势明显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但头部企业由于拥有更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仍然保持着绝对的市场地位。
松下、LG化学和宁德时代三家公司在市场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尤其是宁德时代,近几年出货量快速增长,市场份额连续多年排名全球第一。
三、趋势展望1.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火热预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持续扩大,这也将带动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的需求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