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3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研究摘要: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城市设计已经构成了一种管理模式,是对城市形态和环境的控制,是一种新型管理策略的设计,不只是停留在工程设计活动的表面工作。
城市设计和规划体系需要整合,同时也要将规划管理体系融入到设计管理控制中,让其变成运行的关键环节。
此篇文章是对城市设计管控进行阐述、分析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和城市管控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城市设计;管控要素;规划阶段引言: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否能和规划体系融合在一起,对于设计城市的整体规划的合理存在着直接关系。
即使在最近几年城市设计控制着详细规划并将其引进其中,可是因为此方法发现时间晚,未在应用上收获满意的效果,很大程度影响了实现城市设计管控目标。
此篇文章就是研究城市设计管控的详细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城市设计管控有关城市设计有着三层含义:(1)城市建设主要是以人们群众经济、审美和社会指标作为创建的形体,所涉及了区域设计、城市设计项目等;(2)城市设计是满足群众活动所构建的环境,比如建筑物和设施,并且这些物质环境要被赋予社会功能、审阅功能和城市功能(3)城市设计由多个因素组成的体系,包含了交通、公共工程等,设计是从美学和功能等角度开始的,这样所构成的体系变成了城市设计的目标[1]。
在此条件上提出城市设计管控要求,需要做到有效的将规划设计和建筑结合,转化城市设计职能。
此转化内容是先从设计由管理方面转化,是在编制城市设计的条件上进行管理工作,保证技术内容被管理工作吸收到管理工作中。
同时要引用政策代替设计控制,主要是指在实施设计时,把有关政策对市场主体进行开发和引导,保证让开发控制过程变得更合理。
用多元平衡代替单一主导,实际设计要以规划理念和行政主体当做设计目标,考虑到社会群体需要,在此社会应用下,让城市设计变得更加合理。
城市设计是城市对体形环境的设计,通常被称为综合环境设计,城市设计任务是人们在各种活动创造时有着空间形式的环境。
城市设计与城市控制性规划的关系研究
城市设计和城市控制性规划是城市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布局,旨在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城市控制性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分区规划和管制,包括土地利用、建筑设计和交通规划等,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城市设计和城市控制性规划的关系比较密切,两者紧密配合可以使城市发展更加协调和有序。
城市设计可以为城市控制性规划提供基础。
在城市设计阶段,可以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城市控制性规划的全面规划。
例如,城市设计可以确定城市的交通枢纽、重要公共设施和市中心的范围,以及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
这些决定将在城市控制性规划中得到具体化,以保证城市的持续发展。
城市控制性规划也可以对城市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城市控制性规划能够规定城市的建设标准和法规,规范建筑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行为,从而保证城市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例如,城市控制性规划可以规定建筑高度、立面色彩和外观,以确保城市的面貌和建筑风格的一致性,从而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景观品质。
同样,城市控制性规划可以规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进,规划商业区和行车道的范围,从而为城市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动力。
因此,城市设计和城市控制性规划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这两者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只有两者紧密配合,才能够保证城市的完美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家园的需要。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摘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详细规划作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具体落实。
在国土空间和城市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乡空间结构、完善功能配置、激发发展活力的实施性政策工具,对空间开发和利益分配起到控制指导的作用。
现阶段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背景下,如何优化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优化方向。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方向引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时代改革的产物,将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林业海洋等规划内容整合优化后,并对空间发展作出战略性系统性安排,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而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新时期详细规划不仅是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和落实,而且承载着对于实现城市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传统的详细规划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要求。
为适应新的要求,自然资源部发布了《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在国家层面提出新编或修编工作的要求和安排,各地方也相继发布控规编制技术导则及相关管理规程,因此,如何优化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成为当前各省市结合地方实际探索新时期详细规划的新方向。
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概念和特点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逐步建立,详细规划作为“五级三类”体系中技术体系相对完善、管控程序相对规范的实施性规划,从体系到内容都面临新的挑战。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详细规划强调面向全域全要素的规划管理,需要构建更加全面的规划体系,在编制过程中要体现对总规的总体空间结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与交通设施等内容进行有效传导。
则不再拘于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而是一种采用更精细化的分区分类分层方式进行编制并指导城市开发建设。
浅谈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摘要:基于城市品质日益提高的背景之下,对与之有关的设计依赖性增强。
在这一形势之下,为了进一步保障城市设计的管控效果,科学开展与之相匹配的管控工作,则应当在详细规划环节,深度剖析其管控要素体系,目的是为了令城市设计管控效果更加突出,降低管控问题出现的概率,以此来紧跟时代的脚步。
鉴于此,本文从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要点、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类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引言在开展城市设计管控工作期间,应当将目光放在设计管控要素体系的上面,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设计工作,以便可以为当代城市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降低影响城市设计方案的应用价值。
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紧紧围绕着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展开论述,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加快城市发展的脚步。
1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要点1.1城市用地方面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开展城市用地方面的规划设计工作时,应做到:首先,应当始终坚持有效的布局原则不动摇。
在执行相关计划的时候,为了进一步保障执行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相关人员应当对以下布局原则进行严格遵守:一是应当和分期建设的环节处于相匹配的状态,目的是为了方便执行;二是充分考虑城市建设滚动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三是重视和四周片区建设的协调性,其中涵盖以下几点:一是用地功能布局;二是景观风貌;三是道路交通联系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龄期演变成城市的一部分,以便可以快速实现对城市有红底方面的合理规划设计。
其次,为了令相关设计方案得到科学管控,那么就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处理好规划范围和现代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相关规划的关系,熟练掌握空间布局状况,对以下几点加以细化:一是道路红线;二是基础设施黄线;三是城市绿线;四是城市橙线等。
最后,倘若想要实现对土地的充分运用,那么就要将城市用地规划工作落实到实处,以便可以为形成高品质城市片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以城市设计为先导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研究——以龙兴体育小镇控规优化为例[摘要]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各功能板块的发展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动,原有城市规划需要适时进行优化调整以适应新的目标,通过城市设计的开展,统筹各方面重要因素,形成城市发展蓝图,用以指导控规的优化,使城市建设更具有辨识度和可行性。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控规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中,总体规划主要确定城乡发展的功能定位、规模和拓展方向等宏观问题;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之下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用以直接指导城市建设,而城市设计不是法定的编制过程,导致在过去城市建设建设过程中,地块各自为政,城市形态和风格无法统筹协调。
国土空间规划坚持“多规合一”,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调要运用创新的城市设计的手段,改进规划方法,提高规划编制水平[1]。
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建设对城市设计的新需求,结合龙兴体育小镇试点经验,探讨如何让详细规划成为指导城市建设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
1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设计的新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城市设计、大数据等手段改进国土空间规划方法,提高规划编制水平,意见对新详细规划的相关要求,可以认为,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 以下简称“控规” ) 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极为相似[2]。
2020年9月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93)秘书处,在自然资源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城市设计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高国土空间品质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城市设计在国土空间品质提升中的作用,在指导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阶段的重点实践问题。
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不断突破和创新城市设计的手段与方法开展了龙兴体育小镇的城市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与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容积率是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绿地率是指一定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块总面积的比例。
用地面积是指建设项目报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取得用地规划许可后,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测量确定的建设用地土地面积。
用地边界是规划用地与道路或其他规划用地之间的分界线,用来划分用地的范围边界。
用地性质是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用地所规定的使用用途。
容积率是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住宅建筑面积毛容积率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指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建筑密度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绿地率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建筑限高一般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
建筑后退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行控制。
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城市规划特别是在详细规划中对建筑间距有很严格的要求。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或大寒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消防间距指防止着火建筑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
千人指标指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用来确定配建公共建筑数量的定额指标。
一般以每千居民为计算单位,例如:中小学生以每千居民有多少座位计算。
我国城市规划可以分为战略层面和操作层面,总体规划被视为战略层面,详细规划属操作层面。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目标:(1)明确所涉及地区的发展定位,与上位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的相应内容相衔接,使之能够进一步分解和落实,确定该地区在城市中的分工;(2)依据上述发展定位,综合考虑现状问题,已有规划、周边关系、未来挑战等因素,制定所涉及地区的城市建设各项开发控制体系的总体指标,并在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质量等方面的配置上落实到各地块,为实现所涉及地区的发展定位提供保障;(3)为各地块制定相关的规划指标,作为法定的技术管理工具,直接引导和控制地块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城市设计与城市控制性规划的关系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城市不断更新自身形象,使城市设计工作地位不断得到提高。
事实上,“城市设计”作为适应时代发展产生的新名词,本来就属于城市的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中,城市设计就是从整体上构思和安排城市空间环境、城市体型,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控制性规划;对比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规划建设水平越来越高。
面对新的城市发展问题,设计师需要及时更新设计理念,使城市设计更加适应城市发展要求。
无论是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还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都需要考虑城市空间规划、社会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其与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规划设计的尺度、对象及程度上。
对于城市规划管理、园林景观设计及建筑学等内容,城市设计可以使其实现沟通、交流与协调。
因此,规划设计师需要加深对城市空间的理解,充分运用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利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对城市物质群体、内部空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确定,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以更好地完成不同阶段的城市规划建设任务。
1两者现存问题1.1城市设计问题城市设计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新行业,国家还并未出台与城市设计相关的法律文献,现有的城市建设工作总纲要中也没有对城市设计进行明确的规定。
城市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环节,其中的设计理念要贯穿整个建设工作,因此内容复杂,要考虑到的方面也很多,但因为没有明确的设计依据,使不少设计师不考虑城市进行形象设计的真实需求和经济实力,盲目、随意地设计,没有明确的保障实施的措施,不能保证城市设计能真正运行到城市建设中。
有些城市设计中没有融入新的绿色节约的设计理念,对旧的城市建筑、城市设施全部进行更改,增加了建设成本,浪费了许多物质资源,也不利于城市传统风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不少设计师分不清城市设计和城市控制性规划两者之间的关系,导致设计之间重复、自相矛盾,使自己的城市设计缺少竞争力,无法在招标工作中拔得头筹。
浅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控制1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内容1.1、规划控制指标体系(1)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包括土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
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同等方面作出规定。
其控制内容为土地使用性质、土地使用的相容性、用地边界、用地面积等。
环境容量控制是为了保证城市良好的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合理规定。
其控制内容为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容量、绿地率等。
(2)设施配套。
包括公共设施配套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
公共设施配套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设施和商业服务业等配置要求。
市政设施配套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及市政公用设施容量规定,如给水量、排水量、用电量、通讯等。
(3)建筑建造。
包括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
建筑建造控制内容为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等,还包括消防、抗震、卫生、安全防护、防洪及其他方面的专业要求。
城市设计引导是依照美学和空间艺术处理原则,从建筑单体环境和建筑群体环境两个层面对建筑设计和建筑建造提出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
(4)行为活动控制。
行为活动控制是从外部环境要求小发,对建设项目就交通活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提出控制规定。
交通活动控制内容为交通出入口方位、数量、规定允许人口方向和数量、交通运行组织规定地块内允许通过的车辆类型以及地块内停车泊位数量和交通组织、装卸场地规定装卸场地位置和面积环境保护控制通过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防止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1.2、规划控制方式指标量化:通过一系列控制指标对建设用地进行定量控制,如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
条文规定:通过一系列控制要素和实施细则对建设用地进行定性控制,对规划地块需作使用性质规定或提出其他特殊要求时采用。
图则标定:用一系列控制线和控制点对用地和设施进行定位控制,当需要对规划地块的划分和建筑的布置作标示时采用。
第二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和控制要素控制体系控制内容控制方法控制内容层面是指控制性详细规划所控制的要素。
控制方法层面是指为实现规划意图选取控制的手段。
规划控制体系的内在构成包括6个方面: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配套设施行为活动第三章土地使用控制土地使用控制即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规定。
其具体控制内容包括用地使用性质、用地使用相容性和用地边界、用地面积等。
第一节用地面积与用地边界一、用地面积用地面积是规划地块划定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单位为公顷,精确度全国各地略有不同,一般为小数点后两位,每块用地不可有重叠部分。
用地面积是规划用地红线围合的面积,是确定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容量所依据的面积;征地面积是土地部门为了征地划定的征地红线围合而成。
Ap≤Ag二、用地边界用地边界是规划用地和道路或其他规划用地之间的分界线,用来划分用地的权属。
一般用地红线表示的是一个包括空中和地下空间的竖直的三维界面。
地块的用地边界划分一般有如下原则:(1)严格根据总体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根据用地部门、单位划分地块;(2)以单一性质划定地块,即一般一个地块只有一种使用性质;(3)建议有一边和城市道路相邻;(4)结合自然边界、行政界线划分地块;(5)考虑地价的区位级差;(6)地块大小应和土地开发的性质规模相协调,以利于统一开发;(7)对于文物古迹风貌保护建筑及现状质量较好、规划给予保留的地段,可单独划块,不再给定指标;(8)规划地块划分必须满足“专业规划线”的要求,专业规划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控制要求,主要有道路红线、河湖水面蓝线、城市绿化绿线、高压走廊黑线、文物古迹保护紫线、微波通道橙线等,可参考表3一l及图3—2;(9)规划地块划分应尊重地块现有的土地使用权和产权边界。
地块划分规模可按新区和旧城改建区两类区别对待,新区的地块规模可划分得大些,面积控制在3~5ha左右,旧城改建区地块可在0.5~3ha左右。
关于海鸥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研究摘要: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与城市自身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城市规划需要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强调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有效发挥不同功能分区在城市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为此,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设计进行分析,对于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海鸥岛的规划背景、规划内容、规划创新与特色以及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生态系统;创新特色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居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导致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对城市规划设计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完善,发挥出城市区域中生态资源优势和人文特色优势,体现城市设计在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水平。
一、规划背景在珠三角富饶的冲积平原上,水网纵横交错,江心岛是珠江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珠三角特色的自然资源。
海鸥岛是广州市59个江心岛之一,由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和珠江入海口位置,海鸥岛未来的发展承载了政府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尽管海鸥岛大部分用地作为农田鱼塘利用,但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生态系统已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
如何实现海鸥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实现乡村的振兴发展,成为本次规划设计最主要的任务。
二、规划内容海鸥岛属于限制开发岛屿,本规划从水文安全和生态修复的角度切入,在城市设计和控规中有针对性地强化自然资源修复和资产保护,分级划定生态管控区,提出生态管控指标体系。
重点从水文、生态、产业、交通、社区五大方面描绘了海鸥岛未来发展新框架。
1、水文系统根据海鸥岛现状水系、水文特征、水质情况等,提出四大策略,创造干净健康的水岛环境、安全有弹性的绿色基础设施。
第一,根据岛内水系分布及汇水特征,划分岛屿为4个排涝片区,连通全岛21条水系,形成2沥19涌的河网系统。
浅析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弹性管控体系摘要:传统“控规”管控体系缺乏弹性控制,重“强制性”而轻“引导性”,也不注重城市的整体性,在《城乡规划法》实施以来,其已不适应我国目前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要求,需要创新,建立起整体性强、操作性强、公平公正、刚柔并济的新型“控规”管控体系。
关键词:控规弹性可操作性公平公正管控体系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明确了城乡规划层次,强调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法律地位及其严肃性。
同时,建设部要求建设用地范围全部编制“控规”,在这种背景下全覆盖的控规编制完成,但在控规的管理过程中如何进行弹性管理,确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传统“控规”的管控模式重“强制性”而轻“引导性”,不注重城市的整体性,缺乏弹性管控体系。
1.现有成果的问题现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实施性不强,不少地区50%都不到,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于规划师、管理者两者的角色的不统一。
在过去两者在各自的行业内、立场上,规划师抱着规范、经验主义、理想主义浓厚;管理者以技术规定或条例为准、现实主义为主,在这样的状况下,应该作为依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注定了不能得到各方统一思想、指导实施的结果。
1.1规划的经济性研究不足现有规划中往往以地面用地功能的划分为主,对影响规划实施的因素,如地块产权信息、改善的规划条件(区位改善、环境改善、配套改善、强度提高、功能优化等)、地区公众参与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分析研究,这也是造成规划后期实施性较差的重要因素。
1.2规划的弹性不足现有的规划手法,以编制办法或地方控制性详细规划规范为准,在经验主义的影响下,对地块用地类别划分、开发强度控制、人口容量等均进行了详细界定,在缺乏系统分析的情况下,应对规划实施背景变化、规划条件变化等方面,显得过于僵化,不能支撑管理与建设的需求。
1.3规划的做“实”不够现有规划编制办法和常见的规划手法,基本基于规划师角色考量,忽视了社会的进步与管理、建设主体的客观要求,在规划过分强调结构梳理、功能分区、高度意向塑造等,往往缺乏与地方管理规定(技术规定或条例)的有效衔接,对特定的规划要求(如建筑后退、竖向控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河道过水面、泵站前池、道路交通和市政设施与地块开发容量的匹配等)没有涉及或深入研究,也没有反映在成果之中,在这样情况下,管理者在进行控规管理过程中就会没有准确的依据,丧失了控规的控制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当前城市规划被视为城市发展的龙头,科学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不断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等城市规划管理的手段。
关键词: 城市规划控规基本功能控制指标良好的城市规划是当前和今后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条件,是高城市素质,城市文明的重要因素。
但是,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城市设计理论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其作用与价值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因此,了解城市设计导则的本质与作用,并在编制与表达上适应城市规划管理的需要,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课题。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析研究对城市规划有重大的意义,不仅能提高城市规划实施质量。
而且揭示和剖析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的运作过程和实施结果,不断地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的调整和完善,从而巩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社会地位,促使城市规划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1 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
当前缺乏完善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不对称,缺乏对违法建设直接当事人的处罚,另外地方性法规不完善造成规划权威性受损,同时规划行政处罚权分割影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行政程序立法不完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化。
1.2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规划受政府和规划部门双重领导。
负责城市规划管理各个部门在不同层次不可避免地存在既得利益冲突,由此所制定的政策,就难免会影响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1.3城市规划管理缺少约束。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规划决策往往还停留在领导者才是“决策者”,规划决策权集中领导和少数几个规划专家手上,是少数人的决策。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对行政审批缺少约束和监督机制。
1.4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还存在众多的问题,比如建设密度过大.公共设施不足.绿地面积不够等,这些问题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质量的继续提高。
现代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两者之间有明显的不同,同时两者⼜是相互交融与互补的,在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以及建设专项规划中都包含了城市设计的内容,本⽂主要阐述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以及相互关联影响。
有关现代城市设计的定义及其在城市建设各个层⾯中的内容,国家尚未出台有关城市设计层⾯的相关规范。
按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中城市设计定义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与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尝试着给城市设计做出如下表述,城市设计是根植于社会和环境的脉络,为公众创造⼀个舒适宜⼈,⽅便⾼效,景⾊优美,且富有⽂化内涵和艺术特⾊的城市空间环境,城市设计应遵循以⼈为本,整体环境设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同时,城市建设应富有动态与弹性,视其具体情况可随时进⾏合理的调整与补充,从⽽保证城市整体艺术⽔准和环境质量。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主要是对城市局部地区的空间环境作进⼀步控制与整合,将同地与空间转化易于限定和控制的符号、⽂字、数字,⽤分析和规划控制引导指标形成对不同层次间的界定与表达、并要近远期结合,针对不同地段的城市空间做时序上的统筹安排,并提出不同的控制意见,同时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地块划分较为机械,⼩地块之间互联不够,运⽤整体城市设计的⼿法可解决控制性详细规划系统内部⽆法克服与协调的病端。
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先进⾏宏观层⾯的城市设计运作,即城市设计的深层内涵研究,以此确定其具有决定意义的"依据"内容。
如构建适宜的布局结构、整体景观设计等,宏观层⾯研究⼯作内容是城市设计运作的核⼼⼯作。
控制性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城市历史环境特⾊的研究、⾃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结构⾻架构思、绿化及步⾏系统设计、景观视廊的组织、城市结点系统的构思等。
结构⾻架是宏观层⾯城市设计研究中的重点内容。
结构⾻架属于该阶段城市设计的精髓,良好的结 28 河南科技2005.11上构⾻架具有潜在的价值作⽤。
浅谈城市设计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发表时间:2012-12-18T16:24:11.4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8月Under供稿作者:李焱[导读] 基于规模不同、管理差异、区位交通等原因,许多城市在控规及城市设计编制层面、编制内容和编制年限上都有所不同。
李焱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广东江门(529000)【摘要】论文揭示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内涵、外延及相互关系,笔者试想沿河、山、街边的规划设计(简称“三边”)、交通组织研究、高层建筑研究、邻里单元研究作为控规中城市设计的重点,通过城市用地指标、城市环境容量指标、建筑形态指标、交通引导性指标和配套设施规划布局引导五个方面构成控规中城市设计的完整体系,与研究重点一起作为控规技术指标制定的基础,在历史风貌区,城市重点区和近期开发区制定城市设计的专门内容,提高控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文在其技术层面建构了“一个体系,四个重点,五个方面”的研究框架。
试图从多层次、系统的角度去探讨控规中城市设计的方法,促使规划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指导建设部门工作的行政管理依据。
【关键词】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控制;规定性;指导性。
1 绪论1.1 研究背景目前我国的规划编制体系分成法定规划和非法定规划,其中法定规划又分成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编制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在理论、制度和方法上已日趋完善,其内容和要求也在继续深化。
而非法定规划包括概念规划、功能规划、产业规划及城市设计等。
它们为法定规划奠定研究基础,发挥引导作用,其研究内容及核心概念等可以融入到相应的法定规划中。
其中城市设计按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包括了城市总体的形态架构、城市要素系统设计直到城市细部要素等所有与形体构思相关的内容。
如今,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我国规划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已经不容质疑,作为法定规划,它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协调利益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成为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的重要途径,成为各级规划院的主要业务来源。
_____________市政•交通•水利工程设计Municipal-Tn^fic•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Design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研究Study on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Elements System of Urban Design in the Stage ofControllable Detailed Planning简友孩(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南宁530000)JIAN You-fa(Huaian Design and Consulting Group Co.Ltd.,Nanning530000,China)【摘要】新彩势■下随着城市岛质的不斯提升、服务功能的逐渐完善,对与之相关的设计依赖性增强。
在此背景下,为了确保城市设计时管控效果,有效开展相应飭管控工作,则需要在详细规划阶段,对相应鈴管控要素体系加以研究,使城市设计管控效果更加显著,减少该方面管控问题的发生,满足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基于此,论丈将对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进行系统阐述。
[Abstract]U nder the new situation,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 he quality of the city and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 he service function,the dependence on the design related to it has increased.In this context,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urban design management and control,and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and control work,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and control elements system at the detailed planning stage,so as to make the urban desig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effect more remarkable,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 anagement and control problems in this area,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m cities.Based on this,this paper will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 the urban desig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elements system in the stage of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Keywords]controllability;detailed planning stage;urban design;management and control elements;system【中图分类号1TU98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1007-9467(2019)10-0121-03 [DOI]10.13616/ki.gcjsysj.2019.10.0431引言结合当前的形势变化,对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加以研究,得到应用价值良好的城市设计方案,提升其设计方面的管控效果。
因此,在进行城市设计管控工作的过程中,对控制性详细规戈曲段的设计管控要素体系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高效地完成这方面的设计工作,从而为现代城市的更好发展提供支持,避免影响城市设计方案的应用价值叫【作者简介】简友发(1987-),男,湖南杯化入,城市规化师,从事城市臧研究。
2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管控的应用价值探讨实践中在对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进行管理与控制时,为了实现对这方面管控方式、机制等要素的科学应用,则需要了解城市设计管控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管控应用方面的思考,可减少设计问题的发生,实现对城市建设中的优化设计,完善规划设计方案;重视f管理与控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方面的应用,使设计过程处于可控状态,且能给予城市设计质量可靠的保障;实践中若能对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管控充分考虑,可增强其设计方案适用性,并增强城市设计方面的管控效果叫121工程建设与设计Construction&Design For P roject3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要点分析在对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方面进行研究时,应了解其设计要点,落实好相应的分析工作。
在此期间,相关的设计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3.1城市用地方面的规划设计•结合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需要重视其在控制性详细规戈U阶段的用地规划设计,进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丰富城市设计内容。
实践中开展城市用地方面的规划设计工作时,应做到:1)严格遵循有效的布局原则。
在实施城市用地规划设计工作计划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实施的有效性,则需要严格遵循这些布局原则:与分期建设的步骤相结合,便于实施;将城市建设滚动开发、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一考虑;注重与周边片区建设的协调统一,包括用地功能布局、道路交通联系以及景观风貌建设等方面,使其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对城市用地方面的科学规划设计叫2)为了得到理想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用地设计方案,则需要处理好规划范围与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规划的关系,了解空间布局状况,细化道路红线、基础设施黄线、城市绿线、城市橙线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3)为了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需要在城市用地规划设计中重视科学引导,从而为形成高品质城市片区提供支持。
3.2道路交通方面的规划设计在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工作过程中,规划设计水平对能否实现道路交通方面的有效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需要重视这一阶段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规划设计。
严格遵循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原则,包括注重与周边区域道路系统的衔接,协调好内部、对外及过境交通方面的关系等,提升设计水平的同时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通过对道路等级划分、道路系统的合理布局等方面的综合考虑,高效地完成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规划设计工作,实现对设计方案的高效利用。
3.3其他方面的规划设计要点在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规划设计要点:1)根据城市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地质条件等,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规划设计,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海绵城市潜在的应用价值;2)设计过程中注重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促使其能够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3)从环境保护、环卫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城市建设中的规划设计,丰富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设计内容,逐渐提升现代城市的发展水平叫某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效果图如图]所示。
某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效果图4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4.1管控要素体系形成中的核心问题为了实现对城市设计方面的有效管控,则需要对控制,性详细规戈」阶段的相应要素体系形成中的核心问题有所了解。
1)充分考虑城市设计管控机制是否有着良好的适用性、城市设计中是否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2)城市设计管控方式应用效果是否显著、管控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否良好;3)城市设计管控工作能否针对性地开展、是否达到了城市规划方面的科学设计要求。
实践中通过对这些核心问题的充分考虑,可得到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有效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不断提高其利122市政•交通•水利工程设计Municipal•Traffic•Wal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Design用效率叫4.2管控要素体系形成中的相关要点在控制性详细规戈U阶段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形成过程中,需要明确相关的要点。
1)注重城市设计内容的不断细化,在了解其管控要素体系功能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管控机制的完善、管控方式的优化、管控工作等要素的整合利用,不断完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逐渐增强其适用性。
2)控制好城市设计方案形成过程,并重视其设计理念、思想的有效表达,在实践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出色的管控人员支持下,健全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确保在实践中能够良好应用。
3)重视对最终得到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作用效果的科学评估,及时消除相应的影响因素,实现对这方面要素体系的高效利用。
某地区重点区域的控制片生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效果图如图2所示。
5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对管控要素体系的深入探讨,可使控制性详细规戈」阶段的城市设计管控工作开展更加高效,实现对相应设计方案形成过程的有效控制,逐渐提高城市设计效率及质量。
因此,未来在提升城市设计水平、优化其设计方式的过程中,应对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设计管控要素体系加以思考,落实好相应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确保城市设计状况良好。
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建设的科学设计,增加设计管控中的技术含量。
db【参考文献】⑴毛珍嬪,耿军結合控规的多层面城市设计一以安陆中心城区为例[JI中华建设,2018(10):120-123.【2】张莉.公共价值导向下的总体城市设计编制方法探讨[J].上海城市规划,2018(5):35-37.【3】樊嬪怡,霍玉婷.陕西省西咸新区城市设计管控依系设计[J].城市建筑,2018(15):43-51.【4】卓伟德,王泽坚.转型时期我国城市设计供给对策思考[J].城市建筑,2018⑶:44-48.【5】谢波,丁杨.精细化管理下武汉市控规层面城市设计转型特征和实施途径[J].规划师,2017(10):13-16.图2某地区重点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效果图4.3管控要素体系形成中的措施探讨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的形成,需要考虑有效措施的使用,以便为其应用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
具体包括:⑴加强信息技术使用,为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形成过程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加这类体系应用中的技术含量;(2)从环境保护、道路交通运输状况改善、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等方面入手,为城市设计管控要素体系形成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提升科学应用水平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