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难选金矿石重—浮联合工艺选矿试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4.09 KB
- 文档页数:3
云南某地金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张爱萍1 方泽明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2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昆明650126)摘 要 对云南某地金矿石进行了Falco n离心选矿机重选和氰化浸出试验,确定了适合处理该矿床金矿石的最佳选别方法。
其中Fal con离心选矿机重选试验得到好的选别指标。
金矿石原矿含金717g/t,金精矿含金高达514103g/t,尾矿含金0136g/t,金的回收率为9514%。
此选别工艺最大的特点为无氰选别,选矿工艺简单,对环境污染小,得到金精矿品位及回收率高,解决了该地区氰化浸出选别流程造成的巨大环境污染的问题。
关键词 金矿 无氰流程 重选 Falco n离心选矿机前 言滇西北金矿原采用的是全泥氰化法及堆浸法提取金,由于该矿含有铁、铅、锌、砷和硫等元素,及其他细微复杂难浸金矿物〔1〕,导致浸出效果较差。
并且氰化物为剧毒化学品,浸出过程对当地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
为了解决该地区提金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该地区金矿石和特点,采用加拿大Fal2 con离心选矿机对金进行富集,原矿含金717g/t,金精矿含金高达514103g/t,尾矿含金0136g/t,金回收率为9514%,获得了满意的试验指标,为下一步工业上应用无氰选别工艺处理该地区金矿提供了依据。
1 矿石性质试验矿样取至矿山范围内多处开采点,然后混合成试验用矿样,综合样金品位为717g/t。
111 主要矿物特征矿石中金属矿物有褐(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铅铁矾、菱锌矿、水锌矿、硅锌矿、异极矿,少量白铅矿、方铅矿、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和自然银等。
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和黏土矿物等。
112 原矿多元素分析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元素Au(10-6)Ag(10-6)Cu Pb Zn Fe S C As SiO2Al2O3CaO MgO M n含量/%71710160111133014849126011301770106351071138410111641164113 金的矿物特征及赋存状态11311 金的形态及嵌布特征矿石中的金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云南某金矿选矿试验研究一、引言1. 研究背景与目的2. 研究对象和范围3. 研究方法和步骤二、文献综述1. 金矿选矿概述2. 云南地区金矿选矿现状3. 选矿试验研究国内外现状三、试验设计与实验方案1. 试验设计2. 选矿试验方案3. 实验条件及参数控制四、试验结果及分析1. 原料性质分析2. 各工艺流程结果分析3. 表面响应分析五、结论及展望1. 研究成果总结2. 存在问题及对策3.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一、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提升,金矿的开采和选矿工作愈发重要。
矿山开采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而且随着矿山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采取的采矿技术水平、矿区环境保护等等也越来越高,金矿资源作为难得的经济资源,不断得到了开采和利用。
然而,在金矿开采过程中,矿石的金品位并不总是高,需要对其进行选矿处理,使得矿石中的金元素更容易被提出来,从而提升提黄率和品位。
同时,随着现代化科技发展,选矿技术不断更新,使得选矿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因此,在此背景下,对金矿选矿工作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选取云南地区某金矿矿石为试验对象,进行选矿试验,并使用现代科技设备和理论知识进行实验分析,从而获得更多的选矿工艺优化方案,提高选矿效率和提取金品位。
本文旨在通过选矿试验分析,(1)分析矿石物理和化学性质,(2)研究多种工艺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探究最优方案,(3)对选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
因此,本文第一章将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以及本次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旨在为读者提供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的引导。
1. 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金矿选矿工艺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矿过程中存在着金品位和提黄率低的问题。
而云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资源开采区域之一,在此地区选择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金矿选矿试验进行研究,对提高矿区的选矿工艺指导作用非常重要。
矿业工程黄 金GOLD2024年第1期/第45卷云南某贫硫化物难处理金矿石选别试验研究收稿日期:2023-09-15;修回日期:2023-10-1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904500)作者简介:王衡嵩(1993—),男,工程师,硕士,从事有色金属选矿技术研发工作;E mail:15500120183@163.com王衡嵩,黄胤淇,宋 超(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云南某难处理金矿石具有嵌布粒度较细、包裹金含量多、有机碳活性高等特点,矿石工艺类型为贫硫化物碳酸盐型难处理金矿石。
试验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药剂用量等条件对该矿石选别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氰化浸出,浸渣金品位为1.45g/t,金浸出率为21.62%;采用氰化浸出—浮选联合工艺得到的混合精矿金品位为13.79g/t,总金回收率为76.46%,对处理同类型矿石具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微粒金;包裹金;有机碳;贫硫化物;难处理金矿石 中图分类号:TD953 文章编号:1001-1277(2024)01-0056-05文献标志码:Adoi:10.11792/hj20240112引 言中国金矿资源以中小型矿床为主,大型矿床较少,这些矿床中金矿物的金品位普遍较低,“贫、细、杂”现象较为严重[1]。
易选金矿石通过浮选法、重选法、全泥氰化浸出法、生物氧化法等即可得到有效回收,而难选金矿石通常需要多种工艺联合使用才能较好实现金矿物的综合回收[2-5]。
贫硫化物碳酸盐型难处理金矿石中金矿物主要以包裹金形式存在,难以通过机械磨矿的方法实现单体解离,单一浮选或者氰化浸出工艺很难实现金矿物有效回收。
该矿石中金矿物以微粒金为主,占99.97%,这部分金矿物通常以离子状态分布到载金矿物中,难以回收。
该矿石中有机碳含量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氰化浸出过程中会吸附已溶解的金氰络合物,降低金矿物的选别指标,因此现场氰化浸出工艺选别指标不理想。
云南某难选金矿石重-浮联合工艺选矿试验研究
张红国;胡尊彬
【期刊名称】《现代矿业》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云南某金矿石含炭质高,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部分金和硫化矿物聚集程度较高,多数粒度较细小,宜采用富集后再氰化浸出工艺提金.试验研究表明,适宜的富集工艺为-200目占85%的磨矿产品摇床重选,摇尾1粗2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浮选,可获得金品位295.45 g/t、回收率32.65%的重砂;金品位42.07 g/t、回收率53.46%的浮选金精矿,总金回收率达86.11%.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张红国;胡尊彬
【作者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黄金集团烟台设计研究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云南某难选金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 [J], 尤腾胜;王书明;王仁东;陈薇
2.“重浮氰”联合工艺处理含铜碲金矿石技术探索 [J], 焦瑞琦
3.云南某难选金矿石重—浮联合工艺选矿试验研究 [J], 张红国;胡尊彬
4.新疆中泰地区某金矿重-浮联合工艺流程选矿试验研究 [J], 武俊杰;李素玮;马晓伟
5.碳酸盐型难选金矿石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研究 [J], 杨俊龙; 郭艳华; 郭海宁; 廖雪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某金矿浮选工艺研究郑金庆【摘要】介绍了一种无氰、无毒、无污染的用于处理云南某低氧化型金矿单一浮选工艺,该工艺流程简单、投入成本低,经过探索试验,确定了药剂制度及工艺流程,最终可获得品位为38.65 g/t,回收率为75.33%的金精矿,试验指标较好.【期刊名称】《云南冶金》【年(卷),期】2017(046)001【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无氰;低氧化型金矿;单一浮选;金精矿【作者】郑金庆【作者单位】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39;云南金山矿业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23目前,在国内大多数矿山企业提金方法主要是氰化浸出法。
氰化法至今仍被许多矿山采用,主要是氰化浸出法具有生产成本低,浸出率高,能就地产金,对矿石具有较强普遍性等优点[1]。
但由于氰化物为剧毒物质,企业保管压力大,且对环境污染严重,浸出时间长等缺点,而且随着环境保护形势的日趋严峻,国家新环保法的出台,无氰提金方法逐渐取代氰化浸出;至今应运而生的无氰提金方法有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水氯化法、液氯法、石硫合剂法、高温氯化法、ZLT氯化法[2]等,这些方法由于各自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传统重选、浮选提金方法在处理某些金矿石时就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其中浮选提金较重选有处理粒度细,回收率高等优点,因此具有一定应用前景[3]。
岩石类型为褐铁矿化含炭糜棱岩,呈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
矿石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金的品位为3.54 g/t。
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褐铁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另有少量绢云母及白云母。
金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多呈不规则条状,包裹于脉石矿物之中,嵌布粒度较细,多在0.01~0.03 mm之间,极细颗粒达到0.003 mm。
详见表1、表2。
3.1 磨矿细度试验矿石磨矿细度条件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2。
图2表明,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精矿品位逐渐下降,回收率逐渐升高。
云南蒙自难选铅锌矿浮选试验研究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3 研究目的和方法二、铅锌矿选矿原理及浮选工艺2.1 铅锌矿物特性2.2 选矿原理2.3 浮选工艺流程三、试验设计3.1 试验铅锌矿性质分析3.2 试验浮选剂选择和试剂用量3.3 试验条件和参数设置四、试验结果及分析4.1 矿物相分析4.2 试验浮选工艺效果分析4.3 试验浮选尾矿回收及环保效果分析五、总结与展望5.1 试验结论5.2 研究不足及展望5.3 对生产应用的启示和建议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铅锌矿是一种常见的多金属硫化矿,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资源的不断消耗,对铅锌矿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在矿藏资源的挖掘和开发过程中,铅锌矿浮选技术一直是一个难点,且不同地区的矿石特性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以寻找最佳的浮选工艺,提高铅锌矿矿石的选矿品位和完全回收率,满足社会、经济和金属制品生产的需求。
此外,铅锌矿浮选涉及到大量的化学试剂和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在浮选试验研究中,环保问题也需要考虑,采用更加环保、低耗能的浮选工艺,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对铅锌矿浮选技术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浮选试剂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旨在优化浮选工艺条件,提高浮选品位和回收率。
国内的研究团队在乙酸盐、乙醇醚等试剂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得到了一定的成果。
而国外的研究团队则着重于利用某些特殊化学试剂和方法,提高浮选品位和回收率。
在环保方面,国内外都在研发和应用新型环保浮选试剂,力求减少在线排放和处理消化液的数量和种类,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对浮选废渣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探究和开发,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文旨在研究云南蒙自难选铅锌矿的浮选试验,探究最适合该矿种的浮选工艺,提高选矿品位和回收率。
云南某金矿浮选工艺研究【摘要】根据矿石性质和金的赋存状态,研究了磨矿细度、浮选药剂制度等选别条件对金回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通过阶段磨矿-阶段浮选工艺流程后,最终可以获得产率为8.10%,金品位为32.20g/t,尾矿中金品位为0.34g/t,金的回收率为89.32%的金精矿。
【关键字】工艺流程研究、阶段磨浮、硫化矿云南某金矿床属于硫化矿石英型金矿床,其中金主要为自然金占70.46%,其次是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毒砂和黄铁矿等硫化物中的金占28.68%,毒砂和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
针对金在矿石中的赋存情况,本试验采用阶段磨矿-阶段浮选工艺流程,在合理的磨矿细度和浮选药剂制度下,金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回收指标。
1 矿石性质1.1 矿石化学性质试验样取自云南省保山市某金矿,根据编号为D38-1、D38-2、D38-3、D38-4四个不同采样点矿样进行配矿后主要元素品位为Au:2.92g/t、Ag:5.72g/t、S:4.41%、As:0.54%,矿石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见表1:表1矿石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注:Au、Ag品位为g/t。
1.2 金矿物的赋存状态矿石主要的结构为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和交代残余结构,其次为包含结构。
金属矿物之间的相互交代和包裹关系较严重。
自然金中的金占70.46%,粒度一般<0.06mm,部分属于裂隙金,部分属于包裹金,毒砂中的金占17.45%、黄铁矿和黄铜矿中的金占8.04%、磁黄铁矿中金占3.19%,硫化物中的金均属于类质同象的形式,脉石矿物为石英、绿泥石,其他脉石含量较少。
2 试验结果及讨论根据金矿物的赋存状态可见金在硫化矿中的含量达29.54%,因此本试验主流程计划通过浮选回收其中金矿物,综合评估后本试验定为阶段磨矿-阶段浮选工艺流程。
2.1 磨矿细度试验磨矿细度是影响浮选的主要因素之一,将矿石磨至适宜的细度,既能使矿物与脉石单体解离,又可避免过磨对浮选产生的负面影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