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矿石选矿的工艺流程(精)
- 格式:ppt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1
贵金属生产工艺贵金属生产工艺是指对各种贵金属进行提炼、冶炼及加工的过程。
常见的贵金属有金、银、铂和钯等。
下面介绍一下贵金属的生产工艺。
贵金属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矿石开采、选矿、冶炼、精炼、加工和制品生产等。
1. 矿石开采:贵金属矿石一般存在于地壳中,首先需要进行开采。
开采方法有露天矿和地下矿两种。
露天矿一般适用于贵金属矿床较浅,地下矿适用于较深的矿床。
2. 选矿:矿石经过开采后,需要进行选矿。
选矿过程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次要矿物进行分离。
选矿方法有重选、浮选、磁选、电选等。
3. 冶炼:选矿后的矿石进一步经过冶炼过程,将其中的贵金属提取出来。
常用的冶炼方法有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
火法冶炼一般使用高温进行熔炼,将矿石中的贵金属与其他杂质相分离。
湿法冶炼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贵金属溶解,并通过沉淀、电积等方法进行分离。
4. 精炼:冶炼得到的贵金属一般含有一定的杂质,需要进行精炼,将贵金属纯化。
精炼方法有电解精炼、吹氧炼化、溶剂萃取等。
电解精炼是常用的方法,通过电解过程将贵金属与杂质分离。
5. 加工:精炼后的贵金属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制品的生产,需要经过加工。
加工工艺有铸造、轧制、拉伸、深冲、焊接等。
不同工艺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不同材料、工艺和设备。
6. 制品生产:经过加工的贵金属可以用于制造各种贵金属产品,如金饰品、银首饰、铂金首饰、钯金首饰、贵金属催化剂等。
贵金属生产工艺的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和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此外,贵金属生产工艺还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金矿选矿设备选矿工艺流程目前市面上的黄金主要来自脉金矿、砂(沙)金矿中,其中脉金矿产金量占据主要位置,占75%~85%,而砂(沙)金矿仅占15%~25%。
无论哪一种矿石,如果矿石里面含有粗粒金,就应贯彻早收多收的原则,在矿石进入浮选作业前,应分别采用重选、混汞或单槽浮选及时回收粗粒金。
另外,脉金矿、砂(沙)金矿又可细分成不同的矿石,对于这些矿石由于矿石性质的不同,采用的选矿方法也有不同,具体选矿工艺。
河南省荥阳市矿山机械制造厂专家给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砂(沙)金矿1、砂金矿类型及性质特点:金在砂金矿中多呈粒状、片状、枝叶等形态存在,金的粒径一般为0.5~2mm,但也有重达几公斤的大块金及呈粉状的微粒金。
金的成色通常为50%~90%,相对密度17.6~18。
砂金矿床分布甚广,种类繁多,按其搬运距离的远近通常可分为五种:残积、坡积、洪积、河床冲击和滨岸砂金矿床,其中以河床冲积型为多见。
按搬运力的性质可分为风成砂金矿床、冰成砂金矿床和水成砂金矿床。
按其搬运的时代不同又分为深藏砂金矿床、阶地砂金矿床和河滩砂金矿床。
砂(沙)金矿床的宽度一般为50~300m或更宽,长度可达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埋藏深度一般为1~5m,也有深至20~30m或者更深的。
矿床的含金厚度一般为1~5m,个别可达10m。
2、砂(沙)金矿的选矿原则先用重选法最大限度的从原矿砂中回收金及其伴生的各种重矿物,继而用重选、浮选、混汞、磁选和静电选等联合作业将金和各种重矿物彼此分离,以达到综合回收的目的。
砂(沙)金矿选别一般分为碎解与筛分、脱泥和选别等过程。
(1)碎解与筛分很多砂(沙)金矿含有胶结泥团,其粒径有的大于100毫米,这种泥团如不碎解,将在筛分过程中随废石一起排除,造成金的损失。
另外,胶泥还能胶结在砾石或卵石上,如不碎解也要在筛分过程中造成金的损失。
在采金船上应用到的金矿选矿设备,通常是破碎与筛分工作时一同在圆筒筛内部完结的。
圆筒筛内装有连续的螺旋角钢。
银的提炼工艺流程银的提炼工艺流程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即提炼银矿和精炼金属银。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个工艺流程。
第一步:提炼银矿提炼银矿的目的是从矿石中提取出含有银金属的物质。
提炼银矿的主要过程包括选矿、破碎、磨矿、浸出和沉淀。
1.选矿:将含有银矿石和其他杂质的矿石进行筛分和分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含银的矿石。
2.破碎:采用破碎设备,将选好的矿石破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以便后续的磨矿操作。
3.磨矿:将破碎后的矿石放入磨矿机中,使用磨矿介质对其进行细磨,使矿石颗粒更加细小。
4.浸出:将磨矿后的银矿浸入氰化钠溶液中,银矿中的银金属被溶解成氰化银离子,并与溶液中的氰化钠形成配合物。
5.沉淀:加入金属锌粉或其他还原剂,使氰化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然后对沉淀的银进行称重,并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银溶液,用于下一步的精炼。
第二步:精炼金属银精炼金属银的目的是去除沉淀中的杂质,提高纯度。
精炼金属银的主要过程包括电解精炼、银盐析出、熔炼和银锭制备。
1.电解精炼:将硫酸银溶液放入电解槽中,作为电解液,银盘和铜板作为阳极和阴极。
在电流的作用下,银盘上的金属银从溶液中析出,被阴极收集。
2.银盐析出:将电解槽中的铜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硫酸的硫酸铜,然后通过过滤、洗涤等操作,去除硫酸铜的沉淀,得到纯净银溶液。
3.熔炼:将纯净银溶液进行煅烧,使其脱水和焙烧,得到纯净的金属银浆料。
然后将金属银浆料放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将其中的有害杂质去除。
4.银锭制备:将熔炼后的金属银浆料倒入银锭模具中,通过冷却凝固,得到成形的银锭。
然后对银锭进行加工,打造成不同形状和规格的银制品。
以上就是银的提炼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
通过选矿、破碎、磨矿、浸出和沉淀等步骤,可以从银矿中提取出含有银金属的物质。
然后通过电解精炼、银盐析出、熔炼和银锭制备等步骤,可以提高银的纯度,并将其制成各种银制品。
工艺流程试验是为选矿厂设计(或现有选矿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依据,在选矿厂初步设计(或拟定现场技术改造方案)前进行。
一般选进行试验室试验,然后在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半工业或工业试验。
选矿工艺流程试试验内容和必要的资料收集,一般由试验研究单位负责制订,有条件的可由试验、设计和生产部门三结合洽商确定。
一、收集资料的一般内容如下,但具体工程需根据条件的不同,区别对待(一)了解上级机关下达任务的目地和委托单位提出的要求,例如:选矿厂规模、服务年限;主要有用成分和伴生成综合利用问题;试验阶段的划分;要求试验完成日期;选矿厂处理单一矿床的矿石还是几个矿床、不同类型的矿石;用户对精矿化学成分的特殊要求以及对精矿等级和粒度的要求;建厂地区的水源,选矿药剂,焙烧用燃料等的供应情况和性能分析资料等。
(二)了解有关地质资料,例如:矿床类型;地质储量;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品位特征;嵌布特性;围岩脉石等变化情况;远景评价;采样设计等。
(三)了解采矿设计方面的资料,例如:采矿的开拓方案和采矿方法;不同类型矿石的混采、分采;围岩混入率和矿石采出品位;开采设计矿区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开采设计 5-10 年内逐年开采的矿石类型配比和平均品位等。
(四)了解选矿方面资料,例如:选矿设计对试验的特殊要求。
国内外类似矿石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情况,可能应用的选进技术等。
二、选矿工艺流程试验主要内容有(一)矿石性质研究是选择选矿方案和确定选厂设计方案时与类似矿石生产实践作对比分析的依据,其中某些数据是选厂具体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原始数据。
矿石性质研究包括: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化学全分析,岩矿鉴定,物相分析,粒度分析,磁性分析,重液分析,试金分析,磨矿细度,矿石可磨度,及各种物理性能(比重、比磁化系数、导电率、水分、真比重和假比重、堆积角和摩擦角、硬度、粘度等)。
(二)选矿方法、流程结构,选矿指标和工艺条件直接关系到选矿厂的设计方案和具体组成,是选厂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必须慎重考虑,要求选矿方法、流程结构合理,选矿指标可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金矿石的选矿工艺金矿石的各种类型因性质不同,采用的选矿方法也有不同,但普遍采用重选、浮选、混汞、氰化及近年来的树脂矿浆法、炭浆吸附法、堆浸法提金新工艺。
对某些种类的矿石,往往采用联合提金工艺流程。
用于生产实践的选金流程方案很多,通常采用的有如下几种:1.单一混汞此流程适于处理含粗粒金的石英脉原生矿床和氧化矿石。
混汞法提金是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选金方法。
在近代黄金工业生产中,混汞法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由于金在矿石中多呈游离状态出现,因此,在各类矿石中都有一部分金粒可以用混汞法回收。
实践证明,在选金流程中用混汞法提前回收一部分金粒,可以明显地降低粗粒金在尾矿中的损失。
混汞法提金的理论基础为,汞对金粒能选择性地润湿,然后向润湿的金粒中扩散。
在以水为介质的矿浆中,当汞与金粒表面接触时,金与汞形成的接触面代替了原来金与水和汞与水的接触面,从而降低了表面能,亦破坏了妨碍金与汞接触的水化膜。
此时汞沿着金粒表面迅速扩散,并使相界面上的表面能降低。
随后汞向金粒内部扩散,形成了汞的化合物-汞齐(汞膏)。
混汞提金法又分为内混汞和外混汞两种。
所用混汞设备有混汞板、混汞溜槽、捣矿机、混汞筒和专用的小型球磨机或棒磨机。
混汞提金法工艺过程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
但汞是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所以,采用混汞提金的选矿厂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使汞蒸气和金属汞对人身体的危害限制到最小程度。
2.混汞-重选联合流程此流程分为先混汞后重选和先重选后混汞两个方案。
先混汞后重选流程适用于处理简单石英脉含金矿石。
先重选后混汞流程适用于处理金粒大,但表面被污染和氧化膜包裹的不易直接混汞的矿石,以及含金量。
金矿的选矿工艺的调查1.重选1)跳汰选金2)摇床选金3)溜槽选金4)螺旋选矿机选金5)圆锥选矿机选金2.混汞选法1)内混汞法2)外混汞法3.氰化法1)离子交换树脂法2)锌丝置换法3)搅拌氰化法4)渗滤氰化法5)堆浸氰化法6)锌粉置换法7)炭浆法4.浮选法1.重选重选法是根据矿物相对密度(通常称比重)的差异来分选矿物的。
密度不同的矿物粒子在运动的介质中(水、空气与重液)受到流体动力和各种机械力的作用,造成适宜的松散分层和分离条件,从而使不同密度的矿粒得到分离。
常用的重选设备图为:不同的重选方法只是上图的最后一步的方法(螺旋机选矿法见方法四)不同而已。
重选是选金最古老、最普遍的方法之一。
在砂金矿中,金通常是呈单体自然金形态存在,粒度一般大于16吨/米3,与脉石密度差大,因此重选是选别砂金矿最主要、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但在脉金,重选是很少单独使用,不作为联合提金流程的一部分,一般是在磨矿与分级回路中,采用跳汰机和螺旋溜槽与摇床配合,提前回收一解理的粗粒单体金,以利于其后的浮选和氢化作业,并可获得合格的金精矿。
这种方法在小型金矿和地方群采矿才用得较普遍,如内蒙的金厂沟梁、大水清等金矿。
重选选金的主要设备是各种形式的溜槽、跳汰机和摇床。
除常规重选设备外,根据我国金矿的生产特点,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基础上,我国研制了皮带溜槽、罗斯溜槽、圆形跳汰机、砂金离心洗选机组等新型重选设备,在黄金生产中以取得良好效果。
如山东沂南金矿金场选矿厂在磨矿分级回路设置软覆面(毛毯)溜槽,金的回收率可达70%。
软覆面溜槽还用来处理浮选和混汞尾矿,以提高金的回收率。
混汞法按其生产方式可分为内混汞和外混汞。
在砂金矿山普遍用混汞法分离金与重砂矿物;而在脉金矿山,混汞通常作为联合流程的一部分与浮选、重选、氰化等配和,主要用来捕收粗粒单体金。
1)跳汰选金法跳汰选金法是以跳汰机为选金设备的选金过程。
跳汰机是常用重选设备,类型很多。
目前我国选金厂多采用典瓦尔型隔膜跳汰机,见下图。
银矿的浮选工艺流程
银矿的浮选工艺流程是一种重要的银矿选矿方法,其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银矿中的不同矿石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富集和提取银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银矿的浮选工艺流程。
首先,银矿的浮选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矿石破碎、矿石磨矿、药剂浸染、浮选分离和浓缩提取等步骤。
第一步是矿石的破碎。
将开采得到的银矿石经过破碎机进行初步破碎,将矿石颗粒大小降低到一定的程度。
矿石的破碎有助于后续步骤的进行,并提高浮选的效果。
第二步是矿石的磨矿。
矿石经过破碎后,需要进一步进行磨矿处理。
磨矿主要是利用研磨机将矿石细化,提高矿石的表面积,以利于浸染药剂,提高浮选效果。
第三步是药剂的浸染。
在浸染环节中,需要加入一定的药剂将矿石和药剂充分混合,使得矿石表面形成一层可浮性的泡沫,以便后续的浮选分离。
第四步是浮选分离。
通过浮选机将浸染过的矿石浮选出来,将矿石中的有价金属与废石进行分离。
在浮选分离过程中,矿石和药剂形成了大量的泡沫,有价金属矿石浮在泡沫上而得以分离,废石则下沉。
这种浮选分离原理是利用有价金属矿石的比重较小,容易浮起来,而废石的比重较大,难以浮起来的特性。
最后一步是浓缩提取。
在浮选分离之后,得到的矿石泡沫进行
浓缩处理。
浓缩作用是将矿石中的有价金属浓缩到一定的程度,提高有价金属的品位,方便后续的提取和加工。
总之,银矿的浮选工艺流程是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将银矿石中的有价金属和废石进行分离的过程,主要包括矿石破碎、矿石磨矿、药剂浸染、浮选分离和浓缩提取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处理,能够提高银矿石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富集和提取银。
关于伊山金矿含砷含泥金银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摘要】该矿石为含砷含泥高的难选金银矿石。
金主要赋存于铁氧化物和铁砷矾中,金颗粒较细小,仅个别在10微米以上,大多金颗粒粒度在5微米以下。
ag含量相对较高,主要以硫化银的矿物形式存在,经过多种试验方案的比较,最终推荐浮选—尾矿氰化浸出的联合工艺流程是最适宜的。
关键词:微粒金;银含量高;含砷含泥金银矿石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矿石性质该矿石中金属矿物含量较高,约占矿物总量的33%,其中硫化物仅有约2%,金属氧化物占31%左右,其中又以铁氧化物为主(约30%)。
含砷高,大多砷是以砷氧盐的矿物形式存在,包括铁砷矾(7.35%),偶可见钾、硫的参与,黄钾铁矾(6.1%)中砷元素含量不等,部分则形成砷钾铁帆,砷含量14.74%。
矿石中约67%的金为独立的自然金,34%的金较分散,且多以微细金存在,如包裹于硅酸盐、碳酸盐、氧化铁、硫化物和砷化物中的金。
从检测到的金矿物的粒度看,样品中金颗粒较细小,仅个别在10微米以上,大多金颗粒粒度在5微米以下。
ag含量相对较高,主要以硫化银的矿物形式存在,少量以含银黝铜矿的矿物形式存在,微量为氯银矿和银金矿的矿物形式存在。
ag 粒度分布范围较广,在0.05微米~13微米之间,多呈微粒状分布于其它矿物的裂隙、微裂隙和微孔中。
主要矿物成分的相对含量列入表1,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列入表2。
从矿物组成看,该样品含砷较高,但其作为阴离子单独成砷矿物的较少,样品中仅有毒砂、铅砷矾、及微量铅的硫砷化物,约占1%;大多砷是以砷氧盐的矿物形式存在,包括铁砷矾(7.35%),其元素组成中含有不等量的钙离子,偶可见钾、硫的参与,黄钾铁矾(6.1%)中砷元素含量不等,部分作为杂质元素存在,含量不超过10%,部分则形成砷钾铁帆,砷含量在20%左右。
以土状集合体存在的铁氧化物和锰铁氧化物中也可检测到砷元素的存在,一般不超过10%。
从矿石到黄金开采黄金的全过程从矿石到黄金:开采黄金的全过程黄金一直以来都是珍贵的贵金属,它的开采过程也备受瞩目。
本文将介绍从矿石到黄金的全过程,揭示出黄金开采的工艺和技术。
1. 勘探与开发(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黄金矿床的勘探是开采过程的第一步。
地质学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卫星定位技术等先进工具来确定潜在的黄金矿床。
在勘探过程中,他们还会分析地质地球化学数据和地震勘探结果等信息。
一旦找到潜在的黄金矿床,矿业公司开始进行详细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这包括进行钻孔勘探和地质样本分析,以确定矿脉的规模和品位。
在勘探工作完成后,矿业公司会评估矿藏的经济可行性,并考虑是否继续开发。
2. 矿石开采(Ore Extraction)矿石开采是从地下或露天矿井中取出黄金矿石的过程。
常见的开采方法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在露天开采中,矿石位于地表或浅层地下。
矿石包括富含黄金的岩石和土壤。
开采人员使用挖掘机和运输设备将矿石挖掘出来,并将其送往矿石破碎设备进行粉碎。
地下开采则是通过开挖矿井进入地下深部来获取矿石。
矿井可以是竖井、斜井或水平井等形式。
地下矿井中的矿石需要使用爆炸或其他方法进行破碎和提取。
3. 破碎和磨矿(Crushing and Grinding)挖掘出的矿石经过运输后,需要经过破碎和磨矿的工艺来将其处理成更细的颗粒。
矿石通常被送入颚式破碎机或圆锥破碎机进行初步粉碎。
然后,将矿石送往球磨机或棒磨机等设备进行进一步磨细。
通过破碎和磨矿的过程,矿石中的黄金可以与其他非金属矿物分离出来,形成黄金浆料。
4. 提取黄金(Gold Extraction)提取黄金的主要方法包括浸出法、重力分选法和浮选法等。
浸出法采用氰化物(通常是氰化钠)与黄金浆料反应,将黄金从其他杂质中分离出来。
这个过程被称为氰化冶金,它是目前最常用的黄金提取方法。
重力分选法通过利用黄金和其他矿石的比重差异来分离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