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2 元素“位”、“构”、“性”之间的相互推断
- 格式:ppt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33
热点二“位—构—性”的关系及应用【热点思维】【热点释疑】1、“位—构—性”(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①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
②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
③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而小于8的一定是主族元素。
⑤最外层有1个或2个电子,则可能是第ⅠA、第ⅡA族元素,也可能是副族、第Ⅷ族或0族元素氦。
(2)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①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3)结构和性质的互推是解题的要素①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②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
③正确推断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及结构特点。
④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方法。
2、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项目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热点考题】【典例】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Z单质可以用来冶炼其他熔点较高的金属,X和W间可形成一种能产生酸雨的化合物,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W>Z>Y>XB.X与Y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C.X、W分别形成简单的氢化物中,后者还原性强D.X形成单核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Y、Z、W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答案】A【热点透析】(1)铝热反应有何作用,哪些物质可形成酸雨?铝热反应主要是用来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形成酸雨的物质包括氮氧化物、硫氧化合物,所以Z为Al;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W为S、X为O。
(2)Y的核外电子数=24-13=11,为Na。
(3)怎样比较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原子半径应用元素周期表进行比较,首先把X、Y、Z、W放在元素周期表中大致位置,可知Y的原子半径最大,A选项错误;离子半径大小比较,应用“同层比核”,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如r(Al3+)<r(Na+)<r(F-)<r(O2-)。
专题2 元素推断——“位、构、性”三者的关系知识梳理1.元素的结构、位置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而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又可推测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解答元素推断题的一般思路(1)由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推断(2)由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特性)推断(3)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3.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某些特殊性质(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最大的是钠元素。
(2)气体单质密度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
(3)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的元素是氢元素。
(4)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都相等的元素是氢元素。
(5)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单质是Na,非金属单质是F2。
(6)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F。
(7)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元素是F。
(8)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碱性最强的元素是Na。
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2019·北京101中学高一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3>H2CO3B.还原性:S2—>Cl—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CH4D.Cl2从KI溶液中置换出I2答案A2、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3—与B2—、C+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三种元素可组成CAB2和CAB3型化合物B.离子半径:C+>B2—>A3—C.H2B在同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D.B的某种单质可用于杀菌消毒答案B3.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B.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ⅥA族C.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弱D.M的原子半径比Y的原子半径大答案A4、同一周期中,X、Y、Z三种元素,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按X、Y、Z的顺序不断增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X>Y>ZB.原子半径:X>Y>ZC.它们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按X、Y、Z的顺序增强D.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增强答案B5、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C.WX3为酸性氧化物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答案A7、(2019·河北临漳一中高一月考)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XO4B.非金属性:X>Y>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逐渐增强D.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顺序逐渐减小答案B8.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W XY ZA.W、X、Y和Z均为非金属元素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C.氢化物稳定性:W<XD.简单离子的半径:Y>X答案 C9.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
“位—构—性”关系的综合推断利用“位—构—性”关系综合考查元素周期律是高考的热点题型,通常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的片段、短周期元素的结构特点、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元素推断,然后考查粒子半径大小比较、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化学键类型的判断、物质性质判断等。
解答元素推断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其解题流程如右。
一、解题必备智能1.元素“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2.推断元素的基本思路3.高考考查的角度及判断分析依据4.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推断中的作用(1)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①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④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置换H2的难易程度。
(2)性质和结构的互推是解题的要素①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②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③正确推断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及结构特点;④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二、突破常考题型类型一依据原子结构特点推断元素[典例1](2019·全国卷Ⅲ)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思维建模]第一步:挖掘题干信息,确定元素名称与位置第二步:根据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判断递变规律[解题方略]1.核外电子排布三大规律(1)最外层电子规律某元素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若为阳离子,则位于第四周期。
(3)“阴上、阳下”规律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