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老年肺部感染排痰综合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振动排痰仪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一、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护理意义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由于年龄增长、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其肺部疾病往往比较严重,病情变化也比较快。
而排痰作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意义不言而喻。
排痰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痰液,有效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及时有效地排出痰液有利于肺部通气,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排痰还可以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缓解患者的咳嗽、胸闷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来说,进行科学合理的排痰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振动排痰仪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振动排痰仪是一种通过振动作用,帮助患者排出体内痰液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振动的力量,刺激患者的胸部和背部,帮助痰液在呼吸道内更容易地运动和排出。
振动排痰仪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舒适性:振动排痰仪使用舒适,患者只需将振动排痰仪放置在胸部或背部,打开电源即可开始工作,无需额外的操作。
2. 简便性:振动排痰仪的使用非常简便,只需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引操作即可,不需要专业护理人员特别指导。
3. 高效性:振动排痰仪可以通过振动作用,帮助患者更加高效地排出体内的痰液,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症状。
4. 安全性:振动排痰仪在使用过程中非常安全可靠,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任何损害。
振动排痰仪的工作原理简单清晰,使用方便舒适,非常适合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护理。
1. 提高排痰效率传统的排痰护理方式主要依靠被动引流,患者需要通过咳嗽、呼吸锻炼等方式来排痰。
而对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来说,咳嗽能力减弱,身体机能下降,传统排痰护理效果不佳。
而振动排痰仪通过振动的力量,可以更加轻松地帮助老年患者排痰,提高排痰效率,减少痰液在呼吸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缓解呼吸困难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常常伴随着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振动排痰仪可以通过促进呼吸道内痰液的有效排出,改善肺部通气功能,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老年人肺部感染排痰的护理【摘要】为了及时有效地协助肺部感染病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在86例肺部感染的老年病人排痰护理中,结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对病人采取了“湿”、“翻”、“拍”、“咳”等综合护理措施,使病人呼吸困难的症状减轻,肺功能得以改善,促使痰液顺利排出。
【关键词】肺部感染;排痰;护理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痰无力,反应迟纯等,使痰液阻塞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使肺部感染经久不愈。
为了有交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我们在病人排痰中采取了“湿”、“翻”、“拍”、“咳”等综合护理措施,使病人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了减轻,肺功能得以改善,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6例老年肺部感染的住院病人,其中男58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2:1)除了2例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均好转出院。
2 护理2.1 湿化呼吸道(“湿”)。
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痰无力,而使痰液阻塞气道,通过湿化可以增强纤毛活动能力,防止分泌物干固结痂,促使痰液排出。
方法:①氧气雾化吸入,在雾化器中加生理盐水8ML,a-縻蛋白1000单位,庆大霉素4万单位。
[1]吸入时嘱病人重复做深呼气,屏气5-10SEC后做深呼气,直至雾化液吸完。
这样,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沉降于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起到局部治疗的作用。
我们对4例神志不清,72例体虚无力,严重呼吸困难病人进行雾化治疗时,守护在身边,密切观察吸入情况,一旦痰液稀释,痰量增多而无力咳出,及时协助清除痰液,避免了窒息的发生。
②氧气的温化与湿化,我们发现71例严重缺氧的病人,长时间地吸入常规湿化的氧气,易出现气道干燥,痰液变稠,甚至形成痰阻塞气道。
在吸痰的同时我们将氧气通过加温40-60℃湿化,病人吸入后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目的。
③补充水分,56例病人表现为呼吸加快,张口呼吸,使部分水分经呼吸道散失。
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护理常见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道分泌物增多、粘稠及胸痛、咳嗽无力有关3、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护理要点1、合理氧疗掌握正确的吸氧方法:一般应在动脉血气的监护下进行氧疗以纠正缺氧,对单纯缺氧者,可适当加大氧浓度、氧流量,而对于合并有肺气肿、肺疾病等基础疾病,感染后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者,宜给予持续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4%~25%)吸氧,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吸氧的原因,目的及注意事项,不要擅自调节氧流量;鼻腔分泌物多者,应经常清除,防止导管阻塞而失去吸氧作用;吸入的氧气应注意维持一定的湿度,使之与空气的湿度接近,以防止上呼吸道干燥痰液粘稠,引流障碍。
2、正确留取痰标本用清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吐入无菌培养盒内,即可送检。
应连续送检3次。
无力咳痰先叩背再指导有效咳嗽咳痰。
不能配合咳痰或气切者应吸痰留取标本。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意识、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心率、心律、入量、尿量、痰量、(颜色、性质、量)血常规、血气的指标进行观察及记录,发现异常,报告医生。
4、排痰护理:1)勤翻身:每1~2小时给病人翻身叩背1次,可以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保证支气管的排痰通畅2)补充水分:肺部感染患者多存在呼吸加速,并常呈张口呼吸,使大量的水分经呼吸道散失。
故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体内水分,防止气道干燥及痰液粘稠。
3)氧气的温化与湿化:严重缺氧者,若长时间地吸入冷而干燥的氧气,可导致气道干燥,痰液变稠,甚至形成痰栓阻塞气道。
如将氧气通过盛有60~80℃暖水的湿化瓶后吸入即可产生较多的水蒸气,达到湿化气道的目的。
4)湿化呼吸道:氧气雾化吸入,在吸入时嘱病人重复作吸气→屏气→深呼吸动作,直至雾化液被吸完。
这样,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沉降于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起到应有的治疗作用。
(5)体位引流。
双肺感染时,经常翻身变动体位,一侧肺感染时,采取健侧卧位。
老年肺部疾病患者排痰的护理发表时间:2012-11-22T17:13:21.7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3期供稿作者:文仙[导读]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文仙(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陕西汉中723000)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老年患者病程长恢复期慢且病情复杂,其中肺部疾病是最多见又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老年人由于呼吸道粘膜萎缩,纤毛运动不良,肺功能低下,分泌物潴溜在气管内,严重影响呼吸。
所以对老年人实施排痰护理改善通气非常重要。
就我科2012年8月46例老年肺部疾病患者采用排痰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2012年8月我科46例老年患者,男35例,女11例,年龄61--82岁,住院天数15--23天,全部治愈好转出院,无一例死亡。
2 临床护理2.1 戒烟酒,保持病房适宜的温湿度,温度18--22摄氏度,相对湿度50%--60%,定时开窗通风。
2.2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机体系统功能障碍或减退,使其在心理上对疾病的防御和抵抗能力减退。
当疾病突然来临或者加重时,由该疾病引起的胸闷气促和呼吸困难,使患者内心充满恐惧。
操作过程中取得患者的信任。
3 护理措施3.1 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将手聚拢成空心状,由背部从下往上叩击,由外向内叩击每次做3--5分钟,连续做3--5次,同时嘱患者用力咳嗽。
3.2 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最好接湿化瓶)将雾化器连接至氧气装置上,氧流量调至5升左右,吸入时嘱患者张口做深吸气,屏气5--10秒后做深吐气动作,重复上述动作直至雾化液吸完为止,这样既起到湿化瓶湿化的作用,又有氧气温化的作用。
3.3 超声雾化吸入超声波喷雾器利用超声振荡的力量把水分子变成微小的微粒,这样小颗粒的水分子可随着呼吸被吸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
3.4 震动排痰机的使用我科2008年引进震动排痰机(美国产)效果非常好。
调节频率25赫兹,时间为8--10分钟。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排痰护理经验总结【摘要】临床阶段中呼吸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为肺部感染,主要是指感染后造成终末气道、肺泡腔以及肺间质在内的肺实质炎症,而患者可表现出呼吸困难、体温变化、咳嗽以及痰量增多等。
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而言,自身咳嗽及吞咽反应程度较差,自身无法及时、有效咳出痰液,会引起气道阻塞及呼吸困难。
同时,当痰液中病原菌会伴随着吞咽重新进入到肺基底部,此时会出现感染经久不愈,甚至会进一步加重感染,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
为此,有效排痰护理措施临床应用下,可进一步控制感染,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预后等,在患者病情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老年;肺部感染;排痰护理肺部感染作为呼吸系统中常见的疾病类型,成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患者发病主要诱因为终末气道、肺实质炎症,而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多痰、呼吸困难等[1-2]。
对老年群体而言,自身体质虚弱,因长期卧床后则引发肺部感染,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并极大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
临床上传统排痰方式主要为人工叩击,为护理人员开展,劳动强度较大,存在无法持续及力度难以掌握等问题,并为患者排痰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3]。
伴随着临床上排痰机的应用广泛,依据机械振动刺激作用下能帮助患者松动痰液,并经咳嗽顺利排出[4]。
当前研究指出,对临床肺部感染患者配合有效排痰护理干预后,能及时清除肺部痰液、气管分泌物,对患者肺功能肺部上发挥着积极临床意义。
有效排痰干预下,可进一步对人工气道患者通换气功能改善,进而能预防及控制患者肺部感染,降低并发症率[5]。
如何及时对气道内分泌物清除,能增强临床治疗成效为护理工作者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文章就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护理经验情况如下总结,现报道如下。
1.机械排痰在实施开展前完善对患者病情评估,包括肺部情况、咳嗽咳痰能力以及活动能力等,患者是否存在振动排痰禁忌症。
清醒患者则需要详细讲解振动排痰实施内容,告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同意及配合[6]。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实施排痰的过程与护理老年人是肺部感染的多发人群,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系统功能减退,机体防御功能低下,如遇气候变化,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又因老年人呼吸肌萎缩,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咳痰无力,难以自行排痰,造成痰液堵塞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致使肺部感染经久不愈[1],因此,采取针对性排痰方法和护理措施,协助患者有效排痰,对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笔者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排痰方法和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0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肺部感染老年患者142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61例,年龄69-86岁,平均(77.4±12.4)岁,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痰、痰液不易咳出为主;肺部听诊:呼吸音减弱,肺部散在分布干湿性哕音或痰鸣音;肺部X线检查示肺部感染。
1.2护理1.2.1湿化呼吸道[2]老年人常因呼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咳痰无力,而使痰液阻塞气道,通过湿化呼吸道,起到增强纤毛运动功能,促使痰液排出的作用,主要方法有:①雾化吸入:利用氧气流动作用使药液形成雾状,随氧气吸入均匀分布至气道表面,从而达到湿化气道与稀释痰液的作用;方法为在雾化器中加入生理盐水5ml,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2.5ml,α-糜蛋白酶4000单位,氧流量调至4-5L/min,嘱患者吸入时深吸气,屏气5-10秒后做深呼气动作,这样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动作,均匀沉降于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起到局部治疗和化痰的作用;应注意的是雾化吸入时可因痰液稀释造成痰液量增多,对神志不清、体虚无力及严重呼吸困难患者因无力咳出反而会加重病情,造成窒息,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协助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发生。
②补充水分:肺部感染患者常因呼吸困难而呼吸加快,并呈张口呼吸,因而使部分水分经呼吸道散失,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可经静脉给予补液,从而达到增加体内水分,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的作用。
2016.08护理经验221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护理贾艳丽内蒙古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8000【摘 要】为及时有效的协助肺部感染病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在综合118例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护理中,结合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并对患者采取,湿,翻,叩,咳等综合护理措施,促使痰液顺利排出,有效减轻了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肺部感染;排痰;护理肺部感染常见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慢性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患者。
一般因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痰无力等使痰液阻塞气道,影响通气功能,造成肺部感染经久不愈。
为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取了湿,翻,叩,咳等护理措施,使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得以减轻,肺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1 临床资料我科2011年到2014年收治的118例肺部感染患者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71人占同期住院病人的60.17%。
除3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合并心脏衰竭死亡外,均好转出院。
2 护理2.1 湿化呼吸道(湿)老年人一般因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痰无力等,使痰液阻塞气道,通过湿化,可增强纤毛活动能力,防止分泌物干固结痂,促使痰液排出。
方法:(1)雾化吸入,用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庆大霉素每日2~3次雾化吸入。
嘱患者深吸气,屏气5到8秒后深呼气,至雾化液吸完。
药液随深而慢的吸气进入中末支气管及肺泡,起到局部治疗的作用。
对意识不清,昏迷及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吸入情况,一旦出现痰液稀释后痰量过多,又无力咳出的重症患者,要及时协助清除痰液,避免发生窒息。
(2)氧气的湿化及温化,对长期吸氧患者,吸入常规湿化的氧气易出现气道干燥,痰液变稠,甚至形成痰栓阻塞气道的现象。
我们将氧气通过加温40度左右无菌蒸馏水湿化后,再给病人吸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效及患者的舒适度都有所提高。
(3)补充水分 肺部感染患者多会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经呼吸道散失的水分较多,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遵医嘱给静脉补液,防止气道干燥及痰液粘稠加重肺部感染。
试述老年肺部感染排痰综合护理
肺部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感染等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总称,主要是指下呼吸道的感染。
目前肺部感染仍然是威胁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生命的一类重要疾病,因此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相当重要。
高龄老人各器官及系统功能减退,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又因咳嗽无力使痰液壅塞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而久治不愈。
减少痰液分泌,稀释痰液,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促进肺功能恢复,对于高龄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极为重要。
1临床资料
我们对2007至2008年在我院内科住院的对106例老年肺部感染排痰困难者采取稀释痰液、定时翻身、叩击背部等利于痰液排出的措施,结合饮食调理、心理护理、营造舒适环境等综合护理方法。
结果:106例患者痰液均能顺利排出,呼吸困难症状减轻、肺通气功能、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情绪得到改善。
结论:综合排痰护理措施可改善肺部感染,患者对治疗的适应症、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在治疗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通过恰当的护理方法,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
2排痰护理措施
2.1气道湿化
2.1.1超声雾化吸入
在雾化器中加生理盐水10ml,a-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4~8万U或生理盐水3ml加氨溴索15mg行雾化吸入,吸入时嘱患者重复做深呼吸动作,直至雾化液吸完。
每次雾化时间约15~20min,以使水分和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沉降于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这样既可湿化呼吸道、增加纤毛活动能力、防止分泌物干涸、促使痰液排出,又可起到局部治疗的作用。
对于神志不清,体弱无力,严重呼吸困难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守护在身边,密切观察其吸入情况,一旦痰液稀释,痰量增多而无力咳出时,及时电动吸痰协助清除痰液,避免窒息发生。
2.1.2氧气的湿化与温化
严重缺氧患者长时间地吸入常规湿化的氧气易导致气道干燥,痰液变稠,甚至形成痰栓阻塞气道。
而在氧气湿化瓶中加入40~60℃温灭菌水进行湿化吸氧,可温化气道、稀释痰液。
2.1.3补充水分
患者常因为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张口呼吸,使部分水分经呼吸道散失,进而致痰液粘稠。
因此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以稀释痰液,一般20~30min饮水30~50ml,多吃蔬菜水果以增加体内水分,必要时亦可增加静脉补液量。
2.2物理疗法
2.2.1定时翻身
定时翻身(每两小时为宜)可促进痰液的排出,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有利于肺部炎症的吸收好转。
翻身时宜缓慢进行,同时配合拍背、咳痰,将患者逐步翻至所需体位。
对神志不清的病人,翻身前先吸净口腔、鼻腔的分泌物,以防活动后误吸所致的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的发生,保证了痰液引流通畅,达到体位引流的目地。
对于危重、衰竭病人在翻身的同时要观察其面色、呼吸等情况,动作轻柔。
另外,定时翻身也可防止褥疮的发生。
2.2.2叩击背部
通过叩击震动患者背部,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咳出。
叩背操作时,将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120°,指腹与大小鱼际肌贴背,以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
自边缘到中央,有节律地叩拍背部,同时嘱患者深呼吸。
叩背时用力不宜过猛,防止肋骨骨折、肺泡破裂等意外发生。
2.2.3有效排痰
经过以上3项措施,痰液大多已从肺泡壁进入气道,此时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
嘱病人深呼吸,在呼气约2/3时咳嗽,重复数次,因深呼吸可带出少量肺底部分泌物,配合咳嗽可产生痰液运动及咳出的效果。
对无力咳出痰液的患者用双手压迫其下胸部和上腹部,嘱其用力咳嗽,可以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排痰的效果显著。
3其他护理措施
3.1饮食护理
饮食方面应注意选用易消化、富含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保证营养的摄入,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忌辛辣刺激及油腻食品,萝卜、黄瓜、百合、银耳、芹菜、西瓜、橘子等蔬菜水果较为适宜。
对吸烟患者,应劝说患者积极戒烟。
注意环境卫生,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在气候变化尤其是降温时应注意保暖,以防受凉感冒。
3.2环境舒适
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具体做法:①每天进行室内通风,一次15~20min。
在冬天选择恰当的时间通风换气,通风时给病人盖好被子,以免着凉,注意室温保持20℃左右,湿度50%~60%。
②定期进行室内空气消毒,注意室内卫生。
③保持病房安静,以利于患者休息,避免情绪波动。
3.3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体质较弱,睡眠、饮食、活动受到影响,患者容易产生消极、悲观或烦躁情绪,对治疗及康复不利。
加之病程长、对治疗缺乏信心,对痰液引流存在恐惧心理,认为排痰的这些措施只治标不治本,因而不愿意接受此措施,这势必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采取以上护理措施前,耐心说服病人与家属,使其明白疾病的控制,单靠抗菌素治疗是不够的,而结合护理,才能收到显著效果。
特别是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尤其重要。
通过排痰减少细菌、病毒在体内的数量,从而达到减轻疾病的效果,这些排痰的方法,只要能坚持,效果是确实可靠的。
我们鼓励病人要面对现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切忌紧张、焦虑和悲伤。
因为一切过激的心理反应,均可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升高,使全身血管收缩,大量血液转移到肺循环内,肺血容量急剧增加,使肺的顺应性降低,呼吸困难加重,痰液不易咳出。
另外,在做上述护理操作时,我们尽量做到动作轻、稳、减轻病人的痛苦,经过耐心说服患者都能积极配合,痰液引流顺利。
3.4康复锻炼指导
3.4.1身体锻炼
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年龄、心肺功能及合并疾病等情况,指导患者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运动锻炼的方式可选择散步、跑步、骑车、健身体操等,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减少或延缓疾病的发作、进展。
选择锻炼的项目和强度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3.4.2呼吸锻炼
呼吸锻炼可增加呼吸肌的强度、消除肌肉特别是辅助呼吸肌的无效作用,从而减低呼吸时的氧消耗量,可增加气道的消除及防御作用,减少胸腔运动,减轻患者气喘的难受程度,并可使患者树立日常活动的信心。
呼吸锻炼的方法有:发展胸
式或腹式呼吸体操、延长呼气或吸气时间的呼吸体操、中医保健呼吸体操等。
3.4.3穴位按摩
平时可经常选择手足三里、迎香、太阳、百会等穴位轻轻按摩,对减少或延缓疾病的发作、进展有一定帮助。
4小结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体质差,各项反应不敏感,体温、血象等临床常规指标难以反应病情的变化,给临床诊治及护理带来较大困难,而排痰不畅常是抗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护理,主要是在护理人员参与,家属的配合下,有针对性的确定的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通过恰当的护理方法,促使病人痰液的排出,这对有效地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