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临床应用解剖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72.31 KB
- 文档页数:1
腕管综合征诊治研究进展
薛超;徐克钢;李永平
【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卷),期】2024(45)2
【摘要】腕管综合征(CTS)是发病率最高的周围神经卡压疾病综合征,常累及手桡侧三指半的感觉和大鱼际的运动功能,轻者仅指端麻木,加重可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甚至影响手的抓捏功能。
CTS虽然体征极为典型,但疑难病例常需与神经根型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及其他外周神经卡压性疾病、脊髓病变等相鉴别,才能准确诊断,精准治疗。
对轻中度CTS患者可行夹板固定、局部药物注射等保守治疗。
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缓解后又复发、合并大鱼际肌萎缩或腕管内出现病理改变的CTS患者,都应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CTS的主要手术方式有开放性腕管松解减压术(OCTR)、微创小切口腕管松解减压术(MICTR)及内镜辅助下腕管松解减压术(ECTR),这3种术式各有优劣,但在临床疗效上没有显著差异。
该文就CTS诊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5页(P100-104)
【作者】薛超;徐克钢;李永平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超声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2.感觉过敏型腕管综合征1例诊治体会
3.腕管综合征诊治述要
4.手腕部结核性腱鞘滑膜炎致腕管综合征诊治经验
5.腕管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腕管综合征是腕部正中神经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种神经病症。
腕管的解剖结构使得腕横韧带增厚时容易压迫正中神经从而引发腕管综合征。
对于轻中度腕管综合征,针刀治疗比其他治疗更有优势。
针刀通过松解腕横韧带释放腕管压力治疗腕管综合征。
本文主要从近几年腕管的解剖、针刀的治疗和针刀治疗的机制三方面论述相关研究进展。
[Abstract] Carpal tunnel syndrome is a neurological disorder caused by the compression of the median nerve in the wrist.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the carpal tunnel makes it easy for the 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 to thicken and compress the median nerve to trigger carpal tunnel syndrome. For mild to moderate carpal tunnel syndrome,needle knife treatment is more advantageous than other treatments. The needle knife treats the carpal tunnel syndrome by releasing the transverse wrist ligament to release carpal tunnel pressur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arpal tunnel anatomy,the treatment of the needle knife and the mechanism of needle knife treatment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 Needle knife;Carpal tunnel syndrome;Anatomy;Treatment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而引起的病症。
最新综述:手腕各种创伤解剖与MRI阅读技巧,满满干货!摘要手腕和手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包含许多小的结构。
磁共振成像(MRI)是评估该区域各种创伤和病理状况的理想成像方式,并且经常在拍完x光线片后进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描述了手腕和手部各种创伤和病理状况的正常解剖、成像技术和MRI表现,包括隐匿性骨折、骨坏死、韧带和肌腱损伤以及压迫性神经病变。
介绍腕部和手部是由许多小的结构组成,具有复杂的形态和解剖变异,这使得诊断成像具有挑战性。
磁共振成像(MRI)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分辨率,可以在不使用电离辐射的情况下描述骨和软组织的特征,是评估影响关节病理状况的理想成像方式。
在我们的实践中,最常见的影像学指征包括:检测影像学上的隐匿性骨损伤(图1),评估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和腕部固有韧带、手指韧带撕裂,屈肌和伸肌肌腱损伤。
此外,核磁共振成像在描述可触摸到的异常组织非常有帮助,,例如神经节囊肿、软组织肿块和骨质疏松症,以及评估腕部和手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图2)。
图1.在磁共振(MR)成像中看到的隐匿性头状骨骨折。
22岁女性左手腕外伤。
冠状位T1W非脂肪抑制MR图像显示头状骨的中段横向骨折(箭头),这是在X光线片无法显示的影像学特征(未显示)。
图2.磁共振(MR)成像检测周围神经病变。
31岁男性,受伤后有一年尺侧手腕疼痛史。
轴位T2W脂肪抑制MR图像显示尺神经深支在钩骨钩上行进时出现水肿(箭头),这可以解释病人的症状。
磁共振成像技术手部和手腕部的MRI需要优化成像参数,包括小视野扫描(手腕部通常为8cm)、切片厚度(通常为3-4mm)、带宽、重复时间(TR)和回声时间(TE),以尽可能短的时间避免患者不适和疲劳。
目前大多数MRI研究都是在较高的场强(理想情况下是3T)下进行的,这显著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分辨率,从而能够评估关节内部紊乱。
目前的方案利用二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结合化学选择性脂肪抑制(FS)、流体敏感序列,如三个正交平面上的T2加权(T2W)或质子密度(PD)序列,寻找骨髓和软组织水肿(图3),除了冠状位T1加权(T1W)非脂肪抑制(NFS)序列外,该序列通常用于检测骨排列、骨折线和骨髓置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年8月 第7卷 第4期 总第27期66・腕管是由腕骨和腕横韧带构成的骨性纤维隧道,它大致从桡骨远端的表面延伸到掌骨的基底部,正常情况下腕管被肌腱和正中神经充填,其容量相对固定,任何造成腕管容积改变和压力增加的原因,均可导致正中神经受压而产生腕管综合征(简称CTS)。
CTS的临床诊断主要通过症状、体征和神经生理传导测定进行,但临床诊断不能观察到腕管内部的具体表现。
影像学检查能辨别腕管的结构,腕管的影像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Pinckofs B[1]、1983年JohnV[2]等分别用CT对腕管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但其效果并不满意;1989年Mesgarzadch M等[3]采用MRI观察,能很好辨别腕管内结构,清楚显示正中神经、屈肌腱等的大小、形态和毗邻关系;1991年Buchberger W等[4]使用高频超声观测腕管的解剖结构,也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目前公认的用于腕管检查的最佳影像学方法仍然是MRI。
1 腕管的大体解剖和断面解剖研究国外对腕管的大体解剖和断面解剖研究较早,1948年Bunnell[5]、1953年Kaplan E.B[6]、1963年Hermen Robbins[7]等先后开始对人体腕管的大体解剖和断面解剖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我国学者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关注腕管的解剖,1987年王启华[8]、1989年赵宝东[9]、1994年吕衡发[10]等对国人腕管的解剖及其内容物的测量作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吕衡发[10]等对国人腕管断面解剖及其内容物的测量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
目前,腕管的解剖已较清楚,它是位于腕部腹侧腕横韧带即屈肌支持带与背侧腕骨之间的一个解剖间隙,腕横韧带起自豆骨和钩状骨,止于舟状骨和大多角骨,走行平直或轻微向掌侧弯曲,该韧带在中部最厚,在桡侧分为深浅两层,以容纳桡侧腕屈肌,在尺侧其参与构成豆骨钩骨韧带,尺侧屈肌腱单独位于Guyon管内与尺神经、尺动脉伴行,掌长屈肌腱位于腕管外正中神经的浅面。
针刀松解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产生的解剖因素并利用针刀进行治疗。
方法:解剖10具经防腐固定的成人腕关节标本,观察腕管的构成,自2006年5月至2014年6月对21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利用针刀治疗并观察疗效。
结果:腕管的后壁由腕横韧带覆盖所构成,21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经针刀治疗后,优18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
结论:腕横韧带增生肥大,张力增高致腕管解剖形态的变化是产生腕管综合征的解剖基础,针刀治疗切开了部分腕横韧带,解决了因该韧带病变引起的正中神经卡压的问题,是一种符合解剖结构,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的微创手术方法。
【关键词】腕管;解剖;腕管综合征;腕横韧带;针刀【中图分类号】R82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586-02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损伤症候群,如正中神经在手部感觉分布区的感觉异常,常为桡侧三指半麻木伴夜间麻醒,发展到晚期可出现大鱼际肌肌肉萎缩和肌无力,拇指对掌功能障碍等。
本文通过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20个腕关节的详细解剖观察,研究腕管的解剖结构特点与腕管综合征的关系,并根据腕管的解剖特点利用针刀对21例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解剖学研究10具20侧经防腐固定的成人腕关节标本。
男性3具,女性7具,共20侧。
由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提供。
解剖观察腕管的解剖结构及形态特点,对腕部腕横韧带、腕管及腕管内容物进行观察。
1.2 临床研究1.2.1一般资料本组21例观察对象均为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针刀科8年收治的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9岁。
病程3个月—4年,平均20个月。
均为单侧腕关节犯病。
21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均为有腕关节慢性劳损史。
《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篇一一、引言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一种因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引起的常见手部神经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手指疼痛、麻木和夜间痛醒等症状。
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是一种治疗CTS的有效手段,它以微创技术实现良好的疗效和康复速度。
本文将针对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治疗CTS的临床疗效进行详细分析。
二、方法1. 手术方法: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采用微创技术,通过小切口将关节镜引入腕管内,对腕管内的结构进行观察和操作。
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正中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的压迫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松解。
2. 实验设计:本实验共招募了60例CTS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评价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的临床疗效。
三、结果1. 术后恢复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疼痛程度较轻。
在手术后第1周,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开始恢复,而对照组则需要更长时间恢复。
2. 手术效果: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在治疗CTS方面具有较高的治愈率。
术后6个月至1年,实验组患者的正中神经受压症状明显改善,手部麻木、疼痛等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
3. 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其中,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具有较低的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
四、讨论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在治疗CTS方面具有以下优点:1. 微创:通过小切口将关节镜引入腕管内,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2. 精确:通过关节镜的放大作用,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正中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的压迫情况,从而进行精确的松解操作。
3. 康复快:由于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可以尽早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4. 并发症少: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具有较低的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
㊃综述㊃通信作者:景东华,E m a i l :943246857@q q.c o m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研究进展孙 莎1,张婷婷2,景东华1(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陕西延安716000;2.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陕西西安710000)摘 要:腕管综合征(C T S )是最常见的正中神经病变,占所有神经病变的90%㊂欧洲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特别是在40~60岁之间的正常人的患病率为4%~5%㊂女性患病率(9.2%)高于男性(6%)㊂C T S 是正中神经通过腕横韧带下方腕管处受压所致㊂腕管是连接前臂与手的骨性纤维结构,缺乏伸缩性,其内容物排列较紧密,故当这个区域内的压力增加时,就会发生C T S ㊂C T S 通常发生于过度用手及反复的职业损伤所致㊂例如在执行重复性动作的人,比如打字或处理振动工具,还可见于肢端肥大症㊁肥胖㊁肾功能衰竭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㊂本文将对C T S 目前的诊断方法做一综述㊂关键词:腕管综合征;超声检查;诊断中图分类号:R 6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9)02-0180-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9.02.018 腕管综合征(C T S )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正中神经支配区(包括第1㊁2㊁3指及第4指桡侧半)的疼痛或感觉异常(麻木和麻刺感),可放射致肩部,但常不累及颈部㊂通常在夜间加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㊂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造成神经肌肉营养障碍,发生患侧大小鱼际肌肉萎缩㊁皮肤发亮㊁指甲增厚等症状[1]㊂因此,如果不及时治疗,神经和肌肉可能会永久受损㊂正中神经损伤后其功能不容易恢复,因此在临床上对于C T S 的早期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对于预后的神经功能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㊂1 发病机制当腕管内压力超过40mmH g (1mmH g =0.133k P a ),可影响神经内微循环静脉回流,导致静脉淤滞,进而引起神经内膜水肿和组织渗透性降低,轴索的轴浆运输速度也受到影响㊂若压力持续存在,神经外膜和神经束间质也可发生水肿,弥漫性水肿引起神经内物质交换障碍和氧气供应减少,进一步刺激结缔组织反应性增生,导致神经膜纤维化增厚,其中以神经外膜明显㊂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和缺氧,髓鞘和郎飞结的结构逐渐被破坏,最终引起压迫处轴索的断裂和瓦勒变性[2]㊂现有文献已经指出了C T S 是几种病理生理机制的组合㊂包括隧道内压力增加,正中神经微循环损伤,正中神经结缔组织改变和滑膜组织肥大㊂这几种机制之间是相互联系㊁相互作用的[3]㊂2 目前C T S 的诊断方法C T S 是一种临床诊断,目前的诊断主要依靠于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㊂当临床诊断不确定时,电诊断检查有助于确定或排除C T S ,电诊断检查也可用于评测神经受压的严重程度[4]㊂但部分学者认为电生理检查对于C T S 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的可能,特别是对于早期C T S 的患者㊂2.1 临床诊断 C T S 的临床诊断基于正中神经分布的体征和症状,表现为手掌桡侧3个半指的麻木㊁疼痛不适㊁感觉减退以及严重时鱼际肌萎缩,常伴有夜间麻木醒史㊂C T S 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分为3个阶段㊂在第一阶段,患者会从睡眠中醒来,感觉手部麻木或肿胀,但没有可见的肿胀㊂他们可能会出现手腕严重疼痛,手腕㊁手指,甚至手臂都会感觉刺痛,并常在夜间感觉异常;患者会注意到,他们手部的抖动或甩动会阻止疼痛,并且在早晨可能会感到僵硬㊂第二阶段涉及白天感觉到的症状㊂当患者反复进行手部或手腕运动或长时间保持在同一位置时,可能会感觉到这些㊂例如当用手抓住物体时,患者会注意到动作笨拙,导致物体掉落㊂第三个阶段发生鱼际肌萎缩㊂当达到这个阶段时,可能根本感觉不到感官症状[5]㊂激发试验:T i n e l 试验,当轻叩击腕横韧带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感是为阳性㊂P h a l e n 试验:即屈腕试验,让患者将肘部置于检查台上,前臂与地面保持垂直,任由重力作用自然垂腕㊂如果在60秒内出现手部感觉异常是为阳性㊂其原理为屈腕时腕横韧带与屈肌腱之间的压力会增高,诱发正中㊃081㊃‘临床荟萃“ 2019年2月20日第34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F e b r u a r y 20,2019,V o l 34,N o .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神经分布区感觉异常㊂M a c d e r m i d等[6]通过m e t a 分析显示P h a l e n实验的平均灵敏度为68%,特异度为73%,T i n e l实验的灵敏度为50%,特异度为77%㊂T i n e l征阳性的灵敏度不如P h a l e n征,而特异度与之相似㊂有研究表明,S e mm e s-W e i n s t e i n单丝(S WM)测试可能是检测中重度C T S的有价值的定量方法,但在非C T S和轻度C T S患者之间的平均单丝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㊂S WM测试即使用尼龙丝进行感觉功能评价㊂其原理为根据尼龙丝单丝直径㊁长度和材质的不同,经过专门加工校准后,接触测试部位加力弯曲至90ʎ时产生不同大小的力量,从而达到评估测定目的㊂止血带测试(灵敏度=21%~ 59%;特异度=36%~87%)[6]或G i l l e t测试是通过让医生将患者手臂上的血压袖套提高到他们的收缩压,如果感觉异常在1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出现或增加正中神经分布区域感觉异常,则认为测试结果为阳性,并且可能怀疑患者有C T S㊂总之,虽然临床诊断是一种简单和低成本的方法来测试患者症状并确定是否应该怀疑C T S,但有研究表明激发试验缺乏诊断价值[8],且一些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也可能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㊂不过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印象,可以作为疑似C T S患者的诊断辅助手段㊂2.2磁共振成像(M R I) C T S的MR I研究始于20世纪㊂MR I具有无创伤㊁分辨率高㊁多层次扫描等优点,能清晰的显示出腕管内的肌腱㊁正中神经等内容物的大小㊁形态及其毗邻关系,是腕管影像学有效检查方法[9]㊂陈琳等[10]在研究中发现C T S的术前M R I检查结果与手术中正中神经病变程度有惊人的一致性㊂但传统的M R I不能探测到早期正中神经的微观的病理变化㊂有研究表明M R I的D T I序列的部分功能参数,对了解神经纤维组织中水分子各向异性的正常生理状态及病理生理状态,明确神经微结构变化有重要意义;随着D T I的发展,D T T技术的出现,它可以连续㊁清晰重建出正中神经纤维束,亦可重建出神经分支,可直观观察纤维束走形情况,对于了解有无解剖变异等有重要意义[11]㊂但目前国内外针对此方面的仅做了部分研究,M R I对于C T S的诊断及评估指标仍不明确,故结论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且其费用较高,耗时较长,在C T S的诊断中较少应用㊂2.3电诊断 C T S通常首先涉及髓鞘破裂,然后是轴突死亡㊂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可以反应髓鞘㊁轴索的损害及损伤程度,从而可以进一步作出诊断及判断预后㊂神经传导速度可以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㊂通常感觉纤维传导较运动纤维变化早,这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有关㊂C T S的严重程度的电生理学分类由美国电诊断医学协会(A A E M)定义[12]:①阴性C T S:所有测试的正常结果(包括比较和分节段研究);②轻微C T S:仅用于比较或分节段测试的异常发现;③轻度C T S:S C V在正常D M L的手腕区域减慢;④中度C T S:随着D M L的增加,S C V在手指腕部减慢;⑤重度的C T S:在手指-腕部观察到D M L增加时,没有感觉反应;⑥极重度C T S:完全没有手掌运动反应㊂美国电诊断医学协会,美国神经病学会和美国物理医学和康复学会的联合报告已经阐明了C T S电诊断测试的实施参数,报道了与临床诊断比较,正中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研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85%和>95%,电诊断存在16%~ 34%的假阴性率,特别是对早期的C T S患者,从而提出单独使用电生理研究不应该被用作诊断标准[13]㊂然而,大多数专家认为,神经传导研究(目前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和主观症状的结合可以用于诊断C T S的最准确的方法[12]㊂2.4超声在C T S中的应用现状2.4.1高频超声增大的神经被认为是神经水肿的客观征象,导致神经看起来更暗(更低回声),通常伴随着神经束(微小的低回声点,由高回声结缔组织,神经束膜包围)㊂神经扩大是由炎症㊁纤维化㊁新的轴突生长㊁神经内膜水肿㊁脱髓鞘㊁髓鞘再生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㊂超声对N C S的一个优势是可以排除其他类似于C T S症状的病变;这些包括腱鞘炎,肿块病变和解剖缺陷㊂目前高频超声诊断C T S最常用的诊断指标是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 S A)㊂豌豆骨水平的C S A被认为最有诊断价值㊂美国神经肌肉和电诊断医学会的循证医学指南提示,C S A不仅可以提供对C T S的准确诊断,而且可以直接观察腕部解剖结构的异常㊂超声不仅可以明确周围神经卡压的部位和程度,提示卡压原因,还可以提供周围组织结构等相关信息[14-15]㊂A z a m i等[16]研究提示美国人口中,隧道入口处的最优C S A阈值为9.15mm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2%和88.3%,灵敏度及特异度明显高于神经电生理检查㊂陈飘飞等[17]通过对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对C T S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显示:高频超声C T S急性期的诊断较常规肌电图敏感,在明确C T S的具体卡压部位时较肌电图有明㊃181㊃‘临床荟萃“2019年2月20日第34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20,2019,V o l34,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显优势㊂有研究表明:在S N A P s消失时,腕部的正中神经C S A值是16.6mm2;在拇短展肌(A P B)-C MA P缺失时,正中神经C S A值为18.4mm2[18]㊂从而提出,临床上最有效的超声诊断为正中神经C S A截断值为19.0mm2㊂正中神经的C S A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测量方法,当肌电图检查的电位波幅消失时,可以用于严重神经损伤的定量评估㊂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频超声已经可以清晰㊁直观的显示神经的形态㊁分布㊁走行㊁直径等,是否存在因各种病因导致的神经增粗㊁断裂等损伤,但是目前关于腕部的正中神经C S A值的测量标准及部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故灵敏度及特异度的存在一定范围的波动,但超声对于在C T S方面的诊断价值及应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是一种有益的检查补充手段㊂2.4.2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 M I)与健康人比较,C T S的正中神经中的血流信号增加㊂C T S中微血管密度的增加已经得到了经病理学证实[19]㊂这可能与S c h w a n n细胞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关,长期神经压迫也可以引起S c h w a n n细胞增殖㊂S M I是东芝医疗系统开发的一种检测血流的新型成像模式㊂采用先进的多普勒算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帧速率,用于微血管成像,不需要增强对比度㊂与传统的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相比,微血管的细节可以用S M I显示出来,而且显像更好㊂S M I可显示管径>0.1mm的低速微小血管㊂S M I 可以区分真正的低速血流与杂波伪影㊂此外,S M I 可以使用高分辨率帧速率(大约50帧/s)以低速血流信号可视化微脉管系统,是彩色多普勒(c P D I)帧速率的3倍以上[20]㊂目前关于S M I,只有少数报道了其在乳腺,甲状腺和睾丸病变㊁肾脏病变㊁滑膜炎中的诊断应用㊂M a等[21]报道,S M I比c P D I更敏感, S M I可以进一步观察恶性乳腺肿瘤中的微血管血流量和血管生成情况,这是c P D I完全不可见的㊂一组研究表明,除C S A外,彩色多普勒评估血管分布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事实上与电生理诊断的研究相同[22]㊂C h e n等[20]研究表明C T S患者S M I的血流显示率显著高于c P D I和能量多普勒(分别为90%,52%和60%,P<0.005)㊂S M I的详细标准:无血管信号为0级;1条血管信号为1级;两条或者3条或者两条汇合的血管信号为2级;大于3条血管信号或多于两条汇合的血管信号为3级㊂C D U S, P D U S和S M I模式的评分标准相同㊂每个手腕的超声检查持续约6分钟㊂结果显示:S M I评分ȡ2的准确性(79%)明显高于C D U S和P D U S(分别为61%和63%,P<0.05)㊂表明S M I可能是诊断C T S的有用工具㊂但是,目前关于S M I在C T S中的应用很少,仍需要进行更多的系列研究㊂3展望S M I对低速血流的显示有很大的优势,包括对微小血流的显示㊂这个技术具有更好的灵敏度以及更高的帧频,S M I可以在没有造影剂的情况下提供以前无法评估的微小血管的信息㊂超声微血流成像技术快捷㊁无创㊁无放射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S M I 都将在诊断和评估C T S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㊂参考文献:[1]徐芳,吴平辉.肌电图在老年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4):578-578.[2]谢振军.腕管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新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11):1041-1045.[3] A b o o n q M S.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 g y o f c a r p a l t u n n e l s y n d r o m e[J].N e u r o s c i e n c e s,2015,20(1):4-9.[4]J a b l e c k i C K,A n d a r y M T,F l o e t e r MK,e t a l.P r a c t i c ep a r a m e t e r:e l e c t r o d i a g n o s t i c s t u d i e s i n c a r p a l t u n n e l s y n d r o m eR e p o r t o f t h e A m e r i c a n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E l e c t r o d i a g n o s t i cM e d i c i n e,A m e r i c a n A c a d e m y o f N e u r o l o g y,a n d t h eA m e r i c a n A c a d e m y o fP h y s i c a l M e d i c i n ea n d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J].N e u r o l o g y,2002,58(11):1589-1592.[5] V a n h e e sM,M o r i z a k iY,T h o r e s o n A R,e ta l.T h ee f f e c to fd i s p l a ce m e n to nt h e 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o fh u m a nc a d a v e rs u b s y n o v i a l c o n n e c t i v et i s s u e[J].J O r t h o p R e s,2012,30(11):1732-1737.[6] M a c d e r m i dJ C,W e s s e l J.C l i n i c a ld i a g n o s i so fc a r p a l t u n n e ls y n d r o m e: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J].J H a n d T h e r,2004,17(2):309-319.[7] Y i l d i r i m P,G u n d u z O H.W h a ti s t h e r o l e o f S e mm e s-W e i n s t e i n m o n o f i l a m e n t t e s t i n g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e l e c t r o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l yg r a d e dc a r p a l t u n n e l s y n d r o m e[J].JP h y sT h e r S c i,2015,27(12):3749-3753.[8] L e b l a n cK E,C e s t i aW.C a r p a l t u n n e l s y n d r o m e[J].A m F a mP h y s i c i a n,2011,83(8):952-958.[9] B e e k m a nR,V i s s e r L H.S o n o g r a p h y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c a r p a lt u n n e l s y n d r o m e:a c r i t i c a l r e v i e wo f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J].M u s c l eN e r v e,2003,27(1):26-33.[10]陈琳,陈德松.M R I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03,8(1):5-6.[11]李欢.3.0T M R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及D T I㊁D T T技术在正常青年人腕管内正中神经的应用研究与定量分析[D].2017.[12] G h a s e m i-R r a d M,N o s a i rE,V e g hA,e t a l.Ah a n d y r e v i e wo fc a r p a lt u n n e ls y n d r o m e:f r o m a n a t o m y t o d i a g n o s i sa n dt r e a t m e n t[J].W o r l d JR a d i o l,2014,6(6):284-300.㊃281㊃‘临床荟萃“2019年2月20日第34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20,2019,V o l34,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3] W e r n e rR A,A n d a r y M.E l e c t r o d i a g n o s t i c e v a l u a t i o no f c a r p a lt u n n e l s y n d r o m e[J].M u s c l eN e r v e,2011,44(4):597-607.[14] C a r t w r i g h tM S,H o b s o n-W e b bL D,B o o nA J,e t a l.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g u i d e l i n e:n e u r o m u sc u l a r u l t r a s o u nd f o r t he d i a g n o s i s o fc a r p a l t u n n e l s y nd r o m e[J].M u s c l eNe r v e,2012,46(2):287-293.[15] Z h o n g W,Z h a n g W,Z h e n g X,e ta l.T h eh i g h-r e s o l u t i o n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a n d e l e c t r o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s t u d i e s i n n e r v ed e c o m p r e s s i o n f o r u l n a r n e r v ee n t r a p m e n t a t t h ee l b o w[J].JR e c o n s t rM i c r o s u r g,2012,28(5):345-348.[16] A z a m iA,M a l e k iN,A n a r iH,e t a l.T h ed i a g n o s t i cv a l u eo fu l t r a s o u n d c o m p a r e d w i t hn e r v ec o n d u c t i o nv e l o c i t y i nc a r p a l t u n n e l s y n d r o m e[J].I n t JR h e u m D i s,2014,17(6):612-620.[17]陈飘飞,刘超美,曹婷婷.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37(2):180-182.[18] F u j i m o t oK,K a n c h i k uT,K i d oK,e t a l.D i a g n o s i so f s e v e r ec a r p a lt u n n e ls y nd r o me u s i n g n e r v e c o n d u c t i o n s t u d y a n d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J].U l t r a s o u n d M e d B i o l,2015,41(10):2757-2580.[19] G u p t aR,G r a y M,C h a oT,e ta l.S c h w a n nc e l l su p r e g u l a t ev a s c u l a r e n d o t h e l i a l g r o w t hf a c t o rs e c o n d a r y t oc h r o n i cn e r v ec o m p r e s s i o n i n j u r y[J].M u s c l eN e r v e,2005,31(4):452-460.[20] C h e n J,C h e nL,W uL,e t a l.V a l u eo f s u p e r bm i c r o v a s c u l a ri m a g i n g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c a r p a lt u n n e ls y n d r o m e:c o m p a r e d w i t hc o l o rD o p p l e ra n d p o w e rD o p p l e r[J].M e d i c i n e(B a l t i m o r e),2017,96(21):e6862. [21] M aY,L iG,L iJ,e ta l.T h ed i a g n o s t i cv a l u eo fs u p e r bm i c r o v a s c u l a r i m a g i n g(S M I)i n d e t e c t i n g b l o o d f l o ws i g n a l s o fb r e a s t l e s i o n s:a p r e l i m i n a r y s t u d yc o m p a r i n g S M It oc o l o rD o p p l e r f l o wi m a g i n g[J].M e d i c i n e(B a l t i m o r e),2015,94(36):e1502.[22] R a h m a n iM,G h a s e m iE s f e A R G,V a z i r i-B o z o r g S M,e ta l.T h e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i cc o r r e l a t e so fc a r p a l t u n n e l s y n d r o m e 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n o r m a l e l e c t r o d i a g n o s t i c t e s t s[J].R a d i o lM e d, 2011,116(3):489-496.收稿日期:2018-08-10编辑:武峪峰㊃381㊃‘临床荟萃“2019年2月20日第34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20,2019,V o l34,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篇一一、引言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部麻木、疼痛和肌肉无力等症状。
由于腕管内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受到压迫,导致手部功能受损。
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XX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年龄XX-XX岁,均经过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2. 手术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术前进行常规准备,包括术前评估、手术标记等。
手术过程中,通过关节镜观察腕管内部结构,松解受压的正中神经,同时对腕管内的瘢痕组织进行清理。
术后进行康复训练。
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
三、结果1. 手术情况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XX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为XXml。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 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随访X-X个月,患者的手部麻木、疼痛和肌肉无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3. 并发症情况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为轻度的手部肿胀和疼痛,经过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后均得到缓解。
四、讨论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通过关节镜观察腕管内部结构,可以更准确地找到受压的正中神经,松解受压的神经并清理腕管内的瘢痕组织,从而减轻手部麻木、疼痛和肌肉无力等症状。
此外,该手术方法具有较小的手术创伤和较短的康复时间,可以快速恢复患者的手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传统的开放手术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和较长的康复时间,而关节镜下腕管松解术则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方式实现相同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