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农村寄宿学校管理、提高农村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的提案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17.76 KB
- 文档页数:3
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实施方案范文实施方案: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一、背景与目的农村学校学生的营养状况一直存在较大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或食物供给不全,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发育迟缓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村学校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学习效果,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的目的是: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餐,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实施内容1.饮食结构调整通过调整学生的饮食结构,提供适宜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充分满足学生身体发育和学习所需。
具体措施如下:(1)确保每天提供三餐,早餐要提供主食、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2)增加肉类、鱼类和蛋类的供应,适当增加乳制品和豆制品的摄入量,保证学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3)增加蔬菜、水果和坚果类的供应,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优化营养餐配方通过优化营养餐配方,确保饮食的均衡和合理。
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合理的食谱,尽量选择当地的食材,确保学生能够摄入新鲜的食品。
(2)控制盐的使用量,减少学生的钠摄入。
(3)提高食物的烹饪技术水平,增加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3.加强学生的营养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营养教育,增强学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营养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宣传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均衡饮食,什么是健康的营养。
(2)设置营养教育课程,将营养知识纳入学校的正式教学计划中,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3)组织学生参与种植、养殖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食物的生长过程,增加对食物的珍惜和了解。
4.建立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及时了解实施效果,适时调整实施方案。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学生身高、体重、体脂等指标的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2)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营养改善方案的满意度和实施效果。
(3)根据监测与评估结果,适时调整方案的实施内容和方式。
义务教育寄宿制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其健康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原则1.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有效实施。
2.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营养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改善计划。
3.坚持公开透明、社会监督的原则,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
三、实施范围与对象本计划实施范围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对象为在校寄宿学生。
四、主要内容1.营养餐供应(1)制定营养餐供应标准,确保学生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
(2)建立营养餐供应机制,由学校食堂或指定餐饮单位负责供应营养餐。
(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营养餐的卫生安全。
2.营养宣传教育(1)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及家长的营养健康意识。
(2)制定营养健康指导手册,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建议。
3.营养监测与评估(1)建立学生营养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状况监测。
(2)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五、保障措施1.经费保障(1)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营养改善计划所需经费。
(2)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营养改善计划,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2.制度建设(1)建立健全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职责。
(2)制定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规范,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人员培训(1)加强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和餐饮单位员工的营养知识培训。
(2)组织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家长及学生的营养健康素养。
4.监督检查(1)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六、实施步骤1.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和任务。
2.落实经费保障,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
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农村学校学生的营养状况一直都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身高矮小、营养不良、贫血率高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学习成绩,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全面科学的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实施方案,是迫切需要的。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业发展。
2. 原则:(1)科学合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需求,制定合理的营养配餐方案。
(2)全员参与: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3)持续改进:根据实施效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方案,不断改进。
三、具体措施1. 食堂改造:农村学校的食堂设施和条件较差,需要改造和提升。
新设备的投入将有助于提供更多种类的食物和更好的烹饪环境,提高餐饮安全和食品质量。
2. 营养配餐: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长需求,制定不同阶段的营养配餐方案。
确保学生每餐都能摄入到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全面均衡的营养物质。
3. 宣传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
宣传手段可以包括课堂宣讲、展板、宣传册等,提高学生和家长的营养意识。
4. 动员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组织家长会议,介绍学生的营养需求和改善计划。
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营养情况,并提供健康食谱和烹饪方法。
5. 营养监测与评估:定期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等营养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建立学生营养改善的评估机制,评估方案的实施效果和改进措施的效果。
6. 社区合作:积极与学校周边社区合作,争取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工作。
可以邀请社区营养专家、医生等,为学校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四、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第1年):进行食堂改造,提升食堂设施和条件。
开始制定营养配餐方案,宣传教育工作启动。
2. 第二阶段(第2-3年):全面推行营养配餐方案,每月举行一次家长会议。
农村寄宿学校建议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选择到城市读书,而农村寄宿学校成为了他们的一个重要选择。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需求,我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寄宿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得到重视。
校舍、食堂、宿舍等建筑需要符合安全、卫生、舒适的标准,同时要保证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此外,学校应该配备图书馆、实验室、体育设施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
2. 提高教学质量农村寄宿学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要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农村寄宿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离开家庭,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关注。
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生活管理,提供良好的饮食和住宿条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农村寄宿学校应该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学校也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家校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5. 加强文化、体育和艺术教育农村寄宿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文化、体育和艺术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体育比赛和艺术表演,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农村寄宿学校在建设和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希望相关部门和学校能够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为农村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小学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方案
1. 让孩子们吃得饱饱,身体棒棒!咱农村小学的营养改善计划就是要给孩子们提供又美味又营养的食物呀!你看城里孩子吃得好,咱农村孩子也不能差呀!比如每天早上给孩子们准备一杯热牛奶,一个鸡蛋,这多好啊!
2. 咱得让农村娃也能茁壮成长,营养改善计划就是助力呀!就像给小树苗施肥一样,让他们快快长大。
是不是可以每周来几次水果呀,像甜甜的苹果、多汁的橙子,孩子们肯定超爱吃!
3. 哎呀呀,想想那些农村的孩子们,多需要营养改善呀!这可不仅仅是一顿饭,这是成长的助力呀!这不就像给他们的小火箭加燃料一样吗?弄一些营养丰富的套餐,比如红烧肉配蔬菜,那多香啊!
4. 孩子们的健康最重要了,不是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就是为此而存在呀!好比是给孩子们打造了一个营养宝库。
可以让学校的厨房变身为魔法厨房呀,做出各种美味又营养的食物,比如香香的肉包子!
5. 咱得好好关心农村的孩子们呀,营养改善计划可不能马虎!这就像给他们铺上了一条健康大道。
要不要定期给他们煲些营养汤呢,那浓浓的香味肯定让孩子们很开心!
6. 农村孩子的营养可得跟上呀,不然怎么和城里孩子比呢?营养改善计划就是关键呀!就如同给他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比如可以弄些美味的糕点作为加餐,孩子们肯定会很惊喜!
7. 哇塞,为了农村孩子的未来,营养改善计划太重要啦!这简直是给他们的成长注入了强大活力呀!是不是引入一些当地的特色美食呢,既营养又有家乡味,多棒呀!
8. 农村义务教育的学生们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呀,营养改善计划就是这份心意呀!可以想象这是给他们建设了一个充满爱的美食乐园。
弄一些色彩丰富的蔬菜沙拉,让吃饭也变得有趣起来!总之,必须要用心让农村孩子吃得好,长得好!。
2024年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实施方案范文一、引言当前,中国农村学校学生营养问题凸显,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效果。
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营养水平,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制定并实施营养改善方案势在必行。
本实施方案旨在针对农村学校学生营养问题,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加强营养教育和开展体育活动等措施,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营养水平,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2)改善农村学校学生的饮食结构,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3)增强农村学校学生的体质素质,促进他们的身体素质提升。
(4)增强农村学校学生的营养意识和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2. 原则(1)科学性:制定方案应基于科学的营养需求和发展规律,并充分考虑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2)先进性: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参考相关政策和标准,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可操作性:方案应具体明确,易于实施和监管,能够在农村学校得到有效落实。
(4)全员参与:方案的实施需广泛动员农村学校各方力量,形成合力,确保每位学生受益。
三、具体措施1. 饮食供应措施(1)校园餐饮改进:优化校园餐饮服务,提供丰富、均衡的膳食。
加强对标准化餐饮的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对标准化餐饮的认知和接受度。
(2)营养餐点推广:推行每日至少一餐有肉、有菜、有豆制品的营养餐点,确保学生摄入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农产品供应:优先选择当地农产品作为校园餐饮的主要食材,推动农产品优先进校园,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供应链。
2. 营养教育措施(1)营养知识普及:通过开展营养知识课程和宣传活动,普及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提高他们对营养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2)健康饮食示范:通过组织营养师和专业厨师定期在农村学校的教室或餐厅进行健康饮食示范和烹饪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健康饮食的乐趣。
(3)饮食环境改善:改善校园餐厅的饮食环境和卫生条件,严格落实餐具消毒制度,保障学生就餐的安全和健康。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3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随着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广泛普及和全面发展,营养改善计划已成为了农村学校关注的重要议题。
为了确保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将提出一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1.实施目标本计划旨在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的饮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促进健康成长,保障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1)提供均衡全面的膳食。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食物,确保主食、蔬菜、水果、蛋类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2)改善餐饮安全和卫生。
确保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法规,保障学生的餐饮安全。
(3)提供食物多样化选择。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和饮食文化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饮食选择。
2.实施内容(1)食材采购。
通过与当地农产品供应商合作,在保证优质食材的基础上,降低成本,确保食材的安全、新鲜和营养。
(2)餐饮指导与营养配餐。
聘请专业的营养师为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并定期进行调整,确保学生每餐都摄取到多种营养。
(3)加强师生健康教育。
通过课堂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学校师生对健康生活和饮食习惯的认识。
鼓励学生摄入均衡的营养,减少高糖、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4)建立监管机制。
加强食堂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饭菜品质符合标准,并定期组织对饮食方案的评估和监测。
3.实施步骤(1)立项和审批。
学校相关部门对营养改善计划进行立项,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2)制定实施方案。
学校相关部门与专业人士共同制定针对本校的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确保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3)设立专项经费。
学校会同财务部门批复营养改善计划经费,并确保专款专用。
(4)实施与督导。
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阶段,相关部门负责监督餐饮、食材供应等各项工作,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4.实施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实施的效果,学校将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对营养改善计划进行定期评估。
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饮食习惯改善情况、学生对餐饮服务的满意度等指标。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2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一)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进而影响到我国农村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
为了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本项目旨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增强学生食欲,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全面发展。
提升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2. 任务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餐。
加强营养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的营养意识。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设施。
以下是具体实施方案:(一)营养餐供应1. 营养餐标准确保每人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和生理需求,合理搭配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2. 营养餐来源与当地农业部门合作,优先采购本地农产品,保障食材新鲜、安全。
与企业合作,引入优质食材,提高营养餐质量。
3. 营养餐配送建立营养餐配送体系,确保食材新鲜、安全、及时送达学校。
定期对配送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二)营养宣传教育1. 开展营养知识讲座邀请营养专家定期为师生和家长举办营养知识讲座,提高营养意识。
2. 制作宣传资料设计制作营养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发放给学生和家长。
3. 开展营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营养主题活动,如营养知识竞赛、营养食谱设计等。
(三)学校食堂设施改善1. 建设标准化食堂改建、扩建学校食堂,确保食堂设施齐全、卫生条件达标。
2. 培训食堂工作人员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培训,提高饭菜质量。
3. 监管食堂食品安全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定期对食堂食品安全进行检查。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二)一、背景与意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饮食改善1.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制定合理的营养摄入标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确保每个小学生每天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2.食物供应商选择:与当地农户合作,提供新鲜、健康的食材。
优先选择本地的农产品,以支持当地农民。
3.营养餐制度:每个小学生都能享受到一顿免费的营养餐。
制定周菜谱,确保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4.食品储存和处理:建立适当的食品储存设施,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加强食品处理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第三部分:营养知识和教育1.营养教育课程:设计适合小学生的营养教育课程,包括营养知识、膳食指导和饮食习惯的培养。
将课程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并定期进行复习和测试。
2.健康教育活动:组织营养教育活动,包括营养讲座、营养知识竞赛和饮食健康活动,以增加学生对营养的认识和兴趣。
3.家长参与:与家长合作,提供营养指导和建议。
组织家长会,介绍学校的营养计划和措施,并鼓励家长在家中也提供均衡的饮食。
第四部分:学校卫生条件改善1.食堂卫生:加强食堂的清洁和卫生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食堂设备,确保食物安全。
2.饮用水安全:改善学校的饮用水设施,提供安全、干净的饮用水。
定期检测水质,确保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
3.卫生设施:改善学校的卫生设施,包括厕所和洗手设施。
确保学生有干净、方便的卫生条件,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第五部分:评估和监督1.定期评估:制定评估指标和方法,定期评估农村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改善计划。
2.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包括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的监督。
定期检查学校的饮食和卫生情况,确保改善计划的有效实施。
第六部分:可行性分析本方案的实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教育和卫生领域的预算来支持该计划。
同时,可以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捐助和赞助,以筹集资金和资源。
此外,政府还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研究和评估,以保证改善计划的有效实施。
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农村学校学生的饮食和营养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许多农村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身体发育不良、智力发育迟缓等问题。
为了改善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制定一项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设定1. 提高农村学生的营养摄入水平,确保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2. 改善农村学生的饮食结构,健康饮食习惯得到培养和推行。
3. 提高农村学生的体质素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三、实施措施1. 加强农村学校的食堂建设为了改善农村学校的饮食条件,提高供餐质量和营养价值,需要加强对食堂的建设。
建设食堂应该符合卫生要求,配备先进的设施和设备。
同时,增加食堂的用餐场地,提高学生用餐的舒适度。
学校应该对食堂进行专门的管理,确保供餐质量和营养卫生安全。
2. 加强农村学校的菜品供应为了保证农村学生的饮食均衡,学校应该增加菜品的供应种类。
保证每餐都有主食、荤菜、素菜和水果等,丰富学生的餐桌。
同时,学校应该注重食品的质量,选用新鲜、无污染的食材,确保学生吃到健康、安全的食品。
3. 传播健康饮食知识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健康饮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定期开展营养知识讲座,通过讲解精彩案例,形式生动,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健康饮食活动,如学生食品安全调查、饮食健康调查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4.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学校应与农村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向家长传递学生营养改善的信息,促使家庭加强对学生饮食的关注,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家长学校活动,邀请专家给家长进行一些饮食健康知识的讲座,提高家长的饮食健康素养。
5. 加强学校体育活动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体育俱乐部,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体育场地和器械。
关于改善农村寄宿学校管理、提高农村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的
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830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830号提案内容
2012-02-24
案由:关于改善农村寄宿学校管理、提高农村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的提案
提案人:任勇吴鸿王西林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教育部办理
主题词:儿童教育
近年来随着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国家实施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显现更多集中的寄宿制学校。
寄宿制学校促进了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一是寄宿学校食宿问题严峻。
农村寄宿学校中42%的没有餐厅。
生均宿舍面积仅为2.3平方米,人均床位数为0.7,相当多的寄宿学校的宿舍缺乏保暖、降温、洗浴、晾晒、安全等基本生活设施。
二是寄宿学校公共安全问题。
只有59%的学校给学生配有取暖设备,且大部分取暖设备均为煤炉;而学校只有27%的学校配有灭火器,6%的学校配有消防栓,没有一所学校配有一氧化碳报警器或其他烟雾监测器。
三是学生营养健康发育迟缓。
有近50%的寄宿学生一天只吃两顿饭,农村寄宿学生比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平均身高矮了9厘米,23%的寄宿学生身高小于世界卫生组织平均身高标准减去两个标准差。
为此建议:一、国家和地方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按比例配齐专职管理人员,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建设食堂,全面推广学生营养餐,让孩子们都能吃上有营养的热饭菜。
二、应尽快建立健全宿舍安全、食堂卫生等管理制度,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三、明确当地医院负责寄宿制学校卫生防疫工作,条件具备时应在学校设立卫生室或校医;四、在师范类大学、大专、中专学校设立寄宿制学校管理专业,培养一批专门从事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高、中、初级人才队伍。
2830号提案复文
2012-0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1年10月18日以教提案〔2011〕115号文函复:
任勇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改善农村寄宿学校管理、提高农村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的提案》收悉。
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先后实施了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并在2006年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了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这些工程(机制)均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包括学生食堂建设)作为重点建设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今后我们将继续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初中工程”等义务教育专项工程,努力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2010—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将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内容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支持县镇学校扩容改造,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问题;二是用于农村学校仪器设备、图书、多媒体(信息技术)远程教学设备配备。
2011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实施了“初中工程”二期,继续改善农村(含县镇)初中特别是寄宿制初中的学生校内食宿条件,建设内容以学生宿舍、食堂(伙房)和厕所等学生生活设施为主,兼顾建设必要的体育场地,取暖、供水设施,床具、炊具等设备购置。
加快消除“大通铺”、校外租房、学校供餐能力不足等现象,满足路途较远学生和农村“留守儿童”寄宿需求,有效改善学校供餐条件。
二、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
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关系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工作。
自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一补”政策,增加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2010年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天3元,全年750元、初中每生每天4元,全年1000元(学生每年在校天数按250天计算)。
2010年中西部有1228万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一补”,覆盖率为47%(2010年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寄宿生为2600万人)。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要求,我部与财政部就开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进行了多次研讨,拟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通过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逐步提高对农村学生的膳食补助水平,不断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目前两部已就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达成一致意见,拟报送国务院批准后,于2011年秋季开学启动实施。
三、关于健全学校宿舍、食堂等管理制度
2001年我部与原国家经贸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
2002年我部与卫生部联合制定印发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加强中小学生营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意见》。
同时参照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
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公通字〔2010〕38号)中有关校园安保人员配备和工资政策,研究制订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地方政府落实专项经费,保障学校聘用合格的食堂工作人员,解决农村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配备和工资问题。
四、关于设置寄宿制学校管理专业
关于在师范类大学、大专、中专学校设立寄宿制学校管理专业一事,我们将按照《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9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定,根据专业设置条件,在严格进行专业设置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相应决定。
非常感谢你们对教育问题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中国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