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地球仪与地图
- 格式:docx
- 大小:740.14 KB
- 文档页数:8
第四章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1)含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
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图示起始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赤道:与两极点距离相等的纬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是半圆形弧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赤道长度基本相等)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到两极缩成一点作用指示南北方向(有限方向,北极是地球最北端,南极是地球最南端)指示东西方向(无限方向,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经度(二面角)纬度(线面角)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线)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③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④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4)东西经、南北纬的判断①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向北增加是北纬,用“N”表示,向南增加是南纬,用“S”表示,向东增加是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加是西经,用“W”表示。
②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若图示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为北半球俯视图,所示纬线为北纬(图1);若图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所示纬线为南纬(图2)。
专题01 地球仪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一、经纬度的判断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见下图)(1)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断:(2)纬度及南北纬的判断: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纬线为北纬(图1),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纬线为南纬(图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为西经(图1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
二、经纬网定位置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1)经纬网图上经纬度位置的确定。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
如上图中A点为(23°26′N,70°E),B点为(23°26′N,135°W),C点为(66°34′S,45°W)。
(2)根据北极星仰角确定纬度在北半球,北极星仰角即为当地地理纬度。
2.确定半球位置可根据经纬度确定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等。
3.确定区域位置根据经纬度确定所在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大洲、大洋等区域。
三、经纬网定方向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1)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2)确定东西方向: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若分别在东西经,如图所示:若下图中A、B两点经度差<180°时,A在B的西北方向;若下图中A、B两点经度差>180°时,A在B的东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地经纬网图为例)(1)如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专题1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1.什么是地球?地球概况: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
地球内部有地核、地幔、地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人类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知识点2.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地球仪的相关内容:地轴、两极、赤道(1)地轴—①地球自转的假想轴②通过地心,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垂直与赤道平面③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与水平面成66°34′的夹角(2)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
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
(3)赤道—地球上的最大圆,与地轴垂直。
经纬度的划分以及作用 经纬度的划分经度 纬度含义该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 平面间的面面角 本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起始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E ),以西为西经(W ),各180° 以赤道为起始线(0°纬线) 从赤道向南为南纬(S ), 向北为北纬(N ),各90°经线 纬线图示概念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同赤道平行的线 特点 形状半圆圈,且都不平行 自成圆圈,且都平行 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2万千米) 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渐短 知识点3.经纬线变化规律东经度是向东增大西经度是向西增大北纬向北极点方向(向北)增大南纬向南极点方向(向南)增大特殊经、纬线0°、180°经线东西经分界线;20°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赤道、南北极圈、回归线、30°60°纬线(划分高中低纬)作用划分半球20°W 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160°E向东至20°W为西半球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纬度划分定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111千米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为111千米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定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经线:也叫子午线。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考点一 地球仪与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和纬线的特点①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长约2万千米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②纬线特点⎩⎪⎨⎪⎧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4)经度和纬度1.纬度的判断(1)某地的纬度,就是该地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2)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就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3)自南向北数值增大为北纬,数值减小为南纬。
(4)同一经线上纬度相隔1°,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因此,在同一经线上的两点相隔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111千米得到的商。
2.经度的判断(1)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的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的为西经。
(2)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 ,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 =180°-x(x 、y 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2016·湖州选考)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 .① B.② C.③ D.④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①位于西半球B.②位于低纬度C.③位于南半球D.④位于北温带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根据对跖点的含义知,乙地的地理坐标为(30°N,135°W)。
读图知④地符合条件。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课程内容]1.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3.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4.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和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基本概念]纬线、经线、纬度、经度、比例尺、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体系架构]地球仪与地图考点1地球仪1.纬线和经线纬线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图示起始线赤道:与两极点距离相等的纬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形状圆半圆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相等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特别提醒(1)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平分地球。
(2)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两点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进行判断;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
2.纬度和经度纬度经度图示实质某地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某地经线所在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角)划分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分布规律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东经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划分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0°W ~0°~160°E 为东半球,160°E ~180°~20°W 为西半球特殊经纬度(线)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①0°经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温带、寒带界线3.经纬网(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020届高三地理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地球仪与地图一、单选题读某岛屿示意图,完成1~3题。
1.若图幅面积不变,比例尺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实际表示的面积为原来的( )A.1/2B.2倍C.1/4D.4倍2.该岛屿位于北京的( )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3.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上B.该岛位于大西洋的中部C.该岛属于热带草原气候D.该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C2.A3.D [解析] 第1题,图幅面积与实际面积之比等于比例尺的平方。
据此可知若图幅面积不变,比例尺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实际表示面积为原来的1/4。
第2题,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屿大致位于(144°E,13°30'N),北京的地理坐标为(116°E,40°N),东经度数越大越偏东,北纬度数越大越偏北,因此该岛屿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第3题,据上题岛屿的地理坐标可知,该岛屿位于太平洋亚欧大陆东部低纬度地区,应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
读“金砖五国”轮廓图,回答4~5题。
4.关于“金砖五国”首都相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在②的西北方向B.②在③的西南方向C.③在④的西北方向D.②在⑤的东南方向5.图示“金砖五国”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俄罗斯B.巴西C.南非D.中国[解析] 4.B 5.C 第4题,读图可知,莫斯科位于55°N、40°E附近,巴西利亚位于15°S、45°W附近,①(莫斯科)在②(巴西利亚)的东北方向。
③(北京)位于40°N、120°E附近,②在③(北京)的西南方向。
③在④的东北方向。
②在⑤的西北方向。
第5题,图幅面积越大,且实地面积越小,则比例尺越大。
故“金砖五国”中南非的比例尺最大。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图K1-1),回答6~9题。
6.图中M点对跖点的坐标是( )A.(30°S,20°E)B.(30°S,160°W)C.(30°N,20°E)D.(30°N,160°W)7.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和正西方向分别前进100 千米,则其最终位置是( )A.回到M点B.在M点正西方C.在M点正东方D.在M点东南方8.O和P两点之间的纬线段长度约是( )A.4440 千米B.3330 千米C.2220 千米D.1820 千米9.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C.一直向西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6.D7.C8.C9.D [解析] 第6题,根据互为对跖点的两地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经度数互补且东西经相反的特点,在读出M点坐标的前提下即可得出结论。
第7题,向正南、正北走是沿经线走,而向正东和正西走则是沿纬线走。
根据相同距离所跨经纬线度数特点可推知,其最终位置是在M点正东方。
第8题,O、P均位于60°S纬线上,两点经度差为40°,两点之间的纬线距离为40°×111千米/1°×cos60°,约为2220 千米。
第9题,M、N位于30°S纬线上,飞机从M点到N点的最短航线为经过M、N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故飞机飞行的方向为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图为我国某学校平面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面为四位同学读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甲:正午时教工车辆为防晒,多停放在①地停车场B.乙:②地与后门的直线距离约为360 米C.丙:③地位于办公楼的西北方向D.丁:教学楼朝向④地的窗户全年能看到日出11.若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1倍,图幅面积要增大( )A.1倍B.2倍C.3倍D.4倍10.B 11.C [解析] 第10题,图示我国,①地在教学楼西侧,正午时有太阳曝晒,不适合停车;③地位于办公楼的西南方向;④地位于教学楼北侧,朝向④地的窗户不可能全年看到日出;根据比例尺测算可以确定,②地与后门的直线距离约为360 米。
第11题,比例尺放大1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面积为原面积的4倍,所以原图幅面积要增大3倍。
读图,完成12~14题。
12.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13.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D.乙处比例尺最小14.若一架飞机从甲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丁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12.B 13.D 14.C解析:第12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与180°经线的经度差相同,均为5°,而乙地位于赤道附近距180°经线的实地距离最大,但到达时间相同,所以从乙出发的船速度最快。
第13题,甲、乙、丙附近的三个阴影区域,跨经度数相同,纬度越高,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反之越大。
所以乙处实地范围最大,甲处最小,图幅相等时,三地比例尺大小关系为甲>丙>乙。
第14题,丁在甲东面,方向向东,甲、丁都在北半球,大圆距离先靠近北极点,再远离北极点。
所以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3/4。
读图,完成15~16题。
15.若②图比例尺为1∶N,则①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A.2∶N1∶2N B.1∶2N2∶NC.2∶N4∶N D.1∶2N1∶4N16.若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为1.84 cm,则①图的比例尺约为( )A.1∶3 000 000 B.1∶30 000 000C.1∶300 000 D.1∶30 00015.A 16.B解析:第15题,两图面积之比等于比例尺之比的平方,据此计算知①图、③图的比例尺分别为2∶N、1∶2N。
第16题,结合图示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55 km,根据比例尺公式即可计算出①图的比例尺约为1∶30 000 000。
假设甲、乙两图中各标注有一岛分别称为甲岛和乙岛,其位置与轮廓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7-18题。
17. 关于两岛中A、B两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点位于(15°N,105°W)B. B点位于(48°S,150°W)C. 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D. 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18. 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岛位于东半球B. 乙岛位于太平洋C. 乙岛面积比甲岛大D. 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大17. D 18. D【解析】第1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A点位于(15°S,105°E),B点位于(48°N,150°W);根据A、B点的经纬度,可知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
第18题,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岛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乙岛位于南印度洋。
根据两图经纬度间隔度数大小可知,甲岛经纬度间隔度数大,表示实际面积大,比例尺较小,乙岛经纬度间隔度数小,表示实际面积小,比例尺较大。
二、综合题19.目前我国已建有五座极地科考站,其分布如图K1-6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K1-6(1)长城站(62°13'S)、中山站(69°22'S)、昆仑站(80°25'S)、黄河站(78°55'N)四科考站中距极点最近的为,相距最近的两科考站是。
(2)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是昆仑站(80°25'S,77°07'E)的物资补给中转站,试计算其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多少。
(3)若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62°13'S,58°58'W)飞往中山站,说出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
(4)图中五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判断其与其他四个科考站的相对位置。
【答案】(1)昆仑站中山站和昆仑站(2)1221 千米(3)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4)长城站长城站位于中山站、泰山站和昆仑站的西北方向,位于黄河站的西南方向。
[解析] 第(1)题,昆仑站纬度最高,距极点最近。
四站中,中山站和昆仑站相距最近。
第(2)题,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经度相隔较小,纬度相隔约11°,同一经线上纬度1°相差约111 千米,故两科考站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1221 千米。
第(3)题,由于自长城站至中山站的最短航线是过这两点大圆的劣弧段,故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第(4)题,先判断从南极上空看的地球自转方向,再确定图中靠近中山站的90°为90°E。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而东西方向则要依据“舍远取近”的原则,将两点置于经度间隔小于180°的范围内判断。
20.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极地科考活动,目前已建有四个极地科考站,其分布如下面两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是昆仑站(80°25′01″S,77°06′58″E)的物资补给中转站,其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B.1 020千米C.1 220千米D.1 420千米(2)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62°13′S,58°57′W)飞往中山站,其最短的航线是________________。
(3)图示的四个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方向,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方向。
【答案】(1)C(2)先向东南方飞,再向东北方飞(3)长城站西北东南【解析】(1)中山站和昆仑站经度差44′18″,可以近似地认为两站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约11度,其实际距离约为11°×111千米≈1 220千米。
(2)长城站与中山站均位于南半球较高纬度,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两站之间的最短飞行航线应是过两地的大圆的那段劣弧。
(3)从经纬度信息看,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其他三个均位于东半球。
根据黄河站与中山站的半球位置,可知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北方;根据黄河站的位置图,可以判断出其经度为东经10多度,根据第(1)题题干可知中山站的经度为东经76度多,因而可知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