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 格式:pptx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15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万以内数的加减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将两个万以内的数相加,得到正确的结果。
2. 万以内数的减法运算:从万以内的数中减去另一个万以内的数,得到正确的结果。
3. 进位与退位的处理:在进行加减运算时,遇到进位与退位现象,能正确处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进位与退位的处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运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3. 教学场地准备完毕,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的要求,编写剩余的十个章节。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加减法,引出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2. 讲解新课:讲解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的规则。
3. 示例演示:教师展示几个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运算过程。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八、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万以内的加减法知识总结一、基本概念在数学中,加法和减法是两种基本的算法,用于对数字进行运算。
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加,而减法是指从一个较大的数字中减去一个较小的数字。
二、加法运算1.加法的定义: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加法的结果称为和。
2.加法的性质:-交换律:a+b=b+a。
换句话说,加法运算的顺序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结合律:(a+b)+c=a+(b+c)。
换句话说,加法运算的括号位置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加法零元:a+0=a。
任何数字与0相加都等于它本身。
-加法逆元:对于任何数字a,存在一个数字b,使得a+b=0。
这个数字b被称为a的加法逆元。
3.十进制加法的步骤:-对应位相加,得到该位的和。
-若该位的和大于等于10,则将个位数写在该位上,同时在十位上进1-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位都相加完毕。
三、减法运算1.减法的定义:减法是指从一个较大的数字中减去一个较小的数字,得到结果。
减法的结果称为差。
2.减法的性质:-减法的逆命题:a-b=c等价于b+c=a。
-减法的简化:若减法式子中包含两个相等的数字,差等于0。
3.十进制减法的步骤:-对应位相减,得到该位的差。
-若被减数小于减数,则从上一位借1,然后再进行相减。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位都相减完毕。
四、进位借位1.进位:在加法中,当其中一位的和大于等于10时,需要将个位数作为该位的和写下,并将十位数作为进位加到高位上。
2.借位:在减法中,当被减数的其中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时,需要向高位借1,然后再进行相减。
五、编写算式1.加法算式:加法算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a+b=c。
其中,a和b是被加数,c是和。
2.减法算式:减法算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a-b=c。
其中,a是被减数,b是减数,c是差。
六、练习题下面是一些练习题,帮助加深对万以内加减法的理解和应用。
加法练习题:1.2368+749=?2.5483+901=?3.4381+749=?4.6238+964=?减法练习题:1.7234-548=?2.3487-901=?3.6200-84=?4.8432-685=?回答所有的练习题后,请核对答案并进行自我评估。
万以内数加减法的口算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能力是必备的基本技能。
掌握好这种技巧,不仅能提高运算速度,还能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方法,帮助大家轻松掌握这一技能。
二、口算加法的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将两个数按照相同数位进行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
2.从低位开始相加:从个位开始,将两个数的对应位相加。
如果相加结果大于等于10,需要进位。
3.进位处理:当相加结果大于等于10时,需要向前一位进位。
例如,
7+5=12,需进位,结果为2,记作12。
4.继续按照相同数位对齐的原则,从十位开始逐位相加,并处理进位,直到万位。
三、口算减法的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将两个数按照相同数位进行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
2.从低位开始相减:从个位开始,将两个数的对应位相减。
如果相减结果小于0,需要借位。
3.借位处理:当相减结果小于0时,需要从高位借位。
例如,8-3=5,无需借位;13-8=5,需从十位借位,结果为5。
4.继续按照相同数位对齐的原则,从十位开始逐位相减,并处理借位,直到万位。
四、实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1.熟练掌握加减法口算方法,有助于提高运算速度。
2.在进行口算时,注意保持相同数位对齐。
3.遇到进位或借位时,要正确处理,避免出错。
4.多进行练习,熟能生巧。
五、总结与建议
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方法,对于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日常生活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要想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关键在于多加练习,积累经验。
万以内加减知识点总结一、加法知识点总结1. 数学符号加法运算用加号“+”表示,例如:3+4=7。
2. 进位进位是在加法运算中,当某一位的和大于等于10时需要向前一位进位。
如:68+37,个位数8+7=15,需要向十位进位,十位数6+3+1(进位)=10。
3. 加法运算规律(1)交换律:加法中,数的次序不变,和不变,例如:3+4=4+3。
(2)结合律:加法中,可以将三个数两两相加,然后再相加,结果不变,例如:(3+4)+5=3+(4+5)。
4. 加法计算方法(1)竖式计算法:按位相加,注意进位。
例如:256+3472 5 6+ 3 4 7---------6 0 3(2)列竖式计算法:将加数和被加数按位排列,然后按位相加。
例如:256+347256+347---------603(3)无进位加法:分割法,逐位相加不进位。
例如:98+3798中9+3=12,不进位,8+7=15,需要进位,所以结果为125。
5. 加法的应用加法可以用于计算物品的数量、计算时间的增加、计算两个数之和等等。
二、减法知识点总结1. 数学符号减法运算用减号“-”表示,例如:7-3=4。
2. 借位借位是在减法运算中,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向高位借位,使得减法运算成立。
如:72-49,个位数2小于9,需要向十位借位。
3. 减法运算规律(1)减法反运算律:减法中,减数与差的和等于被减数,例如:7-3=4,3+4=7。
(2)减法组合律:减法中,可以将两个减数的差与其中一个减数的差相加,结果不变,例如:(7-3)-(4-2)=(7-4)-(3-2)。
4. 减法计算方法(1)竖式计算法:按位相减,注意借位。
例如:564-2375 6 4- 2 3 7---------3 2 7(2)列竖式计算法:将减数和被减数按位排列,然后按位相减。
例如:564-237564-237---------327(3)退位减法:当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时,需要向高位借位。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能够熟练地进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将两个万以内的数相加,得到的结果仍然是万以内的数。
2. 万以内数的减法运算:从万以内的数中减去另一个万以内的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万以内的数。
3. 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先进行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运算。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运算。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实例,引出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讲解与演示:用实物或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运算。
3. 练习与讨论:设计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分组讨论解题策略。
4. 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如运算顺序等。
5. 游戏教学: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加减法运算。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和顺序。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万以内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分组讨论的记录,评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万以内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如进位、退位等现象。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加减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长度等。
3.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探讨加减法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
三年级数学万以内加减法一、万以内加减法的知识点。
1. 数位对齐。
- 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例如计算345 + 231时,个位上的5和1对齐,十位上的4和3对齐,百位上的3和2对齐。
- 减法也是如此,如计算567-345,个位7与5对齐,十位6与4对齐,百位5与3对齐。
2. 加法计算方法。
- 从个位加起。
例如计算123 + 456,先计算个位3+6 = 9,再计算十位2 +5=7,最后计算百位1+4 = 5,结果是579。
- 如果某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例如计算289+346,个位9+6 = 15,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写5;十位8+4+1(进位的1)=13,满十向百位进一,十位写3;百位2+3 + 1(进位的1)=6,结果是635。
3. 减法计算方法。
- 从个位减起。
例如计算789 - 567,先算个位9-7 = 2,再算十位8-6 = 2,最后算百位7 - 5=2,结果是222。
- 如果某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例如计算432-158,个位2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12 - 8 = 4;十位3被借走1剩2,2-5不够减,再从百位退一当十,12-5 = 7;百位4被借走1剩3,3-1 = 2,结果是274。
二、典型例题。
1. 加法例题。
- 例1:计算234+123- 解:个位4+3 = 7,十位3+2 = 5,百位2+1 = 3,所以234+123 = 357。
- 例2:计算345+567- 解:个位5+7 = 12,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写2;十位4+6+1(进位的1)=11,满十向百位进一,十位写1;百位3+5+1(进位的1)=9,所以345 + 567=912。
2. 减法例题。
- 例1:计算567 - 345- 解:个位7-5 = 2,十位6-4 = 2,百位5-3 = 2,所以567-345 = 222。
- 例2:计算432-158- 解:个位2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12-8 = 4;十位3被借走1剩2,2-5不够减,再从百位退一当十,12 - 5=7;百位4被借走1剩3,3-1 = 2,所以432-158 = 274。
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法则在数学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对于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算法则:加法法则:1.加零法则:任何数加上零等于它本身,即a+0=a。
2.加法交换律:加法运算的结果与加数的顺序无关,即a+b=b+a。
3.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的结果与加数的分组顺序无关,即(a+b)+c=a+(b+c)。
4.进位法则:当两个数相加时,如果每位相加的结果超过9,则需要向前一位进位。
例如,计算4567+3568:```4567+3568------```1.个位相加:7+8=15,进位12.十位相加并加上进位:6+6+1=13,进位13.百位相加并加上进位:5+5+1=11,进位14.千位相加并加上进位:4+3+1=8减法法则:1.减零法则:任何数减去零等于它本身,即a-0=a。
2.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减法可以看作是加法的逆运算,即a-b=a+(-b),其中-a表示b的相反数。
3.减法结合律:减法运算的结果与减数的顺序无关,即(a-b)-c=a-(b+c)。
例如,计算7536-4567:```7536-4567------2969```1.个位相减:6-7不足,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变成16-7=92.十位相减并借位:3-6不足,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变成13-6=73.百位相减并借位:5-5=0。
4.千位相减:7-4=35.因此,7536-4567=2969这些是万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本法则,根据这些法则,我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加减法计算。
通过不断练习和应用这些法则,我们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20道万以内加减法应用题1.学校图书馆原有图书3200 本,又新买了800 本,现在图书馆一共有多少本图书?-解析:这是一道简单的加法应用题。
要求现在图书馆一共的图书数量,就是用原有的图书数量加上新买的图书数量,即3200 + 800 = 4000(本)。
2.商店里一台电视售价2800 元,一台冰箱售价3500 元,买这两件电器一共要花多少钱?-解析:本题也是加法应用,把电视的价格和冰箱的价格相加,可得总共花费:2800 + 3500 = 6300(元)。
3.工厂有一批零件,上午生产了1500 个,下午生产了2000 个,这一天共生产了多少个零件?-解析:上午生产数量与下午生产数量之和就是一天生产的零件总数,1500 + 2000 = 3500(个)。
4.小明有2300 元零花钱,他花了800 元买玩具,还剩下多少元?-解析:这是减法应用题,用原有的零花钱减去花掉的钱,就是剩下的钱,2300 - 800 = 1500(元)。
5.仓库原有货物4500 吨,运走了1200 吨,仓库还剩下多少吨货物?-解析:原有货物量减去运走的货物量,可求出剩下货物量,4500 - 1200 = 3300(吨)。
6.一辆汽车装满货物重3800 千克,卸下1300 千克货物后,汽车和剩余货物共重多少千克?-解析:先求出卸下部分货物后剩余货物重量,再加上汽车自身重量(本题未提及汽车自身重量变化,可认为不变)。
剩余货物为3800 - 1300 = 2500千克,所以汽车和剩余货物共重2500千克(这里假设汽车空载重量不计,如果要计算汽车自身重量需额外条件)。
7.学校组织植树活动,一年级种了700 棵树,二年级种了1000 棵树,二年级比一年级多种多少棵树?-解析:用二年级种树的数量减去一年级种树的数量,1000 - 700 = 300(棵)。
8.养殖场有鸡3000 只,鸭2200 只,鸡比鸭多多少只?-解析:同样是减法问题,鸡的数量减去鸭的数量可得:3000 - 2200 = 8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