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
- 格式:ppt
- 大小:4.54 MB
- 文档页数:21
《金色的鱼钩》(通用15篇)2022-12-12《金色的鱼钩》(通用15篇)《金色的鱼钩》篇1长征15* 金色的鱼钩15金色的鱼钩(a、b案)第一课时目的要求:1.读准字音.2.学习第一,二段,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重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 导语.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二.检查预习1. 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2. 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3. 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4. 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三. 分段.1.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2.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四. 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1. 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 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讨论:(1) 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2) 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2)(3) 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3(4) 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单击内容理解4)(5) 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单击内容理解5)第二课时目的要求: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 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二.学习第三段.1. 默读课文第三段.2. 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1) 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2) 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单击内容理解7)(3) 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单击内容理解6)(4) 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单击内容理解8)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可以补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四.巩固练习.(单击巩固练习中的拼音填空,比字组词,词语搭配,选字填空.学生口头练习.)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红军过草地是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终于党、终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金色的鱼钩优秀作文(精彩8篇)金色的鱼钩优秀作文篇一这几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金色的鱼钩》,文章讲述了在长征时期,“我”和两个小战士病了,落队了。
炊事班长留下照顾我们。
干粮很快就吃完了,他就用钓鱼来维持我们的身体。
而他却不吃,最终,他倒在了草地边上。
我把鱼钩留下了,因为——这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辉!读了这篇文章,我心胸澎湃。
老班长钓上鱼,完全可以自己先吃上一部分,然后再给“我”和其他两位小战士吃,而他却不是,当“我们”问他吃了没有,而他总是说:“我吃过了。
”当老班长昏倒了,“我”喂他吃鱼时,老班长竟然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了,你们吃吧!”老班长难道认为自己不行了吗?给自己吃东西,难道是浪费吗?啊!老班长身上闪烁着金子般得光辉!老班长正不是所有革命者的代表吗?我们这一代的'后人将永远记住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和上一辈革命战士的英雄历程!金色的鱼钩作文篇二急急地走上前去,这边是“名家名著”专柜,朱自清、周作人、冰心等作家的作品一本本整齐地排列着?这时,嘟嘟得意的一个劲儿地把它那胖嘟嘟的身子往我身上蹭,嘴里还哼了几声,像是在说:“你是我嘟嘟的好朋友,我可不许别人抢走你。
有一天,天气格外热,火红的太阳烤得人头晕眼花,汗流满面。
《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老班长照顾两位小伤员,每每在没有都系吃的时候,老班长就拿鱼钩去河边钓鱼吃,小伤员吃完后,老班长就把他们吃剩的鱼骨头再啃一啃,最终,老班长牺牲了。
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当小伤员把鱼给老班长吃时,老班长一直说自己已经吃过了,然后再背着两个小伤员吃他们剩下的鱼骨头。
读到这,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心里也油然而生出对老班长的崇敬。
他为了两位小伤员能吃上饭,宁愿自己饿肚子,吃他们剩下的,这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啊!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没有像老班长一样的生活。
父母亲让我们吃好的、穿暖的,我们就像生活在天堂中,和老班长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我们还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不好好学习,不听大人的话,考试考的一塌糊涂,我们怎么还有脸见我们的父母呢?老班长吃的是剩饭我们不吃,我们吃的是汉堡、零食;老班长贫苦的生活我们不过,我们住在温馨的家里,像是荡在摇篮中,多么惬意呀!“金色的鱼钩”象征了老班长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还有他那为别人着想胜过自己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敬佩的。
金色的鱼钩是什么钩
鱼钩是钓鱼最基础的工具,主要作用是悬挂饵料吸引鱼吞食,因设计不同有十数种钩型,常见的有袖钩、伊势尼钩、伊豆钩、新关东钩、丸世钩、海夕钩、溪流钩等,接下来来讨论下金色的鱼钩是什么钩!
一、金袖钩
金色的鱼钩可能是金袖钩,金袖钩是在普通袖钩的基础上镀了一层铜,特点是钩条细、钩门窄、钩柄长、钩尖直,优点是钩身轻便于鱼吞食钩饵、钩柄长便于中鱼后能快速摘钩卸鱼,缺点是强度偏低容易被鱼拉变形,最适合钓鲫鱼、罗非鱼、鲴鱼等小型鱼类。
二、金海夕钩
金色的鱼钩可能是金海夕钩,金海夕钩是在普通海夕钩的基础上镀了一层铜,特点是钩条细、钩门宽、钩柄长、钩尖稍内敛,优点是钩身轻便于鱼吞食钩饵、钩门宽能牢牢挂住鱼嘴、钩尖内敛能避免脱钩跑鱼,缺点是强度偏低容易被鱼拉变形,最适合钓鲫鱼、罗非鱼、鲴鱼等小型鱼类。
三、金新关东钩
金色的鱼钩可能是金新关东钩,金新关东钩是在普通新关东钩的基础上镀了一层铜,特点是钩条粗、钩门宽、钩柄长、钩尖直、无倒刺,优点是钩条粗能承受大鱼的冲击、钩柄长且无倒刺便于快速卸鱼,缺点是钓小鱼时钩型偏大且钩身偏重,最适合钓鲤鱼、草鱼、鲢鳙等大型鱼类。
四、金千又钩
金色的鱼钩可能是金千又钩,金千又钩是在普通金千钩的基础上镀了一层铜,特点是钩条粗、钩门宽、钩柄长、钩尖呈鹰嘴状并稍向外倾,优点是强度高、中鱼率高且不容易跑鱼,缺点是双钩作钓时子线容易旋转、缠绕,最适合钓黄颡鱼、鲶鱼等肉食性鱼类及鲤鱼、草鱼等大型鱼类。
五、金丸世钩
金色的鱼钩可能是金丸世钩,金丸世钩是在普通丸世钩的基础上镀了一层铜,特点是钩条适中、钩门窄、钩柄长、钩尖呈歪嘴状,优点是中鱼率高且特别适合挂蚯蚓、红虫等活饵,原本是为在近海钓黑鲷等海鱼设计的,引入我国后常用来钓黄颡鱼、黑鱼、鲶鱼等肉食性鱼类。
金色的鱼钩(完美版)PPT课件contents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点归纳与拓展•思考题引导与课堂互动•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德育渗透与价值观培养目录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1935年秋,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和两个小同志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从此以后,我们就吃上了鲜美的鱼汤和鱼肉,但老班长却一次也没吃过在一次偶然中,“我”发现老班长在吃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难过极了一天,老班长在洗衣服时看到一条鱼跳出水面,他跑回来,取出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过了很久,也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在一个池塘边发现了老班长当我们费了很大劲才弄好鱼汤时,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老班长鼓励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地,自己却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作者:陆定一简介创作历程及影响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精巧的叙事结构文章以回忆的方式展开,通过老班长的讲述,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逐渐呈现在读者面前。
生动的细节描写作者运用丰富的细节描写,如环境、人物动作、神态等,使故事更加真实感人。
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章语言简练,却富有表现力,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小梁老班长小梁作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老班长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
其他人物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情感表达文章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对老班长等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革命战士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谊。
主题思想文章以金色的鱼钩为线索,通过讲述老班长带领病员走出草地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以及革命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
同时,文章也揭示了革命胜利需要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重要词汇及句式解析比喻夸张对偶030201修辞手法运用举例相关历史文化知识链接思考题引导与课堂互动010204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课文《金色的鱼钩》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故事中老班长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课文通过哪些细节描写展现了老班长的精神风貌?“金色的鱼钩”在课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03小组讨论及分享环节分小组,每组4-5人,讨论以上问题。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通用12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通用12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金色的鱼钩》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承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荣耀牺牲的感人故事。
文章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展细致入微的描写,提醒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全文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开展顺序表达,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思念。
教学目的通过理清文章构造,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使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特色---“组织材料有重点、层次明晰有条理、刻画人物有方法”,从而学会布局谋篇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学习《长征》,我们理解了红军在举世出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千难万险。
今天,我们学习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
〔板书26金色的鱼钩〕这是一篇____回忆录,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长征途中。
二、检测预习昨天晚上老师要求大家预习这篇课文,我知道,在我没有要求预习之前,已经有好多同学读过此文,都有哪些同学不止一次读过这篇文章?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这个故事,昨天晚上又做了认真的预习,如今老师就来理解一下你对课文掌握的情况。
1、字词略2、内容昨天晚上预习时,你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读的课文?〔朗读、快速默读〕这么长的阅读课文,我们就应该采取快速默读的方法。
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大家读过课文,知道文章是写人的,是赞美老班长的,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题目?课文最后有这样一句话,直接描写了鱼钩,“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辉。
”〔幻灯〕怎么理解?〔板书:舍己为人〕回忆一下课文,你能说说老班长带着三个小战士在草地上走了大概多少天吗?故事里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某些句子还是做了交待,细心的同学可以看出来。
〔从老班长和小梁谈话时说过的一句话“我看还有二十天才能走出这片草地”及“走了十五天,断粮了”,陆陆续续又走了几天引导。
〕三、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仅仅抓住重点组织材料,条理明晰,是远远不能把文章写得引人入胜,这篇课文非常吸引读者,在没有要求预习前,你就不止一次地读过,原因在哪里?〔故事性强,感动人〕是啊,课文就像在给我们讲故事,娓娓道来,生动感人。
《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wèi)病。
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quán)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bìn)都斑白了。
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
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
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huò]着青稞(kē)面给我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吃完了。
饥饿威胁(xié)着我们。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其实他这些天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tāng)。
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
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shuāi)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
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kuài)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táng)瓷(cí)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yàn)下去。
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8篇金色的鱼钩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一目的要求: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三段。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2)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单击内容理解7)(3)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单击内容理解6)(4)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单击内容理解8)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可以补充改正。
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四、巩固练习。
(单击巩固练习中的拼音填空,比字组词,词语搭配,选字填空。
学生口头练习。
)《金色的鱼钩》篇二一揭示课题,生疑激趣1、板书课题、解题。
(1)朗读课题,应该强调哪个词?(2)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2、简介时代背景。
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师: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阅读课文,你知道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
《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13篇】金色的鱼钩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读记生字组成的词语。
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近义词比较等方法理解词语: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抽噎、支吾、收敛;衰弱、脆弱;支持、坚持;严肃、严厉、严峻、严密、严格。
2.学习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分段,抓住事例及事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学习提纲1.自学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解词: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抽噎支吾收敛(2)近义词辨析:衰弱脆弱支持坚持严肃严厉严峻严格严密3.跳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的事;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四段。
4.勾画文中老班长的言行、神态,思考批注,老班长是一个()的人。
5.“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这句话的含义是().6.给文章重新命题。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掌握作者写作思路。
1.理解词语,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2.注意指导学生从词义范围大小、词语搭配进行近义词辨析。
3.行文思路(1)交待故事背境,老班长外貌。
(2)老班长钓鱼给我们吃,自己吃草根,咽鱼骨头。
(3)老班长饿死在草地边上。
(4)深化中心,抒发感情。
二、指导学生归纳事例,抓住事例及老班长言行、神态深读深悟,体会人物品质。
1.吃草根、咽鱼骨头。
(语言、动作、神态)2.记住指导员的话。
(语言)3.分工。
(语言、神态)4.命令我喝鱼汤。
(语言、神态)5.临死前不忘把食物留给“我们”吃。
(语言)(忠于革命舍己为人)三、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深化中心。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光辉思想。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2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