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1《生活变化大搜索 国家的变化》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36 MB
- 文档页数:32
国家的变化【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国家的变化,增强自豪感,加深对祖国的爱。
2.能力目标:学会关注祖国的巨大变化,善于搜索祖国最近几年的巨变。
3.知识目标:知道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后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全面变化【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讲授法,事例法【教具与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教师上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任务,分别搜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图片、文字或美文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生活的变化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
下面,让我们一起打开记忆的频道,搜索、浏览祖国近几年来发生的巨变吧。
投影课题:《国家的变化》。
二、导学达标探究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的主要的变化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收集到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的主要的变化图片或文字材料。
2.教师课件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的主要的变化:(1)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2)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4)2009年,中国六十年国庆;(5)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等。
探究二:改革开放后国家发生变化的表现1.投影材料: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2008.3~2013.3),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公共财政收入从5.1万亿元增加到11.7万亿元;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2框国家的变化导学案人民版国家的变化学习目标知道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学习重点改革开放后国家变化的表现I.课前预习1.从生活的变化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时代跳动的。
2.我们的国家每天都在发生令我们的变化。
3.让我们打开记忆的渠道,打开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2、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问答)1。
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国家的主要变化是什么?2.改革开放后国家发生变化的表现是什么?三、课堂练习1.观察右图《国内生产总值与国际平均生产总值的升降比较》表后,七(3)班的四位同学发表了以下观点。
你在仔细阅读后,认为正确的有()① 小明:我感觉到了时代的脉搏② 刘晓:国家的变化让我们感到自豪③ 朱敏:我感受到祖国来之不易的辉煌成就④ 小强:我觉得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② D② ④2.60年来,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到100元,增加到15781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由44元增加到4761元。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52年与2021年相比,由8.6亿元(人均1.6元),增加到近21.8万亿元(人均16407元)。
材料中的数据变化表明()① 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显著增加② 中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③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下降④ 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1答。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3.下列变化既能体现我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又能使我们感到自豪的是()① 香港与澳门的平稳回归② “天宫一号”与“神霸”的顺利对接③ 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④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4.乘坐公交车时,如果您将座位让给他人,您将获得一份纪念品和一张可乘坐50辆公交车的公交IC卡。
近日,由河北省邯郸市第六公交公司发起的“文明乘车、让座、献爱心”活动引起了广大市民的热烈关注。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国家的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在这些成就背后,我国人民是如何艰苦奋斗、不断探索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变化,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他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观看视频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变化的背后,是我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懈探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变化的背后,是我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懈探索。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发展的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国家的发展历程。
2.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国家发展变化的背后,是我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懈探索。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变化的背后,是我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懈探索。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国家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2》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
他们对国家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国家变化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掌握国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原因。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变化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变化的过程和影响。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国家变化的看法和感受。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国家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
2.设计小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家变化。
4.准备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就,如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突破性发展。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个生动的国家变化案例,如农村改革、城市发展等。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生活变化大搜索国家的变化】教学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感受身边以及国家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明确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成就,并能积极探索这些变化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年龄小,经历少,对改革开放的过程缺乏感性的认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反映生活变化的图片,因而教师需要借助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展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身边生活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身边的变化和国家的变化,通过教学激发学生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能力目标:理解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今天的强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知识目标:1、感知电视机的变迁、服饰的变化、购物方式的变化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缩影。
2、感受身边以及国家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
3、理解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成就。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感知电视机的变迁、服饰的变化、购物方式的变化,从而感受生活和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感知电视机的变迁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缩影。
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方方面面变化所隐含的深刻道理。
五、教学方法阅读归纳法、对比分析法、合作交流法、讨论法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生:回答。
师:课前我布置了一个小调查:你家的第一台电视机是什么时候买的?你们调查了吗?生:回答师:那你们发现电视机有什么发展变化吗?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课堂。
1、电视机的变迁(1)、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电视机的变迁过程;学生活动:观察图片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电视机的变迁过程;活动目的:让学生感知电视机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