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5 灰雀课文
- 格式:ppt
- 大小:987.50 KB
- 文档页数:49
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说课稿一、说教材《灰雀》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组的第一篇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排,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孩子们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通过写列宁、灰雀、小男孩之间发生的事情,表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和男孩的诚实以及天真可爱。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孩子们受到两个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要善待生灵的教育。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技能目标: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列宁和男孩喜爱灰雀,保护灰雀的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会列宁和男孩喜爱灰雀,保护灰雀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列宁的爱鸟之情。
四、说教法与学法本课我主要采用“读中感悟”法,以读为主线,结合品词析句的方法,抓住重点词语“一定、果然、突然、自言自语”,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去寻找他们内在的联系。
本课的阅读分为“自由阅读”和“品读体会”两部分,并尝试与情境的再现结合起来。
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勾画圈点,或作上批注。
教师以问题引领,引领学生感悟文本背后的意义。
同时结合写作方法的学习进行拓展练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导入新课首先我以歌曲《灰姑娘》导入新课,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导入语为:“在遥远的大森林里有一只美丽的灰雀和列宁小朋友是好朋友,他们在一起欢快的玩耍。
”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产生了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很自然地进入了一种想了解的状态。
(二)自由阅读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在孩子们读的过程中我巡视指导孩子们读书的方法。
然后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小组的成员听一听。
三年级课文灰雀一、灰雀的描述灰雀,又被称为红腹灰雀,是一种常见的小型雀鸟。
它们通常体态优雅,羽毛以灰褐色为主,腹部呈鲜红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灰雀通常生活在开阔的森林、灌丛和草地中,以昆虫和种子为食。
二、列宁与灰雀的故事在三年级课文《灰雀》中,讲述的是列宁与三只灰雀的故事。
一天,列宁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三只可爱的灰雀,其中一只胸部被一枝子弹打中,死了。
列宁很惋惜,决定将它的孩子带回家,并为它们疗伤。
在列宁的悉心照料下,两只灰雀康复了,它们和列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三、小男孩与灰雀的关系故事中还出现了一个小男孩,他与灰雀之间也有着特殊的关系。
小男孩因为一时的贪玩,不小心将那只受伤的灰雀射杀了。
他深感愧疚和内疚,决定将死去的灰雀送回公园。
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定以后不再伤害鸟类。
四、列宁对小男孩的教导列宁通过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和行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他没有责备小男孩,而是温和地教导他,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责任。
这种教育和引导方式对小男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主动为列宁捉来那只丢失的灰雀。
五、灰雀的归宿最终,列宁将那两只康复的灰雀送回了公园。
这两只鸟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开始新的生活。
而那只被小男孩射杀的灰雀也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这个结局充满了希望和新生。
六、故事的寓意这个故事寓意深刻。
它告诉我们,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生命。
同时,我们也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
此外,这个故事还强调了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性。
通过温和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七、列宁的品质列宁在故事中展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
他善良、有爱心、有耐心、善于观察和思考。
他不仅关心动物的生命,也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
这些品质使得列宁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物。
八、小男孩的成长通过这个故事,小男孩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学会了珍惜生命和勇于承担责任。
他从列宁那里学到了如何关爱动物和尊重生命。
《灰雀》课文主题总结和生字解读一、本文的主旨本文按照事情的发展的顺序,以三只灰雀为线索,讲述了小男孩在列宁的谆谆引导下,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动物的爱护和小男孩的关爱、尊重,也表现了小男孩的诚实可爱。
二、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写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非常喜欢公园里的三只灰雀。
第二部分(2~10段):写列宁对男孩循循善诱,让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男孩决心改正错误。
第三部分(11~13段):写第二天,列宁看见了那只灰雀,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三、《灰雀》生字解析1、我会写雀què(灰雀、麻雀、鸦雀无声)郊jiāo(郊外、城郊、荒郊野外)养yǎng(养病、培养、娇生惯养)粉fěn(粉红、粉色、粉身碎骨)粒lì(谷粒、饭粒、一粒米)男nán(男孩、男人、男女老少)或hu ò(或许、或者、不可或缺)者zh ě(或者、作者、来者不善)冻d òng (冻死、防冻、天寒地冻)惜x ī(可惜、惜别、怜香惜玉)肯k ěn (肯定、不肯、宁肯)诚ch éng (真诚、诚实、诚心诚意)2、我会认宁n íng (宁静、安宁、鸡犬不宁)胸xi ōng (胸脯、胸口、胸有成竹)脯p ú(胸脯、胃脯、拍胸脯)惹r ě(惹人喜爱、惹祸、惹火烧身)仰y ǎng (仰望、仰视、久仰大名)渣zh ā(面包渣、渣子、药渣)3、多音字:sàn(散步)s ǎn (散漫)de (我的)dí(的确)4、近义词: 经常一一常常 婉转一一动听 喜爱一一喜欢 果然一一果真 仰望一一张望 可惜一一惋惜 或者一一或许 诚实一一老实 的散。
灰雀课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灰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文章以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以及他对孩子的关爱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孩子的诚实和知错就改的品质。
这篇课文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它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的文章,有助于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他人的意识。
其次,通过对人物语言和行为的描写,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的能力。
再者,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低学段向中学段过渡的时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但在理解文本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所欠缺。
对于课文中列宁的形象和教育方式,可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启发,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桦、胸”等 5 个生字,会写“郊、散”等 12 个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等 14 个词语。
(3)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孩子的关爱、尊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2)激发学生爱护鸟类、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年级上册语文灰雀课文讲解
1、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写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非常喜欢公园里的三只灰雀。
第二部分(2-10):写列宁对男孩循循善诱,让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男孩决心改正错误。
第三部分(11-13):写第二天,列宁看见了那只灰雀,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2、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的品质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3、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1.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列宁与男孩的对话,在对话时列宁想的是怎样做既能让小男孩将灰雀放回来,又不伤害男孩的自尊心;男孩刚开始想的是不能让列宁知道灰雀的消失与自己有关,后来想的是自己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孩子。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和小男孩都很喜欢灰雀?从他们日常对待灰雀的做法、从他俩对话神态、从灰雀回归可以看出他们的喜欢。
三年级语文课文上册灰雀(通用3篇)三年级语文课文上册灰雀(通用3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反思范文1《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五课。
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课文写得非常含蓄,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根据文本的这一特点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人物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列宁的善良、宽容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自己的设计虽抓住了课文的脉络和大的框架,对一些细小的枝节考虑不周全,学生练习的板块还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
比如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指导这一块。
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
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
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自觉还缺乏合理指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而这句又是一句长句,学生不能把它读准确。
而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反思范文2《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组课文主要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不平凡小事,从他们这些小事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朗读课文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两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首先运用多媒体出示“自学指导”,告诉大家按怎样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深入学习课文,也为学生传达一个信息,课文的学习都可以按这样的步骤。
在检查朗读时,我注重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出感情,并说说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