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第五单元回顾拓展五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回顾拓展五》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回顾本组课文所讲述的人物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科学的伟大意义和价值。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意识,使其努力做一个具有科学精神品质的人。
2、小学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相互交流六年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重点:激励学生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树立进一步学好语文的信心。
教学难点:交流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具体感受。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引出主题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课文?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述一下。
(指几名同学概述。
)师:在本单元的学习屮,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科学精神?过渡: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具体感受, 也可以交流小学六年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二、轻松交流,学习借鉴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
)(2)说一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预设:生1:我觉得科学精神应该是善于动脑、急中生智。
记得我们学过《爱辿生救妈妈》一课,小爱迪生用镜子聚光,救了妈妈。
生2:科学精神应该是指勇于探索、执著追求,就像居里夫人所具有的。
(3)交流怎样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
师: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预设:牛1:我们要敢于怀疑,并弄清事情的缘由,不能人云亦云。
生2:要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不怕困难。
2、交流学习收获。
过渡:同学们,六年的时光即将过去,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你一定掌握了不少学习经验和方法,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一下吧。
3、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4、师出示课件:(1)举例说明在这六年里,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2)和同学交流好的学习方法。
(3)说一说什么样的习惯才是好的学习习惯。
(4)交流自己在学习中的快乐和烦恼。
(5)谈一谈自己在今后学习中的打算。
5、学生交流。
6、小结:科学精神纯洁而崇高,只要我们勇于探索,执著坚持,敢于质疑, 那么,真正的科学精神就会在我们的身上体现。
第五单元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迅速捕捉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抓住关键词、捕捉中心句、整合材料的方法来理解文章,以便高速、快捷、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学习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教学重点:1、学会科学家追求真理、不懈努力的科学精神。
2、掌握议论文的语言概括、鲜明、有力等特点。
3、学会运用抓住关键词、捕捉中心句、整合材料的方法来理解文章。
教学难点:1、学习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了解常用的议论文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用10课时,其中精读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4课时;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我最好的老师》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课时。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对“美丽”内涵的理解。
教学方法:1、教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回顾·拓展五1.回顾本单元课文中所讲述的人物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科学的伟大意义和价值。
激励学生树立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2.理解“日积月累”中的四字成语,结合本单元的思想主题,运用这些成语写一篇文章,激发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深厚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课外书,推荐经典名著,使学生真正理解“舍本逐末”的内涵。
通过阅读课文,能与同学就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会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反思。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好的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本组课文的原著及我国的其他古典名著。
2课时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一、交流平台1.回忆本单元课文中所讲述的人物的科学精神,练习用简练的语言2.(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忆、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自己的体会与收获,以课文为例畅谈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进一步感受科学精神,激发学生(2)在老师的引导下,具体总结各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感受文章表达的艺术,并尝试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
老师引述:本单元课文是以科学精神为主题思想的,诠释了科学精神的深刻含义,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探索科学,使我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请同学们分①《跨越百年的美丽》讲了居里夫人热爱科学、敢于拼搏、坚持②《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奋斗和不③《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三个具体事例说明了“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告诫我们要有追根寻源、见微知著、善④《我最好的老师》中怀特森老师具有坚持不懈、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教会学生要在科学上具有怀疑精神。
二、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这些文章中的人物就是因为有着崇高的科学精神,有着执著的信念并为之奋斗终生,所以才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追求真理,来追求科学真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匆匆》、《那个星期天》、《古诗两首》、《文言文两则》。
2.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3. 习作:写作品梗概。
4. 回顾·拓展: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如何指导学生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交流展示: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 板书内容:课文标题、生字、词语、课文主要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抄写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4. 预习下一课。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默写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草原》、《记金华的双龙洞》、《宇宙生命之谜》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做好笔记。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4.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2. 课文《草原》、《记金华的双龙洞》、《宇宙生命之谜》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 教学重点与难点:课文内容理解、写作技巧掌握、阅读理解能力培养5. 教学过程: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加深理解。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之第五单元教案含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统编版)部编版教材配套教案第五单元教学内容如下:14.文言文二则教案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16.表里的生物教案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案口语交际辩论教案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教案语文园地五教案第五单元1.会写“援、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学习《两小儿辩日》时,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以及他们的依据。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下棋吧?来说说你们学习下棋(围棋或者象棋)时有什么感悟吧!(唤起学生对下棋场面的回忆,从而进入课文。
)2.板书课题。
说说“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告子上》里面的一篇文章,看看两个学生跟随他们的老师弈秋一起学习下棋时,分别取得了怎样的学习效果。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大声朗读课文,组成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弈.(yì)秋弓缴.(zhuó)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援”“射”“俱”,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走近作者,正确断句。
1.作者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
他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2.《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程度的问题时举的一个案例。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
4.学生根据屏幕出示的朗读提示,按节奏自由读文。
【学习指导】(基于导学作业的指导)1.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引导学生在听老师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读文言文的技巧。
2.提出阅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不好的地方做上记号,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了解文意。
指导学生依据阅读要求自主读文。
3.在指名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诲、惟、鸿、鹄、弓、缴、弗、曰”的字音。
4.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导学任务二】细读课文,读出意境1.学生交流在听老师范读过程中体会到的朗读技巧。
2.学生读文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后的阅读收获,重点交流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并在小组内交流未能解决的问题。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
4.学生根据屏幕出示的朗读提示,按节奏自由读文。
【学习指导】(基于导学作业的指导)1.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引导学生在听老师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读文言文的技巧。
2.提出阅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不好的地方做上记号,向同学或老师请教,了解文意。
指导学生依据阅读要求自主读文。
3.在指名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诲、惟、鸿、鹄、弓、缴、弗、曰”的字音。
4.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导学任务三】细读课文,读出意境1.学生自主交流:第1层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第2层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
第3层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差别。
2.学生小组合作,然后汇报交流。
(1)交流一: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交流二:一人专心致志,另一人心不在焉。
第二个人的态度可以用“三心二意、心不在焉、一心二用……”概括。
(3)交流三: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交流四: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3.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学习指导】(基于导学作业的指导)1.组织学生自主学文,启发思考:文章讲了几层意思?引导学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层的意思。
第五单元备课计划18 跨越百年的美丽备教材备课资料1.走近作者——梁衡他人评价:“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患之心……在当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季羡林生平简介: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成就: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作者作品: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等。
课文链接:《青山不老》(RJ版六年级上册)2.精彩片段赏析谈话揭题、激趣导入,初步了解(出示居里夫人照片)同学们。
认识她是谁吗?了解她吗?说说看。
生1:她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
生2:她是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生3:她是唯一一位在物理学、化学两个不同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生4:她出生于波兰,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
生5:她一生埋头苦干,直到67岁离开人世。
然而夺取她生命的就是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
生6:她是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师:很好!看来大家对居里夫人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师:我国著名散文家梁衡把居里夫人和这样一个词组连在了一起(板书:跨越百年的美丽)(指名读)你读出了什么疑问?生: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为什么把居里夫人和跨越百年的美丽连在一起?……(师做解释)备课堂名师导学案名师课堂实录《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堂精彩片段生: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课件出示: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师:谁愿意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指名读)师:刚才我们读第3~6自然段,哪一自然段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老师再给你一点时间)生:第3自然段。
师:好,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著追求的句子画下来,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
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
4.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
5.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
1.图片导入。
师:这是谁的作品?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书法家?
学生:这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还知道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书法家。
师: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唐代欧阳询(欧体)、唐代颜真卿(颜体)、唐代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赵体)。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书法作品。
2.书法欣赏。
(1)指导欣赏的方法。
可以从运笔特点、结构特点、整体感觉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
(2)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三门记》。
①课件出示作品:
②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提示: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大家”引入,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常识,还对书法家赵孟的成就心生敬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而本环节突出了方法指导。
最后,引导学生从书法欣赏中受到启发,指导自己的写字实践。
回顾·拓展五
学习内容:回顾·拓展五
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
二、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②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
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
(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
四、成语故事
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