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497.14 KB
- 文档页数:18
CRRT操作规范流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常用于重症医学科的治疗手段,特别适用于肾衰竭患者。
以下是CRRT操作规范流程的详细步骤:1.确认适应症:在开始CRRT之前,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生化指标和尿液量来确定其是否需要进行CRRT治疗。
2.设备准备:确保CRRT透析机的设备正常运转,并保证足够的供液和血液循环回路。
同时,确保有足够的透析液和置换液,并检查其质量。
3.导管插管:将合适的血管插管导管插入患者的颈内静脉或股静脉。
在插管前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和消毒,并确保插管操作的无菌。
4.并发症预防:首先需要确保插管过程中没有出血和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插管完成后,应定期检查导管是否松动或存在堵塞。
5.参数设置: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和血液生化指标等,设置透析机的参数。
常见参数包括血流速、透析液流速、置换液流速等。
这些参数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6.透析液准备:透析液需要在药学科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配制,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
透析液的温度应在37℃左右,并确保透析液的容器处于无菌状态。
7.开始治疗:在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开始CRRT治疗。
透析机会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控制血流速、透析液流速和置换液流速。
同时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尿液量和静脉压等指标。
8.定期监测: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物化学指标,包括血液尿素氮、肌酐、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参数,以保持患者的稳定。
9.并发症处理:在CRRT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出血、血压波动、感染等。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
10.治疗结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医生会判断CRRT治疗是否可以结束。
在治疗结束后,需要关闭透析机并拔除导管。
术后,还需要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关注可能的并发症。
总结:CRRT操作规范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相关技能。
[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除分泌物;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禁忌证]: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用品]: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方法]:1、患者仰卧,头垫高10cm,后仰。
术者右手拇、食、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
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
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
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
退出喉镜。
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注意事项]: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是否明亮。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外表麻醉,然后插管。
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
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用导管前端挑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
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s,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
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及操作要求适应症:1、严重吸气不足;2、心脏呼吸骤停的抢救;3、呼吸肌麻痹及麻醉的呼吸管理。
禁忌症:1、大咯血;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3、张力性气胸。
操作流程:1、接好管路。
2、选择适当的呼吸频率和比值。
3、供气压选择在0.1—0.25kpa(小儿酌减)。
4、选择合适的氧浓度。
5、同步吸入压调至最小,同频敏度置适中位置,先打开氧气瓶总阀开关,然后打开减压表上的旋钮,接通电源,机器开始向患者送气。
逐步增大同步吸入压直至通气充足。
6、患者在自主呼吸,选择合适同步灵敏度,调至刚好能触发机器为宜。
7、使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胸部运动情况,观察气道压力表上显示气道压力来判断通气情况。
8、机器使用完毕,先关掉氧气瓶总阀开发,再关掉减压表旋钮,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1、使用过程中,注意各管道和电源接插头的连接情况,观察有无气道松动,漏气或脱落现象。
2、严密观察病人生命情况变化并做好记录,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应给予纯氧吸入。
3、呼吸机使用完毕应将喉管卸下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冲洗晾干备用,防止交叉感染。
呼吸机操作流程图用物准备 连接管路检查各管连接是否紧密固定,有无漏气操作模式选择适当的呼吸频率和比值选择供气压力0.1-0.25kpa (小儿酌减)选择合适的氧浓度仪表态度同步吸入压调至最小,同步灵敏度适中位置,先打开氧气瓶总阀开关,然后打开减压表上的旋钮,接通电源,机器开始向患者送气。
电动洗胃机一、操作步骤:1、正确连接好洗胃机的管路,将三根吸引软管分别接于洗胃机的胃管口,进液口及排污口。
2、接通电源。
3、先将药水桶放满清水,再将2只过滤器瓶灌入清水,旋紧瓶盖不得漏水,再将机上进液管放入药水桶内,污水管放入污水桶内,把胃管与机上相对应的胃管软管相接。
(1)按“手吸”键,将胃内的液体吸入污物桶内,再按“手冲”键,将药水桶的清水冲入胃中。
如此重复按键,达到手按洗胃的目的,每次进液量约300~500ml,不宜过多。
寒亭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目的】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评估】1、病人病情、意识状态。
2、胸部皮肤情况。
3、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4、病人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准备】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车:治疗盘内置心电导联线、电极片3~5个、(血压计袖带导联线、血氧饱和度探头导联线)、生理盐水纱布、弯盘、清洁纱布;心电监护仪、配电盘。
环境→清洁、安静、舒适、安全。
病人→平卧或侧卧,感觉舒适。
【方法】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清醒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盐水纱布清洁皮肤,待干→连接电源→将电极片连接至心电导联线上,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注意避开伤口、除颤部位→(连接SO2探头→绑扎血压计袖带)→打开电源开关→机器自检→显示主屏PO2、NIBP等)参数及相关信息→设置相应合理报警界限→返回主屏→分别调节ECG、(SPO2)→清醒病人询问感受并告知注意事项(移动或翻身面→观察并记录HR、R、(BP、SP时注意导连线;不要摘除电极片;监护仪附近不要使用手机免干扰监测波形;电极片周围如有痒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整理用物→洗手、签名。
病情好转,根据医嘱停止监护→关闭开关→取下心电导联及电极片、(SPO2探头、血压计袖带)→清洁患者皮肤→整理床单位→切断电源→清洁消毒仪器→指定地点放置、备用。
【评价】1、动作轻柔、准确,关心体贴病人,与病人沟通语言、态度亲切,内容恰当。
2、操作熟练,导联线连接正确、适宜。
3、正确处理报警,排除故障。
【注意事项】1、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合适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落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患者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icu病房仪器操作规程引言概述: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专门用于治疗危重病患者的部门。
在ICU病房中,各种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至关重要,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ICU病房常见仪器的操作规程,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血气分析仪和体温监测仪。
一、呼吸机的操作规程:1.1 调节呼吸机参数:根据患者的生理状况和临床需要,调节呼吸机的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等参数。
1.2 监测呼吸机指标:密切观察呼吸机显示屏上的各项指标,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气压力峰值等,及时调整参数以保持患者的呼吸稳定。
1.3 处理呼吸机报警:当呼吸机报警时,要即将检查和处理故障,如检查气管导管是否脱落、气囊是否破裂等,并及时通知医生。
二、心电监护仪的操作规程:2.1 安装心电监护仪:正确连接心电导联线,将导联电极粘贴在患者胸部指定位置,确保信号传输畅通。
2.2 监测心电图:观察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电图波形,注意检查心率、心律、ST 段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3 处理心电监护仪报警:当心电监护仪报警时,要检查导联线是否脱落、电极是否脱落等,排除故障并通知医生。
三、输液泵的操作规程:3.1 设置输液泵参数:根据医嘱,正确设置输液泵的输液速度、输液总量等参数。
3.2 监测输液泵运行情况:密切关注输液泵的运行状态,确保输液速度稳定,输液总量准确。
3.3 处理输液泵报警:当输液泵报警时,要检查输液管路是否阻塞、输液针是否脱落等,及时解决问题并告知医生。
四、血气分析仪的操作规程:4.1 采集血样:正确采集患者的动脉血样本,注意采样部位和采样时间。
4.2 操作血气分析仪:将血样放入血气分析仪中,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等待分析结果。
4.3 解读血气分析结果:根据血气分析仪显示的结果,判断患者的酸碱平衡、氧合状态等,并及时通知医生。
五、体温监测仪的操作规程:5.1 安装体温监测仪:正确安装体温探头,将探头放置在患者的腋下或者直肠内,确保测量准确。
icu病房仪器操作规程
引言概述:
ICU(Intensive Care Unit)病房是医院中用于治疗危重病患者的特殊区域,而病房中的各种仪器设备在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监测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病房仪器的安全、有效使用,本文将详细阐述ICU病房仪器操作规程。
正文内容:
1. 仪器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1 仪器检查与维护
1.2 仪器的清洁与消毒
1.3 仪器所需耗材的准备
2. 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1 仪器的开机与关机步骤
2.2 仪器的校准与调试
2.3 仪器的参数设置与调整
2.4 仪器的操作界面解读
3. 仪器的监测与记录
3.1 仪器监测指标的选择与设置
3.2 仪器监测结果的解读与判断
3.3 仪器监测数据的记录与保存
4. 仪器的故障处理与维修
4.1 常见故障的识别与排除
4.2 仪器故障的报修与处理流程
4.3 仪器维修后的测试与验证
5. 仪器的安全使用与风险防范
5.1 仪器的安全操作要点
5.2 仪器使用中的风险与预防措施
5.3 仪器的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总结:
在ICU病房中,仪器操作规程的准确执行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监测至关重要。
本文从仪器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仪器的监测与记录、仪器的故障处理与维修以及仪器的安全使用与风险防范等五个大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过遵循规程,医护人员能够确保仪器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保障ICU病房的正常运行。
重症医学科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保养制度一、设备管理1.设备管理的目标:(1)保证重症医学科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2)加强设备的管理,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3)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2.设备管理的责任:(1)重症医学科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购买、验收、安装、调试和维修;(2)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使用和保养;(3)相关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3.设备购买与验收:(1)重症医学科设备购买前,需编制设备需求计划,并进行市场调研,选择符合科室需求的设备;(2)设备购买前,需要进行多家供应商的比较,并进行设备性能和质量的评估;(3)设备到货后,需进行验收,验收时需检查设备的外观、功能和性能是否正常。
4.设备安装与调试:(1)设备安装前,需提前制定安装方案,并明确负责人和具体安装时间;(2)安装前需对安装位置进行评估,确保设备的安装环境符合要求;(3)安装后需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
5.设备维修与保养:(1)设备维修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使用部门需及时报修,并配合维修人员进行维修;(2)设备保养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包括定期清洁设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等。
二、设备使用保养1.设备使用的基本规范:(1)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2)设备使用前需进行设备的自检和功能检查,确保设备正常;(3)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设备,禁止在没有操作权限的情况下随意更改设备参数;(4)使用完毕后,需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2.设备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需立即停止使用,并报修;(2)设备使用中,如发现设备工作异常或出现警报,需及时处理;(3)设备使用结束后,需将设备的相关数据保存或打印,并及时上报。
3.设备保养:(1)设备保养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包括定期清洁油脂、更换易损件等;(2)设备保养需按照保养计划进行,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ICU抢救设备操作、管理制度一、双相电除颤操作:1、患者平卧位。
2、迅速开放气道,放置口咽管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3、在准备除颤仪的同时,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4、将两个电极板涂以导电膏,并分别放置于患者右锁骨中线第二肋下方及心尖部,紧贴皮肤。
5、将除颤仪设置为非同步状态。
6、首次充电能量120瓦秒。
7、充电完毕时,检查术者及他人确无与患者身体接触后开始放电。
8、首次除颤后观察并记录即刻心电图。
如室颤持续存在,可连续电击,能量递增至200瓦秒,直至转复成功或停止抢救。
9、如心电监测显示为心电静止,立即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10、转复过程中与转复成功后,均须严密监测并记录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病情变化。
二、呼吸机操作:1、对呼吸机有关部件认真进行清洁消毒,检查有无漏气等情况,按要求正规安装,开机观察运转及性能是否良好。
2、按病情需要选择与患者气道连接的方式:1)密封口罩:适用于神志清楚、能合作、短时间使用机械通气或作雾化治疗的患者。
2)气管插管:适用于短期作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3)气管套管:适用于需长时间作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3、按病情需要选择、调节各通气参数。
1)潮气量的调节:成人为500一800ml。
2)呼吸频率的调节:成人一般为14—18次/min。
潮气量及呼吸频率决定了通气量。
应定时测定动脉血PaCO2以调节适合的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
3)进气压力:成人为2—2.6kPa(15—20mmH2O),以保证足够潮气量,而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为宜。
4)吸呼时间比:根据病情在1:1.5—3范围内选择、调节。
心功能不全、血压不稳的患者,以1:3为宜。
5)供氧浓度:以吸入气氧浓度40%为宜,病情需要高浓度给氧者,可酌情增加,但不宜长时间超过60%.以免发生氧中毒。
4、机械通气中的监护1)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如心率、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变化情况。
2)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观察各通气参数是否符合患者情况,是否需要调节。
中心静脉穿刺术[适应证]1.需要开放静脉通路,但又不能经外周静脉置管者。
2.需要多腔同时输注几种不相容药物者。
3.需要输注有刺激性、腐蚀性或高渗性药液者。
4.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危重患者。
5.需要为快速容量复苏提供充分保障的患者。
[禁忌证]一般禁忌证包括穿刺静脉局部感神或血栓形成。
相对禁忌证为凝血功能障碍,但这并非绝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目前在ICU中多采用导引钢丝外置管法(Seldinger法)。
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
一、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穿刺进路的方法有锁骨下路和锁骨上路2种。
1.锁骨下路(1)体位:平卧,最好取头低足高位,床脚抬高15°~25°,以提高静脉压使静脉充盈,同时保证静脉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从而使插管时不易发生空气栓塞,但对重症患者不宜勉强。
在两肩胛骨之间直放一小枕,使双肩下垂,锁骨中段抬高,借此使锁骨下静脉与肺尖分开。
患者面部转向穿刺者对侧,借以减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夹角,使导管易于向中心方向送人,而不致误人颈内静脉。
(2)穿刺点选择:如选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为锁骨与第1肋骨相交处,即锁骨中1/3与外1/3交界处,锁骨下缘1~2cm处,也可怕锁骨中点附近进行穿刺。
如选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可较右侧稍偏内,可于左侧锁骨内1/3~1/4处,沿锁骨下缘进针。
(3)操作步骤①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②局部麻醉后,用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角向内向上穿刺,针头保持朝向胸骨上窝的方向,紧靠锁骨内下缘徐徐推进,边进针边抽动针筒使管内形成负压,一般进针4cm可抽到回血(深度与患者的体形有关)。
如果以此方向进针已达4~5cm时仍不见回血时,不要再向前推进,以免误伤锁骨下动脉。
应慢慢向后撤针并边退边抽回血。
在撤针过程中仍无回血,可将针尖撤至皮下后改变进针方向,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以同样的方法徐徐进针。
③一旦进入锁骨下静脉的位置后即可抽得大量回血,此时再轻轻推进0.1~0.2cm,使穿刺针的整个斜面在静脉腔内,并保持斜面向下。
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及操作要求适应症:
1、严重吸气不足;
2、心脏呼吸骤停的抢救;
3、呼吸肌麻痹及麻醉的呼吸管理。
禁忌症:
1、大咯血;
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3、张力性气胸。
操作流程:
1、接好管路。
2、选择适当的呼吸频率和比值。
3、供气压选择在0.1 —0.25kpa (小儿酌减)。
4、选择合适的氧浓度。
5、同步吸入压调至最小,同频敏度臵适中位臵,先打开氧气瓶总阀开关,然后打开减压表上的旋钮,接通电源,机器开始向患者送气。
逐步增大同步吸入压直至通气充足。
6、患者在自主呼吸,选择合适同步灵敏度,调至刚好能触发机器为宜。
7、使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胸部运动情况,观察气道压力表上显示气道压力来判断通气情况。
&机器使用完毕,先关掉氧气瓶总阀开发,再关掉减压表旋钮,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注意各管道和电源接插头的连接情况,观察有无气道松动,漏气或脱落现象。
2、严密观察病人生命情况变化并做好记录,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应
给予纯氧吸入
3、呼吸机使用完毕应将喉管卸下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冲洗晾干备用,防止交叉感染
呼吸机操作流程图
电动洗胃机
一、操作步骤:
1、正确连接好洗胃机的管路,将三根吸引软管分别接于洗胃机
的胃管口,进液口及排污口。
2、接通电源。
3、先将药水桶放满清水,再将2只过滤器瓶灌入清水,旋紧瓶
盖不得漏水,再将机上进液管放入药水桶内,污水管放入污水桶内,
把胃管与机上相对应的胃管软管相接。
(1)按?手吸?键,将胃内的液体吸入污物桶内,再按?手冲?键,将药水桶的清水冲入胃中。
如此重复按键,达到手按洗胃的目的,每次进液量约300〜500ml,不宜过多。
(2)当按?自动?键后,自动工作开始,此时首先吸液指示灯亮,表示在自动吸液,一定时间后,冲洗指示灯亮,吸液指示灯熄灭,表示在自动冲液,如此重复工作,达到自动控制洗胃的目的。
4、使用机器完毕后,将过滤器刷洗干净,然后按好各管路,桶
内装好清水,接通电源按?自控?键对管路进行自动清洗约5分钟,再关闭电源。
5、使用完毕将胃管、过滤器、吸引软导管全部浸泡在0.2%? 84? 消毒液内1小时后晾干放薰蒸柜消毒备用。
二、注意事项:
1、在洗胃过程中,如发现有食物堵塞胃管,造成不吸水、不出水或水流减慢,可瞬时按?手冲?键或?手吸?键,直至水流通畅后,再按?自控?键继续洗胃。
2、在?自控?洗胃内,必须注意观察排污口状况。
3、严禁无液体时开机操作,以免烧坏水泵。
严禁同时按两个以上的键,以免烧坏溶丝管。
4、洗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瞳孔的变化。
5、洗胃过程中还要观察洗胃液入量与出量是否均衡,洗出液体的颜色,气味。
6、对昏迷病人洗胃宜谨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分泌物误入气管。
洗胃机操作流程
心电图机操作流程
监护仪使用操作
一、适应症:用于各种危重病的生命体征监护,或单一使用于心电、血压的监护,以便及时了解病情。
二、用物准备:电插板一个,监护仪一台,心电、血压、血氧输出电缆线各一,电极片五个,酒精、棉签,护理记录。
三、操作方法及步骤:
1、准备用物,将监护仪推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插上电源,仪器指示灯亮,根据病情摆好病人体位,清洁病人
皮肤,贴好电极,将心电、BP SPQ电缆线分别连接于病人身上,按
下仪器左方最下角的开机键,待仪器屏幕上显示监护画面后,按下‘血压周期设臵键’,根据医嘱及病情通过旋转‘选择键’来设臵所需的时间周期,再按下‘血压启动键’,仪器默认所设臵的血压周期测定,血压测量完毕,显示屏上出现相应的HR SPQ R、BP数值,根据广场
数记录于护理启示单上交待患者注意事项。
3、监护仪使用完毕后,按下‘关机键’,把各输出电缆从病人身
上取下,整理好病人体位,保持床单整齐,并向病人致谢。
同时记录,整理用物,推回原位放臵,用75%酉精擦拭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
及
时补充电极片、心电图纸,以便备用。
四、注意事项:
1、仪器须放在平台上,四周通风,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2、使用前需检查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是滞有断裂、破损,如仪器表面潮湿,先用干布擦干后再用。
3、心电电极贴放部位要准确。
4、当仪器监护于病人身上时交待患教师不要把东西放在仪器上面及其周围,不能自行随意取下心电、血压、血氧监测电缆线,以免发生意外。
5、当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每月给仪器充电一次,以处长电池寿命。
6、血压测量禁止在输液或插管肢体上测量血压,局部皮肤破损者禁止绑袖带。
7、清洁仪器时,不要使用稀释剂或苯等化学溶剂, 以免损坏仪器
表面深层。
定期检查仪器性能。
监护仪操作流程图 备用物
V
推至病人床皐
V
1、 交待注意事项,及时记录各项记录 各项数值
2、 测血压
1、 关机
2、 取下各导联线
3、 致谢
4、 记录
1、 放回原位
2、 清洁消毒仪器
3、 补充使用
吸引器操作规程
1、 核对并解释
2、 插电源
3、 清洁皮肤
4、 连接各导连线
开机进入
1、 设置血压测定周期
2、 测血压
监护状态
V
使用完毕
V
终末处理
目的: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流程:
1、检查吸引器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2、调节负压: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旋转调节阀控制作用于病
人的最大负压。
一般吸痰的负压值:0.027 —0.053KPa (调节旋钮顺旋负压大,逆转负压小);急救吸痰的负压值最大不超过0.08KPa。
3、未吸痰前使橡胶管折成V形,开机使负压达到所需范围再插入患者痰阻部位,立即将橡胶管恢复原状进行吸痰。
4、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按需要作好记录。
5、吸痰后吸痰毕,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取下吸痰管放进消毒液内浸泡,把贮液瓶及时清洗,吸一次清洗消毒一次,以备下次使用。
6、使用结束后,要先关掉吸引器上的开关,再从电源插座上拨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天应更换1—2次,吸痰管每次更换,并做好口腔护理。
2、定时吸痰,当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时,应及时抽吸。
3、操作中应注意病情变化,为病人提供指导。
4、贮液瓶的贮理,一般是瓶容量的1/3,最多不超过500ml,超过时要立即停止吸痰,并倒去污液,处理后以备再用。
5、若病人有舌后坠时应将下颌托起,再用舌钳将舌轻轻拉出后再插入导管吸痰。
6、停止使用时,清洁、浸泡消毒贮液瓶及橡胶管,干燥备用。
持续使用时每周更换2次。
7、缓冲瓶起缓冲气流作用,严禁当作贮液瓶使用,避免液体进入泵体,损坏机器。
&使用结束后,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低至0.02KPa以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电除颤仪操作规程
适用证:
适用于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的抢救治疗。
操作步骤:
1.患者平卧位。
2.迅速开放气道,放臵口咽管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3.在准备除颤仪的同时,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4•将两个电极板涂以导电膏,并分别放臵于患者右锁骨中线第二肋下方及心尖部,紧贴皮肤。
5.将除颤仪设臵为非同步状态。
6.首次充电能量200瓦秒。
7.充电完毕时,检查术者及他人确无与患者身体接触后开始放电。
8.首次除颤后观察并记录即刻心电图。
如室颤持续存在,可连续电击,能量递增(200、200〜300、360瓦秒),直至转复成功或停止抢救。
9.如心电监测显示为心电静止,立即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10.转复过程中与转复成功后,均须严密监测并记录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病情变化。
ii
12
除颤仪操作流程
、AED (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操作
如果病人
“不响应、不呼吸、无脉搏”;
连接衬垫病人电缆;
贴附衬垫;
将Energy Select (能量选择)
转向AED On
厂
如接到指示,按 ANAL YZE (分析)
指示要电击
没有指示要电击
按SHOCK (电极) 在一系列
的电击后
在一系列的电击内 脉搏
无脉搏 按 PAUSE 通气
检查病人,检查脉搏
如节律监护动作的话
、手动模式除颤
三、同步复律及起搏
1.进行同步心脏复律
2.起搏
按CHARGE (充电)
按下不放SHOCK (电击),当发现下一
个R波时,系统就发送电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