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常见工艺文献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8
文献综述题目全液相CQC50-600物理灭菌机设计学生姓名李新杰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01 学号541002010122院(系)机电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姚建松(副教授)完成时间 2014年03月 06日全液相CQC50-600物理灭菌机设计摘要:食品安全卫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非热杀菌时代的到来,食品杀菌系统出现了一次新的革命。
超高压灭菌技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十大尖端技术之一,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
尤其在食品工业中采用高压保存食品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技术,因为它在食品保鲜期的延长、较低的营养破坏及良好的口感特性等方面较传统技术有很大改变,超高压食品也开始步入人们日常生活中。
本文介绍了超高压食品灭菌技术的发展历史、应用原理及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同时也对超高压食品灭菌技术和传统热杀菌从多方面进行了比较。
本设计是为了研制开发一种主要用于食品生产的非热杀菌系统,详细阐述了本设计产品进料、出料系统设计,高压容器的计算及高压源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食品安全/超高压灭菌技术/高压容器食品的贮存和加工是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食品工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
传统上食品加工灭菌保鲜有热处理、冷冻、添加化学防腐剂等方法,但在热处理、冷冻和添加化学防腐剂的同时,改变了食品的味道、风味和食品自身的特色.并破坏了食品中部分或大部分营养成分和维生素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卫生越来越被重视,无毒害绿色天然食品成为人民渴求对象。
目前国内外在食品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常温保鲜、高压灭菌灭酶、新型食品的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受到广泛的关注,并被称为世界十大尖端科技。
高压食品加工,就是用100MPa以上的压力,在常温和较低温度下(<100℃)对食进行处理,不添加任何防腐蚀等化学物质,达到灭菌保鲜效果,而食品的味道、保存期、风味和营养价值不受或很少受影响的一种加工方法。
1 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历史超高压技术出现已有近100年的历史。
文献综述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常见工艺一、前言部分食品工业是以农、牧、渔、林业产品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的工业。
食品工业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低投入、高效益产业正在引人注目的发展、扩大;这种扩大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有促进作用,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食品工业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也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食品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三个生产工段。
一、原料清洗工段:大量沙土杂物、叶、皮、磷、肉、羽、毛等进入废水中,使废水中含大量悬浮物。
二、生产工段:原料中很多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不能全部利用,未利用部分进入废水中,使废水含大量有机物。
三、成形工段:为增加食品色香味,延长保存期,使用了各种食品添加剂,一部分流失进入废水,使废水化学成分复杂[1]。
食品工业废水本身无毒性,但含有大量可降解的有机物,废水若不经过处理排入水体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使鱼类和水生生物死亡。
废水中的悬浮物沉入河底,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臭水恶化水质,污染环境。
若将废水引入农田进行灌溉,会影响农业果实的食用,并污染地下水源。
废水中夹带的动物排泄物,含有虫卵和致病菌,将导致疾病传播,直接危害人畜健康[2]。
二、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常见工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食品工业废水治理工作,已开发出多种有关这类废水的高效、低耗的处理工艺。
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稳定塘工艺、光合细菌工艺、土地处理工艺以及上述工艺组合而成的各种各样的工艺。
除此之外,膜分离技术及膜与生物法相结合的工艺也有研究。
2.1 典型工艺流程目前国内外,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以生物处理[3]为主,较成熟的有厌氧接触法、厌氧污泥床法、酵母菌生物处理法等利用生物技术治理食品工业废水的方法。
2.1.1 废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图1 废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2.2 SBR法2.2.1 SBR法的原理SBR法的英文名称为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国内又译作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4]。
食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综述摘要:食品工业废水是指食品工业中产生的废水,因其通常有很大排放量,成为污染我国水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食品工业;工业废水;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引言食品工业是指以农、牧、渔、林业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的行业,食品工业废水包括肉制品加工废水、啤酒饮料生产废水、水产品加工废水、谷制品加工废水及味精工业废水等。
食品工业往往规模非常大,因此食品工业废水通常具有很大的排放量,成为了污染我国水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依据相关资料统计,以废水COD排放量为标准,食品工业废水污染程度已经成为轻工业行业中的第二名,其COD的排放量占我国工业废水COD总排放量的11%。
食品工业废水通常具有易腐败的特点,其有机物和SS值都较高且含有一定量的致病毒菌等。
食品工业废水若不经过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会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并严重破坏和危害自然生态及人类生活环境。
因此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对保护我国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以及使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均有重大的意义。
1食品工业废水的特点和危害1.1特点食品工业废水的特点大多是产水量大、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悬浮物、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值高、毒性小等。
但不同产品产生的废水水质一般不同,且随生产流程和生产方式的不同水量也有变化,不同季节产生的废水所包含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也有所不同。
例如,大豆制品产生废水含蛋白质类物质,且含较高浓度有机物;果脯及饮料产生废水pH较低;一些有色食品废水由于生产过程中应用大量食品添加剂,其废水色度较高等;有些食品工业废水还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含较高浓度氮、磷化合物等特点。
1.2危害食品工业废水虽毒性较低,但通常有较高浓度的可降解有机物(如糖、蛋白质、氮磷化合物等),因此若不经适当有效处理就排放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使水体DO值降低,造成缺氧环境使鱼类等水生生物无法继续生存。
废水中的悬浮类物质沉入河中后,会在厌氧环境下分解,进而使水质发臭并恶化,生态环境将被污染。
1 前言饮料工业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品种也由单一的汽水发展成为包括碳酸饮料、果汁与果汁饮料、蔬菜汁与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瓶装饮用水、固体饮料、茶饮料和特殊用途饮料等在的十大类。
在饮料工业上规模上档次的同时,由此而产生的废水与其对环境的污染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饮料生产为典型的间歇生产,生产废水水质水量不稳定,给废水的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软饮料的生产中,碳酸饮料的产量最大,约占50%。
碳酸饮料是由糖浆和碳酸水定量配制而成,其生产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工序,即:糖浆的配制、碳酸水的制备、洗瓶灌装封口等,废水主要来自灌装区的洗瓶水、冲洗水、碎瓶饮料和糖浆缸冲洗水以与设备和地面的冲洗水;其中设备和地面冲洗水水量最大,有机物浓度较低且水量较均匀,其排放量占总废水量的70%。
混合废水的特点是:有机物的含量高,水质水量极不均匀,尤其是废水量随季节的波动大,pH值不稳定[1]。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已经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对社会和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为防治某饮料厂产生的污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需将饮料厂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本论文的主要容是某饮料厂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
1 / 422 设计说明书2.1 概述2.1.1 设计依据(1)《毕业设计任务书》(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1.2 污水来源该饮料厂的全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2.1.3 处理规模平均流量为100m3/h,时变化系数为1.35。
2.1.4 污水处理系统要求工艺先进,水处理可靠,运行设施高效化,占地小型化。
设施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单位面积有较高的水处理负荷。
2.2 污水水质与处理程度2.2.1 设计进水水质本厂的设计进水水质见表2-1。
表2-1 进水水质(mg/L)Table2-1 Influent quality (mg/L)COD BOD5SS NH3-N p H1500 750 240 35 4.5-72.2.2 设计出水水质本厂的进水水质见表2-2。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环境工程食品废水处理方法概述一、前言部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强,已成为各个行业关心的重要问题。
2001年7月13日22时零5分北京2008奥运申办成功使“绿色”主题贯穿于举办奥运会的全过程,也必将贯穿于经济发展的过程。
WTO 国际组织对环境保护很重视,况且我国已正式加入该组筝j。
面对这种形势,食品工业要有效地控制水污染,以实际行动支持“绿色奥运”和加入WTO 并适应IS014000环境质量体系要求。
食品工业包括许多与饮食有关的行业。
概括地说食品工业可分为食品的保藏和加工两方面。
【1】【2】当前食品工业的类别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按生产工艺分类,如干制食品工业、罐头食品工业、速冻食品工业、焙烤食品工业、发酵食品工业等等;另一种是按所用的原料分类,例如:肉类加工工业、乳制品加工工业、制糖工业、水果蔬菜加工工业、粮食加工工业、调味料及添加剂工业、粮食加工工业等等。
就食品工业整体而言,用水量较大,而且大量水是用来对各种食物原料的清洗、烫煮、消毒以及冲洗设备和冷却制品。
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直接与原料接触,就会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可溶的、胶体的或粒子的存在形式从废水中排出,但是所排放的废水量和有机固形物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各个加工过程的方式、所用新鲜水和回收水的具体情况而定,所以每个工厂的废水负荷都有很大的差异。
由于食品工业的原料广泛,制品种类繁多,排出的废水水质差异很大。
废水中包含的主要污染物有:飘浮在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如菜叶、果皮等等;悬浮在废水中的油脂、蛋白质等;溶解在废水中的糖、酸、碱类等;来自原料挟带的泥沙、动物的粪便等等;可能存在的致病菌。
概括的说,食品工业废水的主要特点是:固体杂质多,有机物和悬浮物含量高,易腐败,一般无毒性,生物化学需氧量高,且有机物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于水中。
关于食品工艺进展的文献综述食品工艺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料加工成半成品或将原料和半成品加工成食品的过程和方法,它包括从原料到成品或将配料转变成最终消费品所需的加工步骤或全部过程。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品消费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食品工艺的进展也就因为关乎着大家“舌尖”上的幸福而被各国所重视,被人们所广泛的关注。
标签:食品工艺;进展;文献1 食品工艺的发展1.1 食品工艺历史悠久食品工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近代的食品工艺产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阿培尔在1810年提出用排气、密封和杀菌的基本方法来保存食品的“食品贮藏法”。
因为该方法的提出,世界上第一个罐头厂于1829年建成。
1872年美国发明了喷雾式奶粉生产工艺,乳制品的规模生产于1885年正式成为食品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18世纪,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食品工业也逐步加入新型工艺技术,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面粉厂,这就是近代利用机械进行加工的食品工业。
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现代食品工业发展愈加迅速,食品加工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其中融入的食品科学技术也越加先进,使得食品工艺生产日新月异。
以我国的罐头食品工艺发展为例,我国罐头工业生产于1906年在上海正式开始,当时的上海泰丰食品公司就是我国第一家罐头食品厂。
随后,在部分省市相继建立了作坊式的罐头加工厂,使得我国的罐头食品加工工业不断得到发展。
在我国,罐头行业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70-80年代,这一时期罐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罐头产品种类已经有了很多,大约有400种,但是生产的工艺层次不齐,因此为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就由原轻工业部领导组织了有关的罐头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单位等技术人员编写了罐头的专业标准,规范了罐头工业的操作规范。
第二个阶段是二十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罐头行业逐步健全相关体制,形成多元化的布局,行业注入了很多新的活力。
文献综述水是人类世界不可代替的重要自然资源,是现在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和生活用水量不断的提升,据估计,全球对水的需求在增加,大约每20年增加一倍,但是水的供应却不以这种速度增加,而且随着工农业得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排放废水量也不断增加,使许多的河流,江湖水岸,甚至地下水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使水质下降。
而且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的生产能否正常进行,更关系到人体的健康。
所以联合国早在1977年就向全世界发展警告:水资源不久将成为即石油危机之后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全球性危机,而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
在我国由于水资源总是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加之许多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以成现实的任务。
我国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得战略如下:1.大力发展节约水型工业和节约型农业。
2.积极发展废水净化和再用。
3.加强水资源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旅游业的发展,远离城市的别墅区、度假村、居住小区、生活服务区、饭店、宾馆纷纷兴建,所排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其特点是水量小、分布广、收集难度大,不能就近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生活污水必须就地处理达标后才能向附近水体排放,因此,各种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应运而生。
小区生活污水指的是居民小区的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污水。
主要包括冲洗卫生间、厨房洗涤和洗浴等污水。
它的成份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细菌。
如不经处理,任其排放,会使天然水体受到污染,尤其在高温的夏天水质恶化,变黑、变臭,严重影响城区环境。
废水中细菌的传播还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处理好小区生活污水,既可以减少对城市的污染,又可以把部分水处理成达标无害的水进行回用,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因此,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站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小区生活污水的概况小区生活污水来源主要包括冲洗卫生间、厨房洗涤和洗浴等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