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保健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201.53 KB
- 文档页数:1
2004~2013年七师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目的分析2004~2013年七师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为制定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七师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66‰,婴儿死亡率 5.90‰,新生儿死亡率4.24‰,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3位死因为肺炎、出生窒息、先心病、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其他意外。
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加强产科质量,提高出生窒息的预防及抢救水平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标签:5岁以下儿童;死因;死亡率儿童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卫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七师2004~2013年儿童死亡情况分析,探讨七师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死亡率,为有效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儿童死亡率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1日~2013年12月30七师本地户口5岁以下儿童为调查对象。
1.2内容和方法资料来源于妇幼卫生统计年报表、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死因汇总表经过逐级审核、汇总上报获得。
死因分类按国际分类(ICD-10)标准进行。
2结果3讨论3.1经济发展水平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直接关系,这已为国内外所公认[1]发达国家的婴儿死亡率普遍低于10‰,2003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新生儿死亡率18.00‰,婴儿死亡率25.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9.9‰[2],七师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66‰,婴儿死亡率5.90‰,新生儿死亡率4.24‰,低于全国水平,这可能与我地区妇幼保健人员专业技能掌握不全,妇幼人员变动监测队伍不稳定,存在漏报现象,影响了监测质量。
3.2从表中看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现徘徊趋势波动较大。
表3说明早期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44.62%,新生儿死亡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新生兒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银川市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变化趋势及对策王宝珍;席文军;孙燕;张筱林;段志娴【期刊名称】《中国妇幼保健》【年(卷),期】2008(23)5【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医疗保健状况。
方法:对2000—2005年银川市5岁以下户籍儿童生命监测上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005年与2000年比较,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2005年为80.87%,2000年为89.85%,下降了8.98%,与2000年比较,只有1—4岁儿童死亡率上升,其余各年龄组死亡率逐年下降。
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以婴儿死亡居首位(64.49%),早期新生儿死亡居第2位(54.78%)。
围产儿死因前4位分别是出生窒息、肺炎心衰和原因不明、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畸形,出生畸形在近2年上升到第3位。
新生儿死因前4位分别是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和肺炎、先天性畸形,近2年先天性畸形已跃居新生儿死因的第3位。
婴儿死因仍以出生窒息居首位,近2年先心病及其它先天异常已跃居到了婴儿死因的第2、第3位。
1—4岁儿童死因前4位分别是意外死亡、先天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炎,意外死亡位于第1位,先天异常上升到了第2位。
近2年各年龄组死因中出生畸形、先心病、其它先天异常及意外死亡均有上升趋势。
结论:本地区儿童保健工作有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加强基层产、儿科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产前诊断技术。
先天发育异常致死比例在逐年上升,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总页数】3页(P652-654)【关键词】5岁以下;生命监测;死因分析【作者】王宝珍;席文军;孙燕;张筱林;段志娴【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4【相关文献】1.2009-2013年山西省古交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变化趋势分析 [J], 郭爱荣2.2003~2008年哈密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变化趋势及干预措施分析 [J], 高建平;贺伟娜3.湖州市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9年变化趋势分析 [J], 葛绮芬4.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变化趋势及对策 [J], 余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趋势分析林良明;刘玉琳;米杰;曹兰华;张新利【期刊名称】《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年(卷),期】2000(8)1【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事故是造成我国儿童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
【方法】在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同时对儿童意外死亡进行了监测。
监测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全国共抽取81个市县,监测地区总人口855万。
【结果】1991年~1995年城市、农村及全国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分类死因均为意外死亡。
我国0~4岁儿童意外死亡率从1991年的860.3/10万,1995年降至701.1/10万,5年间下降18.5%。
但同期0~4岁总死亡率下降27.0%,其中传染病下降54.1%,导致我国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5年间增加1个百分点,其中尤其1~4岁儿童意外死亡占总死亡已由1991年的27.3%,1995年为38.7%,5年间增加11.4个百分点,其构成比的增加是十分明显的。
表明我国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重要性在90年代仍在增加,与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结论】交通意外和跌落死亡率5年分别上升54.4%,29.6%,交通意外和跌落死亡率的上升可能与我国近年来的交通车辆急剧增加及高楼大厦增多有一定的关系。
【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意外事故;死亡率;流行病学;中国【作者】林良明;刘玉琳;米杰;曹兰华;张新利【作者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相关文献】1.广州市5岁以下儿童2001-2010年意外死亡趋势流行病学分析 [J], 林穗方;胡艳;蒋琳;邢艳菲;修丽娟;刘慧燕2.温州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流行特点及趋势分析 [J], 周玉润;陈婕;孙建乐;唐汉彦;杨新军3.浙江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10年流行趋势分析 [J], 詹建英;郑双双;赵正言4.2000~2009年深圳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趋势分析 [J], 郑燕华;江雯5.深圳市1997~2006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趋势和死因分析 [J], 林艳;刘筱娴;王虹;赵光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报告妇女儿童的健康是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妇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妇女儿童的身体素质,决定着社会发展进程和趋势。
近年来,大英县全面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基层网络建设,为保护妇女、儿童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工作成效1、202*年,妇女儿童健康状况为:活产数**,孕产妇死亡数为1,孕产妇死亡率为7.54/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8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10‰,婴儿死亡数52,婴儿死亡率为3.9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6.40‰,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80.27‰,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92.88‰,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孕早期检测比率88%,婚检率12.55%,产前塞查率0,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7.5%,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5.7%。
2、202*年,妇女儿童健康状况为:活产数**,孕产妇死亡数为2,孕产妇死亡率为16.94/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3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30‰,婴儿死亡数30,婴儿死亡率为2.54‰,新生儿占五岁以下儿童为17.51%,新生儿占婴儿死亡人数为18.75%,新生儿死亡数18,新生儿死亡率为1.52‰。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18%,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100%,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96.9‰,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孕早期检测比率90%,婚检率10.87%,产前塞查率0,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3.5%,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2.6%。
3、202*年,妇女儿童健康状况为:活产数**,孕产妇死亡数为0,孕产妇死亡率为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5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23‰,婴儿死亡数36,婴儿死亡率为3.25‰,新生儿占五岁以下儿童为25.694%,新生儿占婴儿死亡人数为23.22%,新生儿死亡数24,新生儿死亡率为2.16‰。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进行了广泛的监测工作。
本文将对这项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一、儿童死亡监测的意义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衡量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监测,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儿童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儿童死亡率,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二、监测指标和数据采集在儿童死亡监测工作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指标:婴儿死亡率(0-1岁)、儿童死亡率(1-4岁)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我们采用了多种数据源,包括出生医学证明、死亡报告、居民健康档案等。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数据的质量控制,通过建立数据审核机制、进行数据清洗等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监测结果及问题发现通过儿童死亡监测工作,我们得到了以下重要结果:近年来,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这得益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对儿童健康的重视。
然而,我们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婴儿死亡率在某些地区仍然偏高,尤其是贫困地区;儿童死亡中的可预防死亡比例较大,这说明我们在预防和治疗方面仍有待提高。
四、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首先,贫困地区婴儿死亡率偏高的原因可能与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有关,因此,我们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医疗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其次,对于可预防死亡的减少,我们需要加强儿童健康教育,普及儿童疫苗接种知识,并提高家长和医护人员的意识。
五、未来工作展望虽然我们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和质量控制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二是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提高其医疗服务水平和覆盖率;三是加强对儿童健康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意识。
总结:通过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儿童健康状况,并在发现问题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5岁以下儿童死亡宣传统计表(原创实用版)目录一、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概述二、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数据分析三、影响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四、降低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措施五、结论正文一、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概述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指在出生至 5 岁之间的儿童死亡人数占相应年龄组人口总数的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孕产妇健康状况、新生儿护理、儿童营养、环境卫生、医疗保健等。
二、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数据分析根据我国卫生统计年鉴,2006-2017 年,全国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然而,由于各地区发展水平和医疗条件的差异,各省份的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也有所不同。
在此期间,我国一直在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的投入,提高孕产妇和儿童健康服务水平,以降低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三、影响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主要因素1.孕产妇健康状况:孕产妇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如孕产妇患有疾病、营养不良等,都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率上升。
2.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护理不当,如窒息、感染等,也是导致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
3.儿童营养:儿童营养状况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抵抗力,如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儿童死亡率上升。
4.环境卫生:环境卫生状况影响儿童健康,如饮水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等都可能导致儿童死亡率上升。
5.医疗保健:医疗保健水平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健康状况,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医疗设备不足等都可能导致儿童死亡率上升。
四、降低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措施1.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提高孕产妇健康意识,做好孕产期保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2.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加强新生儿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技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3.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加强对儿童营养的监测和指导,提高儿童营养水平,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
4.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加强饮水卫生、室内空气污染等方面的监测和管理,保障儿童生活环境卫生。
六合区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目的掌握六合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析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
方法对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死因顺位依次为:先天性畸形、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溺水、肺炎。
结论降低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标签: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死亡原因;干预措施为了提高我区的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因此我们对六合区2004年~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干预措施,最终目的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2013年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等辖区内所有二级医院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包括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死亡登记本以及儿童保健工作年报表、生命监测报表等;结合由我所联合公安、疾控、计生、民政等部门每年进行两次活产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补漏质控调查,并建立了危重儿自动出院或转院登记及随访等工作所得来的数据和材料。
1.2方法根据《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死亡的分类和评价采用国际疾病分类CICD-10标准。
2 结果2.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见表1。
2.2 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原因及构成比见表2。
2.3 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接受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见表3。
3 讨论3.1死亡率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4年的12.23‰下降到2013年的5.94‰,10年间下降了51.4%;其中婴儿死亡由2004年的10.7‰下降到2013年的4.39‰,10年间下降了59.0%;新生儿死亡率由2004年的6.55‰下降到2013年的3.10‰,10年间下降了52.7%。
由此可见5岁以下儿童死亡呈现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婴儿死亡率的下降较多。
3.2死亡地点及死亡前的治疗情况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大部分死亡前均就诊,但是未就诊及死于家中的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患儿中大部分来自农村及福利院,这与我区经济状况差、交通条件落后等有关;虽然儿童死亡诊断级别县级及以上医院的占大部分,但是从死亡的例数来说还应该提高医疗机构的急救水平,医疗部门还要加强科学育儿、疾病防治和健康教育的知识宣传;同时还需要社会和政府协调、支持和配合才能更有效的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021年儿童死亡率的水平和趋势报告7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据全国妇幼健康监测,202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1‰,婴儿死亡率5.0‰,与上年相比,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国际间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司长表示,2021年我国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1‰、5.2‰和6.6‰以下;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5%以下;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保持在90%以上。
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2010年以来,我国覆盖城乡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见图1)。
2019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6‰、7.8‰,分别比上年下降0.5和0.6个千分点,明显低于10‰和13‰的《纲要》目标。
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为11.42/10万,比上年下降2.7%,比2010年下降49%,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的《纲要》目标。
儿童疾病防治效果显著。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免疫规划监测管理体系,以及县、乡、村三级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实现了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的信息系统和疫苗电子追溯的协同平台对接。
2019年,适龄儿童各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1]接种率均超过97%。
全国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1.9%,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为93.6%,分别比上年提高0.7和0.9个百分点。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发表时间:2009-06-11T10:55:53.0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2月第4期供稿作者:黄秋野[导读]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是一项群体性的工作,我市占地面积广,农村人群居住分散。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黄秋野 (辽宁省铁岭市妇幼保健院辽宁铁岭 112000 ) 【中图分类号】R72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084-0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是一项群体性的工作,我市占地面积广,农村人群居住分散。
为使监测上报工作准确,我院对基层专业人员定期进行儿童死亡专业方面的培训,将全市的儿童死亡漏报率降至最低。
现将2008年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8年全市监测区婴儿、新生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
1.2 方法是07年四季度和08年前三季度,每季度报告一次儿童死亡报告卡及0—4岁儿童死亡监测报表。
基层妇幼工作人员采用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定期深入各医院、急诊科、儿科病房、产科、新生儿室等地核对死亡名单,查询医院原始记录和各种登记,准确记录儿童死亡病例并查找儿童死亡漏报情况,还要注意死胎、死产和活产的区别。
2 监测内容和结果2.1 全年各监测区总计活产数是9460人,0岁死亡75人,死亡率是7.93‰;其中新生儿死亡46人,死亡率4.86‰;1--4岁儿童死亡21人,死亡率是2.22‰;0--4岁儿童死亡96人,死亡率是10.15‰。
2.2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构成比。
见表1 2.3 5岁以下儿童死亡保健服务指标。
见表2 2.4 5岁以下儿童死前就医情况。
见表3表1 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构成比死因死因顺位2008年死亡例数构成比顺位2008年死亡例数构成比1.先天性心脏病 15 15.6 15.意外窒息 22.12.出生窒息 11 11.5 16.血液及造血器官 2 2.13.早产或低出生体重 9 9.4 17.其他 2 2.14.其它先天异常 8 8.3 18.放弃喂养 2 2.15.肺炎 8 8.3 19.麻疹 1 1.06.颅内出血 6 6.3 20.结核 1 1.07.交通意外 5 5.2 21.白血病 1 1.08.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3 3.1 22.腹泻 1 1.09.其它消化系统疾病 3 3.1 23.意外中毒 1 1.010.意外跌落 3 3.1 24.其它意外 1 1.011.其它肿瘤 2 2.1 25.循环系统疾病 1 1.012.神经管畸形 2 2.1 26泌尿系统疾病 1 1.013.新生儿硬肿症 2 2.1 27.诊断不明 1 1.014.其它新生儿病 2 2.1合计 96 100 表2 2008年5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指标保健服死亡地点死前治疗死亡诊断级别死因诊断依据务指标医院途中家中住院门诊未就医省市县区乡街村所未诊尸检临床推断人数 50 7 39 60 21 15 38 40 5 7 6 0 93 3百分比52.1 73 40.6 62.5 21.9 15.6 39.6 41.7 5.2 7.3 6.3 0 96.6 3.1表3 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前就医情况年份城市农村2008 住院门诊未治住院门诊未治死亡数 % 死亡数 % 死亡数% 死亡数% 死亡数 % 死亡数 %合计 10 71.43 3 21.43 1 7.14 50 60.98 18 21.95 14 17.07 ------------------------------------------------------------------------------------------------------------------------------------------------------------------------------------------------------------------------------------------------------------------------------------------------------------------------------------------------------------------------------------------------------------------------------------------------------------------------------------------------------------------------------------------------------------------------------------------------------------------------------------------------------------------------------------------------------------------------------------------------ 2.5 5岁以下儿童死亡地点分布。
中国儿童保健工作不断推进,围产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患病率逐年下降,儿童系统管理率不断增长孕产妇保健与儿童保健工作是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我国不断加强妇幼卫生监测推进妇幼事业发展。
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卫生服务保健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孕产妇的保健和管理水平。
2020年中国出生体重<2500克婴儿占比从2010年的2.34%;增长至3.25%。
围产儿死亡率,反映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
常以千分率表示。
围产儿死亡的定义各国不同,我国以孕28周(或出生体重1000克以上)到生后第7天期间,因胎(婴)儿疾病或影响胎(婴)儿的孕产妇疾病所引起的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
2020年中国围产儿死亡率4.14‰,较2010年下降2.88‰。
在过去10年内,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全国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患病率从2010年的1.55%下降到2020年的1.19%,下降了0.36个百分点。
新生儿访视率是指每100名出生的婴儿中受访视的人数。
做好新生儿保健工作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口预期寿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020年中国新生儿访视率92.5%,较2019年下降1.6个百分点。
结合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特点,通过体格检查、生长和心理发育评估、听力和视力筛查,为家长进行健康指导等,我国儿童健康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2020年我国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2.9%,较2019年增长1个百分点;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4.3%,较2019年增长0.7个百分点。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能够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资源和不竭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儿童事业发展,先后制定实施三个周期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为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某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周桂珍;徐金;刘礼娇;夏伟晓【期刊名称】《中国卫生统计》【年(卷),期】2016(033)003【摘要】目的探讨某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田县2005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4年青田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4.22‰逐年下降至6.19‰,婴儿死亡人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65.03%,新生儿死亡人数占婴儿死亡人数的55.11%,早期新生儿死亡人数占新生儿死亡人数的66.94%.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心病、意外死亡、出生窒息、肺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产后访视率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呈负相关.结论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管理等多项措施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策略.【总页数】3页(P479-481)【作者】周桂珍;徐金;刘礼娇;夏伟晓【作者单位】青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323900);青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323900);青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323900);青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3239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山西省长治市1996-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J], 于红梅;王晓玲;李芳2.2017年某县级医院门诊工作量变化趋势分析 [J], 孙鹏;谢紫江;张健;王诚丽3.什邡市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趋势分析 [J], 刘光惠;钟家妮4.南充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变化趋势分析 [J], 何霞;谢春燕5.2015—2019年宁夏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预测及死因分析 [J], 梁颜华;张军红;李宏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年-2022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变化趋势及干预措施研究摘要:目的分析2018年-2022年宁乡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变化趋势,总结干预措施。
方法按《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统计宁乡市2018年-2022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
结果:宁乡市2018年-2022年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人数为264人,死亡率为4.70‰,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死亡儿童性别构成比为1.64:1,男童死亡率显著高于女童;死因顺位第一位为意外伤害死亡,死亡人数为109人,占总体的41.3%。
结论:2018年-2022年宁乡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呈逐步下降趋势发展,男童死亡率明显高于女童,意外伤害死亡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首位原因,多措并举降低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是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干预措施儿童的健康和生存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多个研究借助分析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以期指导后续儿童保健工作[1-3]。
然而,因各地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在宁乡市中,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深入了解并分析2018年至2022年期间宁乡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变化趋势,以及针对这一趋势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几年,宁乡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来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和减少儿童死亡率。
然而,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仍然需要临床的密切关注和进一步的干预。
在这种背景下,本论文旨在通过对2018年至2022年宁乡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的分析,揭示相关问题,制定合理卫生保健措施,指明后续干预工作方向。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与方法: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宁乡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系统数据资料。
本文死因分类依据来源于全国妇幼卫生调查制度中设定的儿童死亡分类。
1.2 观察指标本研究分析2018年-2022年宁乡市妇幼保健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例数、性别与年龄分布、死因情况顺因分析、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推荐)第一篇: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推荐)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报告2013年我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现将2013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主要结果分析如下:一、监测对象和方法1.监测范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是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监测范围为全旗二十一处乡镇。
2.监测对象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对象为监测地区常见户及居住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家庭户中全部0-4岁儿童作为监测对象。
3.资料收集资料来自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儿童死亡监测报表及死亡卡片。
4.质量控制2013年我所根据妇幼卫生年报和三项监测质量控制的工作要求,对我旗八仙筒、东明、青龙山的年报和“三项监测”工作进行了质量控制,无活产数漏报、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0例。
5.统计分析根据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基础数据汇总得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和新生儿死亡率。
5岁以下死亡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指标根据实际死亡卡片进行计算。
二、结果(一)一般情况全旗监测地区活产数为4077,男、女分别为2130例和1947例。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26例,婴儿死亡21例,新生儿死亡15例,1-4岁儿童死亡5例。
(二)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死亡率1、新生儿死亡率2013年全旗新生儿死亡率为4.17‰,2013年全旗新生儿死亡率与2012年比较有明显下降。
2、婴儿死亡率2013年全旗婴儿死亡率为5.15‰,较2012年有小幅下降,下降了0.8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13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38‰,较2012年有小幅下降,与2012年比较,下降了0.59%。
(三)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因别死亡率即构成比2013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其它先天异常、意外死亡,出生窒息前五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的84.6%。
五、讨论与建议1、全旗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2013年,我旗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5岁以下儿童死因监测分析作者:刘世英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掌握红花岗区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2010-2013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3.31‰、10.36‰、10.41‰、13.22‰,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波动。
死因前五位分别为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意外窒息、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
结论:利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加强围产保健,完善三级保健网络,加强产、儿科医生技术培训,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干预措施1 资料和方法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现将我区2010~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切实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1 对象2009年10月1日~2013年9月30日,户籍在红花岗区及居住半年以上的5岁以下的死亡儿童。
1.2 方法参照“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标准,监测范围为红花岗区八个办事处、八个镇的5 岁以下儿童,数据来源区属各医疗单位。
1.3 质量控制每年进行二次质量控制,具体方法是到两城区有产儿科的医院、派出所户政科、办事处计生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殡葬管理处抄录5岁以下儿童死亡线索进行追综,严格按居住地址返回信息到各网络单位,核对信息确认后上报,减少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漏报。
2 结果2.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年龄构成情况2010—2013年共分娩婴儿2359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共279例,四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依次为13.31‰、10.36‰、10.41‰、13.22‰;婴儿死亡共207例,死亡率为8.77‰,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4%;新生儿死亡共122例,死亡率为5.17‰,占婴儿死亡的59%。
2.2 5 岁以下儿童死因构成及顺位5 岁以下儿童死因前五位分别是肺炎(49例)、先天性心脏病(37例)、意外窒息(33例)、出生窒息(32例)、早产或低出生体重(27例),构成比分别为18%、13%、12%、11%、10%。
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顾宇静;于爱枝;郭德云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07(002)023
【摘要】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动态变化,探讨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提出和制定改善儿童保健服务的新对策.方法对2001~2005年5岁以下所有儿童的死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8.1‰,新生儿死亡率18.2‰,婴儿死亡率30.5‰,1~4岁儿童死亡率7.6‰,5年来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死因顺位:婴儿以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为主,出生缺陷也成为重要的死因,1~4岁儿童死因以意外为主.结论 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提示霍城县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尚不稳定,须加强基层网络建设,提高基层妇幼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农牧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总页数】2页(P77-78)
【作者】顾宇静;于爱枝;郭德云
【作者单位】214000,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医院;835200,新疆霍城县妇幼保健站;835200,新疆霍城县妇幼保健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2001~2005年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J], 李容汉;赵庆国;李兵;钟细霞;邓群娣;何秋苑
2.贵州省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J], 熊迎春;吴朝霞;韩燕
3.辽阳市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J], 贾淑玲
4.珠海市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J], 戚小兵;李冀英;王璐
5.2001~2005年大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J], 王丽;张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儿童保健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
发表时间:2017-05-23T13:46:19.7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4期作者:张凤月[导读] 针对最近几年以来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儿童保健的相关工作。
(济南市市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002)
【摘要】目的:针对最近几年以来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儿童保健的相关工作。
方法:择取从2011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的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年度死亡情况,并分析死亡趋势。
结果:从2011年6月到2014年5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滑趋势;从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各个年份之间的死亡概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另外,在调查区间,儿童保健概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截止到2016年6月底,5岁以下儿童的保健管理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
结论: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依然需要继续控制,儿童保健的相关措施是保证儿童生存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需要各级部门提升重视程度。
【关键词】儿童保健;死亡概率;变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270-02 通常来说,对某一个特定区域当中未成年人的死亡概率进行判定,主要的指标就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因为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反应出该区域当中儿童的存活情况[1]。
另外,该指标也被认为是儿童所处社会环境以及该区域儿童保健工作是否完善的主要衡量指标[2]。
在本文当中将就此展开分析,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从2011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的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年度死亡情况,并分析死亡趋势。
1.2 方法
依据A市的相关标准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和上报,并安排专门的负责人对其进行收集以及分类整合处理。
以每年6月到次年5月作为一个年度(最后一个年度则是5月底,以6月1日0点为准),将年度作为时间单位来进行5岁以下的儿童的死亡情况衡量指标。
比方说,从2011年6月到2012年5月(底)作为一个年度,将“2011年-2012年”作为其简称来纳入统计表,以此类推即可。
死亡率的记录是当年的死亡率指标(即为单位时间内儿童死亡的人数和活产人数之间的千分比)。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文当中,结合数据类型择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针对计数资料选择(n,%/‰)进行表示,并行以卡方进行检验。
本文当中认为P<0.05的情况为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从2011年6月到2014年5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滑趋势;从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A市死亡儿童概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各个年份之间的死亡概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具体数据参照下表。
另外,在调查区间,儿童保健概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截止到2016年6月底,5岁以下儿童的保健管理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
具体数据如下:2011年6月-2012年5月底:92.42%(4012/4341);(2)2012年6月-2013年5月底:93.42%(4403/4710);(3)2013年6月-2014年5月底:95.72%(4268/4459);(4)2014年6月-2015年5月底:96.85%(4151/4286);(5)2015年6月-2016年6月1日:98.75%(4441/4497)。
另外,在户籍人口以及非户籍人口当中,儿童保健的概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差异均在5%以下,不做以分析。
3.讨论
从整体上来看,未成年人死亡概率的不断下降,和A市不断强化儿童保健的管理工作、提升宣传力度、加强体弱儿童管理等措施有关。
结合实际情况,为了能够深入加强儿童保健的相关工作,继续控制儿童的死亡概率,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3]:其一,加强产时监护的力度,保证婴儿的出生安全性;其二,实现良好的保健系统化,扩展保健涉及范围;其三,提升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区域;其四,各级保健单位继续加强宣传,多方合作,保证本地区的儿童能够得以健康成长。
4.结语
综上所述,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依然需要继续控制,儿童保健的相关措施是保证儿童生存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需要各级部门提升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支聪聪,刘淑敏,郝亚平,等.从儿童保健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00-3902.
[2]周桂珍,徐金,刘礼娇,等.某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03):479-481.
[3]武生光.从儿童保健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J].医药,2015,01(25):3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