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64.38 KB
- 文档页数:2
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范文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范文XX年我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现将XX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主要结果分析如下:一、监测对象和方法1.监测范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是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监测范围为全旗二十一处乡镇。
2.监测对象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对象为监测地区常见户及居住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家庭户中全部0-4岁儿童作为监测对象。
3.资料收集资料来自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儿童死亡监测报表及死亡卡片。
4.质量控制XX年我所根据妇幼卫生年报和三项监测质量控制的工作要求,对我旗八仙筒、东明、青龙山的年报和“三项监测”工作进行了质量控制,无活产数漏报、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0例。
5.统计分析根据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基础数据汇总得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和新生儿死亡率。
5岁以下死亡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指标根据实际死亡卡片进行计算。
二、结果(一)一般情况全旗监测地区活产数为4077,男、女分别为2130例和1947例。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26例,婴儿死亡21例,新生儿死亡15例,1-4岁儿童死亡5例。
(二)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死亡率1、新生儿死亡率XX年全旗新生儿死亡率为4.17‰,XX年全旗新生儿死亡率与2012年比较有明显下降。
2、婴儿死亡率XX年全旗婴儿死亡率为5.15‰,较2012年有小幅下降,下降了0.8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XX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38‰,较2012年有小幅下降,与2012年比较,下降了0.59%。
(三)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因别死亡率即构成比XX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其它先天异常、意外死亡,出生窒息前五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的84.6%。
三、讨论与建议1、全旗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XX年,我旗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反映出我旗近几年来通过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和建设力度、完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重视基层产科质量等各项措施,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妇幼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
2016-2020年杭州市拱墅区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目的:了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找出孕产期和儿童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探索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2020年拱墅区5岁以下死亡儿童对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本地和流动死亡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由2016年的2.39‰下降到2020年的0.44‰,呈下降趋势,婴儿死亡率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未发现下降趋势。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窒息、意外窒息和先天性心脏病为5岁以下儿童的前3位死因。
本地户籍前3位死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意外跌落为流动儿童的前3位死因。
结论:多渠道多形式的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服务,加强医疗保健机构之间、科室之间的无障碍对接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儿童死亡率。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本地户籍、流动人口、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了了解杭州市拱墅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找出孕产期和儿童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探索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对拱墅区2016-2020年5岁以下死亡的本地和流动儿童进行了统计、汇总和分析,为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自2016年1月-2020年12月杭州市拱墅区各医疗机构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个案报告卡。
妇幼计生中心由专人进行死因调查、审核、整理。
人口数据来源于杭州市拱墅区公安分局。
1.2方法儿童死因诊断和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
依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统计拱墅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个案,按照年龄划分为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3组,对2016年-2020年5年死亡率、死因构成及不同年龄组死亡构成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分析用SPSS22.0统计分析,计算趋势2,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试析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摘要:目的试析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
方法对北城街道2008年至2015年,8年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以及死亡原因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几项干预措施。
结果8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为46人,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为8.89‰,其中新生儿与婴儿是主要的死亡群体,新生儿的死亡率为4.25‰,婴儿的死亡率为6.96‰。
5 岁以下儿童死亡顺位(前五)为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车祸与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不明,肺炎。
结论应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孕妇围生期保健水平,产科与儿科加强合作,提升窒息复苏技术以及各项预防措施,多渠道改善就医条件与医疗环境,进而减少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措施前言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妇幼保健质量与地区文化教育、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1],为了了解北城街道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展开了此次研究,选择2008年至2015年的信息资料进行研究,并分析符合该地区需要的干预措施与儿童健康保护手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北城街道2008年至2015年的儿童死亡监测报告,妇幼保健卫生工作报表、全国儿童生命监测质量调查表。
1.2方法按照该地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准确上报活产婴儿与0至4岁儿童的死亡情况,仔细对死亡报告卡进行填写,同时对其进行审核与质控。
1.3判断标准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标准)对儿童死因进行诊断与分类。
1.4统计学处理将研究所得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展开分析,采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8年至2015年)由表1可知,2008年至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计为8.89‰,8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处在6.42‰至12.25‰之间,数据波动较小,数据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兴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干预措施。
方法根据《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08年兴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因主要为出生窒息、早产和出生低体重、肺炎、意外等。
结论降低兴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必须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积极推广产科、儿科适宜技术,提高儿童安全防范意识,积极改善农村儿童的生存水平。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因[中图分类号]R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0096-0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市地处粤东山区,经济,文化,卫生落后,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淡薄。
本文旨在了解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我市2008年1月—12月孕满28周(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ɡ及其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体征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
1.2 方法:按照《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对监测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由妇幼保健院按照标准制定统一表格填写方式,由乡村医生,保健员上报,各乡镇妇幼医生核实,填表上报保健院,由保健科专人核对,质控,整理,总汇。
2 分析结果2.1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全年总活产数为11801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103例,死亡率为8.76‰,其中新生儿60例,死亡率为5.08‰,婴儿死亡90例,死亡率为7.63‰,1—4岁儿童死亡13例,死亡率为1.10‰。
2 . 2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顺位与构成比(见表2):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顺位前3位均为:出生窒息、早产和出生低体重、肺炎。
2.3 5岁以下儿童死前就医情况(见表3):新生儿组13例死于村级诊所,占21.67%,婴儿组24例死于村级诊所,占26.67%,1—4岁儿童组3例死于村级诊所,占23.08%,5岁以下儿童组死于村级诊所29例,占28.16%。
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202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特点与趋势,预防和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保护儿童生命健康,提高儿童生命质量。
方法对2022年-202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2022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前五位依次为溺水17例,先天性心脏病13例,出生窒息6例,,意外窒息5例、其它消化系统疾病4例。
结论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降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及先天畸形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水平,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科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监测镇死亡率死因干预措施儿童死亡率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2-2022年)》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状况和妇幼卫生工作质量、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通过对2022-202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的整理和分析,了解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死亡率提供依据。
据)统计。
(二)方法按照《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方案(试行)》的要求,对全县各医疗机构和乡镇进行监测。
在医疗机构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由医疗机构填写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上报县妇幼保健院;非医疗机构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由所属镇防保站妇幼人员入户调查、核实,填写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上报县妇幼保健院;同时镇防保站妇幼人员对辖区内所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质量控制,在质控中以查漏、补漏、防漏为重点,对质控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经核实后进行补报。
二、结果(一)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监测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22年12.42‰;2022年为11.08‰;2022年为13.05‰;2022年为15.67‰。
监测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22年14.45‰;2022年为13.69‰;2022年为12.13‰;2022年为17.97‰。
永年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与干预措施目的:了解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方法对我县监测点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12年第一季度我县死亡17例患儿;结论:争取政府重视,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和儿科技术水平,搞好儿童系统保健,做好儿童常见病防治,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识,预防意外事故发生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一、儿童死亡原因分析:为了准确的了解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全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对我县2010-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湾沟镇胜利街,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及相关报表如下:2009年我辖区活产数53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1例,男孩,死亡率1.89%,该患儿死于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死亡比例明显减少,因为患肺炎的死亡比例明显降低。
患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的儿童无。
2、讨论综合分析以上结果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1 政府重视,设立项目专项资金,无论是否计划内生育皆给予项目补助,大大提高了住院分娩率。
故明显降低了0-7天新生儿死亡率。
1.2 与我院狠抓各级保健人员的素质,加强围产期保健以及各家医疗单位的产科、儿科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分不开。
1.3 出生缺陷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提示婚前保健及孕期保健应加强,产前诊断技术还有待提高。
1.4 我辖区为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安全及保健意识淡薄,缺乏现场救治常识。
而且父母外出务工多,由老年人带的留守儿童多。
无形中增加了儿童死亡比例。
二、干预措施:1、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
因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的发生,并进一步提高产科及新生儿科医务人员对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水平,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因分析
自2005年至2010年,南梁台子地区共有 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主要原因为新生儿窒息,肺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意外等。
分析原因为:
1、低出生体重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农村妇女食物单一,胎儿营养缺乏。
2、家庭经济困难,对于孕期营养、保健及疾病救治所需费用不足。
3、对婴幼儿肺炎危险性识别和就诊意识淡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干预措施:
(1)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减少出生缺陷及早产的发生。
(2)提高产科质量,改善产科抢救措施,提高产科技术人员的水平,降低宫内窘迫、出生窒息、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同时加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的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肺炎的死亡率,从而达到降低婴儿死亡率。
(3)加强孕妇营养,增强群体自我保健意识,是减少早产和低体重发生和死亡的有效措施。
(4)宣传普及遗传优生知识,让人们接受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检查技术,减少先天异常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5)加大健康教育,采用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式,制作
多种文字宣传材料进行宣传,提高群众保健意识,加强家长对儿童的安全意识,提高儿童对危险识别及自我保护的能力。
5岁儿童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摘要:目的探讨<5岁儿童死亡原因分析,采取相应对策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
方法对2010~2013年阿勒泰市16个乡镇、街道、农牧场<5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1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这些儿童的死亡原因,并针对儿童死亡原因做出干预措施。
结果4年间<5岁儿童前8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其他先天异常,意外窒息、出生窒息、意外坠楼、溺水、肺外及其他意外。
结论本次调研结果显示:<5岁儿童死亡率比较高,原因也比较多,为了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措施,加强对5岁儿童的关系。
①医院应该加强孕期保健管理,优生优育,从而降低出生缺陷;②医护人员要加强围产期的护理,加强围产监护;最后,还要加强基层ARI标准病案管。
关键词:<5岁儿童;死亡原因;干预措施<5岁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年龄段,这个时间段的孩子由于知道的比较少,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造成<5岁儿童死亡率较高,它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医疗等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探讨<5岁儿童死亡原因分析,采取相应对策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笔者对阿勒泰市2010~2013年141例<5岁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0~2013年阿勒泰市16个乡镇、街道、农牧场0.05)。
1.2方法实验中,主要对阿勒泰市辖区各医院上报的0~5岁儿童死亡个案报告卡、疾控、民政查漏的死亡个案等进行统计,然后将搜集得到的信息进行调查、审核、整理[1]。
1.3统计学方法本次调查过程中,对<5岁儿童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记录,并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然后采用t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5岁儿童死亡141例种,年龄构成新生儿死亡56例,构成比为39.41%,出生28 d~1岁死亡47例,构成比27.65%,1~5岁儿童死亡38例,构成比为26.95%,前8例死亡原因,见表1。
竹山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调查分析及干预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程度、卫生、文明和儿童生存、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
是妇幼卫生制定政策、谋划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
现将竹山县2009年至2011年这3年期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发生原因、顺位等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切实可行的提出干预措施。
更好的降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实施儿童发展规划目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至2011年竹山县3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17个乡镇,由县、乡、村层层上报,县妇幼保健所收集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检测报表死亡报告卡,3年活产总数17370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234 例。
1.2 方法根据收集到的报告卡,由各乡妇幼专干、防疫专干、计生专干和派出所核查相关资料,以确保准确性。
儿童死亡诊断和分类采用《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中的有关要求,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诊断和分类。
2 结果2.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年活产儿17370例,新生儿死亡127例,新生儿死亡率7.31‰;婴儿死亡191例,婴儿死亡率11‰。
5岁以下儿童死亡234 例,死亡率13.47‰,见表一。
(2009年、2010年、2011年)2.2 死亡原因及顺位 :见表二(2009年、2010年、2011年)3 分析与讨论3.1 从(表一)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构成的情况可以看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逐年下降;从死亡年龄构成的情况看,在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中,婴儿死亡占81.62%,而婴儿死亡中66.49%死于新生儿期,说明年龄愈小,死亡率愈高,由此可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必须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入手,要针对造成新生儿死亡的关键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3.2 从(表二)儿童死亡前五位主要死因依次为早产低体重、肺炎、意外窒息、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
针对以上儿童死亡原因及顺位情况,制定干预措施:加强和巩固基层三级网建设,重视围产期保健,努力提高基层医疗保健人员对高危妊娠潜在因素的识别能力,对高危孕产妇要进行重点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