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血清甘油三酯与胆固醇的测定
- 格式:pptx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33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毫摩尔/升;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毫摩尔/升;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毫摩尔/升;高血脂症的治疗中药2.:草决明20g、海带30g;水煎滤药除渣,吃海带饮汤,每日1次,一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3疗程,此方有祛脂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或肥胖病人食用;3.泽泻:泽泻汤加味治疗法采用泽泻汤中配合补脾、活血、润肠类中药对治疗高血脂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4.三七:研究表面三七叶苷对食物性高血脂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6.柴胡: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7.首乌片:每次口服5片,一日3次,连服2~4个月;本药的降脂作用,主要机理是滋补肝肾,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有关实验研究表明,首乌含大黄根酸,能促进运动,阻止或减少脂类在肠道吸收,因而血脂下降;8.红花:其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的作用;药物利压肽主要成分:由菊花、槐米、槐花、菊苣、紫苏、蒲公英、酸枣仁、橘皮、覆盆子、藿香、茯苓、砂仁、青果、桃仁等多种中药制剂而成;主要功效:对血压血脂有双向调节功效,可以改善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维脂康胶囊:主要成分:三七、大蒜粉、、陈皮、、陈皮、槐花主要功效:行气,活血,降浊;适用于气质痰浊性高脂血症;从源头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三七花主要成分:三七皂苷、多糖类、类、三七素等;主要功效:三七花性凉味甘,清热、解毒、凉血、、调脂、免疫调节、活血通脉、养生抗衰、消炎镇痛作用的人参二醇型三七皂甙、黄酮、多糖等有效成份;具有显着的平肝、祛痰、平喘、镇痛安眠、扩冠、抗过敏、促进及DNA、RNA合成,排毒养颜,主要包括:由血热、湿毒引起的:青春痘暗疮、口边起泡;由气血虚引起的: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心跳、失眠、情绪不定等;由肝火旺引起的:手心烫、脾气爆、夜咬牙等都有很好的疗效;用法与用量:每次取本品3-6朵用开水200毫升冲泡饮用;10克文山三七花、四个鸡蛋、先用花和鸡蛋煮10分钟,然后将鸡蛋敲碎壳再煮30分钟,花和鸡蛋同吃,可治疗高血压;适用人群:高血压、、高血糖、偏头痛、失眠症状患者,白领及长期坐办公室的人群;灵芝防治高血脂症灵芝单用或与降血脂药合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同时,还能降低全血粘度和,改善血液流变学障碍;灵芝的保肝作用可防止或减轻化学合成调节血脂药引起的肝损伤;灵芝的调节血脂作用是其对保护作用的基础;利压肽由菊花、槐米、槐花、菊苣、紫苏、蒲公英、酸枣仁、橘皮、覆盆子、藿香、茯苓、砂仁、青果、桃仁等多种中药制剂而成,对血压血脂有双向调节功效;灵芝防治高血脂血症的疗效特点灵芝对高血脂症确有一定的疗效,可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常规的抗高血脂症药合用;临床疗效特点如下:1.灵芝可不同程度地减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2.灵芝还能降低全血黏度和,改善血液流变学障碍;3.灵芝与常规的降血脂药合用,有协同作用,可相互增强疗效;4.灵芝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与病情轻重、用药剂量及疗程长短有关,一般病情属轻、中度患者疗效好,剂量较大,疗程较长者疗效较好;5、目前常用的化学合成抗高血脂症药常能引起肝损伤,合用时,由于灵芝有保护作用可防止或减轻这些药物引起的肝损伤;6.用药后尚见食欲增加、睡眠改善、体力增强等效果;灵芝防治高血脂症的作用是如何产生的药理实验证明:1、灵芝及其所含多糖可降低高血脂症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肝脏中三酰甘油含量附表1;相反,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并明显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SOD酶活性,减低血清LPO的浓度;2、灵芝多糖能调节大鼠高血脂症的代谢和增强抗脂过氧化的作用附表2一些细胞分子生物研究所结果还证明,灵芝能显着降低LDL的氧化,减轻由氧化型LDL和人糖白蛋白诱导的单核细胞对血管的黏附作用;3、灵芝还明显抑制氧化型LDL与人糖化白蛋白诱导的内表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VCAM-1的表达,并因此影响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从而防止的形成;4、灵芝或含三萜类可抑制胆固醇吸收,并抑制人体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现速酶-3羟-3-甲戊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并因此机制胆固醇合成;从而使血脂固醇降低;山楂山楂含有三萜类、生物类黄酮和丰富维生素C成分,具有扩张血管壁、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降低血压等作用;另外,还含有、柠檬酸,均有显着的降血脂功效,只是有的老年人食用山楂会引起反酸等胃部不适,须酌情慎用;山楂含钙量最高,对中老年人补钙有益;。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A1.2 原理血清中的胆固醇酯(CE)被胆固醇酯水解酶(CEH)水解成游离胆固醇(Chol),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CHOD)氧化成△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再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三者合称PAP),生成红色醌亚胺色素(Trinder反应)。
醌亚胺的最大吸收在500nm 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总胆固醇呈正比。
反应式如下:胆固醇酯+H2O CEH 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胆固醇+02 CHOD △4-胆甾烯酮十H2022H202+4-氨基安替比林+酚POD 昆亚胺+4H2OA1.3.1 受检者(体检对象或病人)的准备:除总胆固醇不一定用空腹血外,测定甘油三酯、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的病人必须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对于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近期内体重稳定,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
妊娠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后3个月检验才能反映其基本血脂水平。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降血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剂、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制剂等,检验以前应根据所用药物的特性停止用药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用药情况。
对体检对象及做前瞻性观察者,还应注意采血的季节,因为血脂水平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h内不作剧烈运动。
A1.3.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因此影响血脂水平。
例如站立5 min 可使血脂浓度提高5%,15 min提高16%,故在采血前至少应***5min。
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 min,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静脉阻滞5min可使甘油三酯增高10%~15%。
A1. 3.3 抗凝剂:我国多用血清作血脂检验。
如用血浆,多主张用EDTANa2(1mg/mL)抗凝。
检验科血脂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一、引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现代社会中患上高血脂的人越来越多。
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易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对血脂进行检测和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检测方法和相应的分析技术,以帮助医务人员准确评估患者的血脂水平。
二、血脂检测方法1. 总胆固醇检测:通过血液样本中总胆固醇的测定来评估血脂水平。
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法、酶法和计算公式法。
- 化学法:该方法使用特定试剂与总胆固醇反应生成可测定的产物,通过比色法或光度法测定产物的浓度来计算总胆固醇浓度。
- 酶法:该方法主要是采用胆固醇氧化酶催化总胆固醇反应,通过测量反应消耗或产生物质的浓度来确定总胆固醇水平。
- 计算公式法:通过根据血液中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来计算总胆固醇水平。
2. 甘油三酯检测:甘油三酯是体内主要的脂肪储存形式,其检测也是血脂分析中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方法包括酶法、比色法和液相色谱法。
- 酶法:通过甘油酯酶催化甘油三酯反应,测量反应结果中产生的物质浓度来确定甘油三酯水平。
- 比色法:该方法使用特定试剂与甘油三酯反应生成可测定的产物,通过比色法测定产物的浓度来计算甘油三酯浓度。
- 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通过样品中甘油三酯的物质浓度来确定甘油三酯水平。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常被称为“好胆固醇”,对心血管健康具有保护作用。
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法、免疫分析法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化学法:使用特定试剂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反应生成可测定的产物,通过比色法或光度法测定产物的浓度来计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
- 免疫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免疫反应来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常用的方法有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利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红外光谱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其浓度。
血清甘油三酯酶试剂法测定法1.实验原理脂蛋白酯酶(LPL)、甘油激酶(GK)、甘油-3-磷酸氧化酶(GPO)、过氧化物酶(POD)、Trinder反应偶联比色终点法。
反应式如下:LPL甘油三酯+ H2O 甘油+ 脂肪酸GK甘油+ ATP 甘油-3-磷酸+ ADPGPO甘油-3-磷酸+ O2二羟丙酮磷酸+ H2O2POD2H2O2+ 4-氨基安替比林+ 4-氯酚醌亚胺+ HCl + 4H2O2. 标本:2.1 病人准备:12小时禁食。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
3. 标本存放:血清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1周;-20℃保存至少可稳定1年。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6.1 试剂申能甘油三脂试剂盒(货号:112 5717170 1 试剂8×70ml)6.1.1 试剂组成Good’s缓冲液pH 7.2 50mmol/L4-氯酚4mmol/LATP 2mmol/L镁离子15mmol/L4-氨基安替比林0.5mmol/L甘油激酶(GK)≥400U/L过氧化物酶(POD)≥2000U/L脂蛋白酯酶(LPL)≥2000U/L甘油-3-磷酸氧化酶(GPO)≥500U/L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叠氮钠(0.95 g/L)为防腐剂。
不可入口!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
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6.2 校准品:使用DiaSys公司提供的TruCal U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6.3 质控品: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操作规程A1.2 原理血清中的胆固醇酯(CE)被胆固醇酯水解酶(CEH)水解成游离胆固醇(Chol),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CHOD)氧化成△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再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三者合称PAP),生成红色醌亚胺色素(T rinder反应)。
醌亚胺的最大吸收在500nm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总胆固醇呈正比。
反应式如下:胆固醇酯+H2O CEH 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胆固醇+02 CHOD △4-胆甾烯酮十H2022H202+4-氨基安替比林+酚 POD 昆亚胺+4H2OA1.3 标本采集与处理对于血脂分析,特别需要强调“分析前”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
A1.3.1 受检者(体检对象或病人)的准备:除总胆固醇不一定用空腹血外,测定甘油三酯、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的病人必须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对于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近期内体重稳定,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
妊娠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后3个月检验才能反映其基本血脂水平。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降血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剂、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制剂等,检验以前应根据所用药物的特性停止用药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用药情况。
对体检对象及做前瞻性观察者,还应注意采血的季节,因为血脂水平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h内不作剧烈运动。
A1.3.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因此影响血脂水平。
例如站立5 min可使血脂浓度提高5%,15 min提高16%,故在采血前至少应***5min。
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 min,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静脉阻滞5min可使甘油三酯增高10%~15%。
A1. 3.3 抗凝剂:我国多用血清作血脂检验。
血清脂类测定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胆固醇脂、甘油三酯、磷脂和非酯化脂肪酸等。
目前,对有关脂类代谢疾患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均必须检测血浆〔清〕中的脂类,通过其含量的变化,对临床疾患提供协助诊断的依据。
有关医学科研工作,脂类的定量检测也是一项必备的研究工程。
1.胆固醇测定血浆中胆固醇及其酯的含量检测,从方法学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法包括抽提法和直截了当测定法,这类方法目前仍在沿用;另一类是酶法测定,方法敏感特异快速,并能自动化分析,已常规应用。
化学测定法种类多,由于显色反响的特异性不同,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目前公认的参考方法是Abell-Kendall(L-B反响)法。
另外,三氯化铁-硫酸反响法〔Zak法〕具有显色稳定法、操作简便、灵敏度约5倍于L-B反响法,胆固醇酯与游离胆固醇显色程度比立接近等优点,缺点是特异性差,干扰因素比L-B法多,如冰醋酸中含有的乙醛酸,血清样品中的血红蛋白,胆红素以及硫酸的质量等因素均可碍事Zak方法的正确性,Zak法更适合于科研使用。
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的方法已被广泛采纳,国产试剂已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胆固醇测定用的标准品,按美国国家标准局〔NBS〕出品纯度达99.8%,是国际公认的参考物,国内李健斋等已纯化制成符合这一要求的胆固醇纯品,已供临床检测血清胆固醇使用。
2.甘油三酯测定血浆甘油三酯的测定,目前多以化学法和酶法定量。
化学法测定甘油三酯是以脂蛋白变性,水解成甘油,并以甘油为计算依据。
酶法是以特异酶水解甘油三酯,除往脂肪酸,再测定甘油,方法特异,正确而快速,临床广为应用。
目前甘油三酯测定的方法要紧以定量甘油为依据,然而血清样品中存在有游离甘油,如何从反响过程中的总甘油中减往游离甘油,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讨论这一咨询题。
假设不减往,其测定值将会高于血清样品中的真值,要是要减往,就必须先测出血清样品中的游离甘油,甘油三酯的测定方法将增加一个繁杂的步骤,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
高血脂症诊断标准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 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
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缩短其恶露持续的时间,且不会增加其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1] 舒晓芳,沈娟.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9):2713-2716. [2] 吴亚萍,瞿福娟,郭楚.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J].海南医学,2019,30(19):2518-2520.[3] 王永淑,韩红艳,关晓琳.产后逐瘀胶囊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9,40(1):15-17.[4]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1-215.[5] 任利敏.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作用及凝血功能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9):1099-1100.[6] 沈静.欣母沛与缩宫素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J].世界复合医学,2019,5(8):187-189.[7] 张淑红,臧晓党,谭森,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卡前列酸栓与缩宫素联用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对比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11(1):59-62.[8] 鲁周南,魏群,宋红垚,等.中医治疗产后出血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10):122-125.[9] 赵凡.产后逐瘀胶囊对无痛人流术后阴道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6):502-503.[10]曾丽.宫腔水囊+纱条填塞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13):1257-1260.[11]田香玲.产后逐瘀胶囊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防治作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0):29-30.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检测在诊断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杨景萍(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中医院,山东 东营 257234)[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检测在诊断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