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3.37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海岛旅游资源具有季节性不明显、环境幽绝、地域性明显、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
为更好的开发海岛旅游资源,该论文总结分析了世界成功旅游海岛的开发方式以及举例特色代表岛屿和具体开发方法,并结合长岛的实际情况,进行SWOT分析,最终从发展方向、开发方式及规模层次等宏观方面以及设施建设、市场宣传、从业人员等微观方面提出长岛旅游开发的建议,以期待完善长岛旅游的产品结构,提升整个长岛的竞争力,同时为其它岛屿的开发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度假旅游的兴起,陆地景观的相似性和近城市性使人们渐渐将目光转到海岛。
海岛因与陆地相隔,远离人群和喧闹城市,拥有独特且保留相对完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相比陆地景观更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减轻压力以及探新求异的需要,海岛旅游和海岛开发成为新的热点。
一、海岛旅游及其资源特点海岛具有相对完整而独特的生态景观系统和人文面貌,其狭小地域空间更能给游客以完整、鲜明的印象感知[1]。
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形成了海岛的吸引力。
海岛旅游是指以特定的海岛地域空间为依托,凭借岛上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满足游客需要,同时促进海岛社区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而开展的旅游活动[2]。
海岛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中的一个特殊分类,除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特点外,因地域和历史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海岛旅游资源又有其特点。
(一)季节性较陆地不明显旅游活动的季节性,除受人们带薪假期的时间影响外,最大的影响因素便是由于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条件引起的旅游资源的季节性。
因海岛散布于海洋中,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为明显,气温变化较同纬度的陆地地区变化较缓,降水、日照等条件较优因此季节差异性相比陆地而言较小。
(二)远离城市,环境幽绝海岛受海洋的分割远离大陆且面积较小,工业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这些恰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避免出现类城市化的现象,形成了相对幽静、隔绝的环境,有利于旅游者在心理上产生脱离世俗的感觉,更好的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硇洲岛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硇洲岛是中国台湾境内的一个美丽岛屿,地处台湾海峡中心地带,是闽南沿海一个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冲。
硇洲岛地处福建省泉州市境内,是泉州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硇洲岛的旅游资源,提升其旅游业发展水平,需要进行综合开发研究,以实现岛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一、硇洲岛的自然资源硇洲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包括壮丽的海景、独特的海岛植被和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
岛屿周围海域水质清澈,生态环境良好,适合进行海洋和水上运动。
岛上还拥有丰富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如花岗岩等。
这些自然资源为岛屿的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硇洲岛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内涵的地方,岛上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寺庙和庙宇,如观音寺、黄金岛寺等。
这些古老的建筑及宗教文化遗迹为岛屿的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岛上的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硇洲岛具有与众不同的旅游资源特色,如海洋旅游、休闲养生、民俗文化体验等,这些特色资源是岛屿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托。
海洋旅游可以包括海岛游、潜水、钓鱼、帆船运动等,而休闲养生则可以结合岛上的温泉、沙滩和渔村风情等元素。
岛上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四、硇洲岛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的意义综合开发硇洲岛的旅游资源,不仅可以提升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保护和利用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促进岛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开发硇洲岛的旅游资源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岛屿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在开展硇洲岛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时,应该根据岛屿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因素,确保开发的可持续性和合理性。
应该采取综合利用的方式,结合海洋旅游、休闲养生、文化体验等多种元素,形成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海岛开发方案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海岛旅游因其优美的海滩和海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比如:海洋污染、酒店过度开发、生态破坏等问题。
因此,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和海岛生态,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海岛开发方案。
目标本文旨在提出适合海岛旅游开发的方案,旨在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在保证旅游体验的同时,确保海洋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海岛开发方案1.环保理念:建立海岛生态文化村落,利用绿色建筑、太阳能设施和节能环保技术,为游客提供一个环保、生态和健康的旅游环境,推广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
2.生态保护: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评估,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岸部环境的保护,禁止破坏海洋生态,对未开发地段实行严格保护。
3.开发特色旅游:利用岛上资源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开发旅游项目,比如农家度假、休闲娱乐、渔猎活动等,提供不同的旅游体验,吸引游客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配套的旅游设施,比如酒店、旅馆、游泳池、运动场、会议中心等。
同时,要确保设施运营的可持续性,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过大损害。
5.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游客的安全,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提供有效的应急预案和安全服务。
结论海岛旅游开发是一个具有挑战的项目,需要平衡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利益,合理利用岛上的资源,最大化地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让海岛旅游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海洋旅游已经成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海岛旅游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海岛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开发前景广阔,海岛旅游研究已成为热点领域。
国内外学者对海岛旅游资源开发、海陆联动旅游开发、海岛旅游地演化、规划管理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9],在理论、方法和内容上都有所拓展。
从国内外文献看,我国海岛旅游发展时间较短,管理经验不足,海岛生态系统相对脆弱,制约了海岛旅游业的发展。
在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在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同时,支持浙江舟山群岛等岛屿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改革创新”的要求。
浙江舟山市提出将舟山群岛创建为“国家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
舟山群岛是我国第一大群岛,海岛旅游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本文拟以舟山海岛旅游开发为例,借鉴国内外经验,因地制宜,探索海岛旅游开发策略,为推进我国海岛旅游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研究区概况浙江省舟山市以舟山群岛而建市,是我国惟一以群岛组成的地级市。
舟山群岛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在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入海交汇处。
背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富饶、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
其海域与上海市、宁波市、嘉兴市相接,通过钱塘江与杭州市相连。
舟山群岛由嵊泗列岛、马鞍列岛、崎岖列岛、川湖列岛、中街山列岛、浪岗山列岛、七姊八妹列岛等组成。
舟山有岛屿1390个,明礁3350多个外,还有较大岛屿上有较高山峰、丘岗、分层次构成高丘、低丘、平原、滩涂及海域地貌结构,使岛礁在海面上的分布如同“星罗棋布”;“3S ”、“3N ”资源优势,独特的天象景观,概括可称“海”“山”二字。
舟山市人口约100万,区域面积2.22万km 2,其中陆域面积1440.12km 2[6]。
2舟山海岛旅游的现状分析舟山海岛旅游起步早,自2005年以来,舟山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伙“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海鲜之都”、“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称号,建立了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观光、度假等新业态产品体系。
26 农村·农业·农民2024.01B——以广东省汕尾市屿仔岛为例产业观察Chanye Guancha 乡村振兴背景下海岛旅游资源保护与发展研究摘 要:聚焦海岛旅游资源保护与发展,以广东省汕尾市屿仔岛为例,在分析其特色旅游资源价值基础上,指出该岛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发展模式单一、旅游特色产品缺乏等问题发展缓慢,建议多方位管治环境、多层次完善基建、多主体合作经营、多角度打造品牌,全面提升海岛旅游资源质量,实现海岛旅游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关键词:海岛旅游资源;乡村振兴;保护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岛旅游在西方国家开始兴起并迅速发展。
在国外市场的带动下,我国涌现出海南岛、鼓浪屿、湄洲岛等一批热门海岛旅游度假区,节假日游客比肩接踵,显示出海岛旅游的巨大发展潜力。
但对比世界海岛旅游发展水平,我国海岛旅游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加上海岛空间环境相较于陆地更加封闭,生态系统结构较为单一,生态平衡稳定性较差,海洋环境遭到破坏后不易恢复。
因此,当前我国海岛旅游发展不能盲目求快,要在保护海岛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逐步实现海岛旅游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屿仔岛特色旅游资源价值分析(一)近城近海的区位价值广东省汕尾市屿仔岛地处我国大陆东南部沿海,坐落于品清湖西面,面积0.34平方千米,长1 050米,宽490米,最窄处80米,海岸线长2 740米,最高处海拔58.7米。
岛屿渡口与登陆口距离仅133米。
由于往返较为便利,交通耗时短,使得城区医疗设施、教育资源、生活物资等能够辐射该岛,弥补了岛上基础设施的不足。
品清湖是入海湖,且屿仔岛处于避风方位,来往船只停靠在该岛边缘,方便渔民捕捞上岸后进行交易和运输。
海岛简单运营方案一、背景介绍海岛是指位于海洋中的陆地,是海陆界面的特殊地貌类型。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岛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度假休闲的首选。
海岛的自然景观、海洋活动、度假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然而,海岛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
因此,对于海岛运营的规划和管理尤为重要。
二、海岛规划1.自然环境规划海岛的自然环境是它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在运营过程中必须保护自然环境,避免对海岛的生态造成破坏。
针对海岛的自然环境,一方面要对海岛的植被、地质、气候等进行科学评估,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如建立保护区、限制开发用地等。
2.基础设施规划海岛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设施。
在海岛建设这些基础设施时需要考虑环境保护,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3.旅游资源规划海岛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海滩、海洋活动、岛屿探险等。
在海岛的规划中需要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提供给游客更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三、海岛运营1.旅游产品开发海岛作为旅游目的地,可以开发各种特色旅游产品,如海上婚礼、潜水体验、夏季海滩派对等。
这些旅游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海岛的知名度和游客满意度。
2.服务水平提升海岛的服务水平是吸引游客的关键。
在海岛运营过程中要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咨询投诉体系,及时解决游客的问题和疑虑。
3.活动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提高海岛的收入。
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如家庭游客、情侣游客、背包客等推出相应的活动,如家庭亲子游、情侣浪漫之旅等。
4.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海岛运营的重要环节之一。
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网络推广、旅行社合作等方式来推广海岛,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如节日促销、折扣活动等。
四、海岛经营1.经营模式海岛的经营模式可以分为自营模式和合作模式。
自营模式指开发公司自己运营海岛,合作模式指将海岛经营权交给第三方管理。
海南环岛海洋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海南环岛海洋文化旅游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旅游产品之一,它以海洋、岛屿、滨海等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为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在海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环岛海洋文化旅游逐渐崭露头角,为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旨在对海南环岛海洋文化旅游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现状1. 自然资源丰富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海南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
海南拥有清澈碧蓝的海水和洁净的海滩,还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如珊瑚礁、海洋鱼类、贝类等。
海南还有众多的岛屿和礁石群,构成了壮丽的海岸线,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2. 文化底蕴深厚海南的海洋文化源远流长,受岛屿环境的影响,海南的文化底蕴深厚。
海南的海洋文化主要表现在岛屿生活方式、渔民文化、海上贸易等方面。
这些海洋文化元素为海南环岛海洋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利于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
3. 政府大力支持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岛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如加大对旅游开发的投入、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推广等。
还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加快了环岛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步伐。
二、存在的问题1. 开发利用不合理目前海南环岛海洋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一些海洋景点被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同时也有一些景点被忽视,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对于海洋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需要更加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2. 服务水平待提高海南环岛海洋文化旅游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有些旅游景点的服务设施简陋,服务质量不高,游客体验不佳。
特别是一些小岛屿和海上景点,由于交通、通讯等条件限制,导致游客的游玩体验不佳。
需要加大对相关服务设施的投入和改善,提升服务水平。
3. 文化保护不足在海南环岛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海洋文化元素受到了冲击,一些传统的海洋文化活动和技艺逐渐失传。
平潭岛调研报告【平潭岛调研报告】平潭岛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平潭县境内,是中国第四大岛,一个美丽的海岛旅游胜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盛,平潭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本报告将对平潭岛进行调研,并总结其旅游资源、经济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平潭岛位于台湾海峡,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生态资源。
岛上有蔚蓝的海水、绵延的沙滩以及丰富的海洋生物。
岛上的主要旅游景点包括南山寺、坛城、樟墩博物馆等。
南山寺是岛上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吸引了很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坛城是一座古老的石城,保存完好,给游客带来了历史的感觉。
樟墩博物馆则展示了岛上的历史和文化。
二、经济发展的情况平潭岛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福建省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岛上目前已经建成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实验区内有福州平潭国际旅游岛,拥有五星级酒店、游艇码头、高尔夫球场等一系列高端设施,为岛上的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潜力。
此外,平潭还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等多个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对平潭岛的调研结果,我们认为未来平潭岛的旅游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岛上的旅游资源丰富,如果能够进一步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同时,可以开发一些特色的旅游项目,例如海上娱乐活动、民俗表演等,增加游客的体验感。
其次,可以进一步发展岛上的产业经济,加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拉动就业率。
最后,可以加强平潭岛与沿海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提供便利的交通方式,方便游客前来旅游。
总之,平潭岛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海岛,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建议岛上的相关部门和投资者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并且加强对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平潭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还应加大对岛上产业的发展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为岛上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动力。
最后,应与沿海城市加强交通联系,为游客提供方便的交通方式,提高岛上旅游业的便捷性和吸引力。
海岛全域旅游实施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海岛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然而,海岛旅游也面临诸多问题,比如资源开发不均衡、环境保护不到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海岛旅游的发展,提高海岛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海岛全域旅游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一、海岛资源整合利用。
海岛作为旅游资源的聚集地,其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因此,要充分整合利用海岛的资源,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可以通过开发海岛特色的民宿、海岛文化体验、海岛美食等方式,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海岛旅游的吸引力。
二、海岛环境保护。
海岛的环境保护尤为重要,而环境保护也是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应加大海岛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海岛垃圾处理、海洋保护区建设等工作,确保海岛环境的整洁和美丽。
只有环境保护到位,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海岛旅游。
三、提升服务质量。
海岛旅游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满意度。
因此,应加强对海岛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旅游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游客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旅游。
四、加强宣传推广。
宣传推广是海岛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举办海岛旅游节、举办海岛文化活动等方式,向外界展示海岛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要加强对海岛旅游产品的推广,提高海岛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加强管理和监督。
海岛全域旅游实施方案的推行需要加强对海岛旅游的管理和监督。
要建立健全海岛旅游的管理体系,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旅游市场上的违法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
综上所述,海岛全域旅游实施方案的推行对于海岛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在海岛资源整合利用、环境保护、服务质量提升、宣传推广、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才能推动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海岛旅游的综合竞争力,为海岛旅游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湛江东海岛海洋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湛江东海岛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南部,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海岛旅游景区。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东海岛已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海洋旅游胜地。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
本文将分析湛江东海岛海洋旅游发展现状,并提出对策。
一、湛江东海岛海洋旅游的现状1. 景点丰富多样湛江东海岛海域风光旖旎,有亚热带半岛性气候的海滨风光、独具特色的渔村、原始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海洋资源等。
这里有海蚀地形、浅滩礁湖、沙滩、海螺、海虫、海蛤、海星、珊瑚花园、水下溶洞、漂流等众多景点。
2. 基础设施完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湛江东海岛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的投资和建设。
如交通设施的完善,特别是高速公路、趟船、邮轮码头等,方便了游客的到来。
同时,各类住宿酒店、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也日益完善,更好地满足了游客的需求。
3. 包容性强湛江东海岛的旅游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有大型度假酒店和高档别墅,也有一些村落民宿,便于中低收入游客参与旅游。
另外,针对特殊旅游者的安全保障设施也得到了充分考虑,如水上救援队伍、医疗设备和车辆等。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滥竞争的问题在湛江东海岛海洋旅游市场,存在着许多无资质、无证书从事旅游经营的私营商家,他们使用低价、低质的产品,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会影响湛江东海岛的声誉。
此外,存在拼命低价竞争的重大负面影响,市场上的恶性竞争也在持续,严重损害了旅游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2. 同质化的问题湛江东海岛旅游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很多产品缺乏区别性和独特性,往往只打价格战,走低端路线,忽视了旅游的品质和服务的提升。
这给游客带来了选择难题,也降低了湛江东海岛旅游的品牌价值。
3. 安全事故频发部分游客因为各种原因违规的动作,以及旅游企业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不仅给游客带来了身体伤害,也给湛江东海岛旅游业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三、湛江东海岛海洋旅游发展对策1. 拓宽旅游交通进一步加强湛江东海岛与周边地区交通便捷的建设,织牢海岛旅游与陆地旅游的联系。
海南省康养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及开发潜力研究李茜子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阶段,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
康养旅游的出现,拓宽了市场空间,受到了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实现了现有资源利益最大化,提高了居民精神文化水平。
一、海南省康养资源概况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部,不仅包括海南岛,还包括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岛,陆地总面积为3.5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更加辽阔,达到2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
海南省屬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度较高,降雨充沛,但降雨分布不均,海南岛的中东部区域,降雨量较大,而西部区域降雨较少。
由于海南岛地处热带边缘,受季风气候的影响较大,不同季节气候差异较大,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
雨季时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常有大到暴雨降雨并伴随着大风天气。
海南省下辖19个市、县(区),常住人口944.72万人(2019年),城镇化水平较高。
海南岛全年温热,雨水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较高。
目前,海南省的产业发展主要以服务业为主,为了构建完备的服务体系,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海南省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
旅游业是海南省的重要产业,在相关部门的引领下,旅游市场秩序较为完善,全年接待游客量超过7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千亿元。
随着康养旅游的提出,海南省旅游行业重视对现有产业的整合,从而提高当前旅游业整体质量,为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政府相关部门重视对现有资源的配置,加强交通建设管理,为海南省旅游提供便利出游条件。
目前,海南省拥有三大国际机场,分别是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琼海博鳌国际机场与琼海博鳌国际机场,开通了100多条国际国内空中航线。
二、海南省康养资源发展现状(一)海洋康养资源发展现状海南岛是一座热带岛屿,现有海洋资源较为充沛,研究人员通过对海南省地理信息的调查发现,海南省拥有海岸线总长度为1944.35km,并且近岸海水质量较高,有较多的沙滩,适合日光浴,可以给游客带来良好的体验。
《海南西岛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国际商学部09工商管理陈英莉09xx0014一、前言:调查目的:围绕旅游资源发展的需要,系统地掌握旅游资源状况,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有效规划,为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决策和依据,开辟更佳的经济收益渠道,同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要求:调查,收集材料。
调查区位置。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三亚市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是海南著名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是中国唯一一个热带城市。
在三亚湾约7海里的海面之上,有一个沉睡千年的神秘岛屿—西岛。
二、调查区旅游环境:西岛位于三亚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总面积2.8平方公里,南北长2350米,东西宽900米。
年均温度27℃左右,能见度达10~15米。
岛上椰林遍布,沙滩优良,海水清澈是西岛的特色。
西岛是我国惟一一个国家级珊瑚自然保护区。
西岛四周的海底珊瑚丛生,各类热带鱼类穿行其中,就像一个热带海洋生态圈。
岛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旅游资源等级较密集,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由于土壤贫瘠,资源匮乏,岛上基本没有生产活动,居民主要靠近海捕鱼、炸鱼和采珊瑚标本出售为生,这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岛上经济也很落后。
三、调查区域旅游资源状况:(一)、西岛旅游资源状况:西岛地势南高北低,主要由林地、草地、山体、珊瑚礁、沙滩及村庄等地貌组成。
西岛山地约占全岛陆地面积的60%,最高海拔为123.3米,是三亚所有岛屿中海拔最高的山体。
在山体南侧与牛王岭岸边有多处礁石,由花岗岩经海水常年侵蚀而成,形态各异。
岛上植物生长茂密,植被多为台湾相思树、小叶桉及少量木麻黄、椰树等热带乔木以及三角梅、草海桐等灌木林。
此外,山上有野生猕猴近40多只,以食蟹为主,是西岛宝贵的资源。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海岛生态脆弱、资源有限,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模式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研究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
资源过度开发是指过度利用海岛的自然资源,包括过度捕捞、过度开采和过度开发土地等。
这种开发方式存在着资源消耗迅速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风险。
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到生物种群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过度开采和开发土地导致土地沙化、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生态系统破坏是指由于旅游开发带来的人为干扰,破坏了海岛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过度开发建设导致海岛植被的破坏和物种的消失,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恢复能力。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旅游开发带来的废水排放、垃圾堆积和大气污染等问题。
海岛生态系统脆弱,环境容纳能力有限,大量的废水和垃圾排放会对海岛的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到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生存环境。
应加强对海岛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通过采取保护区划设、限制开采和规范捕捞等措施,确保海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提高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责任。
需要推动环境友好型旅游发展。
通过采用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旅游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和循环化发展。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
通过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估。
通过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预防并降低环境风险。
还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增强他们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海岛旅游开发是一个跨国、跨区域的活动,需要各国和地区加强合作,共同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
休闲海岛开发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旅游需求不断增加。
海岛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提供宁静、舒适的海岛风情和海洋文化体验。
本项目旨在开发一个具有特色的休闲海岛,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二、项目目标1、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海岛旅游胜地;2、提升海岛旅游品牌形象,树立行业标杆;3、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海岛生态环境。
三、项目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海岛交通、住宿、餐饮、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2、休闲度假设施建设:建设各类度假别墅、酒店、SPA中心等设施,提供高品质的休闲度假体验。
3、娱乐活动开发:开发各类水上、陆地娱乐活动,如潜水、滑水、帆船、沙滩运动等,丰富游客的娱乐生活。
4、文化体验项目开发:深入挖掘海岛文化,开发各类文化体验项目,如海洋文化展览、海岛历史遗迹等。
5、生态保护措施: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确保海岛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四、项目实施步骤1、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游客需求和市场趋势;2、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和时间节点;3、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满足项目的基本需求;4、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确保海岛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5、开发各类休闲度假设施、娱乐活动和文化体验项目;6、进行项目评估,不断优化和完善项目内容。
五、项目预期成果1、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休闲海岛旅游胜地;2、实现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3、提升海岛旅游品牌形象,树立行业标杆;4、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海岛生态环境。
六、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1、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需做好市场调研和项目定位;应对措施:加强市场调研,提高项目定位的准确性和竞争力。
2、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可能导致项目延期或失败;应对措施:选择有经验的技术团队,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休闲体育中心推广策划方案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
绿维文旅:海岛旅游开发具体案例借鉴关键词:海岛旅游绿维文旅旅游开发旅游策划(1)马尔代夫——企业开发,政府限制管理位置位于印度半岛西南的南印度洋中,接近赤道,距离斯里兰卡和印度大约六、七百公里形态群岛,1190个组成面积298平方公里,每个在1、2平方公里功能休闲、观光、游乐形象定位印度洋之花资源海洋资源、珊瑚礁等市场分析国际性游客开发模式分析马尔代夫的海岛虽然出租给私人企业开发经营,但作为海岛所有权的政府,也对海岛实施严格的管理,以确保海滨旅游资源生态,不会因过度开发而受到损害,而海岛本身也走高档次的休闲旅游路线,另外岛上各酒店均不设电视机,使游客在旅游区内真正进入大自然。
一个酒店一个岛屿, 相对封闭, 外来闲杂人不可能上得岛来, 岛上的高消费也使游客通常具备较好的个人素养。
游客到达酒店,可以彻底放松自己,夜不闭户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游乐方式健身房、香蕉船、篮球场、沙滩排球、海上垂钓、台球、独木舟探险、双体船、沙地网球场、室内网球场、室内羽毛球场、夜钓、滑翔伞、骑马场、浮潜、呼吸器潜水、壁球场、观光潜水艇、水上自行车、滑水摩托艇、滑水、风帆冲浪等等(2)棕榈岛——人工岛模式,展现大地艺术位置迪拜形态人工岛,港岛,大地艺术面积 <5平方公里功能休闲、观光、游乐形象定位豪华,世界第一休闲之地特色产品小棕榈岛酒店,阿拉伯塔七星酒店,标志性景观,人工岛度假,当地风情开发模式分析人工岛模式,由于迪拜的海滨最近以被开发尽,需要大量的土地需求,而又有很强大的资金,可以采取人工岛的模式,打造世界第一休闲胜地,在建筑设计以及设施级别都突出第一与特别,形成现在的大地艺术。
(3)巴厘岛——多产业发展位置印度洋赤道南8度,爪哇岛东部形态孤岛,东西宽140公里,南北相距80余公里面积5620平方公里,人口315万功能休闲、观光、游乐形象定位天堂岛、大自然的乐园、荷花岛、众神之岛、艺术和宗教之乡和庙宇和舞蹈之岛市场分析国际性游客,如澳洲、美国、日本等,最近中国也成为了巴厘岛的一个主要的国际客源地开发模式分析巴厘岛的海岛旅游规划并不是单纯地只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进行了规划。
摘要:海岛旅游资源具有季节性不明显、环境幽绝、地域性明显、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
为更好的开发海岛旅游资源,该论文总结分析了世界成功旅游海岛的开发方式以及举例特色代表岛屿和具体开发方法,并结合长岛的实际情况,进行SWOT分析,最终从发展方向、开发方式及规模层次等宏观方面以及设施建设、市场宣传、从业人员等微观方面提出长岛旅游开发的建议,以期待完善长岛旅游的产品结构,提升整个长岛的竞争力,同时为其它岛屿的开发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
度假旅游的兴起,陆地景观的相似性和近城市性使人们渐渐将目光转到海岛。
海岛因与陆地相隔,远离人群和喧闹城市,拥有独特且保留相对完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相比陆地景观更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减轻压力以及探新求异的需要,海岛旅游和海岛开发成为新的热点。
一、海岛旅游及其资源特点
海岛具有相对完整而独特的生态景观系统和人文面貌,其狭小地域空间更能给游客以完整、鲜明的印象感知[1]。
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形成了海岛的吸引力。
海岛旅游是指以特定的海岛地域空间为依托,凭借岛上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满足游客需要,同时促进海岛社区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而开展的旅游活动[2]。
海岛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中的一个特殊分类,除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特点外,因地域和历史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海岛旅游资源又有其特点。
(一)季节性较陆地不明显
旅游活动的季节性,除受人们带薪假期的时间影响外,最大的影响因素便是由于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条件引起的旅游资源的季节性。
因海岛散布于海洋中,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为明显,气温变化较同纬度的陆地地区变化较缓,降水、日照等条件较优因此季节差异性相比陆地而言较小。
(二)远离城市,环境幽绝
海岛受海洋的分割远离大陆且面积较小,工业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这些恰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避免出现类城市化的现象,形成了相对幽静、隔绝的环境,有利于旅游者在心理上产生脱离世俗的感觉,更好的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三)地域性明显
由于空间和时间上都与陆地相分离,海岛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景观,如“4S”资源、渔岛民俗、“谪囚”文化等。
这些与我们惯常生活的环境差异很大,异质性的资源更容易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四)生态系统相对脆弱
海岛作为海洋上独立存在的小面积陆地保留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但是由于其地域空间的局限性和地域结构的单一性,使海岛的生态环境更易受到破坏,因此相对于其它旅游资源而言,海岛的生态系统更为脆弱。
二、海岛旅游的开发方式分析
海岛旅游发展迅速,一些海岛地区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其中旅游业发达的海岛逐渐形成自身的开发模式或方法。
(一)海岛旅游开发现状
海岛旅游是伴随着度假旅游发展而来,开发的岛屿多处于热带、亚热带。
就相对规模而言,加勒比、地中海、太平洋、印度洋和东南亚的许多海岛吸引旅游者的人次数与当地人口
数的比例,尤其是当地土地面积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旅游业发达的北美洲以及欧洲的大陆部分
[3]。
(二)海岛旅游开发方式总结和分析如下:
表 1 海岛旅游开发方式
Table 1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island tourism
开发方式或类型
特点
举例
典型岛屿及具体开发方法
自然式开发模式
周边环境保持自然状态、人工配置设施与自然合一,休闲、恬静淡然
坦桑尼亚的桑吉巴尔、印尼的巴厘岛、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
1. 整岛出让,差异发展
2. 规划先行,自然,环保
3. 统一管理,加强监督
4. 特色经营,优质服务
主题式开发模式
特色吸引、主题开发
希腊的桑托林岛---童话梦幻景观游、夏威夷----蜜月度假游、法国尼斯---历史文化游夏威夷
1. 突出优势,重点发展
2. 旅游服务,旅游促销
3. 基础设施先行
4. 开发独特文化
5. 重视环境
文明城市式开发模式
城市旅游与海岛旅游相结合,提倡、感受文明
新加坡、香港
新加坡
1.培育形象
2.城市花园
3.建立城市信誉
4.推出特色旅游产品
旅游海岛是大型的旅游区,除具备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外,其开发方式是否合理决定了海岛对市场的吸引力。
据上表,典型海岛的旅游开发方式共同点是:政府的引导与全程监管相结合;旅游规划先行;注重发觉当地的优势资源、突出重点和特色;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注重优质服务质量。
我国大小岛屿共7332个,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目前,已开发的有海南岛、舟山群岛等。
但我国海岛旅游起步较晚,发展相对不成熟。
借鉴国外海岛开发经验,结合具体情况实现国内海岛旅游的较好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下文将以中国北方典型岛屿---山东长岛为例进行分析。
三、长岛概况
长岛又名长山列岛,全岛共有32个岛屿组成,大致位于北纬37°53′一58°23′、东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