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特征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5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第一节现代旅游业一、旅游业的定义1、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联系纽带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其中旅游者是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是旅游客体,旅游业是二者之间的联系纽带。
2、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是联系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的纽带,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它不仅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带动作用。
二、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三、现代旅游业的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思考:1、一个人要想成为旅游者应具备哪些个人条件?① 经济条件(即金钱)② 闲暇时间③ 动机(即旅游的愿望)2、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广大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劳动时间缩短使闲暇时间延长,为外出旅游提供了金钱和时间的保证。
此外,随着竞争的激烈化,人们逐渐进入了节奏快、强度高、风险大的工作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对旅游休闲的需要也随之提高。
3、旅游空间扩大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趋缩小”。
加上人们求知、探秘和搜奇欲望的增长,旅游活动的空间日趋扩大。
4、为什么娱乐、消遣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娱乐性、消遣性的旅游占绝对优势,据统计,在全部的现代旅游中,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旅游占75%。
四、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1、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
⑴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⑵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
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是旅游餐饮业、商业和娱乐业兴旺的基础。
⑶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
2、旅游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一、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讲解的基本知识1. 人文景观的魅力说到人文景观,大家可能会想到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古老建筑、历史遗迹,或者是浓厚的文化氛围。
其实,人文景观不仅仅是看得见的东西,更是我们历史的缩影,文化的传承。
这就像是一张张老照片,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每一座古老的建筑,每一条古街小巷,都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动人的传说。
比如,当你走在故宫那金碧辉煌的殿宇里,感觉就像穿越到了几百年前,耳边仿佛还能听到那一声声礼仪之邦的古乐声。
哇,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2. 人文景观的种类2.1 历史遗迹提到历史遗迹,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长城、兵马俑这类的“网红”景点。
可是,别忘了那些不那么出名的小地方,也同样有它们的故事。
比如,在某个小村庄里,可能就藏着一个古老的祠堂,里面供奉着一位当地的英雄。
这位英雄当年可是做了很多好事,村民们为了纪念他,建了座祠堂。
每年都有不少人来这里祭拜,听听老一辈讲的故事,别提多感人了。
2.2 文化活动除了这些静态的景观,文化活动也是人文景观的一部分。
比如,走到一个地方,恰好遇上当地的传统节日,那种热闹的氛围,真是让人心醉。
人们身穿传统服饰,载歌载舞,热情地邀请你一起参与。
这种融入式的体验,不仅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当地文化,还能结识很多新朋友,真是一举两得!3. 讲解人文景观的技巧3.1 故事化讲解在讲解人文景观时,讲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对吧?在介绍某个古迹时,可以把它的历史背景、建设过程和背后的传奇故事结合起来。
比如,讲到某个王朝的兴衰,可以顺便提到当时那些传奇人物的爱恨情仇,这样一来,听众自然就被吸引住了,完全不觉得无聊。
3.2 生动的描绘再者,讲解的时候要尽量生动。
可以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或者幽默的语言,让大家能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比如,形容某个古老的庙宇时,可以说:“这庙宇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很多故事。
”这样的描述,不仅能吸引注意,还能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地理知识点】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1.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各种功能。
中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2.丰厚性
中国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每种资源的积淀丰厚,拥有各种规模、年代、形态、规制、品类的资源特征。
3.古老性
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
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其中许多资源以历史久远、文化古老、底蕴深厚而著称。
4.奇特性
中国拥有数不尽的特有旅游资源。
在自然奇观方面,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
盛会,每届中秋的钱塘大潮,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热爆炸泉,吉林松花江边的雾淞等。
人文方面的奇景更是丰富多彩,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已建成
的兵马俑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人。
但根据各国普遍的做法,旅游资源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自然旅游资源,一类
是人文旅游资源,还有一类是社会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天然赋存的具有游览观光、休息疗养、娱乐体育等吸引力的地
理要素,这些要素或以单体和单体组合,或以某种要素为主辅以其它要素组合构成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古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实体或以其
为载体的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旅游地理知识总结旅游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旅游地理知识总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一、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3、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2、地理位置与交通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三、旅游景区规划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应具备交通便捷、景观独特、安全卫生、服务周到、环境优良、配套设置完善,能够满足多种消费需求等基本要素2、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①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②旅游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③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④旅游服务设施规划⑤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3、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①规划观念新颖②调查分析细致③旅游定位准确④空间布局合理⑤内容体系完整⑥规划科学可行4、规划中一般存在的问题(1)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与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2)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
旅游地理知识点旅游地理是指通过对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了解,来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提供旅游服务的一门学科。
旅游地理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其地质、气候、水文、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等,以及这些特征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以下是旅游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地理环境特征:旅游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地理环境特征。
地理环境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因素。
这些因素对旅游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河流和湖泊可提供水上活动的机会,海滩和森林可供休闲和户外活动使用。
了解地理环境特征可以帮助旅游者选择合适的目的地和活动。
2.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旅游地理中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
这些景观具有美丽和独特之处,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
了解自然景观的分布和特征可以帮助旅游者规划他们的旅行路线和活动。
3.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有历史、艺术、科学或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
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考古遗址、艺术品、传统技艺等。
了解文化遗产的分布和特征有助于旅游者了解目的地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促进对当地艺术、建筑等方面的欣赏和保护。
4.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理还涉及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休闲设施和服务设施等。
了解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征可以帮助旅游业者进行目的地开发和规划旅游线路,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5. 人口与文化:人口密度、人口构成、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等因素也是旅游地理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了解目的地的人口特征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旅游者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6. 旅游地理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地理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旅游业对环境和社会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了解旅游地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实践对于旅游业者和旅游者都非常重要。
旅游资源分为两⼤类:
(1)⾃然旅游资源:
它是旅游的第⼀环境,因为这类资源是⼤⾃然赋予的,故称⾃然旅游资源,如⼭地幽⾕、悬泉瀑布,海滨沙滩,河流湖泊,森林草原,飞禽⾛兽以及阳光空⽓等.它的特征是天赋性,⾃然旅游资源根据开发情况,⼜可分为原始⾃然旅游资源出⼝风景旅游资源.
原始⾃然旅游资源,是指未纪⼈类开发过的⾃然处⼥地,如原始森林,⼈迹罕⾄的雪⼭草地等.
风景旅游资源”风景”的含义是:”风”指风光,”景”指景观,风景是指以⾃然风光为主,通过⼈类加⼯开发,成为旅游者游憩空间环境,如杭州西湖。
(2)⼈⽂旅游资源:
⼈⽂旅游是旅游的第⼆环境,是古今⼈类精神⽂明和物质⽂明的结晶,由于受古⼈今⼈类的精神⽂明和物质⽂明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性、艺术性、如⽂物古迹,历史名城园林苑囿,碑画⽯刻,民族风情,⼈造乐园。
⼈⽂旅游资源分为三⼤类:
固态⼈⽂旅游资源:如古今建筑,陖基⽯刻等。
动态⼈⽂旅游资源:如节⽇喜庆、民俗风情、庙会等等。
劳务⼈⽂旅游资源:如名厨烹饪表演,⾳乐舞蹈家表演,⽓功师,按摩的师表演等.。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形成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掌握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
掌握旅游资源多样性的表现,并学会分析其原因。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1.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形成条件3.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概念在自然界中通过自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现象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组成由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相对重要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分类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旅游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价值1.多样性:内容上的多样性,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
2.非凡性:非凡性越突出,吸引力越大、吸引的空间范围越广,开发价值越高。
3.可创造性:一是最初不具备旅游功能和吸引力的事物和因素逐步成为旅游资源;二是人们可以根据旅游者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建设和创造旅游资源。
4.永续性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重复使用下去。
但是,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并非是绝对的,只有在适度开发和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一、判断题1.旅游资源包括有具体形态的事物,也包括不具有具体形态的文化因素和现象。
() 2.凡是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的资源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3.杭州西湖的“断桥残雪”“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均属于自然旅游资源。
() 4.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内容上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旅游地理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旅游规划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旅游地理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1. 旅游地理的概念与特点:- 旅游地理研究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旅游地的地理特征以及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旅游地理的特点包括空间性、动态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2.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两大类。
- 评价旅游资源时,要考虑其独特性、可访问性、可持续性和市场吸引力。
3. 旅游地理环境:- 旅游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貌、水文、植被等;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
4. 旅游地理空间结构:- 旅游地理空间结构指的是旅游地的布局和分布。
- 包括旅游核心区、旅游边缘区和旅游过渡区等。
5. 旅游流:- 旅游流指的是旅游者在空间上的移动。
- 旅游流的形成受到距离、交通、成本和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的影响。
6. 旅游规划与开发:-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地未来发展的系统设计。
- 开发旅游地时要考虑资源保护、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
7.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在旅游地理中的应用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和规划。
- GIS能够提供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旅游地理现象。
8. 旅游市场与旅游行为:- 旅游市场是指旅游服务的供求关系。
- 旅游行为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决策过程和旅游消费行为。
9. 旅游影响:- 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都有影响。
- 正面影响包括经济增长、文化交流等;负面影响包括环境破坏、文化同质化等。
10. 旅游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前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 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关系。
这些知识点为旅游地理学的基础框架,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旅游活动的地理特性和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如下:
1.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组合度高、文化
内涵丰富。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中,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遗产、民俗文化、设施和服务等要素。
3.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五岳、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
这些
景观以奇峰、怪石、瀑布、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
4.中国著名的人文景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等。
这些景观以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主要特色。
5.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应该加强旅游
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高旅游品质和效益,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应该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中国旅游地理的意义: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现象及其发生、
发展、分布规律的科学,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优化旅游资源的配置、提高旅游活动的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旅游地理学也是制定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第一节旅游资源的特点一、特点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仅具有一般资源的共同属性,而且具有其独有的特性。
(一)地域性与广域性旅游者之所以产生旅游活动,其根本原因就是旅游资源存在地域差异。
一般而言,旅游资源地域特色越突出,旅游吸引力越大。
旅游资源的地域上的特征表现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
地带性差异以自然旅游资源中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较为明显。
如我国植被从南致北沿纬度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阔叶林、寒带针叶林;气候方面:炎热地区高山旅游景区夏季的冷爽气候、可以使其成为夏季避暑最佳地,高纬度地区旅游景区可以成为避暑胜地,而低纬度地区的风景区可以成为避寒胜地。
一些人文旅游资源也呈现地带性特征,如居民建筑中,南方的竹楼、华北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牧区的蒙古包等。
非地带性差异主要以大多数旅游资源表现得较为突出。
如古人类遗址、古城镇的分布等。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
如我国南方园林、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景观的差异性;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的冰天雪地、林海雪原、高山冰川资源;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椰林竹楼;广阔的草原、偏僻的山区、一望无垠的荒沙上的原始,纯朴的自然风光和自然山水方面的“北雄、南秀、西旷、东密”的景观特色和植物、动物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分布的地带性特点等,无不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关。
旅游资源的广域性是指旅游资源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地球上的每个区域几乎都有。
地上有名山秀水、流泉瀑布、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地下有溶洞、暗河、温泉等;天空有瞬息万变的天象、气象景观;海洋有美丽的礁岛怪石、迷人的浅海沙滩、奇特的海洋生物和神秘的海底世界;城市有现代化建筑、先进的科技园、现代化工厂等;乡村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村风情等,不仅亚洲、欧洲、北美洲旅游发达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非洲、南美洲、甚至南极洲这些旅游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地区都有旅游资源存在,只不过没有开发出来而己。
旅游地理小知识1、旅游的俗称:帝王:巡游官僚、王公:宦游有识之士:壮游僧侣:玄游、遨游四处游说者:周游平民百姓:郊游2、旅游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3、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旅游资源的特征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性旅游资源的观赏性旅游资源的时代性和季节变化性旅游资源形式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4、中国的世界遗产故宫颐和园长城北京天坛莫高窟山西平遥古城苏州园林明清皇家陵园龙门石窟丽江古城武当山皖南古村落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承德避暑山庄秦始皇陵曲阜三孔布达拉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山西云冈石窟九寨沟四川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庐山泰山黄山乐山大佛武夷山5、地文景观指由地质、地貌要素组成的各类景观类型,包括岩石、化石、典型地层、构造形迹、地震遗址、山岳、洞穴、海岸以及各种特异地貌等。
6、我国四大响沙:甘肃敦煌鸣沙山、宁夏中卫沙坡头、内蒙银肯响沙湾、新疆哈密巴里坤7、丹霞地貌杰出代表是广东丹霞山和福建武夷山8、从旅游利用角度,可以将海岸地貌分为基岩海岸、卵石海岸、泥沙海岸和生物海岸(红树林)。
9、黄土地貌谷间地貌:塬(面积较广的黄土丘陵)、梁(两条平行沟谷间的长条状高地)、峁(孤立的黄土丘陵)个别会形成黄土林和黄土柱10、风景名山的类型:花岗岩名山——黄山石英砂岩名山——武陵源流纹岩名山——雁荡山11、黄山四绝:怪石、奇松、云海、温泉。
12、武陵源包括三大区域:张家界、天子山和索溪峪。
13、雁荡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
14、五岳:山东东岳泰山、陕西西岳华山、河南中岳嵩山、南岳为衡山、北岳为恒山。
5、泰山四绝: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16、嵩山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
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同世界上其他各种资源一样,既有其共性的一面,又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
(一)观赏性和体验性
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它有美学特征,具有观赏价值,其作为资源所共有的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观赏性来实现的。
尽管旅游动机因人而异,旅游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观赏活动几乎是所有旅游过程都不可缺少的。
没有观赏性,也就不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同时,体验性也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又一特性,许多民俗旅游资源,如民族歌舞、民族婚庆等表现出的可参与性对异质文化区域的旅游者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二)时限性和区域性
时限性和区域性是旅游资源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特点。
旅游资源的时限性是由所在地的纬度、地势和气候等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造成的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使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年之中会出现明显的淡旺季之分。
由于许多特色旅游资源只有在某些特定时段内才能被开发利用,所以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组合,能有效延长旅游地可开发利用的时限。
另外,旅游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必然导致其各地域赋存资源的差异化,故而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这种区域差异反映到旅游资源上便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三)多样性和综合性
由旅游资源的定义可知,它是一个集合概念任何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因素都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旅游资源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的各方面,其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其他资源所不及。
此外,旅游资源各要素间,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环境中,共同形成和谐的有机整体。
区域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种类越丰富、联系越紧密,其生命力就越强,就越能吸引旅游者。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特点使其能满足旅游者的多元化需求,成为旅游开发的优势所在。
(四)垄断性和不可迁移性
旅游资源的可模仿性差,难以移植或复制,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都因为地理上的不可移动性而具有垄断性的特点。
如我国的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九寨沟黄龙的彩池群等,均无法用人工力量来搬迁或异地再现。
尽管许多主题公园仿制了逼真的诸如竹楼、蒙古包等少数民族的村寨或居室,但它缺乏地域背景、周边环境与民族习俗的依托,在游客的视域中,真假分明,从而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魅力。
那些历史感强烈的资源,更无法离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否则其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难以体现。
(五)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永续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与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会发生损耗不同,旅游者的参观游览所带走的只是印象和观感,而非旅游资源本身。
因此,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重复使用下去,但是,实践证明,旅游资源如果利用和保护不当也会遭到破坏。
一种
使用过度的有形旅游资源可能被毁坏,甚至不可再生;一种维护不当的无形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也是短期内难以修复的。
这就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必须与保护和管理相结合,必须以科学可行的旅游规划为依据,有序、有度地进行。
(六)吸引性和定向性
旅游活动以旅游者在空间上的移动为前提,而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吸引力,是引发这一空间行为的重要动因。
无论是令人陶醉的自然风景和风格独特的古今建筑,还是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与各具浅秋的美味佳肴,都因对旅游者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必须指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涉及旅游者主观效用评价。
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颇大,却对另一些旅游者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
所以,任何一项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定向的特点,只能吸引某些特定的市场,而很少能对整个旅游市场都具有同样大的吸引力。
(七)变化和可创新性
众所周知,人们的兴趣、需要以及社会时尚潮流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这为人造旅游资源的创新提供了必要和可能的空间,例如,观光农业旅游就是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人日益强烈的“回归田园”的愿望应运而生的。
在那些传统旅游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凭借经济实力、根据其特色人为地创造一些新的旅游资源不失为发展旅游业的一条康衢,新加坡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之一。
此外,无论是迪斯尼乐园为代表的各类主题公园,还是我国洛阳
的牡丹花会和山东潍坊的风筝节等,几乎无一不是这种感创新旅游资源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