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特点、分布
- 格式:pptx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40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情况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编者按:中国国土广袤,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和辽阔的国土上,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
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全国委员会出版的《中国资源》一书中认为,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中国有十大资源中,中国旅游资源在全球具有明显优势,有巨大吸引力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四: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多样性。
中国就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多样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多样,类型多样,具有各种功能。
中国具有类型多样、富于美感性的、相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就是独一无二的。
从海平面以下155米处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至海挥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超过9003米。
中国不仅存有纬向地带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除了独特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即为所谓“一山存有四季,十里相同天”。
中国不论南北东西都存有繁花似锦的美景,不仅存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高纬度地区的避暑胜地,而且除了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以及避暑休闲度假胜地海南岛。
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更多了得天独厚的存活潮间带环境,并使自然景观更加多姿多彩。
不论是从旅游资源供给的角度还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中国具有世界旅游活动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可以研发沦为适宜现代旅游趋势的各种旅游产品。
很少存有像是中国这样的国家具备如此多样和繁杂的旅游资源系统,这一方面就是由于中国的国土广袤,地质繁杂,气候多样,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繁盛有关。
资源种类的多样度和多样性就是中国旅游资源的两大关键特征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二—丰厚性。
中国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每种资源的积淀丰厚,拥有各种规模、年代、形态、规制、品类的资源特征。
不论是古代建筑、古城遗址、帝都王陵、禅林道观、园林艺术、民俗风情,还是自然山水风景、海湖河流、山川原野,都多姿多彩,不可胜数,其资源之丰厚足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
四川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序号:15 学号:2050 姓名:杨波峰班级:工物102一、四川旅游资源概况四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品位高、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的特点。
四川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和秦巴山地五大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多山和多高原为特色。
四川的地势:西高东低,西为高原山地,东部为盆地。
四川西部被称为川西高原,海拔4000-4900米,东部国四川盆地,海拔250-750米。
四川山水名胜、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兼备。
四川拥有诱人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城46座,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7处,其中九寨沟和黄龙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录”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青城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四川就占了5个。
四川省全省共有国家4A、3A级旅游区(点)2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省级森林公园46处,国家级地质公园5处。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
二、人文旅游资源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渠县冯焕阙、绵阳平阳府君阙、渠县沈府君阙、成都武侯祠、成都杜甫草堂、雅安高颐墓阙及石刻、峨眉山万年寺铜铁佛像、成都王建墓、乐山大佛、都江堰市都江堰、仪陇朱德故居、通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自贡西秦会馆、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江油云岩寺、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广汉三星堆遗址、邛州什邡堂邛窑遗址、珙县僰人悬棺、成都明蜀王陵、江安夕佳山民居、大邑刘氏庄园、梓潼七曲山大庙、泸县龙脑桥、德格印经院、平武报恩寺、新都杨升庵祠及桂湖、泸州大曲老窖池、宜宾真武山古建筑群、阆中张桓侯祠、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成都市十二桥遗址、广安县邓小平故居、成都市水井街酒坊遗址等。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开发保护摘要:旅游地质资源是指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包括了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以及在人类形成发展过程中通过人类与地质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与人类有关的文化遗址遗迹。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千姿百态且分布非常广泛,这些地质资源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变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主要特点、分布情况、开发保护一、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主要特点:1、丰富多样性。
我国的旅游地质资源种类繁多、十分丰富,分布的空间也极为广泛,同时又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
就前者而言,无论是高山还是大河、无论是喀斯特还是黄土、沙漠,各种形态的旅游资源在我国都以不同方式存在。
就后者而言,由于地势、气候等方面的不同,即便是类似的旅游资源,也都有着不同形式的展现,比如,在山岳旅游地质资源方面,我国有数百座不同类型的大山,分布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且各具特色。
2、空间定位性旅游地质资源的空间定位性,是指旅游地质资源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这种空间位置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海陆分布以及人类长期活动等因素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内在分布规律。
例如,丹霞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红色碎屑岩分布的地区;岩溶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碳酸盐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并且与岩层的产状、厚度、岩性等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还与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有关。
3、永续性及不可再生性地质作用的速度,除了一些突发性的变化,如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能使地质体瞬时发生变化以外,一般都是较为缓慢的。
因此,相对于人的生命及社会的历史来说,地质遗迹的存在具有永续性。
同时也正是如此,当人们或突发性事件破坏了这些遗迹时,它将是不可(或难以)再生的。
例如,石灰岩溶洞及洞中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其它钙华沉积物,其形成过程以百万年或万年计。
旅游资源的特点包括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永续性和空间分布的广泛性。
多样性表现在内容上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等。
非凡性是指那些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
可创造性则是指人们根据旅游者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建设和创造了大量旅游资源。
而永续性说明大多数旅游资源具有可以反复使用的特点,本身不会随着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消耗掉。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性,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又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和生物景观类。
人文旅游资源也可分为三类,即古迹与建筑类、休闲求知健身类和购物类。
此外,根据资源的空间分布,又可分为国内和国际旅游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因此对于发展旅游业十分有利。
举例说明我国观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特点我国观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广泛。
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的观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主要区域。
一、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三个部分。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由于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北方地区拥有许多独特的观光景点。
1.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森林资源集中地之一,拥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
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在冬天,长白山成为滑雪爱好者们的天堂。
东北还有许多温泉资源,如辽宁省盘锦市的盘锦温泉、吉林省延边州的长白山温泉等。
这些温泉不仅能够舒缓人们疲劳的身心,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
2.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观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北京是华北地区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景点,如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等。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北京,华北地区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河北省拥有许多著名的古代建筑群,如承德避暑山庄、山海关长城等。
而山西省则以其众多的古建筑和佛教文化遗址而闻名于世。
3.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气候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
这里拥有许多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
甘肃省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张掖市以其著名的丹霞地貌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彩色丹霞第一镇”。
而敦煌市则以其独特的莫高窟和沙漠风光而吸引了无数游客。
二、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包括华南、华东和西南三个部分。
这些地区气候湿润,温暖宜人,拥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1.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是我国最热带的地区之一,气候湿润多雨。
这里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景点。
广东省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广州作为该省省会,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和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
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由于不同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
我国的旅游资源在种类、形式、组合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特点,从总体上来概括,我国的旅游资源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相互融合,生命力旺盛。
在我国,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分布在各个地区,数量很多,有相当一部分也被开发为了旅游目的地。
当这些景观以旅游资源的身份出现的时候多是相互组合的。
单纯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很难引起游客长久的兴趣,相互融合之后的旅游产品更具有内涵,更能吸引游客的眼球。
以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武当山为例。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胜地。
主要的自然胜景包括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
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誉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倾斜,形成“万山来朝”的奇观。
同时,武当山的人文古建筑群规模也很大。
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
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
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
在这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的作用下,武当山的旅游业发展的蒸蒸日上。
二、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种类繁多、类型多样,且都具有各种功能。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旅游资源大致上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又包括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生物景观和综合景观。
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吉林的雾凇、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北京香山的红叶、吉林长白山的天池分别是以上这些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
同样的,人文旅游资源又可以分为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文化艺术景观和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资源名词解释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广义的旅游资源是指具有观赏价值,可以被人们欣赏、游览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狭义的旅游资源则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为旅游业所利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总称。
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不仅在于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还对旅游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①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②旅游资源的形成具有综合性③旅游资源的内容具有历史性④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可再生性三、旅游资源的类型按资源属性和利用状况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按资源的表现形式分:实体旅游资源和非实体旅游资源;按资源利用方式划分:有形旅游资源和无形旅游资源。
四、我国旅游资源的特点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组合优良,名胜众多,其分布的地理位置广泛,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大,季节差异明显,区域内部旅游资源的组合性强,而且由于交通、市场的因素,各种旅游资源之间的组合性更强,集聚效应较明显,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我国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如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四川九寨沟的湖光山色,安徽黄山的松石、云海和温泉,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我国各地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旅游资源的组合性和典型性也各不相同。
五、中国旅游资源分区的概念我国陆地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3位。
根据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我国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青藏高原7个区域,从旅游资源的多寡和地区组合看,我国又可将全国分为若干个旅游资源组合较好的大区。
五、中国旅游资源分区的概念。
六、我国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我国各地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旅游资源的组合性和典型性也各不相同。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我国不同地区旅游资源的组合也有很大的不同。
从东部季风区来看,华南地区森林茂密,瀑布众多,这里适合开展以探险、科普为主的旅游活动;而东北地区则冬季严寒,但有冰雪旅游可供选择。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又称作“旅游吸引(因素)”(Tourist Attraction),即在现代社会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的总和。
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按传统旅游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
(二)按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观光型旅游资源、度假型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特种旅游资源,及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专项旅游资源。
(三)按旅游资源的成因或其属性分类: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前者是指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后者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
也有的将其分为三类,除上述两大类型外,还有复合型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特点:
1.综合性旅游资源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旅游资源多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
2.地域性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带有地方色彩。
3.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其他资源经过开发,或以其自身,或以其产品,可以输往其它地方以供利用。
4.旅游资源可重复开发性其他资源多数不能重复利用,在人们消费产品的同时,资源也随之消耗掉。
5.旅游资源的观赏性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的最主要区别,就是它的美学特征,具有观赏性。
简述旅游资源的特点。
1、不同于土地、矿藏等传统资源,旅游资源一般具有广域性、区域性、不可移动性、多样性、永续性等特点。
2、旅游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十分广泛。
可以说,在地球上任意一点都有旅游资源分布。
如在人口密集的陆地上有人们熟悉的各种自然、人文景观,像黄山集地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于一体。
3、旅游资源具有强烈的区域性。
各种旅游资源既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从而使旅游资源产生区域性差异。
如海岛低地、热带风光、椰林竹楼、高山积雪、沙漠驼铃等特色旅游资源,均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关。
4、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
各种特色旅游资源一般都集中分布在与其地理环境、区域环境相适应的地区,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区域特征。
这正是旅游资源个性特征——不可移动性的体现。
与这类地方色彩、区域特征相适应的是自然环境的个性特征,离开了个性特征,建立在特色、个性基础上的内涵与吸引力将消失或者大大降低。
5、旅游资源具有永续利用性。
旅游产业之所以被称为无烟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就是因为旅游资源一般都具有永续利用性。
对于大部分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一般不能将其像食物一样地消耗掉。
6、旅游资源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
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或文化属性特征,蕴藏着一定的科学性和自然的或社会的哲理。
从这一层面上,旅游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休闲、猎奇的水平上,更应该将其视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观光、游览、参与和体验,在得到各种美的享受之外,还能丰富阅历、增长见识。
第一讲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第2课时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点1、旅游资源的概念:能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遗存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它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1)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使旅游者能得到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享受。
(2)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3、旅游资源内涵,①旅游资源的内涵是指它们区别于其它资源的本质属性,即内涵。
②旅游资源的内涵:a.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b.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c.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注意:①旅游资源的内涵是从旅游者、旅游业和效益三个方面讲述的,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道路、车辆、饭店等。
②旅游资源的定义是有分歧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
4、旅游资源的特性(1)多样性①内容上:即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既有景观性的,又有文化性的;既有古代遗存的,又有现代兴建的;即有实物性的,又有体察性的②地域上: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③在季节上,同一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例如安徽的黄山,四季景观表现出很大差异④在组成上:一般好的旅游资源都有多个要素组成⑤在价值上:旅游资源具多种多样的价值。
包括: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
(2)独特性: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独特特点的事物或者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价值也就越高。
(3)可创造性:随旅游业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人们根据旅游者的心理和需要,更加主动地,有意识地人工建设和创造了大量新的旅游资源。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第一节旅游资源的特点一、特点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仅具有一般资源的共同属性,而且具有其独有的特性。
(一)地域性与广域性旅游者之所以产生旅游活动,其根本原因就是旅游资源存在地域差异。
一般而言,旅游资源地域特色越突出,旅游吸引力越大。
旅游资源的地域上的特征表现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
地带性差异以自然旅游资源中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较为明显。
如我国植被从南致北沿纬度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阔叶林、寒带针叶林;气候方面:炎热地区高山旅游景区夏季的冷爽气候、可以使其成为夏季避暑最佳地,高纬度地区旅游景区可以成为避暑胜地,而低纬度地区的风景区可以成为避寒胜地。
一些人文旅游资源也呈现地带性特征,如居民建筑中,南方的竹楼、华北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牧区的蒙古包等。
非地带性差异主要以大多数旅游资源表现得较为突出。
如古人类遗址、古城镇的分布等。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
如我国南方园林、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景观的差异性;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的冰天雪地、林海雪原、高山冰川资源;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椰林竹楼;广阔的草原、偏僻的山区、一望无垠的荒沙上的原始,纯朴的自然风光和自然山水方面的“北雄、南秀、西旷、东密”的景观特色和植物、动物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分布的地带性特点等,无不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关。
旅游资源的广域性是指旅游资源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地球上的每个区域几乎都有。
地上有名山秀水、流泉瀑布、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地下有溶洞、暗河、温泉等;天空有瞬息万变的天象、气象景观;海洋有美丽的礁岛怪石、迷人的浅海沙滩、奇特的海洋生物和神秘的海底世界;城市有现代化建筑、先进的科技园、现代化工厂等;乡村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村风情等,不仅亚洲、欧洲、北美洲旅游发达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非洲、南美洲、甚至南极洲这些旅游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地区都有旅游资源存在,只不过没有开发出来而己。
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整理如下:
1.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组合度高、文化
内涵丰富。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中,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遗产、民俗文化、设施和服务等要素。
3.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五岳、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
这些
景观以奇峰、怪石、瀑布、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
4.中国著名的人文景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等。
这些景观以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主要特色。
5.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应该加强旅游
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高旅游品质和效益,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应该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中国旅游地理的意义: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现象及其发生、
发展、分布规律的科学,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优化旅游资源的配置、提高旅游活动的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旅游地理学也是制定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简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旅游资源是指旅游地区、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它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旅游业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因此,了解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对于有效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一是旅游资源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
旅游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由于自然资源的有效量有限,因此,旅游资源自然也只有有限的量。
再加上和环境变化、社会发展等因素相关,旅游资源的存在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经不起过多的利用和虐待,因此,旅游资源属于非再生资源,需要对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二是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其中自然资源主要指旅游地区的不同性质自然风光,如美丽的风景、异型景观、自然生态环境等,文化资源主要指当地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
由于不同地区之间文化、气候、地质等条件的差异,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在各个地方得到体现。
三是旅游资源具有更新性。
旅游资源的存在本身就是有时效性的,它会随着环境变化、社会发展等因素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原有的旅游资源。
因此,为了保持旅游资源的新鲜度和利用的可及性,必须对旅游资源进行及时的更新,以维护旅游资源的时代性。
四是旅游资源具有分布性。
旅游资源主要存在于旅游景点和旅游城市,而不同地区景点与城市的分布形式也是不同的,其中有一定的密度和分布性,比如受传统文化影响,某一旅游地区可能局限于某一特定景点或者城市。
此外,旅游资源还受地理因素的影响,比如某一地区可能会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而只是拥有陆地资源的旅游地。
以上是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对它进行有效利用和发展,必须了解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多样性、更新性、分布性等特点,并针对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策略,才能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发挥旅游资源的最大价值。
未来,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有助于旅游持续发展,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服务和体验。
概述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特点中国的自然风光令人惊叹。
不仅有长江三峡、黄山、张家界等世界
知名的自然景点,还有众多美不胜收的山水风光。
然而,在中国的自
然旅游资源中,分布也存在着一些特点。
一般来说,中国的自然景观主要集中在南方,这主要是因为南方的地
形和气候条件更为适宜生长各种植被,营造了更为壮美的山水景色。
例如,以山为主的黄山和华山,以水为主的九寨沟和桂林,都能表现
出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
此外,华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也是中国的
主要自然景区,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山川河流都为旅游业提供了优质资源。
然而,中国的自然景观也分布在北方,几乎涵盖了中国的所有地理类型。
例如,在中国的西北地区有大漠、草原和高山,如祁连山、天山、黄河壶口瀑布等;而在东北地区则有类似于俄罗斯的原始森林和湖泊,如长白山、张家口等。
毋庸置疑,这些美丽的景观也吸引着不少游客
前往探访。
此外,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崭新的自然旅游资源。
例如,在云南
和贵州省的黔南州,侗族的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正成为当地旅游业的
重要支柱。
因为侗族文化、古村落、风光秀丽都吸引游客的目光,这
也为发展当地的景区旅游打下了基础。
总之,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呈现出多样的特点,其中央南、
西南及东南地区的风景区较为突出。
无论你走南闯北,还是去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都能感受到中国地理因素所赋予的多彩旅游资源。
自然美景的存在,不仅是中国在世界上获得卓越声誉的重要支撑,同时也为国人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暂时归属,对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