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潮汐河口的演变.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46
一. 名词解释1.流域: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区域,即河流收集流水的地方2.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构成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内的水相互了解相互转化的过程。
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3.流域面积:分水线包围区域的平面投影面积称为流域面积,它是水系的集水面积。
4.径流总量W:在一定的时段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流量。
5.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以毫米/分、毫米/小时计。
6.基质势(ψm):由土壤固体(基质)对土壤水分的吸引而使水分自由能降低,这种势能叫基质势。
7.下渗能力fp:是指充分供水和一定土壤类型、一定土壤湿度条件下的最大下渗率,又称下渗容量。
8.潮汐河口:受潮水入侵和顶托影响的河段9.潮流界:涨潮时,潮水沿河上溯到某一点,潮流流速与河水流速正好抵消,于是潮流停止前进,此处称为潮流界。
10.测压水位:当钻孔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隔水顶板时,就见到地下水,此时井孔中的水面高程称为初见水位。
此后井中水位不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稳定下来,不再上升,此时该水面的高程称为稳定水位,也即该点处承压含水层的测压水位(也叫承压水位)。
11.狭义的河口范围:一般是指枯季大潮时咸水所及之地至洪水小潮时咸水所及之地。
12.盐水楔异重流:入海河口是咸淡水交汇的地方,一方面有淡水径流的下泄,另一方面含有盐分而密度较大的海水随潮流上溯。
海水因含有盐分,密度较大,故位于密度较小的淡水之下,其交界面由海向陆呈楔状。
这就是盐水楔异重流。
13.产流模式:在天然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种或数种不同径流成分的组合,称这种产流机制的组合为产流模式.14.河口海岸水文学:研究入海口和海岸带水文现象基本规律,河口和海岸带的利用及灾害防治的学科。
15.环境水文学:环境水文学是研究环境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影响,以及水体水文情势的改变对环境的影响。
水体中量和质的变化规律以及预测、预报的方法。
16.湿地:《湿地公约》指出“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碱水或碱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过6m的水域”。
《河流动⼒学》
《河流动⼒学》课程教学⼤纲
课程编号:030054 学分:2 总学时:34
⼤纲执笔⼈:刘曙光⼤纲审核⼈:匡翠萍
⼀、课程性质与⽬的
《河流动⼒学》是港⼝航道与海岸⼯程专业本科⽣的必选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了解和掌握冲积河流在⾃然状态以下及受⼈⼯建筑物影响以后所发⽣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为学习港⼝及航道⼯程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泥沙运动基本规律,包括泥沙特性、推移质运动悬移质运动和异重
流。
2、熟练掌握河床演变特性,包括局部河段的河床演变和潮汐河⼝的河床演变
3、熟练掌握河床演变及河床变形计算
三、课程基本内容
第⼀章、泥沙特性
第⼆章、推移质运动
第三章、悬移质运动
第四章、异重流
第五章、平原河流的河床演变
第六章、潮汐河⼝的⽔流泥沙特点及河床演变
第七章、河床演变分析与河床变形计算
四、实验或上机内容
⽆
五、前修课程要求
⽔⼒学、流体⼒学、⼟⼒学等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河流动⼒学》,王昌杰主编,⼈民交通出版社,2001
2、《河流动⼒学基础》,王兴奎等编著,⾼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泥沙输运理论与实践》,杨志达著,中国⽔利⽔电出版社,2002
4、《泥沙运动⼒学》,钱宁、万兆惠著,科学出版社,1983
5、《河床演变学》,钱宁、张仁、周志德著,科学出版社,1987。
淮海工学院14 - 15 学年第 1 学期河流动力学试卷(A开卷)专业年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12(1)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体积含沙量和重量含沙量体积含沙量Sv:泥沙颗粒的体积/浑水总体积质量含沙量Sw:泥沙所占重量/浑水总体积2.泥沙粒径累积频率分布曲线横坐标表示泥沙颗粒粒径大小,纵坐标表示小于某一粒径id的泥沙质量(或颗粒数目)与泥沙总质量(或总的颗粒数目)的百分比3.沙粒阻力在水流作用于床面额全部切应力中,只有一部分直接作用在颗粒上,引发推移质的运动和床面形态的变化,这一部分叫做沙粒阻力。
4.河相关系冲积河流的河床在水流与河床的长期作用下,常取得与所在水文、泥沙条件相适应的最适合的外形,表征这些外形的因素(如河宽、水深、曲率半径等)与水力、泥沙因素(如流量、比降、泥沙粒径等)之间常存在某种函数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河相关系。
5.潮流界潮波和潮流上溯的过程中,既受到河床阻力的影响,又受到径流下泄的阻碍,潮汐的能量逐渐消耗。
当潮波推进到达某一地点时,涨潮流速和径流下泄流速相抵消,潮水便停止倒灌,此处为潮流界。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河流的分类河流分为:山区河流、平原河流、潮汐河流。
平原河流根据形态、演变特征可分为:弯曲河道、分叉河道、顺直河道、游荡河道。
2.河口的分类,并说明钱塘江、黄河、黄浦江和长江分属何种河口?潮汐河口的分类:一、按河口形态特征分类1)三角港河口2)三角洲河口。
二、按河口区的动力和来沙特征分类1)强潮海相河口(钱塘江)2)弱潮陆相河口(黄河)3)湖源海相河口(黄浦江)4)陆海双向河口(长江)。
三、按潮汐强弱分类1)感潮河口2)中潮河口3)弱潮河口3.Shields数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Dscc)(γγτ-=Θ为无量刚临界起动切应力,该值越大,泥沙的可动性愈强,因而它可以看作床沙运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决定了推移质运动的强度。
4.位于水平河床上的非粘性泥沙而言,促成泥沙起动的力有哪些?赖以抗拒的力有哪些?粘性颗粒起动时还需考虑粘结力,粘结力的影响因素?促成泥沙起动的力有:上举力、推移力、脉动压力等,赖以抗拒的力有:重力、粘结力等5. 阐述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输沙的不平衡性。
《河流动力学》习题集第一章1、泥沙粒径有哪些表达形式?2、试分析粒配曲线图上沙样曲线组成的相对均匀程度。
3、比表面积指什么?它有何重要意义?4、什么是双电层与结合水? 双电层的厚度与液体中反离子浓度有何关系,对絮凝有何影响?5、何谓泥沙干容重?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什么是泥沙的沉速?球体沉速与等容泥沙的沉速是否相同?为什么? 7.泥沙沉速在层流、紊流、过渡区中的计算公式有何不同?如何判别这三种绕流状态?8.窦国仁建立沉速公式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该公式的优缺点如何? 9.原水利电力部规范推荐的沉速计算公式有哪些?10、按水利部规范推荐的公式分别计算D=0.01,0.5,3mm时的沉速。
(g =9.841m/s2,水温为20°C)11、当D=0.5mm时,按岗恰洛夫公式,沙玉清公式,张瑞谨公式,窦国仁公式分别计算水温为20°C时,泥沙的沉速。
12.什么是絮凝现象?影响絮团沉速的因素有哪些?第二章1、已知泥沙粒配资料如下,做泥沙粒配曲线,并用合适的代表粒径,按照岗恰洛夫和沙莫夫公式,求水深h=0.5时的起动流速Uc。
2、推移质运动规律的研究涉及哪些环节,实际意义如何?3、按运动状态的不同,泥沙运动的形式有哪几种,和水流强度的关系怎样?其中推移质运动多以哪种运动形式出现?4、推移质和悬移质有何区别?它们是如何进行交换的?5、怎样表示泥沙的起动条件?如何判别床面泥抄是否起动?定量判别泥沙是否起动的困难是什么?6、试列出泥沙颗粒以滑动形式起动时力的平衡方程式,并推导出起动流速公式的一般结构形式。
运用多种形式的流速垂线分布公式,将近底流速u o转换为垂线平均流速U,进而推导出泥沙起动流速公式U C。
7、希尔兹的起动拖曳力理论有何特点?试推导希尔兹的起动拖曳力公式。
8、运用希尔兹理论求起动拖曳力时需要哪些实际资料,计算步骤如何?9、已知组成河床泥沙的资料如下,河流水深h=1.2m,比降J=0.9×10-4,水温T=20℃,水流为均匀流。
潮汐河口分类指标与河床演变特征研究
熊绍隆;曾剑
【期刊名称】《水利学报》
【年(卷),期】2008(039)012
【摘要】本文在前人关于河口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河口形态及其演变的主要因素,收集整理了水沙资料相对齐全的29个河口的相关数据及其演变特征,根据潮汐河口水流挟沙率与流速的关系,确定以径、潮流比值a和径、潮流含沙量比值β的组合aβ1/2作为潮汐河口分类指标,并采用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予以论证.在此基础上,应用分类指标aβ1/2将潮汐河口分为河口湾型、过渡型和三角洲型三大类,其中,Ⅱ、Ⅲ类进一步各分成三个亚类.随后对不同类型河口的形成条件、水沙运动和河床演变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总页数】10页(P1286-1295)
【作者】熊绍隆;曾剑
【作者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8
【相关文献】
1.潮汐河口河床演变准恒定二维模式 [J], 汪德爟
2.河床演变数值计算法讲座(2)河床演变现象及基础方程 [J], 宫本邦明;李维国
3.顶板分类指标与方法的改进—兼谈分类指标的确定 [J], 高明中
4.基于DEM的西江磨刀门水道近40年来河床演变特征研究 [J], 胡德礼;刘秋海;吴超羽;杨日魁
5.三峡工程第一、二期围堰阶段坝区河床演变研究——径流水库输水输沙特性、平衡条件及河床演变机理 [J], 韩其为;李云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绪论1.河口的定义:河流与其受纳水体之间的过渡段受纳水体:海洋、湖泊、河流、水库2.入海河口(潮汐河口): 河流与海洋交汇(过渡)的地段,河、海两方面动力因素相互作用,海水与河流淡水掺混形成的一种特殊海岸形态。
3.研究手段:数学分析统计、数学模拟、物理模拟数学分析统计(资料分析):地质分析、地貌分析、水文分析(动力、泥沙)等综合分析,这是学科交叉、渗透的必然趋势。
数学模拟:伴随计算机性能的提高,迅速发展优点:可重复性,能够模拟大尺度,长周期的变化趋势,花费小。
缺点:复杂地形条件下,计算精度(存在数值耗散)难以保证。
物理模拟优点:早期采用,直观性强,对于特殊地形有很好的复演性,可用于探索性的发现。
更能反映物理过程的本征,更可靠。
缺点:耗时、花费较大、较难模拟长时间的变化趋势,不能考虑科氏力作用,模拟区域不能很大,存在比尺效应等。
4.研究内容:河口动力因素(径流、潮流、波浪、沿岸流、沿岸漂沙)河口泥沙的运动规律、河口演变及整治5.河口分段:潮区界、潮流界、河口门口、感潮河段潮区界:在河口里潮波上溯的上界(最高点),亦即河口中潮水位发生涨落的上界。
潮流界:涨潮水流所能够达到的上界,亦即在涨落潮过程中往复水流的上界,实测涨、落潮流流速为零。
河口口门:多年平均中潮位水面纵坡降线与平均海平面的交点所在的位置。
感潮河段:河口口门至潮区界的河段6.潮区界和潮流界的位置及其影响因素:来水和潮流条件、地理位置来水和潮流条件:随着潮差的大小和径流强弱,潮区界和潮流界的位置在一定的范围内移动。
枯季上移,洪季下移。
地理位置:平原地区,河床的纵坡降小,潮波上溯的距离远;山地丘陵地区,河床的纵坡降大,潮波上溯距离较短,潮区界和潮流界的间距亦近。
河流进口段范围:潮区界和潮流界之间河流河口段范围:潮流界至口门之间口外海滨范围:河口口门至滨海浅滩的外界7.河口分类:形态特征:三角港(钱塘江)、三角洲(长江口)动力特征(XX海相):强潮(钱塘江)、弱潮(黄河口)、湖源(射阳河口)、陆海(长江口)盐淡水混合:强混合型、缓混合型、弱混合型、倒置型三、河口发育的动力因素8.径流量多年变化:(年变差系数C V)1)南→北0.3→ 0.8(台风→大量的降水→C V↑)2)流域面积小>流域面积大3)流域面积小的丰枯年变化幅度大, 而流域面积大的丰枯年变化小4)呈枯丰年交替和连续丰枯的情况9.季节变化:夏季丰水,冬季枯水,春秋过渡。
2016年一级建造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港口与航道工程》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我国任一海港的各种特征潮位中,小潮平均低潮位低于()。
A.大潮平均低潮位B.最低潮位C.平均低潮位D.平均潮位【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航海与航道设计潮位。
设计潮位由高到低依次是:最高潮位、大潮平均高潮位、平均高潮位、小潮平均高潮位、平均潮位、小潮平均低潮位、平均低潮位、大潮平均低潮位、最低潮位。
2.某堆场地基黏性土样Z1-1的液性指数为0.5,则可判定该土样的状态为()。
A.硬塑B.可塑C.软塑D.流塑【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港口工程地质勘察黏性土状态。
某堆场地基黏性土样Z1-1的液性指数为0.5,黏性土状态见表3。
3.在粗直径钢筋机械连接方式中,镦粗直螺纹接头比套筒挤压接头省钢材()左右。
A.30%B.50%C.70%D.90%【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的是镦粗直螺纹连接。
在粗直径钢筋机械连接方式中,镦粗直螺纹连接不破坏母材,接头强度高、延性好,能充分发挥钢筋母材的强度和延性,检测直观,无需测力,实用性强。
所以镦粗直螺纹接头比套筒挤压接头省钢材约20%,比锥螺纹接头省钢材70%左右,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故本题选择C 选项。
4.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埋设水管通水冷却时,冷却水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之差的最大限值为()。
A.15℃B.20℃C.25℃D.30℃【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施工中应控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埋设水管通水冷却时,混凝土覆盖冷却水管后应开始通水冷却,通水冷却要定期改变通水方向,冷水流速不小于0.6M /S,冷却水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之差不超过25℃,通水时间根据降温速率确定,不超过15D。
故本题选择C选项。
5.在重力式码头棱体坡面铺设土工织物,主要是应用其()功能。
A.防护B.加筋C.防渗D.反滤【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棱体结构施工。
潮汐分汊河口盐水入侵类型探讨—以长江口为例
茅志昌;沈焕庭
【期刊名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5(000)002
【摘要】长江河口具有分汊、心滩、串沟和江心沙岛等地貌形态,系典型的潮汐分汊河口。
咸潮入侵形式有外海直接入侵、倒灌、漫滩归槽和浅滩通道水体交换等四种类型,形成其特有的盐度时空变化规律,导致南支主槽存在一个氯离子含量比其上下游均要高的高氯度带,以及大潮期盐度低,小潮或寻常潮期间盐度反而高等特殊现象。
【总页数】9页(P77-85)
【作者】茅志昌;沈焕庭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41.77
【相关文献】
1.海南岛万泉河口博鳌潮汐汊道演变及沿岸输沙率的计算 [J], 黄宝霞;龚文平;温晶
2.径流和潮汐对长江口盐水入侵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J], 罗小峰;陈志昌
3.基于径流和潮汐的长江口盐水入侵统计预测研究 [J], 郑晓琴;肖文军;于芸;潘灵
芝
4.北仑河口潮汐汊道稳定性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J], 冉娟; 董德信; 李谊纯; 陈宪云; 许铭本; 赖俊翔
5.潮控型分汊河口分流过程探讨——以长江北支口为例 [J], 陆佳玉; 葛建忠; 丁平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高考地理中的洋流赶紧收藏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海浪、潮汐、洋流。
一、海浪1.海浪的形成(1)海浪:最常见的波浪是由风力形成的。
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2)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称为海啸。
(3)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2.海浪的作用(1)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3)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4)对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海浪-风暴潮: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会形成更强的破坏力。
海浪-影响: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也是一种重要海洋能资源。
海洋中有丰富的波浪能和水,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广等优点。
它是一种最易于直接利用、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波浪能发电可分为能量采集系统和能量转换系统两部分。
二、潮汐1.潮汐概念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潮汐形成的原因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
地球上的海水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二是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月球引潮力。
2.发生规律(1)日变化:一天中,通常可以看到两次海水涨落。
(2)月变化: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3.潮汐影响沿海各地,潮涨潮落的时间准确、可查。
人们在海边的许多活动,如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建设港口和航运、潮汐发电等,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
小提醒根据涨落程度的不同可将潮汐分成小潮、大潮(1)在天体运动过程中,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就小,形成小潮。
潮汐流现象潮汐流,这一由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产生的海洋现象,自古以来便吸引着人类的目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潮汐流的理解逐渐加深,它不仅是大自然的奇妙景观,更对地球生态系统、人类活动乃至全球气候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潮汐流的形成原理潮汐流的形成,源于天体引力对地球水体的作用。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造成地球水体(尤其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
月球因距离地球较近,其引力作用更为显著。
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即满月或新月时,引潮力最大,形成大潮;而在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引潮力较小,形成小潮。
二、潮汐流的类型与特点潮汐流可根据其发生地点和表现形式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沿岸潮汐流、海峡潮汐流和河口潮汐流等。
不同类型的潮汐流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产生着各自的影响。
1. 沿岸潮汐流:沿岸潮汐流主要发生在海岸线附近,其流速和方向受地形、海底地貌等多种因素影响。
沿岸潮汐流对沙滩、海岸侵蚀、沉积物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2. 海峡潮汐流:海峡潮汐流通常发生在狭窄的海峡或海湾中,流速较快,能量巨大。
这类潮汐流对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乃至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3. 河口潮汐流:河口潮汐流主要发生在河流与海洋交汇的地方,受河流径流和海洋潮汐共同影响。
河口潮汐流对河口生态系统、泥沙运输、水质净化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三、潮汐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潮汐流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着深远影响。
潮汐流带来的营养物质促进了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的繁衍生息。
同时,潮汐流还能带动沉积物的运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潮汐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 航行安全:潮汐流对航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强烈的潮汐流可能导致船只偏离航线、触礁或搁浅。
因此,航海者需要密切关注潮汐流的变化,以确保航行安全。
2. 渔业资源:潮汐流对渔业资源的分布和迁移具有重要影响。
许多鱼类和贝类生物会跟随潮汐流进行觅食、繁殖和迁移。
河流动力学-(河床演变)-测试题―、判断题:(每题2,共50')1.对于较大河流,其上游多为山区河流,下游段多为平原河流,下游与入海口之间为潮汐河流。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2.山区河流一般为冲积河流,平原河流和潮汐河流一般为非冲积河流。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3.影响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来水条件;②来沙条件;③河谷比降;④河床形态和地质条件。
山区河流①、②两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冲击平原河流③、④两个因素常起主导作用。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4.较大河流的上游段多为平原河流,下游段多为山区河流,下游与入海口之间为潮汐河流。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5.河床演变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但根本原因是输沙不平衡。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6.顺直型河道河床演变具有浅滩和深槽交替发生冲淤的特点,浅滩:枯冲洪淤;深槽:洪冲枯淤。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7.弯曲型河道主流线“高水傍岸、低水居中”,顶冲点“高水上提、低水下挫”。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8.弯道的深泓线靠近凸岸,凹岸为边滩;深槽水深和边滩宽度随弯道曲率增大而增大。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9.弯道水流作曲线运动,由于离心力作用使水面产生横比降,凸岸水面高于凹岸水面。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10.弯道水流的表层水流向凸岸,底层水流向凹岸,形成弯道环流。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11.弯曲河道发生撇弯时,凹岸是发生淤积的。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12.自然裁弯与切滩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对河势的影响,切滩比自然裁弯要强得多。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13.当河湾发展成曲率半径很小的急弯后,遇到较大的洪水,水流弯曲半径远大于河湾曲率半径,这时在主流带与凹岸急弯之间产生回流,使原凹岸急弯淤积,这种突变称为切滩。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14.自然裁弯是在两个河湾之间狭颈上进行的,切滩是在同一个河湾的凸岸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