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硒的形态与健康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硒的形态分析方法概述及其在生物有效性研究中的应用摘要:硒的形态研究是了解环境中硒的毒性、生物可利用性、迁移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的基础。
本文总结了环境样品中硒形态的研究方法,及其形态分析在生物有效性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硒;形态分析;方法;生物有效性;应用1前言硒位于第六主族, 是一种准金属元素。
地壳中硒的丰度仅为0.05-0.09 µg/g, 但由于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影响使硒在自然界中分布日益广泛, 一般大气、水、土壤中硒水平为µg/g-ng/g级。
一定条件下, 各种形态的硒类化合物可相互转化。
有报道以葡萄糖作为外加碳源, 研究天然水体中亚硒酸钠通过微生物反应转化为单质硒和挥发态硒(如二甲基硒、二甲基二硒) 的实验。
1957年,Schwar首先证明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近年来, 适量的硒摄入水平与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白内障、老年痴呆症等各种疾病的密切相关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们在贫硒地区通过口服亚硒酸钠来治疗预防克山病、大骨节病。
硒作为多种重金属元素(如Cd、Hg等)的天然解毒剂、可拮抗环境中多种有害物质的毒性。
硒化合物的生理、生物活性,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同硒存在的化学形态及不同化学形态下硒的浓度水平直接相关。
硒分析方法在研究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均具重要意义。
1 环境中硒的存在形式硒存在形式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矿床学、矿物学和环境地球化学。
朱建明等[1]于2003年对已发现的107种硒矿物进行了总结和归类,概述了表生环境中硒的存在形式。
环境中硒主要以无机和有机硒形式存在(表1)[2-4,5],不同硒形态间会因pH、Eh和生物作用(如甲基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转变,其中pH-Eh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图1给出了常温常压下不同形态硒稳定存在的pH-Eh范围。
表一环境中主要的硒化合物[2,5]Table 1 The major selenium compounds in the environment硒化合物化学式存在条件无机硒硒化氢(-Ⅱa) H2Se b气体,不稳定,水中易分解成Se0硒氢化物(-Ⅱ) Se2-还原环境,金属硒化物,土壤中元素硒(0) Se0还原环境稳定存在,水中不溶解亚硒酸盐(Ⅳ) SeO32-弱氧化条件,易溶解,如土壤或大气颗粒偏亚硒酸盐(Ⅳ) HSeO32-酸性或中性条件,易还原,如土壤中二氧化硒(Ⅳ) SeO2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气体,易溶于水硒酸盐(Ⅵ) SeO42-弱氧化条件,易还原,易为植物利用硒酸根(Ⅵ) SeO42-,HSeO4-一般土壤环境有机硒二甲基硒化物(DMSe) (CH3)2Se b土壤中微生物、细菌形成的挥发组分二甲基二硒化物(DMDSe) (CH3)2Se2b植物形成的挥发组分二甲基硒砜(CH3)2SeO2b DMSe的前期还原挥发产物,由代谢形成三甲基硒(CH3)3Se+动物代谢产物,以尿形式排放注:a表示无机硒化合物中硒的价态;b表示该硒化合物具有挥发性。
纳米硒是一种具有很高生物活性的新型硒源,其尺寸小于100纳米,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纳米硒的质量标准是确保其安全、有效和可控使用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纳米硒的一些主要质量标准:
1.外观和形态:纳米硒应为黑色或深棕色粉末,无异味,无杂质。
纳
米硒的形态应为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应在10-100纳米之间。
2.纯度:纳米硒的纯度应达到99.9%以上,其中硒的含量应在98.0%以
上。
高纯度的纳米硒有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
3.溶解性:纳米硒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达到10毫
克/升以上。
良好的溶解性有助于纳米硒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和利用。
4.稳定性:纳米硒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不同pH值、温度和光照条
件下,其化学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应保持稳定。
稳定性是纳米硒长期
储存和使用的关键因素。
5.生物学活性:纳米硒应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能够有效地发挥抗
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效应。
生物学活性是衡量纳米硒质量和
效果的重要指标。
6.安全性:纳米硒应具有较低的毒性和副作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安全性是纳米硒推广应用的前提和保障。
7.检测方法:纳米硒的质量标准应采用可靠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如
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是确保纳米硒质量标准实施的基础。
总之,纳米硒的质量标准涉及其外观、形态、纯度、溶解性、稳定性、生物学活性、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质量标准,才能确保纳米硒的安全、有效和可控使用,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食品科技硒的生理保健功能及富硒食品的相关标准廖禹东,郭 忠(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摘 要:随着对营养物质研究的深入,硒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保健物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简述硒的生理保健功能,归纳富硒食品的相关标准,提出富硒食品开发的方向。
关键词:硒;保健功能;富硒食品;标准Physiological Health Function of Selenium and RelatedStandards of Selenium-Rich FoodLIAO Yudong, GUO Zhong(Gannan Health V ocational College, Ganzhou 341000, China)Abstract: With the in-depth study of nutrients, organic selenium as a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health substances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physiological health function of organic selenium is reviewed, the relevant standards of selenium-rich food are summarized,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elenium-rich food is put forward.Keywords: selenium; health care function; selenium-rich food; standard硒作为一种关键的生理保健物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满足人们对硒的需求,富硒食品的开发和富硒质量标准的制定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简述硒的生理保健功能,归纳目前我国现有的富硒食品标准、总硒与有机硒含量标准,提出富硒食品开发的方向,为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和确保消费者的健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的论文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的论文作者:左钱飞,沈香琴,万仁玲摘要: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硒通过生物的地球化学营养链给人以影响。
其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抗癌作用等有着重要的关系。
文章从硒在机体的存在及对机体的生化功能出发,探讨微量元素硒与人体的健康关系。
关键词:硒;癌症;纳米硒硒在地球中的丰度为0.00 009%,几乎没有含硒量高的矿物。
天然存在的硒的同位素由:80se(49.8%)78se(2 3.5%),76s e(9.0%),82se(9.2%),77se(7.6%),74se(0.87%)75se是一种很有用的核反应或中子活化制得的放射性同位素,它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实验和疾病诊断,在硒的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
硒作为一种必需微量元素的发现过程,大致经历以下阶段:①s chwarz发现某些天然物质能够防止大鼠食饵性坏死。
②schwarz和fo ltz均证明,硒是防止食饵性肝坏死的一种保护因子。
③roctrack 和hoekstra证明,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成分。
④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克山病研究工作者发现克山病与人群处于贫硒状态有关采用硒盐之后,对克山病有预防作用。
wWw..co M⑤世界卫生组织(who)1973年确认硒是人类生命必须14种微量元素的第一种微量元素,缺硒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在后来的生命科学研究中逐渐阐明了硒在机体的作用及与相关疾病的机理。
1 硒与衰老1.1衰老的机理在生物体内,细胞的衰老是最常见的现象,而机体的衰老是细胞衰老的宏观现象。
目前得到大家普遍认识的有:①基因表达出错及代谢物的积累;②衰老基因与抗衰老基因的调节;③活性氧基团导致的衰老:在正常的生命过程中,细胞会产生自由基,当自由基与其他分子反应时,产生的活性氧基团(r os)能够导致细胞发生氧化性损伤而导致细胞老化。
量范围可在<0.1μg/g─>0.8μg/g;在海洋生物中,硒类的含量也比植物多,但由于鱼类(尤其是体内含汞的鱼类)会形成汞─硒复合体,造成对硒的生物利用性极低,故虽然硒在鱼类的含量多但对于鱼类本身的利用性极低;至于肉类会提供0.1-0.4μg/g;乳制品的硒含量则为<0.3μg/g。
另外,全谷物和核果种子也是好的来源。
在饮水中提供的硒摄取量十分有限,除非水流经含硒量高的土壤地区才可能有较高的含量。
植物中的硒是因硒取代硫而进入植物体,硒型态有甲硒胺酸、硒胺酸与其代谢产物等。
动物生长需要硒,在摄食植物时获得甲硒胺酸。
饮食中硒的形式取决于动植物食品的组合。
建议量民众的实际硒摄取量会因地而异,美国平均每日81μg、加拿大每日113–220μg ,高于RDA。
均饮食估计可提供约104-124 μg的硒。
成人之上限摄取量(UL)订为400μg。
硒的建议量在1980年只能根据估计而得,称为Estimated safe and adequate dietary intake(ESADDI);2000年则根据需要量之科学研究而订定每日建议摄取量(RDA)。
过去曾有关于台湾境内硒之饮食摄取量的研究[3],分析结果六日饮食的硒摄取范围在104~124μg(1.3~1.6μmol)/day,平均值为112μg(1.4μmol)/day,加上台湾非低硒区域,且食品贸易进出口抹去食品在硒含量上的地域性限制,推测台湾境内应无硒营养缺乏的问题。
∙RDA(建议摄取量Recommanded Dietary Allowances):美国原始的饮食标准,代表同年龄层中,97~98%人的营养需求量。
∙AI(足够摄取量Adequate Intake):未能有足够的实验资讯建立EAR的情形下,所推估维持健康状态的量,常用在一岁以下的婴儿。
∙UL(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上限摄取量):对于97~98%的人不可能产生不良健康影响之每日最大营养摄取量对硒的特殊需求者∙以全静脉注射营养(TPN,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为唯一营养来源者,需要硒的营养补充剂。
硒的生物利用率比较不同食物来源的硒摄入效果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它参与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理过程。
然而,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硒,只能通过食物摄入。
不同食物来源的硒摄入效果也存在差异,本文将对硒的生物利用率进行比较。
一、硒的生物利用率硒的生物利用率是指人体对摄入的硒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程度。
硒的生物利用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食物来源、食物中硒的形态、个体差异等。
二、不同食物来源的硒摄入效果1. 有机硒有机硒是指硒与有机物质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如硒酵母、硒蛋白等。
有机硒在人体内的吸收率较高,生物利用率也较高。
硒酵母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硒来源,其生物利用率可达到80%以上。
2. 无机硒无机硒是指硒以无机形式存在于食物中,如硒化物、硒酸盐等。
无机硒的生物利用率相对较低,一般在30%左右。
其中,硒化物的生物利用率较低,而硒酸盐的生物利用率相对较高。
3. 植物来源植物是人类主要的硒摄入来源之一。
不同植物的硒含量和形态差异较大,因此其生物利用率也存在差异。
一些富含硒的植物,如巴西坚果、大蒜、洋葱等,其硒的生物利用率相对较高。
4. 动物来源动物食物中的硒主要来自于植物。
动物体内的硒形态多为有机硒,因此其生物利用率相对较高。
例如,鱼类、肉类等动物食物中的硒生物利用率较高。
三、影响硒生物利用率的因素除了食物来源外,硒的生物利用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1. 食物中硒的形态硒的形态对其生物利用率有重要影响。
有机硒形式的生物利用率较高,而无机硒形式的生物利用率相对较低。
2.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存在差异。
一些人可能具有更高的硒生物利用率,而另一些人可能具有较低的硒生物利用率。
3. 其他营养素的相互作用一些营养素与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硒的生物利用率。
例如,维生素E与硒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硒的生物利用率。
四、提高硒的生物利用率的方法为了提高硒的生物利用率,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多样化饮食通过多样化饮食,摄入不同食物来源的硒,可以提高硒的生物利用率。
硒简介及应用一、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硒[xī]中文别名:硒粉;硒酸盐;精料精;硒粉/高纯硒;锡片;高纯硒;硒块;硒英文名称:Selenium 元素类型:非金属元素氧化态:主要化合价 Se+4,Se+6其他 Se-2发现发现人: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Jöns Jakob Berzelius),并命名为Selene,希腊语,月亮的意思。
发现过程:1817年,瑞典的贝采利乌斯从硫酸厂的铅室底部的红色粉状物物质中制得硒。
他还发现到硒的同素异形体。
他还原硒的氧化物,得到橙色无定形硒;缓慢冷却熔融的硒,得到灰色晶体硒;在空气中让硒化物自然分解,得到黑色晶体硒。
硒又分为很多种,硒麦芽和酵母硒是最常见的,常常用于肿瘤癌症克山病大骨节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病、前列腺病、心脏病、癌症等40多种疾病。
其中硒麦硒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5 X 10-6,通常极难形成工业富集.硒的赋存状态大概可分为3类:一类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其次以类质同相形式存在,第三以黏土矿物吸附形式存在。
其中以独立硒矿物产出的要相对少得多,这是因为硒在地壳中的丰度比硫低上千倍。
硒在铜矿中的自然储量为17万吨,可开采储量约8.2万吨。
2004年,世界硒的开采量为1330吨。
日本、加拿大、比利时和德国是硒的生产大国。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硒矿物百余种,其中首次在中国发现的仅两种:即硒锑矿(antimonselite,Sb2Se3)和单斜蓝硒铜矿(CuSeO3·2H20).目前全球唯一硒独立成矿的地区位于中国湖北恩施市新塘乡鱼塘坝。
工业上硒的生产工业提取硒的主要原料(90%)是铜电解精炼所产生的阳极泥,其余来自铅、钴、镍精炼产出的焙砂以及硫酸生产的残泥等。
三、硒元素营养意义硒的作用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向量矿物质营养素,人体内无法合成,人体本身的硒总含量为6-20mg。
硒遍布各组织器官和体液,肾中浓度最高,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非常重要。
农学院|Agricultural College你不知道的“硒”的那些事儿(续)文|熊期亮 刘瑛(宜春市农业局)《硒故事》之五:每天硒最好在60-250微克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摄入适量能够有助于人体健康,过低、过高都不利于健康保护。
目前,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适宜摄入范围是每天60-250微克硒。
这个范围是怎么来的呢?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科学家们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有一位科学家叫杨光圻,他所领导的小组既参与了黑龙江“克山病”的研究,也参与了恩施“硒中毒”的研究,同组的研究者还包括夏奕明教授等一批老科学家。
推荐硒适宜摄入量的下限值,最早是按照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达到平台期,来确定的,是50微克每天,也就是说每天摄入量达到50微克,人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就达到了正常水平。
近些年的研究又发现,随着摄入量提高,人体内的硒蛋白-P水平会进一步提高,直至60微克,才会达到平台期。
所以,最新的推荐摄入量已提高至每日60微克。
上限值250微克,是来源于我国科学家恩施“硒中毒”的研究。
因为杨光圻教授通过在恩施州系统调查,发现800微克的每日硒摄入量,是一个硒中毒的界限值。
即:超过这一数值,可能发生硒中毒;低于这一数值时,通常不发生硒中毒。
按照对人体健康充分保护的原则,一般采用“界限值/3.3”,作为适宜摄入量的上限。
800除以3.3,为242,实践中采用了整数250微克。
这就是硒适宜摄入量上限值的来历了。
《硒故事》之六:中国人在硒研究中两次获得施瓦茨奖硒元素在1817年就被化学家发现,但在很长时间里人们都不知道硒对人体的重要性,1956年德国科学家施瓦茨在研究动物营养性肝坏死的成因时发现了硒是肝的重要保护因子,由此人类对硒重新认识,揭开了硒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序幕。
为了纪念施瓦茨,国际化学界以他的名字命名,特设了一个奖项,专门奖励在硒研究领域作出特殊贡献的科学家。
根据国际上的惯例,每四年召开一次国际硒大会,世界瞩目的施瓦茨奖也就在这个会议上颁发。
人体健康缺“硒”不可作者:郑访江来源:《祝您健康》2024年第01期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在人体内虽然含量极少,但生理作用却很大。
临床研究证明,硒元素在人体中参与多种生物与免疫功能,具有防癌抗癌、解重金属毒、提高免疫力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能。
硒元素摄入量过少会导致人体出现亚健康甚至疾病状况,若摄入低于人体生理需求量40微克/天,会出现硒缺乏症状,如脱发、脱甲等;硒元素摄入过多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若摄入高于800微克/天,则会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因此,只有每日摄入适量硒元素,才会对维持机体健康有积极作用。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正常人体的硒元素摄入量為50—250微克/天,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400微克/天。
硒元素对人体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抗氧化:硒元素可以激活人体自身的抗氧化系统,减少氧化损伤,预防疾病发生。
硒元素的抗氧化作用强度是维生素E的500倍以上。
2.保护和修复细胞:硒元素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从而保护心脏、肝、肾、肺、眼等重要器官。
3.提高携氧能力:硒元素有助于提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
4.增强免疫力:硒元素有促进人体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作用,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另外,硒元素有助于预防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性疾病。
5.抗癌:硒元素被称为“抗癌之王”,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6.调节蛋白质合成:缺乏硒元素可能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或染色体损害等。
7.保护眼睛:硒元素可以降低视网膜的氧化损伤,减缓黄斑部的退化,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减少白内障的发生等。
许多研究都表明,硒元素对癌症患者很重要。
癌症患者血液中的硒元素含量往往低于普通人血液中的硒元素含量;服用硒酵母的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比未服用硒酵母的癌症患者的生存率高;硒醇、硒氰等硒化合物有助于治疗食管癌、肺癌、肠癌等癌症。
硒元素被誉为“肝的天然保护因子”,摄入适量的硒元素对治疗早期肝癌有积极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当人体血液中的硒元素含量较低时会增加肝癌的发生率,而当人体血液中的硒元素含量较高时会对正常肝细胞的遗传物质造成伤害。
选择硒的标准
选择硒的标准是指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或目的,对于硒的含量、纯度、形态、安全性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指标或要求。
选择硒的标准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营养补充、农业、工业和科学研究等。
以下是选择硒的标准的一些示例:
1.含量: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含有适当含量硒的产品。
例如,在营养补充方
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取55微克硒,因此应选择富含适量硒含量的产品。
2.纯度:高纯度的硒通常意味着更低的杂质和更可靠的性能。
某些应用领域
可能对纯度有特定要求,例如电子工业或科学研究。
3.形态:硒的形态会影响其溶解度、化学反应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例如,对
于动物营养补充,选择有机硒形式的硒更为适宜,因为它更容易被吸收和利用。
4.安全性:选择硒的标准时,安全性是一个重要因素。
确保所选的硒来源是
安全的,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对于食品和饲料补充剂,应确保所选择的硒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5.质量保证:选择具有质量保证的硒来源,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的持续性
和稳定性。
这可能包括认证、检验和审核等方面。
总之,选择硒的标准是指在特定应用中,根据需求和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指标或要求。
在选择硒时,应考虑含量、纯度、形态、安全性和质量保证等因素,以确保所选的硒符合特定要求并具有可靠的性能。
农产品中五种硒形态
农产品中的硒形态主要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两大类。
无机硒主要有Se(IV)、Se(VI)和硒化物等形式。
而有机硒则是通过生物转化的方式,使硒与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质相结合形成,主要包括硒蛋白、硒氨基酸、硒多肽、硒多糖和硒核酸等。
在有机硒中,硒代氨基酸是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包括硒代蛋氨酸(SeMet)、硒代半胱氨酸(SeCys)和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等。
这些硒代氨基酸在人体日常膳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硒代蛋氨酸主要来源于植物体,而硒代半胱氨酸则主要来自于动物体。
此外,硒还可以与纤维素、蛋白质以及糖类中的C、N 等原子结合,形成含硒大分子,如硒蛋白和硒多糖等。
总的来说,农产品中的硒形态多种多样,这些不同形态的硒在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度上也有所差异。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农业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硒的作用
1、硒对人体的作用
有机硒能清除体内自由基,能有效的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产生,防止血凝块,清除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所以硒能改善和预防糖尿病;硒对心脏肌体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硒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是心脏保护神;硒可以防止克山病、大骨节病及关节炎;硒与金属的结合力很强,能抵抗镉对肾、生殖腺和中枢神经的毒害,硒与体内的汞、铅、锡、铊等重金属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而解毒、排毒;硒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
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
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此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这个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实说明硒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2、人体摄取硒的途径
人体内不能产生硒元素。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摄入量为每日50-250微克。
通过食物补硒是一种人体最佳补硒途径。
食物
中硒元素来自于作物吸收土壤中的硒,而我国2/3地区土壤是贫硒的,导致食物中硒含量很低。
因此,将硒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家畜的含硒量;或作物营养剂,可以生产出富硒农产品。
3、硒对家禽的作用
动物在饲料中添加微量硒,可以达到如下功效:
1)、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有机硒能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高效结合,增强肝脏总抗氧化力,减少自由基粒子产生和对生物膜的攻击,保护细胞膜及内容物免受损伤。
还可避免体内脂肪氧化,减少黄膘产生。
2)、增强动物免疫功能。
有机硒能提高动物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对疫苗或其它抗原产生抗体的能力,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对动物可以减少或完全不使用抗生素。
3)、消除胃肠道炎症。
有机硒不但能够清除胃肠内的过氧化物、自由基、还能直接抑制肠道致病菌群,调节胃肠道内环境平衡,修复和保护粘膜,减少胃肠道炎症发生。
4)、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有机硒还可使动物体内的含硒功能性蛋白I型脱碘酶水平提高,将无活性的甲状腺素原(T4)转变成活性形式的T3,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5)、提高畜禽繁殖性能。
有机硒能增强GSH-Px活性,降低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减少自由基生成和膜脂质过氧化,保持精子尾部结构完整性,从而有效提高精子活动力,提高动物繁殖性能。
6)、改善肉品质量。
有机硒可降低脂质与肌红蛋白的氧化,稳定肉色,降低肉类滴水损失。
所以,在饲料中添加微量硒,是非常必要的。
4、硒的形态
从硒的存在形态来讲,可分为有无机硒和有机硒。
无机硒是指硒的单质、氧化物、亚硒酸及其盐。
典型的无机硒化合物是二氧化硒、三氧化硒、亚硒酸、硒酸、亚西酸钠、硒酸钠等。
有机硒是指含硒化合物中存在有机基团。
有机基团直接与硒结合(即通过C-Se-C键)的物质称之为硒醚,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是硒醚;另外一种是间接作用,通过另外一个原子将硒与有机基团连接起来,如典型的是通过氧原子(即C-O-Se-O-C),这样一类物质是硒酸酯。
硒多糖是亚硒酸酯。
有机硒由于具有亲脂的有机基团,比无机硒具有高的亲脂性,易通过细胞膜。
所以,有机硒易被作物及动物吸收,具有高的生物利用度。
长期以来,人们采用无机硒——亚硒酸钠作为畜禽的主要硒源添加剂。
其价格便宜,但亚硒酸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①对饲料厂工人的身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②使用不当,动物易发生中毒;③同许多无机微量元素一样,不易被肠道吸收,未被吸收的硒通过粪便排出,会污染环境。
有机硒同无机硒相比,具有吸收率高、生物活性强、毒性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目前,欧美许多国家已大力提倡使用有机硒。
瑞典要求乳猪料中必须使用有机硒;日本已规定饲料中禁止使用无机硒。
目前国内主要以亚硒酸钠作为饲料添加剂。
酵母硒生物率高,毒性少,但价格高。
所以,开发生物利用率高、毒性小、成本低的有机硒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