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粮食加工成套设备价格

粮食加工成套设备价格

粮食加工成套设备价格
粮食加工成套设备价格

粮食加工成套设备价格

粮食加工成套设备粮院生产厂家一直以来都是以质量为第一要义,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公司还负责厂房的设计、安装与调试人才的培训等一条龙式的服务,得到了不少客户的支持和厚爱。在玉米加工成套设备等产品生产设计上不断注入新技术,创新工艺满足广大市场的要求,引领行业潮流。

粮院玉米加工成套设备由优质不锈钢精加工而成,配用中国名牌电机,动力强劲,能将玉米等各种杂粮物料研磨成50~200目的均匀粉末。玉米加工成套设备属于连续投料式作业,外观精制,结构精密,噪音小,操作简便,粉碎细腻,无粉尘,特别适用于玉米加工厂、五谷杂粮加工店使用。改变了铁质机械之外表粗糙、噪音大、出粉粗、难清理、电机动力不足等缺点,达到了食品加工的GMP 卫生要求。

河南粮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饲料加工机械设备,集科研、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公司依托河南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和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雄厚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长期致力于油脂机械(油脂设备)、面粉机械(石磨面粉加工设备)、杂粮机械(玉米磨粉机)、饲料机械等方面的新技术研发及应用,并将新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司一直专注于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汇聚了一大批有经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在浸出设备、杂粮加工设备、饲料加工设备等领域攻克了多个行业瓶颈难题,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跨越发展之路,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迅速发展成为粮油机械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

公司位于河南省国家级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90000平方米,拥有14个标准化重型工业生产车间,各种大、中型金属加工、铆焊、装配设备100余台,在线员工500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140余人。公司下设油脂机械设计研究所,粮食机械设备部,杂粮加工设备部,大型油脂成套设备部、国际贸易部,机械设备生产部。业务涉及粮食机械系列、杂粮机械系列、榨油机设备系列精炼油设备系列、粮油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及安装、工程承包、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油脂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俄罗斯、印度、南非、乌克兰、尼泊尔、印尼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一直以"打造核心团队,铸造企业品牌"为企业精神,并在"以人为本,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指引下,构建以诚信为本、靠质量取胜的企业文化,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技术咨询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新的历史时期,河南粮院机械希望在"中国梦"的感召下,持续创新、跨越成长,与广大合作伙伴一起,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大米加工厂各机器操作规程

来料验收操作规程 (1)进入车间加工的原料,包括水稻、大 米等。确认来料的品种和数量。 (2)索要该批物料的最新(3日内)品质检验报告。 (3)必要时对来料送检验所进行品质检验,尽到原料质量管理方面的责任 (4)与生产计划中的原料要求进行比对, 确定是否为所需原料,如有差异,应通知车 间负责人按规定处理。 (5)告知上料人员上料时间和上料口位置。

卸料操作规程 1.确保过秤后的物料安全运至上料口。如有散落,应要求运输工人及时收回;如有影 响物料品质的因素(如淋雨等)时,应及时

中止运输。 2、检查并清除卸料作业区内有影响物料品质的因素,要求卸料过程在卸料区内完成。 3、检查运输散积物料的车辆,确认车内物料已全部卸完;检查袋积物料的空包装物,确认袋内物料已全部倒出。 4、整理卸料过程中散落的物料,并全部投入到上料口。 5、办理物料交接手续。

清理操作规程 1.固定设备,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移动。确保设备出料口对准上仓设备的进料口,且不会发生刚性接触。 2、检查初清筛的滚筒筛面,去除筛面上的杂质。 3、检查初清筛的滚筒筛面,筛面应无破损,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更换方法参阅《设备维修维护手册》)。 4、下杂口挂好接料袋,确保杂质不外漏。 5、点启动电机,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如有异常,按《设备维修维护手册》检查并排除故障。 6、启动电机,设备运转1分钟后开始给料。 7、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应先停止给料,再关停设备,按《设备维修维护手册》检查并排除故障。

8、下杂袋满了要及时更换。 9、及时清理洒漏的物料,停料后,设备要继续运转2分钟再关机。 10、清除滚筒筛面上的杂质。 上仓操作规程 1、确认输送设备的出料口对准指定的料仓。 2、点启动电机,观察输送设备运转情况。如有异常,按《设备维修维护手册》检查并排除故障。 3、启动电机,设备运转1分钟后开始给料。

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doc

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构建粮食最低收购价机制实际上是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干预和指导的一项重大政策。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最低收购价,也称保护价)时,由政府组织(委托粮食收购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格进行收购,以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粮食市场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未来我国加强和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使这项政策有效发挥对粮食生产的激励、指导作用,关键在于政府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粮食市场最低收购价标准。本文利用黑龙江省有关粮食生产数据,根据机会成本理论,对稻谷最低价格标准进行理论分析。 一、构建立粮食市场最低收购机制的必要性 工业化国家普遍建立了指导粮食生产的价格体系,包括目标价格和市场干预价格等。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出台指导粮食生产的价格目的是不同的。现阶段,我国构建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机制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粮食产量的增加,通过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保障农民种粮有适当的收入,保护农民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是民生之本,必须建立粮食价格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20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周期性波动,先后经历了1983-1984年增长,1985-1988年下降,1989-1991年增长,1992-1994年下降,1995-1996年增长,1997-2003年下降,2020年增长的7个波动期。粮食生产波动对全国粮食安全的

影响日益显现,1997-2003年长达6年之久的粮食价格下降,引发粮食产量连年减产,造成了3个年度粮食产需缺口,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危机的高度关注和重新认识,作为获利能力弱的粮食产业未来在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要实现稳定发展,必须由国家给予一个保护价格即最低收购价,以支持农民生产粮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实施粮食保护价格政策提供了必要条件。一方面,我国从1978年开始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先后经历了“统购统销”、“合同定购”、“保价放量”等阶段,市场化取向日趋明显,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生产资源和粮食价格形成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国有粮食收购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在国家开放粮食收购市场的同时,建立国家及省级粮食储备制度。当粮食市场价格较低时,国家通过增加粮食储备手段,委托国家粮食购销企业以保护价格收购农民手中余粮,进行价格干预,达到稳定市场价格的政策效应。当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格时,让农民以市场价格销售余粮,给予农民增加收入。这项粮食收购政策已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实行了多年。 二、最低收购价激励粮食生产的机理分析 最低收购价格激励粮食生产实际上是供给定理、机会成本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的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 (1)供给定理:在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着重考察供给与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到这样一般规律:价格越高,生产者所愿意供给的数量就越多;价格越低,供给量则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供给定理。在现实中,较好的粮食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内容摘要: 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1.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0年一个周期。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左右,由于2007和2008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年9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年6月,达44%。2009年年初以来,两者价差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为1365元/t,低于进口美国玉米到岸价165元/t(10.8%)。 大米:从大米情况看,2007年底以前,国内大米批发价与进口到岸价差距不大,南方市场如广东大米价格略高于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黑龙江批发价略低于进口到岸价。2008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大幅攀升时,黑龙江、广东市场大米批发价比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低50%~60%,2008年下半年始泰国大米价格大幅回落,两者价格差距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

优质稻米加工技术

优质稻米加工技术4 全国现有大米加工企业的加工技术路线亦可概括为3大类型:1简易型。工艺技术路线为清杂除石一脱壳斗选糙一碾米(1一2道)舟米栖分离、成品,该生产线规模小,主要集中在乡镇农村就地加工,有原粮优势,生产成本低。成品米基本断杂、精度标一以上,米价最便宜,主要提供给呱温饱型消费群体。o通用型。工艺路线为清杂什去石升脱壳斗选糙一碾米(3-4道)升抛光(卜2道)、白米分级。计量包装斗成品,该生产线的主要特点是除杂、去石彻底,多机轻碾增碎少、注重原粮品质和口感,成品米表面光洁,外观包装质感好,价格实惠碎米少,主要满足小康型消费者的需求。?高档型。工艺路线为清杂斗去石、脱壳弓选糙升碾米(3一4道)斗抛光。白米精选斗色选升自动计量真空包装升成品,该生产线代表了中国目前大米加工的先进技术,其特点是加工工艺完善,一次性投资大,加工成本高,成品米纯净整齐、光洁且食用品质优良,包装精致、保质期长、米价高,适合于富裕型群体的消费,且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 优质稻谷加工技术 优质稻谷加工技术,就是指以粒形细长,脆性大、耐压差的优质稻谷为加工对象,采用先进合理的加工工艺, 利用能满足这种加工工艺的成套设备,在最大限度保留米粒完整的前提

下,把优质稻谷加工成精度高、整齐度高、不含杂、附糠少、晶莹如玉的大米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湖南省率先培育和推广种植优质稻,与此同时,湖南省农机所作为省优质稻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之一,与农业系统密切合作,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成功开发了6JMCH12型精制米加工成套及其系列产品,解决了脆性大、细长粒型优质稻谷加工易破碎的问题,并以其优良的性能和适应性,伴随优质稻全国范围的种植而广泛应用,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并使全国稻谷加工向精加工迈出了一大步。但由于碾米后路较短,大米的外观质量、耐储性等方面还需有实质性突破,湖南省农机所与郴州碾米机厂于1994年又承担了湖南省难题招标攻关项目“MCHJ15型优质米加工成套设备”研制,该设备1996年研制成功,填补了高档优质精米加工成套设备的国内空白,其主要技术性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加工成的大米外观质量达到了进口泰国米水平,提高了优质米的档次和商品价值,增强了市场竟争能力。 优质稻米加工技术创新点:(1)针对脆性强、细长粒型稻谷加工过程易产生碎米的难题,研究出了多机分层碾白和快速轻碾的加工工艺,并设计成功能满足以上工艺性能的喷风碾米机,使米皮分层均匀剥离,达到去皮干净,碎米率比原有同类机型减少l%以上的好效果。(2)成功地采用了砂辊、铁辊合理组合的多道分层碾白工艺,设计研制出了能加工细长优质

“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简介及评述

“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简介及评述 崔彦鹏 20142095110002 一、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主要内容及其调整 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粮食价格由市场形成。粮食价格放开后,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2004年、2006年起国家在主产区分别对稻谷、小麦两个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该政策,是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受市场供求影响,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实行宏观调控,必要时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中储粮公司),按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 据发展改革委公布数据显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实施的10年中经历多次修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收购价的调整:2008年以来,针对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较快的情况,国家连续6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2013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至每斤1.39元、1.12元,6年累计分别提高0.67元、0.41元,提高幅度分别为92%、57%。 另一方面是收购种类的调整:2005年、2006年、2009年和2012年,国家启动了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007年、2012年启动了粳稻预案,2006年—2009年、2012年、2013年启动了小麦预案。 2014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比2013年分别提高3元、3元和5元。粮食生产农户只需到各地由中储粮公司开设的粮食收购站卖出其生产的粮食便可享受这一保护政策。 二、针对“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这一政策主要通过粮食市场供求模型去解析。 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但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这也是就是经济学里面的一个经典问题“谷贱伤农”。而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同时,中国人口众多,粮食的需求量比国际粮食市场上的总供应量还要多,确保中国粮食的高自给率,确保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对中国的国家稳定十分重要。 针对上述问题,其破解途径之一就是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以保障种粮农户的利益,从而维持其种粮积极性。 三、“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

年产6万吨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1.doc

年产6万吨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1 年产6万吨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XX粮贸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 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法人: 4、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规模 建设地点: 5、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需建设厂库房等土建工程20350平方米,其中主要生产车间及库房面积19400平方米,附属配套工程950平方米,厂区

道路及晒台20000平方米,厂区围墙1240米;购置各类设备25台套,其中成套加工设备3套,粮食烘干塔1座,附属设备21套(包括供电、供水设施,消防及供热工程)。 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总投资7660万元,其中土建基础工程计划投资2739万元,设备安装购置投资1020万元,项目技术培训费、项目前期费及征地费141万元。项目需要流动资金3760万元。 7、资金筹措 本项目所需总投资7660万元,主要由企业自筹解决。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经过投资建设,2012年可建成投产,年计划生产加工水稻9万吨,生产大米6万吨,副产品包括碎米3600吨、米糠9000吨,生产稻壳棒11700吨,年平均销售收入为29799万元,年均总成本为27347.59万元,年创利润2466.35万元,年上缴销售税金524.1万元,所得税616.6万元,纯利润1849.8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为24.2%,内部收益率为26.1%,财务净现值为4260.6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28年。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该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全县6个乡镇,带动10,000户农民种植优质绿色水稻20万亩,每户农民年可增收2000元,对全县绿色水稻种植起到了重要的牵动和示范作用。同时,对木兰大米加工业向精深方向发展,实现优质大米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产

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构建粮食最低收购价机制实际上是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干预和指导的一项重大政策。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最低收购价,也称保护价)时,由政府组织(委托粮食收购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格进行收购,以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粮食市场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未来我国加强和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使这项政策有效发挥对粮食生产的激励、指导作用,关键在于政府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粮食市场最低收购价标准。本文利用黑龙江省有关粮食生产数据,根据机会成本理论,对稻谷最低价格标准进行理论分析。 一、构建立粮食市场最低收购机制的必要性 工业化国家普遍建立了指导粮食生产的价格体系,包括目标价格和市场干预价格等。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出台指导粮食生产的价格目的是不同的。现阶段,我国构建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机制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粮食产量的增加,通过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保障农民种粮有适当的收入,保护农民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是民生之本,必须建立粮食价格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20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周期性波动,先后经历了1983-1984年增长,1985-1988年下降,1989-1991年增长,1992-1994年下降,1995-1996年增长,1997-2003年下降,2004年增长的7个波动期。粮食生产波动对

全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日益显现,1997-2003年长达6年之久的粮食价格下降,引发粮食产量连年减产,造成了3个年度粮食产需缺口,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危机的高度关注和重新认识,作为获利能力弱的粮食产业未来在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要实现稳定发展,必须由国家给予一个保护价格即最低收购价,以支持农民生产粮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实施粮食保护价格政策提供了必要条件。一方面,我国从1978年开始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先后经历了“统购统销”、“合同定购”、“保价放量”等阶段,市场化取向日趋明显,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生产资源和粮食价格形成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国有粮食收购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在国家开放粮食收购市场的同时,建立国家及省级粮食储备制度。当粮食市场价格较低时,国家通过增加粮食储备手段,委托国家粮食购销企业以保护价格收购农民手中余粮,进行价格干预,达到稳定市场价格的政策效应。当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格时,让农民以市场价格销售余粮,给予农民增加收入。这项粮食收购政策已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实行了多年。 二、最低收购价激励粮食生产的机理分析 最低收购价格激励粮食生产实际上是供给定理、机会成本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的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 (1)供给定理:在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着重考察供给与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到这样一般规律:价格越高,生产者所愿意供给的数量就越多;价格越低,供给量则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供给定理。在现实中,较好的粮食价格对生产的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长期以来,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走势有着较大的一致性,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需求也受到影响,国际粮价是否对中国构成冲击,值得关注。 1. 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 0 年一个周期。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 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 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 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 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 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 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 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 左右,由于2007 和2008 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 年3 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 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 。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2009 年 3 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 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 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 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 年9 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年6月,达44%。2009 年年初以来,两者价差迅速缩小,

大米加工成套设备价格

河南粮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大米加工成套设备价格 该套大米加工设备具有胶砻组合碾米机的功能,经过精心设计,研制成功。配有自动上料机、清理筛、除石机、胶辊剥壳机、大糠分离、重力谷糙分离筛、砂辊碾米、高压及细糠风机等先进装置。优点是体积小、造型美观、产量高、耗电低、操作方便、米质清洁、米温低、稻谷入机一次加工可出标准成品大米,是集镇粮站、农场及边缘山区、个体专业户加工大米的最理想设备。 河南粮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饲料加工机械设备,集科研、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公司依托河南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和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雄厚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长期致力于油脂机械(油脂设备)、面粉机械(石磨面粉加工设备)、杂粮机械(玉米磨粉机)、饲料机械等方面的新技术研发及应用,并将新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司一直专注于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汇聚了一大批有经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在浸出设备、杂粮加工设备、饲料加工设备等领域攻克了多个行业瓶颈难题,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跨越发展之路。

河南粮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司位于河南省国家级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90000平方米,拥有14个标准化重型工业生产车间,各种大、中型金属加工、铆焊、装配设备100余台,在线员工500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140余人。公司下设油脂机械设计研究所,粮食机械设备部,杂粮加工设备部,大型油脂成套设备部、国际贸易部,机械设备生产部。业务涉及粮食机械系列、杂粮机械系列、榨油机设备系列精炼油设备系列、粮油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及安装、工程承包、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油脂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俄罗斯、印度、南非、乌克兰、尼泊尔、印尼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一直以"打造核心团队,铸造企业品牌"为企业精神,构建以诚信为本、靠质量取胜的企业文化,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技术咨询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新的历史时期,河南粮院机械希望在"中国梦"的感召下,持续创新、跨越成长,与广大合作伙伴一起,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精编【定价策略】从生产成本分析今后粮食价格走势

【定价策略】从生产成本分析今后粮食价格走势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从生产成本分析今后粮食价格走势 南华期货研究所张一伟 我国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的逐步化解是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改革的初期,恢复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生产和改革农村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林毅夫先生在《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增长》一文中给出的统计数据,1978年~1984年,中国农业产出平均每年保持了7.7%的增长速度。1984年与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以不变价计算增加了42.23%,若以生产反应函数估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为42.2%,提价的贡献为16.0%。1985年,国家取消了粮食、棉花的统购,将其改为合同定购。让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合同,按合同价格把粮食卖给国家,余下的部分则可以自由上市。1986年国务院《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进一步提出,适当减少合同定购数量,扩大市场议价收购比重。在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的同时,1990年10月中央在郑州建立了小麦批发市场,此后,9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和一批较为规范的农贸市场在全国各地红火起来,同时农产品期货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为最终取代主要农产品的计划调拨创造了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宣布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正式宣告了粮价双轨制的结束,标志着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虽然现在的粮食市场基本上是放开的,但国家仍采取最低收购价格、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利用国家储备和进出口等政策减缓国内价格波动和人为干预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等手段对粮食乃至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控。我国粮食产量近几年不断增加,2008年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峰值,为5.29亿吨。但国家从2007年以来确不断提高三种粮食作物(小麦、稻谷、玉米)的最低收购价,并对农业生产进行巨额补贴。这是为什么呢?而今后粮食作物价格还

从生产成本分析今后粮食价格走势

从生产成本分析今后粮食价格走势 南华期货研究所张一伟 我国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的逐步化解是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改革的初期,恢复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生产和改革农村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林毅夫先生在《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增长》一文中给出的统计数据,1978年~1984年,中国农业产出平均每年保持了7.7%的增长速度。1984年与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以不变价计算增加了42.23%,若以生产反应函数估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为42.2%,提价的贡献为16.0%。1985年,国家取消了粮食、棉花的统购,将其改为合同定购。让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合同,按合同价格把粮食卖给国家,余下的部分则可以自由上市。1986年国务院《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进一步提出,适当减少合同定购数量,扩大市场议价收购比重。在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的同时,1990年10月中央在郑州建立了小麦批发市场,此后,9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和一批较为规范的农贸市场在全国各地红火起来,同时农产品期货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为最终取代主要农产品的计划调拨创造了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宣布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正式宣告了粮价双轨制的结束,标志着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虽然现在的粮食市场基本上是放开的,但国家仍采取最低收购价格、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利用国家储备和进出口等政策减缓国内价格波动和人为干预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等手段对粮食乃至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控。我国粮食产量近几年不断增加,2008年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峰值,为5.29亿吨。但国家从2007年以来确不断提高三种粮食作物(小麦、稻谷、玉米)的最低收购价,并对农业生产进行巨额补贴。这是为什么呢?而今后粮食作物价格还会继续攀升吗?本文仅从粮食作物生产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今后粮食价格的走势。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农业生产的成本。一般来说,农业生产的成本主要分为六部分,一是土地费用;二是土地耕作费用;三是种子费用;四是化肥和农药费用;五是农机费用;六是运输费和人工费。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是人工费用,其次是土地费用和租种费用。近几年来,农资、农机的费用大幅增加,加起来已经超过人工费用(见图一)。随着农业生产的成本大幅提高,农民种粮的比较收益大幅下滑,已经开始威胁我国的粮食生产。因此,国家从2006年起每年都在提高最低收购价格,以不断抬高粮价,保护农业的种植积极性。 图一、我国农业生产成本组成 数据来源: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南华期货研究所

大米加工工程建设经验分享-

大米加工工程建设经验分享 编写本文的目的是根据我们在大米加工领域总包项目实施过程中跟国内外设备厂家合作的具体情况,针对各厂家的单体设备的制造水平、工艺性能等问题,列举几个典型案例,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分享我们机电设备供货及安装总承包项目的工程经验,强调具备较强设备集成能力和成套工程技术实力的总包方在大米加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使建设方能够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一、关于设备的品牌选择 (1)某国际品牌色选机 该公司的色选机详细配臵含糊,一般情况下,为保护色选机的工控板与通讯线路,色选机的电源模块应配臵稳压器和UPS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因电压波动对机器造成的伤害。但是此厂家在设备销售过程中存在刻意弱化此项关键配臵的嫌疑,以达到简配的目的。我方在东北某项目调试过程中,该厂家将稳压器和UPS 系统简单的以隔离变压器来代替,导致色选机的电路板损坏,设备无法工作。虽然经过我们多方协调,该厂家最后给每台色选机配臵了UPS系统,使设备问题得以解决,但是此问题严重影响了设备调试投产计划,使建设方蒙受损失。

(2)国内某大型粮机生产厂家的输送设备 该公司为国内大型粮机生产企业,业务范围涵盖饲料、油脂、食品等多个板块,但制造工艺较为简单的平皮带做工却非常粗糙,跑偏严重。 “国际一流品牌”以及“国内著名品牌”的加工设备在业内一直都受到广大建设方的青睐,这些知名品牌的设备材质、制造精度、油漆、使用性能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我们在设备选购过程中也应保持严谨的心态,切莫过分的依赖“大公司”和“大品牌”。 二、关于设备的操作安全 (1)某粮机厂家的去石机传动部位无防护

国家粮食保护政策新规定

2017年国家粮食保护政策新规定国家粮食最低价格规定 1、今年农民最关心的最低价收购价格问题 2017年,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18元、130元、136元和150元(三等)。折合成斤价格如下(注:该粮食收购价对应的质量等级为三级): 小麦最低收购价为1.18元/斤; 早汕稻最低收购价为1.3元/斤; 中晚汕稻最低收购价为1.36元/斤; 粳稻最低收购价为1.5元/斤; 油菜籽今年采取市场化收购政策,即没有最低收购价; 2、有哪些省份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 (1)小麦主产区为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湖北、安微六省在内。 (2)早稻主产区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西五省。 (3)中晚稻主产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11省(区)。 3、哪些企业参与粮食收购 (1)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受中储粮总公司委托的中粮、中纺、中航工业、农垦集团所属企业及有关地方骨干企业; (2)上述省份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 (3)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7个主销区省级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

4、三等的标准具体是什么? 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执行以下标准:以当年生产的国标三等中晚稻为标准品,具体质量标准按稻谷国家标准(GB1350-2009)执行。 标准品粳稻的具体质量指标为:杂质1%以内,水分14.5%以内,出糙率77%~79%(含77%,不含79%),整精米率55%~58%(含55%,不含58%)。 5、最低收购价包括运费吗? 最低收购价是指承担最低收购价收购任务的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标准品的到库价。 执行最低收购价的粮食为当年生产的等内品,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按每市斤0.02元掌握。 粮食补贴发放新调整 每个村子都有村集体划分的耕地范围,只有在这些耕地上种粮,才可申请粮食补贴。一些农民随意开垦荒地、河道等,是不被国家所允许的,当然也就领不到粮食补贴了,此类土地是要回收的。 为保障国家18亿亩耕地不受侵害,守住耕地红线标准,国家明确规定耕地只可进行农业生产,不允许改变耕地用途改变土地性质。耕地上建房,将耕地改为养殖场等行为是要受到处理的,国家也不予发放粮食补贴。预计未来鸡蛋价格还会一直低迷,这背后的原因无非是一些养鸡户在鸡蛋价格高时盲目扩张,市场供求过剩,外加上今年爆发的禽流感,所以只能心疼这些养鸡户了,年前鸡蛋能否绝地反击还请大家拭目以待。 我们都知道去年蒜的行情乐观,蒜你狠蒜你贵是去年一整年蒜价格的真实写照,大蒜一路飙升,大部分地区都买到了15元/斤。今年新蒜刚刚下来,市场价格不容乐观,而蒜台如今的价格甚至跌倒了两毛钱一斤,有些地方蔬农甚至放弃拔蒜台,免费赠送,可见农户确实被大蒜价格伤的不轻。

2009年中国粮食价格趋势

2009年中国粮食价格趋势 2009年,提价政策拉动粮食市场价格,金融危机压低粮食市场价格,石油降价降低粮食生产价格,充裕粮源有效调控粮食市场价格,优惠政策提振粮食加工企业信心,影响粮食市场价格。2009年的粮食市场价格总体上将有所上升,但也要防止局部地区粮食价格下跌,“谷贱伤农”情况的发生。 2008年我国不但经历了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汶川8.0级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袭击,而且受到了美国次货危机引起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党和国家果断决策,一系列应对措施出台,粮食生产获得了连续第5个丰收年,预计总产将达到5250亿公斤,比2007年增长4.7%。由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综合影响,2008年我国粮食收购、销售价格出现了新的格局。本文将以我国十大夏粮主产区、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的湖北省襄樊市为例,分析2008年我国粮食收购、销售价格变动情况,预测2009年粮食价格变动趋势。 一、小麦收购价格总体呈上升态势

小麦收购价格从元月份每公斤(下同)1.43元,一直上升到10月份最高峰1.59元,随后便有所回落。从分季度来看,市场价格变化差异较大。 一季度价格平稳。收购价格在1.43元至1.46元之间。由于2007年襄樊市小麦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14.41亿公斤,收购量12.55亿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粮源充裕,因而市场价格变化不大。 二季度小麦收购价格开始上升。从4月份的1.46元,上升到6月份的1.53元。由于襄樊市小麦市场价格低于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国家在襄樊市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每公斤中等白小麦1.44元,红小麦、混合小麦1.38元。2007年襄樊市小麦不仅增产,而且质量普遍好,平均等级在国标2级以上,绝大多数在国标1级。襄樊市新小麦在5月中旬上市,因而,全市小麦收购价格随之上升。 三季度小麦收购价格稳重有升。从7月份1.55元,上升到9月份1.56元。三季度是襄樊市新小麦上市高峰期,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的企业敞开收购农民小麦,社会多渠道也不敢贸然抬价收购小麦,所以这一时段襄樊市小麦收购价在国家最低收购价水平上没有大的变化。 四季度小麦收购价格涨跌互现。10月份涨到1.59元,11月份达到最高峰1.59元,12份回落到1.56元。这一阶段

日产150吨大米加工全套碾米设备工艺设计

日处理150吨稻谷成套碾米设备 设计说明书 本设计方案为新建大米加工厂——日处理150吨稻谷生产线,设备选型以 国产设备为主,关键设备进口。厂房采用“假三层”结构。加工品种为籼稻谷。 1.工艺方案设计 1.1原粮设立 为了便于本报告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特设立三种(早、中晚稻)质量不 同的稻谷以作原粮。 A早籼: 净谷出糙率:75%;不完善粒:8%;爆腰率:10%; 异品种粒:12%(按粒形区分);黄粒米:1.5%;粒型:1.99(长宽比); 千粒重26g;水份13.5%;杂质总量:1.0%。 B晚籼: 净谷出糙率:76%;不完善粒:7%;爆腰率:8%; 异品种粒:10%(按粒形区分);黄粒米:1.5%;粒型:1.99(长宽比); 千粒重26.2g;水份13.5%;杂质总量:1.0%。 C中优: 净谷出糙率:77%;不完善粒:6%;爆腰率:7%; 异品种粒:5%(按粒形区分);黄粒米:1.1%;粒型:3.18(长宽比); 千粒重27g;水份13.6%;杂质总量:1.0%。 “C中优”为优质稻品质的代表,其胶稠度较高,食味品质好,出糙率按国标二等稻谷设定,粒型较细长(长宽比=3.18),原粮也设定有一定 的爆腰(7%)。 上面设定的三个品种的原粮设定品质在湖北有一定的代表性,若采用

常规碾米加工工艺其破碎率高,必须针对上面的品种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 1.2 工艺流程设计 日处理150吨稻谷,设计为“假三层”楼房式结构,针对“A早籼”、“B晚籼”及“C中优”等三个品种,前两个品种爆腰率高,第三个品种粒型 细长易折断,砻谷段必须采用轻压脱壳和回砻谷分级加工的工艺;碾米段要采 用“低温升”碾工艺;提升设备也必须选用低破碎率的低速提升机等工艺措施, 把碎米降低到最低限度,提高出品率。 根据生产不同精度等级的成品米、环保、关键工艺的自动化控制、工艺设 备的先进性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和设备投资等方面的要求,本工艺设计及设备选 型的原则:运用新工艺、新设备降低加工过程中的增碎;采取灵活多变的工艺 路线,满足加工高、中、低多种成品大米需求;实现副产品的集中收集,采用 (必要的)自动控制和模拟显示,提高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员配备,降低操作 难度和电耗;采取两级除尘杜绝环境污染,在保证上述要求的前提下,重在提 高“投入产出比”,使新建的米厂十年不落后。 日处理150吨稻谷生产线工艺方框图 原粮接收→初清→清理→去石→磁选→分级砻谷→糙米清理→ 谷糙分离→糙米调质→立式碾米机组→动态凉米→凉米分级→一次抛光→色 选机→二次抛光→三次抛光→白米分级→滚筒精选→计量包装 (工艺设计详见工艺流程图) 2.工艺流程特点说明 2.1 稻谷清理 清理工序由初清筛、振动筛、磁选器和去石机组成,采用了的风筛结合和 高效比重去石组成的稻谷清理工艺,确保大、中、小及轻杂、铁磁性金属杂质、 沙石以及瘪谷的清除效率。

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

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范文,网,调研报告,市场,收购价格,粮食,,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调研报告中查看更多范文。 构建粮食最低收购价机制实际上是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干预和指导的一项重大政策。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最低收购价,也称保护价)时,由政府组织(委托粮食收购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格进行收购,以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粮食市场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未来我国加强和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使这项政策有效发挥对粮食生产的激励、指导作用,关键在于政府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粮食市场最低收购价标准。本文利用黑龙江省有关粮食生产数据,根据机会成本理论,对稻谷最低价格标准进行理论分析。 一、构建立粮食市场最低收购机制的必要性

工业化国家普遍建立了指导粮食生产的价格体系,包括目标价格和市场干预价格等。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出台指导粮食生产的价格目的是不同的。现阶段,我国构建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机制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粮食产量的增加,通过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保障农民种粮有适当的收入,保护农民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是民生之本,必须建立粮食价格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20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周期性波动,先后经历了1983-1984年增长,1985-1988年下降,1989-1991年增长,1992-1994年下降,1995-1996年增长,1997-20XX年下降,20XX年增长的7个波动期。粮食生产波动对全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日益显现,1997-20XX年长达6年之久的粮食价格下降,引发粮食产量连年减产,造成了3个年度粮食产需缺口,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危机的高度关注和重新认识,作为获利能力弱的粮食产业未来在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要实现稳定发展,必须由国家给予一个保护价格即最低收购价,以支持农民生产粮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实施粮食保护价格政策提供了必要条件。一方面,我国从1978年开始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先后经历了“统购统销”、“合同定购”、“保价放量”等阶段,市场化取向日趋明显,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生产资源和粮食价格形成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国有粮食收购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在国家开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摘要: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长期以来,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走势有着较大的一致性,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需求也受到影响,国际粮价是否对中国构成冲击,值得关注。 1.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0年一个周期。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左右,由于2007和2008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年9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