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础色彩
- 格式:ppt
- 大小:64.36 MB
- 文档页数:80
色彩基础知识色彩基础知识1、色彩的分类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2、按色彩的构成分类:原色:为三原色。
也称“第一次色”间色:由两种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又称“第二次色”复色:又称“第三次色”,是由间色与间色或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是化妆用色的基础色。
3、色彩的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色相 :色彩的名称,也是色彩的相貌和特征。
明度 :色彩的明亮程度,即色彩在明暗、深浅上的不同纯度: 色彩的饱和程度4、基调理论—色相(冷暖关系)受黄色支配的颜色属Y(暖)基调受蓝色支配的颜色属B(冷)基调5、按色彩之间的关系分类同类色:色环上15度以内的色彩组合搭配,即在同一色相中,加入不同的白或黑后的颜色组合。
如色环图中1本身的变化。
类似色:色环上间隔30度左右的色彩组合搭配。
如色环图中的2和24是1的类似色。
邻近色:色环上间隔50度左右(90度以内)的色彩组合搭配,亦可界定划到120度以内的色彩。
如色环图中的3-8和23-18是1的邻近色。
对比色:色环上间隔120度-180度(不含180度)的色彩组合搭配。
如色环图中的9-12和17-14的对比色。
互补色:色环上直径两端相对的两色。
如色环图中的1和136、冷暖色的联想色性:色彩的冷暖属性,是指色彩给予人心理上的冷暖感觉。
暖色艳丽、醒目,具有扩张的感觉,容易使人兴奋,感觉温暖。
冷色神秘、冷静,具有收缩的感觉,使人安静平和、感觉清爽。
暖色搭配多在日妆,秋冬时运用。
冷色则在晚装,春夏运用较多。
冷色在暖色的衬托下,会显得更加冷艳,暖色在冷色的衬托下会显得更加温暖。
诊断色彩的核心:冷暖倾向、明暗程度、皮肤的厚薄程度7、七色的联想红色:热情、火焰、兴奋、欢喜、口红、能量、生命力、愤怒、疯狂、激情橙色:活泼、健康、精神、愉快、丰富、生机勃勃、柿子、桔子、年轻、明朗黄色:轻快、明朗、愉快、月亮、可爱、温柔、轻盈、向日葵、娇气绿色:联想春天、森林、公园、镇静、安全、生命、和平蓝色:理想、诚实、天空、海、宇宙、自立、自制、忍耐、忠实、冷静、广大、理智紫色:神秘、高贵、贵族、勿忘我、贝壳、紫罗兰白色:清洁、雪、纯洁、护士、珍珠、牛奶黑色:夜、孤独、乌鸦、死亡、墨、不安、丧服、压抑、罪恶、潇洒、都市灰色:影子、怀疑、雾霭、炭、水墨画、冬季的天空、忧郁、没精神、不安、铅人与色彩的关系—四季色彩自然界中肉眼识别色彩数量(750-1000万)种之多。
色彩的基础知识一、色彩分类:1.无彩色系无彩色系是指黑和白,以及各种纯灰色。
试将纯黑逐渐加白,使其由黑、深灰、中灰、浅灰直到纯白,分为11个阶梯,成为明度渐变。
从最亮的白色开始,依次为白、亮灰、浅灰、亮中灰、中灰、灰、暗灰、黑灰、黑等。
2.有彩色系无彩色有明有暗,表现为白、黑,也称色调。
有彩色表现很复杂,但可以用三组值来确认。
其一是彩调,也就是色相;其二是明暗,也就是明度和亮度;其三是色强,也就是纯度和彩度,这就是色彩的三个属性。
3.特别色在实际运用中,还有一类色彩在使用时的效果不同于以上两种色彩,具有特殊性,被称为特别色,比如金色、银色、荧光色。
此类色彩的提出,是为了适应现代设计和印刷的发展,丰富设计师的表现方式和设计效果。
二、色彩分析理解和运用色彩,必须掌握进行色彩归纳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其中最主要的是掌握色彩的属性。
1.色相色相是有彩色的一种属性,是指色彩的相貌,确切的说是以波长来划分色光的相貌。
12基本色相,按照光谱顺序依次分为:红、橙红、黄橙、黄、黄绿、绿、绿蓝、蓝绿、蓝、蓝紫、紫、红紫。
2.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光亮程度,所有的色彩都具有自己的光亮。
其中,亮色被称为高明度,暗色被称为低明度。
无彩色中明度最高的是白色,明度最低的是黑色,其中的灰色按照顺序,明度依次降低。
在表现上,明度越高的色彩,月给人一种轻、淡、薄的感觉。
明度越低的色彩,越给人一种重、浓、厚的感觉。
3.纯度纯度用来表现色彩的鲜艳和深浅程度,也就是说,纯度是指深色、单色等色彩鲜艳度的判断指数。
随着纯度降低,就会变换为黯淡的,没有色相的色彩。
纯度降到最低时就会失去色相,变为无彩色。
同一色相的色彩,不掺杂白色或黑色,则被称为纯色。
在纯度中加入不同明度的无彩色,会出现不同的纯度。
在七色中除了各有各自的最高纯度外,它们之间也有纯度高低之分。
红色纯度最高,而青绿色纯度最低。
4.色调色调是色相饱和度、纯度之间的关系,表现色彩程度。
根据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组合,将相同色相的色彩分为鲜艳、高亮、明亮、清澈、苍白、灰亮、隐约、浅灰、阴暗、深灰、黑暗11种色调。
色彩入门基础知识一、色彩的基本概念1. 色彩的产生- 色彩是通过光的折射、反射等物理现象产生的。
光是一种电磁波,不同波长的光在人眼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例如,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吸收了一部分光,反射了另一部分光,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就是被反射光的颜色。
2. 三原色- 色彩中有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 光的三原色是红(Red)、绿(Green)、蓝(Blue),简称RGB。
这三种颜色的光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几乎所有的颜色。
例如,等量的红、绿、蓝混合在一起会形成白色光。
-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蓝(青)。
这三种颜料混合可以调出很多颜色,但与光的混合原理不同,颜料混合是一种减色混合,例如,品红和黄色混合得到红色,黄色和青色混合得到绿色,青色和品红混合得到蓝色,而品红、黄、青混合在一起会接近黑色。
二、色彩的属性1. 色相(Hue)-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
例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的名称就是色相的体现。
它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不同的色相感觉。
2. 明度(Value)-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在无彩色系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而在有彩色系中,黄色明度较高,紫色明度较低。
通过在一种颜色中加入白色可以提高其明度,加入黑色则会降低其明度。
例如,在红色中加入白色会得到浅红色,加入黑色会得到暗红色。
3. 纯度(Chroma)- 纯度也叫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纯度最高的颜色是原色,随着其他颜色的混入,纯度会降低。
例如,纯红色的纯度很高,当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白色或黑色时,虽然明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但纯度也会降低,颜色变得不那么鲜艳。
三、色彩的混合1. 加法混合(光的混合)- 如前面提到的光的三原色混合就是加法混合。
当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时,它们的能量相加,混合后的颜色会更明亮。
例如舞台灯光的混合效果,通过不同颜色的灯光叠加可以营造出绚丽多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