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艺术运动建筑设计之新
- 格式:pdf
- 大小:148.31 KB
- 文档页数:1
浅析“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风格作者:张莹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04期摘要:“新艺术运动”是欧洲和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创的一个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过渡的装饰设计方向。
本文主要从建筑装饰、园林设计、室内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这一时期艺术设计的风格进行综合的陈述和分析。
关键词:新艺术;艺术设计;风格;建筑装饰;园林设计;室内设计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7-0060-01一、概述“新艺术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期的最后10年到20世纪初期的前10年间,是西方古典主义进入现代主义的转折和过渡。
它首先从法国开始,之后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大洋彼岸的美国。
这场运动的涉及而非常广泛,几乎波及了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为人类留下了大量有着自然优美曲线造型的艺术杰作。
二、“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设计风格“新艺术运动”在处在世纪之交,它的艺术设计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第一,它与历史风格决裂,“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师反对守旧、折衷而机械的传统模式,将他们的艺术设计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甚至是最近的未来基础之上;第二,崇尚自然弯曲的参照物,在设计中植物、昆虫、女人体和象征主义的手法大量出现,把感觉因素引入设计中,并经常运用明显的性感形象;第三,在设计中强调装饰效果,希望通过装饰来改变由于大工业生产造成的产品粗糙、刻板的面貌;第四,十分强调整体艺术环境,即人类视觉环境中的任何人为因素都应精心设计,以获得和谐一致的总体艺术效果。
(一)建筑装饰设计风格1.自然曲线的唯美主义装饰风格“新艺术运动的”美学特征是像植物的卷须和风吹斜烟似的平滑的曲线。
因此,在建筑装饰上追求简洁而且尽量减少浮饰,建筑物内外的墙面、栏杆、窗根以及家具等装饰以螺旋形、波浪形及扭曲的形状为主,大量使用铁艺构,这与古典主义有条理的结构及新哥特风格的呆板形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2.极端形式主义的风格“新艺术运动”中建筑装饰在西班牙呈现出强烈的极端主义风格。
新艺术运动——浅谈新艺术运动摘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一些欧美国家产生了一场长达十余年、影响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
它与工艺美术运动有些相似,都不喜欢工业味道很浓的设计,都想振兴传统手工艺都想振兴传统手工艺,都崇尚自然,想把一些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之中。
但是它又与工艺美术运动有所不同,它完全放弃任何一种装饰风格,完全运用自然的曲线和形态,而工艺美术运动以中世纪哥特式风格作为参考,重视中世纪哥特式风格。
它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它就是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的一场颇具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装饰艺术运动。
而在探究其表现形式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社会的发展状态以及人们的思想态度。
新艺术运动不仅仅是一次设计艺术的变革,更是一次社会转型的完美体现。
关键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欧美国家;装饰艺术运动;雷迈斯克米德;威尔·布拉德利正文: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
当时,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
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览。
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
其包括新艺术运动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
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
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的一场文化运动,旨在摆脱现实主义的束缚,重新塑造人们对美的认知。
在新艺术运动中,园林设计也有了新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园林风格,更加注重自然与艺术的结合。
一、回归自然,强调景观与人的关系新艺术运动的园林设计强调回归自然,摆脱了过去刻意设计的形式。
设计者不再强调对植物的修剪和塑造,而是更加注重景观与人的关系。
他们强调景观和人的互动,将人的感受和体验放在设计的首位。
比如,设计师可以利用人的视觉习惯布置植物,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景色,创造出独特的视觉体验。
二、注重艺术性,打破传统的园林风格新艺术运动的园林设计有着强烈的艺术色彩,设计者们更加注重园林的艺术性,打破了传统的园林风格。
在园林中设置具有艺术性的雕塑、建筑和装饰品等,使园林更加丰富多彩、艺术感更强,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三、注重细节,强调园林整体的协调性新艺术运动的园林设计注重细节,强调园林整体的协调性。
设计者不仅仅注重园林中各个景点的布局和风格,更注重细节的表现。
例如,地面铺装、园林灯饰、座椅器具等,都需要符合整体设计风格,使园林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协调。
四、借鉴自然风格,塑造独特的园林风格新艺术运动的园林设计师借鉴自然风格,将自然的元素融入到园林的设计中,从而塑造出独特的园林风格。
例如,利用自然的地形和植被布置园林,使园林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出具有自然性和艺术性的园林空间。
这不仅使园林添上一份神秘的色彩,也使人们更加喜欢这些园林。
总之,新艺术运动的园林设计强调回归自然、注重艺术性、注重园林整体的协调性和借鉴自然风格等特点,打破了传统的园林风格,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园林作品。
在当今社会,依然有许多人对这些灵感来源的园林艺术热衷不已。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也被称为“分离派”或“精细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股重要的设计风格和艺术运动。
这一运动起源于欧洲,主要流行于法国、比利时、英国和德国等国家。
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致力于通过融合艺术和工艺品,创造出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设计风格。
以下将从艺术、建筑和家具设计三个方面来探讨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风格。
在艺术方面,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试图摒弃传统的艺术观念,追求创新和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他们倡导自然主义和流线型的形式,追求曲线、曲面和流动的线条,强调动态和生命力。
新艺术运动的艺术作品通常具有一种优雅的姿态,它们展示了对自然界和生态平衡的热爱与尊重。
同时,新艺术运动也对东方艺术和装饰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设计师从东方艺术中汲取了灵感,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
在建筑方面,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试图创造出一种独特且富有个性的建筑风格。
他们摒弃了传统的装饰风格,采用了大胆和复杂的几何形式。
建筑物的外观常常有着曲线和流线型的造型,并且常常使用了砖雕、铁艺和玻璃等材料来增加建筑的装饰效果。
在新艺术运动的建筑中,室内空间的布局被赋予了同样重要的地位,设计师注重色彩和光线的运用,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艺术效果。
在家具设计方面,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致力于创造出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具风格。
他们强调流线型的形式和曲线的线条,追求材料的真实和自然,同时注重细节和装饰的精致。
新艺术运动的家具常常使用大胆和复杂的造型,充满了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艺术的追求。
设计师常常采用木材、石材、金属和玻璃等材料,以增强家具的装饰效果,并将艺术和功能融为一体。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对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鼓励创新和个人表达,他们试图用独特的设计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设计师们的努力下,新艺术运动成为了一种独特而受欢迎的艺术运动。
现代设计之新艺术运动的“新”特点论述作者:岳佳来源:《艺术研究》2015年第02期摘要:在一百多年的现代设计发展史中,新艺术运动历经二十多年的探索,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运动,接续着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同时又预示着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那么它的特点又是什么,在整个一百多年的设计历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新艺术运动——这个处于在世纪之交的设计运动的“新”的特点,以及新艺术运动的意义。
关键词:新艺术新特点一、新艺术运动“新”的思想19世纪末欧洲处于工业化进程,帝国主义进行疯狂的掠夺,自然科学等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生活发生根本性变化,为了发展经济,争夺市场,造成市场的饱和,设计水平急剧下降,出现很多问题,这时候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思考如何结局艺术与设计的问题,并做出了一系列努力。
这时候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思考问题,并在做了一系列努力。
1.对自然的崇拜新艺术运动并不像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队哥特式风格的迷恋,新艺术运动的喜欢运用自然的风格。
新艺术运动“新”的思想首先体现在对自然的崇拜,由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发表,人们开始关注自然,对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开始面向自然寻找设计的灵感,很多设计作品都表现出自然的形态,曲线的,婉转的代表永恒生命的意义。
这里主要的代表作品有著名的霍塔公寓,吉马德的地铁入口设计以及著名的安东尼·高蒂的建筑都体现着自然的形态。
安东尼?高蒂曾经就说过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属于上帝。
他的设计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即或是家具都没有直线,完全用曲线完成,他的天分和设计思想在建筑上显露无疑。
这种对自然的崇拜不仅应用在建筑设计上,同样在平面设计上也有体现,比如比利时设计师威尔德的招贴画《蛋白》就明显带有自然的曲线线条,优美流畅。
德国设计之父——彼得·贝伦斯的早期平面设计作品《吻》,恋人的头发像树枝一样自然缠绕在一起,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自然风格。
建筑艺术设计的创新研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建筑艺术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建筑艺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建筑艺术设计的创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从创新的定义、建筑艺术设计的现状以及创新研讨的必要性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创新的定义创新是由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形成的新事物。
在建筑艺术设计领域,创新意味着达到新的人性化、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等方面的设计目标。
创新也可以理解为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输出效果等领域的突破和创新。
二、建筑艺术设计的现状在当今的建筑艺术设计领域,传统的建筑艺术已经无法令人满意。
城市建筑的密集化和人口的剧增,使得现代建筑的设计师需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建筑艺术设计已经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设计,还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
三、建筑艺术设计的创新研讨的必要性建筑艺术设计的创新研讨有着非常重要的必要性。
首先,创新研讨有助于发现并解决现有问题。
其次,创新研讨有助于拓宽设计领域、拓宽设计思路、拓宽设计方法。
最后,创新研讨有助于促进行业协作、促进行业繁荣、提高行业创新能力。
四、建筑艺术设计的创新研讨的具体方式建筑艺术设计的创新研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其中首推实地考察和沟通交流。
实地考察和沟通交流有助于了解实际情况,并引导研究团队根据设计需要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
此外,建筑艺术设计的创新研讨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和大会讲座等方式进行。
小组讨论可以促进磨合、加强团队协作,大会讲座则可以推动行业共同发展。
五、建筑艺术设计创新的方向建筑艺术设计的创新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环保节能: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使用环保材料、关注环境保护、推广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创新,这既有利于设计师的创新,同时也有助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
(2)智慧化设计:借助新科技手段,在建筑设计中引入智慧化设计,这既能大大提高设计的效率,同时也能适应人们对快速、方便、高质量服务的需求。
新艺术运动建筑曲线与装饰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艺术运动从一种单纯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发展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艺术运动。
其中,新艺术运动作为一股兴起于19世纪末的艺术潮流,对建筑曲线和装饰产生了革新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艺术运动对建筑曲线与装饰的影响和贡献。
一、新艺术运动简介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主要兴起于英国,后来在欧洲大陆和美国得到广泛传播。
该运动对传统艺术设计进行了颠覆和革新,提倡将艺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追求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新艺术运动不仅针对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也深入到建筑领域,对建筑曲线与装饰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理念。
二、建筑曲线与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对建筑曲线的运用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逆转。
传统建筑重视直线和直角,建筑师们通过曲线的引入,打破了原有的规则和限制。
新艺术运动中的建筑曲线充满了柔和的曲率,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感,更是为了赋予建筑以动态和生命力。
曲线建筑在空间上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使人们感受到建筑的活力和鲜活的艺术表现。
三、装饰与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对装饰的影响是首要和显著的。
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常常是繁复、重复和极尽奢华的。
而新艺术运动提倡装饰的简洁和减法原则,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构图的平衡。
新艺术运动的装饰风格主要以植物和动物等自然元素为主题,通过线条的变化和形式的简化,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和纯粹的美感。
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装饰从传统的华丽转变为自然主义的简洁之美。
四、新艺术运动建筑曲线与装饰的实践新艺术运动建筑曲线与装饰的实践遍及世界各地,并在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展现出不同的特色。
例如,比利时建筑师Victor Horta创造了具有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作品,如布鲁塞尔的Horta博物馆。
这些建筑强调曲线和装饰的统一,通过建筑的曲线和装饰元素的融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空间体验和艺术价值。
同样的,奥地利的建筑师Otto Wagner也在维也纳创造了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
摘要:通过对新艺术运动与设计起源、发展及特征的描述,揭示出它作为从传统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变的中介环节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风格生命力想象力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和设计领域的重要事件,波及整个欧洲和美国,内容涉及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也有学者认为新艺术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新的艺术形式。
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极具影响力的艺术流派,但在欧洲不同国家却有着不同的称谓。
如德国的新艺术被称为“青年风格”。
在奥地利则以“维也纳分离派”著称。
新艺术运动主张“新”,提倡向生活学习,向自然学习。
在风格上强调装饰性、象征性,在平面设计的完美性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约从1890年至1910年间,欧美流行着一种装饰风格的艺术。
德国商人Samuel Bing首次使用新艺术这一称谓。
1895,他将自己在巴黎Provence路开的画廊取名为La Maison de l‘Art Nouveau 。
后来,这一称谓被英美艺术界广泛接受。
后人也就据此把这种新风格的艺术统称为新艺术。
这种新风格流布很广,遍及美术和实用美术领域,大多表现在招贴画和插图画、建筑设计、室内装饰,以及玻璃制品和珠宝首饰等方面。
对这种风格的解释是与“新”这一观念相联系的。
这种风格是用装饰手段表现新的社会发展、新的技术和新的精神。
许多著名艺术家都参与这种新风格的创作,他们对历史传统表现出一种自由开放的态度。
象征主义和纳比派在绘画中暗示的装饰图案的涵义,惯用的母题和作为象征符号的线条,都成为新艺术的基础。
应当指出,新艺术和象征主义之间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二者以复杂的方式相辅相成。
新艺术本身大大得益于象征主义所特有的富于暗示性和表现性的装饰,可以说,新艺术是象征主义艺术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是在世纪末的矛盾中产生的,是新的生产方式与人们对手工业的怀旧、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开发利用。
新艺术运动与设计主张艺术应立足于现实,抛弃旧有风格的元素,创造出具有青春活力和现代感的新风格。
第13卷第5期 2005年10月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 f Anhui Inst itute of A rchitecture &I ndustr yVol.13No.5 Oct.2005收稿日期:2005-06-17作者简介:姚征峰(1970-),男,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浅析/新艺术0运动的建筑装饰风格姚征峰(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艺术系,合肥 230022)摘 要:/新艺术0运动是欧洲和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创的一个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过渡的装饰设计方向,特别在建筑方面充分运用创作灵感和想象的空间解放了艺术家和公众的想象力。
在现代建筑设计探索新的建筑形式和空间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艺术;传统装饰;现代设计;建筑风格中图分类号:T U 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540(2005)05-054-03A brief analysis on architectural style of /New art 0moveYAO Zheng -feng(Department of Art,Anhu i Ins titute of Architecture &Indus try,H efei 230022,C hina)Abstract:/New art 0m ove is the deco ration design direction in Eur open and the U.S.from the end of 19th centur y and beg inning of 20th centur y.New art is a m ix of traditional desig n and contem por ary design directions,it enhances the imagination o f bo th the artists and public in architectural desig n by fully using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New art is still contributing a positive share in the research of new architecture and space.Key words:New ar t traditio nal decor ation;contem por ar y design;ar chitectural style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的一次影响较大的装饰艺术运动,着力追求新颖的装饰风格。
新艺术运动对现代建筑的影响新艺术运动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可真是一段值得一提的“传奇”。
听到这个名字,可能有人会疑惑:“这又是个什么东西?”所谓的新艺术运动,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艺术风格的革新,它大概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那时候,大家都开始厌倦了老一套的设计,觉得传统的建筑风格太呆板,太死板,简直是无聊透顶。
于是,一群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集结起来,试图打破这些框架,推崇一种更自由、更自然的风格。
这一切就像是建筑界的“叛逆期”,追求不拘一格、独具一格的创意,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影响深远。
要说新艺术运动对现代建筑的影响,那可真是无处不在。
你看,早期的一些建筑,都是规规矩矩的矩形、方方正正,墙壁上没有太多装饰,简直就像是几块简单的砖头拼起来的。
然而,在新艺术运动的推动下,建筑师们开始追求流动感,仿佛建筑也能跳起舞来。
他们喜欢曲线,尤其是那种柔和的、弯弯绕绕的线条,像是蜿蜒的藤蔓,或者飞舞的柳条。
你看看那些经典的建筑,不管是巴黎的地铁入口,还是布拉格的老建筑,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风格的影子。
你说是不是跟传统的死板建筑相比,活泼了不少?更有意思的是,新艺术运动不仅仅在建筑外观上做文章,连建筑的细节、材质也有了大突破。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什么?材质也能改?”当然!新艺术运动特别注重细节,它强调“艺术性”和“功能性”的统一。
你可以看到建筑的门窗、栏杆,甚至是铁艺和玻璃,都会有非常精致的雕刻和装饰。
那时候,建筑师们不再单纯想着怎么让建筑结实耐用,他们更看重的是让每个元素都充满艺术感,甚至每一块砖都能讲个小故事。
而这些装饰和设计,在现代建筑中依然屡见不鲜,成为建筑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趣的是,随着新艺术运动的逐渐流行,大家开始意识到建筑不仅仅是为了居住,更是为了“享受”。
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老建筑的窗户特别大,采光也很好?那就是新艺术运动的一大特色!建筑师们开始重视自然光线的利用,尽量让室内空间显得更加开阔、明亮。
建筑风格知识: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艺术与发展的交融新艺术运动风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
在这个时代,工业革命的影响正在不断扩散,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展。
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是这种既带着艺术色彩,又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产物。
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在传统的建筑元素基础上,运用了更为复杂的线条和弧形,注重建筑的装饰性。
建筑表面上呈现出流畅的线条和自然的曲线,表现了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性。
此外,在材料的选用上,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也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它们多采用玻璃、钢铁等现代化的材料,在建筑上创造出了更为优雅的效果。
在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上,我们可以发现艺术与发展的交融。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追求建筑本身的美感,还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它们不拘泥于传统的建筑形式,而是根据建筑的使用需要和地理环境,创造出更加合理、实用的建筑形式。
英国爱丁堡市中心的斯科蒂希银行大楼,就是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代表之一。
这座建筑由苏格兰著名建筑师克莱门特·克莱恩设计,于1902年建成。
它的外观主要由灰色花岗岩砌成,外立面上有许多壁龛、拱门和装饰性线条。
整座建筑看起来非常精致,在当时也是一座非常出色的建筑。
除了英国的斯科蒂希银行大楼,德国柏林的柏林车站,也是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代表之一。
柏林车站于1898年开始兴建,在1916年竣工。
建筑的外观设计非常独特,采用了许多壁龛、雕塑和尖顶等装饰元素,整体风格非常新颖。
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不仅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中国等地享有一定的声誉。
上海市黄浦区的罗定路9号大楼,就是中国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的代表之一。
这座建筑建于1925年,由法国公司设计。
它的外观采用了许多欧洲风格的装饰元素,如壁龛、浮雕和花卉等,整座建筑非常精致。
总之,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在建筑和装饰上均体现了艺术性,而且同时也为许多城市的建筑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
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创新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作为20世纪初一场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设计理念,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创新之处,及其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启示。
一、创新之源:突破传统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突破了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将自然元素、曲线造型和抽象图案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建筑设计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这一风格的创新之源在于对传统形式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探索。
新艺术运动建筑师们积极寻求突破,将自然形态的曲线美和抽象图案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使建筑呈现出流动的、非对称的、有机形态的特征。
这种创新不仅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单调与呆板,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创新手法: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在设计中,建筑师们将功能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空间利用等方式,使建筑既美观又实用。
这种创新手法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即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追求,也是评价建筑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三、创新理念:自然与抽象的融合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将自然元素和抽象图案巧妙地融入建筑设计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这种创新理念体现了设计师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抽象艺术的探索。
在设计中,建筑师们注重运用自然光影和色彩的变化,创造出富有诗意的空间氛围。
同时,他们也将抽象图案运用到建筑装饰中,如植物纹样、波浪纹等,使建筑呈现出流动的、非对称的、有机形态的特征。
这种将自然与抽象融合的设计理念,不仅丰富了建筑的视觉效果,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影响: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启示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创新之处不仅体现在艺术语言和设计理念上,还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强调了设计的实用性和合理性,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
浅析新艺术运动建筑设计之新
口侯佳,孙明慧,史庆丰(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
【摘要】新艺术运动对于当代中国的艺术与设计具有现实意义,而创新是新艺术运动建筑设计的必然之道。
希望藉由对新艺术运动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有助于今天中国的设计师们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创新。
I关键词】新艺术运动;创新主义;建筑设计
一,新艺术运动及其意义
新艺术运动是一座桥梁,藉由这座桥梁,欧洲从古典走向了现代。
尽管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当时留下的各种关于工业革命的负面言论,但是这些言论的背后都是对于人类所掌握的能力的巨大自信,人们对现状不满,但对于改变现状的能力毫不怀疑。
提起新艺术运动,总让人想起工艺美术运动,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但在这里仍然想要把两者区别开来,不仅是因为两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方面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者在创新方面的成就不同。
由英国的威廉・莫里斯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开启了当时欧洲各国的求新之路,但他本人选择的是一条回望传统的道路。
工艺美术运动同当时的哥特复兴纠缠在一起,没有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需求同艺术家或手工艺者的劳动之间的矛盾,从最表面的层次上讲,工艺美术运动也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结构性的形式语言。
在中国.人们对于新艺术运动也不陌生,这场运动对于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某种程度上看,今灭的中国在艺术与设计方面面临百年前欧洲各国同样的问题和挑战,尽管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最新的艺术与设计,我们可以模仿他们,复制他们,甚至可以用同样的思维模式创造出类似的作品,但是我们永远摆脱不掉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何以言新?我们建起'广玻璃高楼,硕大的立交桥成为影视镜头的常用题材,我们也可以很酷地只用几何形体来说话,但更多的是我们混乱的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物质碎片,我们正在复制这个世界上所有出现过的好东西,但惟独没有属于我们、属于这个时代的真正创造物。
繁荣反映了我们的能力和速度,却无法赋予我们真正的荣耀一一我们企图占有。
却不思创造。
■,何以为新
新是与旧相对应的概念.我们在谈论新的时候,必须有一个参照系,一个“旧”的参照系。
由于参照系的不同,我们可以生出许多“新”的概念,笼统地说,新意味着变化、不同或创造,不能忽略的是,新是在同旧的比照中产生的。
因此中国有句老话“不知旧,焉知新”。
在貌似激进的年代,有些人把新旧概念简化为时间概念。
再按照简单进化论的思维进行判断,得出时间上较晚出现的总是比较早出现的更好这样的结论,从而直接导致了破四旧这样的行为发生。
实际上所谓“新”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而是在对过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一个判断。
在讨论新旧问题的时候,另一个隐含的前提是价值判断,新与旧不仅是事物属性的一个比较概念,其中包含了优与劣的价值判断。
往往有人认为“新”比“旧”好,不然创新一词就不会如此吃香了。
这里。
容易忽略的一个判断依据是,新是否完成r对旧的超越。
三、新艺术运动建筑设计的求新之道
拉斯金和莫里斯等人涤荡了欧洲人的心智,但不同国家的人显然面对着不同的问题,时间的推移使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意识到新时代需要有新的审美意识和形态与之匹配。
首先是方法论的探索。
法国建筑师尤金-维奥莱一勒一杜克在《建筑史论文集》中写道:“在建筑中,有两种做到忠实的必要途径。
一是必须忠实于建设纲领;二是必须忠实于建造方法。
忠于纲领,指的是必须精确和简单地满足由需要提出的条件。
忠于建造方法,指的是必须按照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去应用它们。
对称性和外观形式等纯艺术问题在这些主要原则面前只是次要的。
”这段话所确立的两个原则是非常关键的,勒一杜克自己画出了一些从未实现的提案,这些提案激发了许多后来人的灵感。
对于这两条原则的运用,显然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建设纲领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带有极大的主观色彩,尽管上述原则被认为是结构理性主义的经典论述,但建筑中的理性永远是相对的。
这个时期的人们对于建设纲领的理解往往包含着文化民族主义的内容,这种情绪直接引发了不同国家建筑师的创新行动。
历史上,哥特式也被视为一场国际式的运动,但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哥特建筑显然都顽强地保留和发展了一种符合本民族审美心理的建筑形式。
哥特建筑曾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艺术,足属于不开化的人的艺术,但哥特建筑给后人的启示是,它发展出了一整套符合自己结构逻辑的形式语言,完全摆脱了希腊一罗马体系的古典柱式的语言及其规则,从而赢得了形式表现方面的自由。
哥特式的审美情趣也渗透到建筑之外的许多其它领域,哥特式的家具、字体、绘画、雕塑和服饰等。
哥特式的成功,对于当时回望的人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新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的实践采用了加泰隆尼亚地区的穹隆形式,混杂了地中海地区的其它元素,色彩上是希腊人和摩尔人的,结构上是哥特式的,逻辑上是西班牙的。
早期作品中的维森斯宅邸并非他的杰作,而是一场拼凑的游戏。
美国建筑师弗兰克・莱特在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他和他的老师沙利文一直在寻求表达年轻的、平等的新世界文化的方法,但又在纪念性和非对称性这对矛盾之间徘徊,结果他转向了非欧洲文化——伊斯兰、印度、玛雅和日本的装饰及空间布局方式,用异域文化的距离感来塑造一种新世界的形象。
新艺术运动时期并不是欧洲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他们缺乏大规模实践的机会,许多设计都局限在建筑的室内或局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便宣告了这场运动的结束。
但它的影响至深,成为艺术史上不可跨越的一个重要篇章,它的价值就在于对
“新”的探索和努力。
四.结语
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已经被提出并开始实施,于是经常看到创意同时尚并称、时尚
同奢侈关联的现象。
中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需要
拿出自己的道德勇气和智慧,当我们有能力以自
己的经济基础去进行选择的时候,或许我们还是
要再自问一句: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需要的
不是一个能表明地域差异的标志,紫禁城已经做
到了:不是所谓接轨的视觉形象,那只是复制;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表明我们自身精神追求的语言
和形式,是足以证明一个伟大民族正在复兴的真
正创造之物。
简单地说,我们需要一颗伟大的
心。
去呼应这个民族的脉动。
这种愿望并不能轻
易实现,需要时间和实践,但我们不能等待,只
有行动才能造就艺术家和设计师。
——穗47卜一青春岁月g
若皇
=
月
下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