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运动之平面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4.86 MB
- 文档页数:19
中外艺术史法国的新艺术运动手写笔记新艺术运动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美国产生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内容广泛设计建筑、家具、产品、服饰、平面设计、书籍插图绘画艺术等。
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是设计史上非常重要,极有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
1895年从法国开始发展,后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美国等。
一直持续到1910年前后,然后逐步被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取而代之。
新艺术是一个法文词,德国称为青年风格,维也纳称为分离派。
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这是知识分子中的部分精英在工业化来势汹汹、过分装饰的贵族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设计的企图。
虽不成功却为20世纪初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背景上的相似处:都是对矫饰的弥漫整个19世纪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最重要)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都收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公元前11-12世纪)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
不同的地方:形式的参考上:英美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歌德风格,把歌德风格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借鉴来源。
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再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型态,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设计组织方式上:法国的这场运动集中在几个比较密切的设计团体之间,工艺美术运动囿于小规模的手工作坊之间。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并非一种风格,各国产生的背景虽然相似,但是体现出的风格是各不相同的。
19世纪矫揉造作的风格泛滥成灾,1851年伦敦国际博览会是集中体现。
因此爆发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中,精神领袖是拉斯金,设计领袖是莫里斯,另一个对日后运动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物是阿瑟-马克穆多,他的设计更加讲究装饰的整体感,具有更加强烈的自然主义特点。
平面设计史平面设计都与图形或印刷有关, 所有二维空间中的、非影视的设计活动都基本属于平面设计的内容. 平面设计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第一章.现代平面设计之前的平面设计(★选择和填空)第一节.图形与文字一.图形:最早的平面创造,可以认为是古代的洞穴画和崖壁画,又称岩画。
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黑彩绘粗笔蛙形纹,或称变体人形纹,间作两大圆圈纹。
应为马家窑文化后期的陶器.二.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一是5500年前的楔型文字(钉头文字)二是5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圣书字;三是3300年前的甲骨文字。
第二节.标志、书籍、广告一.标志标志最早的形式表现为封泥、印章、印记。
二.书籍泥版书,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之一。
纸莎草书卷最早的版式设计。
我国唐朝时雕刻印刷的《金刚经》现存世界上第一部印刷书籍三.广告招牌和招徕市声为最早公告、告示牌主要以文字为主,只有简单的版式。
世界上最早的招贴广告雏形内容由文字构成.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
大约在15世纪上半叶,德国人古登堡改进了中国人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与印刷业相关的平面设计的不断探索第二章.现代平面设计的开端第一节.新技术对平面设计的推动一.承前启后的字体设计1.法国的字体革新迪多字体2.欧洲现代体波多尼3.卡斯隆旧体及改造①以“卡斯隆旧体”为核心的一系列字体的创造。
②对古典的字体中进行提炼和改造.③无饰线字体的推广二.印刷和排版技术的发展木刻印刷技术是中世纪书籍、插图印刷的主要手段,到了约19世纪70年代则因为更先进的彩色石版印刷技术的出现而逐渐衰退从15世纪中叶德国古藤堡在欧洲发明活字印刷术以来,每一次印刷技术的发展都会引发字体设计、版面设计的变化发展,逐步推动平面设计进入了现代化的背景.三.摄影技术的介入约瑟夫·尼普斯法国人,发明了“阳光腐蚀”法,是最早的摄影技术的运用。
世界上最早进入工业革命的国家就是英国,革命带给英国日不落帝国的荣耀,但却令其失去了传统的文化。
例如田园风光和迷人的手工艺品,当时人们还沉浸在革命和运动的浪潮中,沉浸在理性和悲情交加的复杂环境下,设计水平急剧下降。
要想扭转这种渐渐颓败的设计趋势,许多设计师就想到从传统的设计中和远东设计风格中汲取可以借鉴的东西。
于是设计师们企图从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的自然形态中提取元素,借鉴日本装饰和设计中的改革,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设计理念中,更好地提高设计品质,目的就是为了恢复英国传统设计水平,因此称之为工艺美术运动。
这一运动的直接起因还是要归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水晶宫博览会掀起了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完成,为了庆祝这场运动的伟大成果,维多利亚女王特意主持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将成果一一展示。
这一世界性盛会的展览大厅是由近代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建造的,第一次采用新型工业材料,使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无论在选材、造型、结构还是功能方面,都令人膛目结舌,赞叹不已,所以最终取名为水晶宫。
它在现代设计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这次展出的作品中,工业产品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造型、功能低劣,缺乏一种从总体出发的工业品统一设计。
针对这一缺点,设计师们想办法去弥补、不断地创意改进。
设计师们尝试着用一些传统的装饰纹样加以设计点缀,后来又将哥特式的纹样、洛可可式的纹样用在铸铁的蒸汽机上或者金属椅子上以及纺织机器上等。
由此,掀起了工业美术的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时的设计师及其设计风格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主要设计师是威廉•莫里斯,他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也是这场运动的奠基人,他的主要设计思想理念来自于理论思想家约翰•拉斯金。
拉斯金最先看到了早期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的某些弊端,认为工业革命发展到最后的结果会破坏自然规律打破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平衡,也会产生很多品质低劣的机械产品。
一切机械化的产品他都比较抵触,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是拉斯金最推崇的。
1) 最早的平面设计形式?岩穴笔划最为原始的平面设计作品2) 拉文特岩画,在原始社会,图画先于文字,人们通过图画来传递信息。
这些形象简洁、具有强烈的符号特征,都是当今标志设计的动机。
3) 公元前 2500 年摆布,苏美尔人创立了楔形文字.文字特点:是一头粗,一头细.粗的一端像三角一样,是楔形,所以管它叫“楔形文字”4) 《死亡书》最引人注目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
5) (人类最早的文字包括了三种基本类型,即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 )6) 腓尼基人的字母是最早的字母,也是欧洲字母的始祖,渐渐发明出一套 22 个字母的字母群。
罗马人攻克希腊借用大部份希腊字母加以修改,罗马的 23 个字母已相当完美。
几百年后中世纪时期,拉丁字母又加入 3 个字母,现代英语的 26 个字母至此完成。
罗马字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浮现了装饰线。
罗马字母设计的此外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方形的大写字母“方体”.7) “多立克”柱式特点?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 20 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8) 中世纪古典风格:是从古典希腊、古典罗马和古典埃及的各种字体风格中综合发展起来的文字风格,同时也包含了古典时期的版面编排的特点。
9) 利用羊皮纸作为手抄本是中世纪书籍最显著的特点。
10) 凯尔特人的手抄书籍特点:首字母装饰得非常大和华贵,书籍的插图都是图案式的。
11) 标准化出版的开端:公元 789 年,查理曼发行皇家标准书,派送到欧洲各地,命令全欧洲遵照标准出版,以提高整个欧洲的文字和书籍手抄的出版水平。
12) 西班牙“图画表现主义风格特点:公元 711 年,西班牙的手抄本色采冷艳,具有浓厚的异国装饰情调,书籍抄本四边都有华贵的阿拉伯风格图案花边装饰。
13) 印刷术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封泥和印章.14) 公元 2 世纪摆布,中国有将经文刻在石头上,通过拓印达到复制目的和复制方式。
□张心婉论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及其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摘 要:新艺术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一场承前启后的设计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领域有着独特的风格特征,艺术家倾向于采用流畅的曲线、自然的图案、柔和的色彩、简洁的二维图像、极具个性的艺术语言对平面设计作品进行装饰。
新艺术运动与以往的欧洲设计风格不同,其创新精神对当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 平面设计图1图2新艺术运动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从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延续时间将近20年。
1906年以后,新艺术 运动逐渐退潮,被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取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完全结束。
新艺术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是一场承前启后的设计运动。
这场运动的兴起 预示着旧时代——手工艺时代的结束,和新的时代——现代主义时代的来临。
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作品自然、简洁,集中体现了新旧交替时代艺术设计风格的转变。
新艺术运动艺术家采用流畅的曲线、自然的图案、丰富的色彩装饰设计作品,这种风格对于后世平面设计作品的装饰手法发展有 着深远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与以往的欧洲设计风格不同,其创新精神推动了当代平面设计作品的不断发展。
一、新艺术运动概述新艺术运动产生的根源在于,在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知识分子努力探索艺术与工业化生产方 式的关系及二者的结合方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的发展对传统制造业形成了一定冲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反对工业化的情绪出现。
在此背景下,19世纪下半叶,工艺美术运动反思工业化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工艺美术运动提倡复兴手工艺,否定工业产品的美学价值。
但在欧洲大陆,知识分子 反对工业化的姿态较为温和,他们追求美学社会理想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转变,逐渐接受了机械化生产方式,最终新艺术运动席卷了欧美大陆。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刺激了艺术设计运动的兴起。
※德国青年风格运动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
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他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早期受新艺术运动影响,也有类似于分离派的探索。
他以慕尼黑为中心进行设计试验,其功能主义和采用简单几何形状的倾向都表明他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新艺术风格,朝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方向发展。
对米斯"凡德罗和科布西耶等人影响巨大。
代表作有德国电器集团的厂房建筑(现代主义幕墙式建筑的最早模式)。
※奥地利分离派19世纪末奥地利的一批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他们组织的团体自称分离派。
口号为“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他们在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德国青年风格近似,对当时德文国家流行的曲线风格产生了严重冲击,成为一股新的设计运动力量。
分离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华格纳和霍夫曼等。
华格纳是现代建筑的先驱之一。
他提出了建筑设计应为人的现代生活服务,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
霍夫曼设计上与华格纳原则一致,风格也较接近,代表作斯托克列宫是向现代设计发展的里程碑式建筑。
※新艺术和现代主义设计间的过渡德国青年风格与奥地利分离派都是从新艺术运动中发展的设计运动,这两个运动和格拉斯哥四人,特别是马金托什,以及弗兰克"赖特的探索一样,开始摆脱单纯的装饰性,而向功能第一的设计原则发展,因此他们被视为新艺术和现代主义设计间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的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新艺术运动最早的基础之一。
平面设计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了这场运动的基本风格。
另外日本风格的影响也是个重要因素。
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影响主要是从法国与英国开始的,然后影响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