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wy
- 格式:ppt
- 大小:13.75 MB
- 文档页数:43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
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第一幅:《放牧》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
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 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年代:古代。
内容:对动物的各种基本形状和人手掌的描写,表达出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二幅:《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作品描绘了宴请宾客、歌舞声乐、采桑、狩猎、交战(水战、陆战)等场景第三幅:《人物驭龙帛图》(提问三个问题:a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气宇轩昂的男子、龙舟、鹭鸟、鱼、华盖)b构图上有何特点?(饱满)c根据男子的动作猜测他想做什么?(手中持一缰绳,牵引着龙,可能是驾龙升天成仙。
)d 该帛画用什么造型手法?(主要是单线勾描,仅在局部渲染或施色。
)第四幅:《奔马》介绍该作品的历史背景、构图用笔特点。
简单介绍“六法”理论(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原则)气韵生动是指气质,作品的精神内涵 (作品和作品的形象有生动的气度、具有生命力。
)应物象形是指形象(指描绘的形象要形似)骨法用笔是指用笔(指用笔力度)随类赋彩是指色彩 (指色彩要与所画的物象相似。
对色彩感觉稍作介绍。
)经营位置是指构图(作品要注意构图,作品中各物件的安排要合理美观)传移摹写是指临摹(临摹即可学习基本功,也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
结合唐高祖临死前要求《兰亭序》作为陪葬说明。
)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第一部分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板书:玉可分为硬玉和软玉两大类;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文化有: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旧石器(打制)-“石之美者”-装饰或祭祀(实用)。
红山文化,玉龙玉猪新石器(磨制钻孔)材质和器形的发展--财富、权威和精神的象征超过实用。
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浅谈作者:王艳丽来源:《新智慧·上旬刊》2020年第03期【摘;要】高中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主要学科,随着我国教学改革进程的日益加深,高中美术学科逐渐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成为高中美术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凸显美术教学的育人特点,本文针对高中美术学科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在传统的高中教育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所有的精力基本都集中在考试要考的主科上,而对美术这门高考并不考核的小科并不重视,所以传统的高中美术学科教学质量一直都比较低。
但是在新课改之后,我国教育领域更重视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在是衡量学生学习好坏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唯一目标。
高中美术学科的教学地位有所提升,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
让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得以提升是高中美术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
下面笔者就来谈谈美术教育的不足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一、传统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一)师生对美术学科不够重视在传统的高中教育阶段,美术学科并不受师生的重视,因为传统高中教育中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的,师生的精力基本都放到高考要考的学科上,而美术学科并不在高考学科中,所以高中美术教学一直都不受重视。
对美术学科的不重视使得高中美术学科一直都发展的比较缓慢,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不到提升。
(二)美术教学方法与内容较为落后美术在传统的高中美术学科教学中,美术教师基本都是跟学生讲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背景、作品价值等这些理论知识,而且教学方法基本都是采用的比较落后的讲授式。
美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落后使得学生缺乏良好的教学体验,降低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和创新能力等提升也不利。
(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材7、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与油画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山水画对传统山水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了解中国油画的发展情况。
2.了解现代山水画的艺术风貌及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了解著名油画的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3.了解公共环境中大型绘画作品为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所进行的探索。
重点:1.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当代部分代表性山水画家的不同风格特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艺术上的首创性。
2.简要介绍油画发展史。
难点:1.讲解现代山水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理解艺术形式与时代生活环境的关系。
2(重要油画作者与作品的介绍。
教具资料:多媒体设备图片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导入:教师提问:传统山水画艺术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二、新课那么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1(感知作品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
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
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
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出示黄宾虹作品讨论自学:提供背景资料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三个阶段。
在师古人方面,他师长舍短,合众长为己有。
他从明人入手,直追北宋,而以元人为归。
黄宾虹师造化,以黄山为基点,向周围扩展,一生旅行纪游画稿当以万计。
他游历山川,注意景物变化,风格浑厚华滋,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从笔墨上看,属于繁体的“黑、密、厚、重”,即积笔墨数十重,层层深厚,是他的山水画最显著的特点,也有简洁疏朗仅以墨线勾勒,或稍加淡墨渲染的减笔,即疏体。
前者实中见空灵,后者虚中见雄逸。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全册)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全册)目录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第四课XXX问鼎——商周青铜艺术第五课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第七课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第八课妙相庄严──古代宗教雕塑第十课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第十一课天上人间──宗教壁画第十二课传神写照——人物画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第十三课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第十四课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第十五课:移情草木-花鸟画第十六课时代风采----中国油画第十七课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第十八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第一课学些美术观赏常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砚们曾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缘故原由。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板书:外型艺术美术二、新授美术的范畴板书绘画工艺美术雕塑书法建筑篆刻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⑴历史上中外有大耳朵英语首页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放牧》古代岩石画《宴乐采桑狩猎征战纹壶》战国《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美术观赏的办法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观赏,强调本性。
小结美术观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观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观赏必需掌握美术史、美术实际的基本常识,它的办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书一次函数图像后练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教学目的: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我国传统工艺的三绝有哪些
我国传统工艺的三绝是指中国独特的传统工艺技艺,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般指中国的织锦、瓷器和雕刻三种工艺。
1. 织锦:中国的锦织工艺起源于秦汉时期,经过千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织锦技艺。
织锦工艺以丝线为原料,通过手工织造,以独特的色彩和图案展示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工艺技艺。
著名的织锦之乡有苏州、杭州等地。
2. 瓷器:中国的瓷器工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陶瓷工艺之一。
中国的瓷器起源于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晚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瓷器制造技艺和独特的中国瓷器文化。
中国的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装饰而闻名于世。
著名的瓷器之乡有景德镇、汝窑等地。
3. 雕刻:中国的雕刻工艺源远流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雕刻工艺包括木雕、石雕、玉雕等。
中国的雕刻工艺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精湛的工艺技艺而备受赞誉。
雕刻作品常常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意义。
著名的雕刻之乡有山西大同、福建南平等地。
高中美术教案8篇第一讲陶器一、教学目的:通过观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
培育学生喜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学问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学问。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具预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引入新课: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观赏。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
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肯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表达了肯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有用工艺美术和欣赏工艺美术两大类。
有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
为什么有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由于人们除了要求满意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
当买手表时,不是要在同样价格的手表中选择造型美观、颜色合意的那只吗?谁都盼望穿一身既合体舒适,又美观大方的衣服,用美丽的衣服装扮自己,以显示身份、性格、修养和向上的精神面貌。
人们的这种审美要求,制约着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制作,必需依照适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设计生产,使其既有有用性、又具美观性。
因此,工艺美术属于美术门类中既特别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
这种有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
中国传统工艺品大多是历代工匠艺人的手工制作。
我们观赏时,要结合有用功能领会其造型美、装饰纹样的韵律美、材料质地的肌理美和制作工艺的精巧美,并通过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今日我们就来观赏传统工艺中的陶器。
(出示课题)1、陶器的产生: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1、鉴赏=欣赏?(引导学生看书) 2、美术=艺术?讲解: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
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
“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一种艺术。
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
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
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
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
从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
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周朝的物质文化遗产青铜器玉器与陶瓷的精华周朝的物质文化遗产青铜器、玉器与陶瓷的精华青铜器、玉器与陶瓷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三大瑰宝,而周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将重点探讨周朝时期青铜器、玉器与陶瓷的精华,展示周朝在这方面的卓越成就。
一、周朝的青铜器精华周朝是青铜器制作艺术高度发达的时期,周王室及贵族都非常重视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
周朝的青铜器工艺非常精湛,形制丰富多样,技艺高超。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四羊方尊”,此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的珍品之一,通体上刻有四只羊,寓意着君王圣明的德行。
此外,周朝的青铜器还以纹饰华美、铸造精细而闻名,如“大盂鼎”、“觚立鼎”等。
二、周朝的玉器精华周朝的玉器同样是精华所在。
玉器在古代中国具有神圣崇高的地位,作为贵族身份的象征,周王室及贵族们对玉器的珍惜程度可见一斑。
周朝的玉器制作工艺高超,形制丰富多样。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周璧”,它是一种以圆形为基本形态的玉器,寓意着和谐与完美。
此外,周朝的玉器在制作工艺上有许多创新突破,还出现了许多精美的器物,如“玉琮”、“玉斧”等。
三、周朝的陶瓷精华陶瓷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之一,而周朝的陶瓷工艺也有着极高的成就。
在周朝时期,陶瓷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周朝的陶瓷器制作精美,器形规整,装饰图案繁多,釉色鲜艳。
最具代表性的是“簋”,簋是古代贵族祭祀时所使用的器皿,形制高大,工艺精湛。
此外,周朝的陶瓷器还有很多精美的酒器、盘器、罐器等,让人叹为观止。
总结:周朝的物质文化遗产中,青铜器、玉器与陶瓷的精华是不可忽视的。
周朝的青铜器工艺精湛,形制丰富多样;周朝的玉器制作工艺高超,形制多样,器物精美;周朝的陶瓷器制作精美,釉色鲜艳,装饰图案繁多。
这些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周朝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周朝社会的繁荣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也是后世人们了解周朝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教案篇一:高中美术鉴赏课教案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教学目标理解审美观念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初步了解一些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教学基本思路美术鉴赏是一门学科,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一些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作品,而更要培养学生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所以本课的教学首先从什么是“美”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美”的观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进而使学生明确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及其开放性的内涵。
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明确“美”的概念是极为丰富的,它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当以一种历史的、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与难点1.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2.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教具与学具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教学过程课程介绍:1)自我介绍2)我们手上拿到的这本美术鉴赏教材分三个单元共有24课时,我们第二单元不上,这样的话剩下是17课时,再加考试1节课。
美术鉴赏是一门学科,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一些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作品,而更要培养我们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有时候我们面对一幅美术作品,尤其是一幅经典的绘画作品时,我们怎样看出画中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感受呢?这幅画好在哪里?“美”在哪里?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审美鉴赏的意义在哪里呢?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对此有所了解。
1.什么是“美”?我国汉字中的“美”由羊、大两字拼成,“羊大为美”。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原创全册说课教案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原创全册说课教案中国美术鉴赏(9课时)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一、教材分析:《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一课。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美术各门类的特点和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
重在理解、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做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二、学生分析:大部分同学初中根本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失去兴趣。
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
三、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鉴赏方法五、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六、教学方法:激趣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七、教学过程:(课件展示)1、导入生活中,美术无处不在,影响中方方面面。
请欣赏广告片《K-BOXING》和《夜宴》预告片提问:片中出现了几幅艺术品,有什么作用?2、新授美术的范畴板书绘画工艺美术雕塑书法建筑篆刻各种类型课件出示一作品,请学生辨析。
中国古代的玉器与陶瓷工艺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之一,以其独特的玉器与陶瓷工艺而闻名于世。
玉器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的瑰宝,而陶瓷工艺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玉器与陶瓷工艺的特点与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玉器的特点及发展中国古代玉器的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这些玉器在玉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首先,中国古代玉器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玉器以其温润光洁的质感和华丽的装饰纹样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其次,玉器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
中国古代人们视玉为吉祥之物,认为它具有驱邪避凶、保平安的功能,因此在各种重要场合中经常使用玉器。
再次,中国古代玉器的工艺精湛。
手工雕刻、琢磨玉石的工艺在中国古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玉器艺术品。
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最早的玉器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主要以玉石饰品和玉石器具为主。
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代和西周时期的玉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成为统治者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到了战国时期,玉器艺术更加繁荣,琢玉技艺进一步提高,制作出的玉器更加精美。
秦汉时期,玉器成为皇室和贵族的专属品,制作技艺更加精湛。
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到了唐代以后,玉器逐渐流布到民间,民间玉器的制作范围和数量也大大增加。
二、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特点及发展中国古代陶瓷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式而闻名于世。
中国陶瓷的特点在于窑炉的使用、釉色的运用以及器型的创新。
中国古代人民善于利用自然资源,研发了各种类型的窑炉,从而为陶瓷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釉色的运用是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独特之处,通过运用不同的釉料和烧制技术,制作出了各种华美的釉色效果。
此外,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家们还进行了大胆的器型创新,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陶瓷器型,丰富了陶瓷的形式语言。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陶器出现在这个时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陶瓷工艺逐渐成熟。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说课材料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美术鉴赏》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我将用五个部分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
第一部分:说教材《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是中国美术鉴赏部分的第二课,属于工艺美术类别。
本课讲述了古代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发展与文化内涵以及它们的审美对中国文化、社会习俗的深远影响。
教材前面一课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前课里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在本节课可以加以应用。
这一课我将分为三个课时来讲,本节课着重讲述古代玉器艺术。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本课所涉及的玉器、陶瓷、青铜器,在中国古代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先民对人类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课标指出:应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新课标、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以及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2、体会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方面,鉴赏工艺美术作品。
3、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教学难点和重点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对古代玉器的欣赏,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
所以必须对古代社会的礼制做初步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就成为了本课的重点。
古代文明的瑰宝中国的历史文物知识点古代文明的瑰宝——中国的历史文物知识点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代表了古代文明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历史文物的知识点,带您了解这些宝贵的遗产。
1. 青铜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
自商代晚期至战国时期,中国青铜器制作达到了鼎盛阶段。
青铜器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古代青铜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三足鼎、食器和乐器等。
三足鼎一直被视为君权的象征,是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
它们通常以浮雕和铭文装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政治事务。
另外,青铜食器和乐器的制作技艺非常高超,不仅具备实用功能,还反映出古代人民的审美追求与生活方式。
2. 玉器中国的玉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装饰性和礼仪性工艺品之一。
玉器以其别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神秘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古代中国人将玉视为吉祥、神圣的象征,用玉器来表达敬意和祈福。
玉器的主要种类有玉佩、玉璧、玉钟等。
玉佩是古代贵族常用的装饰品,形制多样,装饰精美,寓意着权力和地位。
玉璧是一种玉制的圆形石板,多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代表着古代的宗教信仰和崇拜。
玉钟是一种古代打击乐器,形态优美,音色悦耳,是古代音乐文化的瑰宝。
3. 陶瓷中国的陶瓷制作技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中国的陶瓷工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创新与完善。
中国的陶瓷作品形式多样,釉色丰富,技术精湛,被誉为“东方瓷器艺术的瑰宝”。
中国最有代表性的陶瓷种类包括青瓷、汝窑、粉彩瓷和景德镇瓷等。
青瓷起源于东汉时期,采用天然矿物砂粉制作,并以古朴且典雅的青色釉装饰,成为中国陶瓷的经典之作。
汝窑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窑瓷,以制作精良和独特的釉色而享誉世界。
粉彩瓷是清代的一种瓷器装饰技法,色彩鲜艳多样,以其细腻的绘画技巧而闻名。
景德镇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瓷器产区之一,其精湛的制作技术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被世界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