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病人常用药物
- 格式:pptx
- 大小:87.30 KB
- 文档页数:36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颅脑创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使颅骨发生断裂、颅内脑组织受损或颅内血肿形成的病理状态。
颅脑创伤的发病率较高,危害极大。
针对颅脑创伤的救治需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救治指南,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科学、全面的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以期提高对颅脑创伤的救治水平。
一、评估患者情况1. 患者初期救护颅脑创伤患者需要立即得到救治,因此在患者发生事故后及时进行急救十分重要。
救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清除呼吸道、止血、拍打患者双肩以唤醒其意识等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得到维持。
2. 评估颅脑损伤程度在将患者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初步评估。
评估颅脑损伤程度需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运动情况等,以便在后续治疗中能够及时调整救治方案。
3. 评估CT影像医院到达后,患者需要进行头部CT检查,以明确颅脑损伤的具体情况。
根据CT影像的结果,医护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伤情,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二、调整患者体位1. 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
在救治之初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清除吐血、呕吐物,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
2. 避免颅内压增加针对颅脑创伤患者,应避免头部下垂,以防止颅内压增加。
需要将患者头部略微抬高,以有利于颅内高压的排出。
三、药物治疗1. 治疗颅高压对于颅脑创伤患者,颅内高压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在救治中需要尽快降低颅内压,常用的药物有甘露醇、呋塞米等,也可采取脱水疗法、高渗糖液等手段进行治疗。
2. 抗生素应用在严重颅脑创伤的患者中,由于颅内感染的风险较大,因此通常会给予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3. 镇痛及镇静颅脑创伤患者在疼痛及不适感较为明显,故需给予镇痛及镇静处理,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四、外科治疗1. 紧急手术对于颅脑创伤患者,当出现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伴有颅内血肿、脑挫伤、脑水肿等情况时,往往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手术,以减轻颅内压,救治颅内血肿等。
颅脑损伤病人癫痫护理外伤性癫痫是指继发于颅脑损伤后的癫痫性发作,多见于年轻成年男性,具有癫痫家族史者更易发生,可发生在伤后的任何时间,甚难预料,早者于伤后即刻出现,晚者可在头伤痊愈后多年始突然发作。
不过,并非所有的脑外伤病人都并发癫痫,按初次癫痫发作的时间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癫痫。
1 症状体征1.1 癫痫发作形式除小发作与双侧严重肌阵挛以外,任何类型的癫痫均可出现。
额极脑膜脑癫痫常引起无先兆的大发作型;额顶中央区病灶常引起对侧肢体运动或感觉性局限性发作;颞叶病灶引起精神运动性发作,枕叶病灶多有视觉先兆。
多数病人的发作类型较固定,少数可有改变,早期及中期癫痫随着时间的推移约有25%的病人在2年或稍长的期间内自行缓解而停止,但晚期癫痫常有加重的趋势,可由局部性发作而演变为全身性发作,严重时并有记忆力减退、人格障碍、智力低下等表现。
1.2 颅脑损伤的症状与体征早中癫痫病人多有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骨骨折,晚期癫痫病人多有脑退行性变、瘢痕形成,病人可有局灶性神经缺失征象,脑脓肿亦有其特殊临床表现。
2 主要临床表现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二便失禁,常伴有头痛健忘、精神疲惫等症状。
癫痫大发作频繁,持续不断,两次发作之间无清醒状态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可致脑缺氧,使病情加重,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加强颅脑损伤病人癫痫的护理。
3 癫痫发作时的护理3.1 防止受伤发作时使病人平卧,在病人上下臼齿之间放置牙垫,预防舌咬伤。
病人床旁要有床档、安全带等保护装置,防止坠床和碰撞伤。
切忌强行按压病人肢体以免发生肌肉拉伤、骨折、关节脱位等。
3.2 防止窒息发作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
松开衣领促使唾液、呕吐物流出。
病人口腔有分泌物或呕吐物时,要立即清除以防止误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自主呼吸停止,立即行人工复苏,有条件者可气管内插管应用呼吸机支持呼吸。
3.3 使用抗癫痫药常用药物有安定、苯巴比妥钠、冬眠药等。
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你知道吗颅脑损伤是指头部遭受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冲击,损伤脑组织。
临床常采用格拉斯哥评分从睁眼、运动和言语三方面进行评估患者颅脑损伤程度,累加分值15分,普遍为3-15分,其得分与脑损伤程度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分数越低,脑损伤程度越重;分数越高,脑损伤程度越轻。
重症颅脑损伤,英文简称SCI,格拉斯哥评分介于3-8分,且昏迷时间超过6h以上,甚至清醒后再次陷入昏迷的患者,是临床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可分为原发性脑损伤、继发性脑损伤两种类型,病情凶险,易在短期内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情况,且大部分患者头部遭受损伤后易伴有颅内出血、脑血肿和脑挫裂伤,对患者的脑组织神经系统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且病情进展迅速,伴有较多的并发症,致死率高、致残率高,予以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当前,临床治疗颅脑损伤旨在对患者紊乱的水电解质进行纠正,对脑循环进行改善,以便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常使用到神经营养剂对损害的神经元机构进行有效的修复,常见的药物包括脑苷肌肽、依达拉奉。
脑苷肌肽可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再生修复,对细胞毒性和血管水肿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作用,在神经外科疾病临床治疗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存在少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后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后遗症,预后效果不理想。
依达拉奉属于一类新型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可对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有降低作用,且能阻断大量的脂质出现氧化[1]。
基于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重点。
那么,临床又是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呢?为了更好的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予以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治疗。
1.单一的脑苷肌肽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其中,常规的治疗具体包括:及时止血和创面处理,以有效预防颅内感染;实时补液和对清除呼吸道里的分泌和残留物;针对出现高热的患者,予以物理降温,并对颅内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包括观察病情、卧位、呼吸道护理和维持营养及体液平衡。
在观察病情方面,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变化快,应严密观察并记录。
意识情况是重要的指标之一,昏睡和昏迷的程度可提示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瞳孔变化也是重要的体征之一,不等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等情况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
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也需要定时测量和记录。
在卧位方面,休克或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应取平卧位,而重病脑损伤如无休克则应取头高卧位。
深昏迷者应取侧卧或侧俯卧位,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排出和防止误咽,并定时翻身。
呼吸道护理方面,需要及时吸除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但脑脊液鼻漏者不宜从鼻腔吸痰。
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可用舌钳将舌牵出或放置口腔通气管或气管内插管。
必要时需要早期行气管切开。
维持营养及体液平衡方面,呕吐频繁或昏迷者应禁食,由静脉输液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在急性期,应限制液体和钠盐的摄入量,成人每天的输入量不应超过1500-1000毫升。
输入速度应缓慢而均匀,每分钟约15-30滴,以防止脑水肿加重。
昏迷时间较长的患者可以使用鼻饲。
脱水治疗常用于治疗脑水肿、抢救脑疝和呼吸衰竭等危急病人。
常用药物包括20%甘露醇、25%山梨醇和50%葡萄糖溶液。
不应单独使用50%葡萄糖溶液,对于心、肾功能不良或血压过低的患者,脱水疗法应禁用。
长期或多次使用脱水剂的患者应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冬眠低温疗法常用于治疗危重病人。
常用冬眠合剂包括Ⅰ号合剂和Ⅱ号合剂。
在使用冬眠药物前,应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按照医嘱将冬眠药物加入5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进行静脉注射。
使用冬眠药物30分钟后,患者进入冬眠状态,才能开始物理降温,以避免阻寒冷刺激引起反应。
在注射冬眠药物后,半小时内不应翻身或移动患者,以防体位性低血压。
在冬眠期间,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加强基础护理。
停止冬眠降温治疗时,应先停止物理降温,然后逐渐停用冬眠药物。
醒脑静在清除自由基、降低脑脊液中内源性致热原、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降低中风面积、缩短昏迷时间及退热等方面有显著作用,用于治疗中风、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药物中毒等引起的意识障碍及高热等总有效率为86.72%,无意识障碍的中风患者早期应用本品可显著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未见毒副反应。
依达拉奉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
N-乙酰门冬氨酸(NAA)是特异性的存活神经细胞的标志,脑梗塞发病初期含量急剧减少。
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可抑制梗塞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使发病后第28天脑中NAA含量较甘油对照组明显升高。
阻止脑水肿和脑梗塞的进展,并缓解所伴随的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依达拉奉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
用于改善急性脑梗塞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
神经内科:营养神经: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申捷)40mg ivgtt qd;胞二磷胆碱钠0.1 tid;乙酰谷酰胺0.75 ivgtt qd;改善循环:血栓通0.6 ivgtt qd;甲璜酸二氢麦角碱 2.5mg bid;丹参川弓嗪10ml ivgtt;天麻素1.0 ivgtt qd;营养心肌:万爽力20mg tid;FDP(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曲美他嗪;二丁酰环磷腺苷钙40mg ivgtt;贝科能200mg ivgtt清除自由基:依达拉奉30mg ivgttbid;降纤:蕲蛇酶0.75u ivgtt 需皮试;抗精神分裂药:美多巴0.125 tid;得巴金0.5 bid;抗抑郁药:盐酸苯海索2mg tid;阿普唑仑0.4 qn;奥氮平 2.5/5mg qn;。
完整版)颅脑损伤练习题(有答案)颅脑疾病病人护理练题一、名词解释1.颅内压增高:指颅内压力持续在2KPa以上,导致颅内内容物体积增加,引起相应综合征的状况。
2.脑疝:颅内病变引起颅内压力升高,使部分脑组织移位,被挤压到压力较低的解剖间隙部位中,即为脑疝。
3.小脑幕裂孔疝:当一侧幕上压力持续增高时,该侧颞叶的脑组织(钩回、海马回)疝入小脑幕裂孔下方,可压迫中脑和牵扯同侧动眼神经。
4.枕骨大孔疝:为枕骨大也后缘的小脑扁桃体,在颅内压增高时被挤入枕骨大也,压迫延脑的生命中枢。
5.库欣反应:指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的状况。
二、单选1.头皮损伤中最严重的是撕脱伤。
2.脑损伤病人出现中间清醒期提示有硬脑膜外血肿。
3.脑水肿进行脱水治疗,常用的药物是20%甘露醇。
4.男性,30岁。
因汽车撞伤头部发生颅前窝骨折。
其护理错误的是抗生素溶液冲洗鼻腔。
5.男性,35岁。
因头部受伤昏迷10min,清醒后在转送途中又昏迷,估计颅内血肿的位置在硬脑膜外。
6.脑干损伤的瞳孔变化是双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迟钝。
7.发生小脑幕切迹疝的瞳孔变化特点是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8.有一名颅内压增高病人,病情有加剧表现,处理的关键措施是头颅CT,明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
9.颅内压增高病人昏迷,治疗呼吸道梗阻最有效措施是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改写后的文章:颅脑疾病病人护理练题一、名词解释1.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力持续在2KPa以上,导致颅内内容物体积增加,引起相应综合征的情况。
2.脑疝是由颅内病变引起颅内压力升高,使部分脑组织移位,被挤压到压力较低的解剖间隙部位中的状况。
3.小脑幕裂孔疝是当一侧幕上压力持续增高时,该侧颞叶的脑组织(钩回、海马回)疝入小脑幕裂孔下方,可压迫中脑和牵扯同侧动眼神经的情况。
4.枕骨大孔疝是指枕骨大也后缘的小脑扁桃体,在颅内压增高时被挤入枕骨大也,压迫延脑的生命中枢的情况。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护理常规试题1、脑损伤病人出现中间清醒期提示有 ()A.脑挫裂伤B.脑震荡C.硬脑膜外血肿(正确答案)D.颅底骨折E.脑内血肿2、脑水肿进行脱水治疗,常用的药物是()A.呋塞米(速尿)B.地塞米松C.20%甘露醇(正确答案)D.甘油果糖3、哪一种不是小脑幕裂孔疝常见的症状 ()A.意识障碍B.一侧面神经麻痹(正确答案)C.一侧动眼神经麻痹D.剧烈头痛、呕吐E.血压增高4、抢救幕上脑疝时应首选(成人)()A.气管切开B.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正确答案)C.尽快行疝侧去骨瓣减压D.快速行脑室穿刺外引流E.以上全不是5、小脑幕裂孔疝与枕骨大孔疝根本区别是()A.剧烈头痛B.频繁呕吐C.意识障碍发生较早(正确答案)D.呼吸骤停发生较早E.血压、脉搏、呼吸改变6、从高空坠落左枕部着地,患者伤后进行性意识障碍,右侧瞳孔逐渐散大,诊断应首先考虑:()A.左侧枕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B.右侧枕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C.左侧额颞挫裂伤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D.右侧额颞极挫伤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正确答案)7、外伤性颅内血肿形成后,其严重性在于()A、由对冲性脑损伤所致广泛的额颞部受累B、血肿位于白质深部C、脑膜中动脉受损,出血速度快D、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导致脑疝(正确答案)8、有一名30岁车祸头部受伤病人,深昏迷,刺激有去脑强直发作,CT未见脑内血肿及脑挫伤,环池未受压,诊断应是()A.脑震荡B.脑挫伤C.轴索损伤D.脑干损伤(正确答案)E.颅底骨折9、颅脑外伤后伴意识障碍加深,逐渐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活动受限,其损伤机理最可能是:()A、视神经管骨折损伤视神经B、颅底骨折损伤动眼神经C、脑干挫伤出血损伤动眼神经核D、颞叶钩回疝使动眼神经受压(正确答案)10、有一病人,确诊为脑挫裂伤,哪项不是诊断脑挫伤依据()A、脑脊液含红细胞B、意识障碍超过30分钟C、可表现局灶脑损伤体征D、脑脊液鼻漏(正确答案)E、CT有额部点状高密度灶11、有一病人,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鼻漏,其错误的治疗方法是()A、肾上腺素纱布填塞鼻腔(正确答案)B、抗生素治疗C、安静卧床D、防止便秘及上呼吸道感染E、禁止腰穿12、女性病人,入院3天,头部受伤后立即昏迷,10分钟后清醒,有呕吐,对受伤情况不能回忆,诊断是:()A、脑震荡(正确答案)B.脑挫裂伤C、颅内血肿D、脑干损伤E、脑供血不全13、男,50岁,2小时前被木棒打击左侧头部,此后自述头痛明显,伴呕吐,1小时前出现意识不清。
颅脑损伤康复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颅脑损伤常见的原因?()A 交通事故B 高处坠落C 运动损伤D 食物中毒2、颅脑损伤患者出现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于多少分?()A 8 分B 10 分C 12 分D 15 分3、颅脑损伤后,患者出现“中间清醒期”,提示可能为哪种颅脑损伤?()A 脑挫裂伤B 硬膜外血肿C 硬膜下血肿D 脑内血肿4、以下哪项不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神经系统体征?()A 偏瘫B 失语C 感觉障碍D 心律失常5、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头颅 CT 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 明确诊断B 判断预后C 评估治疗效果D 以上都是6、对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一般观察多长时间?()A 6 小时B 12 小时C 24 小时D 48 小时7、颅脑损伤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A 头痛B 呕吐C 视乳头水肿D 多尿8、以下哪种药物常用于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A 甘露醇B 地塞米松C 呋塞米D 以上都是9、颅脑损伤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作业治疗不包括以下哪项?()A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B 认知功能训练C 运动功能训练D 职业技能训练10、以下哪项不是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目标?()A 恢复身体功能B 提高生活质量C 重返工作岗位D 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二、填空题1、颅脑损伤根据损伤的机制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2、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认知障碍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3、颅脑损伤后的康复治疗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理治疗在颅脑损伤康复中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
5、言语治疗对于颅脑损伤患者主要针对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训练。
三、简答题1、简述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2、简述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时机。
3、简述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方法。
4、简述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康复的内容。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解读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极其严重且危急的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为了提高救治效果,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相关的救治指南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重型颅脑损伤的定义与诊断重型颅脑损伤通常是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 3 8 分之间,伤后昏迷 6 小时以上,或在伤后 24 小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 6 小时以上者。
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外伤史、临床表现(如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瞳孔变化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MRI 等)。
头颅CT 是诊断颅脑损伤的首选方法,能够快速明确颅脑损伤的类型、部位和程度。
二、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在现场,急救人员应首先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和鼻腔的异物、呕吐物等,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同时,要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维持循环稳定,纠正休克。
对于有明显颅脑外出血的患者,应进行加压包扎止血。
在搬运患者时,要注意保持头部和脊柱的稳定,避免加重损伤。
三、院内急诊处理患者到达医院后,应立即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
包括再次评估生命体征、GCS 评分、完善头颅 CT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对于有脑疝形成迹象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如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药物。
四、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颅内血肿、挫伤坏死的脑组织,解除脑受压,降低颅内压。
手术指征包括颅内血肿量大(幕上血肿量大于 30ml,幕下血肿量大于 10ml)、有明显的脑受压症状和体征、脑疝形成等。
手术方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
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正常的脑组织和血管,尽量减少手术创伤。
五、非手术治疗除了手术治疗外,非手术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