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9.30 KB
- 文档页数:3
腊八粥的养生功效腊八是中国农历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常常会煮腊八粥来庆祝。
腊八粥是由各种杂粮和豆类熬煮而成,不仅美味可口,而且有许多养生功效。
本文将为您介绍腊八粥的养生功效,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享受这道传统佳肴。
1. 保健养颜腊八粥中经常会加入红枣、桂圆等材料,这些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延缓皮肤老化,从而起到保健养颜的作用。
经常食用腊八粥,不仅可以让皮肤保持年轻,还能改善肤色,使人容光焕发。
2. 强身健体腊八粥中常加入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等,这些豆类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并且有益于消化道健康。
同时,豆类中的植物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保持肠道健康。
3. 补益元气腊八粥中的杂粮种类繁多,如小米、糯米、薏米等,它们富含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能够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能量,帮助身体保持充足的活力。
同时,这些杂粮中的维生素B族也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缓解疲劳和焦虑。
4. 调理脾胃腊八粥的煮制过程中,水稀粥浓,容易被胃肠吸收,对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尤为适宜。
杂粮和豆类中的纤维素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同时,腊八粥中的胀补食材,如红枣、桂圆等,也有助于调理脾胃,缓解腹胀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总结起来,腊八粥作为一道传统的节日美食,不仅味道美味,而且具有多种养生功效。
它可以保健养颜,强身健体,补益元气,同时还能调理脾胃。
建议您在腊八这一天或平时适量食用腊八粥,既可以享受美食的乐趣,又可以获得健康的滋养。
(注:此文章仅供参考,具体用途请自行判断。
)。
汉族的春节习俗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春节习俗各有特色。
今天我就把汉族的春节习俗做个简单的介绍,仅供大家参考。
1、喝腊八粥:在汉族,有句俗语叫着:“过了腊八就是年”。
所以在农历12月8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腊八粥。
腊八粥食材主要有: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
2、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夜,在汉族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一般是在小年夜要吃灶糖,据说是让灶王爷上天只说家里的好事,不让说不好的事情,然后当天晚上把灶王爷送上天,在大年初一再把灶王爷请回来。
3、蒸馒头:一般在农历二十五至二十七之间,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例如蒸馒头、蒸包子、炸油条等。
4、贴春联:贴春联、财神、窗花等,把家里的门窗都贴上,寓意明年过一个福气满满,幸福快乐的好日子。
一般会在农历二十八或二十九贴春联。
5、吃年夜饭:除夕这晚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团圆的时候,一家人精心准备好一桌子菜,其乐融融坐在一起吃饭聊天;6、发压岁钱:长辈会发压岁钱给未成年的晚辈,希望把祝愿和好运送给他们;7、守岁:年长的人在这天守岁,珍惜光阴,年轻人守岁祈求父母长寿;8、放鞭炮:除夕夜一定要放各种绚烂的烟花,来庆祝新年的到来;9、拜年: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有的地方会一直延续到初十左右,带着礼品去走亲访友;10、开市:春节期间,大小店铺都会从大年初一将铺子关门,等到正月初五的时候,再将它们打开,人们俗称它们为开市,一般会在正月初五这一天打开铺子,因为这一天开市意味着招财进宝;11、赏花灯:每到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人们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各种民间活动都会在这一天上演,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赏花灯,并且当天晚上是非常热闹的。
以上就是中国汉族过春节的大致习俗,希望你看了本文以后,对中国汉族的春节习俗有个初步的认识。
喝腊八粥的原因由来介绍喝腊八粥的原因由来农历十二月初八,谓腊八节,俗称〝腊八〞.这一日,是腊祭日,也是腊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魏收>这首诗,写出了隆冬腊月人们以酒肉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福佑的虔诚.〝腊鼓鸣,春草生〞,此谚语概括了村人击鼓逐疫迎春的情景.可见,古时的腊八节,是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吉祥和逐疫迎春的节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华夏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传说,释迦牟尼饿倒于地,一牧羊女给他吃了一餐各种黏米混合的杂烩饭.食毕,他跳到河里洗了澡,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所以,中国佛教徒会在每年腊月初八熬制腊八粥来供佛.>说,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也〞,说的就是腊八粥.腊八粥以八方食物混合在一起,与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随着佛教的盛行,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与腊日融合,这一天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并相沿成俗.中国喝腊八粥的风俗,在宋代已十分风行.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盛.在宫廷,皇帝.皇后及皇子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赠腊八粥,并向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煮制腊八粥,此称〝佛粥〞.陆游诗中〝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说的就是腊八节寺院施粥之事.民间做腊八粥,除了祭祀祖先.合家团聚分享外,还要馈赠亲友.有诗云:〝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揽揆,长叨佛佑荫无穷.〞制作腊八粥,食材颇为讲究.主要是五谷杂粮辅以核桃.莲子.红枣.薏仁.赤豆.绿豆.糖等.>:〝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注:葡萄的一种),以作点染.〞其实,由于各地物产和食俗不同,腊八粥也是有区别的.一般认为,赤豆.莲子.红枣.薏米这几样不能少.赤豆色香味俱佳,是许多甜品的主要食材.莲子为水产,具清香;薏米是熬粥的好材料;红枣性暖,冬季食用更佳,可使粥中增添枣香.其他,果脯或许多豆类,则可随意添加.总之,腊八粥有米有豆,有瓜有果,或甜或咸,活色生香,老少皆宜.在江南一带,腊八粥常不止八种食材,大多是糯米配以莲子.百合.核桃.薏米.红枣.赤豆.银耳.小米.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精拣.洗淘.去核.浸泡,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文火熬,一直熬到清晨,直至香糯黏稠,腊八粥才算熬好.民间喝腊八粥也有很多习俗.粥煮好后,会在上面用红丝绿丝摆出吉祥图案,如〝佛〞字〝福〞字等,寓意信佛敬佛.福临祥至.然后先供佛.供祖宗,之后要赠送亲友,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如果把粥送给穷苦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如有吃剩下来的腊八粥,则被认为是〝年年有余〞的好兆头.各地风俗宁夏宁夏人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青海青海的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肉.麦交融成乳糜状,清晨揭锅,异香扑鼻,食之可口.山东在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河南河南人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江苏江苏地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煮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浙江浙江人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据说,这种煮粥方法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其中内含若干传说.喝腊八粥的原因由来。
腊八粥的来历习俗及故事传说腊八粥的习俗,已非佛门所有,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腊八粥的来历习俗及故事传说,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腊八粥的来历习俗腊八粥的故事传说各地腊八节习俗介绍腊八粥的来历习俗腊八节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
这一天在中国,家家户户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又叫八宝粥。
相传腊八粥来自印度,它的普及多亏了佛教。
众所周知,农历的十二月初八也是佛祖悟道成佛之日。
根据民间传说,在未成道之前,释迦牟尼周游了印度许多地方。
一天,他又累又饿,昏倒在路边。
一位牧羊姑娘发现了他,给他饭吃,释迦牟尼很快恢复了体力。
然后,他在附近的河里洗了一个澡,独坐在菩提树下,静观思维。
苦行六年后,终于在腊月初八之夜一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牧羊姑娘的饭食是用大米和糯米加上些在大山里采摘的新鲜野果做成的。
从那时起,释迦牟尼的追随者就开始用新粮米和鲜果做粥。
粥要从腊月初七开始,一直煮到第二天黎明。
这种粥象征性地用来祭佛。
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成为“佛祖悟道纪念日〞。
大约在九百年前,宋朝时代,腊八粥开始传人中国。
根据文字记载,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忠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大的佛教寺院都提供用大米和其他香料一起煮成的粥。
大约五百年前,明朝年间,腊八粥已成为一种圣餐,以至于节日期间皇帝们把它赠给他们的官员。
由于腊八粥受到封建社会上层阶级的青睐,也就很快在全国普及开来,到现在一直作为传统食品受到尊崇。
现在,我们习惯上称腊八粥为八宝粥,指的是做这种粥需用许多种有营养的配料。
这里介绍一下制作八宝粥的特殊方法。
首先把糯米、小米、高粱、栗子、干枣、花生、杏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其他干果一起煮,然后再加红糖。
这样做出来的粥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也可以加上红豆,菜豆,松子仁,莲子,或者另外一些有营养或美味可口的东西。
这样,你会发现粥的配料已远远超过八种。
实际上,八宝粥用的配料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预习】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腊八粥》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的惊异以及吃到粥的满足,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
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八儿的的天真和童趣。
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
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员。
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我会写:腊:腊八腊月腊肉腊鱼粥:江米粥八宝粥粥少僧多腻:油腻肥腻腻烦玩腻了栗:板栗栗子栗色咽:吞咽咽气咽口水狼吞虎咽匙:茶匙汤匙匙子羹匙灌:浇灌灌溉灌注灌输灌木搅:搅拌搅动搅混搅局搅乱搅扰稠:浓稠稠密稠人广众嘟:嘟囔熬:熬药熬粥熬夜煎熬熬磨褐:褐色褐土褐煤短褐缸:水缸鱼缸茶缸染缸糖缸脏:脏土脏水脏话脏字脏兮兮筷:筷子碗筷竹筷火筷形近字:腊(腊月)蜡(蜡烛)栗(栗子)粟(粟米)咽(吞咽)烟(烟火)稠(稠密)绸(绸缎)褐(褐色)喝(喝水)缸(水缸)缺(缺少)多音字:匙:chí汤匙shi钥匙发:fā发现fà白发曾:céng曾经zēng姓曾脏:zāng肮脏zàng内脏近义词:叹气——叹息搅和——搅拌反抗——抗争奇怪——古怪猜想——猜测特别——特殊反义词:整齐——凌乱反抗——屈服常见——罕见特别——普通理解词语:【洋车】即人力车。
旧时一种用人拉的车,有两个橡胶车轮,车身前有两根长柄,柄端有横木相连,主要用来载人。
《腊八粥》课文笔记与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课文背景与概述《腊八粥》是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腊八节这一传统节日中家家户户熬制腊八粥的温馨场景,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家庭和睦的美好氛围。
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腊八节的浓厚氛围和腊八粥的诱人香气。
二、生字词与注音生字:腊(là)、粥(zhōu)、腻(nì)、栗(lì)、咽(y àn)、喉(hóu)、勺(sháo)、搅(jiǎo)、稠(chóu)、肿(zh ǒng)、胀(zhàng)、熬(áo)、褐(hè)、缸(gāng)、脏(z àng)。
举例:课文中的“腊”字,用于表示农历十二月,即腊月,是制作腊八粥的月份;“粥”字则是指用粮食或粮食加其他东西煮成的半流质食品,腊八粥正是由多种食材煮制而成。
三、词语解释与例句解释:腊八粥: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喝的粥,用多种米、豆和干果混合煮成,是腊八节的传统食品。
褐色:黄黑色。
叹气:心里感到不痛快而呼出长气,发出声音。
浓稠:液体的密度大,不易流动。
肿涨:身体某部分变大了。
栗子:果实包在多刺的壳斗内,成熟时壳斗裂开而散出。
咽喉:咽和喉的总称。
例句:“妈妈端来了一大碗腊八粥,里面红枣、栗子、花生、薏米等食材一应俱全,看上去浓稠诱人。
”“熬腊八粥的锅很大,褐色的粥在锅里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我馋得直流口水,可惜腊八粥太烫了,我只能一边吹气一边咽口水。
”四、课文结构与内容分析《腊八粥》这篇课文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开头部分:简要介绍腊八节的由来和腊八粥的制作过程,为全文奠定了节日氛围和文化背景。
主体部分:详细描绘了熬制腊八粥的过程,包括选材、清洗、下锅、熬煮等步骤,以及家人围坐一起等待腊八粥出锅的温馨场景。
这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腊八粥的美味和家庭的温暖。
腊八粥的功效与养生方法腊八粥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食物之一,在农历腊月八日备受欢迎。
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
本文将探讨腊八粥的功效以及养生方法,并为读者提供制作腊八粥的步骤。
首先,我们来谈谈腊八粥的功效。
腊八粥是一道由各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品,其中包含了豆类、杂粮、果蔬等多种食材。
这些食材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腊八粥有以下几个功效:1. 增加能量:腊八粥中的杂粮和豆类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给身体提供持续的能量。
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中,饮用腊八粥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体温,提高抵抗力。
2. 促进消化:腊八粥中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此外,腊八粥还含有大量水分,有助于保持肠道的湿润,改善消化功能。
3. 排毒养颜:腊八粥中的杂粮和豆类富含抗氧化物质,具有良好的抗衰老和抗氧化作用。
经常食用腊八粥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皮肤老化,保持皮肤的健康光滑。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制作腊八粥的养生方法。
制作一碗美味的腊八粥并不复杂,下面是简单的步骤:1. 准备食材:选择各类豆类,如红豆、黄豆、绿豆等,再加入杂粮如糯米、红薯等。
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莲子、枸杞等其他食材。
这些食材都可以在当地的超市或者农贸市场购买到。
2. 清洗处理:将选好的食材进行清洗,并泡水浸泡数小时,以便更好地去除杂质和增加口感。
3. 炖煮熬制:将泡好的食材放入大锅中炖煮,加入适量的水。
可以选择用慢炖锅或者压力锅,以便更好地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
慢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或其他调味料。
4. 慢火熬制:将锅加热至沸腾后转至小火,慢慢熬制。
炖煮的时间可以根据食材的硬度和个人口味进行调整,大约需要2-3小时。
熬制期间要不时搅拌,以免食材粘底。
5. 入口享用:等到腊八粥的口感变得糯软,并且食材充分熟透时,即可享用。
你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核桃、蜜枣或其他配料增添口感。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本文所提到的腊八粥的功效和养生方法。
苏州小雪节气的民俗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一般出现在公历11月22日左右。
在江南地区的苏州,小雪节气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
本文将为您介绍苏州小雪节气的民俗活动。
一、腊八粥苏州的小雪节气,人们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叫做“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由杂粮、豆类、干果等熬制而成的美食,传统上用于祭祀祖先和祈求丰收。
在小雪节气,许多家庭都会在早上五六点钟起来准备腊八粥,这份粥会在全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同分享。
吃腊八粥除了供奉祖先外,也被认为具有保健身体、辟邪驱病的功效。
二、取暖习俗小雪节气是冬季的开始,气温逐渐下降。
在苏州,人们有一种取暖习俗,称为“炕房”。
在传统的苏州民居中,炕房是一种特殊的暖房工具。
人们在炕上铺上稻草或芦苇叶,将炕抬高一些,然后在上面铺上被子和羽绒服等保暖用品。
晚上,全家人都会蜷缩在炕上,享受温暖和舒适的氛围。
三、吃圆圆果小雪节气,苏州人有吃圆圆果的习俗。
圆圆果又称为柚子或者葡萄柚,是一种丰富营养的水果。
在小雪时节,苏州的柚子正好成熟,人们喜欢将柚子切成圆圆的形状,象征着团圆和吉祥。
家人们一同享用柚子,祈求来年家庭团结和幸福美满。
四、打捞新鱼小雪时节,苏州的水域中的温度开始下降,鱼类进入最佳的肥美期。
因此,苏州的渔民们会利用小雪节气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进行捕鱼。
他们使用渔网、鱼钩等工具,希望能够捕获到肥美的鱼类。
这不仅是为了满足食欲,也被视为预测来年的收成和丰收。
五、赏梅游园小雪时节,苏州的梅花开始绽放。
苏州自古以来就有“东天目,西天玉”的美誉,梅花以其清雅的香气和娇艳的色彩吸引了无数游人。
苏州的许多园林景区如拙政园、留园等,在小雪时节会举办赏梅活动。
游客们可以在这些园林中欣赏到盛开的梅花,感受到梅花的神秘韵味。
小雪节气是苏州地区传统的节气,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
通过腊八粥、炕房、吃圆圆果、打捞新鱼和赏梅游园等活动,人们向往吉祥、丰收和幸福,通过共同参与这些民俗活动,也加深了人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腊八粥》六年级下册语文笔记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课文内容理解《腊八粥》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腊八节这一天八儿一家煮腊八粥、喝腊八粥的经过和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展现了浓浓的亲情和淳朴、和睦、温馨的生活气息。
全文围绕着“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态、心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重点写了等粥和吃粥两部分,其中等粥过程写得详细,可分为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四个层次,吃粥过程写得简略。
二、生字词语积累1. 生字读音腊(là)粥(zhōu)腻(nì)咽(yàn)匙(chí)搅(jiǎo)肿(zhǒng)熬(áo)2. 词语释义腊八粥:即腊八这天喝的粥。
农历腊月初八日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
这一天,我国广大地区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腻:油腻,使沾上了油腻。
肿胀: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身体某部分体积增大。
搅和:混合;掺杂。
本课指用筷子在粥里搅拌。
熬:把粮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粥或糊。
3. 词语搭配米、豆、干果:这些都是腊八粥的食材。
肿肿的:形容眼睛红肿。
惊异:惊奇诧异。
叹气:因心里不高兴或不如意而呼出长气。
锅巴:煮粥时,紧贴在锅底的糊状物。
米粒:米的颗粒。
三、句式句型学习1. 排比句“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米有米、豆有豆,干果有干果。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清晰地写出了老米、豆、干果的品种之多,为后文写八儿猜想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做铺垫。
2. 比喻句“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看来,只能猜想,不能看到,况且八儿又急于要知道,不能马上猜出,就马上要揭开锅来看看吧。
”此句把八儿急切、好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3. 疑问句“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表现了八儿急切、好奇的心情。
四、课文结构分析课文共19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人人喜爱腊八粥。
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以及怎样煮腊八粥。
第二部分(第2-11自然段):八儿等粥。
写住方家大院的八儿等待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景。
《腊八粥》课文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汇总《腊八粥》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的惊异以及吃到粥的满足,小偏整理了《腊八粥》课文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汇总,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腊八粥》课文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汇总教材分析: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的惊异以及吃到粥的满足,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
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八儿的的天真和童趣。
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
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员。
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我会写:腊:腊八腊月腊肉腊鱼粥:江米粥八宝粥粥少僧多腻:油腻肥腻腻烦玩腻了栗:板栗栗子栗色咽:吞咽咽气咽口水狼吞虎咽匙:茶匙汤匙匙子羹匙灌:浇灌灌溉灌注灌输灌木搅:搅拌搅动搅混搅局搅乱搅扰稠:浓稠稠密稠人广众嘟:嘟囔熬:熬药熬粥熬夜煎熬熬磨褐:褐色褐土褐煤短褐缸:水缸鱼缸茶缸染缸糖缸脏:脏土脏水脏话脏字脏兮兮筷:筷子碗筷竹筷火筷形近字:腊(腊月)蜡(蜡烛)栗(栗子)粟(粟米)咽(吞咽)烟(烟火)稠(稠密)绸(绸缎)褐(褐色)喝(喝水)缸(水缸)缺(缺少)多音字:匙:chí汤匙 shi钥匙发:fā发现fà白发曾:céng曾经zēng姓曾脏:zāng肮脏zàng内脏近义词:叹气——叹息搅和——搅拌反抗——抗争奇怪——古怪猜想——猜测特别——特殊反义词:整齐——凌乱反抗——屈服常见——罕见特别——普通理解词语:【洋车】即人力车。
大雪节气的民俗习惯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标志着冬天的深入。
在中国,大雪节气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同时也是我们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开始展开的时候。
在这个节气中,人们以各种方式庆祝并祈祷丰收、平安和幸福。
本文将介绍大雪节气中的一些重要民俗习惯。
一、腊八粥在大雪节气的一天里,也就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人们通常会煮腊八粥。
腊八粥是由大米、各种杂粮、干果和糖熬制而成的一种浓稠的粥。
传统上,人们相信腊八粥吃后可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此外,腊八粥还有温暖身体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们御寒。
二、扫房子大雪节气也是人们传统的扫房子活动的时候。
在中国,大雪之后,人们会彻底清理家中的灰尘和脏物,以净化室内环境,迎接新年的到来。
扫房子通常包括整理家具、清洗窗户、擦拭地板和墙壁。
这一传统活动具有祈求幸福和繁荣的寓意。
三、送灶神大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的“送灶神”的时候。
灶神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神祇之一,被认为是家中的“灶王爷”,掌管着家居的幸福和繁荣。
在大雪节气的一天里,人们会准备饭菜、糖果和水果等供品,然后将其摆放在家中的灶台前,向灶神祈祷家庭的平安和幸福。
四、赛龙舟在某些地区,大雪节气也是举行赛龙舟活动的时候。
虽然赛龙舟通常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但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大雪节气中举行类似的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是一项体育竞赛,同时也是展示传统文化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机会。
人们戴着彩带,在池塘或河流中划龙舟,观众们为参赛者加油助威。
五、冬游祭在一些地区,大雪节气也是举办冬游祭的时候。
冬游祭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人们在冬季的天气中举行,以祈求来年的好运和丰收。
在冬游祭中,人们穿着传统的衣服,参观庙宇和神社,同时也有音乐表演和传统舞蹈。
这一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氛围,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以上是大雪节气中的一些重要民俗习惯。
这些习惯源于古老的中国传统,代代相传,至今仍然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地实践和传承。
它们不仅丰富了冬季的生活,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南京大雪节气习俗吃什么南京作为中国的古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而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也是南京一年中的重要节气之一。
在南京大雪节气,人们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其中包括了特定的节日食物。
下面将介绍一些南京大雪节气的习俗食物。
1. 腊八粥腊八是在农历十二月初八的日子,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熬制腊八粥。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红豆、花生、栗子等,煮熟后加入冰糖和桂圆,这样的腊八粥既美味又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在南京的大雪节气,人们会一家人坐在一起享用热腊八粥,共聚温馨。
2. 鱼头豆腐汤在南京大雪节气的时候,人们也常常会用鱼头豆腐汤来迎接寒冷的冬季。
这道汤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将鱼头炖煮,然后加入鲜嫩的豆腐和一些时令的蔬菜,熬煮出浓郁的鲜美汤汁。
鱼头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起到滋补身体的作用,而豆腐和蔬菜则让整道菜更加丰富营养。
3. 姜母鸭姜母鸭是南京地区传统的冬季美食之一,在南京大雪节气时尤为流行。
制作姜母鸭的过程中,需要选用优质的鸭子和新鲜的姜母,将它们一同炖煮,再加入适量的调料,煮至鸭肉酥烂,姜香四溢。
姜母鸭的汤汁鲜美,鸭肉的醇香搭配上姜母的辣味,不仅能够温暖身体,还可以帮助驱寒,提高抵抗力。
4. 清蒸黄鳝黄鳝是南京地区冬季的时令鱼类,而南京大雪节气正是黄鳝最为肥美的时候。
南京人会选择新鲜的黄鳝,用姜丝和香菜等佐料一同清蒸,保留了黄鳝原有的鲜嫩口感,并且让其口感更为鲜美。
清蒸黄鳝既能够品味到海味的鲜美,又能够享受到鱼肉的细腻口感,是南京大雪节气时的一道佳肴。
以上介绍的是南京大雪节气时的一些习俗食物,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还能够适应寒冷冬季的需要,温暖身心。
这些传统的节日食物,不仅体现了南京人民对美食的热爱,也展现了南京独特的文化魅力。
无论是在南京本地的居民还是游客,都可以通过品尝这些料理,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南京的传统风情。
腊八粥课堂笔记1. 引言- 腊八节,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
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会煮并食用腊八粥,这是一种由多种食材熬煮而成的粥品。
腊八粥不仅口感美味,而且有助于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本文将介绍腊八粥的由来、食材的选择、烹饪方法以及与腊八粥相关的文化传统等内容。
2. 腊八粥的由来- 腊八粥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相传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为了庆祝释迦摩尼佛在腊八日达到菩提,人们开始煮制腊八粥,并将粥供佛祖。
腊八粥由于其营养丰富和美味,逐渐被民间人士所接受和传承,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食俗民间活动。
3. 食材的选择- 腊八粥的食材多样,根据传统习俗,常见的食材包括大米、花生、红豆、薏米、栗子、莲子等。
这些食材各自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同时它们的搭配也能够产生相互的作用,使粥品更加美味营养。
此外,根据个人口味和季节的不同,也可以适当添加其他食材如枸杞、桂圆等。
4. 烹饪方法- 制作腊八粥的步骤相对简单,首先将选好的食材清洗干净,然后将大米和其他杂粮混合后浸泡至少3个小时。
接下来,在煮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待水开后将浸泡好的米粮倒入锅中,同时加入预先炒熟的花生或其他坚果类食材。
慢慢煮至粥米熟烂,粥变得浓稠可口后,加入适量的糖,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甜度,最后出锅即可。
5. 腊八粥的营养价值- 腊八粥中的大米和杂粮提供了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能量,花生和其他坚果类食材富含蛋白质和植物油,能够增加粥的口感和营养。
此外,腊八粥中的红豆、薏米等杂粮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保护心脏等健康功效。
因此,腊八粥不仅可口,还能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6. 腊八粥的文化传统- 腊八粥作为一项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民间活动,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宗教信仰息息相关。
除了作为庆祝佛教节日的一种供品外,腊八粥还有祛寒驱邪、祈福祷愿的寓意,因此在农村地区,人们通常会在腊八节这一天早早起床煮粥,并邀请亲朋好友共享。
腊八粥文学常识腊八粥,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食物,通常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食用。
它不仅有着浓郁的文化内涵,还有着丰富的养生功效。
腊八粥在中国文学中也被广泛提及,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腊八粥在中国文学中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腊八粥往往被用来形容温暖和人情味。
在这些作品中,腊八粥被描绘成一种温暖的食物,有着浓厚的人情味。
它不仅可以温暖人的身体,还可以温暖人的心灵。
这种描绘方式使得腊八粥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象征。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腊八粥也经常被提及。
它往往被用来表达亲情和友情。
在这些作品中,腊八粥往往是亲人或朋友之间的一种情感纽带。
通过食用腊八粥,人们可以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关怀和温暖。
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腊八粥在文学作品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象征。
除了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腊八粥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丰富的养生功效。
腊八粥中的杂粮和豆类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腊八粥还有助于消化和吸收,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
此外,腊八粥还有清热解毒、健脾益胃的功效,对于一些常见的肠胃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因此,腊八粥被认为是一种美味又健康的食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腊八粥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腊八粥的制作过程需要用到大米、红糖、花生、红枣等食材,这些食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大米象征着丰收和富饶,红糖象征着甜蜜和幸福,花生象征着团圆和安康,红枣象征着幸福和美好。
将这些食材制成腊八粥,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还可以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腊八粥在中国文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还有着丰富的养生功效和特殊的象征意义。
腊八粥的出现使得文学作品更加温暖和感人,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腊八粥都是一种美味和健康的食物,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让我们在每年的腊八节都品尝一碗热腊八粥,感受其中的温暖和美好。
腊八粥食材介绍:腊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产而有不同。
有配合初八日,以八样东西混合煮食。
其中米、胡萝卜、青菜,为不可少的三宝。
此外,还有花生或黄豆、莲子、白果、豆腐或油豆腐、芋头等食材。
若要再增加食材,可放四川木耳、红枣、素豆饼,不可放素火腿、香菇。
腊八粥食材的比例通常为:蓬来米占百分之四十,糯米占百分之二十,青菜占百分之十,胡萝卜、花生黄豆各占百分之五,豆腐油豆腐、油条占百分之五,白果、莲子、芋头三者占百分之五,另外的百分之十衡量情形,可以不要。
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
煮粥之前,要把油加热,再放米炒过,随后将炒过的米放进热水锅里煮,就可将花生等材料放进去。
整锅腊八粥有黄亮的油条、白色的豆腐、红色的胡萝卜、黑色的木耳、青色的青江菜,色彩鲜明。
煮粥之前,有几样东西要先处理。
第一、花生,前一晚先泡水:第二、皇帝豆不容易煮烂,可油炸一下再煮,或是用果汁机打碎,再放油炒过,很快就会熟。
第三、莲子、白果要煮烂。
第四、芋头要炸过。
第五、青菜只要放叶子,不要放茎梗,且不能放太多。
而油条也不能太碎。
稀饭不能太稠,要能有一点点稀稀的粥汁。
起锅前,要熄火二至三分钟闷一下,再开小火滚一下,让所有食材再融和、熟透一下。
可放胡椒粉提味。
吃腊八粥的意义,除了有纪念佛陀夜睹明星成道开悟的意义,还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合作、营养、淡泊、方便、感恩、欢喜以粥代茶、结缘等意义。
天津民俗在腊八前一晚,善男信女捻豆做粥,每捻一豆,曰结缘豆。
因此做一诗:“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善念佛声生结善缘。
”现在的腊八粥的配料是依个人口味而定的,一般的有大米、花生、绿豆、红豆、莲子等。
其他还有自选辅料的扁豆、红枣、桂圆、山药、百合,枸杞子、薏米、小米、其他豆类、红枣等。
此粥可加糖成甜品,或者加盐。
腊八粥的做法:原料:大米50克,黄小米50克,粘黄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红小豆100克,莲子100克,桂圆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红枣100克,白糖适量。
腊八粥介绍
腊八粥介绍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
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1] 。
古时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
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
腊八粥和腊八饭一样,是古代蜡祭的遗存。
腊八粥来历腊八节,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在那一天,老百姓就会吃腊八粥等传统的食品来庆祝。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还叫做七宝五味粥。
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后,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12月8日成道,称为“佛成道节”。
佛寺在这天举行诵经,并效法成道前牧女贡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做粥供佛。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农历十二月初八,民间谓之腊八,是
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
民间流行在腊八节时要喝腊八粥。
此后“年味”日渐浓起来。
在腊八那天,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预示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风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
至迟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腊八粥的做法材料:大米50克,黄小米50克,粘黄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红小豆100克,莲子100克,桂圆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红枣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先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没,再放入蒸笼,用旺火蒸约1小时,蒸熟取出备用。
2、将桂圆去掉皮、核,只要肉;将栗子剥掉壳及衣。
3、锅内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红小豆、花生米、小红枣洗干净倒入锅内煮,待煮成半熟时,再将大米、黄小米、粘黄
米、糯米洗干净倒入锅内一起煮,待锅开后,再用微火煮。
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均匀,最后撒上白糖就完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