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外历史上的侵略与反抗
- 格式:docx
- 大小:66.4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历史(上)专题复习一《侵略与反抗》 (教学案)二、[学习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习难点]: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以及中国人民做出的反抗。
三、[自学方法]阅读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四、[自学检测]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一)、鸦片战争(年.6——1842.8)1、《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割给英国;赔款元;开放、厦门、福州、宁波、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商定。
2、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1、英法联军火烧。
2、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平方公里领土。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中日《马关条约》时间1895.42、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等。
3、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程度。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时间:年。
2、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辛丑条约》:时间1901年签订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活动;清清政府拆毁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伤害了中国的。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社会。
面对外来侵略,顽强的中国人民做出的反抗:(一)、林则徐虎门销烟(图):1839年6月3日,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的坚强意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
他的主要功绩是A.领导虎门销烟B.拟定《海国图志》C.抗击沙俄入侵D.指挥黄海海战【答案】A2.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
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自此,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C项符合题意。
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是古代至今未变的主题,A项不合题意;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主要趋势,“保护传统经济”即保护传统封建经济;“维护传统文化”即维护封建传统文化,均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B、D两项不合题意。
故选C。
学#科网3.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忠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A.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D.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答案】C4.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
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A.自强,求富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中国近代工业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D.维护清朝统治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键入文字]
高一历史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知识点梳理
你知道中国是如何逐步丧失独立主权,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的吗?;了解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么?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历史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1、1840 年至1900 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鸦片战争:18401842 年,英国为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
1。
专题一中外历史上的侵略与反抗1.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2.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观点1:对近代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认识。
这些条约的签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的见证,是由于中国的落后而被迫签订的。
它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御辱必先自强的道理。
观点2:近代“开放”与现代“开放”的不同。
近代的“开放”是列强强压、被迫开放,国家主权受侵略;现代改革开放是主动开放,是为了引进外资和先进管理经验,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近代的开放使得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而现代的开放则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选择题1.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2.台湾人民发布文告声明:“惟台湾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干预。
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瑷珲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②义和团运动((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御敌销烟。
请简述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2)1919年5月,不再一心只读圣贤6月初,哪个阶级在(3)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第二部分热点专题攻略专题一专题演练1.D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台湾”“日本”等,回归课本可知,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台湾人民集会示威,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3.A【解析】戚继光抗倭是中国古代史上反抗侵略的史实,排除④。
中考历史复习: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硝烟背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过程:1839、6,缉拿烟贩,缴获鸦片110多万千克,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2.中英《南京条约》1842、8内容: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协定关税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总共150多万平方公里) 1858年《爱珲条约》: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19世纪80年代《改订条约》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60、8,青浦战役,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华尔1862年,慈溪战役,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4.左宗棠收复新疆原因: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经过:1875年,左宗棠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
1881年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犁5.新疆建省:1884年1.《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黄海大战民族英雄邓世昌1.经过: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
夺取大沽炮台,又攻占了北京。
2.《辛丑条约》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赔偿白银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一:侵略与反抗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开埠通商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③《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3、制造大屠杀:①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②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㈠鸦片战争(1840.6—1842.8)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⑵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⑶鸦片战争爆发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⑷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⑸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使中国丧失领土和关税两大主权)影响(危害):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⑹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⑺“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⑴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⑵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
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
如今被焚烧后的远瀛观和大水法残迹,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⑶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
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之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
”其中,“夏宫”指的是圆明园;“两个强盗”指的是英法联军。
“抢劫”和“付诸一炬”指的是:火烧圆明园。
⑷“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⑸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⑹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叶岛在内约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专题一、侵略与反抗归类一:列强侵略一、列强侵华过程: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侵略中国的有英、法、美、俄等国,其中,英国是这一时期侵华的最主要国家。
列强通过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目的是开拓中国市场,主要侵略形式是商品输出。
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自、德在华势力发展迅速。
列强侵华形式发生变化。
在经济上,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先是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继而"以华治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第三阶段(20世纪一二十年代):列强破坏中国革命,扶持北洋军阀,加紧侵略中国,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美、日,在一战中暂时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第四阶段(1931-1945):1931年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趁中国内战之机侵略东北,1937年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把中国变成日本独占的殖民地。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第五阶段(1945-1949):美国推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帮助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妄图把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中国人民经过革命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赶走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第六阶段(1949年以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对中国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侵朝、侵越威胁中国,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
二、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1900-190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1931-1945 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①1931-1937年,日本发动的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三、突出特征的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英: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和掠夺廉价原料,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中英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根本原因:掠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扩大殖民地。
1839年林到达广州,缉拿烟贩,缴获外商鸦片 200 战斗力: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多万斤,在广州虎门海滩全部销毁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1840年时间:1842年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1、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内容 赔款:赔款2100万元 2、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结果:屈辱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于资本主义商品输出,结果使中国沦 性质: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开恶劣先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河 “落后就要挨打”1856---1860年侵略国家:英法(主凶)、美俄(帮凶)1860年)侵略罪行《瑷珲条约》:“岭南江北”(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最多)《北京条约》:“江东一岛”(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湖东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影响: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双半程度《改定条约》:中国西北部1851)定都天京(1853,建立对峙政权)北伐、西征(占半壁江山)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成立“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领导(1864)1860年青浦战役打败洋枪队,打伤华尔1862年慈溪战役,太平军严惩洋枪队,击毙华尔背景:新疆战略地位重要;英俄有夺取之心,新疆面临危机。
过程:1865年阿古柏入侵,建国;1871年俄占领伊犁地区企图:英俄想通过支持阿古柏控制新疆(“一仆二主”)新疆危机背景内部分歧:李鸿章(强调东南海防,放弃西北塞防);左宗棠(海防与塞防并重)经过:1876年“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分三路挺进南疆1878年,收回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19世纪80年代,中俄签管理: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提供了时机黄海大战:在黄海大东沟展开激战,致远管带邓世昌殉国,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主要战役辽东之战:日军占领旅顺、大连,制造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军全军覆没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伊藤博文(日方)人2亿两白银民抗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瓜分狂潮)争背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专题一:侵略与反抗专题【时政热点导入】2013年4月23日上午,日本跨党派议员团体“大家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的168名成员参拜了位于东京九段北的靖国神社。
对于日本多名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犯下的侵略罪行铁证如山。
日本只有正视和深刻反省过去的侵略历史,才有可能开辟未来,才能真正同亚洲邻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由此看来,和平与发展虽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从古至今世界局势依然是动汤不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领土争端、大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无时无刻不在威胁世界和平。
本专题让我们再重温一下中外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一些侵略战争以及人民的抗争史实。
【复习目标】1、掌握中外历史上重要的侵略与抗争史实。
2、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重视知识的归纳与梳理。
3、思想认识:构建和谐世界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反思历史上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防止历史悲剧重演【考点导学】仔细阅读《掌控中考》PA59—60,圈、点、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并识记。
时间8分钟【梳理点拨】一、列强的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古代1、列强的侵略(1)明朝,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
(2)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
(3)清朝时,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
2、中国人民的抗争(1)戚继光抗倭(明朝)。
(2)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
(3)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清朝)(二)近代1、近代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①鸦片战争(1840——1842)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签订《北京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专题一:中外历史上的侵略与反抗1、专题概述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
“侵略与抗争”揭示了这一历史发展的主线和特征。
它警示我们:勿忘国耻!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主要考点有列强五次侵华战争名称;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以及中国军民的抗争等。
2、知识网络要点整合①由英国发动或参与的战争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②由日本发动或参与的战争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③由法国发动或参与的战争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攻占北京的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⑤中国失败的战争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落后等。
⑥中国胜利的战争有:抗日战争。
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支持等。
(二)列强侵华阶段及特征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这一阶段,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战争,主要方式是商品输出。
第二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年)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扩大资本输出,加紧瓜分中国。
出现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英、俄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等事件。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在政治上掀起瓜分狂潮,后来又实行“以华治华”的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过渡。
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1918——1945年)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世界法西斯势力猖獗,日本加紧推行“大陆政策”。
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是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侵略战争。
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是强占中国。
当时侵华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占。
第四阶段:二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1953年)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建立世界霸权,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并通过侵朝战争威胁我国安全。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的侵华方式先是“以华治华”,后发展为孤立、封锁、包围。
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美国。
(三)对列强发动的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认识(1)从原因来看: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列强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其根本目的是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经济利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这是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决定的。
中国的落后和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
(2)从目的来看:①两次鸦片战争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②甲午中日战争则是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④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则是日本法西斯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
(3)从发动者来看: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
(4)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大。
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达到了侵华的最高峰。
(5)从结果和影响看:除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失败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结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
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
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的特点。
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2)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1)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3)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
3.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
4.制造大屠杀(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
(2)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5.使用毒气战、细菌战等。
1、人民群众的斗争(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1899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地主阶级领导的抗争(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
(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5)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3、资产阶级领导的斗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前期)、北伐战争4、国民政府爱国将领:(1)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2)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
(3)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
(李宗仁)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侵略斗争:(1)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
(2)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6、学生运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后期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对斗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六、专题感悟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还是一部探索史。
从1840年开始,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侵略战争。
其中近代前期的抗争都以失败告终,而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2.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军事技术落后和领导人失误,而是封建制度本身的落后,即落后的封建制度难以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3.近代列强侵华呈现四个趋势(1)从战争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变化。
(2)从战争范围来看,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3)从侵略方式来看,经历了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从武装侵略到“以华制华”的变化。
(4)从侵华影响来看,列强获取的政治、经济权利越来越多,中华民族的灾难越来越深重。
4.列强侵华的启示(1)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
只有对外开放,积极进取,才能不断进步。
(2)坚船利炮救不了中国,只有推翻封建制度,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3)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复兴的动力。
5.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6.认识近代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持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七、世界历史上的侵略与反抗(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它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2)拿破仑对外战争:它维护了革命成果,扩大了革命影响,但给侵略地区和人民带来灾难。
(3)印度反英大起义:它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战争,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4)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它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它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5)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它以德意日法西斯失败而告终,它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
(6)中东战争:以领土为主要争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
多次中东战争表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民族、领土和宗教争端不可能通过战争来解决。
(7)科索沃战争:1999年春夏,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境内科索沃省的“人权”为幌子,避开联合国,对南联盟进行长达两个月的狂轰滥炸,结果南联盟让步,丧失了对科索沃的控制权。
科索沃战争是首次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采取的军事干预行动。
(8)1991年,美国借口伊拉克入侵并占领科威特,联合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组成多国部队,发动了打击伊拉克的海湾战争。
(9)伊拉克战争:2003年,美国以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占领了伊拉克。
(二)简介世界人民的反抗斗争(1)拿破仑对外战争,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掠夺,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惨败而归,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2)美国独立战争得到法国、荷兰等国援助,取得胜利,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
(3)玻利瓦尔、圣马丁等领导拉美独立运动,彻底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国家,基本上了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4)在印度民族起义中,章西女王率军抗战牺牲,谱写了爱国抗敌光辉篇章。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领导下,中国、美国、苏联等国为打败法西斯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维护国家权益进行了长期而艰苦斗争,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八、20世纪人类的重大战争(1)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
自人类出现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战争,20世纪的重大战争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2)战争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重演;人民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挑战;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战争教训: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对战败国的掠夺宰割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遭遇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面对侵略者的威胁,国际社会应联合起来,奋起反抗,纵容侵略只能养虎为患;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