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29
慢性肾功能不全之食疗篇1.定义慢性肾脏病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损害≥3个月,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
肾损害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表现下列之一(1)肾脏病理形态学异常(2)具备肾损害的指标,包括血尿成份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或者GF 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表现。
其中正常老年人、婴儿、素食者、单侧肾脏灌注下降GFR在60-90 ml/min∙1.73m2时,要综合考虑,不能依据GFR一项判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根据GFR可以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其中1期为肾损害,GFR正常甚至上升(GFR≥90 ml/min∙1.73m2),一般此时应注意对慢性肾脏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以期延缓疾病进展。
2期为肾损害,GFR轻度下降,一般GFR在60-89 ml/min∙1.73m2此时因为肾脏储备代偿能力很大,肾功能虽有所减退,但其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满足正常需要,因此没有明显的症状。
此时应对疾病的是否会进展和进展速度进行评估。
3期GFR中度下降,即肾功能不全期.GFR在30-59 ml/min∙1.73m2,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可以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早期表现.但常被忽视。
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则很快出现明显症状.4期,即肾功能衰竭期.肾脏功能已损害相当严重,此时GFR严重下降,在15-29 ml/min∙1.73m2,肾脏不能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患者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加剧,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尿素氮上升明显,并常有酸中毒.此期又称氮质血症期.5期,GFR降至15 ml/min∙1.73m2以下或需进行透析,又称尿毒症期或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此期肾小球损害已超过95%,有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尿少,浮肿,恶性高血压,重度贫血,皮肤瘙痒,口有尿臊味等.2.易患人群2.1老年人群,年龄多在60岁以上。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预防及治疗29病区陈洁【摘要】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过滤形成尿并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肾功能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今人们的生活和饮食环境十分复杂,医学界对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和研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主要针对如何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恶化成尿毒症以及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尿毒症预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又称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
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
1。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防措施1.1 自我保健,加强锻炼已经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平时应注意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但不建议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天气进行户外锻炼,减少呼吸道发生病变和感染的可能,增强自身抵抗力。
1.2 注意自身身体变化,定期相关检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身体情况变化,如高血压、发热、水肿、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并观察排尿的变化,如果有以上症状出现,就应做尿液细菌培养及计数,血液、尿液分析,肾功能测定,甚至要做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以及肾脏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肾脏病的病因、病理改变及肾功能的判断,为肾脏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1.3 老年患者的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老年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条件更为复杂多样,所以更加需要重视预防工作.老年患者的预防必须做好以下几项:一、首先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二、积极预防和控制泌尿道和呼吸道感染.三、积极纠正酸碱、水电平衡和心衰。
四、药物治疗其他疾病时,应注意不可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五、综合治疗并发症,透析要做到充分有效。
六、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低磷、低盐、高热量,饮食有节.2.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研究的不断突破,针对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式也更为多样化,本文主要对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进行阐述和总结.2。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面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注意事项也是复杂多样的,需要广大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朋友注意。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常见肾病,困扰着很多人,尤其是老年朋友。
那么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有什么好方法呢?
长沙普济肾病医院专家提醒:治疗肾功能不全要科学合理,其中有多项注意事项是患者要多多关注的,这样才能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注意事项有哪些,患者要重视。
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注意事项:
①为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要加强自我保健,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清除感染灶。
而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治疗原发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等,同时也要防止药物对肾脏的损害。
②患者要注意观察身体的某些变化:如水肿、高血压、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并观察尿的变化,尿量的多少,如果有以上不适,就应做血液、尿液分析、尿液细菌培养及计数,肾功能测定,甚至要做肾脏穿刺检查等。
检查是治疗肾功能不全的重要辅助措施,要重视。
③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主要分为一般治疗及特殊治疗。
在一般治疗中,应注意休息,如何休息视病情而定。
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病变程度采取相应的食疗。
控制感染,清除原发灶、治疗原发病、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
特殊治疗中,同样根据不同的肾病类型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路径一、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ICD-10:N18.905)(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1.慢性肾脏病史(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超过3个月2.不明原因的或单纯的GFR下降<60ml/min(老年人GFR<50ml/min)超过3个月3.在GFR下降过程中出现与肾衰竭相关的各种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以上三条中,1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根据2诊断时宜慎重或从严掌握。
如3同时具备,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1.坚持病因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蛋白尿)2.饮食治疗3.纠正贫血、减少尿毒症毒素蓄积4.纠酸,水钠钾代谢紊乱的治疗5.出现甲旁亢,肾性骨病的对症处理6.防止感染7.口服吸附疗法和导泻疗法(氧化淀粉、大黄制剂)8.肾替代治疗9.中医辨证论治(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90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1h尿沉渣、尿红细胞形态(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iPTH(3)胸片、心电图、腹部彩超;(4)双肾动静脉彩超2、必要时检查的项目: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原因不明的肾功能不全,经评估认为需要肾穿刺或组织检查的情况,并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七)选择用药1、α-酮酸(可选)2、碳酸氢钠3、袢利尿剂(速尿、丁尿胺)4、降压药(ACEI、ARB、CCB、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5、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如需)6、碳酸钙(如需)7、抗感染8、中医治疗(八)如果需要肾穿刺,则手术日为入院第7日之内1、麻醉方式:局麻2、术前准备:术前停用一切抗凝药物(包括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复查凝血功能是否正常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查、石蜡切片光镜检查、电镜检查(九)术后用药根据临床情况可使用无肾毒性的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生命体征稳定,尿量正常,临床症状缓解2.无需要继续住院诊治的手术并发症/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发表时间:2013-08-13T10:08:26.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刘小玲[导读] 慢性肾功能不全起病徐缓,病程长,一旦发展到严重的肾衰竭甚至尿毒症时,常难以逆转。
刘小玲(四川省成都市成飞医院 610091)【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237-01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治疗老年2007年2月国际肾脏病学会的公布,目前世界上超过5亿人患有不同的肾脏疾病,并且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已经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的患者已有150万以上。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变成全球性卫生问题,成为新的流行病。
现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均为9%,而肾衰竭透析病人人数每年以11%的速度在上升,每年每100万人中有300多人死于肾衰竭。
在我国不少大中型城市中血液透析病人,由糖尿病所导致的尿毒症已取代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第一大病因。
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更容易患肾功能不全。
肾脏的细小动脉出现透明样变而逐渐硬化。
当患有高血压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梗阻性肾病、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癌及前列腺癌时,可加重肾小管动脉硬化及肾小球硬化的进展,而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与其原发病因有关,往往隐袭起病,症状不典型,除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高血压及一般尿毒症症状外,神经精神症状常较突出,水、电解质紊乱和心血管系统损害往往较重,由于受肌肉容积及营养不良的影响,血清肌酐往往增高不明显,故容易误诊、漏诊或延误诊断[1]。
严重的高钾,酸中毒。
老人一旦发现,进展迅速,合并多器官衰竭。
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常常导致患者死亡。
慢性肾功能不全起病徐缓,病程长,一旦发展到严重的肾衰竭甚至尿毒症时,常难以逆转。
所以要保护好老年人的肾功能,延缓肾衰竭的到来。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预防及治疗29病区陈洁【摘要】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过滤形成尿并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肾功能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今人们的生活和饮食环境十分复杂,医学界对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和研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主要针对如何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恶化成尿毒症以及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尿毒症预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又称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
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
1.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防措施1.1 自我保健,加强锻炼已经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平时应注意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但不建议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天气进行户外锻炼,减少呼吸道发生病变和感染的可能,增强自身抵抗力。
1.2 注意自身身体变化,定期相关检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身体情况变化,如高血压、发热、水肿、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并观察排尿的变化,如果有以上症状出现,就应做尿液细菌培养及计数,血液、尿液分析,肾功能测定,甚至要做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以及肾脏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肾脏病的病因、病理改变及肾功能的判断,为肾脏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1.3 老年患者的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老年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条件更为复杂多样,所以更加需要重视预防工作。
老年患者的预防必须做好以下几项:一、首先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二、积极预防和控制泌尿道和呼吸道感染。
三、积极纠正酸碱、水电平衡和心衰。
四、药物治疗其他疾病时,应注意不可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五、综合治疗并发症,透析要做到充分有效。
六、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低磷、低盐、高热量,饮食有节。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慢性肾衰竭(附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概述】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2)肾功能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表48-1)。
表48-1 我国CRF 的分期方法(根据1992 年黄山会议纪要)CRF 分期肌酐清除率(Ccr) 血肌酐(Scr) 说明205(ml/min) (μmol/l) (mg/dl)肾功能代偿期50~80 133~177 1.5~2.0 大致相当于CKD2 期肾功能失代偿期20~50 186~442 2.1~5.0 大致相当于CKD3 期肾功能衰竭期10~20 451~707 5.1~7.9 大致相当于CKD4 期尿毒症期<10 ≥707 ≥8.0 大致相当于CKD5 期注:肌酐分子量为113,血肌酐的单位互换系数为0.0113 或88.5。
如: 1.5 mg/dl=1.5×88.5= 132.75μmol/l ≈133μmol/l或1.5÷0.0113=132.74μmol/l≈133μmol/l晚近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 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的分期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见附录: 慢性肾脏病)。
显然,CKD 和CRF 的含义上有相当大的重叠,前者范围更广,而后者则主要代表CKD 患者中的GFR 下降的那一部分群体。
CRF 的病因主要有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等)、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
慢性肾衰竭【概述】慢性肾衰竭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或累及肾脏的全身性疾病的基础上,肾单位严重受损而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致衰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和毒物的潴留,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等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一)、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慢性肾衰时,酸碱平衡失调和各种电解质代谢紊乱相当常见。
1.代谢性酸中毒2.水钠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水钠潴留,或低血容量和低钠血症。
3.钾代谢紊乱:易于出现高钾血症;有时由于钾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过多、应用排钾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出现低钾血症。
4.钙磷代谢紊乱:在肾衰的中、晚期(GFR<20ml/min)时出现高磷血症、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和肾性骨营养不良。
5.镁代谢紊乱:当GFR<20ml/min 时,常有轻度高镁血症。
低镁血症也偶可出现。
(二)、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三)、心血管系统表现心血管病变是CKD 患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最常见的死因。
主要有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尿毒症性心肌病、心包积液、心包炎、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钙化。
(四)、呼吸系统症状气短、气促,严重酸中毒可致呼吸深长。
体液过多、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尿毒症肺水肿”。
(五)、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
消化道出血也较常见。
(六)、血液系统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贫血和出血倾向。
(七)、神经肌肉系统症状早期症状可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尿毒症时可有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精神异常等。
周围神经病变。
(八)、内分泌功能紊乱主要表现肾脏分泌1,25(OH)2 维生素D3、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和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II过多;(九)、骨骼病变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相当常见,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高周转性骨病)、骨生成不良(adynamic bone disease)、骨软化症(低周转性骨病)及骨质疏松症。